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弱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
三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应如实地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弘扬的内容,则应当是民族精神中正面的东西。
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中的“八荣”,实质上体现、倡导了“八荣”精神。它们既源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精神、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与先导性,可以引导人们的行动,成为精神导向。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宏大,它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统一。关于其内涵有各种概括,不管如何概括,“八荣”精神都构成了其核心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一般包括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祖国爱、世界爱五个层次,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深深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归宗炎黄、凝聚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早在春秋时代的《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儒家不但追求理想人格,而且孜孜以求国格,将国家的荣誉、尊严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这种国格观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真正源泉。不少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都表现出浓烈的家国精神,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企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尽管那时的爱国主义带有某种历史局限性,但在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熏陶之下,涌现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并将这种爱国深情升华为崇高的道德责任。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施琅、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汉代苏武被扣异邦19年仍持节牧羊、至死不降;岳飞的《满江红·怀古》表达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后人每逢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往往借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近代的朱自清教授一身重病,不愿领取外国人的一粒救济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及其实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将其发展到了新的境界。1942年邓小平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就讲:“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邓小平还一再声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党的领袖、将领和革命先烈身上都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的表现;反对“台独”,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国家统一,也是爱国的表现。可见,“八荣”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正是民族精神中的核心精神。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服务人民的精神
如果说民本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那么,作为民本精神升华的服务人民的精神则构成了民族当代精神的基本内核。民本精神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提倡爱民、重民、亲民。《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了大禹的话:“民可近,不可下”。孔子认为,如果能作到“博施于民而济众”(见《论语·雍也》),那就是圣人,从而将民众摆上至关重要的地位。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荀子及唐代魏徵都提出君民如同舟与水,民能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主张为政应当爱护百姓。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应为天下人服务。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家之本在于民。这些富于人民性与朴素民主精神的传统民本思想,对民本精神的形成影响很大。我们党立党为民,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明确指出党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撰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并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等思想。
鲁迅也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许多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努力实践服务人民的宗旨,如雷锋、焦裕禄、时传详、孔繁森等,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也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方面身体力行。这样,就将朴素的民本精神升华为服务人民的精神,构成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是崇尚科学的。孔子早就主张“不语怪力神”,不信神仙鬼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过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在古代的水利工程、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纺织术、造船航海术、制瓷术、造纸术、冶炼术等方面曾有过辉煌成就,不少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创作出《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九章算术》等科技著作;涌现出以李时珍、毕升、沈括、祖冲之、宋应星等为代表的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群体。借助于唐宋以来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民族以开放、博纳的胸怀接纳了不少当时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有所衰落。五四运动,先进的中国人请进了“赛先生”(科学),引发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再现曙光,并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党一贯倡导科学精神。毛泽东一生对科学寄予特别厚望,在他的著作中到处可见“科学”这一概念,他在方法层面上提出“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在具体科学知识层面上,他建议毛岸英兄弟“多向自然科学学习,……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邓小平也强调“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号召建构“学习型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革命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就要发展科学技术,确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提升科学素质。缺乏这种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民族精神就缺乏了时代性。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勤劳勇敢精神
中国人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墨家就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就“教民农作”,教给人民耕作方法。《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在外一共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李大钊曾说,我认为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风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对此评价很高。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又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邓小平一贯倡导勤劳致富的原则。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劳工神圣。没有勤劳勇敢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党培育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
着劳动的光辉。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网络时代,但劳动精神并未过时,勤劳勇敢精神仍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倡行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与和合精神。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兼爱互利、扶贫济困、凝聚和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原则。孔子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以和谐为贵。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不同事物、因素的调和、共处,实现多样性的统一,事物才有发展;而同类事物的拼凑,就不可能发展。故“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孔子将此思想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提出“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追求“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荀子在讲到为什么单个的人力比不上牛马却能驾驭它们时说,这是因为人能结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在斗争中也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团结就是力量”。极力倡导中华和合精神的李瑞环同志说:“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和’,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党中央近年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只有讲求和谐,注重和合,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及组织的亲和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精神
“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明的精华,厚德载物、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构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提倡“信”德,倡行重承诺、守诚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其中,有24处体现了“诚信不欺”之意。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曾被毛泽东引用。在儒家看来,信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孔子告诫人们应每日“三省吾身”,其中“二省”就是反省自己的信用如何:“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儒家还主张“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老子则认为“轻诺必寡信”,主张不要因轻易承诺而失信。一些思想家还从“知行合一”角度提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命题。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瓜期不代”典故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因不讲信义而被手下将军杀死的教训。中国历代的商帮及百年老店都十分注意“以诚立业”,恪守商业信用,讲求生财有道,利以义取;讲究“秤平、斗满、尺足”。晋帮、徽帮是这样,宁波帮也是这样。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影响遍及社会各领域,信用直接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规范的认同。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成长,城市无信不繁荣,社会无信不稳定。离开了诚信,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在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大力建设信用文化,努力弘扬诚信精神,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人治”、“礼治”,但也不乏“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儒家主张仁政、礼治和德治,而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实质上二者有不少一致性与互补性,即礼与法相通,刑与德可以并用。儒家道德制度学派的代表荀子就赞成法治,主张礼法并举,相互为用。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改革家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倡言“法治”,力图变革,以富国强兵。商鞅把法视为治国之道的根本基础,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鞅书·修权》)。法家后期代表人物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法术之学,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虽然他的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但这些话都是反对贵族制的,有其积极意义。后来秦王朝短命而亡,说明君主仅以严刑峻法实施统治是行不通的,必须做到德法兼治。贾谊认为,人主仁而境内和,人主义而境内理,人主公而境内服,人主法而境内轻,主张仁与法、德与刑并用。这一思想被汉朝统治者采纳并定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历史上主张建立“纲纪”、申明法纪,倡导遵章守纪、清正廉明的思想并不少见,类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点也比比皆是。黄宗羲也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命题。这说明历史上中国的法治精神虽然相对薄弱,但法家思想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大力建设民主与法制,提出既要以德治国,更要以法治国,增加了许多传统法治精神中没有的新内涵,为丰富、发展当代民族精神做出了新贡献。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实践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勤俭朴素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却几度衰微几度崛起,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韩非子》说尧的主要美德是俭朴、爱民。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粗米饭、用土碗土钵子。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孟子曾列举过不少受困厄而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物,认为只有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才会有大作为。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座右铭。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处逆境而奋起、遇厄运而发愤著书的先贤。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还会升华、转化为傲然卓立、至大至刚的民族气节。此外,中国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视勤俭为美德的思想也很多,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我们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曾以五代梁将韦睿“不贪财”、艰苦朴素的事例教育干部。他多次号召“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可见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精神同样源远流长。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一精神在不少人中有所淡化,骄奢淫逸之风有所抬头。因此,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
总之,“八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为弘扬、提升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只有从“八荣”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内在一致性的角度去解读“八荣”,才能领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含量,也才会深刻理解“八荣八耻”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篇:中华民族精神演讲稿
中华民族精神演讲稿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第三篇:中华民族精神题库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D 单一化、世俗化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B 时间差异的消除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1.中华民族需要自我奋起的时候,有必要借鉴先进文化的发展模式。()√
2.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D 以上都是
3.界定一个概念不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它与其他物的区别。()×
4.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B 反身向后要求
5.对民族精神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中,()是基本前提。C知识的储备
2.2
1.一个民族引领世界的周期随着它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延长。()× 2.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从先到后的演变顺序是()。D 个体人、群体人、民族人
3.德意志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不包括()。C 孟德斯鸠
4.人类文明的四大源头不包括()。A 古希腊文化
5.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
2.3
1.崇尚国际贸易自由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2.美国终身制的大法官有()位。C 9.0
3.不能体现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是()。D 反对纵欲
4.英国民族精神的保守主义体现在()。A 实行君主制
5.美国建立的现代文明新体系的显著表现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2.4
1.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D、沙皇俄国精神
2.()把俄罗斯从半农奴制国家引向了社会主义道路。A、列宁
3.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先从()爆发。C、美国
4.沙皇专制下,俄罗斯民众并不具备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地位。()×
5.新俄罗斯精神下,仍然有人想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指导国家发展。()√
2.5
1.瓦西里大教堂是()的大教堂。D 东正教
2.1950年前后,()统治的德国区域结合起来形成西德。A 英国、法国、美国
3.德国统一后,东德人工资上涨、出国自由,很多人不愿意回到东西德时期。()×
4.二战后至德国统一期间,柏林在政治上属于()。C 东西德共同管辖
5.西德人相对东德人来说,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2.6
1.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就世界大战写过认罪书。()×
2.金日成认为,朝鲜共产党的基础是()。C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3.卡斯特罗思想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 古巴
4.越南最早的历史是用()书写的。B 汉语
5.朝鲜的经济体制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有制共存。()√
第三章
3.1
1.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是孙中山。()×
2.以下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C 文化性
3.“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A 生产方式
4.“习俗孝悌”中,“悌”指对兄弟长者的尊重。()×
5.决定各民族之间差异的是()。D 民族精神
3.2
1.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行了总体解释。()×
2.1929年,()的发现表明了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A 北京猿人
3.历史上对中国的不同称谓反映了其民族、国力、文化的影响。()√
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D 黑色瞳孔
5.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C 1840年
3.3
1.人类文明只在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产生。()×
2.民族精神生存发展机制的基础不包括()。A 文化教育传承
3.《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D 黄河、长江、珠江
4.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向()挤压的结果。C 印度板块、亚洲板块
5.高层次的民族通过发展和交流消除了分歧与矛盾状态。()×
3.4
1.汤因比认为,没有环境的挑战,人就不能够创造文明,因此挑战越大,文明越辉煌。()× 2.宗法社会是按照()组成的。A 血缘关系
3.“德”对应的是古代的()。D 伦理学
4.中华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其民族特征不包括()。C 尊卑有序
5.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态度造成了各种宗教的和谐发展。()√
3.5
1.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C 西周
2.中华文化的根基奠定在什么时代?()B 春秋战国时代
3.“兼爱”是()的观点。D 墨家
4.“未知生,焉知死”体现了儒家正视现世、对人生采取的积极态度。()√
5.“民为贵,君为轻”反映了孟子对民众的重视和对君主的轻视。()×
第四章
4.1
1.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拓时期是指()。B 隋唐时期
2.秦朝的统治思想是()。C 法家思想
3.“奉天承运”源自董仲舒“主权天授”的学说。()√
4.“唐宋转折论”的内容不包括()的转变。D 疆土面积
5.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政治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4.2
1.唐代道家、儒家、佛家三教并存,其代表诗人分别是()。D 李白、杜甫、王维
2.科举制度是()建立的。C 隋朝
3.唐朝的()影响了日语字母的创立。A 行书
4.唐朝文化的辉煌发展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日本留学生前往唐朝。()×
5.武则天称帝体现了唐代妇女地位的上升与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
4.3
1.()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A 张载
2.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和()的矛盾是主要的内部矛盾。C 土地、人口
3.()的专制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极致。D 文化
4文字狱出现并兴盛于清朝。()×
5.宋代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后,摒弃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4.4
1.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起源于()。D 明朝
2.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是由于它()。D 以上都是 3.受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的影响,在历史衰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会呈现勃发特点。()×
4.汉族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汉”是在()。A 魏晋南北朝
5.从秦朝到明朝,历朝历代都在修筑长城。()√
4.5
1.出于对现世和死亡的恐惧,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产生。()×
2.民族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需要依靠()。C 文化精英、仁人志士
3.体现汉唐开放进取民族精神的事例不包括()。B 郑和下西洋
4.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冲突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
5.清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包括()。D 对长城进行了修缮
第五章
5.1
1.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是()。A 文化
2.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体现在外在的实践活动和内在的特定思想意识。()
√
3.甲午战争后,学者们从日本大量引进近代西方民族思想概念,其中有()。D 以上均是
4.“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出自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文章?()B 韩愈
5.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D 共同政治背景
6“民族”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一定是来自日译西书这种形式。()×
5.2
1.西周时期,只有中国和四夷之分,它们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差异。√
2.1912年3月是谁举办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并提出了”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A 黄兴
3.杨度在1907年提出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中“文化”包括特性。()
D 以上均有
4.在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和传播贡献最大的是()。C 梁启超
5.”民族聚合体“这一概念是由费孝通在1988年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文中提的。()×
5.3
1.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是谁在《筹议海防折》一文里面提出兴建水师,镇守海关。()C 李鸿章
2.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学习西方长处的事迹?()D 出洋学习
3.”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夏于将倾”这句话是由谁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振兴
中华?()B 孙中山
4.把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引进中国的是著名的翻译家严复。()√
5.4
1.现世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和归宿。()√
2.下列哪个不是杜维明提出的三个意义世界?()A 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士
3.中华民族精神现代转化非常重要的内容是()。D 以上均是
5.5
1.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总司令的是谁?()B 陈独秀
2.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门阀
3.中国传统儒学的“实用理性”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个?()A 情感
4.“实用理性”向“科学理性”方向提升经历了二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和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
5.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理性”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5.6
1.林则徐的爱国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爱国主义在中国的发端。()√
2.在近代中国被第一个称为民族英雄的是魏源。()×
3.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编著、编译的?()A 《海国图志》
4.林则徐身上体现出来的现代爱国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闭关锁国意识
5.7
1.中国传统的道德范式总结为八个字“知足安分,贵利贱义”。()× 2.孙中山的兴中会纲领不包括以下哪一个?()D 维护封建统治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以下哪一个?()C 民意
4.严复根据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提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
5.“惟人人欲欲其私,则无损于公家之弩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出自以下哪 一位的主张?()A 薛福成
第六章 6.1
1.对“舍生取义”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A 是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2.在生命消失后,人的生命价值还是有大小之分。()×
3.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价值是()。C 生命价值
4.劳动的价值、创造的价值都是生命作为前提的,生命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前提。()√
6.2
1.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 世界依旧被认为是分散的个体组成
2.下列生活日常用语,哪一个不是来自佛教用语?()C 急急如律令
3.全球化问题实质上是利益争夺的问题,其中充斥着合作和冲突。()√
6.3
1.民族文化是民族意识的核心部分、最高层次,是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 2.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
3.下列哪一个不是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B 民族意识的弱化不会淡化民 族精神凝聚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全球化侵蚀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6.4
1.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A 本土意识
2.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的没有以下哪一项?()D 民族依赖感
3.对民族精神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应该保持不变
4.信仰是人生的指导,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5.全球意识包括三个方面:整体意识、生存意识、国际和平意识。()×
6.5
1.对于文化生存的概念解释,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 永远不会消亡
2.文化生存是一个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合理性所在。()√
3.民族是由政府、主权、人口、领土等因素构成的。()×
4.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般包括()。D 以上均是
6.6
1.对于经济开放意识中的一些概念理解有误的是()。A “经济爱国主义”是一种假设,不是必然的
2.民族文化认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种认同,因此文化认同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命题。()× 3.对于民族主义发挥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是国家瓦解的根本力量
4.民族主义其实是有着一种文化认同和政治追求的性质。()√
第七章 7.1
1.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C 忽略环境保护的社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确认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B 十六大
3.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于诚信的解读?()D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中华民族已经从传统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社会转变成了市场经济社会。()×
5.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准则,其基本要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7.2
1.对于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无诚信也可立
2.对他人做下承诺时,需要做到()。D 以上均是
3.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他人的个人利益,都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4.诚实守信也是有选择性的,下列选择诚实守信得当的是()。D 委婉提醒别人的错误之处
5.从事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事实,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7.3 1.下列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B 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2.下列是信用缺失带来的危机有()。D 以上均是
3.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只需要靠企业的信誉,靠消费者对其的认同程度。()×
4.社会消费和社会投资组成了社会需求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7.4
1.政府失信的表现没有()。C 征询百姓、公开公正
2.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D 以上均是
3.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信用制度。()×
4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也是一种规范经济。()√
7.5
1.政府诚信的要义问题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从外在看,诚信意味着
政府对公众的行动可以选择性忠诚
2.政府最根本的功能,是维护职权的可实施性。()×
3.国家行政与地方政府制定的规则必须具备()。D 以上均是
4.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
第八章 8.1
1.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性质实际是一样的。()× 2.民族意义上的国家是靠经济来界定的。()×
3.爱国主义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C 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4.下列教派与其代表著作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B 儒教-《道德经》
5.以下哪一项不是“国”的三种英文解释?()A county
8.2
1.爱国就是爱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政府机关。()×
2.对于爱国主义说法有误的是下列哪一项?()C 接受别国对别国的任何批评
3.爱国主义的类型不包括()。D 形式爱国主义
4.执政者改进、提升执政能力的动力之一就是来自人民的评判和监督。()√
8.3
1.对于民族主义这个观点的说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民族主义作 为历史现象是古代就出现了
2.中华民族实际上是一种国族意义上的概念。()√
3.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源于民族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8.4
1.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观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可以一并而论。()×
2.民族主义的内涵包括()。D 以上均是
3.对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说法,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C 爱国主义的话语落实到政治权利为目的的组织行为就是民族主义
4.民族主义是一种行为上的忠诚,是把忠诚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组织力量。()√
8.5
1.爱国是一种感性的情感,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不需要理智。()×
2.对学校而言,升学率是第一位的。()×
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句话表达了陆游什么样的情感?()C 爱国主义
4.“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是出自谁的主张?()B 大仲马
第九章
9.1
1.关于物质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
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的三个层面?()D 主流文化
3.一切的创新、发展、持续的动力都源自精神。()√
9.2
1.民族的精神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要素构成不包括()。D 民族的 传统
2.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的需要,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志。()√
9.3
1.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身份标识是()。C 民族性格 2.对于民族认同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以上均是
3.民族认同问题的凸显是因为全球化的过程中,客观的环境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凸显。()√
4.民族意识具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形式。()√
9.4
1.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精神的核心是兄弟姊妹。()×
2.民族认同本质上就是对自己民族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认知和依附。()√
3.以下关于民族精神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时代发展
4.在德国人的意识里,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不是有了文明就一定有文化
9.5
1.民族认同有多种层面,其中不包括()。D 文字
2.精神家园是矛盾一体的性质,即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3.当前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应着力于哪几个方面?()D 以上均是
4.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文化哲学角度而言,实际上是精神文化的认同过程。()√
第四篇: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富田中学:吕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理解中华文民族精神的关系.3.把握新时期爱国的主题。过程与方法:
1.列举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歌曲探究学习。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而论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2.列举中国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典型事例(香港占中),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共同探究,举例论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爱国主义的作用、主题。
难点: 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南(多媒体):
1.阅读课文71-72页,思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2.阅读课文71-74页,找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
3.阅读课文74-76页,想想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中学生该如何爱国。
二,自学检测: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答案:
1.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拥护祖国统一。
4.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
三,教学过程(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听歌曲《中华民族》谈感受,从鲁迅谈中华民族的脊梁引入(创设情境,探究)。2.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讨论,简述)3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探究图文,实例说明论证)
4.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联系实际,列举“反面教材”香港占中示威游行,正面引导学生正确的爱国观,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四,当堂训练:
1、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表现
②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热爱和平
3、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卓名中华民族具有---------的精神。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热爱和平
4、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②奠定了中华文化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典故,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神。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热爱和平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B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个民家的爱国情感
C立足实际,做好本职工作
D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8、材料题:邓小平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哪?”这说明 什么问题?
答案:1D,2A,3D,4C题肢2中的“中华文化”应该改为“中华民族”
• 答案:5B,6D,7A,8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探究,主要涉及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基本内涵以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六.板书(略)
第五篇: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文化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和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涉及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发展成就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典型人物;还涉及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课时“民族精神耀中华”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五千年文明熔铸的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内涵更丰富、更深刻。
教学重点和难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资料、图片或实物,介绍给学生;搜集有关图片、视频,呈现给学生;
学生准备:课前安排学生自己去网上查阅、在书籍报刊中收集整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成果资料,让学生准备展示说明,了解学生对有关内容的认识和感受;并预习新课。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那么,在我们这个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
播放图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天安门广场纪念活动片断(或有关图片:胡锦涛讲话、敬献花篮、默哀等场面)。
待同学们若有所思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看到这些场面你的心情如何?八年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说出自己心情沉重而又很义愤;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主要说出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争取自由独立等精神。
教师: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发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媒体展示: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师: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
(二)辩论会:讲授新课
有同学说: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民族精神。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共产党在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不同意。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过程中熔铸而成的。师:请同学们列举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典故等。并用一个或两个词来形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生讨论列举 成语: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勤劳勇敢)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爱国主义)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爱好和平)
(学生根据事先准备的资料,各抒己见,展示成果,既感悟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也开阔了视野。)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教师:那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形成了哪些民族精神。请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一精神的内涵)
生:长征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
雷锋精神: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奥运精神:爱国主义、顽强拼搏 „„
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明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拓展提高:下列行为体现了何种民族精神?
四幅图片:保钓人士(团结统一)
保卫边疆(爱好和平)
抗击自然灾害(勤劳勇敢)体育健儿(自强不息)(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师: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飞船、探月工程;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动;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二。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设计意图: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文明之中熔铸而成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三)共同探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教师:走过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感触那里的沧桑与变迁。
分组讨论,展开竞赛:根据学生收集和已掌握的资料,填写下表。根据座位的编排,分成6个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组填的既快又准确,予以表扬。对学生的见解应给予评价和表扬。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
教师提醒学生思考: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因为有民族精神的支撑)
多媒体展示:卢沟桥事变
地震灾后重建
问题讨论:面对国难和灾害,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的? 学生讨论后,逐图发表自己的见解。
卢沟桥事变: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抵御了外来侵略。
灾后重建: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靠着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抵御住外敌入侵,排除了自然灾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争取到民族解放和独立,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教师:在前不久广州亚运会,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作为主办者,获得了世界的好评。在这届运动会上许多的运动员为国争光,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广州亚运会于11月27日晚落幕。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在致辞中评价:“这是一届„精彩绝伦‟的亚运会,她将永远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的宝贵财富,共同珍藏于你我心中。”
播放视频:中国骄傲。(播放刘翔夺冠的视频)看到以上场面,你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重点谈到民族凝聚力、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外可以展示民族形象等)
教师: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四)拓展提高:
多媒体出示图片:回顾钓鱼岛事件,并提出问题: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你认为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
2、为此,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
3、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背后的精神支撑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提示参考答案
存在问题:国家安全,社会公平等
措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
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国内和国际问题,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设计理由:创设师生共同探究的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理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弘扬民族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五)收获园地:
请学生各抒己见,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理由: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形成与发展
二、内涵
三、作用
(设计理由: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本课小结: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正是依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不仅没有中断,而且代代相传,时至今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吧!
(七)走近生活:
2010年12月29日,李东晓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发出题为《“我与伟大祖国一起飞驰!”》,真实再现了“新时代铁路工人”的良好风貌。《人民日报》也刊发消息《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对李东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求知精神、进取精神和先锋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全社会深入开展学习李东晓活动。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了李东晓的事迹,你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新的理解? 2.请你对本次活动准备两句宣传口号 3.我们青少年如何向李东晓学习?
八、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在实现教学目标上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的生成。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列举事实材料、观看录像、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支撑,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有关典型事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落实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