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外活动方案(精选)
2013-2014学年度四年级数学能力
竞赛活动方案
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为进一步营造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学科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乐趣、加深体验、获得成功。本学期,我校将举行数学能力竞赛活动。特组织本次竞赛。
一、比赛时间:11月22日下午3:00-5:00(收发试卷以广播为准)
二、参加对象:四年级每班挑选10名学生
三、地点:四年级(1)班教室。
四、竞赛内容:(教材:一至五单元)
五、注意事项:
(1)各班老师积极认真地选拔好本班参赛人员;
(2)出卷老师要认真出好竞赛试卷,赛题尽量体现基础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
六、监考及评卷人员:各班数学老师以及教导处管数学领导。
七、评奖方法:
个人奖项: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1
第二篇: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陕州区第四小学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指导老师:宜**
董仲帆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开放、思想活跃。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学会分享的综合素质,巩固课堂知识、开拓课外知识面。
4、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感受学习价值,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1、突出“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贴近校园为主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活动内容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不仅是传统的讲教方式,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2、鼓励为主
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以鼓励学生为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对学习充满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对学习更大的动力。
3、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方法进行指导。
4、统筹兼顾
每个兴趣小组中的同学,学习基础有差异,活动开展要以主体学生为主,兼顾优秀和有待加强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辅导。
四、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教室为主、其它场所为辅
3活动形式:根据实际活动进行安排
五、活动内容
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在以数学为教学中心的基础上,强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可以增加其它一些趣味的内容。
六、活动目的
1让学生对数学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让同学们互相帮助,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5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七、活动人员名单:
第三篇:课外活动方案
课外活动方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育人为宗旨,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努力创设“课内轻松愉快,课外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我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取得更为突出的成效,特就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制订如下方案: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三、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务实创新;
2.彰显个性、遵循规律;
3.加强交流、开放研究;
4.注重安全、快乐身心。
四、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艺体教研组长和部分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督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
2.健全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保证。学校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外文体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师资、经费、场地、器材、时间等方面的落实到位。
3.因地制宜、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大活动设施和经费的投入。结合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及每天下午放学后,组织学生参与文体活动,以保证活动时间的有效性。学校加强对课外文体活动的管理,保障师生活动安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四、课外活动的主要项目及内容:
1.文艺类:
学校建立了学生合唱队、鼓号队、舞蹈队;开设了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由音乐、美术和电脑老师负责培训指导和比赛。
2.体育类:
学校成立了学生篮球队、田径队,并开设了乒乓球、足球兴趣小组,具体由体育教师负责训练和比赛。
各兴趣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其工作成效。
五、具体要求:
1.凡参加课外辅导的教师,其辅导的学生在校内外竞赛活动中取得优良成绩,学校将按不同等级和名次对师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2.定时间。我校规定,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是固定的活动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随意侵占。
3.定地点。学校全面考虑,合理安排了各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所,圆满地解决了各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地点问题。
4.定教师。课外活动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开发智力,辅导教师的配备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我们确定学校有专业特长、事业心强的教师为各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同时也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对活动内容仔细研究,确定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活动得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开展。
5.定人员。即基本固定各个活动小组的参加人数,以确保每个活动小组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参加,保证了各个兴趣小组活动的稳定性
阿克吐别克乡中学2011-3月
课外文体活动具体安排
一、关于大课间活动的安排
1.早晨9-30分前,学生可自由活动,各楼层必须要有1~2名值日教师护导,维持正常的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2.9-30--9-50学生进教室上早自习,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3、第二节课后播放音乐,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的组织下,集中大操场参与做广播操和自编操。
二、关于文体活动的安排
1.活动原则:体现“阳光、健康、合作、和谐”的主题
2.活动时间:每周4次,每次30分钟。
3.活动内容:要体现健康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活动内容,并且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4.活动管理:每天由一位教师负责管理,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活动完毕后要及时记好活动内容。
三、大课间活动的安排的注意点:
1.以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安排。
2.为防止操场拥挤,每个年级组每天排队入场,并且要有班主任发展排队。
3.为安全起见,活动地点尽量以操场为主。一个班级相对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
4、凡当天身体不适,或家长已告知学校不能参加剧烈活动的学生,一律以见习或在室内休息为主。教师不得擅自让该学生参加比较剧烈的活动。
阿克吐别克乡中学
2011-3月
第四篇:课外活动方案
昭化区王家初级中学学生课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我校课外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理念
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人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三、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寓艺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课外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全体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选择好课外活动的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外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的新局面。
4、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5、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外活动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时间
保证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每天安排课间操或课外活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是下午第三节课后。
五、活动地点
学校后操场。
六、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两种。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全年级的集中活动。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骨干的作用,为上级各类竞赛输送特长人才。
七、活动安排表:(后附)
八、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赵爽
王家中学校长
副组长:何中文
王家中学副校长
成员: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值周教师
2、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负责,组织、协调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实相应政策措施,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支持、协助活动课教师的工作,搞好学生的组织管理。
值周教师: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和督查。
3、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中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各年级、各班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提倡学生自带活动器材,走向操场、走在阳光下,在指定的地点开展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班级、年级、学校特色。
(4)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加大专职体育、艺术、科学教师、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需要的教师队伍。
王家中学艺体组
2017年9月1日
第五篇:课外活动方案
天玉中学课外活动方案
2007-09-20 13:15:09福星阅读:1902 关键词:课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师生间的友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学生课余文体活动健康有序地深入开展,学校成立课外活动指导小组。
组长:陈武生
副组长:张之柳、胡开智
成员:李秋民、涂发堂、各班主任、各教研组长、综合教研组全体成员
三、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
2、培养学生健体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活动要求
1、各项活动由负责人制订方案,先以班为单位进行预赛,每班选出一定数额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
2、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与安全,科任老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力争使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
3、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4、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
5、活动时间见活动具体安排。
五、安全管理
1、每个活动组织者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2、活动前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则,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活动前要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场所是否符合活动的要求,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
4、各项活动前要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