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时间:2019-05-14 19: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第一篇: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Inter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方面的研究工作。CIMS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1)CIMS的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自动化已逐步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向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品种、小批量自动化生产方式转变。CIMS就是为了实现机械工厂的全盘自动化和无人化而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就是按系统工程的观点将整个工厂组成一个系统,用计算机对产品的初始构思和设计直至最终的装配和检验的全过程实现管理和控制。对于CIMS,只需输入所需产品的有关市场及设计的信息和原材料,就可以输出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各种自动化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借以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生产经营系统。它利用计算机将独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产品订货、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过程的自动化。它是一种把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分析以及其它支持功能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是在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将制造工厂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其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的高效益、高柔性的智能生产系统。

由此可见,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生产实体,它不仅是现有生产模式的计算机化和自动化,而且是在更高水平上创造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从机械加工自动化及自动化技术本身的发展看,智能化和综合化是未来的主要特征,也是CIMS最主要的技术特征。智能化体现了自动化深度,即不仅涉及物质流控制的传统体力劳动自动化,还包括了信息流控制的脑力劳动自动化;而综合化反映了自动化的广度,它把系统空间扩展到市场、设计、制造、检验、销售及用户服务等全部过程。

CIMS系统构成的原则,是按照在制造工厂形成最终产品所必需的功能划分系统,如设计管理、制造管理等子系统,它们分别处理设计信息与管理信息,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并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从大的结构来讲,CIMS系统可看成是由经营决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组成的(图8-8)。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经营管理,如市场分析预测、风险决策、图8-8 CIMS主要结构框图 长期发展规划、生

计划与调度、企业内部信息流的协调

与控制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完成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自动编程、机器人程序设计、工程分析、输出图纸和材料清单等;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则完成工艺过程设计、自动编程、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柔性制造系统完成物料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信息流和物料流的统一管理,如将CIMS的系统功能细化,可得到如图8-9所示的框图。

(2)CIMS的主要技术关键

CIM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高效益、高柔性的智能化生产与制造。它是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而这些子系统本身又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复杂系统。虽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它,但仍存在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CIMS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这是系统集成的理论基础及工具。如系统结构组织学和多级递阶决策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建模技术与仿真、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容错控制以及面向目标的系统设计方法等。

② 支持集成制造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及系统应用支撑软件。其中包括支持CAD/CAPP/CAM集成的数据库系统,支持分布式多级生产管理调度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系统与实时在线递阶控制系统的综合与集成。

③ 工业局部网络与系统。CIMS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互连是通过工业局部网络实

图 8-9CIMS 系统框图

现的,因此必然要涉及网络结构优化、网络通信的协议、网络的互连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问题的研究,甚至进一步还可能需要对支持数据、语言、图像信息传输的宽带通信网络进行探讨。

④ 自动化制造技术与设备。这是实现CIMS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包括自动化制造设备FMS、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移动机器人及装配机器人、自动化仓库以及在线检测及质量保障等技术。

⑤ 软件开发环境。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是系统开发和研究的保证。这里涉及面向用户的图形软件系统、适用于CIMS分析设计的仿真软件系统、CAD直接检查软件系统以及面向制造控制与规划开发的专家系统。

综上所述,涉及CIMS的技术关键很多,制定和开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投资则更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决策。一旦取得突破,CIMS技术必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使机械制造工业产生一次巨大飞跃。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8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

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

有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信息处理机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图8-2生物空间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功能如下所述。①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完成抓取工件(或工具)实现所需运动的机械部件,包括手部、119

腕部、臂部、机身以及行走机构。

②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的作用是向执行机构提供动力。随驱动目标的不同,驱动系统的传动方式有液动、气动、电动和机械式四种。

③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机器人按规定的程序运动。控制系统可记忆各种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等),同时按指令信息向各执行元件发出指令。必要时还可对机器人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警报信号。

④ 检测传感系统。它主要检测机器人执行系统的运动位置、状态,并随时将执行系统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系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的位置状态。

⑤ 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主要赋予机器人自动识别、判断和适应性操作。8.1.4BJDP-1型机器人

该机器人是全电动式、五自由度、具有连续轨迹控制等功能的多关节型示教再现机器人,用于高噪声,高粉尘等恶环境的喷砂作业。

该机器人的五个自由度,分别是立柱回转(L)、大臂回转(D)小臂回转(X)、腕部俯仰(W1)和腕部转动(W2),其机构原理如图8-3所示,机构的传动关系如图8-4所示。R

2小臂

M2

谐波减速器R图8-3机器人的结构原理

图8-4机器人机构传动关系

8.2视觉传感式变量喷药系统简介

在农业方面,近年来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

先后开发出了精确变量播种机、精确变量施肥机以及精确变量喷药机等。它们都是与机器人极为相似的自动化系统,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视觉传感变量喷药系统,是以较少药剂而有效控制杂草、提高产量、减少成本的一种自动化药物喷撒机械。近年来,随着杂草识别的视觉感知技术与变量喷药控制等技术的成熟,这种视觉传感式变量喷药机械也趋于成熟。下面就以这种系统为例,对它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一简要介绍。

(1)系统的组成一般地说,这种机器由图像信息获取系统、图像信息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变量喷撒系统等组成(图8-5)。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① 图像信息获取系统。主要由彩色数码像机(如PULNIX,TMC-7ZX等)和高速图像数据采集卡(如CX100,IMAGENATION,INC等)组成。采集卡一般置于机载计算机中。

120

② 图像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影像信息的提取算法,由计算机高级语言(如C++等)开发出的一种软件系统。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影像数据中包含的人们所需的信息(如杂草密度,草叶数量,无作物间距区域面积等)。

③ 决策支持系统。也是由高级语言开发出的一种软件系统。它能够基于信息处理系统,把得到的有用信息与人们的决策要求作综合判断,最后作出所需的决策。

④ 变量喷撒系统。是基于视觉信息的控制器,由若干可调节喷药流量与雾滴大小的变量喷头组成。

⑤ 机器行走系统。有发动机、机身、车轮等组成(图中省略)。

(2)工作原理

当机器在田间行走时,置于机器上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彩色数码像机就会扫描一定大小的地面。一般彩色数码像机可覆盖2.44m  3.05m范围分辨率可达到0.005m0.005m。与此同时,高速图像数据采集卡将彩色数码像机获取的信息存入计算机中。然后,由图像信息处理系统快速地将地面杂草的密度、草叶数量、作物密度以及无植被区域面积等信息提取出来,并由决策支持系统调用这些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所需的行走速度、药液流量和雾滴大小等的决策。这些决策被传输给药滴大小控制器以及流量控制器,随之它们就控制管路中的压力和PWM脉宽调制变量喷头。从而实现了精确变量喷药。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药量、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保护作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据报道,与传统的喷撒方法比较,变量喷药系统在杂草高密区可节约药液18 %,在杂草低密区可节约药液17 %。

图8-5精确变量喷药系统

8.3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今后机床控制的发展方向。随着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8.3.1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1)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将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用数控语言编制成加工程序,这些程序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

21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地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一般还装有位置检测反馈回路,这样就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其加工过程原理如图8-6所示。

(2)数控机床的组成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检测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8-7所示。

① 控制介质。用于记载各种加工信息(如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等),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磁带、磁盘和光盘等。控制介质上记载的加工

信息经输入装置输送

给数控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对于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数控机床,也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键盘将加工程序直接用键盘输入,并在CRT

显示器显示。② 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置输送给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图8-7 数控机床的组成 统软件或电路进行译码、运算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指令送给伺服系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规定要求动作。

③ 伺服系统及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电机和伺服驱动装置组成,它是数控系统的执行部分。由机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它根据数控装置发来的速度和位移指令控制执行部件的进给速度、方向和位移量。每个进给运动的执行部件都配有一套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有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之分,在闭环和半闭环伺服系统中,还需配有位置测量装置,直接或间接测量执行部件的实际位移量,④ 机床本体及机械部件。数控机床的本体及机械部件包括:主动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如工作台、刀架)、传动部件和床身立柱等支承部件,此外还有冷却,润滑、转位和夹紧等辅助装置,对于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

8.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Inter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方面的研究工作。CIMS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1)CIMS的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自动化已逐步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向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品种、小批量自动化生产方式转变。CIMS就是为了实现机械工厂的全盘自动化和无人化而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就是按系统工程的观点将整个工厂组成一个系统,用计算机对

2产品的初始构思和设计直至最终的装配和检验的全过程实现管理和控制。对于CIMS,只需输入所需产品的有关市场及设计的信息和原材料,就可以输出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各种自动化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借以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生产经营系统。它利用计算机将独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产品订货、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过程的自动化。它是一种把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分析以及其它支持功能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是在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将制造工厂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其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的高效益、高柔性的智能生产系统。

由此可见,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生产实体,它不仅是现有生产模式的计算机化和自动化,而且是在更高水平上创造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从机械加工自动化及自动化技术本身的发展看,智能化和综合化是未来的主要特征,也是CIMS最主要的技术特征。智能化体现了自动化深度,即不仅涉及物质流控制的传统体力劳动自动化,还包括了信息流控制的脑力劳动自动化;而综合化反映了自动化的广度,它把系统空间扩展到市场、设计、制造、检验、销售及用户服务等全部过程。

CIMS系统构成的原则,是按照在制造工厂形成最终产品所必需的功能划分系统,如设计管理、制造管理等子系统,它们分别处理设计信息与管理信息,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并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从大的结构来讲,CIMS系统可看成是由经营决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组成的(图8-8)。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经营管理,如市场分析预测、风险决策、长期发展规划、生产计划与调度、企业内部信息流的协调

图8-8 CIMS主要结构框图

与控制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完成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自动编程、机器人程序设计、工程分析、输出图纸和材料清单等;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则完成工艺过程设计、自动编程、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柔性制造系统完成物料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信息流和物料流的统一管理,如将CIMS的系统功能细化,可得到如图8-9所示的框图。

(2)CIMS的主要技术关键

CIM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高效益、高柔性的智能化生产与制造。它是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而这些子系统本身又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复杂系统。虽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它,但仍存在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CIMS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这是系统集成的理论基础及工具。如系统结构组织学和多级递阶决策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建模技术与仿真、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容错控制以及面向目标的系统设计方法等。

3② 支持集成制造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及系统应用支撑软件。其中包括支持CAD/CAPP/CAM集成的数据库系统,支持分布式多级生产管理调度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系统与实时在线递阶控制系统的综合与集成。

③ 工业局部网络与系统。CIMS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互连是通过工业局部网络实现的,因此必然要涉及网络结构优化、网络通信的协议、网络的互连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问题的研究,甚至进一步还可能需要对支持数据、语言、图像信息传输的宽带通信网络进行探讨。

④ 自动化制造技术与设备。这是实现CIMS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包括自动化制造设备FMS、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移动机器人及装配机器人、自动化仓库以及在线检测及质量保障等技术。

⑤ 软件开发环境。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是系统开发和研究的保证。这里涉及面向用户的图形软件系统、适用于CIMS分析设计的仿真软件系统、CAD直接检查软件系统以及面向制造控制与规划开发的专家系统。

综上所述,涉及CIMS的技术关键很多,制定和开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投资则更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决策。一旦取得突破,CIMS技术必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使机械制造工业产生一次巨大飞跃。

图 8-9CIMS 系统框图

124

第三篇: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第2章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基础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下面,我将针对其中的几种产品的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说明。

2.1数控机床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320万台),但数控机床只占约5%且大多数是普通数控(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占10%)。近些年来数控机床为适应加工技术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1.高速化。由于高速加工技术普及,机床普遍提高了各方面的速度。车床主轴转速有3000~4000r/min提高到8000~10000r/min;铣床和加工中心主轴转速由4000~8000r/min提高到12000~40000r/min以上;快速移动速度由过去的10~20m/min提高到48m/min,60m/mni,80m/min,120m/min;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要求提高运动部件起动的加速度,由过去一般机床的0.5G(重力加速度)提高到1.5G~2G,最高可达15G;直线电机在机床上开始使用,主轴上大量采用内装式主轴电机。

2.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0.02mm提高到0.008左右;亚微米级机床达到0.0005mm左右;纳米级机床达到0.005~0.01um;最小分辨率为1nm(0.000001mm)的数控系统和机床已问世。

数控中两轴以上插补技术大大提高,纳米级插补使两轴联动出的圆弧都可以达到1u的圆度,插补前多程序预读,大大提高了插补质量,并可进行自动拐角处理等。

3.复合加工,新结构机床大量出现。如5轴5面体复合加工机床,5轴5联动加工各类异形零件。同时派生出各种新颖的机床结构,包括6轴虚拟轴机床,串并联绞链机床等,采用特殊机械结构,数控的特殊运算方式,特殊编程要求。

4.使用各种高效特殊功能的刀具使数控机床“如虎添翼”。如内冷转头由于使高压冷却液直接冷却转头切削刃和排除切屑,在转深孔时大大提高效率。加工刚件切削速度能达1000m/min,加工铝件能达5000m/min。

5.数控机床的开放性和联网管理。数控机床的开放性和联网管理已是使用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提高数控机床开动率、生产率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企业合理化、最佳化利用这些制造手段的方法。因此,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制造、异地诊断、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等各种新技术都在数控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这必然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第四篇: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机械手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机械手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由以下结构:执行机构——驱动-传动机构——控制系统——智能系统——远程诊断监控系统,五部分组成。机械手的设计构想是以人的手为基础,以机械拉来实现人的动作,它的动作由以下四部分来实现:

1、自由度的旋转

2、肩的前后动作

3、肘的上下动作

4、腕(手)的动作

驱动-传动机构与执行机构是相辅相成的,在驱动系统中可以分:机械式、电气式、液压式和复合式,其中液压操作力最大。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PLC控制。运动形式:动力臂有旋转(300°)、前后、上下三自由度运动,均由三个液压伺服系统控制(其中旋转系统为开环控制,其它两系统均为具有位置及动压反馈的闭环系统。)结构图如下

工业机械手性能概要

工作压力 130 bar 冷却系统启动油温 40℃,安全阀开启压力 210 bar油温最高许用温度 60℃,最大输出流量 87 L/min,电机功率 22 KW,电机转速 1450 转/min,负载能力 30~600 Kg,工作频率 250~300 次/h,最大工作范围 6~8 m,许用超载 20%<额定负载。

工业机械手的结构是基于模组块系统上的,模组块系统适合于提高移动的速度或特殊类型的工作。在设计上考虑维修的简单性。维修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应能处理一般的机械设备的问题或通常液压件的安装。

工业机械手传输在末端工具上的力或负载的感觉到操作者的手中(动力反馈)“动力反馈”的意思是在机械手臂末端上的力有一小部分反馈到操作柄。减少比率意味着操作者必须用2公斤的力才能将工具额定的负载举起。对于动力反馈,操作者有机会感觉在方位、肩部和肘部的轴的负载改变的不同情况(惯性和加速度)。通过提供额外的力,操作者可以优先确定使用的力和搬运的路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快慢速。

(1)动力臂的机械构造

动力臂由上臂和一个较底臂(下臂)连接组成,它建立一个围绕垂直轴旋转的支撑上。在垂直面的运动是围绕水平轴(称之为肩轴)的上臂运动和围绕第二个水平轴(称之为肘轴)下臂的旋转运动叠加而获得的。上臂的运动是通过液压缸直接控制,下臂的运动是由液压缸通过一个可以围绕肩轴旋转并且通过一个传送横梁来控制。方位角的运动是通过一个安装支撑面上的液压马达进行控制的,马达通过与基础板连接的差动器的侧伞齿轮上的小齿轮来带动。通过横梁和和肘部零件的连接保持最终配置部件的位置恒定不便。这样上臂和下臂的运动各自具有独立的方向。

(2)控制和伺服系统

操纵臂包含通过三个控制电路操控动力臂所有元件。操纵柄包含所有控制配置装置上工作头的功能操控装置。

(3)旋转元件

通过电磁阀的操作,可以启动配置部件及末端工具的移动,若电磁阀未启动,他们应处在停止位置,而电磁阀是由操作柄上的电按钮控制的,这些按钮的操作应按照相应的说明书。这些电磁阀装在动力臂的下臂上。与电磁阀装在一起的还有溢流阀和节流阀。节流阀(流量控制器)可以控制移动速度恒定,溢流阀(压力阀)则可以消除压力高峰,并限制机械手过载。

(4)速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用于控制机械手方位角的移动(旋转),在一些应用中也用于末端工具的移动。

控制信号是由操纵臂的转动带动电位计产生,电位计两端电压为±15V。电位计输出的电压输入控制电路板转换成相似电流(xmA)输给电液伺服阀,电液伺服阀控制液压马达带动机械手产生方向角转移,控制电压的极性决定移动的方向。当需要紧急停止时,可以通过电磁换向阀关闭马达,当出现过载时,由溢流阀调节系统压力保持油压不会过高(同时可以通过电磁换向阀关闭系统),节流阀并接在马达的进出油口之间,它可以调节马达的转速。

该系统没有反馈装置,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所以机械手是否移动到预期的位置,取决于操作者的观察和协调一致的操作。

(5)位置控制系统

动力臂的运动由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它的移动总是和操作者摆动操纵臂的位移成比例。

操作臂上的电位计随该臂的移动给出一个控制电压,同时动力臂的移动带动反馈电位计产生一个极性相反与位移成比例的反馈电压,两者同时输入电子控制器进行比较产生偏差电压,经过电子控制器的转换,输出一相应的电流信号给电液伺服阀,从而操控动力臂移动到操控所要求的位置,若偏差信号为“0”,于是动力臂将停止在这个位置。

该系统并装有压力传感器,它将负载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器,起到动压反馈的作用,它将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如:稳定性等)负载反传系统(原名:动力反馈系统)

工业机械手,为了给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能有负载变化的感觉,设置了将机械手传输在末端工具上的力或负载成比例地传到操作者手中的装置。它使操作者必须使用两公斤的力才能将工具额定的负载举起,可以让操作者有机会感觉在方位、肩部和肘部的轴的负载改变的不同情况(惯性和加速度),通过操作力的改变,操作者可以正确的确定使用的力和搬运的路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快速和最佳的工作周期。

(6)总的操作方法

该机械手采用液压变量伺服系统和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操控。

高压油由一台恒压轴向柱塞泵输出,该泵通过一个过滤精度为25μm(微米)的吸滤器从油箱中吸油,通过一个过滤精度为3~5μm的高压油滤将高压油输送到系统中,额定工作压力为130bar,油压的额定值由泵的调节机构保证,故不会超过。

在高压输出管路上并联,装有一台20L的蓄能器,它可以消除系统的压力波动,在需要大流量时它可以输出部分流量,当系统需要较小时,它可以吸收部分多余的流量,故而可以起到稳定系统压力的作用。在蓄能器与泵之间装有单向阀以阻止油泵停止工作时高压油回流到油泵,同时装有压力表,可以指示系统压力值。

如果系统压力超过80bar时,压力开关(开关2)将控制仅允许动力臂移动,当油泵停止工作时,将打开一台电磁换向阀,将蓄能器的存油放回到油箱。

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方位系统中装有限位开关SW3和SW4,他们的作用是将方位角的移动控制在300°的范围内。限位开关装有机械手的移动部分,由装在末端部分置于基座上的凸轮开动它们,第一限位开关(SW3)将方位运动速度降低,第二限位开关(SW4)将机械手的动作停止。当靠近末端位置并且两个限位开关都开动时速动仍然非常高时,这就要完全切断电路和油路,让动力臂停止在瞬间位置上。

要重新开动机械手时,必须按住位于操作柄上较低位置上的按钮(7),它应一直被按着,直到动力臂重新达到工作区。

机械手的控制原理 1.机械手的控制原理

下图所示为一简易物品搬运机械手的动作示意图,该机械手是一个水平|垂直位移的机械设备,用来将工件由左工作台搬运到右工作台,当机械手处于原点时,左限开关位和上限位开关被压合,启动以后,机械手沿—Z方向向A点(工步1),夹紧工件然后回到原位(工步2),在沿X方向移向B点,放下工件(工步3),最后回到原位(工步4)完成一次动作循环,对上述动作过程,若采用常规的继电器控制,则很难识别以下两种情况下所出现的问题:一是机械手向下移动时,不能识别A点,还是向B点移动;二是在2、3工步,是先回到原点,然后向右,还是直接由A点向右位移到B点。而采用PLC的步进功能来实现对这一动作过程进行控制,不仅能有效的避免上述动作的二义性,而且是整个控制过程准确、直观。

(动作示意图)

2运动控制方式

其运动控制方式为:(1)由伺服电机驱动气控机械手(有光电传感器确定起始0点);(2)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使机械手沿X、Y轴移动(有x、y轴限位开关);(3)基座主要支撑以上2部分;(4)机械手的全部动作由气缸驱动,而气缸则有相应的电磁阀控制。其中,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分别由双线圈而为电磁阀控制,例如当下将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下降;当下将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下降停止,只有当上升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才上升;当上升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上升停止。同样,左移、右移分别由左移电磁阀和右移电磁阀控制。机械手的放松夹紧有一个单线圈二位电磁阀(称为夹紧电磁阀)控制。当该线圈通电时,机械手夹紧,该线圈断电时,机械手放松。当机械手右移到位并准备下降时,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在右工作台上无工作时才允许机械手下降也就是说,若上一次搬运到右工作台上的工件尚未搬运走,机械手应自动停止下降。

其工作过程为:当货物到达时,机械手系统开始动作;步进电机控制开始向下运动,同时另一路步进电机控制横轴开始向前运动;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旋转到达正好抓取货物的方位处,然后充气,机械手夹住货物。步进电机驱动纵轴上升,另一个步进电机驱动横轴开始向前走;直流电机转动使机械手整体运动,转到货物接收处;步进电机再次驱动纵轴下降,到达指定位置后,气阀放气,机械手松开货物;系统回位准备下一次动作。

(机械手动作过程分解图)

从原点开始,按下启动按钮时,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下降到底时,碰到下限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机械手下降停止;同时接通夹紧电磁阀,机械手夹紧。夹紧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上升到顶时,碰到上升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上升停止;同时接通右移电磁阀机械手右移。右移到位时碰到右限位开关,右移电磁阀断电,机械手右移停止。若此时工作台上无工件则,则光电开关接通,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下降到底时,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机械手下降停止;同时加紧电磁阀断电;机械手放松,放松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上升到顶时,碰到上限为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上升停止,同时接通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左移到原点时,碰到左限位开关,左移停止,一次动作结束。我们还可以根据动作分解图和控制将机械手的操作分为:手动操作、单步操作、单周期操作和连续操作。手动操作:就是用按钮操作对机械手的每一种动作单独进行控制,例如,当选择上下动作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上升: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下降,当选择左右运动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左移;按下停止按钮时,机械手右移。当选择加紧放松运动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夹紧:按下机械手停止按钮,机械手放松。

单步操作:每按一次启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步动作后自动停止。单周期操作: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一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将自动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然后停止在原起始点位置。

连续操作: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一下启动按钮,机械手的动作将自动的、连续不断地周期性循环。

在工作中若按一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动作停止,重新启动时,需用手动操作方式将机械手移回原点,然后按一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又重新开始连续操作。在工作中若按一下复位按钮,则机械手将继续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后,回到原点,自动停止。

第五篇:机电一体化

只要你学会了机电一体化的所有课程已经很不错了,机电一体化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金属工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机床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系统及应用、可编程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你是学习上面这些内容吗?如果是的话,就可以找机电厂,电厂,电气控制设备厂,或普通工厂的机电维修等工作,在工作中,就学点电气自动化的知识,这样深化你的机电一体化的知识。只要你认真领会了机电一体化化的实践知识,去到那里都会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因为现在的社会都是机电自动化的社会了。现在中型的小工厂都会用得上 机电一体化,只要有控制机械的工厂都可以去实践学习。刚开始就是不求工资的高低,只要在实践中深化自己,有了第一次的就业经验,第二次就也就会很容易了,因为招聘的人一般都会问你第一次在那里工作。工作的情况,经验的,你就要好好展示你的才华了。

管理员也可以呀,专门搞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工作,专门专业是很不错的,将来社会所有工厂都会陆续进行改造为机电一体化控制。前景无限呀。

至今机电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与成长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技术的必然结果,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现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等方面谈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工业发展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人才的必要性。机电一体化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之一.但我国目前这个专业高层次人才奇缺,高精尖方向大部分都被国外控制.因此,如果想在这个方面发展,如果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有实践经验,甚至是博士研究生,那么前途无量的.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论文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发展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

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1 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1.2 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 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

1.3 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1.4 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 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力电子学、电工学、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1.6 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发展趋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技术热点主要包括:

(1)激光技术

1)高单色性,利用激光高单色性作精密测量时,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量程。

2)高方向性,因具有很远距离传输光能和传输控制指令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导航以及遥控。

3)高亮度性,利用激光的高亮度特性,中等亮度激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可使照射点物体熔化或汽化,对各种各样材料和产品进行特种加工。

4)相干性,由于激光速频率单

一、相位方向相同。适用于激光通信、全息照相、激光印刷以及光学计算机的研制,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通过一些激光技术改变激光辐射的特性,应用范围更广。

(2)传感检测技术

1)激光准直,能够测量平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也可以做三维空间的基准测量。

2)激光测距,其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但受天然影响大。

3)光纤探测器,在目标很小,间隔受限或危险的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是光纤探测器。

其他还有激光打孔、刻槽=标记、光化学沉积等加工技术。

(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激光快速成型是利用计算机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层,将热塑性塑料粉末或胶粘衬底片材纸张烧结,由点、线构造零件的面(层),然后逐层成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使新产品及早投放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4)光能驱动技术

利用光致变形材料可制作光致动器和光机器人。现已研制成功一种光致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在形状记忆合金上,反复地通、断使材料伸缩,再利用感温磁性体的温度特性,将材料末端吸附在衬底上。利用材料本身的伸缩和端部的吸附特性,加上光的通断便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实验验证,该致动器能可在顶面步行。这种状态目标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发现具有优异光作用特性的动态物质,则可使光能驱动技术广泛应用。

3.结语

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在机械技术中恰当地引入电子技术,产品的面貌和行业的面貌就可以迅速发生巨大变化。产品一旦实现光机电一体化,便具有很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价值,将给开发生产者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志,朱文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制造工程,2001(12)

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0(8)

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3(12)

左铁钏、施定源、陈铠.激光加工技术的优势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光杂志,1999(4)

王家淳.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激光技术,2001(2)

下载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

    关于机电一体化

    关于机电一体化【摘要】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其在以后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近些......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

    机电一体化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要素:(1)机 11. 三种运动循环图绘制方法及特点: 固定监测点上的光强则变化械单元,包括机械本体、机械传动机构、机械支承、机械连接。(2)动力单元:为系统提供......

    机电一体化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机械装配图和电气原理图识图能力,会用计算机进行AUTOCAD绘图,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对机电设备进行机械与电气检查、故障排除,能......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

    机电一体化

    第四章机电系统教学试验台 1、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的用途(教学实验设备)。 2、 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的特点(模拟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机械、气动、PLC控制、交流调速和传感器等技术为......

    机电一体化

    本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主要开设电《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