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端午谚语和习俗
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
(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江苏)端午佳节,菖蒲插屋。(江苏)端午节卖菖蒲。(温州)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温州)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上海)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浙江)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南京)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南京)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湖北)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江西)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客家)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广东潮汕)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广东)五月节,小哒埠。(广东潮汕)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福建)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福建)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福建)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福建)未吃五日节粽,破裘不甘放。(台湾)
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台湾)
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大卷尾,鸟名)(台湾)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台湾)
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台湾)
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第二篇:传统文化:端午习俗
大班下学期传统文化:端午节王霞2012年6月 活动内容:
端午节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品尝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粽子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大班下学期传统文化:端午节王霞2012年6月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欣赏包粽子的过程。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看看粽子怎么包的?“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分享粽子。
第三篇:小暑习俗谚语
小暑习俗谚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谚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及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短语。你还记得哪些民间谚语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暑习俗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暑习俗谚语11、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2、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
3、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4、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5、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6、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7、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8、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9、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10、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11、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12、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13、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1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15、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6、拖泥带水看秀谷。
17、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18、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19、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20、六月稻,大水泡。
21、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22、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23、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24、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25、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26、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27、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28、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29、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30、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31、小暑温暾大暑热。
32、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33、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34、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35、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
36、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37、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38、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39、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40、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41、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42、谷打苞,水满腰。
43、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44、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45、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46、见暑不种黍。
47、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48、小暑南风,大暑旱。
49、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50、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51、村村户户沤绿肥,肥堆如山麦增产。
52、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53、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54、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55、一夜起雷三日雨。
56、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
57、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58、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59、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60、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61、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62、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63、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64、六月六,看谷秀。
65、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66、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67、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
68、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69、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70、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71、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72、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国。
73、东南风,雨太公。
74、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75、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76、入伏不种黍和豆。
77、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78、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79、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8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暑习俗谚语21.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
2.乌云接驾,不阴就下。
3.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
4.云来接,龙王不得歇。
5.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
6.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
7.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
8.早晨烧,晚上浇。
9.早晨下雨一天晴。
10.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11.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12.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
13.午后云遮,夜雨滂沱。
14.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
15.扫帚云,淋死人。
16.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17.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
18.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19.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20.一夜起雷三日雨。
21.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22.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23.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4.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25.当头雷无雨。
第四篇:端午节习俗、诗句、谚语
端午节习俗、诗句、谚语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不同地区对于端午的习俗又不一样。端午节诗歌诗句: 端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相关谚语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第五篇:芒种习俗谚语
芒种习俗谚语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谚语吧,谚语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芒种习俗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芒种习俗谚语1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夏至刮北风,旱死青苗根(陕)
芒种北风多,六月大风多(桂)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赤烘烘,大水十八套(浙)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芒种节气其他气象谚语还有:
芒种前扁豆开花,主水(苏)
雨打芒,臼打糠(赣)
芒种芒种,水打田垅(湘)
芒种下雨火烧溪(闽)
雨打芒,臼打糠(赣)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芒种晴天,夏至有雨。(豫)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豫)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黔)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黔)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桂)
芒种夏至,芒果落蒂。(桂)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闽)
芒种夏至是水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雷打芒种,稻子好种(桂)
雷打芒种,谷子满仓送(桂)
芒种闻雷好种田(湘)
芒种一声雷,一晴九雨(湘)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打雷无灾麦(鲁)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芒种一声雷,符里三日雨(苏)
芒种无雷是丰年(苏)
芒种闻雷是好年(黑)
芒种鸣雷年成好,今年黄牛不吃草(湘)
芒种节日雾,井水全喝完(鲁)
芒种出虹雨水多(湘)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紧密相关,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芒种南风起火,北风送芒种雷雨多(冀)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
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习俗谚语2芒种晒沙滩,大水十几番。(湘)
芒种不怕火烧天。(赣)
芒种笑哈哈,大水十八河。(皖、陕)
芒种笑哈哈,四十二天梅可成河。(鄂)
芒种晴,大水入盒;芒种雨,无水洗脚。(湘)
芒种雨少八月琳。(桂、甘)
芒种无雨旱六月。(粤)
芒种不下,犁耙高挂。(苏)
芒种无雨汛来早。(冀)
芒种无雨空种田。(苏、浙、翰、湘等)
芒种无云不好,雨好。(浙)
芒种有雨,芒种后日日雨。(问)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皮脸火,夏至雨淋淋。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芒种无大雨,夏至有山洪。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种雨大,夏至要淋。(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绵绵,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芒种雨,夏至火烧埔。(闽)
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芒种芒头脱,夏至水推秧。(粤)
芒种夏至是水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芒种,水打田垅。(湘)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芒种一声雷,符里三日雨。(苏)
芒种无雷是丰年。(苏)
芒种闻雷是好年。(黑)
芒种鸣雷年成好,今年黄牛不吃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