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2013届高考数学必修1电子题库 第2章2.3.1第二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
随堂自测
1.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lg(lg10)=0;
1②loga2+loga20(a>0且a≠1);
③log318-log32=3;
1④lg4lg25=-2.答案:①②④
2.计算:2log525+3log264-8log71等于________.
解析:原式=4+18-0=22.答案:22
log2716log34的值为________.
lg16lg27lg16·lg32lg4·lg32解析:原式=lg4==lg27·lg43lg3·lg43
lg3
2答案:3
4.若log34·log48·log8m=log416,则m=________.
lg4lg8lgm解析:由已知,得log34·log48·log8mlg3·lg4lg8=log3m=2,∴m=32=9.答案:9
5.已知log32=a,3b=5,则log330用a,b表示为________.
111解析: 由3b=5,得b=log35,而30=2+log33)=2+log35+1)=2+
b+1).
1答案:2(a+b+1)
[A级 基础达标]
1.若log32=a,则log38-2log36=________.
解析:log38-2log36=log323-2(1+log32)=3a-2-2a=a-2.答案:a-2
22.给出下列4个等式:①log253=3log25;②log253=5log23;③log84=3;④log24=4.其中
正确的等式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1解析:②中log253=5,故②不正确,①③④都正确.
答案:①③④
3.(lg5)2+lg2·lg50=________.
解析:(lg5)2+lg2·lg50=(lg5)2+lg2(lg5+lg10)=(lg5)2+lg2·lg5+lg2=lg5(lg5+lg2)+lg2=lg5+lg2=1.答案:1
4.计算log225·log3(22)·log59的结果为________.
3lg25lg(2)lg92lg522lg3解析:原式=lg2···lg3lg5lg2lg3lg5=6.答案:6
5.设a>1且a≠0,loga(xy)=3,loga(ax)=3,则logay=________.xyy解析:loga(ax=loga(xy)-loga(ax)3-3,即loga(a=3-3,即logay-13-3(或先
求出logax=2),则logay3-2.答案:3-2
6.不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
(1)log25-2log410;(2)lg4+lg5lg20+(lg5)2.解:(1)法一:原式=log25-2log2210=log25-log210
1=21.1法二:原式=log425-log4100=log441.(2)原式=2lg2+lg5(2lg2+lg5)+(lg5)2=2lg2+lg5(2lg2+lg5+lg5)=2lg2+2lg5lg10=2lg2+2lg5=2(lg2+lg5)=2lg10=2.7.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log2(x2-2)=0;(2)log3(log4x)=1.解:(1)因为log2(x2-2)=0,所以x2-2=1,即x2=3,解得x=3.(2)因为log3(log4x)=1,所以log4x=3,所以x=43=64.[B级 能力提升]
8.已知logax=1,logbx=2,logcx=3,则logabcx=________. 11解析:由已知,有logxa=1,logxb=2,logxc311∴logx(abc)=logxa+logxb+logxc=6.6∴logabcx=11.6答案:11
9.若log56-1)+log2(2+1)=a,则6+1)+log2(2-1)的值为________.
51解析:6+1)+log2(2-1)=log5log2=1-6-1)+log2(2+1)] 6-12+1
=1-a.答案:1-a
a10.设lga+lgb=2lg(a-2b),求 b
解:由题知,a>0,b>0,a-2b>0,且lg(ab)=lg(a-2b)2,所以ab=(a-2b)2,从而a2-5ab
aaaaa+4b2=0,即(b-5×b4=0,解得b1或4.由a-2b>0b>2,所以b=4.211.(创新题)地震的震级R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的关系为R=-11.4).2008年5月12日,3
中国汶川发生了8.0 级特大地震,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域地震的震级为9.0级,那么2011年地震的能量约是2008年地震的多少倍. 28=3(lgE1-11.4)lgE1=23.4E23解:由题意可知:⇒⇒lgE1=lgE2-lgE1=22lgE2=24.99=(lgE2-11.4)3
∴E233E1102.故为102倍.
第二篇: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四单元 第16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四单元 第16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1.2012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93周年,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解析:选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下图是1915年5月初出现的一面爱国学生宣传演讲所用的旗帜,他们宣传的主要内容应该不包括().
A.废除“二十一条”
B.归还青岛主权 C.反对帝制 D.惩办卖国贼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关键是对五四运动内容的认识和记忆。通过题干提示,此旗帜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再结合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可知C项并非当时所提倡的主要话题。
3.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A.青年学生 B.工人 C.商人 D.小资产阶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后,1919年5月4日北京各高校学生首先汇集到天安门广场进行抗议游行。可见,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4.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解析:选A。中国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2: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1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据材料2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中材料1中的“军阀”代表了封建势力。第(2)问从思想倾向、道路途径来回答。
答案:(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一、选择题
1.(2012·宁波四中高一测试)李大钊(1889~1927年)曾说:“(这是)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运动,反抗强权世界”的事件。他所评论的是()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一二·九运动
解析:选B。“学生界”、“反抗强权”等关键词表明,这里指的是五四运动。2.(2012·浙江杭州检测)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深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解析:选A。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3.人们为纪念某次重大历史事件,在其爆发地点修建了一座纪念性建筑(如右图),该纪念性建筑应建于()A.北京 B.济南 C.广州 D.上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从图中时间可知此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首先爆发于北京。
4.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这是因为()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当时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关于山东问题,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而青岛主权问题是山东问题的主要内容,故命名为青岛五四广场。5.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2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解析:选D。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物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提出了反帝要求,又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6.右面是某君于1919年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下列对该漫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颂扬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所形成的巨大力量 B.反映了五四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C.说明“民气一致”达到了“内惩国贼”的效果 D.说明“民气一致”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期间各阶层团结一致、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A、B、C三项表述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收回中国山东的主权,运动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答案为D。
7.(2012·黑龙江大庆月考)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斗争的坚决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罢课引发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故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成为主力军,且群众性空前,而长期不懈的斗争说明有坚决的斗争性。
8.“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A.民主 B.科学 C.爱国 D.自由 解析:选C。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其关键信息在于毋忘此国耻,体现了“爱国”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和义务之条款。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材料2: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
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顾维钧果断地抛开一切中日密约,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华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感谢日本驱逐德国在山东的势力,但中国不能以“割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利为报酬”,德国也没有将山东“转交他国之权”。
(1)根据材料1,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材料2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顾维钧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
解析:本题考查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美国政府的态度和中国代表团的坚决抗争。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美国政府的态度回答;第(2)问,考查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和会上的斗争,态度坚定,但可以看出对美国存有幻想。
答案:(1)态度: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说明:弱国无外交。
(2)理由: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心态:对美国抱有幻想。阐述:从山东的历史和文化上。
一、课中思考题
1.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教材P65)提示: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和商人。特点:一是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二是工人阶级表现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和约?(教材P66)提示:第一,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收回被德国强占的一切权益是合理的正义的要求;第二,中国人民各阶层联合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给北京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第三,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和华工的斗争;第四,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王正廷等人有强烈的爱国心。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67)1.《每周评论》是怎样评价威尔逊及十四条和平意见的?为什么前后的评价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提示:《每周评论》对威尔逊及十四条和平意见的评价:1918年称威尔逊是光明正大的,是世界上的第一好人。1919年称其内容是不可实现的,称其人是威大炮。1919年5月4日驳斥为一文不值的空话。《每周评论》前后的评价发生那么大变化的原因: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威尔逊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的暴露,对中国的合法权益及山东领土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使中国人看清了他的真实目的和野心,不再被百灵鸟的冠冕堂皇的语言所欺骗,认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2.材料二中“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是怎样做的?
提示:指的是号召各国人民为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和战后和平而奋起抗争,包括群众运动、武力反抗等。
中国人民借巴黎和会废除不平等条约,“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与英、法、美并驾齐驱”的幻想破灭后,全国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海外侨胞和留学生也参加到拒签和约的斗争中;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是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及一切主持正义的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
三、自我测评(教材P67)1.试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提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提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运动的主力,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广大知识分子热烈讨论如何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问题,具有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概括起来五四运动讲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三篇: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4
“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含解析)第五单元 第2
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
1.(2012·广州高二检测)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实事求是,这主要是针对()A.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B.“两个凡是”的禁锢 C.对外开放中面临的新情况 D.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解析:选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这种对毛泽东生前决策和指示不作任何分析的观点,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思想束缚。
2.中共“十三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 D.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选B。中共“十三大”明确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2012·北师大附中月考)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解析:选B。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这对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2012·济宁高二联考)2011年7月胡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体现了党在新时期()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解析:选C。“三问”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在新时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史实说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世纪之交,邓小平又对改革作出了哪些重大论断,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充分说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
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选择题
1.(2012·德州高二模块测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召开了多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解析:选C。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2012·合肥一中月考)贯穿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主线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宗派主义 D.改革开放
解析:选B。A、D两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但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3.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解析:选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功。
4.(2012·烟台高二检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选D。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我党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做出的新探索。
5.(2012·汕头高二检测)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选A。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是()A.三民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时期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2012·南昌高二检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析:选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正确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
9.(2012·菏泽一中高二月考)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请解读上述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诊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形式新颖,所设计的问题情景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首先,要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原话;其次,要明确答题要求,从内容或作用角度回答;再次,联系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简要作答。要联系教材,力求语言准确。
答案:要点举例: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②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③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10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分析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提示:科学的正确的思想理论,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具体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二、自我测评(教材P104)1.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概述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提示:(1)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参考本课时[轻巧突破]要点一部分)(2)指导意义:①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武器。③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述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提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又一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它把党的建设同继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如何建设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创造性地回答。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之交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21世纪取得更伟大更辉煌的成就作了理论上的保证。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提示:主要内容: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②这一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绿色“GDP”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四篇:2013优化方案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RJ)成盘电子题库:第四课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多义词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义词多个义项的地位并不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B.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这个意义是不会消失的。
C.词的借代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D.词的比喻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解析:选B。有些词的本义可能会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而消失。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我欲因之梦吴越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解析:选A。A项,或:有时。B项,因:因为/依据,凭借。C项,且:暂且,姑且/并且。D项,于:比/自,从。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下人说话哪讲那么多尺寸,她抖着底把最粗野的骂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以这次我对于母亲的衣服的材料、式样、尺寸,都不厌其详地叮咛嘱咐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面积小,用的是比喻义。(2)指适当的限度或程度,用的是引申义。(3)指东西的长短大小,用的是基本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地盘算,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②京剧的美由几千年文明内敛而成,唐的风韵,宋的意韵,“八千里”的豪气,“清风亭”的慷慨„„均深凝在这清凌凌的京胡声中并从中迸出。..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②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在烟雨朦胧中显得柔婉而多情。..C.①刚一出门,清新的空气让游览的客人们知道了什么叫天然氧吧。..②“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D.①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组织方已做好了应对大客流的准备,世博园区的安保措施将不会松懈。..②如此关键的东部半决赛开局,骑士怎么能打出一个这么松懈的上半场? ..解析:选D。A.慷慨:①中的意思是不吝惜。②中的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B.朦胧:①中的意思是月光不明。②中的意思是不清楚,模糊。C.清新:①中的意思是清爽而新鲜。②中的意思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D.松懈: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二、语言运用 5.(2012·陕西师大附中月考)判断下列各句中多义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1)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2)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3)“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4)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5)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以上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误的项是(2)和(5)。(2)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有人认为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应该改。“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其主语应是人,此处与“手”搭配不当。“灵巧”指敏捷,不呆板,灵动而巧妙。用来陈述手,很恰当。(2)不能改。这里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人类双手的灵巧,更突出了其中凝聚的智慧,改为“灵巧”就少了这层意味。
一、基础考查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解析:选B。B句“松懈”之意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其它选项是指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2.下列各句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B.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C.船员们目睹一场鱿鲸生死大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其结果这两个庞然大物一起同归于尽。D.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爱和生存空间一起变大了。
解析:选A。B项,有歧义,“旁人”是劝告他“控告”还是劝他“不要控告”,意思不明确;当然结果他是“控告”了,还是“未控告”也难以说清。C项,“同归于尽”即含有“一起”之意。D项,有歧义,“和”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语意不一样。3.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C.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D.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公司领导很着急。
解析:选A。B.“诉诸于”重复赘余,去掉“于”。C.句式杂糅,“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可删去“围绕”或“以„„为”。D.表意不明,“跟”可是介词,也可是连词。4.“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搁置不用(2)有意隐瞒(3)隐没无闻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生意”一词就至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生机”、“生气”、“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意趣”,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初生牛犊、二八少女,都可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做“买卖”,亦即“商业经营”,如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坐铺掌柜、长途贩运、挟包公关、炒股放债,也都叫做“生意”。这两种“生意”,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含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
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显然是前一种“生意”。明代学者张岱曾说,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赋诗,凡诸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得此生意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认为,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由此看来,要使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藤常绿,就缺少不了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形外的生意。
商人看重的则是后一种“生意”。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望文生义,即“以物生物”。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是麸糠,获得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就其手段而言,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巧取豪夺,是倒买倒卖还是囤积居奇,生意的好坏,全是以赚钱的多少为尺度。
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着的社会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目下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在酿成热门,聚成大潮,甚至连“文人下海”也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就不免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
从字源学考证,“意”者,“心音”也。“意”是心灵之上、言语之下的一块充盈的“虚无”,是胸襟中的一团浑沦的氤氲,是灵府里的一片波光云影。生意,生意,生到最后,如果只能生出一堆硬邦邦的金币和实打实的物质来,那么“生意”还能称其为“生‘意’”吗? 文学艺术创作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现实的生活生态,鼓荡起一股更为饱满丰沛的生意,倘若把文学艺术的创造也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以物生物”的商业经营活动,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生意”的固有意义。
作为商业经营的诸种生意,当然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但人们也总在期待着,何时能在商业经营中注进另一种“生意”的因素。因为只有到那时,经商也才能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创造。在现时这也许只是一种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眼下最起码的要求,是让两种不同意义的生意并存。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雪中红梅”“雨后春笋”形象地说明了汉语存在着歧义现象。B.清代学者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是就写作而言的。
C.商人看重的“生意”是以赚钱的多少为评价尺度的。D.文中两种“生意”,书写形式相同,但实质意义不同。解析:选A。A项中,“雪中红梅”“雨后春笋”说明的是“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意趣”。6.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如果缺少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就会把文学艺术看成商业经营。B.《史记》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由此可知司马迁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C.“文人下海”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生意”只剩一种了。D.“文学艺术商品化”愈演愈烈,可能导致文学艺术充满铜臭,缺少社会使命感。解析:选D。A项,应为:如果缺少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文学艺术就无法“自至清虚”。B项,单凭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无法得知他是否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C项,应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
7.文中张岱和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都是看前一种“生意”。不同点:张岱从文体艺术各方面来全面评价“生意”的作用,正反两个角度而谈,王夫之只从写作一个方面来评价,从反面的角度而谈。8.文中所说的生意,其中“意”是指什么?作者写这篇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类的精神产物。
(2)强调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性,反对文学艺术商品化。
三、语言表达
9.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写出排列顺序。
诗歌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是源远流长的文体。它和神话一起开辟草昧,创建文学,________《诗经》就复杂得多了,在文体上,又可分风、雅、颂,就手法而言,则有赋、比、兴,而且还分章表现,使感情和情节层层递进。
①《击壤歌》很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相传是老人一边击壤一边歌唱,近乎后世所谓顺口溜。
②但是细加考较,就不难发现,诗体本身却又变化多端,历代不同。
③就我国而论,最早的诗歌是四言诗,无论是相传产生于帝尧之世的《击壤歌》或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上都是四言一句。
④但并不像神话那样很快就衰落了,而是历经多少年代都绵延不绝,直至现代仍很兴旺发达。⑤当然,《诗经》里的体式要比《击壤歌》之类复杂得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标志性词语:④神话—②诗体变化多端—③我国四言诗—⑤总起诗经和击壤歌的比较—①击壤歌简单,诗经复杂。
答案:④②③⑤① 10.(2012·湖北黄冈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000元。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现象很正常,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理由: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促使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甚至没有生命保障,工资高一点,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与经验,月薪少于农民工,也属正常。
示例2:观点: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月薪一定会超过农民工。(或这一现象需辩证理性、正确看待。)理由: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挣的钱其实是靠无数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多是农民工无法比拟的;他们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后,发展空间和薪酬的提高肯定比农民工好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