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刘金国事迹心得:感动后的反思
学习刘金国事迹心得:感动后的反思
三天前央视直播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里我们看到了自该节目播出以来的第一位共产党部级高官当选,他就是刘金国。在主持人念的颁奖词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这位公安部副部长临危受难的大无畏精神,他多次亲临一线指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如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刘金国现场临危不惧,果断决策,科学指挥,在火场连续奋战8小时,成功扑灭大火,创下了消防史上的世界奇迹。还有5·12”汶川特大地震,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被埋压人员8335人。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使百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又是刘金国指挥协调各方力量,用三天三夜时间成功疏散滞留旅客,使广州火车站未发生一起踩踏事件。还有刘金国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他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他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这些足以让百姓叹服、钦佩、敬仰。
敬仰之余我在想,我们执政党共产党的队伍里这样的官员们是不是太少了,尤其是到基层调研从不提前打招呼,和前段时间我们湖北省巡视组的官员在十多天的巡视时间内花费了大几十万相比后者是不是应该杀不赦呢?刘金国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而我们的政府机关现有的官员们能有几个这样做呢?能这样做的太少太少,能在亲手审批的“农转非”指标中没一个自己的亲属这样的事更是太少太少?这种绝对的少数和那些拿着供奉等着请吃等着接受礼物、礼金、等着去泡妞等着去干龌蹉事情的大多数各种类型的官员们来说是不是很有些无奈呢?
我还在想,当年我们看到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孔繁森,因为他任劳任怨于是他被二次派到西藏工作,为什么好干部所有艰难的工作都让他一个人承担呢?还有上面我们看到的刘金国,我们国家近年所有重大突发事件都是他亲临现场,其他的副部长呢?为什么好人要承受这么多的重任。为什么?
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能精简,精简到像刘金国像孔繁森像任长霞这样的干部在我们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第二篇:感动中国刘金国
月6日,公安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发出通知,在全国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组织开展向刘金国同志学习活动。通知全文如下:
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举行“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刘金国光荣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这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展10年来首位入选的党政机关在职副部级领导干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刘金国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深刻诠释了一名公安民警忠诚可靠、甘于奉献的优秀品德,树立了新形势下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的光辉典范。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刘金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和公安队伍建设,激励全国200万公安民警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伟大的人民公安事业,全力以赴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以维护稳定的新业绩、让人民满意的新形象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部决定,结合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深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组织开展向刘金国同志学习活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刘金国同志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本色。刘金国同志是一名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党的优秀高级领导干部,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工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他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事业无比热爱。他自己曾经说过:“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成长的。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在我心中树立起了共产主义的人生坐标。虽然这些年风雨变化,但我始终坚信的崇高信念没有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做到抗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住寂寞。”正是靠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30多年来,他不管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革命激情和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在工作面前始终任劳任怨、从不推诿,在危急关头始终敢打敢拼、毫不退缩,在原则面前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怀。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像刘金国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神圣使命,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认真学习刘金国同志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爱民情怀,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刘金国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深情大爱,始终视人民如父母、把百姓当亲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忱地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他坚持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在公安部党委领导下,直接组织指挥了“清网行动”,抓获一大批各类逃犯,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他直接组织指挥了“亮剑”行
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直接组织指挥了“清剿火患”战役,集中排查整改各种火灾隐患,从源头上预防了火灾事故的发生,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0多年来,他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出身农民,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对人民群众始终怀着一颗真挚炽热的心,总是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总是把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些素不相识的农民来信,他也会亲自打电话核实情况,亲切地称呼对方“同志”。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像刘金国同志那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顺应人民意愿、回应群众呼声、满足百姓期待,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认真学习刘金国同志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从2005年担任公安部副部长以来,刘金国同志多次亲临一线指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一次次临危受命,面对挑战不退缩,危难时刻显身手,充分展示了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可贵品格、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高超过硬的指挥水平。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作为公安部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他冒着余震不断和滑坡、落石的危险,颠簸100多公里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指挥救援,并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被埋压人员8335人。在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烈焰翻滚、爆炸惊天的事故现场,面对坚守与撤退的生死抉择,面对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大考验,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临危不惧、靠前指挥,勇于担当、果断决策,坚持在火场与官兵共同奋战8小时,成功扑灭了大火,创下了消防史上的世界奇迹,也定格了“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与士兵同生死共进退的感人画面。“我既然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我就是一道防火墙”,刘金国同志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感动了整个中国、震撼了亿万心灵。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像刘金国同志那样,大力弘扬公安机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努力造就一支善于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公安队伍,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四、认真学习刘金国同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3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刘金国同志始终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数十年如一日充满激情地忘我工作。他对工作倾注了极大热情,在他的日程表上,工作之外还是工作,誓言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干更多的实事、做更多的好事。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常常驱车数百公里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批阅文件、处理公务经常到深夜,指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期间更是废寝忘食、彻夜不眠。他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无论是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还是在具体任务的落实中,总是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每一个细节,精心策划每一个步骤,监督落实每一个环节。他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使分管的每项工作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像刘金国同志那样,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为公安工作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认真学习刘金国同志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刘金国同志把党的形象、人民警察的声誉看得比生命还珍贵,30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如何变化,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始终没有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始终没有变。他坚守原则、铁面无私,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的妻子退休前仍是一名临时工。他作风简朴、勤俭节约,经常不要陪同、不打招呼就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在路边小店,常常一碗面条就草草了事。他严于律己、恪守原则,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配备的工作用车,家属也从未用过。他不仅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还严格要求“身边人”、“家里人”,真正做到了“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影子斜”。有人说他的清正廉洁是装的,他听后淡然一笑:“有人说我‘装’,那我就‘装’到死。”他常说,我是幸福的,应该给的党和人民都给了,没有任何理由再用手中权力去谋取任何个人私利,永远不能做对不起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像刘金国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心为公,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和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操。刘金国同志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的学习楷模,是全国广大公安民警的学习榜样。各级公安机关要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开展向刘金国同志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刘金国同志的热潮。要把向刘金国同志学习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公安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进步。要把向刘金国同志学习与深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从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使公安工作合民心、顺民意、惠民生。要把向刘金国同志学习与“我心目中的公安英雄”、“我身边的爱民模范”推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安民警向刘金国同志看齐,以刘金国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在公安队伍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把向刘金国同志学习与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以维护稳定的新业绩、让人民满意的新形象,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刘金国事迹
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揭晓。在这个被誉为“中国人精神史诗”的评选活动举办10周年之际,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一位在职高级领导干部的名字——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刘金国。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组委会给刘金国的颁奖词摘录。
刘金国,男,56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他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多次变化,但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一心为公的本色没有丝毫改变。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
刘金国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都亲临一线指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他带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数十个储量巨大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临危不惧,果断决策,科学组织,连续在火场最前沿指挥7个多小时,直至大火被成功扑灭。石油化工火灾的灭火救援是世界性难题,15个小时扑灭了10万吨油罐大火,专家称为世界奇迹。
刘金国不论在什么岗位、分管什么工作,样样干得优秀。2011年,根据公安部党委部署,直接组织指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全国共破案近3万起,打掉制假售假等犯罪团伙6700余个;具体组织指挥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全国公安机关抓逃率超过84%,抓获涉嫌故意杀人在逃人员1万多名、潜逃10年以上在逃人员2万多名。他嫉恶如仇,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人员,公安部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刘金国曾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廉政公仆”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记个人一等功。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前年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现场,都有他临危不惧的身影;去年公安部门的“亮剑行动”“清网行动”,由他直接组织指挥。
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
刘金国,男,56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他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多次变化,但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一心为公的本色没有丝毫改变。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
刘金国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都亲临一线指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他带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数十个储量巨大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临危不惧,果断决策,科学组织,连续在火场最前沿指挥7个多小时,直至大火被成功扑灭。石油化工火灾的灭火救援是世界性难题,15个小时扑灭了10万吨油罐大火,专家称为世界奇迹。
刘金国不论在什么岗位、分管什么工作,样样干得优秀。2011年,根据公安部党委部署,直接组织指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全国共破案近3万起,打掉制假售假等犯罪团伙6700余个;具体组织指挥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全国公安机关抓逃率超过84%,抓获涉嫌故意杀人在逃人员1万多名、潜逃10年以上在逃人员2万多名。他嫉恶如仇,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人员,公安部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刘金国曾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廉政公仆”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记个人一等功。
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自己的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但从不提前
打招呼,吃饭除了在机关食堂就是路边小店;从不接受各种宴请,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经常出席重要场合,却没有一件名牌衣服;配有工作用车,家属从未用过。“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前年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火灾事故现场,都有他临危不惧的身影;去年公安部门的“亮剑行动”“清网行动”,由他直接组织指挥。
【获奖名片】烈火金刚
【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第四篇:移动公司学习刘金国事迹心得体会
刘金国同志的在大连新港油库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身临现场,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科学决策,一直奋战在危险前沿。在他科学、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成功扑灭了大火,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刘金国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和人民警察的忠诚、无畏、坚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用实际行动为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增添了新的光彩。
作为移动公司一名员工,要以刘金国同志为榜样,树立以“持续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为高度责任感,让企业增收,客户满意,社会放心。作为一名员工,重要的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公司的发展为己任,不为名利,默默奉献,在奉献的同时,也充实和发展了自己。只有时刻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积极进取,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产本质的奉献,也是一种回报。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乐于奉献,在公司上下就会形成一种合力,团结一致,积极面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还会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要以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为激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企业奉献的宗旨,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习刘金国同志顾全大局、恪尽职守的优良品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将优良品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现我身任公司数据业务营销员,工作就以业务发展“健康和收入”为宗旨,在保持收入增长时必须保证健康发展,让客户明白消费,舒心享用。关注发展中的短板,努力提升。“感恩于心,服务于行”让移动信息更好地及时交流,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责任要勇于承担、敢于承担,这是人的本性。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
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第五篇:学习刘金国心得体会之二
学习刘金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刘金国同志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他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感染着我们。从一名普通农村青年到大队党支部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区委副书记……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到公安部副部长;从昌黎到山海关,从秦皇岛到石家庄,一直到北京,刘金国的成功与他工作中的“三多”分不开的。在他的身上,多的是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多的是对事业的奉献,兢兢业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多的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浩气千古!
诚然,毋庸讳言,刘金国部长的这“三多”,恰恰是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所缺乏的;但是,也要看到,这“三多”,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中国人理应具有的时代品格,现实生活中,具备这“三多”的中华儿女也灿若群星,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在军中,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军魂;在其他各行各业中,他们是时代的精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毋庸置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这有限的力量,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和大爱,点燃了时代的荣耀和希望!在市场经济大潮来袭的时代,他昭示着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坚持什么、守卫什么、追求什么。如
果说,艺术版 “许三多” 的“不抛弃,不放弃”喊出了时代的呼唤,那么现实中 “刘三多”的事迹,则正是对这种时代召唤的真实回应。他“不放弃”的是自己的职守;他“不抛弃”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只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对时代的召唤做出最出色的回应,都可能成为“最可爱的人”!“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只是一种艺术表达,而刘金国副部长的光辉事迹则是对这种时代精神的身体力行。无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诱惑,对于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崇高精神,我们本身也都应该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像刘金国副部长一样去坚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