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设计及答辩的一些问题说明
毕业设计及答辩的一些问题说明
(1)指导老师本周四之前将答辩学生论文、指导老师评阅意见表、论文互评意见表、答辩记录表及论文查重报告等材料交学生所在的答辩组秘书处。
(2)毕业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老师成绩25%,评阅老师成绩25%,答辩成绩50%。三个成绩均按百分制给出,其中任一个成绩低于60分,则毕业设计成绩为不合格。
(3)论文查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答辩前,第二次在学生提交终稿前。查重高于30%不得参加答辩,高于25%不能提交终稿。
(4)学生答辩后要按答辩组意见认真修改论文,论文终稿的word档、PDF文档以及所有的过程材料需提交毕业设计系统。
(5)学生论文终稿需提交图书馆论文系统,由各班2位负责的同学到指导老师处拷贝,指导老师给以配合并签字确认。
(6)所有使用的表格和论文模板以学校毕业设计系统中的格式为准,学院网站上也已挂出。
(7)最后提交档案室的材料除答辩表和指导记录手填以外,其它全部由系统导出。
(8)去年毕业设计不合格的学生如参加答辩需填写申请表(往届生用),也挂在学院网站上了。
(9)关于论文查重的说明:学生提交到系统中的论文,在查重时,目录、声明、参考文献三部分是自动屏敝不查的。但是,如果在论文最后有附件,附件内容是要查的。为保险起见,程序源代码等附件不要放在论文中,也不要随论文提交毕业设计系统和图书馆。附件内容单独打印装订,随其它材料一起存学院档案室。
(10)知网系统学生查重系统第一次上传时间从今天开始,已经在系统中开放,请通知学生进行第一次上传,指导老师待学生上传后进行查重。
(11)各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请到秦伟老师处核实,凡学费没有交清的学生不能参加答辩。
第二篇: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一、分层法的计算步骤如何
答:1.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
2.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单元的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了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1/3,底层柱仍为1/2
3.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
二、梁、柱的线刚度比的假定对计算结果有何影响
D值法中D值的物理意义
三、风荷载计算时需要哪些参数?南昌地区的参数如何,你是如何计算的四、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的用度,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6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五、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
远端假定为固端
六、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单元的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
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了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1/3,底层柱仍为1/2
七、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
八、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是如何确定的九、梁端弯矩条幅系数是如何确定的?你取了多少?大家注意!我这里给了
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你答不出来的话,你提前发个短信给我,要问什么问题就可以了
十、内力组合的步骤如何?你采用了几种内力组合?为什么要内力组合?
我问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你也不能向背书一样答出来,也不要一问三不知基本就可以了
十一、屋面板的钢筋为何要双向拉通?你是如何控制结构的温度应力的?
十二、双向板和单向板的基本假定如何?你采用的是弹性理论还是塑性理论计
算板的?
十三、塑性铰和塑性绞线的物理意义如何?在结构设计中你是如何考虑的?
第三篇:PKPM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问:在新版PKPM软件中,柱筋绑扎搭接的起始位置是如何定的?
答:1)上下柱之间的钢筋绑扎搭接时,起始位置为梁上的一定距离M,M取柱高和500mm的较大值;
2)柱与基础相连处搭接起始位置也取M(M含义同上)。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绑扎钢筋搭接范围内都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问:我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丙类建筑时,按规范不算地震作用,此时在PK中KZDJ系数应为何值?
答:如你确定不用计算地震作用的话,该系数应填5。
问:在进行桩筏设计时,ZJ软件对桩沉降计算是否考虑群桩效应影响?
答: ZJ软件考虑群桩效应对沉降影响,向用户提供二种计算方法,“等代墩基法”和“沉降比法”。
问:我需要获得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恒十活荷载标准值,怎么做?
答:在基础CAD软件中都可找到“荷载组合”窗口,将恒十活分项系数改为1即可。
问:在输入一个框架结构时,电梯井为砖墙或砼墙板围成,我该怎么输入?
答: 应明确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不应将墙输入,只能将其简化为梁柱体系,但不要遗漏荷载。
问:基础计算时,应如何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答: PKPM系列CAD软件基础部分EF、ZJ均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计算影响,提供上部结构无穷刚模型;不考虑上部刚度模型;按TAT计算上部结构刚度模型。用户可根据工程实际选择计算。
第四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1、基础顶面附加12@10双向钢筋什么意思
附加钢筋的原因是: 以双柱基础为例,因为地基作用于基础地面上一个向上的均布力,基础顶面考虑受拉和冲切。
2、什么是腰筋,起什么作用
又称“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3、梁截面底筋排列要求
2010版混凝土规范第9.2.1条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4、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简述计算过程。D值法与反弯点法有何不同?D代表什么?为什么对反弯点进行修正? 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可用分层分层法计算。步骤:
1、算结构自重。
2、计算整体刚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4、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
5、算出各层水平地震力作用。第二个问题:
D值法是修改后的反弯点法(具体情况,你可以去查结构力学Ⅱ 出版
社(忘了))第三个问题:D是代表刚度。
第四个问题:实际工程与计算存在差别,有进行修正才可以。
8、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立柱(简体)共用的基础叫做联合基础 9、9、在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中为什么要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
梁定义为受弯构件 承受拉力
剪力和弯矩,主梁与主梁之间的跨度过大 须在其中加入次梁
把力均匀传递给主梁
次梁是通过主梁的 也就是说主梁要给次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次梁和主梁的交界处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区域 也就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方 当次梁受到剪力和扭力的时候 次梁会把力传递个主梁 主梁为了加强抗剪力 抗扭力 就得设置加强筋 也就是 吊筋或者是附加箍筋 值得一提的是 吊筋的效果比附加箍筋要强
10、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2.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11、框架结构柱的尺寸确定问题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可以利用轴压比限值来去柱的截面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受荷面积*面密度*层数 受荷面积:柱距的一半相乘 面密度=多层框架
9~12KN/M2 这样你就可以求出A 然后估算出柱的尺寸即可
12、楼板厚度如何确定?
设计确定板厚:依据板的跨度、荷载状况初选跨度的1/30左右,必须符合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种用途房屋楼板的最小厚度要求。然后作承载能力计算、配筋。必要时还应作挠度及抗裂验算。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 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3.2 地震影响
3.2.1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或本规范第 1.0.5 条规定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来表征。
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和 8 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2.3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对 Ⅱ 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 0.35s、0.40s 和 0.45s 采用。
注:本规范一般把“设计特征周期”简称为“特征周期”。
3.2.4 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1、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时,都会对框架梁端进行弯矩调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调幅呢?又是怎么样调幅的呢?
弯矩调幅法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是与弹性设计相对的。其目的是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材料的能力。所以用了弯矩调幅法,不一定要减少支座配筋。这里的关键是塑性铰和内力重分布。千万不要再说强柱弱梁或者施工方便了。对于弯矩调幅法也不是到处能用的,对于承受动力荷载,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以及处于腐蚀性环境的都不能用该方法
2、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基础高度是指基础本身的垂直距离(厚度).一般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的确定都要根据地勘报告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来定。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底部剪力法(拟静力法)(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1] 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底部剪力法是振型分解反映谱法的简化(只取第一个振型计算),是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力)。它能够计算出每层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是多大。此法是将结构简化为作用于各楼层位置的多质点葫芦串,结构底部总剪力与地震影响系数及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有关。为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先分别计算各楼面层梁板柱的重量,各楼层墙体的重量,然后按以楼层为中心上下各半个楼层的重量集中于该楼层的原则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D值法(又称作修正反弯点法)是在已知每层的水平力作用下(上面说的底部剪力法计算出的地震水平力就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风荷载等)计算柱的上下端剪力,进而计算出柱上下端的弯矩,再根据刚度分配计算出梁端的弯矩。插筋: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这临时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基础高度)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若hj<=lae(la),则弯折=15d
第五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准备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准备
1、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2、板的支承条件如何确定?试画出其计算简图。
3、单向板、双向板、梯板的厚度如何确定?
4、各类的受力筋应如何放置?
5、什么是分布筋?有何作用?设在何处?
6、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7、哪些是板的构造钢筋?有何作用?
8、折板梯的钢筋如何设置?
9、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10、试分别确定简支梁、连续梁的计算简图。内力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11、简支梁一般要设置哪些钢筋?
12、架立筋有何用?如何设置?
13、梯梁一般设在何处?如何支承?
14、为什么梁要配箍筋?
15、板、梁底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应取多少?
16、连续次梁支座负筋的长度应取多少?
17、如果设计要求板开孔洞结构如何处理?
18、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确定抗震等级?应如何确定?
19、柱的截面尺寸如何初步确定?
20、抗震设计时,场地类别是如何确定的?
2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采用什么方法?
22、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采用什么方法?
23、框架计算简图如何确定?
24、框架杆刚度计算时,为什么内跨梁取2IO,边跨取1-5IO?
25、分层法有何基本假定?试述分层法的计算步骤?
26、为什么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上0.9,传递系数用1/3?
27、什么是地震等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设防烈度?
28、重力负荷代表值是如何确定的?
29、试述弯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30、框架梁和次梁在结构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1、抗震设计中,怎样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32、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3、为什么抗震设计中角柱的配筋率比中柱高?
34、框架梁的弯矩调幅如何考虑?悬臂梁的端弯矩是否也要调幅?
35、在抗震设计中,为什么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
36、框架梁支座截面超筋,有哪些处理方法?
37、反弯点法和D值法有什么不同?
38、为什么框架梁端和柱端要加密箍筋?加密长度如何确定?框架节内点呢?
39、为什么支座负筋设计受压区高度要满足X≤0.35?
40、抗震设计中,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的含义是什么?
41、梁的砼强度比柱低,如何保证强节点?
42、减少梁高又不会超筋有哪些处理方法?
43、柱在什么情况下要加插筋?
44、高层建筑可采用哪能些基础?本工程为什么要采用预应力管桩?
45、预应力管桩不适用于哪些地质条件?
46、桩的间距应如何考虑?
47、单桩竖向承载力由哪些因素确定?
4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设计值有何区别?
49、基础梁设计要考虑哪能些问题? 50、桩承台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51、桩承台设计要计算哪些内容?
52、锤击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如何确定?
53、静压桩的稳压值如何确定?
54、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