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八)及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
(八)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发生变化。其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创造客观事物,A、C、D观点错误。B项符合题意。
2.【答案】D。解析: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的东西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化为行动。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故选D项。
3.【答案】B。解析: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属于辩证法思想,B项正确。4.【答案】D。解析:题干中,植物学家、木材商、画家对古树的不同看法,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立场、观念、知识水平做出的,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D项符合题意。A、B、C观点错误。
5.【答案】A。解析:题干中,农民“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销,今年就种什么”,没有分析今年的市场、政策等情况而盲目跟风,表明的是没有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故选A项。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7.【答案】B。解析: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对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8.【答案】D。解析:“光阴似箭”和“度日如年”中时间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变化的是人的时间观念。9.【答案】C。解析: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把变化看做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10.【答案】C。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
11.【答案】A。解析: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12.【答案】B。解析: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把英雄看作历史的主宰。这里说的“英雄”,是指个别杰出人物,主要是指帝王将相和少数英雄人物,他们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或者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代表(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英雄史观的前提是唯心主义,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3.【答案】A。解析: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14.【答案】A。解析: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工作中心转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并举等方针。但是在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他错误地夸大了当时阶级斗争的状况,否定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逐步用阶级斗争取代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题,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15.【答案】A。解析:《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6.【答案】D。解析:《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7.【答案】D。解析:《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18.【答案】A。解析:《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19.【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0.【答案】C。解析:《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21.【答案】D。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项中警察的行为属于其他排除犯罪事由的法令行为。B项船长负有特定职责,他不得弃船逃跑,所以其行为也不构成紧急避险。乙打死狼狗的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而不是紧急避险。D项船长为了避免轮船倾覆而采取的损害另外一种较小权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22.【答案】C。解析:《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A、D项错误,不选。《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故C项正确,B项错误。
23.【答案】C。解析: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丞相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24.【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25.【答案】D。解析:唐朝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26.【答案】A。解析:伊斯顿和拉斯维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上: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林德布罗姆又加上了渐进主义解释:施奈德将决策界定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
27.【答案】B。解析:决策的基本属性有预见性、选择性和主观性。A项和B项是互相斥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其中一个就是正确答案。C项和D项与该题无关,并且表达的意思相近,是干扰项。决策的主观性表明决策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28.【答案】A。解析:决策具有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其中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
29.【答案】B。解析:通知是现行公文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公文,主要用于下行,有时还可用于平行。30.【答案】A。解析:通知主要用于下行,有时还可用于平行。
二、多项选择题
31.【答案】ABCD。解析:科学的否定观在唯物辩证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否定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辩证的否定
是联系的环节,即新旧事物又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生长出来的,并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简言之,辩证的否定就是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
32.【答案】ABD。解析: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割裂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会导致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容易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3.【答案】ABC。解析:自然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已经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学,天体演化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的产生使得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这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中,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4.【答案】B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5.【答案】ABD。解析:该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道路的螺旋式是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做的形象化表述。事物的发展不是沿着一条直线,而是走着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在前进与曲折的统一中实现的。因此,那种抹杀前进性的循环论和否认曲折性的直线论都是错误的。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各种条件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螺旋形或曲折性表现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既包括前进中的回复、也包括前进中暂时的局部的倒退或逆转,这都说明新生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性不仅在于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而且在于社会主义几乎都是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产生,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一种格局,社会主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在经济、文化、科学、管理等方面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一些政策上的失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曲折性是难以避免的。并不能因此而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36.【答案】ACD。解析:虽然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但是理性认识也有全面的理性认识和不全面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同样也有全面与不全面之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感性认识就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简单的说理性认识就是全面的。所以排除B项。
37.【答案】ABC。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邓小平提出的理论。
38.【答案】A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39.【答案】AB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排除C。
40.【答案】ABCD。解析: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41.【答案】BC。解析: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犯罪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两者犯罪的客体不同,所侵犯的客体也不同。
42.【答案】ABCD。解析: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43.【答案】AB。解析: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具体内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②我们应该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认真对待,依法行使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②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合法的政治自由必须在我国法律范围内进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法律和自由统一的,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3.监督权。①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形式。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44.【答案】CD。解析: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犯罪故意属于犯罪动机。
45.【答案】ABCD。解析: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一般法律相比,宪法具有以下特征:(1)宪法的内容最重要,它集中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等。而一般法律只规定有关国家、社会某一方面的问题。(2)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是一般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一般法律的内容不得与宪法规定的原则相抵触;宪法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严格,这是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宪法的修改必然引起其他法律的修改,所以规定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为了保证宪法的稳定性。
46.【答案】AB。解析: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
47.【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据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决不允许另立标准。(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依法承担平等的义务。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对于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维护法制的统一,正确适用法律,防止特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48.【答案】ABC。解析: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所谓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现法律的活动。所谓司法,也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好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49.【答案】BC。50.【答案】ABC。
三、判断题
51.【答案】B。52.【答案】A。53.【答案】A。54.【答案】B。55.【答案】B。56.【答案】B。57.【答案】A。58.【答案】B。59.【答案】A。60.【答案】A。
四、综合分析题
61.【答案】BC。62.【答案】AD。63.【答案】BCD。64.【答案】ACD。65.【答案】ABC。66.【答案】BD。67.【答案】ABC。68.【答案】AB。69.【答案】AB。70.【答案】BCD。71.【答案】C。72.【答案】C。73.【答案】B。74.【答案】C。75.【答案】C。
第二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和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和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
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6.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A.说明制发的意义
B.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
C.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D.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7.《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A.较强的时效性
B.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C.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D.被动性
8.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9.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10.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
A.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
B.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
C.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
D.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
B.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2.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A.采用白话文形式
B.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C.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D.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
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4.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A.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
C.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
D.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5.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上级政府部
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6.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A.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B.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D.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7.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A.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B.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
C.具有较强的时效性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8.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
B.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C.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
D.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
9.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A.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B.《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C.《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D.非常规公文
10.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A.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三、简答题
1.简述公文的特点。
2.公文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简述它们各自有何作用?
3.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4.公文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5.批转类通知和转发类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6.工作报告与总结报告的区别有哪些?
7.简述对外发出公文的方式。
8.简述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
四、论述题
论述公文处理的重要地位。
一、单项选择
题
1.B2.C3.A4.B5.C6.C7.C8.D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D3.ABC4.BC5.ABCD6.ABC7.AC8.ABCD9.AD10.ACD
三、简答题
1.答:公文是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其特点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2.答: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不可少,各自作用如下:①标题:用来区别本公文与其他公文不同的名称,概括了公文正文部分内容,有利于检索、查找与管理;②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系统表达为受文者关注及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③作者:制发公文的机关,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④日期: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⑤印章或签署:两者在公文中不可或缺,是证明公文真实、合法及有效性的象征和标志;⑥主题词:是对公文内容的进一步揭示和概括,便于归档整理和进行检索。
3.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
核稿。
4.答: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①合“法”,即要符合国
家和党的大致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②求实,即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③要做到公文写作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④用语要注意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5.答: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机关或部门转发。这类通知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也可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报来的公文认为具有广泛印发的必要时,即由上级机关加上批语,以通知的形式向下转发。这种通知反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单位有领导与指导作用。
6.答: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文种。重点在于叙述事实,需要对工作的全局、概貌作简要的叙述,同时要点面结合,列举典型事例,典型经验,来说明工作深度。总结报告是提炼经验的报告,在工作完成之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它的侧重点是提炼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认识。
7.答:公文除直接传送外,多通过以下间接通道传送,主要包括:
(1)普通邮寄,用于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2)机要通信,适用于秘密级,机密级公文。
(3)机要交通:主要为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服务。(4)公文交换:适于平件、秘密件、机密件传递。(5)电信:长于快捷,短于保密。
8.答:(1)公文的收受和分流,包括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2)办理收文活动,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注办。(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包括组织传阅、催办、查办。(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消退、暂存、销毁等。
四、论述题
公文处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具有重要地位。①公文处理是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基本手段,贯穿于机关各项职能活动的始终,为公务活动的各领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公文处理。因此,公文处理便成为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沟通机关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沟通机关与广大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形式。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机关行政管理乃至国家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②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档案的重要部分来源于各机关形成的公文。公文的内容、格式、字迹材料以及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准确,归档公文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公文处理工作,才能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小王曾是某部委的一名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辞职下海,奋斗几载后,觉得还是部委机关工作条件好并且适合自己,于是他又准备报考公务员。而小李目前是一名公务员,从事机要工作,长期以来想到某企业任职,但是受到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阻挠,一直未成功。请问他们各自能否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2.孙某与他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决,要求孙某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孙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孙认为法院处理有错误,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被法院拘留15日。
问:孙某是否可以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五、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学院:
首先让我们以全县人民的名义,对贵校表示万分的感激。最近几年贵校为我县代培大批干部,为提高我县干部素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是新建县,干部不仅素质方面离党的要求很远,数量上也严重不足。要把我县的改革开放各项工作搞上去,使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建设好干部队伍是一个关键。为此,我们决定再请贵校在近两年内为我县代培财经干部25名、人事组织干部15名、农业技术干部20名、林业技术干部10名、制糖工业技术干部5名,共75名。不知贵校能否答应我们的要求?如果没有太大的困难,就答应我们的请求吧;如果有困难请不客气地提出来,我们帮贵校解决。我县人民会永远记住贵校为我县的振兴作出的极其伟大的贡献。
致以崇高的敬礼
××县人民政府
2002年3月6日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小王与小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功。
小王曾是公务员,辞职后又想回到公务员系统,他的报考需经原来部委任免机关之批准,取得报考资格后,才能参加新一轮的竞争,只要考试通过且各项手续齐全,他就会重新成为一名公务员。
小李因从事机要工作,涉及保密问题,他的离开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符合某些条件。按规定,小李应当离开机密岗位到保密期限以后,才可以离开机关到某企业任职。因此,调离一方面是主观同意,另一方面客观上会有限制,所以,小王、小李经过努力,达到一定要求、符合一定条件后,都是可以成功的。
2.答案要点:所谓行政诉讼是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而引起的诉讼。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这就是说:首先,只有行政机关才能作为被告,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在行政机关的范围之内;第二,法院对案件依法做出裁判,不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行为;第三,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机关而不是个人。所以说,任何人都不能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出行政诉讼。如果孙某认为法院的处理不当,则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法院决定进行再审之前,必须履行法院的判决。
五、公文改错题
①缺少标题;
②缺少发文号;
③结语应以“特此函告,请复”字样;
④发文机关缺少印章;
⑤发文机关的落款位置应右置;
⑥内容上,第一段应为发文的原因;
⑦语言应言简意明,力戒套话、空话,讲究用语分寸。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题
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理念最基本的内涵是“以民为本,发展为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要以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联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主题内容。
1、全面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进步。
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上。
2、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内容。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八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
(八)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了()。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
A.折中主义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诡辩论思想 D.二元论思想
4.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5.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销,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7.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意识的本质问题 B.世界的本原问题
C.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 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8.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A.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事物的外部矛盾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科学的观点
11.生产力反映的是()。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2.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3.中国近代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4.毛泽东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 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5.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B.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不得少于六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18.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年以上15年以下
C.15日以上15年以下 D.15日以上20年以下
1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
A.通过外交途径 B.通过国际法院
C.通过国际条约 D.通过刑事诉讼
20.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
A.5种 B.7种 C.8种 D.9种
21.下列选项中,哪个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A.在逃犯开车冲向闹市时,警察开枪将其打死
B.轮船失事,船长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生
C.甲唆使自己豢养的狼狗咬乙,乙顺手操起地上木棍打死狼狗
D.轮船刚驶离港口,遭遇暴风,船长为避免轮船倾覆,下令把船上货物抛入海中
22.以下关于缓刑和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不再执行
B.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但可以适用假释
C.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于被判处拘役、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3.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其中,主管监察的是()。
A.太尉 B.奉常
C.御史大夫 D.郎中令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A.行政决策组织 B.统一战线组织
C.咨询组织 D.行政监察组织
25.我国唐代设置的独立的监察机关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督察院 D.御史台
26.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
A.理查德·施奈德 B.伊斯顿和拉斯维尔
C.西蒙 D.林德布罗姆
27.从决策的基本属性来看,决策是()。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B.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C.客观规律的真实描述 D.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8.决策的灵魂是()。
A.选择性 B.目标性
C.预见性 D.主观性
29.现行公文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是()。
A.意见 B.通知
C.通告 D.计划
30.可以平行也可以下行的公文是()。
A.通知 B.决定
C.报告 D.批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只有将它们全部选出,涂在答题卡上,而不错选漏选,方能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辩证的否定是()。
A.自我否定 B.发展的环节
C.联系的环节 D.扬弃
32.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诡辩论
3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A.细胞学说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文化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以及发展变化的方向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D.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5.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B.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
D.历史有时会向后做出较大的跳跃
3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即必须()。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
D.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40.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41.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A.侵犯的客体相同 B.主观方面都是故意
C.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之便 D.犯罪的客体相同
42.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
A.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D.人民团体
4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44.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犯罪的主体 B.犯罪表示
C.犯罪的目的 D.犯罪的故意
45.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46.下列继承人中,()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A.父母 B.配偶
C.祖父母 D.兄弟姐妹
47.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8.法律实施包括()。
A.执法 B.司法
C.守法 D.立法
49.商标权的取得应遵守()。
A.经济合理原则 B.先申请原则
C.注册原则 D.协商原则
50.公文的行文关系包括()。
A.隶属关系 B.指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可不遵行
三、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51.哲学的党性是指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5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精髓)在坚持与时俱进。()
5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4.公开发行新股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55.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行为,统称为行政行为。()
56.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57.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58.重庆市卫生局不能与重庆市社科院联合发文。()
59.公文结构层次序数,正确的写法是“
一、(一)、(1)”。()
60.公文主题词至少2个,最多不超过5个。()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中(一)、(二)、(三)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一)某公司要招聘一位负责市场开发的管理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第一轮面试时,总经理对所有应聘者说:“请你们哪位帮个小忙,到楼下搬五张桌子和十把椅子来。”有的应聘者对此毫无反应,抓紧时间埋头看公司有关招聘资料。有几位应聘者立刻转身下楼,有的独自扛来一张桌子,有的独自搬来两把椅子。其中有一位应聘者(小N)在听了总经理的话后并没有急着下楼,而是召集了几位应聘者一同下楼,将其余的桌子和椅子全部抬上了楼,第一轮面试结束,凡是下楼搬桌椅的人都顺利通过,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面试是当场作文,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考试结束后,众应聘者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欢欢喜喜地离开了。离开时,几乎所有参加面试的应聘者都将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有小N起身时将自己的纸杯随手带走,放进了门口的废物筒里。最后结果,小N应聘成功。
61.在第一轮面试中,该公司总经理让搬桌椅的人进入下一轮面试,看中的是应聘者的()。
A.策划能力 B.应变能力
C.服务意识 D.超前意识
62.小N在第二轮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
A.小N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B.小N具有突出的公关能力
C.小N比别人搬的桌椅多
D.其他应聘者忽视了自己“为善”应从小事做起
63.小N在第一轮面试中表现出了高于其他应聘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有()。
A.写作能力 B.团队精神 C.协调能力 D.组织能力
6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应聘者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的原因是()。
A.对应聘很重视,准备很认真
B.对总经理的要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
C.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
D.他们跟着小N一起搬了桌椅
65.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看,上述案例告诉我们()。
A.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B.道德情操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C.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大事中,也体现在日常点滴小事中
D.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得到集中体现
(二)2003年12月28日,某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总结大会。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在会上说:“从2002年开始,我县正式启动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万人参与。去年共收到评议书6万3千份,评议意见6千多条。今年收到的评议意见比去年减少了2千余条。去年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都已一一得到整改、落实和查处。今年4千多条意见的落实情况,明年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全县人民汇报。”县纪委书记的讲话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目前,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末位部门一把手淘汰制,已经成为转变该县政府机关作风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工作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66.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反映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内容有()。
A.政治坚定、忠于国家 B.勤政为民、接受监督
C.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D.清正廉洁、品行端正
67.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意义有()。
A.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举措
B.这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好办法
C.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D.是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
68.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形式属于()。
A.群众参与 B.群众监督
C.群众审查 D.群众决定
69.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说明()。
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C.群众有权免除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D.群众和政府合为一体
70.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群众监督是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
B.群众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C.群众监督增加了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压力,也是廉政勤政的动力
D.群众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改进政府的工作作风
(三)关于因交通肇事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问题的报告
××(19××)×号
省政府:
据我省××县人民法院报告,他们对交通肇事[1]被害人死亡,是否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的问题,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害人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并遗有家属要抚养的,应给予抚恤;被害人若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儿童,就不给予抚恤。另一种意见认为,[2]不是由被害人自己的过失所引起的死亡事故,不管被害人有无劳动力,都应酌情给予抚恤。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几年来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安抚死者家属。
请批复。
××省高级人民法院
71.该公文标题的错误是()。
A.缺少发文机关 B.事由写法不规范
C.文种选用错误 D.标题与内容不一致
72.对该公文的认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主送机关不当 B.缺少成文时间
C.发文字号位置不对 D.结束语写法不规范
73.从发文机关判断,该公文的正确的主送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省人民代表大会
74.文稿中[1]应填入的动词是()。
A.至 B.置 C.致 D.制
75.文稿中[2]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只有 B.只要 C.如果 D.假设
第四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七)及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
(七)及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要使废物变“废”为“宝”,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回收、分类、分离等等,之后才会变成我们可以再次使用的资源。这正说明了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ACD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答案】B。解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这正反映了量变达到一定得程度必然发生质变的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关于A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意识,所以新物种的产生也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关于B项,人们不可以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关于D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所以综上,ABD三项均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A。解析: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反映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的实践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果违背规律办事,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遭到规律的惩罚,酿成恶果。
5.【答案】D。解析: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具有能动性的活动。大猩猩虽然会使用工具钩食白蚁,但是完全是出于动物本能,缺少意识性、目的性。所以不能认为这是实践。
6.【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唯心主义两种形态的问题。提干中“理在事先”指在物质世界之前就有客观的“理”存在,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7.【答案】D。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划分点是1919年五四运动。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为了相同的目标和任务,即为了推翻封建、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第二,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第三,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阶级革命范畴,前途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
8.【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继土地改造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后,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9.【答案】D。解析: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到: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0.【答案】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11.【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中的“人”与立党为公中的“公”、执政为民中的“民”,实际上都是指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立党为公中的“公”是指“公众的利益”,公众利益的载体是人民群众,这反映了我们党何以成立、何以立足的根本原因;执政为民中的“民”也是指人民群众,这反映了我们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的根本目的与根本要求。12.【答案】B。解析:干扰项是A,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因此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排除A;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因此答案是B。
13.【答案】C。解析: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A),责任制原则,分工和协调原则(B),精简和效率原则,群众路线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D)立法与执法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反对官僚主义原则,群众监督原则等。总之,宪法关于这方面的诸多具体规定形成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14.【答案】D。解析: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普通行政单位或自制单位组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只有一部宪法,具有统一的国籍,在对外关系上具有统一的国家主体资格。我国就属于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5.【答案】A。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8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16.【答案】A。解析:考查当事人的确定。《民诉意见》第49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以直接责任人为当事人。公司尚未登记注册,不是合乎法律规定的公司,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本案中无任何过错,更不应成为被告。非真正的法人以法人名义活动的,当然以直接责任人为当事人,因为该法人并不存在。17.【答案】C。解析:《民诉》第129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18.【答案】A。解析:详见《婚姻法》第26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19.【答案】A。解析:参见《仲裁法》第14条: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仲裁员的资格。《仲裁法》第13条规定:“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三)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五)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所以,B项中的法学讲师不符合该条的规定,不具备仲裁员的资格,应选。而ACD三项中的人员符合上述条文的规定,具备仲裁员的资格。21.【答案】C。解析:《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22.【答案】D。解析:因为刑法的溯及力只涉及到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我国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生效,甲的行为是在新刑法生效后实施的,所以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
23.【答案】A。解析:抵押权、质权、留置权都属于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是同一层次的概念。24.【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领导行为类型不同,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为四种(1)强制方式(2)说服方式(3)激励方式(4)示范方式。说服方式在完成高度保密的紧急任务时往往不适用。25.【答案】B。解析: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
①领导干部与群众联系的制度:如:接待日制度、“直接对话”制度、咨询会制度、信访制度和通报评议制度②上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制度:如:通报征询制度、报告指示制度和检查反馈制度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联系的制度:如:办公会议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民主生活制度。26.【答案】D。解析:服务性是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
27.【答案】B。解析:反映国家预算的组成即分级管理,构成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的依据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
28.【答案】A。解析: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29.【答案】B。解析: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30.【答案】B。解析: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的“三性”要求,公文更重视的是准确。表述准确,是一条十分严格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31.【答案】CD。解析:A项错误,人类世界不是唯一存在的世界,还包括自在世界;B项错误,是唯心主义观点;C、D项正确。
32.【答案】BCD。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哲学。
33.【答案】CD。解析:A项明显不正确,因为主体选择性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为前提。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是在客观可能的时空条件下的选择,它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故排除B项,而选CD。
34.【答案】BD。解析:A项反映的哲学思想是质量互变原理;C项反映的哲学思想是事物的普遍联系。B、D项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物”极必“反”、“乐”极生“悲”都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符合题意。35.【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发展变化);(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3)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句话并不等同于A,即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排除A)第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36.【答案】AB。解析:1945年中国共产党准备自卫战争,包括:第一,解放区群众运动,开展减租、生产和练兵运动;第二,建立巩固在东北根据地。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排除C。
37.【答案】AC。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
38.【答案】ABCD。解析: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把管理看作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其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有一套独立于其他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实践性的描述。它突出了管理人员创造性的运用管理原理,使组织经营顺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取得成功的作用。
39.【答案】ABCD。解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是为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而破旧立新的一项艰巨工程。这项改革涉及到部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要注重市场规则的运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依法逐步推进。因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政府自身的完善。
40.【答案】ABD。解析:集体主义是指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互相监督不符合集体主义的要件。41.【答案】BCD。解析:言论出版自由属于政治权利,故排除A。
42.【答案】BD。解析: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劳动和受教育。43.【答案】A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44.【答案】AB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五条: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45.【答案】A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二)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条: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第二十四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一)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四)、(五)项规定情形的;
(二)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对有前款(一)、(二)项规定情形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答案】ABCD。解析:公文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公文独特的语体,决定了公文语言必须是明白、准确、直接、朴实、简练和庄重的,这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47.【答案】AC。解析:《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公文的办理分为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包括公文的签收、登记、拟办、请办、分发、传阅、承办和催办等。发文办理包括公文的核发、登记、确定份数、印制和分发等程序。
48.【答案】BCD。解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指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标识此项的目的是便于公文管理、确保公文安全。
49.【答案】AC。解析:紧急程度:党发公文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加急”;行政公文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
50.【答案】BC。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三、判断题
51.【答案】A。52.【答案】B。53.【答案】A。54.【答案】B。55.【答案】B。56.【答案】B。
5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分类方法之一。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本法是宪法的别称,它规定了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职权等内容,在一个国家中占据最高的法律地位。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它规定国家的某项制度或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根本法比普通法更为严格。58.【答案】A。59.【答案】B。60.【答案】B。
四、综合分析题61.【答案】ACD。62.【答案】BC。63.【答案】AC。64.【答案】ABCD。
65.【答案】BCD。解析:1978年召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66.【答案】BD。67.【答案】B。
68.【答案】B。69.【答案】BD。
70.【答案】ABD。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1.【答案】B。
72.【答案】C。解析:事后控制是指待问题偏差发生之后,才采取控制程序、改正问题,因此又称为回馈性控制;战略控制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企业战略后的企业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像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是企业战略的实施更好的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战略得以实现。任务控制,也叫运营控制,以反馈控制为主,针对基层生产作业和其他业务活动。战略控制:对战略计划实现过程的控制。依据题意可知,选项C正确。
73.【答案】ABD。解析: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若D县长是L县人,则其任职时应当实行地域回避。“谁家不种香菇就罚款”的做法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74.【答案】BCD。解析:根据《宪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无须经上级人大或政府批准。
第五篇:2014年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八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16.【答案】D。解析:《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7.【答案】D。解析:《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8.【答案】A。解析:《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19.【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0.【答案】C。解析:《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21.【答案】D。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项中警察的行为属于其他排除犯罪事由的法令行为。B项船长负有特定职责,他不得弃船逃跑,所以其行为也不构成紧急避险。乙打死狼狗的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而不是紧急避险。D项船长为了避免轮船倾覆而采取的损害另外一种较小权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
22.【答案】C。解析:《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A、D项错误,不选。《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故C项正确,B项错误。
23.【答案】C。解析: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丞相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
24.【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25.【答案】D。解析:唐朝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26.【答案】A。解析:伊斯顿和拉斯维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上: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林德布罗姆又加上了渐进主义解释:施奈德将决策界定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
27.【答案】B。解析:决策的基本属性有预见性、选择性和主观性。A项和B项是互相斥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其中一个就是正确答案。C项和D项与该题无关,并且表达的意思相近,是干扰项。决策的主观性表明决策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28.【答案】A。解析:决策具有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其中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
29.【答案】B。解析:通知是现行公文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公文,主要用于下行,有时还可用于平行。
30.【答案】A。解析:通知主要用于下行,有时还可用于平行。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