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学生的品质
优秀学生的品质A
优秀学生并不全是聪明的,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才智,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是关键。潜能与才智是无止境的。
刻苦用功也不是全部原因,效率才是所在。优秀学生们掌握了一些其他学生也很容易学会的基本技巧。这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所在。问题
1、专注优秀学生学习时不易受干扰,一旦学习则电话不接,电视不看,雷打不动。课下再乱也不能扰乱他专注的学习精神,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完后再干它事。
2、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利用闲散时间进行学习是一种轻松有效的学习方法。利用来回路上思考问题等。
3、井然有序优秀学生说:我非常忙,不能为寻找一枝铅笔和丢失的小东西浪费时间。我必须保持每件有用的东西伸手可及,也要学会保持书包、抽屉的井然有序,减少不必要的为寻找东西而浪费的精力。
4、学习技巧加强阅读技巧,不仅学会了如何增加每分钟的阅读词汇量,还学会了首先阅读目录、摘要和插图。这样,在阅读中,就会对所读材料有个感性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高效的学习诀窍在于要注意应用学习技巧,作一名主动性读者-----不断提出问题直至彻底弄清问题的实质。
5、驾驭时间安排与利用好有限的时间也是一名优秀学生应该做到的。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时,尤其是当作业量较大时,必须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将繁重的任务分成几个部分,一次完成一个。这样工作量就不显得过分庞大了。按时完成作业是优秀学生的关键之一,不管什么情况,我们必须学会按时完成作业。
6、利用笔记好头脑不如赖笔头。道理确实如此。许多重点往往在老师所讲授的笔记中。所以记好和利用好笔记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优秀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善于记笔记,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也记笔记,记方法和内容。每次下课前,大多数学生只是收拾课本准备离开教室,而优秀学生却常常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写出两三句有关该课内容的摘要和整理有关本课遗留内容。下堂课开始前,他先浏览一下上一节内容。
7、卷面整洁整洁的卷面易得高分。卷面整洁的学生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学生铺平了道路。
8、参与提问课堂活动的采育远远超过了提问的本身。它是一种对知识好奇心的表现。好成绩的取得来自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9、自我测试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测试,可以培养过硬的应试心理素质,考试中才能得高分。
10、自觉加压能够每时每刻地进行自我加压。你练的越多,学得就越多。
成为优秀学生并不那么神秘。只不过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
一个学生要想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应该具备哪些精神:要有一种勤奋刻苦的进取精神;不耻下问的求教精神;虚心聆听的接受精神;独立思考的求真精神;高度负责的律己精神;严格自觉的守时精神;不怕失败的抗挫精神;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严谨务实的实干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追求精神。精神是很重要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美国的潜能成功学专家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很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是习惯,很大的差异是人生结果。请同学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种可贵的学习精神,用精神武装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汗水感动自己,期末考试争取取得优秀成绩。
第二篇: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施一公 《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9日15 版)
施一公,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2008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日前,他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上生动讲述数个令其记忆深刻的故事,引导学子对自身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本版今日特将施一公院士对自己学术经历的回忆及对优秀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的理解整理成文,与读者共同分享他对科学研究的体验。
我曾是300万留学生之一,而现在是归国群体中的一员
1967年,我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两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位于河南中南部驻马店市的一个偏远村庄。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年之后,我们搬到了附近的一个镇上。1978年,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一位来自新西兰的游客。全镇为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表演,热情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在驻马店市度过了11年的难忘时光。1985年,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生物学并于4年后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春,我在上海虹桥机场与母亲、姐姐和祖父母告别,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分子生物物理学,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度过了5年的时光。在那里,我不仅痴迷于前沿的科学研究,而且享受着奥里奥尔棒球比赛和切萨皮克海湾的蓝蟹。1996年,我又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前往位于纽约的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生涯。在那里,我接受了更多在生物物理领域的训练,特别是学会了如何利用X射线晶体学解析蛋白结构。
从童年起,在我的心目中,“学术”二字便与一个美丽的小镇普林斯顿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22年的时光,但我从未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1998年我博士后训练结束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一名助理教授,并一路很快晋升,最终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全职教授——梦想成真!对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使我获得诸多荣誉。我的家人和我一起享受着在“花园之州”——新泽西的生活。我的“美国梦”似乎已经实现。
然而,在我内心却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召唤。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不想做一个大洋彼岸的旁观者,我希望成为祖国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我在中国接受了良好的从初级到本科的教育,我的成功离不开那些一路支持我的人——我在乡村的伙伴、敬业奉献的恩师、相互关心的邻居、我敬爱的父母和曾经在各种情况下帮助过我的人们,我希望回报他们。内心的召唤难以抗拒!2008年初,我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并辞去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我的举动震惊了我在美国和中国的同事。我告诉在河南年迈的母亲:您的儿子回来了!我百岁的祖父给我发来一封手写的四页长信,表达了他对于我决心回国的赞许和喜悦。过去的六年半时间是我整个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作为一名清华教授,我尽最大努力教导充满创新精神的本科学生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与我的博士生一起致力于结构生物学的前沿研究;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我招募了80多位优秀的年轻学者来清华开始他们的独立学术生涯;作为一名“海归”,我引入了基于终身制的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推动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政府顾问,我协助起草了千人计划草案,以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优秀学者。
我的个人经历也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缩影。对我们来说,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学生和学者赶赴美国深造,寻求接受教育和进行研究的机会。迄今,已有超过300万中国学生曾赴西方学习,造就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留学浪潮。这一浪潮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其中100多万名留学生已经回国。我曾是300万留学生之一,而现在是归国群体中的一员。
1847年,第一位赴美留学生容闳到达美国东岸,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854年获得学士学位。1872年,他帮助首批30名中国幼童赴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容闳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先生有一个梦想——他希望中国和她的人民和平崛起,走向繁荣。非常可惜的是,他生前未能看到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丝曙光。幸运的是,他的梦想被其后一代代中国人所传承。我有与容闳先生一样的梦想,我为了这个梦想赴美深造,又为了这个梦想回到了祖国。与容闳不同的是,我将会看到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科学领域没有捷径
在此我想谈一下优秀学生应具备的品质。
第一点是时间的付出。之前总会有学生问我:“施老师,曾有老师和同学跟我说,成功不仅要靠努力,还要依赖运气,运气很重要。”
我很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运气完全是靠你的努力创造出来的,它不是独立于你的努力之外的,我完全不认为“天上会掉馅饼”,从来不会。你们当中也许有很多人觉得目前做科研做得很辛苦,在此,我想举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生物系)首位系主任,我们叫他老蒲——蒲慕明。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学者,2001年前后曾登上了美国媒体的头条新闻,因为他给实验室的每位学生都发了封邮件,信中有句话说:“你必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工作(you have to work as hard as you can)”。这封邮件一周内在网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次。
像老蒲这样卓有建树的学者,他曾在1990-1992两年时间里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9篇文章,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他曾对实验室的学生们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每个礼拜都要至少工作60个小时。”这样计算下来,每天都要工作8小时以上。
这8小时,绝对不包含任何休闲的时间,而是完全都在集中精力做研究。如果你的专业是生物科学的话,你要站得两腿发麻,像灌了铅似的,像这样刻苦的学习,才叫作工作。因此我觉得时间的付出非常非常重要。
在座的同学们如果觉得你们可以“截取近途”,不需要用时间、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做好,我个人认为你已经想错了。现今的科学领域没有这样的捷径,你一定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的博士后导师尼古拉·帕瓦拉蒂奇(Nikola Pavletich)只比我大一岁半,很年轻,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曾8年间在《自然》和《科学》上发了30篇论文,我认为他的工作可以写成两本教科书。
优秀学生会思考时间的取舍,以及方法论的转变
在此,我想说方法论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告诉你的事情,你自己要去思考,而且要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我想举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
记得我在麻省理工学院面试博士后时,尼古拉的导师(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告诉我说,尼古拉特别聪明,他能精读26种科学期刊(journal),知识渊博,能力非常强。我听后特别震惊,因为我自己也读文章,但是读上两三本期刊后就没有时间做研究了,觉得读文章很占用时间,这样会顾此失彼。
我想,一个人怎么会这么强大,做这么好的研究,读这么多的文章,还什么都懂——这也是我去他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的原因。
有一天,我看到《自然》上有篇文章非常精彩,它阐述的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我把它精读了一遍,想证明自己读得很不错。当时这个成果刚刚发布一个礼拜,我就拿着文章去办公室找尼古拉。
“尼古拉,这篇文章做得很漂亮,我很想和你讨论一下。”我说。
“这个„„”他看着我很尴尬地笑了笑,“一公,抱歉,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我想这可能是他最近太忙的缘故,有些遗憾。
又过了一两个月,我再次看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我又花了几个小时精读了一遍,而且读得很透。我再次去敲尼古拉的门,因为我觉得这是对我很有帮助的一件事情,我希望我的导师知道,我将来要努力成为一位独立的科学家,也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他一样优秀。“尼古拉,这篇文章发表两周了,做得很漂亮。我觉得有些东西可以学,和你讨论一下如何?”
尼古拉再次尴尬一笑,说:“我还没读。”
那时候我突然着急起来了:“尼古拉你到底读不读文章啊?”
他看了看我,把笑容一收说:“一公,你知道为什么吗?世界上最难以复制的就是时间。我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我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读这篇文章。”
这点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使我懂得在不同领域、不同课题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在他当时的那个阶段,他当然没有时间去读这样的文章。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brilliant scientist),他要做的是更高层面的、更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并不是要按照传统的说法“一定要怎么做”。
我再讲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在尼古拉教授的实验室里做一个生物学实验,实验内容是尝试抽放一个蛋白质的蛋白,做了整整两天还没能拿到,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感到很失望。
“结果如何?”尼古拉过来问我。
“抱歉,我还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我说,“但是不用担心,我会尽全力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找出原因再重新做。”
“一公,你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呢?”尼古拉问我。
我听后很惊讶,当时我说:“尼古拉,如果你不知道失败原因的话,怎么能继续工作呢?”尼古拉的回答非常干脆:“再仔细做一遍,就会成功。”
对一个生物学的大型实验来说,两三天的实验中会有几十个步骤。如果要一个一个步骤地做下来,以此弄清哪一步出问题的话,至少得花费半个月的时间。
尼古拉说“再做一次”,有可能就是实验中的酶加错或有其他原因,再做一遍的成功性很大。后来的结果证实果然如此。
这让我明白了——做科研并非找不出原因就无法进步,而要视情况来定。如果一个问题困扰你多年,不把问题找出来课题无法往前走的话,那么确实需要继续努力;但如果是一个技术错误,你是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找原因的。这就是他给我第二个启发。
我再举第三个例子——我认为这些都跟方法论以及批判性思维有关。
不知在座的本科生同学有没有意识到,高中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对我们来说那时并不特别注重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训练。但是,迈入大学以后,你们就要开始自觉转变——从汲
取知识到创造知识。等你攻读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就可能创造知识。
可以想象,本科阶段的一节课是前人工作几十年总结出的经验,而你只用50分钟就学完了。然而等到你读博士的时候,也许你五六年的科研工作还很难成为教科书里的只言片语。这就是其中的艰辛和艰难,成长和转变是很不一样的。你需要在大学伊始尽快转变思维,这就是方法论的转变。
当前,好多中国人都喜欢和大师、科学家在一起,有机会的话定会去与他们交谈,这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你们一定要这样做。
但有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记得有一次,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菲利普·夏普(Phillip A·Sharp)来做讲座,他希望能见尼古拉谈一谈。
我知道他举办讲座的那一天尼古拉在,因为上午我们曾一起讨论如何写一篇文章。可我听到尼古拉对秘书说:“抱歉,请告诉夏普我那天有事,谢谢他,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见面。”夏普来做讲座的那天,尼古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上午跟我谈话,下午专心做自己的机理研究。我觉得,很少人有这样的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这个例子不是让同学们去效仿,而只是想让大家思考时间的取舍,以及方法论的转变。(胡雨寒、程玺、田姬熔整理)
(题目为编者加)
第三篇: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邹xx,来自黄石三中高二零七班,是一名在幸福和幸运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长辈、老师们的关爱。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的教育与熏陶,在我的心里播种了健康向上的种子,更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把“德”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时时以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党校学习。
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学校,我能尊重师长,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做好表率,当好老师的助手。在家里,我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上,积极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美化城市草坪的拾拣垃圾等活动。
在校学习生活之中,我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在学校中,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班级中,作为班长,我勇于承担责任,尽心尽力搞好班级中的事,与其他班干部一起开展各项班级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为我们班成为优秀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向上,从不骄傲,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我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更能回报社会。因而我始终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个学期,我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我在每次的考试中都取得优异成绩,位于年级前列。
我可以抓住一切时间去学习,并且注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我随身携带着单词记忆手册,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去记去背;我还准备了几个错题本,上面摘录了容易错的题或者是解题方法新颖的题,经常翻阅,做到举一反三。查缺补漏,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帮我杜绝了“短板效应”,使我的各科成绩均衡发展。总的来说,我的学习主要受益于温故知新,解疑补差。我坚信,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辛苦付出的人!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不仅只满足自己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他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让知识的累累硕果挂满我们教室的每个角落。我深深地知道:“知识是无法计量的重要,唯分享可得永恒”,帮助他人的同时,既提高了别人,也在无形中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我愿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帮助我能帮助的每一个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踊跃参加各类球类运动。篮球和乒乓球是我的最爱。每当闲暇时间或者是学习劳累之时,我都会选择在球场上酣畅淋漓或在乒乓球桌前自由的舞动着球拍。在运动之中,我缓解了学习的压力,放松了自己的心情,让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状态来学习;同时,运动也加强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球场上一个会意的眼神让你我之间产生了心灵的碰撞。运动也拓宽了我的交友渠道,让我认识了许多球友。
我非常感谢我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师,是他们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是他们在我一次次的迷惘中敲响警钟,是他们一直鞭策着我前行。多次荣获校“优秀团干”“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这些荣誉,也多亏了我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一直以来的谆谆教诲。
这就是我,一名普通但努力追求不平凡的高中生。认真细致,脚踏实地是我的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我的处世原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是我的行为准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正做好了一切准备,微笑着迎接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优秀学生推荐材料
人如其名,像一朵娇艳的的兰花,绚烂的开放在界牌小学的校园里,她就是六三班的班长——刘妍兰同学。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争章。她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学习上,妍兰同学刻苦好学,勤于动脑。从一年级到现在,各科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读书是她课余的一大乐事,从童话故事到名著小说,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的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她的每次作文都被当作范文在同学中传阅,还经常在校园橱窗展览。
作为班长,她当好了老师的小助手。每天早上,她都早早来到教室组织大家做清洁、早读,老师开会的时候,她又充当小老师管理好班上的纪律,还不时的给学习困难的同学讲解。下午放学,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检查清洁,关好门窗,还不忘叮嘱大家带好东西„„。在她的带动下,班上勤奋好学、团结向上蔚然成风。每次的班会或队会活动,她都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事前精心设计,全面准备,积极号召全班同学参与,每次都搞得轰轰烈烈,取得圆满成功。妍兰同学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演讲、主持样样拿手,每次的节目表演,舞台上总会活跃着她的身影,升旗仪式也被她主持得有声有色。她以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勇于担当的人格成了同学们最佩服、最感动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学们昭示,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近几年,她曾多次获得过学校的“三好学生”光荣称号、“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等,还获得“县级三好学生”的荣誉。
第五篇:优秀学生
优秀学生四:王芬奇
人生不受限
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一的生活差不多就要结束,只剩下最后一门考试了。时间是如此的匆忙,以至于我们只能抓住她的尾巴。下面我将对自己已经度过的这一年大学生活作一个小小的总结。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前行的希望与勇气。
回想起高三那次起点考试,我英语只有71分,惨不忍睹。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苦苦探寻着提高英语成绩的方法,却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我在同学的桌上看到了李阳疯狂英语。我好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尝试着他的方法。每天早上第一个人来到教室大声朗读,声音大得让整层楼都可以听见。跑完步就站在田径场忘我地背诵,尽管所有的人都对我侧目相看。最可怕的是我竟然熄灯后还要站在寝室的阳台上朗读。如此疯狂的做法,让我的英语成绩的确突飞猛进。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代,我被我自己的疯狂所感动。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为你的目标疯狂一次,不然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正因为疯狂的精神,让我坚信,只要敢做,一切真的皆有可能。
我一直相信,来到江城学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我终将在这里创造属于我的奇迹。进入大学以来,我感觉自己一直很幸运。一开始的新生军训,我幸运地选上了优秀学员。接着是校学生会竞选,我也从许多人中脱颖而出,尽管我最初的目的是想进校文艺部,接触一下文艺青年,感受一下艺术的熏陶。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进去的人跟我都是一样的想法。外院的男生稀少,众所周知,某种程度来说,我们己变成了弱势群体。但我却觉得是物以稀为贵,同传译员大都为男性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一次班干部竞选,凭着所谓的气场竞选上了班长,开始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尽管三个月后我退了,但我的初衷一直都没有改变。接着是上党校,接受党的教育的熏陶。后来还在班上报名,去参加了全国越野比赛。大一的生活,到处充满了惊奇与惊喜。
刚开始在学习上有点急于求成,继续沿用高三的方法,到处找土方想走学习的捷径,最后进了死胡同。在万念俱灰的时候,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英语学习其实就是贵在坚持,重在积累,不可一曝十寒,要做的就是厚积薄发。抱着这样的学习原则,心态也大有改善,慢慢的学习上也上手了。其实有时候学累了,想一下自己取得的进步,未尝不是一个轻松的好方法。虽然说期未取得了专业第一,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但我学无止境,自己仍然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这种感觉,让我激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
刚进大学,或许我们都迷茫过,彷徨过,懈怠过。其实这些并没有什么,只是因为我们对新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但是我们绝不能让那消极的想法一直占据我们的脑子。转换一下态度,乐观点,积极点,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你都会发现,处处将是艳阳天。
杨澜曾说过:“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一定会成长”。是的,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经验和教训,有了这些,我们会走得更好。有了上学期的生活经历,下学期的生活就过得有条理多了。在这个学期里,有幸参加了“博恺”杯英语风采大赛,并获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三个星期与学姐们的相处,让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想告诉你的是:适当地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比赛,真的会让你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跟那些比你强的人同台竞技。即使你失败了,你仍会为自己的那份勇气和信心而鼓舞。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是一个意外,它让我重新定位自己。在初赛中,我表现得很紧张,因为我看到了好几个是参加过“外研社”杯并获奖的选手,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侥幸地进入决赛,吸取了初赛的教训,我决定表现得更自信一点。结果成功了,我得了第二名。与再强的人比赛,你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输给她们,相信自己就行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成功,我们只是给自己设置了太多限制。比如我不够聪明,我不够优秀,我不够帅气等等,诸如此类的限制一天天的固封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自己觉得,我们只能这样。其实不然,当我们放开思想,摆脱这些限制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真的有一万种可能。
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讲述自己的感悟,我不想成为说教者,我只是想分享一些东西,让我们能够一起走的更远。
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很多人都在一直鼓励我们,支持我们,相信我们,即使我们失败了,他们仍然和我们站在一起,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感激。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位梦想主义者,可能主义者,这点我承认。我从来不怕说出自己的梦想,即使在别人眼里有点不切实际,因为我相信:伟大的梦想造就伟大的人生。其实逐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你每天的行动让你不断地接近你的梦想,直到有一天,你终于实现它。我们都应该有梦想,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活着,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注定是要为实现某种价值而存在的。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是幸福的,即使到最后你实现不了你的梦想,但在逐梦的过程中你已不断强大,这就足够了。
大学时光会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时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为创造种种可能而努力。风雨过后,请坚信:我们将是一个个的传奇。
优秀学生五:吴凌奇
行动者 有未来
我是来自2010级外国语学部英日一班的吴凌奇。当从应试教育的高中踏步来到大学的时候,和许多人一样,抱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江城学院,还记得那天提着行李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心里满是说不出的兴奋,多么渴望在这片蓝天下播下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踏上了实现梦想的征程,我明白一旦踏上就不能停下来,所以我一直努力着。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有过挫折、难过、压抑,但是我一直给自己信念,记得在第三次党课时,李浩董事长告诉我们“理想是人生的灯塔航程”。这句话不断验证了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一路上很感谢辅导员、学长、还有英日一班同学对我的鼓励和肯定,谢谢你们给我的温暖,让我变得自信起来。我深知,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所以我会一直心存这个信念不断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进步。下面我来讲讲自己在大学里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吧!
在学习上,每天坚持早,晚自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吸取课堂知识,在课后巩固并扩展课外知识。在平日里,我会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计划,并脚踏实地的完成。现在早、晚自习早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确切地应该说是,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其实这是得益于在开学时的入学教育,邱晓萍学姐对我们说,从大一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早、晚自习。那刻,我记住了,知道它的重要性,而且在学校路灯的宣传板上,有这样一句话“让习惯成为优秀的一种品质”,在大学的学习中,确实如此,大学是一个充实的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大一是整个大学的根基,如果掉以轻心的话,到了大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很多了。所以珍惜时光是我们的必修课。每天定量的单词记忆,课外知识的汲取,使我形成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自习室、图书馆会经常见到我的身影,在平时生活里,每次在路上碰到同学时,无不外乎这两句话“去自习啊”或“自习回来啊”,这种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打招呼的方式,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以专业第二,班级第一的成绩为自己的第一段大学生活画上了句号,但是我依然明白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争取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把它弥补回来。
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并在寝室担任寝室长一职,积极承担寝室的卫生工作,协调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心为同学服务,发挥文娱委员的作用,鼓励同学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希望能尽自己小小的力量服务于他人。
在社会活动方面,担任班委一职,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党校进行党校培训,组织参加英语角活动,动员大家一起开口说英语。响应外国语学部的号召,参加外国语学部及学校的创新杯科研立项,还在上学期的语文课中,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并担任组长一职,在学校外,也参加了武汉大学樱花节举办的“地球灭灯一小时行动”,在寒假假期的社会实践中,获得“部级个人实践优秀奖”。经过平时的自我学习中,我发现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大学的小社会里,我不仅从别人身上学习优良品德还汲取完善自我,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会学习更多知识完备自己,并向那些优秀的学长,学姐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会将早、晚自习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对于马上来临的大二,希望自己不仅能够以良好的成绩度过,更希望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打算大学四年后,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为自己以后参加工作增加筹码,我坚信“行动者,有未来”,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就像白岩松在《痛并快乐》中写过的一样,“对于未来,生命有一千种可能,我们只能选择对未来说,是的,我愿意”,只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的梦想的世界就在我们的眼前,人生靠自己做主,理想是靠自己奋斗,只有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前进,才会有最后的喜悦。以上是我的小小感悟,共勉。
优秀学生六:谢玄
人生靓丽风景线 踏实为上
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部10级英日(2)班的谢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我希望用我自身的行动去感染更多的人。
在上大学之前,我就大致地制定了一个计划,并确定了一条路线,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考一个好的研究生,再对我的专业有更深的造诣,我参加了刚开学的第一场班长竞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我收获了很多,至少我挑战了那个害羞的我,没有得到那个锻炼的机会,虽然有点遗憾,但我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在乎的是怎样为别人办实事而不是为自己牟利,于是,我开始了我大学生活第一个思想转变,更多地去关心班集体,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们,帮班里写过春游宣告稿、运动会加油稿等等,在班集体里面,我慢慢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归属感和归宿感。
在思想上,我是个很求上进的人,做事讲究效率,不拖拉,以高要求对待自己。规定今天做的事今天完成,并且做事的过程之事立求完美。我也是一个喜欢超前的人,拿我学的专业来说,我早已把专四的词汇买了,并且背完了,现在正在进行六级词汇的记识,因为我相信只有走在前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才是一个敢想的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是我的座右铭,我已经想好将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音。虽然我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努力,我就能做到。课外喜欢涉猎励志书籍,充实自己的思想,尤其爱研读历史,所以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向往,很荣幸在今年被推优为“入党积极分子”。
在学习上,我是一个认真且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我坚持早起上早自习,晚上上晚自习,晚上6:30去10:00左右回,上课坚持坐第一排,保持良好的听讲习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我很大胆地与老师交流,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善于质疑、喜欢与同学交流想法。
在生活上,我是很节俭的人,从不向父母多要一分零花钱,也不跟别的同学攀比穿名牌,在我看来,吃得好,穿得有档次并不是我们这个时期该追求的事,我们应该做的事是努力提高自己,以后为自己的家庭为这个社会多做贡献。我是一个关注生活细节的人,随手关灯,随手关水笼头就是我的生活写照,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的资格去浪费一滴水、一度电。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积极参加班里的活动,有运动会的“多人多足”,一班和二班联合举办的羽毛球赛等等,我还曾参加了礼仪鲜花队,青协举办的卖报纸活动以及扫墓活动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些锻炼自己能力的活动,我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励嗥杯”英语演讲比赛。在过程之中,我领略了大三学姐流利、标准的口语,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还参加了科研立项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研究,并开发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在校期间,我还在外面餐馆做过服务员,领略过赚钱的不容易,还了解了一些与人沟通的方式。在寒假期间,我在一家酒店里站过前台,也学到了一些社会上的知识。总之,这些实践活动都很好的锻炼了我、培养了我。
我现在正朝着我的梦想努力着,奋斗着,我也会一直努力下去。大学四年给自己定下的计划就是英语过专八,日语过一级,最后考研。
我现在可能还有一些方面不足,但我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强大自己,为自己的人生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自己能更有信心面对前面的路。
优秀学生七:孙晓杰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去年,我踏入了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成为了江城学院的一份子,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英日双语这一专业。而进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军训中,炎热的天气考验着我,然而,顽强的我始终坚持着: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训。同时,我也积极地参加学校学生会的各种招新活动。虽然身体很累很苦,但心里很甜很幸福。军训之后,我又紧接着适应真正的大学生活。我有着极强的拼博意识,因此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在学习上,我尽可能地利用多余的时间。不仅认真地学习专业课,还广读各类课外作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知识。而且,学校平时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知识讲座,借此机会,我仔细聆听,认真总结。因此,大一上学期,我的综合测评分为82.56,成绩排在班级第二。
然而我深谙一个学生只会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自我发展。于是,我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例如第三届科研立项创新杯,以“感恩老师”为话题的比赛等来进一步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在生活中,我和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在军训期间,我们就已经坦诚相待,互帮互助。同学们都认为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学生,因此,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举中,我以绝对的优势胜出参加学校第十三期党校培训,已顺利结业。期间,我认真学习,丝毫不敢懈怠。我坚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为社会的建设与美好未来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事实上,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面对一门外语,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刚刚接触日语的时候,我怀着一种兴奋而又好奇的心态吸收着新的知识。但是,随着知识的扩充,我渐渐地感到一种厌倦与疲惫,零散的语法,繁琐的词汇,复杂的发音„„我没有想到平日里充满欢声笑语的动漫日剧中,隐藏的竟是如此深邃的语言。然而,想要更多地领略日语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有人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刚刚接触日语的我来说,这一点尤为深刻。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学得再好,长时间不复习不精进也会生疏。于是,每个早自习晚自习,只要你用心发现,都可以看到我学习背诵日语的身影。同时,我也积极向一些日语学的较好的同学请教。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如今,我已渐渐进入学习日语的正轨。
总之,大一,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接下来的三年大学生活,我丝毫不敢怠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