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审题 答案
1、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3、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追求独特的美
4、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感恩父母
1、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2、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3、.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4、《创新与模仿》、《“重复”是创新的前提》《可耻的重复》《创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
5、立意: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他们的智慧让人叹服。
辨析:本材料写的是犹太人的故事,但仔细剖析可知,“犹太人”在这里只是故事的载体,写作过程中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故事的内涵,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表面上。故此立意不符合题意。
立意:善用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将危机变为转机。
辨析:犹太人面对生意场上的数次危机,善用自己的聪明头脑进行冷静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说明,在问题而前,学会选择很重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更重要。故此立意基本符合题意。
立意:做人做事不能死板,要学会变通。
辨析:从材料看,犹太人面对绝境的时候,没有轻言失败,而是另辟蹊径,从看似毫无希望的起点走向新的成功。归根结底,这是敢于并善于变通的结果。故此立意切合题意。
立意:面对困难时。只有心里永不放弃,才有可能走出新路。
辨析:从“豆子――豆芽--豆苗――盆景――更多的豆子”这一进程中,可以看出犹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只有不轻易放弃的人,才能于困境中开辟新路。故此立意符合题意。
6、一类(51—60分):立意:1.改良社会风气仅仅从人们的公德、素质上要求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创造便利的条件,改善管理的水平/ 建设(做)比批评更重要 / 做事要改进方法 / 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做法
2.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往往会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 善于变通 / 换个角度看问题 / 方法决定成效
3.出现问题时责之于人,不如责之于己 /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4.良好的制度、完善的规则是杜绝不良现象的根本 / 从根本上解决 / 从源头上解决 二类(41—50分):立意:要注意社会公德,提高个人素质 / 说与做/ 口号与机制 / 行动胜于言语(一类下或二类上)
三类(31—40分):看问题要看本质(大,空,如能具体到“本质是管理不到位”可定为一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要能说清“主要矛盾是什么——管理不到位”可定为一类)/ 泛泛谈改革 / 目标不能太低(柄短)
第二篇:作文答案审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了。” ——【印度】泰戈尔“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 ——【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德国】普朗克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体裁不限;600字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以上三则材料都有一个关键词“错误”,可见,立意要围绕错误来写。但是也不能写刻意的犯错误,要注意辩证地看待错误。可以这样立意:有一种错误叫收获;犯错又何妨;直面错误,寻求真理。
这是一道典型的给材料作文题,从三则材料来看,涉及的中心词是“错误”,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错误”的理解。要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作文,就要正确解读每则材料的内涵,弄清材料传递的信息,然后根据其内涵,选择切入角度,确定写作中心。
第一则材料用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阐释了“错误和真理”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拒绝错误就是拒绝真理”“没有对错误的修正,就不会有真理的发现”“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
由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朗根尼西要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错误,去改正错误,犯错误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畏惧犯错误。
第三则材料是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的是“在追求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也就是说,在追求中犯了错误,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担心害怕,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
综合来看,第一句话点明了“错误和真理”的关系,第二句话点明了不要害怕犯错误,第三句话点明了犯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要用平常心态去看待,根据三句话的内涵,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立论:
角度一:拒绝错误,就是拒绝真理。
角度二:学会在错误中寻找真理的身影。
角度三:不要害怕犯错误,要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角度四:要用平常心态看待错误。
角度五:在人生的历程中,难免犯错误,重要的是如何面对。
角度六:要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接近真理。
只要围绕如何“对待错误”,紧扣三则材料中一则材料的含义立意,都是切合题意的,关键在于所确立的论点要来自于题目中所出示的材料,不能出现如下的一些伪命题:
犯错误是发现真理的前提;不犯错误就不会发现真理;成功不可能不犯错误;有追求,就必定犯错误„„以这些论点为中心,都偏离了材料的内在含义,所以要注意审清题目,明确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作为全文写作的中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横读,指的是根据作文材料中的不同人物的观点进行审读。
纵读,则是按材料涉及的时间顺序进行思考的读法。
先说横读。
1、老师的感慨:“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我们读出什么呢?
表面上是老师为“家书”这种形式难再遇而伤感,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渐渐消隐的忧叹。2学生甲的观点与理由:“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读出什么呢?强调传统家书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是对教师慨叹的拨正。
与教师的主张一致。
3、学生乙的观点与理由:“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我们读出什么呢?应该与时俱进,放弃旧的书写手段,而采用更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
这是对教师慨叹的认同与论证。
与教师的态度与主张相反。
4、学生丙的观点与理由:“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我们读出什么呢?家书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形式变了。(表层义)
只要真诚地表达,何必拘泥于形式(深层义)
这位学生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家书”“书信”难再遇的问题,在他看来,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家书”。
5、学生丁观点与理由:“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我们读出什么呢?
不仅“家书”的形式变了,而且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的形式都变了。
以上的横读,我们可以看出师生五个人围绕家书随时代而改变所作的不同角度的感受、思考与认识。
我们要知道,“家书”实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扣住这一核心,我们可以得出与师生五人相应该的作文立意:
1、不要让传统文化退隐
2、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精神之“源”。
3、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
4、传统文化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5、除了传统文化外,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
读完材料我们会发现,其间有一条纵轴,这就是由古到今,包含了一种发展观。
从发展观角度来看见,“变”是不可抗拒的。关键是“变”什么,如何“变”。这就需要辩证法。就材料涉及的传统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核心立意:
传统文化形式可变,但美的本质不能变
拓展开来说:生活形式在变但生活的本质不应变
如“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电子书与纸书”之间的进与退等
从古今发展观角度来说:形式再变,美的本质不应变,科技含量高的形式与美的内容并不矛盾 经过横读与竖读,我们可从中思考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旧手段与新科技、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等关系,讨论“传统的东西要不要”“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变与不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系列问题,从而超越“谈科技的利与弊”这样的粗浅的立意。
最后附些精彩写作片断:
1、30多年前,很多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依然是铁锹铁锄,犁地靠牛,现如今,很多农民用上了“铁牛”、插秧机、收割机,农民耕种的工具是变了,但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没有变。铁锹铁锄能种出沉甸甸的稻谷,现代化的工具不是同样能种出白花花的大米么?相反,如果没有了对土地的那一份深情,你就永远坚持用铁锹铁锄也挖不出劳动的美,挖不出生活的美。可见,形式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保持美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面对传统与时尚,我们应以更包容的心态,或者说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2、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3、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4、我总爱望那绿绿的邮筒,总爱去收发室去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去认领属于我的那一份。我珍祝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结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相互温暖。
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春,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语一传,我无憾矣。”潇洒才子金圣叹在死前亦不忘开玩笑,给那些想看他泣诉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讽刺,此中的滋味谁解?谁从他踽踽独行的背影中读出那辛酸与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认领那颗高贵的灵魂。
黄永玉收到叔父的来信,虽在咸宁改造,他却说:“这儿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别人,正是在文革间写下的《中国服装史》的沈从文,这家书,是高洁情怀的吟哦,在其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从容。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告诉妻子他有多爱她,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为了千千万万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相爱、那样幸福,这是情丝包裹的家书,这是一战士明志的家书,这更是用生命传递爱的家书,他那不识字的妻子在用颤抖的手抚摸那信的时候,定是会哭成了泪人又擦干泪光下去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二)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约1000字议论文。
指导: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
2、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的真理,也比人云亦云的知道全部真理要好。——罗曼 罗兰
3、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许多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个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以上四则材料都必须在“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必须看到, “一定条件”的具体内涵在四则材料中-----第三和第四则材料突出合作的作用,第一和第二则材料突出独立的重要.独立与合作并不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因此立意时应围绕二者的关系来写,千万不能只写一方面.比如可以谈合作中要学会独立。以上的话启发我们把事情做好是有一定条件的。一般来说,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各个击破,将每个材料都提炼出一个观点或关键词。
(1)卢瑟福的话——强调合作的重要。
(2)歌德的话——强调个人的努力。
(3)罗曼·罗兰的话——强调个人的努力。
(4)王杰的话——强调合作的重要。
第二步:分析材料的性质,结合材料的“异向性”从“矛盾”中寻求“统一”,进而找到最佳立意和普通立意。
最佳立意:材料(1)+材料(4)+材料(2)+材料(3)=成功,即成功=个人努力+集体合作。普通立意:(1)成功与个人努力的辩证关系;(2)成功与集体合作的关系。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立意分析: 材料1创作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袭。材料2强调的是要夯实基础,勤学苦练基本功,即反复实践、锲而不舍。二者有共性即重复,深入挖掘可以立意:简单重复,只能泯灭自我,失去未来。走向成功的重复是要夯实基础,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提示:多则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对所给的两则材料进行分析,理解材料之间的关系,全面透彻地把握所给材料的有效信息,才能确保审题与立意的准确,使写作顺利进行。
其次,从题意分析看,必须总体上把握材料的内涵,分析挖掘本质。表面上看两材料是决然相反的关系,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两者看待问题角度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是在有了较好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艺术生命也就会终结,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袭。而后者强调的是必须夯实基础,要勤学苦练基本功。所以两者不矛盾。因此从立意上看,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如何看待和处理好“重复(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打好基础”与“求异创新”,“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等。《创新与模仿》、《“重复”是创新的前提》《可耻的重复》《创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鸿雁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厚积而薄发》等。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的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材料通过“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讨论同样给出了写作角度,同时后面老师的总结把我们的写作思路引向了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可以从世乒赛提炼出的主题入手,推及到社会生活中与之吻合的方方面面,写作素材很宽。
我们具体来看看三位同学的语言提供了哪些可写角度: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根据甲的语言,可以通过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把“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努力”等体育精神推及到生活各个领域写。也可以写“实力是王道”,通过世乒赛中国队包揽所有金牌体现了中国乒乓球的整体实力推及到我们在其它领域也彰显出强大实力,如“李娜成为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宇航员出仓活动”等,从而体现出中国越来越强大。如果有同学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上致辞中提及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等,就能通过世乒赛大获全胜的体育精神推及到青年一代为了让祖国成为世界强国也应具有这些精神。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乙的语言本就是一句可以直接拿来立论的话,总结为“垄断不利于发展”。就能推及到社会领域方方面面谈。比如:刘翔不但为中国夺取了第一个田径男子项目的奥运会冠军,还成为第一位获奥运
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冠军的亚洲人,和第一位获得奥运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这样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各自身体优势、技能优势的比拼更有利于110米栏这个项目的发展。再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足鼎立公司通过相互竞争使得各自越加精益求精,大家为了赢得市场都会创新,会时刻反观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可乐行业的良性发展。阿迪达斯和耐克也是同样的例子。还比如:QQ是最早的网络聊天工具,但它并没有垄断市场,MNS、飞信等相继推出后,网民可选空间大了,也就促进各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技术。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丙的话适合写“诚信、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的主题。由世乒赛不该故意输球推及到社会生活领域,比如:国足的假球现象玷污了神圣的足球,不利于球员的进步,影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再如:商业竞争中,不应该用不诚信的手段获利,通过制假这种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不公平竞争的表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火腿肠瘦肉精事件、地沟油、假酒、假药等。还如:在人才选拔中,也存在不公正现象等。
纵观此次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体现了北京卷与实事“并肩而行”的特点。其间可以谈精神,这也是北京卷容易出现的主题范围;其间可以结合胡锦涛总书记讲话,这也类似于去年作文可结合温家宝总理诗文的特点;其间可以辐射到社会领域方方面面,立意多样,材料选择范围宽广,更有利于考生选择擅长的角度与素材进行作文。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这道作文题很有新意,既富有浓郁的哲学元素,又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与内涵,同时还具有淡淡的诗意。考生最好从“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双重角度来谋篇布局,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展开写作,给予考生广阔的理性思考。
无论是“一切都会过去”,还是“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样的题目对考生来说,都具有极大地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还有许多素材都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考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会与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科学合理地阐明哪些可以过去,哪些不可以过去,做到侧重点张驰有度,主次分明,千万不要为了兼顾双方公平而使写作陷于模式化,流于平庸,失去重心。
两句铭文材料富有哲理意味,考生应触摸其相反的命题重心:“一切都会过去”反映现实和客观物质层面;“一切都不会过去”体现历史和主观精神维度。考生如果要阐释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失意、挫折、不幸,则可强调“只有放下才能够承担”的主旨;倘若要论述那些“不会过去”的历史传承、经典美德等不应忘记的观点,则可突出“弘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是当下的一种责任”之类的主旨。当然,考生最好能采用“取正舍反”的方法,从辩证分析入手,写出“会过去”的和“不会过去”的多种深度“思考”,这样既合题意,又有新意。
第三篇:2014作文审题立意答案
一、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
1、终极目标:立人
2、两大热点主题: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3、永恒主题:理性、人文、体验
4、主要元素:生活、哲理、诗意、人文、价值
二、高考作文思考什么
1、“幸福”:我们怎样才是幸福的?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
寻找幸福、感受幸福、思考幸福
2、物化与浮躁的当今
3、道德 良知 诚信 物欲 信任 冷漠 自私
文化 阅读平衡 弱势 „„
三、思维活动:“鸟窝”
作文第一步
审题立意
如何切合题意?方法如下:
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材料类审题方法
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联系实际法、领会寓意法、提炼话题法
一、关键词句法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1、洛伦兹的悲哀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臵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关键词句“不容置疑”、“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似乎矛盾的关键词语包含材料的主旨: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2、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惯用塑料袋,现在污染了换纸的, 汽车好,.大家方便,多多益善,现在尾气多了影响生存)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二、以果溯因法
1、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里捞鱼
结果:两条大鲤鱼
三条鲫鱼 几只米虾 空白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2、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于是,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立意点拨: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
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3、材料一: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小王进了一家公司。当领导分配她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原本很有优越感的她立即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计算收益时,她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事后,她很不以为然,觉得只要下次注意就行了。这让主管很不放心,以后再有什么重要的活,总找借口把她“晾”在一边。
材料二:上海某著名高校毕业的一位才子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本、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酒瓶等杂物。因为桌子空间有限,才子把过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没过多久,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就因为邋遢而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审题提示:组合型材料
(1)现在的青少年都有好高骛远的毛病,他们不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以为人民服务为职业宗旨,以服从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2)习惯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何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是他们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一环。
(3)“认识”是形成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方面。“觉解”的不同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激发学生的觉解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联系实际法
1、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这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千里马”与“老黄牛”的态度,如果将材料中的动物联系到人类社会,学生自然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对人不能求全责备。或者,让自己足够优秀。
2、水在轻轻地流,岸静静的偎在旁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而美好。
水厌倦了岸的围困,想要寻找没有约束的自由,冲垮了堤岸。水没有得到自由却失了生命,而岸没有了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审题提示:
可从和谐的角度写,水与岸的和谐相处,创造出了美好;
可从其辩证关系写,水与岸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可从其比喻意写,谈“情感与理智”,甚至谈“生存”谈“价值”都可以。
3、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
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审题提示】: 1.助人亦助己。2.双赢。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四、领会寓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
1、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要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生活中也有同样的情形。请认真阅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每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2、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过程分析】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因此:
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
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审题步骤】
1.完整地阅读材料,及全部要求。
2.在整体感觉的基础上给材料分层或分人物,角度。3.再整合起来,对材料形成整体理解。
4.认真看“要求”,是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还是只能就主旨写作.但无论如何角度都必须是材料中有的,不能偏离或曲解材料。【材料分析】
(1)弓:出色的,又远又准--猎人:珍惜,喜爱
(2)弓的外观:毫不出色,稍微笨重--猎人:可惜,补救(3)爱的初衷--弓断的结果 【材料的中心】
又远又准的弓,雕上行猎图,却断了.【正确立意角度】
两大立意类型:A 缺憾与完美 B 外表与本质
猎人角度:苛求与失去;完美也要适度;重其本质,轻其形式;顺其本性;不要滥用爱;(有些东西不需要别的东西去装饰)--简单的也可以是美的;(弓耐用的本质胜过它的美丽外表)--事物的本质胜过外表;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弓的角度: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重视内在本质,不要刻意注重外表--美不只注重外表;缺憾也可以是美的;其实朴实也可以很美;事件角度:追求生命的本色;完美无需装饰;过分追求完美只会事倍功半;别让爱变成伤害;
五、提炼话题法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1、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请你结合诗句的内容,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分析】:这个题目中的材料选自现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但诗的主旨比较隐晦,为审题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写作的前提是你要读懂材料,然后根据要求,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立意构思。通过阅读,我们可概括出这首诗的内涵:人生要有目标,虽然路上注定有坎坷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奋斗,风雨过后必能见到彩虹。对此,我们可提炼出“目标”“理想”“坚持”等话题,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难以及自己如何定下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结合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例,发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感想;等等。
2.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这时候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
【分析】:材料是在讲述“薛谭学讴”的故事,其内涵丰富,角度多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认真分析,找准材料揭示寓义的角度,审出材料的写作指向,从而确定写作主题。我们可采用“择一而作”法,从材料的不同角度切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个角度来构思立意。如可从薛谭的角度构思,提炼出“持之以恒”“知错能改”等主题;可从秦青的角度构思,提炼出“言传不如身教”“因材施教”等主题。
【总结】首先,我们抓住(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
话题类作文审题
置换法、补充法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② 自定立意。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 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 自然界。② 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 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④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1.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的感动,从而使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2.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3.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无论是“触摸都市”中的“触摸”,还是“感受乡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即给“触摸”、“感受”补充状语。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第四篇:作文审题立意验收答案3
作文审题立意验收答案3.29周五
1.审题提示:关系型自然现象型材料。1.助人亦助己。2.双赢。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2.参考立意:(1)积小胜为大胜。(2)注重过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成功之道。(3)进攻与防守是辩证的。——意思接近也可以,如:欲速则不达;量变到质变等 3.【写作指导】牌如人生。材料中的核心句是:能摸到好牌固然难得,如何合理使用更为重要。人生设计使用得合理,原本不如意的人生也会有满意的收获;人生设计运用得不合理,原本如意的人生也会全盘皆输。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1)人生贵在经营(2)合理设计人生,收获丰盈生命(3)每个人生都可以是美好的 4.【解析】
1、注重积累
2、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不要小看任何人或任何角色的力量
4、坚持的力量,积少成多
5、成功需要漫长的积淀和努力 5.【解析】不要仅仅局限于写雷锋,而要把他升华为一种精神。
1、雷锋精神内涵之
一、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2、雷锋精神内涵之二:“钉子”精神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3、雷锋精神内涵之三:“螺丝钉”精神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4、雷锋精神内涵之四:艰苦奋斗精神雷锋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哥哥、弟弟都因负伤、饥饿,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边缘,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2013年高考作文展望 关键词一:正能量 【作文题干】 在地铁站口,在城市街头我们都曾遇到过拾捡废纸的老人,他们为补贴家用拾捡废品变卖,不过北京地铁站口一名自称为“四惠大爷”的老人却很特别,他为了感谢平日递送给他报纸的陌生人,便亲手制作了一些卡片,发放给进入地铁的市民。路人每给这位“四惠大爷”送一份看过的报纸,大爷都会深深鞠一躬,双手接过报纸,说声谢谢,并递上这样一个感恩卡。“再怎么着急,也别忘了吃早饭”“大家每天都给我报纸,感谢您”„„卡片上朴素的语言,令许多网友感动得“泪奔”,有网友评论说:“这寻常的感恩和热心,这么简单而强烈”,“拿到卡片心里暖暖的”。这种来自普通人细致入微的温情语言再次将路人感动。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理解和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猜题理由】 “正能量“,在2012年是经常被引用的一个词。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
跟进和模仿,这两句话也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我们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中一张张温情卡片传递着的是正能量。因为有了路人对收报老人的关爱,才令老人心生感恩,因为有了老人对路人的关爱,才有了这一张张承载着温情与感动的卡片,这正是爱的循环,也是和谐的基础,这和当下中国倡导和谐,倡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是极为吻合的。【构思点拨】
一、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这就是正能量传递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确立“爱心传递,促生和谐”“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等这样的主题。
二、双手接过报纸,向对方深鞠躬,并真诚地说声“谢谢”,这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恰恰体现了老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由此,在审题立意上我们还可以确立“学会感恩”“重拾传统美德”“细微之处见真情”等立意。【素材举例】
1、勇于担当的高中生。扬大附中徐砺寒同学骑车撞了宝马车,急着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电话。车主凌先生说:孩子,谢谢你,你让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一回。并且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扬子晚报》
2、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陈斌强,以他特有的方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也以他的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学生们阐释了什么是感恩。
3、楚庄王在一次宴请群臣时忽然灯火全灭,爱妃告诉他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让所有的大臣都离开了。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仅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竞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善待的人。楚庄王宽恕善待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关键词二:平【作文题干】平凡、平和、平静、平易、平淡„„一个“平”字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文化心理;但是平凡中往往蕴含着伟大,平和中又包含着冷静和宽容„„对此你有何理解和感悟?请以“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猜题理由】 “平”作为2012汉字,从10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简单的一个字,却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平”代表着平民英雄时代的来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原本外表平常、职业普通、生活平凡的普通人,却因为意外遭遇的瞬间考验而陡然焕发出令人敬仰、感动的耀眼光亮,为当下社会增添了不少暖色。
另一方面,“平”给人以稳定、平和的感觉,寓意世界在呼唤和平、人类在为平安祈福。我国的领土尤其是海疆领域屡屡发生不太平杂音,国人对日货的抵制与破坏让人解气却发人深省。一时之间,“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爱国?”“过激与理性”等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浓厚感情,也是一种对祖国的崇高责任。崇高的理想信念会铸就人的真、善、美的灵魂,会撑起人生一片天,所以,我们觉得这一类的素材不容忽视;国,应该爱,但爱国也要理性,也需要头脑。
【构思点拨】
由于“平”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以“平”为题的文章在立意上很宽泛,考生有较大的自由性,比如可以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的哲理思考,也可以是“冲淡、平和民族心理的探索”,还可以是“理性、平和爱国行为的反思”等等。【素材举例】
1、、严复的担忧。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但是,严复保护中国的良苦用心在当时能有几人明晓?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只从一种角度、盲目粗暴地来表达激情!
2、梁思成的平静。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微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内心的痛苦渐趋平静,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梁思成以自己平静、平和的心态赢得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芳心,也成就了历史上一段完美爱情的佳话。
3、鲁健,中文国际频道《今日关注》的主持人,用亲和的面容、理性的思考、客观的态度,以及探究的热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获得了2010年“金话筒奖”。
在采访时,他笑着说“其实我得过一次‘银话筒奖’。”鲁健笑声很爽朗,刚刚获得2010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他并不回避自己三次“夺金”失败之旅。“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把我推上了那年金话筒的角逐名单,但最后得的是提名奖,算‘银话筒’吧;之后在前年、去年分别又有两次机会,可惜都失之交臂,当时觉得挺遗憾的。”而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他却说自己十分平静,“这事儿搁在十年前,我一定激动到不行,现在反而不会想那么多,成长本身对我就是最大的震撼。过程比结果更幸福。”
今年是鲁健进入中央电视台的第十三个年头,“加上之前在地方台的经历,我入这行近19年了”,鲁健说。“现在我有了更多的人生积淀,能够学会享受节目中分享智慧和思想的快乐。”他强调了好几次“学会享受”。
关键词三:二代 【作文题干】
从前有位老人,收养了一只被遗弃的雏鹰,这只鹰长大后,在老人一次喂食的时候逃走了。几天后,老人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老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地死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竞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理解和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猜题理由】
“二代”是中国当前转型期的富二代、穷二代和官二代等含“二代”热词词汇的简称,尤其是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问题层出不穷,使中国二代现象成为公众关注话题。在二代标签的背后,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缺陷;另一方面是这个社会早已弥漫的仇富、仇官心理的进一步放大。作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在作文备考中没有理由不去关注,尤其是最近的李天一事件,再度把二代现象推到了时论的风口浪尖。【思路点拨】
1、从材料中的鹰,社会上的富二代、官二代角度,可以从如何加强自我修养,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等角度立意。
2、从父母的角度,可以从孩子的教育问题,爱的方式等方面立意。【素材举例】
1、诸葛亮教子。诸葛瞻八岁便通晓诗文礼仪,聪慧可爱。诸葛亮担心他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名为 “思远”,希望他能够“志存高远”。他教育儿子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2、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贵族家庭,天资聪慧的他出乎寻常地利用了良好的条件,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增广见闻。纳兰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虽锦衣玉食,却无损于他的上进之心,终成大清朝第一词人而留名青史。
3、爱心明星时浩然。2007年,年仅7岁的大连小朋友时浩然在家人、学校的支持下,设立了“红领巾爱心基金”,把压岁钱、零用钱全放到里面。他的妈妈为了支持儿子,一次性为基金捐款2万元。在时浩然的带动下,全校学生行动起来,将用过的旧书本、喝过水的瓶子等废品收集起来卖钱,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学生。截至目前,“红领巾爱心基金”已经资助了16个贫困学生。关于对小浩然将来的期望,妈妈说,孩子能成为一个善良、有能力、有爱心、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被别人所接受的人就可以了。
第五篇:作文审题立意(三)-答案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立意。
[思维导引] 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代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点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共同点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
[立意参考](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2)别把前人的成就当包袱;(3)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恋花的丽蝶,累累的果实,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明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了一个荒漠。
——萨拉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中两则材料内容相反,各有侧重。写作时,既可以根据其中某一则材料确定立意,也可以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确定立意。由材料(1)可得出以下立意: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把目光放远些、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处处有风景等等。由材料(2)可得出以下立意:生命之美在于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抛弃幻想,把握现在;活在当下等等。综合两则材料,可得出以下立意:在赶路时不忘欣赏风景、追求梦想而又注重过程等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泰戈尔小诗《错觉》,传达了这样一种人生哲理:尽管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各自都有着痛苦与不幸,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欢乐与幸福。对于诗的主要意象“此岸”与“彼岸”,有着不同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写作时的立意和选材都比较宽泛。但无论如何立意,都必须把握住诗人阐发的哲理,避免陷入对生活的悲观和不可预测的矛盾中。
四、从前有个出色的雕塑家,他的手艺远近闻名。一天,一个雕像爱好者向他请教秘诀,雕像家毫不隐瞒地说:“没什么秘诀,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行了:一是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把眼睛雕小一点。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还可以扩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雕像爱好者听后茅塞顿开。
提示:为人处世,一定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回旋的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只有这样,你才能行动自如,别人也才会更自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本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光明”和“阴影”的寓义。
“光明”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
而“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光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转化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
立意:人生由光明与阴影两方面构成,我们都要去经历,去拥有,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
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