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

时间:2019-05-14 18:3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

第一篇: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

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创建民主科

学理财新模式—(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改革,努力增收节支,加强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客观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使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化程度得到提高,同时达到有力促进该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究,分析其主要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更有效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理财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财政部在探索如何使财政资金利用效用做大化的基本目标上,积极探究构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社会评价体系。广东省在提出构建”阳光财政”之后,广东省省财政厅开始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并且广东省各级财政部门拟定基本的绩效自评项目和一些比较重点的评价项目。同时广东省财政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健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试点范围也开始逐步扩大,比如把更多财政支出项目列入了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范围内,同时通过整体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方式完成各项工作。广东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中,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主体,推动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步伐向前迈了坚实的一步。

1、财政支出与财政绩效

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对集中起来的财力进行再分配的活动,它主要解决的是由政府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价值如何安排使用的问题。财政支出又是政府施政行为选择的反映,体现在政府政策的意图,代表着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具体地讲,财政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

如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配置于最佳用途上,这就是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问题。通常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要适当,结构要合理,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追求财政支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财政绩效,简单的说是指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结果和引置的效益的问题。财政绩效使用结果的好坏可以作为直接的评价标的,而财政支出产生的效益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当所得大于所费,我们通常会说这样的收益人群获得了更高的额外福利。通常我们在财政支出实践活动中,往往把效益分析作为财政支出分析的的一个主题方面,故在实践之中,政府财政部门对于财政支出绩效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探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 2.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分析和评判。

一般情况下,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然而,从财政支出纵深发展上来看,根据工作需要,如果要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困难,为绩效评价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使绩效评价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目的,避免流于形式,这便就是广东省积极引入的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可聘请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绩效评价。

2.2引入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意义

最为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的最佳突破口——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第三方评价,凸显的十分意义重大。在我们日常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往往带有很大的复杂性,难度往往也很大,这样的工作特点就决定了必须需要有强有力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作为后盾支撑,来进一步开展一些相关开拓性和探索性工作。无论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身来看,或者还是从绩效评价工作客观性结果的需求来看,在工作中,来自政府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独立机构的积极参与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部分。

财政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工作上显现的专用性和中立性,可以进一步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合理,也利于缓解政府繁重的工作业务压力。这些只有第三方评价机构才能产生的结果,能够使的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更好解决在公共支出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使政府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3、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3.1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的主要成效

首先,由于政府繁重的工作负担,可能导致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引入第三方外部专家参与评价,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效果和质量。有了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将大大缓解,这样主要工作精力放在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监管决策上,更好的可以把握住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最终效果。

其次,引入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不单单是有利于减轻政府繁重的工作负担,同时给第三方机构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发挥外部评价为主、内部评价为辅的实施方式,第三方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可以提高评价对象和社会各界对评价结果的认可程度,扩大评价的影响和效果。

最后,鉴于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的特点,需要解决一些指标体系和标准值等难题,而作为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在评价工作过程中各各方面拥有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这就无疑在专业知识和大量创造性工作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公正和客观,促进科学理财。

3.2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第三方评价体系还面临着很大的现实问题,如整个社会的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比较缺乏,缺乏制度性规范的有效支撑,第三方评价规范性制度也尚未建立,在这样制度不完善的大环境中,那么对于新引入的财政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推进建设也是一种大的挑战和制约。

其次,作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中介机构,一直具有外部独立监督主体的身份,但是由于目前对于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引入还处在探索和摸索之中,尽管第三方评价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第三方被赋予的权利还是相当有限的。

最后,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服务市场还不发达,亟待需要大力培育。在由某一领域的专业机构向政府财政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它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财务、政府支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的要求,其评价能力、专业水准和评价方法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

4、有效推进财政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的措施

4.1积极引入和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在全面铺开之前,应做好进行充分的试点工作。这主要是由于,绩效评价是政府和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影响很大、起步较晚、实践范围有限,故在积极引入第三方体系时,应该持有慎重、慎重的态度,在项目工作初始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积累足够的经验,取优补不足,然后在全面铺开。

4.2科学应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的选定工作

鉴于已经在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上初步积累的相关经验,广东省财政厅的有关工作人员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的选定做了相关介绍:事实上,在工作中为了提高政府支出绩效第三方公信力,目前在整个政府支出绩效改革过程中,主要都是通过采取整体委托、公开邀标的方式,来公开的评定和选定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一般都要求应具备符合政府要求的相关资质,并且具备一定的各种能力,能够胜任第三方评价机构需要去承担的评价任务,能够独立承担关于财政性资金使用上的绩效评价,从而保证政府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客观性。

公开邀标的程序通常简明而严谨,包括三个程序:首先,明确评价主体。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主体应该为具有法人资格,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具有一定资质的国内中介组织。其次,实施邀请招标。对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邀请,然后通过对其已执业的记录档案,和工作业绩,综合选定、实行淘汰制度。最后,是对选定结果进行公开发

布,接收公众的评价,并对已选定的结果建立共享的专家库和中介机构名录,方便各级和各地评价主管部门进行广泛的选择,提高评价水平,也促进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3客观全面的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

广东省积极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使传统的政府自我评价的缺陷得到了有效弥补,同时使绩效评价体系得到了完善。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其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和以“绩效导向、突出结果”的思路,按照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管理约束机制,通过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的书面评审、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程序,同时采用抽样调查、现场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法,科学全面独立实施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

4.4通过公开报告来强化结果应用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可以形成来自自身机构的评价报告,报告的内容应该涵盖工作要求所需的各项内容,来自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报告经省财政厅核准后,可以在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门户网站或者省财政厅其它有关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布。通过公布报告,获取来自大众的意见结果,这样的评价结果用于检验重大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专项资金使用产生的绩效情况,同时还可以作为今后专项资金安排工作事项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4.5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营造改革氛围

广东省省财政厅可以通过注重南方日报、新京报网、南方周末等媒体,以及电视媒介,去报道和开展关于“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政府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绩效改革的意义、做法和成效等等。具体上讲:各媒介可以宣传为什么要开展改革,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什么、怎么评,以及关于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的后续工作,通过此种方法来提升社会的关注度和改革的影响力,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6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采集系统

为了使以后的改革工作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借鉴和数据上的支持,广东省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收集、甄选、判断,建立一个绩效评价数据库。不仅仅可为以后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技术与信息上的有力支持;也可以为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值体系奠定基础,保障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具体上讲:可以在现有绩效评价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媒介渠道和技术手段,扩大数据信息的收集范围,和有效性数据的搜集,并逐步扩至于其它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项目事项中,为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数据库积累经验。

结语:

总之,政府财政支出,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政府财政的公共性特征更是越来越要求,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东省可以结合实际,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拓展第三方评价试点范围,逐步将试点范围从点向面转变,从省级试点可以向其他省市推广。与此同时,广东省财政厅等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加大引导转变和培训工作,培育更多更高效的第三方评价组织,使之一切,成为一项成熟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预算管理与会计.预算管理与会计杂志编辑部.2010年第05期

2.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财办预〔2011〕47号)

3.连州市政府.《批转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12年

4.黄锦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把握三个关键.《中国财政》.2010年第16期

5.李天舒.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95期

6.蒋海勇、唐振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的公平性评估.《商业时代》.2011年第21期

7.杨明、徐春辉.公共财政框架下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08期

8.赵学森.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2期

第二篇: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

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我们认为,贯彻落实《发展规划》,开展绩效审计,当务之

急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一、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应对科技进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解决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等问题,普遍采取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核心理念、以谋求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改善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为目的政府绩效评估、绩效审计等措施。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促进财政支出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有利于完善我国审计监督评价体系。

二、当前我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法律层面缺失。从国外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实践来看,必要的立法支持是确保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制度化、经常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仍处于试点摸索阶段,迄今尚末出台有关绩效审计工作的统一法律;审计相关法律也未明确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规定的条文。从依法审计角度看,法律规范的缺失不仅使绩效审计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和结果的运用。

(二)绩效审计的执行主体未明确。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专门的绩效评估、绩效审计评价机构作为审计评价的执行主体。而我国则未明确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综合管理机构,使得评价工作只能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从技术性能、项目管理方面进行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标准不统一,使得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差异大,既难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又缺乏可比性。

(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缺乏。虽然我国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已经初步确定了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方法,但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技术、工程及资金使用合规性的评价,而对资金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定量、定性评价不足。其次,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还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另外,财政支出基础数据的缺乏也使得审计评价的标准难以确定,因此绩效审计工作的进展缓慢。

三、推进财政绩效审计基本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开展绩效审计当务之急是边立法边实践。提出立法建议;明确执行主体;建立定量、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一)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法律、法规的条文明确规定了绩效审计,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才有法可依。首先,应该在《审计法》或《预算法》中确立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其次,要从法律上树立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应具有相应的地位和相对的独立性。再次,出台有关审计评价工作的具体法律制度及规范,明确审计评价的组织管理、相关各方的责任与权利、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实施程序和方法结果及绩效审计报告的效力和约束等。

(二)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为合理考核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单位性质、项目类型、考评可比性等分别设置和界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一般应包括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同期、同地域可比性,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一般来说,审计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效益指标都可以表示为收益/成本的比例,收益、成本的具体内容视不同效益指标而异。审计评价财政支出社会效益指标的标准往往由于支出项目涉及不同的经济和社会领域而各不相同。而且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在政府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因此要衡量和判断这些支出的绩效须对应不同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选取则应根据评价的具体目标、组织实施机构、评估对象等确定。

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预测和分析而得出的标准样本数据。根据标准样本数据能够具体将评价对象的好坏、优劣、强弱等特征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度量。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定量评价标准可根据标准的取值不同,分为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含财政支出

第三篇:科学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强化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较好模式。但由于财政支出内容庞杂、分类太多,既有眼前和长远利益之分,又有经济与社会效益之别,因此,对它的鉴证和评价,也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地进行综合考评。本文主要从审计的视角,分析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如何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粗

浅探讨。

一、我国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现状。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主要是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在财政支出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浪费严重,使地方财政超负荷运转,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隐患。从资金分配来看,虽然不少地方也实行了部门预算,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关系分配和经验分配的色彩,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难以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对投资责任和支出效果更是无人问责。究其原因:一是法律保障失之于软。虽然每年各级财政都要给人大报告财政预决算情况,审计部门也要汇报财政同级审计情况,但大多数财政报告是数字一大堆,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审计报告也只是对财政数字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价。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二是绩效评价失之于宽。主要是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关部门设置的评价指标大多呈阶段性、单一性和平面化,缺乏历史性、综合性和立体化指标,因此,评价只能是大而化之、点到即止;三是结果利用失之于难。目前,审计评价的结果大多难以引起领导重视,基本上作为档案保存,除了重特大问题,一般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使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二)必要性。所谓绩效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鉴证和评价,也称“3e”审计。经济性是前提,效率性是过程,效果性是目的,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我国现状来看,强化绩效审计,是目前对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现实选择。

1、开展政府资金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制度融入世界审计主流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我国走向审计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2、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一时期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如何,正是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所以,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正当其时。

3、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今年8月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中央财政审计工作报告也通篇体现了绩效审计的理念;同时,近年的审计实践也充分证明:大力推进绩效审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

(三)可能性。首先,《审计法》赋予审计的监督职能,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其次,揭示经济管理体制缺陷带来的弊端,是审计部门的职责;第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呼唤着绩效审计来保驾护航;第四,政府宏观经济决策,需要绩效审计提供相关依据;第五,庞大的审计信息资源,为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但绩效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除了要精通会计、审计等方面知识,还需要精通工程、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因此,要有计划地通过招考、引进、培训等,大力培养审计专才和通才,为做好绩效审计提供人才支撑。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重点

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支出绩效具有多样性,所以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也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一)评价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政府配置资源来解决市场失效的问题,通过收入分配职能解决社会公平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管理重点主要是通过支出安排来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商品,审计部门必须针对公共支出内容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绩效审计。因为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建议绩效评价按财政支出的功能划分为以下四大类,并根据评价工作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分若干小类开展审计评价工作。

1.政权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国家立法、司法、国防、行政管理等部门和机构,同时还有政协机构、有关党派及部分人民团体,均须以预算拨款的形式来保障其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2、经济建设支出。一是路桥、机场、码头、水利、环保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支出;二是铁路、邮政、供水、供电、供气等自然垄断产业;三是航天、新材料等高风险、高技术产业;四是农业等弱势产业。

3.事业发展支出。主要是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基础研究、文物保护以及高等教育、部分科研机构等。

4.转移支付支出。一是为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二是以社会保障为主对居民的转移支付资金,如养老及医疗保险、灾害救济、最低收入保障等项支出。

上述分类的优点在于和财政日常管理的习惯相适应,同时也便于基础信息的收集。

(二)评价重点。尽管上述支出范围都是绩效审计内容,但在诸多条件限制下,审计机关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耗用资源较多、效益容易衡定的支出项目上,努力保证财政支出有绩有效。

一是以财政分配为重点。首先要看预算编制是否有效地解决了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其次看支出安排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看分配中是否注重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四看分配中是否体现了效益优先原则。通过对财政分配的绩效审计,促使财政分配充分体现公平、合理和效率。

二是以公共投资为重点。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量大、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等特点,因此,要对投资项目的前期决策、工程设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预算编制全过程进行审计;要以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管理使用及建设成本等四个方面为重点,促进投资决策科学规范,减少失误,节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以转移支付为重点。财政转移支付分为无条件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在现行体制下,掌握和分配这些资金的部门众多,分配时既“切块”又“分条”,致使资金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对转移资金审计,一要看转移形式是否符合公共服务均衡化原则;二看确定转移数额的依据是否科学;三看专项转移支付分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性、不透明、论证不足,导致财政资金低效甚至无效运作;四看项目支出是否按计划完成并发挥作用,有无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

四是以行政成本为重点。行政成本的过快增长,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开展行政成本的绩效审计,可以遏制行政成本的过渡膨胀。审计中,既要在宏观上注重分析行政管理费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是否合理和其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增长率是否协调;又要在微观方面具体到某一部门或单位,看人财物等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通过审计,增强政府行政管理的成本意识,规范各部门的管理行为。

三、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载体,财政支出绩效必须通过评价指标予以体现,因此,在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途径和方法上,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由于绩效评价总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整体规划评价制度体系时,应仔细论证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与规模、政府事业的发展规划、支出管理的决策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化方案。

二要坚持相关性原则。审计评价指标应与审计目标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围绕审计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审计标准,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我国绩效审计评价刚刚起步,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由易到难、由重点到一般逐步展开,即从重点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合规性开始,逐步扩展到效率性和效果性上来。

四要坚持完整适当原则。专项资金一般涉及多因素、多目标,其支出结果也往往包含着多重的社会、经济及环境目标的要求,因此,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定量与定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实效益与潜在效益、社会宏观效益与部门微观效益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同时,绩效审计应侧重于战略评价,指标设置要数量适当,不宜太多,要避免评价结果相互抵消和重复评价。

五要坚持动态管理原则。由于财政资金总是处于不断循环过程中,所以应建立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各环节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如收缴环节采取集中收缴方式明显比分散收缴具有更高的效率;分配环节量化、细化预算目标有助于对财政支出进行监督和评价;购买环节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可以取得比分散采购更高的经济、社会和规模效益;支付环节采取电子化直接支付办法是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必然要求。因此,财政支出流经的各环节上都存在一个绩效问题,不能仅以财政资金最终使用成果为对象来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

六要坚持可操作原则。评价指标不仅要科学合理,能得到社会、专家和被审计单位认可,而且要简明扼要、通用可比、易于操作、不存在分歧,同时,指标的选择上可以获得连续的官方统计数据,避免随机波动,所选指标便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

下载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创建民主科学理财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