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科技大学纪念邓小平110周年征文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征文2011级通信学院
在改革的潮流中涌进的家乡--筠连
姓名:学号:电话: 电子邮箱: 中文摘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筠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面对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春风村真抓实干,创新工作,艰苦拼搏,已经建设成为中国的独具魅力的“最美乡村”并在现代化旅游业的热潮中扬帆远航。筠连最具特色的茶叶也早已随着改革的春风吹向海外,成为支撑一方的重要产业,绽放出它最具特色的风采。关键词:改革开放,筠连,农民,新农村,旅游,茶叶。
小平同志曾经谈到“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经过的这36年,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采取了很多有效地改革措施,如所有制改革,价格改革,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和对外开放等。这些都在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的家乡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
改革开放以来,筠连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虽然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仍然进步巨大。筠连县委、县政府立足筠连县情,围绕建成二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宽环境,招商引资促发展;调整结构壮支柱,增收聚财脱困境;基础建设树形象,协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三大品牌,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进程。
早在几十年前,家乡的地理条件相当恶劣,交通相当不便,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常听爷爷奶奶他们那一辈的人说,那个年代太艰难了,大部分家庭都有七八个孩子,很难吃饱,一遇到天灾就吃野菜、树皮,这些吃光了,就吃白泥,那些年饿死病死的人很多。没有天灾的时候孩子们吃的东西也少,都不够分,大家都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家里面都没有几件多余的衣服,通常都是出门的人才穿,有时候天太冷了,就往衣服里面加些干草,为的只是保暖,但是草容易扎人,极不舒服。那是的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最多就是看看破烂的小书,上面画着些人。也没有钱上学,到后来像我父母他们那一辈的好多人本来成绩也都不错的,但因为家里面人多,穷,吃饭困难,就被迫辍学回家当劳动力了,总之过得确实很难。
现在他们常常感动的说:“还是共产党好,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老一辈对共产党非常感谢,印象十分深刻。提起的时候都经常热泪盈眶。
到了后来,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使得家乡发展了起来,虽然速度在农村不是那么快,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县政府根据筠连的历史和现状,觉得筠连的农业要不断发展,要以推广科技成果为先导,以农田基本建设作后盾,并以资金投入作保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林业等各种经营项目,并尽可能的发展农村特色景观旅游业;
现在的筠连农村,变化巨大。像如今的筠连县春风村就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春风村幅员面积5200亩,辖187户、829人,土壤瘠薄,资源缺乏,属典
型的山区贫困村。然而在2004年以来,春风村干部群众发扬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的精神,开山凿路,掘池引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翻番,从起步的人均1800元快速提高到2011年的10050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和谐村。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400元,2008年增至5500元,4年翻了一番多,并超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该村以水果、花卉、茶叶、畜牧等种养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占主导地位,人均纯收入达3475元;乡村生态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收入是一大特色,人均达484元;工资性收入达1541元。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4年来,春风村修建环村水泥路7.8公里,组道碎石路5.6公里,便民路12公里,公路形成大中小3个环线,新修人畜饮水池11口,新建沼汽池136口,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便民路,家家用沼气”;电话普及率从5%发展到98%,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户平2部,电视普及率100%。三是村社更加文明和谐。春风村在基层组织的带动下,以争创“和谐农家”、“五好家庭”、“卫生庭院”和以开展“美在家庭、美在村居”活动为载体,注重搞好文化建设,强化村民素质,提高群众生存、生活质量。全村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和谐,2006年至2008年,被宜宾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和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在2011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获得四川“最美丽乡村”称号之后春风村正努力打造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乡村。近年来,春风村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依托水果、花卉、茶叶、肉牛养殖,开发建设以特色农业为支点的旅游经济。2011年,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400亩,水果栽种面积达到3500亩,肉牛养殖达到2600头。其中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以春风组集中连片1200亩李子园,龙塘组成片种植1200亩优质花卉苗圃基地,中沙组成片种植优质无公害1500亩茶叶园为景观基础,结合农家乐,发展林下养殖乌鸡,年出栏“桂花乌鸡”6万只,形成“山村李花+原生态美食”的旅游结合。春风村与腾达镇人民政府先后成功举办三届“李花节”和一届“品果节”,以陶然居农家乐为代表的19家农家乐生意火爆,年收入都在10万以上,农家乐旅游发展迅猛。游客能在看风景、赏李花、品李果、尝农家菜和农事体验中得到乡村旅游的休闲愉悦体验。目前,全村有宜宾市农家乐星级评定委员会授予的“三星级农家乐”5家,“二星级农家乐”11家,“一星级农家乐”2家,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旅游经济比重增加,这种建设省级“旅
游名村”对筠连县乃至宜宾市乡村旅游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和支撑作用。
春风村在短短7年时间里,人均纯收入从不足1800元提高到12581元,走出一条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发展之路,从石头缝里闯出新天地的“春风精神”是灵魂。总结春风村发展的经验,可概括为“四个力”:立足自身挖潜力、改革创新有魄力、基层组织强有力、艰苦奋斗聚合力。
筠连是川红功夫茶和早白尖良种茶的故乡,也是宜宾早茶最适宜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茶叶的品牌打造,将其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根据筠连县茶叶历史,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稳扎稳打,正向筠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努力让筠连灿烂的茶叶历史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茶叶是我们县大宗传统农产品,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较为明显的是1978年筠连茶厂的“筠连红茶”新茶参展春季广交后引起国外客商的热情关注,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筠连红茶”首先出口前苏联,但是到了对外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先后畅销英、法、澳、日、苏丹、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仅1985年筠连茶厂的外销量就高达2500吨,直到九十年代也一直畅销国际市场。1985年,筠连茶厂生产的川红功夫获得第24届葡萄牙里斯本世界食品博览会金质奖。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部门和茶办的指导下,始终贯彻科学种茶的精神,小茶园、密植茶园得到广泛的推广,茶叶单产大大提高,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70000余亩,建成了全国100个年产五万担商品茶叶基地县之一,同时红碎茶的生产和出口达到高峰期。此间涌现了一批较为典型的茶叶加工和流通企业,如原筠连县茶厂、巡司八一茶场、双河乡茶厂、筠连县外贸局(公司)茶厂、筠连县供销社茶厂、筠连县土产公司茶厂、巡司乡精制茶厂、巡司红星大队茶厂等,它们为筠连茶叶出口创汇和茶农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促进了筠连茶叶的发展。
八十年代末,随着茶叶实行“二改三”、放开经营的改革后,市场开始由红转绿,县政府调整了茶叶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良种、开发名优的茶叶发展方向。进入九十年代初,在县茶办、茶叶站的指导下,全县又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良种
茶园建设,同时以天香茶厂为代表的部分茶厂开始生产名茶。特别是巡司银星良种茶叶专业村的成功建成,使茶园亩产值由一般的几百元提高到3000元以上,高的达到8000多元,全村茶农收入达1080万元。
现在苦丁茶作为筠连茶产业的一支“生力军”,现有成片苦丁茶50000余亩。1997年筠连人发明苦丁茶新工艺以来,筠连在苦丁茶产业上实现了驯化种植、新工艺制作、无性繁殖技术、机械加工、地方标准、地方证明商标“六个突破”,取得了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2009年,筠连苦丁茶产量达2.05万担,产值10757万元,茶农人均收入1000余元,占据了筠连茶业“半边天”。总的来说,在筠连,在农村,改革的春风使得这些成就得以体现,人们的生活得以提高。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瞩目世界的成绩。这些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要实现两个百年计划,必须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相信以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定能让中国崛起,定能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吴保恒.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最后讲话的前前后后.领导干部网,2010.10.9
[2]田纪云.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新华出版社网,200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6]见十二大报告
[7]
[8]
[9]http://baike.sogou.com/v13069.htm
[10]新华网http:///
第二篇:“纪念邓小平活动”征文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参考选题
一、综合选题
1、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3、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4、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5、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8、邓小平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状况的科学分析
9、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0、邓小平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和基本经验
11、邓小平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2、邓小平与党的群众路线
13、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14、邓小平的战略思维和决策思想
15、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6、邓小平与执政党先进性、纯洁性、执政能力建设
17、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1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实践
19、邓小平对突发事件的预见、判断和应对
20、邓小平的经济思想
21、邓小平的政治建设思想
22、邓小平的文化思想
23、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思想
24、邓小平的民主法治思想
25、邓小平民族与宗教理论
26、邓小平的国际战略
27、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28、邓小平与三农问题
29、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30、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31、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32、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
33、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专题选题
1、邓小平早期活动与思想研究
2、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时期的革命活动
3、邓小平与莫斯科中山大学
4、邓小平与早期党中央的地下工作
5、邓小平与八七会议
6、邓小平与百色、龙州起义
7、邓小平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8、邓小平中央苏区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9、邓小平与遵义会议
10、邓小平与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战
11、邓小平与太行抗日根据地建设
12、邓小平与晋冀鲁豫边区建设
13、邓小平与北方局整风运动
14、邓小平与千里跃进大别山
15、邓小平与大别山根据地的创建
16、邓小平与淮海战役
17、邓小平与渡江战役
18、邓小平与进军大西南
19、邓小平与西藏和平解放
20、邓小平主政西南
21、邓小平与新解放区农村工作政策的转变
22、邓小平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23、邓小平与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24、邓小平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
25、邓小平与新中国的社会改革
26、邓小平与新中国的统战工作
27、邓小平与新中国的青年团工作
28、邓小平十年总书记期间的思想和实践
29、邓小平与党的八大
30、邓小平与 “双百方针”
31、邓小平与 “工业七十条”
32、邓小平与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
33、邓小平与60年代初期的全党调查研究
34、邓小平与“七千人大会”
35、邓小平与60年代甄别平反工作
36、邓小平与长远规划的制定
37、邓小平与三线建设
38、邓小平在江西的岁月
39、邓小平与1975年全面整顿
40、邓小平与江青集团的斗争
41、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42、邓小平“北方谈话”
43、邓小平与 “四个现代化”
44、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45、邓小平与经济特区的创建
46、邓小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7、邓小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8、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思想
49、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及其实践
50、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51、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52、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53、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54、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
5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5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及现实意义
57、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思想
58、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59、邓小平与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60、邓小平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
61、邓小平与中日关系
62、邓小平与中美关系
63、邓小平与中苏关系
64、邓小平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
65、邓小平关于 “一国两制”的思想
66、邓小平利用外国智力的思想
67、“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68、邓小平对中共十二大的历史贡献
69、邓小平对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历史贡献
70、邓小平“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71、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思想
72、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73、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
74、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思想的意义
75、邓小平决策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思考
76、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77、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
78、邓小平“南方谈话”
79、邓小平晚年思想
三、主要著作研究选题
1、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2、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日)
3、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4、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一九五0年六月六日)
5、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六日)
6、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7、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8、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二月六日)
9、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
10、执政党的干部问题(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11、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二月)
12、各方面都要整顿(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十月四日)
13、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
14、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一九七八年十月十日)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1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
17、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日)
18、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9、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
20、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九八0年三月一一一九八一年六月)
21、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九八0年八月十八日)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23、为景山学校题词(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
2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
2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26、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27、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一九八五年三月四日)
28、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
29、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
30、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九八六年九月一一十一月)
31、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一九八七年四月三十日)
3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十二日)
33、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一九九0年三月三日)
34、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一一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思想汇报:纪念邓小平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十亿人口的神州大地上,正在掀起巨大的改革浪潮。每当人们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和喜悦的时候,都不会忘记那个伟大的名字———邓小平。
作为中国人我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的邓小平,了解他的昨天和今天,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侧面。观看了电影《邓小平》我们了解了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十年浩劫是怎样身处逆境仍殚精竭虑地探索着富民强国之路,也了解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这位伟人带领十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新生活。
邓小平是位伟大的军事家、理论家、经济实务家,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非常杰出。从年轻时起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人民革命和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中,为中国人民做出过许多贡献。他是与前国家主席毛泽东齐名的现代中国巨人,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威信。他以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功勋,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魄力和威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而他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无疑是因为他引导中国迅速地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灾难中摆脱出来,稳步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
邓小平目光远大,意志坚强,反应敏锐,行动果断邓小平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顺利的发展,也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他曾多次因坚持正确的主张而受到错误的打击,却由此博得更多人的信赖和爱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把中国带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一声令下,推动了中国的12亿人民,使中国的进程转向现代化。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是反对保守派,提倡改革,重视知识,提倡科学救国。尤其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邓小平做的极为突出。他高瞻远瞩,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他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强调「致富就是光荣」、「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发展是个硬道理」。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胸襟开阔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和充满人情味的老人,他的情感不仅支撑着一个几口人的小家庭经历风浪,更引导着十亿人的大家庭追求幸福。
缅怀伟人业绩,聆听为人的教诲,鼓舞亿万中国人民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工作。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奉献爱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好范文
第四篇: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今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邓小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和事业,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中国人民对邓小平永远怀着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可分为文革前与文革。文革前是中国人民为之欢呼奋斗并孜孜不倦追求的年代,在那时,没有个人主义,没有过多的个人想法,虽然穷但是大家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虽然走过很多弯路但是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没走过弯路。文革是一个被彻底否认的年代,在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教育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这些都极大的减慢了中国的发展。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没有文革的积累就没有改革开放,正如没有解放前中国人的积累也就没有解放后人民鼓足精神搞建设的精神释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时隔36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这些无疑无疑用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也更加说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中国的现在,没有当年邓小平的深思熟虑的抉择,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今天是邓小平的100周年诞辰,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留给后人的确实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我们要坚定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使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华儿女前进的动力。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雄心壮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国的将来而努力奋斗!2012019010013 李旭冬
第五篇: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按照使命,从火中抢回属于自己的,国家的东西,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没有使命的人是盲目的,碌碌无为的,我们从出生就是接受使命的开始!
小时侯我的使命就是“好好学习,建设祖国”。但当我入党的那刻,我知道那是我背负使命的机会。
也许我在岗位中做的是微不足到的,但尽力完成我的使命,我问心无愧,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之纪念邓小平》。
去年镇江京口区人大代表选举,我作为公司唯一的女代表入围,我感到无比骄傲,不是因为这份荣誉,而是我有机会为人民行使最光荣的使命,当然我落选了,男同胞代替了我,但是结果并不重要,而在此过程中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了我的使命。
现在我只是公司的一员,背负起党的重任还不够,但我会尽忠于我的职业使命,培养儿女成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之才。
总之,还是那句话,我尽使命,我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