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翻译
Electric Power Systems.The modern society depends o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more heavily than ever before.It can not be imagined what the world should be if the electricity supply were interrupted all over the world.Electric power systems(or electric energy systems), providing electrici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The first complete electric power system(comprising a generator, cable, fuse, meter, and loads)was built by Thomas Edison – the historic Pearl Street Station in New York City which began operation in September 1882.This was a DC system consisting of a steam-engine-driven DC generator supplying power to 59 customers within an area roughly 1.5 km in radius.The load, which consisted entirely of incandescent lamps, was supplied at 110 V through an underground cable system..Within a few years similar systems were in operation in most large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s by Frank Sprague in 1884, motor loads were added to such systems.This was the beginning of what would develop into on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the world.In spite of the initial widespread use of DC systems, they were almost completely superseded by AC systems.By 1886, the limitations of DC systems 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They could deliver power only a short distance from generators.To keep transmission power losses(I 2 R)and voltage drops to acceptable levels, voltage levels had to be high for long-distance power transmission.Such high voltages were not acceptable for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power;therefore, a convenient means for voltage transformation became a necessity.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former and AC transmission by L.Gaulard and JD Gibbs of Paris, France, led to AC electric power systems.In 1889, the first AC transmission line in North America was put into operation in Oregon between Willamette Falls and Portland.It was a single-phase line transmitting power at 4,000 V over a distance of 21 k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yphase systems by Nikola Tesla, the AC system became even more attractive.By 1888, Tesla held several patents on AC motors, generators, transformers, and transmission systems.Westinghouse bought the patents to these early inventions, and they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day AC systems.In the 1890s, there was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the electric utility industry should be standardized on DC or AC.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AC system had won out over the DC system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1)Voltage levels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 AC systems, thus
providing the flexibility for use of different voltages fo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sumption.(2)AC generators are much simpler than DC generators.(3)AC motors are much simpler and cheaper than DC motors.The first three-phase line in North America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893
——a 2,300 V, 12 km line in southern California.In the early period of AC power transmission, frequency was not standardized.This poses a problem for interconnection.Eventually 60 Hz was adopted as standard in North America, although 50 Hz was used in many other countries.The increasing need for transmitting large amounts of power over longer distance created an incentive to use progressively high voltage levels.To avoid the proliferation of an unlimited number of voltages, the industry has standardized voltage levels.In USA, the standards are 115, 138, 161, and 230 kV for the high voltage(HV)class, and 345, 500 and 765 kV for the extra-high voltage(EHV)class.In China, the voltage levels in use are 10, 35, 110 for HV class, and 220, 330(only in Northwest China)and500 kVforEHVclass.Thefirst750kVtransmission line will be built in the near future in Northwest 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DC converting equipment, high voltage DC(HVDC)transmission systems have become more attractive and economical in special situations.The HVDC transmission can be used for transmission of large blocks of power over long distance, and providing an asynchronous link between systems where AC interconnection would be impractical because of system stability consideration or because nominal frequencies of the systems are different.The basic requirement to a power system is to provide an uninterrupted energy supply to customers with acceptable voltages and frequency.Because electricity can not be massively stored under a simple and economic way,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lectricity must be done simultaneously.A fault or misoperation in any stages of a power system may possibly result in interruption of electricity supply to the customers.Therefore, a normal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to provide a reliable power supply to the customer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Power system stability may be broadly defined as the property of a power system that enables it to remain in a state of operating equilibrium under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o regain an acceptable state of equilibrium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a disturbance..Instability in a power system may be manifest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ng mode.Traditionally, the stability problem has been one of maintaining synchronous operation.Since power systems rely on synchronous machines for genera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atisfactory system operation is that all synchronous machines remain in synchronism or, colloquially “in step”.This aspect of stabil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dynamics of generator rotor angles and power-angle relationships, and then referred to “ rotor angle stability ”
译文:
电力系统
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依赖于电力供应。如果世界各地电力供应中断了,无法想象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电力系统(或电力能源系统),提供电力到现代社会,已成为产业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电缆,熔断器,计量,加载)由托马斯爱迪生所建——纽约市珍珠街电站,始于1882年9月运作。这是一个直流系统组成蒸汽发动机驱动的直流发电机,供电范围面积约1.5公里,送给59个客户。他们的负载,其中包括白炽灯,通过地下电缆系统提供110V电压。一个个类似的系统在世界各地大多数大城市运行了数年。随着弗兰克斯普拉格在1884年对马达的发展,电机负载被添加到这些系统,从此开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最初的直流系统被广泛使用,尽管如此,他们几乎完全被交流系统所取代。到1886年,直流系统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他们从发电机提供功率只有很短的距离。
为了保持发射功率损失(I 2 R)和电压下降到可接受的水平,长途输电电压必须高。如此高的电压发电和电力消耗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电压转换有一个方便的手段成为了必要。法国的L.巴黎戈拉尔和JD吉布斯发展了变压器和交流输电并引领了交流电力系统。1889年,在北美波特兰和威拉梅特大瀑布之间的俄勒冈州第一次实施交流传输线。这是一个单相线路传输为4,000伏,超过21公里距离的系统。随着交流的发展多相系统由尼古拉特斯拉,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在1888年,尼古拉特斯拉取得多项交流专利,包括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系统。西屋公司购买了这些早期的发明专利,并形成了现在交流系统的基础。19世纪90年代,有很大的争议在于直流或交流电力行业是否应该统一。到了世纪之交时,下面的原因使交流系统赢过了直流系统:
(1)交流系统电压水平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从而提供了传输的灵活性,发电用不同的电压和消费。
(2)交流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简单得多。
(3)交流电机的马达比直流简单且便宜得多。
首次三相交流电线1893年投产于北美南加州-1根 2300V,12公里长的线路。在电力传输初期交流频率并不规范。有许多不同频率在使用:25,50,60,125,和133赫兹。这对互连的问题。最后北美的60赫兹标准获得通过,虽然
50赫兹在许多其他国家仍在使用。较长的距离越来越需要大量的电压传输这激励了他们逐步使用高压。为了避免电压增殖数值无限,业界标准了电压水平。在美国,标准是115,138,161,和230千伏的高电压(高压)类,345,500和765千伏级的特高电压(超高压)。在中国,各级使用电压为10,35,110级高压,220,330(仅在西北)和500千伏超高压类。第一个750 kVtransmission线将在不久的将来建在中国西北地区。随着交流/直流转换设备的发展,高压直流(HVDC)传输系统已经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经济性的特殊情况。高压直流输电可用于输入大块输电和长距离输电,并提供不同系统间的异步连接,因为在交流联网系统间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稳定考虑,或因为系统间不同的频率。基本要求到电源系统是提供一个客户可接受的电压和频率不间断的能源供应。由于电力无法用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大量储存,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进行。系统在任何阶段的故障或误操作可能导致给客户的电力供应中断。因此,一个正常的电力
系统能连续运行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给客户是至关重要的。电力系统稳定,可广泛定义为干扰财产的权力系统,可继续经营的状态下正常运行的平衡条件和后向遭受恢复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状态。在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可能会表现在经营方式和多种不同的方式上,这取决于系统配置。传统上,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一个保持同步运行最主要的问题。由于电力系统的发电电力,一个令人满意的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依靠同步电机都留在同步或通俗的“步骤”。这一方面是受稳定的发电机转子的动态角度和功角的关系,然后提到“转子角稳定”。
第二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翻译》第二节电路元件
第二节 电路元件
电路仅仅是元件之间的相互结合。我们发现电路中存在有两种元件: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有源元件能够产生能量而无源元件却不能,无源元件有电阻、电容和电感器等。最重要的有源元件是通常向与它们相连的电路释放能量的电压和电流源。
独立源
一个理想的独立源是产生完全独立于其它电路变量的特定电压或电流的有源元件。一个独立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口元件,如一个电池或一台发电机,它们在其端部维持某个特定的电压。该电压完全独立于流过元件的电流,在其端部具有u伏电压的电压源的符号如图1-4(a)所示,极性如图所示,它表明a端比b端高u伏。如果u>0,那么a端的电位高于b端,当然,如果u<0,反之亦然。
在图1-4(a)中,电压u可以是随时间而变化,或者可以是恒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把它标为U,对于恒定电压源我们通常使用另一种符号,例如在两端只有U伏电压的电池组,如图1-4(b)所示。在恒定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交替地使用于图1-4(a)或图1-4(b)。
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即图1-4(b)中的极性标号,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长天线的位置符,确定电池极性。
一个独立电流源是二端元件在两端之间特定的电流流过,该电流完全独立于元件两端的电压,一个独立电流源的符合如图1-5所示。图中i是特定电流,该电流的方向由箭头标明。
独立源通常指的是向外电路释放功率而非吸收功率,因此如果u是电源两端的电压而电流i直接从其正端流出,那么该电源正在向对电路释放功率,由式p=ui算出。否则它就在吸收功率。例如图1-6(a)中电池正在向外电路释放功率24w,在图1-6(b)中,电池就在充电情况,吸收功率24w。
受控源
一个理想的受控源是一个有源元件,它的电源量是由另外一个电压和电流所控制。
受控源通常用菱形符号表明,如图1-7所示。由于控制受控源的控制量来自于电路中其他元件的电压或电流,同时由于受控源可以是电压源或电流源。由此可以推出四种可能的受控源类型,即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受控源在模拟诸如晶体管、运算放大器以及集成电路这些元件时是很有用的。应该注意的是:一个理想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可向电路提供以保证其端电压为规定值所需的任意电流,而电流源可向电路提供以保证其电流为规定值所必须的电压。还应当注意的是电源不仅向电路提供功率,他们也可从电路吸收功率。对于一个电压源来说,我们知道的是由其提供或所获得的电压而非电流,同理,我们知道电流源所提供的电流而非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第三篇: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自 荐 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求职材料。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帮助,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谨向您毛遂自荐。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届时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大学四年,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办事稳重、善于思考、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学四年中,凭着特有的坚韧和执着,我系统学习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编程,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通过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培养了我良好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品行端正,积极上进。此间,参加过多次课程设计和实习,使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我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我已能够较好地胜任电子电路设计,生产线的控制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性及管理性工作。我真心的希望能从事和参与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执着的追求和永不幻灭的热情是最好的工作动力。同时,为了拓宽知识面,我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因此我有很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不断求索的人生历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的品格。“自信而不狂傲,稳重但又热情,年轻而富有朝气”是我的特点。工作中,我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学习上,我刻苦钻研、敢于求索、敢于创新;生活上,我克勤克俭、吃苦耐劳、乐观豁达。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富有热情,相信一定能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融洽,营造一种愉快而高效的工作氛围。而且在大学期间,我还多次参加勤工助学,有丰富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在努力学习和自我充实的同时,我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单位.我会踏踏实实地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竭尽全力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单位。即使贵单位认为我还不符合你们的条件,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贵单位的发展,并在此致以最诚挚的祝愿。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吃苦趁年轻,用我的行动体现我的价值-----------------------------
第四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发、运行操作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PLC等)、信号与系统与控制理论等。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形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等。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工程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事故灾害防治技术及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劳动卫生环境设计与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教育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检测技术、安全评价方法、机电安全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通风除尘与工业防毒技术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装饰理论和设计技能,能根据设计目标设计与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和模型制作,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装饰设计、装饰绘图、建筑装饰预算,并懂得装修施工工艺和管理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建筑装饰制图、素描、色彩、房屋建筑学、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定额与预算、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室内设计原理与建筑法规等。机电一体化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电气自动控制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PLC、单片机等)、机电设计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等。工程造价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价格核算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工料测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能力,能从事土建工程监管、工程造价计价等工作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工程造价原理、定额编制原理、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计价等。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形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等。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
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
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11年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过环保产业的从也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有8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拿手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金,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以上。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中西医师,医药营销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十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在3000到5000元。
十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嘎子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自由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高扩毕博在内的四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了统计,法律,数学等,应届毕业生月薪都在五六千元,在加上每年的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第五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其他专业方向高许多,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就业容易,工作环境好,收入高;②名称好听,专业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 社会宣传和舆论导向对其有利。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他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吸引着众多考生,这里的确是展示他们才能的好地方。但是鉴于国内现在的形式,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许自己本来并不对该方向感兴趣,但是许多人都说好,于是自己就“感兴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该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虽然大,但可供选择的人也很多,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很难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取得突出成绩。
主干学科和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设计、高低压电器、电机控制、智能化电器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建筑供配电等。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研究、分析、设计、制造和应用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
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科特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在: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当时电气控制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就业状况与机械等一样,优势很大,就业范围广阔。绝对是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不过因学校不同,它的偏重也不一样,有强弱电之分,这个你首先要分清楚,一般主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继电保护,电网等的为强电,这个方向的电气专业因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而变的非常吃香,但是有这个方向大学并不多,大多数大学的电气专业都是以弱电为主。
强电:这个方向的最好的去向个人认为是各地区的电力公司以及各大型电厂,至于这个行业的好坏我想我也就不必多说了,还有就是
一些大型外企,如:西门子,ABB等都是这个专业的消化大户;
弱电:对于弱电来说,因为其一般偏向控制,所以若想进电力行业一般进电厂比较多,电力公司相对招的人就很少了,至于其它方面与强电相差就比较少了,也可进西门子,ABB等大型外企,以及国内几家大型的电气公司。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下列工作:
1、电机电器设计、制造、控制、试验、运行维护、研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或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供电系统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或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2、电力电子、电气传动、自动化、仪表等技术领域的研制开发工作。业务范围
1、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
2、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工作。
3、计算机测控技术和科研开发工作。
4、工厂控制系统及设备的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5、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
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电气工程研究开发公司和研究院以及具有电气相关专业的院校。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1,电业局
2,设计院
3,工程局
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总的来说是很不错的。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这个专业,强电,弱电都有的。
“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源于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系的自动控制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
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常情况下,毕业生可以选择国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待遇当然是相当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