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山西省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八 培训总结
我们在阅读模块八的材料后,就纲要中关于教师职业的一些说法,谈谈您的看法。例如:
1.“教育家”办学: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2.“教授级”中小学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3.教师退出机制:随着适龄学龄人口的减少,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可能要被筛选出教师队伍。
回答:
1.对教育无限的爱,执著的追求;淡泊名利,守住内心的宁静;具有真才实学,先进的教育思想。这三者须同时具备。
2.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
3.没有一个职业是永远的“铁饭碗”,有的老师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放弃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打破教师“终身制”,让老师有适度的职业危机感,可以激励老师不断学习业务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第二篇:教育技术初级培训总结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培训总结
有幸参加了这一期的教育技术初级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这次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以及促进教师原创性的思考。
这次的培训提高了我信息技术的素养。培训就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认识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新时期教师的责任,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了解各种相关的背景,还要能够使用各种教育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认真的指导下,自己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培训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收获也非常大,学会了很多以前不曾做过或做不好的事情,如抓图、自己录制音视频文件等。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境,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最后,我想说,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总结
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培训工作总结
本期培训是今年我校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发展,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任务,乐居乡中心校利用暑假时间,集中了乐居示范小学和乐居中河美泰苗圃希望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将我班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班概况 我班自7月12日开班,7月12日至15日进行培训,为期5天,培训由昭阳区教育教育局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的。全班共有63位教师参加了为期12天的培训,其中有62位学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兼学员)各1位。地点设在乐居示范小学,由于计算机有限,我班采取集中培训分时段上机操作的方法进行培训。重点学习了“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授导型教案及课堂电子讲稿、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计划、教学信息处理、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等内容。经审核,参加培训学员全部完成了学习任务,培训成绩合格,合格率100%。
二、培训过程方面
(一)领导重视,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自我区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提高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区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同时拨出专项经费,减轻教师经济负担,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为保证培训任务落实,区电教中心部署安排培训工作,将培训名额分配中心校,中心校将参加培训教师安排下属学校,并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培训。责任层层落实;同时制订了详细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进行具体安排;加强了培训的教学管理和纪律管理,抽选工作负责、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培训班辅导教师。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责任层层落实,班主任和辅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本期培训得以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化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本期我班培训的教师年龄结构相差比较大,有刚分配的年轻教师,也有部分年龄在50至56岁的老教师,这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针对这一实际,辅导教师在遵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是突出了基础性和理论性,强化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在教学中融入了Windows基础、word和excel操作等;加强了理论学习,让参训教师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系统深入地学习媒体选择、资源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理论内容;二是实行分类编组,因材施教。按照学员年龄和计算机基础的差异分类编组,设快组、普通组、慢组三个层次,由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选组学习,实行分类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与辅导教师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商讨,制定相关的课件和讲义,确保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严格培训合格审核。在培训过程中,做到跟班管理,学员上课签到,每天公布学员出勤情况,有效地杜绝了学员缺勤、旷课现象。为了确保培训落到实处,使每位学员真正学有所获,我班按照培训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内容,加强了过程性评价,从学员培训学时、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和作业、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员的自觉性,增强了培训实效性。
(四)积极参训勤学苦练,培训期间,正是酷暑时节,天气炎热,加上培训任务重,每天上午、下午、都安排了培训,学员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每次上课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出满勤;虽然学员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劲头却是相同的,都做到了认真听讲、作好笔记、积极主动、勤学好问、刻苦操练,学习劲头足。这种学习精神感染了辅导教师,促使辅导教师更加用心、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使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所有参训教师经过努力都顺利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本期的培训工作虽然顺利结束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家住农村的教师基本都没有电脑、更无法联网,老教师基础差,完成培训比较困难;
2、部分学员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观念。
3、年龄稍大的教师对自己信心不足,培训中有畏难情绪。
本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结束,得益于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得益于辅导教师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得益于全体学员的大力配合和认真投入。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发扬严谨的培训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完成我区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总结
2011年02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昭阳区1127班培训工作总结
本期培训是今年我区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的第二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发展,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任务,乐居乡中心校利用暑假时间,集中了乐居示范小学和乐居中河美泰苗圃希望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将我班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班概况
我班自7月19日开班,7月20日至31日进行培训,为期12天,培训由昭阳区教育教育局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的。全班共有63位教师参加了为期12天的培训,其中有62位学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兼学员)各1位。地点设在乐居示范小学,由于计算机有限,我班采取集中培训分时段上机操作的方法进行培训。重点学习了“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授导型教案及课堂电子讲稿、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计划、教学信息处理、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等内容。经审核,参加培训学员全部完成了学习任务,培训成绩合格,合格率100%。
二、培训过程方面
(一)领导重视,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自我区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提高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区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同时拨出专项经费,减轻教师经济负担,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为保证培训任务落实,区电教中心部署安排培训工作,将培训名额分配中心校,中心校将参加培训教师安排下属学校,并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培训。责任层层落实;同时制订了详细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进行具体安排;加强了培训的教学管理和纪律管理,抽选工作负责、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培训班辅导教师。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责任层层落实,班主任和辅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本期培训得以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化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本期我班培训的教师年龄结构相差比较大,有刚分配的年轻教师,也有部分年龄在50至56岁的老教师,这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针对这一实际,辅导教师在遵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是突出了基础性和理论性,强化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在教学中融入了Windows基础、word和excel操作等;加强了理论学习,让参训教师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系统深入地学习媒体选择、资源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理论内容;二是实行分类编组,因材施教。按照学员年龄和计算机基础的差异分类编组,设快组、普通组、慢组三个层次,由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选组学习,实行分类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与辅导教师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商讨,制定相关的课件和讲义,确保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严格培训合格审核。在培训过程中,做到跟班管理,学员上课签到,每天公布学员出勤情况,有效地杜绝了学员缺勤、旷课现象。为了确保培训落到实处,使每位学员真正学有所获,我班按照培训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内容,加强了过程性评价,从学员培训学时、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和作业、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员的自觉性,增强了培训实效性。
(四)积极参训勤学苦练,培训期间,正是酷暑时节,天气炎热,加上培训任务重,每天上午、下午、都安排了培训,学员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每次上课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出满勤;虽然学员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劲头却是相同的,都做到了认真听讲、作好笔记、积极主动、勤学好问、刻苦操练,学习劲头足。这种学习精神感染了辅导教师,促使辅导教师更加用心、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使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所有参训教师经过努力都顺利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本期的培训工作虽然顺利结束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家住农村的教师基本都没有电脑、更无法联网,老教师基础差,完成培训比较困难;
2、部分学员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观念。
3、年龄稍大的教师对自己信心不足,培训中有畏难情绪。
本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结束,得益于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得益于辅导教师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得益于全体学员的大力配合和认真投入。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发扬严谨的培训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完成我区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昭阳区1127班班主任郑晓光2011年8月31日
第五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本次培训很实用,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八个模块终于学完了,虽然这里很少有专门的名词解释,也没有硬性的思维灌输,甚至练习也没有参考答案,但却在一个个经典的案例分析中、在一项项愉悦的活动中、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使我逐渐领会明白了需要我们去掌握了解的东西。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就是把需要掌握利用的教育技术能力整合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中,展示出了高超现代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教学的设计、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整理、教案的编写、电子讲稿的制作、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及评价量规的制定等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每个环节在这里都进行了精心讲解。我心中似乎也出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这一堂堂讲课虽然听起来还略显生涩,但已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础。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学习收获巨大。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的欠缺。本次的教育技术培训虽然完成了,但我相信我们还得不断探索、总结适合本校本门课程的教法手段,争取再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