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一些感想,总体感觉是一部具有真实写照的电影,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记忆、青春觉悟的真实状态。
这在这部影片里,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的会有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没有老师的约束,即使是文革也 只是一段让他们尽情玩耍闯祸的日子,这种无止境的自由在孩子们看来是最阳光灿烂的生活。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也许姜文认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晓军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卡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
在影片当中从马小军遇到米兰,确切的是看到米兰的彩色照片,马晓军有了生命中对异性的第一个灿烂的发现。一直到80年代初彩色照片都还是刚刚出现的奢侈品,所以随着对米兰神秘感的逐渐消失,她的照片也在马晓军眼中失去了初见时的光彩,变成了原有的黑白色。马晓军也从同伴那里听说了米兰的事,但是对米兰的好感使他根本没有去理会那些传闻,然而米兰与刘亿苦关系的暧昧等事情,最终使得马晓军对她的不屑与厌恶。
在最后被踢下游泳池的镜头中,在水中的无助同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也许是在呼应影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
第二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君远10010401100301蔡葳丰
现在越来越庆幸自己选了“青春期电影赏析”这门公选课,它不像其他课程,这门课程带我给我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以及精神上对青春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现在都在想,如果我不选这门课程,这些电影或许我就没有机会认认真真的去欣赏了,也不会对自己的青春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思考。
在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它是用一种叙述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那些少年,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给人一种极为真实的感觉,仿佛我们在欣赏属于自己的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看了之后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断。
我没有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我也不想去考虑他们那个年代所谓的时代背景,我只是知道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那些自由,无拘无束,无所事事的快乐的少年时代,有无知,有冲动,有幼稚,有爱情,有失败,更重要的是有成长。电影画面里充足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和怀念,我一直记得马小军说的那句“记忆里,那年夏天伴随着烧荒草的味道。”说真的,我并不明白烧荒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但是或许每个人回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有不同的一种味道。
电影里也充满着讽刺和自嘲的意思,然后让我觉得原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性总会带点世俗,然而这才是最最真实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无聊而随意撬锁进出别人家;看到米兰穿着游泳衣的照片后开始对爱情的萌芽;被警察抓,哭着求情,然后放回去之后对着镜子自说自话那份虚荣的心情;追求米兰时把自己的形象鲜明夸大的那份虚荣;为了在米兰面前表现自己而爬上高高的烟囱;看到米兰跟刘思甜很亲密的样子心里不爽、妒忌的那种心情;那段记忆混乱过生日时勇敢地去打刘思甜的幻想;还有最后跑去试图强*暴米兰时的那种冲动……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中最珍贵的最让人觉深刻的地方,它对青春困惑期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只是一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这样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影片中还极力地讽刺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为人师表的历史的老师在讲台上却是那么飞扬跋扈和滑稽委琐;着装整齐的朝鲜国大使竟然是装扮的的骗子;开着军车打架斗殴的流氓们集体喝酒庆祝的地方竟是挂着领袖毛泽东像的共产主义大饭店;流氓的头头最终让年轻的流氓所杀害;威风八面的老将军和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坐在集体的最前列与大众看**电影却还以道貌岸然的名目……这些都带着极大的讽刺意味,但让人又觉是那么的真实。
马小军与米兰这段温暖、暧昧、甜美却最终苦涩的回忆让讲故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的把事实与幻觉搅到一起。“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实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的头脑混乱,真伪难辨。”“我现在怀疑跟米兰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再马路上遇到过她。我和米兰根本就不熟,米兰是照片上那个女孩吗?还有刘北蓓,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或许她们俩原本就是同一个人。我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讲述的故事经过巨大坚忍不拔的努力却变成了谎言。”
曾经的期许像一个泡沫,虽然五彩斑斓,却终究幻化了。姜文的记忆终结于一个富含隐喻的场景,马斯卡尼的音乐声中,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水中挣扎的他,得到的是众人的俯视和脚踩,一次次的徒劳的努力让他最终放弃了,如死尸一般随波逐流。
到故事最后,是带点悲凉的感伤,马小军被集体孤立。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他在水中漂浮的情景,似乎能感觉到他的那种孤独。就像电影里说的,后来大家都没了音讯,这样的故事似乎总能给人一种苍凉感,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散场的青春。然后让我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和许飞的《那年夏天》。对于那些过去,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在时间消逝后,物是人非或是物非人非都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又
不管怎样,记忆总会让人带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尤其是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回忆结束了,回到现实了。颜色却从流彩的黄色变成了黑白。承载着记忆的黄色让人温暖感慨,正在行进的现实反而冰冷低调。那个依旧骑着扫把的傻子在最后的出现中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傻b!”他是在嘲笑他那群开着凯迪拉克,功成名就却早已埋葬理想的朋友吗?!心有戚戚焉,不过也许理想还在,只是被我们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们需要沿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把那些遗落的理想找回来。一切都没那么难,只要自己漫步徐行,冰冷的黑白生活总会被阳光灿烂的日子所取代!
这是一部让人肝肠寸断的电影,让我为米兰哭泣,相对于马猴,她内心承受了更多。阳光灿烂的日子见证了青春的躁动和叛逆,见证了青春的蜕变与成长。但灿烂的阳光下却透着丝丝的凉意,直透心底,我们的青春似乎注定无处安放,那曾经为之热血追逐的理想早已在心底埋葬。
整部电影,带给我的除了对心灵的震撼,以及我对青春的思考,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做好我目前能做的每一件事情,走好青春的每一步。
蔡葳丰
2012.10.27
第三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感
在昏黄的光影中、怀旧的基调里,我看完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头脑里留下了迷蒙的印象,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也许电影所要渲染的就是这样一种诗意的懵懂,美好里有着凄迷和怅惘,就如青春一样:正当我们懂得它时,年华早已错过,时间积淀的成熟免不了沧桑!我知道,成长从来都不是轻易的;我也知道,世间一切永远都在改变;正如电影里所表现的一样,只是接受这样的改变,多的是痛楚和感伤。
总的来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则忧伤里不失快乐的青春故事。那样特定的年代里,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在心理的稚嫩与生理的成熟中矛盾成长,马小军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生活方式极其虚浮,整日游手好闲,时不时地聚众滋事,以配万能钥匙开百家锁为乐事。他执迷于虚无的英雄主义:戴着老爸的军功章在镜子前耀武扬威;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身一跃,只是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他怀有虚幻的爱情,从他在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长发时专注而幸福的表情,从他将米兰悬挂在床边的照片想象成穿着泳装的细节,从他想象和米兰一起谈笑、跳舞,看着米兰睡觉的美好幻觉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玩世不恭、叛逆而幼稚的孩子,对待爱情的严肃和真诚。马小军的梦想就像升上高空的气球,濒临破灭的危险,他的信仰,无法驻足,无法停留,最终只剩绝望!就如片中的一个镜头: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每每接近岸边,就有那么多条腿将他踹回水里,在优雅的音乐“配合”下,一次次徒劳的努力,最后留下他一个人仰在水中绝望,这才是现实生活的象征。文革的时代背景下,就如电影所表现的一样,阳光太过灿烂,显得不真实。电影看到末尾,主人公马小军迷蒙的回忆讲得含糊不清,连他自己都分不清和米兰在一起的经历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觉。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个问题,我想没有必要去探究得十分透彻。电影之所以带给观众如此感受,正是由于主人公表达感情的需要。青春的回忆原本就是懵懂、青涩、经不起放大探究的!米兰这样一个圆形的人物,在主人公变化的视角前后,展现给观众截然不同的形象。也许米兰原本就没有那么好,就如现实的阳光原本就没有那么灿烂一样,想象的事物总是更美好!
无论现实还是虚幻,影片中有许多感动我的细节,因为那之中掺杂着真实的感情。舒缓的音乐中,有这样一幅唯美的画面:寂静宽敞的林荫道上,灿烂的阳光透过树的缝隙交织在一起,马小军悠然地骑着自行车,米兰坐在他身后,他们淡淡地谈笑,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好闻的味道······这样的美好景象,就像那夏天不存在的烧荒草味道一般虚幻,然而却美得让人窒息,让人忘乎所以。电影中唯一一次雨景,是马小军不真实的幻想,他在雨中狂奔,朝着米兰的房子大喊她的名字,电闪电雷鸣中,米兰跑向马小军,当米兰问他“你怎么了?”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当着她的面,说出了那句一直萦绕在他心里的话——“我喜欢你!”,而米兰也如他所愿,和他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整个影片唯一一次令人欣慰的拥抱,然而却那么不真实。雨过天晴之后,米兰依旧在和刘亿苦打情骂俏的现实中存在。这证明了他的幻想真的只是一厢情愿,生日宴会上那个和刘亿苦对战的场景也不过是 马小军脑海中未遂的壮志!其实从来没有过那么温情的雨,从来没有过那么灿烂的阳光,也从来没有过那么壮怀激烈的青春!
电影的最后展现的是,变化了的一切,就连儿时的玩伴傻子古伦木也变了,他不再像过去口齿不清的回答“欧吧、欧吧”了,他狠狠地骂道“傻逼”。这样的黑色幽默撕碎了仅有的完美诗意,无论想象还是现实里变化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青春,是一首朦胧的小诗,是一簇熊熊的火焰,是一声哀婉的叹息······最终,它会消逝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这部电影也让我懂得了,变化是必然的,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如此刻,青春就在我们无奈的追寻里悄然流失,直到消磨殆尽。
第四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在看完王朔的《动物凶猛》和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同时,有许多混沌的想法和昔日幻想充斥在我的脑海。故事是以文革这个混乱的时期为背景,讲述了男主人公马小军在最旺盛的盛夏之际,与一批同样精力旺盛的军属大院的少年们发生的友谊,以及经历了对心目中的女神“米兰”的邂逅,深交,直至决裂的交往过程。影片见证诠释了一代文革时期的孩子的心理成长,让那段混乱的历史以年轻人的视角重新搬上荧屏。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小说中的人物独白,如:“唯一可称得上幻想的,便是美苏开战。我热切地盼望卷入一场世界大战,我毫不怀疑人民解放军的铁拳会把苏美两国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而我将会出落为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我感激我所处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使认识到他们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小军的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得展示出来-----他是一个在文革时代也可以生活的无拘无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为实现梦想而坚定不移的决心,对无法预料的未来充满着足够强大的信心,上学经常逃课,拉帮结派去打架,同时非常非常的讲义气的少年。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当得知自己朝夕作伴的兄弟收到伤害时,几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二话不说,立马收拾家伙,毫无顾虑,就气势汹汹得就去报仇雪恨。我想这种简单粗暴的义气关系在当今的时代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可幸的是影片将这份不精致但却充满人情味并且只属于文革时期的成长情感完完整整的保存下来,当初的他们都是活脱脱的凶猛的动物啊,即使他们早已被后来的生活所驯化,但年轻时候冲动的回忆却仍然美好,难忘。
影片继续延续小说到后期颠覆前期的故事,反而道出另一种真相,后又随着这条新开辟的真相又继续叙述下去,着实令人遐想。“当我依赖小说这种形式想说点真话时,我便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的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使
第五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看完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一刹那,我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我回忆在我的回忆中,而马小军,却刚刚结束了属于他的回忆,这部影片,真真的耐人寻味。
在这部电影的镜头下,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画面,每一次场景的切换,都会让我陷入思考,把我带入马小军所处的时代。在我看来,由姜文导演的这部电影,处处都是秘密,处处都饱含深刻的含义。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以马小军为中心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北京军队大院里的一群少年在脱离家长管教的情况下杂乱不羁的青春期生活。回忆总是美好的,导演姜文用温暖的黄色镜头向人们展示了马小军的回忆,却用黑白的镜头向人们展示了现实生活,回忆结束了,回到了现实的冰冷,人们对待青春期的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总是让我们陷入沉思,我们总是陷在回忆中,想从回忆中得到些什么,却往往陷入泥泞中不能自拔,过去的,总是美好的,在我过去的二十年中,我总是在重复着回忆,不断地想起,又不断地否定,我不想拿那些厚厚的日记本来证明些什么,却总是在自欺欺人的写着一篇又一篇属于回忆中的独白,这种感觉,在我看到刘忆苦和马小军过生日的镜头时尤为强烈,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要制止自己去记录下那一刻的心情,但是手指却不由自主的去拿了那本粉色封皮的日记本,记录下那一刻的悲凉,或许那一刻,我跟马小军是一样的,模糊了现实,又模糊了回忆,他在乎的是自己心情的发泄,而我在乎的却是曾经在我生命中是否真真切切的发生过那些自以为刻骨铭心的事。
正如片名所说,这部电影中描写的或许是文革中最阳光的一面,但毕竟每个时代都拥有很多方面,很多层次。但是人们的成长,青春在所难免的单纯却是相同的。每个人的青春中都布满了友情,爱情,还有亲情,影片中亲情片段的只有几个镜头,大部分却是对男女朦胧的爱的表达,当友情碰上爱情,矛盾却也是不可避免的,刘忆苦和米兰之间的暧昧,马小军对米兰由幻想中的高贵美丽到最后的幻想破灭,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出现了裂痕,马小军对米兰错误的做法渐渐被朋友们孤立,但是当他从跳水台穿着米兰送的红色游泳裤跳下去的那一刻,在他被朋友们用脚一次次赶回水中的那一刻,他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终于回归了平静,这也预示着他的青春就此画上了句号,从单纯走向成熟,往往只是在那一刹那。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小军在雨中向米兰告白的那个镜头,大雨滂沱,掩盖不了这少男少女对爱情的向往,马小军的一句“我喜欢你”,米兰的“你怎么了”,他们的拥抱,不仅仅带来了雨中的激情,也预示着他们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看这个镜头时,我总会想起一个经典桥段,男性的告白总是简洁明了,女性的态度却是羞涩中夹杂着期待,期待中又夹杂着对爱的追逐的勇气,一句我喜欢你,女性总是会以听不到为由要求男性大点声,影片中或者是小说中总是重复三遍,让观众看到了他们对爱的勇气,而马小军在表白的这个镜头却充满喜感,他只说了一遍,给了他们之间的开始,却让米兰的拥抱,成了他们的结局。而第二天马小军看到米兰与刘忆苦在一起,又让我分不清那到底是压抑已久造成的梦境,还是那像极了虚幻的现实。
黑白的现代化镜头把我们带向冰冷的现实,多少年过去了,在路路骂他们傻逼的时候,一切都走向了结局,这让我想起了田馥甄的一句歌词“尽管叫我疯子,不准叫我傻子”,于我而言,他们是旧时光里的疯子,也许是傻子,又或许,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