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

时间:2019-05-14 19:2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

第一篇: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

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

石油和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有毒物质: 如常见的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一氧化碳、氨气、芳烃、烯烃、乙烯、二氯乙烷、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以及酸、碱等。

粉尘: 如煤尘、电焊烟尘、罐内打磨时的金属粉尘、催化剂粉尘、树脂粉尘以及各种添加剂粉尘等。

噪声: 如压缩机、鼓风机、泵等产生的强噪声。

射线: 包括工业探伤X、γ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γ射线以及医院影像科的医用X射线等。

其它:包括高温、高压、低压、振动以及电焊时产生的紫外线等。

第二篇:有机溶剂中毒与职业性危害

有机溶剂中毒与职业性危害

刘恒 社科试验班 312010xxxx

[内容摘要] 职业病威胁着劳动者们的健康,现以典型的有机溶剂为例,说明其性质和对相关行业员工造成的职业性损害,建议加强对职业卫生环境的监管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此类有毒性的有机溶剂、做好防护措施、对员工的职业健康负责。

[关键词] 三氯乙烯

正己烷

有机溶剂

职业性损害

在我国东南沿海很多工业发达的地域,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严重,然而造成职业病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我们从东莞市2003-2007年职业病发病情况看出三氯乙烯、正己烷和苯三种有机溶剂所致的职业病案例数占到58.88%,各类有机溶剂造成的职业性损害已经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1]。

因此加强有机溶剂使用的监管,企业做好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1.有机溶剂

1.1有机溶剂概述

是一大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不大,常温下呈液态。有机溶剂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它存在于涂料、粘合剂、漆和清洁剂中。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如,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和三乙醇胺。[2] 1.2三种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

1.2.1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分子式C2HCl3,相对分子质量131.4,常温下呈无色液体,有似氯仿气味。熔点-73℃,沸点81.7℃,密度1.46g/cm3,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等,遇火焰易产生火灾及爆炸。

1.2.2正己烷(n-hexane)分子式C6H14,相对分子质量86.2,微臭的无色挥发性液体。熔点-95.3℃,沸点68.74℃,密度0.66g/cm3,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一般情况下正己烷中往往混有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杂质。1.2.3苯(benzene)

分子式C6H6,相对分子质量78.1,无色具芳香气味的液体。熔点5.51℃,沸点80.1℃,密度0.88g/cm3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毒,是一种致癌物质。[2]

1.3三种有机溶剂与劳动者的接触情况

三氯乙烯主要用作金属的表面处理剂,有脱脂和去污效果以作上漆准备,另外还被用作油脂、石蜡的萃取剂,杀虫、杀菌剂有效成分的溶剂,修正液组成成分,与以上所述相关工作有关的职业从业人员均有接触。

正己烷可作涂料、颜料的稀释剂,又可用于制鞋业和植物油的提取,有较强的挥发性,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苯则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有机溶剂,可能与其接触的行业有橡胶、油漆、印染、医药、农药、化肥以及石油化工等等。由于苯具有挥发性,吸入苯往往能引起中毒。

2.发生以上三种有机溶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

2.1三氯乙烯中毒

目前认为,三氯乙烯致全身性皮肤损害属于Ô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其起病特点为: 接触三氯乙烯后30d 左右, 一般先发热, 后出现皮肤损害, 伴肝损害, 与接触剂量似无明显关联。发病后来势凶猛, 死亡率高。[3] 2.2正己烷损害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己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本病起病隐匿而缓慢,从接触到发病 3~28个月,病程 630个月不等,多为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常先有一段潜伏期,通常约 10个月,随后表现出食欲不振、头昏、体重下降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触电样”、“蚁走样”及“胀大变厚等感觉异常,后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轻症者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麻木,痛、触觉、震动和位置觉减退,下肢为重,伴肌肉疼痛,跟腱反射减退,一般呈手套、袜套样分布。重症者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为下肢远端无力腓肠肌压痛,肌肉痉挛,继而腱反射减弱至消失,跟腱反射最早减退,随后可有膝腱 反射减退,桡骨膜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甚至腹壁反射减弱至消失。恢复期正相反,腱反射先从肢体近端开始恢复,最后为远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以运动障碍为主,痛、触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和位置觉仅轻度减退。多数患者感觉障碍波及四肢,呈对称性,有步态异常,呈跨步状。严重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手足多汗、末梢皮肤发凉等。此外,正己烷中毒主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以导致脊髓病变。[2]

[4]

2.3苯中毒的表现

2.3.1急性中毒

一般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中毒两种类型:(1)轻度中毒;病人感到头晕、头痛、眩晕、酩酊感、神志恍惚、步伐不稳,有时可有嗜睡、手足麻木、视力模糊。消化系统症状可有恶心、呕吐等。粘膜有轻度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或咳嗽等。(2)重度中毒:病人除有以上神经系统等症状外,还可出现谵妄、震颤、昏迷、强直性抽搐等症状,极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少数患者可有心肌缺血或I—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2.3.2慢性中毒

中毒情况因工作环境、个人健康状况及对毒物敏感性等而不同,且与性别、年龄等也有一定关系。故工种、工龄相同的人,中毒情况并不一致。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与中毒程度也不完全相称,一般有如下—些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早期最常见的是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是头晕、头痛,以后有乏力、失眠或多梦、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等。开始经休息后可改善,以后则持续存在。根据临床观察,慢性苯中毒的神经衰弱综合征,较其他有机溶剂引起的相对为轻。自主神经失调也较少见。极少数病例有四肢末端痛觉减退和麻木等,一般无运动功能障碍。(2)造血系统:血象异常是慢性苯中毒的特征,但其变化多端,缺乏规律性。可归纳为:①早期血象异常;②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④继发性白血病。局部作用;两手皮肤长期接触苯后因脱脂而干燥。严重时,可有皲裂。少数敏感者发生皮炎或湿疹样皮损。患者可因苯刺激而有结膜炎。[2]

3.对上述临床表现的处理

3.1三氯乙烯(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现场,安静卧床休息。皮肤污染后,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眼接触后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口服中毒者尽快洗胃,并给予活性炭,最后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对症治疗,积极防治脑水肿和心、肝、肾损害;心跳和停止者,迅速进行心肺脑复苏术。非心跳骤停者禁用肾上腺素及其他拟肾上腺素药物。若出现“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并适量维持。(4).乙醇可增强三氯乙烯的毒作用,应避免使用含乙醇的药物。3.2正己烷

急性中毒的处理(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吸氧。(2)皮肤污染处可用肥皂水清洗。眼部受污染时用水冲洗。(3)口服中毒如口服量不大不一定洗胃,给予口服活性炭,必要时导泻。(4)肾上腺素类药物在正己烷中毒时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尽量不用。[5]

3.3急性苯中毒的处理常规治疗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 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 换去污染的衣服。迅速给予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精神安慰, 克服紧张情绪, 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过分躁动。对误服者应及时使用015%活性炭悬液、1%~ 5%碳酸氢钠液交替洗胃, 然后用25~ 30 g 硫酸钠导泻(忌用植物油)。苯溅入眼内, 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 可用葡萄糖醛酸酯钠(肝泰乐)014 g, 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016 g, 加入壶内滴入, 1~ 2 次/ d;维生素C 亦有解毒作用, 可用1 g 加入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 mL 中静脉推注, 或2~ 3 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静脉滴注, 1~ 2 次/ d。密切观察呼吸、心跳、瞳孔、眼底变化及液体出入量、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 及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处理。[6]

4.讨论、给出预防措施

结合常见的导致职业性损害的几种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劳动者患病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有机溶剂导致职业病有以下原因:(1).有机溶剂大都属于具有较强挥发性的毒物,甚至有的溶剂气味独特,易产生嗜吸的现象

(2).工作环境的排气不畅致使有机溶剂进入劳动者体内(3).有机溶剂类产品本身往往有项目超标的情况

(4).劳动者的防护意识不强,企业防护措施不够到位,体检往往不能执行

为了减少职业病案例的发生,我们必须从多方入手,对症下药。首先,必须依法加强对有机溶剂的生产销售的监管,确保符合国家标准。有可能的情况下换用无毒的清洗剂、胶粘剂,或者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劳动者和有毒物质的接触机会。其次,对有机溶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管道和容器进行定期检查,以免有毒物质逸出,保证生产环境的通气,时常检测相关有毒物质的浓度,企业应尽力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最后,对于劳动者自身,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护理防备措施,要求定期体检,出现症状及时地去接受正确的救治。

[参考文献] [1].李小杰 钟逸菲 东莞市2003-2007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J] 《中国职业医学》

2009.10 [2].[EB/OL] baike.baidu.com [3].李来玉 陈秉炯 黄先青等 广东职业性三氯乙烯皮肤损害的发病

情况及分析 [ 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8, 11(6): 378 [4].海峡网 [EB/OL] www.xiexiebang.com 2006

[5].张寿林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 急性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

(二)[J] 劳动保护

2002.11 [6].李树强 期 急性苯中毒的早期处理 [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年第11卷11

2004

第三篇: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李英新 山东禹城市

十里望卫生院 山东 禹

城 手机 ***)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于2011年7月对50名妇产科护士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羊水.血液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针头.缝合针.刀片刺伤过。结论:妇产科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不力,应加强妇产科护士职业防护教育。关键词妇产科护士 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妇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处于羊水.血液.分泌物及锐器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高危人群。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为妇产科护士在职护士50人,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5-+ 6.5)岁,护2a-30a,平均护龄(14.5+_7.5),技术职称:护士12 人,护师28 人,主管护师10 人。学历:中专26 人,大专24 人。.经过调查,多数妇产科护士被羊水。血液污染过,不同程度的被针刀刺伤过受过多种危害因素影响,这多种有害因素主要表现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四方面,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我们就这些问题中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1物理性因素 医护人员最常见的损伤是针刺伤.负重伤及辐射电伤害。2.1.1护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各种注射.输液.缝合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妇产科护士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于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损害而引发血液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1】。目前,已证实2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针刺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可以是受伤者感染HBV。引起针刺的因素主要(1)妇产科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等。

(2)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个人防护意识较弱。(3)妇产科护士在回收废弃针头.毁形浸泡及拔出针头.加药及重套针帽等环节中均容易发生针刺伤。(4)如在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或会阴缝合时,因孕产妇不配合不慎被针头刺伤等。2.1.2负重伤 护理工作是一种集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由于妇产科护理人员常因配备不足,经常加班加点,饮食起居毫无规律,再加上经常性的护理操作,站.座等不同姿势常常带给椎间盘不同的压力,所以妇产科护士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还易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及颈椎病等。2.1.3噪音的污染 妇产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器使用的噪音,人为的噪音可以使护理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甚至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2.1.4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场所也存在着潜在的职业安全因素,如用电.用氧不慎导致的火灾及患者暴力等。

2.2化学性因素 妇产科护士经常接触一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

等挥发性消毒剂刺激皮肤粘膜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导致中毒或致畸,另外,妇产科护士若长时间.小剂量暴露在紫外线下,也可因蓄积致癌或致畸。

2.3生物性因素 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血液.羊水.恶露.大小便.唾液及其他分泌物,受到侵害的危险性高,常见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以及孕产妇阴道分泌物中的真菌.滴虫.淋球菌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2.4 心理性因素 主要为精神紧张和心理疲劳。妇产科护士的每项操作均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如经产妇宫口开全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痫抽搐的急救,羊水栓塞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等。都会给妇产科护士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妇产科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很多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多疑.神经质等。

3.防护对策

3.1医院管理 3.1.1,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害性,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对妇产科护士进行上岗防护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进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改善和引进新的安全医疗用具,对已发生者进行治疗,认真登记,不断总结治疗经验,积极采取措施。3.1.2 改善工作条件,医院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监督管理,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完善排污系统,提供个体保护装置,以减少职业暴露【2】。3.2防止物理性损伤 3.2.1避免针刺伤.锐器伤等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严格管理各种锐器,针头随时套上针帽,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该容器放在方便实用的地方,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一旦针头刺伤,立即在近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用2%的碘伏,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并报告质监部门进行相关检测,根据结果48h内免费注射高价免疫制剂。3.2.2避免负重伤 合理安排班次,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又减少了因工作姿势.负重带来的疾病,同时鼓励护士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3.2.3防止电离辐射.电损伤.噪音污染 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合理使用消音功能,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设备,对妇产科使用的各种车定期进行保养。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定时开关应装在房间外,便于控制,掌握工作用电用氧知识,保护自己。3.3防止化学损伤 妇产科护士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准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如不小心弄到眼睛里或皮肤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把影响降到最低。对孕期和哺乳期的护士给予特别照顾。工作间在密封消毒后应开窗通风,这样,既达到了消毒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另外,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使用范围,逐步由化学消毒剂过渡到物理灭菌。3.4 防止生物损伤 妇产科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羊水.排泄物时,带防护手套.脚套。应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双手,洗手是预防传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要正确使用六步洗手法,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废弃物要严格处置,放在专用的包装袋内,放规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此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体,预防接种,也是预防生物性损伤的有效措施。3.5 心理因素的防护 在工作管理上,护士长根据护士的性格.特长和能力大小,合理安排班次,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为护士提供感到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另外,妇产科护士应掌握一些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交流,适当的宣泄,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3】,还要合理的改善营养,创造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加强护士的自身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都是避免心理损伤有效措施。讨论: 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仔细,提高工作中的慎独性和自律性,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防护工作,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减轻护士的负担,提供有力的职业保障,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医院应规范管理,强调从预防入手,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大大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妇产科护士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应对技巧,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业务学习,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熟练的工作流程,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时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随即应变能力,保障自我的职业安全。参考文献

1.王凤兰 王淑美 栾树荣 王庆华 李霞 产科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 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86

2.王秋红.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与职业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113

3.陈晓菲,助产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2):I

第四篇:某电解锰生产企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某电解锰生产企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李宏郑邦健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电解锰企业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本省某电解锰生产企业为对象,了解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辨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用和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各主要作业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性有害程度及防护设施的效果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结果该电解锰企业工作场所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为:粉尘、硫酸酸雾、锰及其化合物、氨、二氧化硒、二氧化碳、重铬酸钾、噪声等8种。在检测的工作场所中,氨、二氧化硒、二氧化碳、重铬酸钾4种毒物的空气中浓度均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矿石粉碎和极板剥离岗位Leq(A).8 h超过85 dB(A);制液车间空气中硫酸酸雾浓度为11.9 mg/m3;磨粉收料和加料浆化岗位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浓度为0.304 mg/m3和0.352 mg/m3;磨粉收料转运、投料浆化和制液槽面岗位空气中生产性粉尘浓度分别为18.6、37.0、18.7 mg/m3。结论该企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关键控制因素是粉尘、噪声、硫酸酸雾和锰及其化合物;关键控制点是磨粉工序、制液加料工序和金属锰剥离工序。该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跑冒滴漏严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工人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第五篇:加油站危害因素识别

加油站危害因素

汽油、柴油的成份很复杂,长期接触对身体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个体原因),最主要最常见是铅中毒的病状和一些像缺乏维生素的症状,究其原因,都是由于铅所引起。另外,由于汽油易挥发,所以常常引起呼吸类的疾病,如肺系疾病的肺炎,肺气肿等,部分人还会产生皮肤过敏症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加油站里的油主要成分是汽油,所以要了解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汽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橡胶、油漆、染料、印刷、制药、粘合剂等工业用汽油作溶剂。机器部件和衣物的清洗去污以及电镀产品的前处理用汽油做去油剂。

由于产地及生产方法不同,汽油的成分及毒性各有差异。汽油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并且易溶于脂肪。在生产环境中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产生不良影响。对骨髓的作用可能是汽油中混有苯类物质所致。

急性中毒轻症表现麻醉症状,精神恍惚、步态不稳、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有的病例可有颈强直,呼吸快速、血压波动、口唇紫绀。检查肝脏肿大,肝动异常,严重病例可留有癫痫病、视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后遗症。

在特种情况下,如汽车司机口吸油管误将汽油吸入肺内,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剧烈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呼吸频促而浅表、口唇紫绀。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

汽油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晕、头痛、失眠、恶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肌无力、震颤、手足麻木,血压忽高忽低,易兴奋,喜怒无常,兴奋和抑制无规律性地出现,有的可出现癔病样症状。

接触汽油皮肤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预防措施与有机溶剂相同。过敏性皮炎患者及孕妇不宜从事接触高浓度汽油的工作。

下载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化生产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认识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矿山开采中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矿山开采中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矿山开采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气温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内容:职业性致癌因素模拟试题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内容:职业性致癌因素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中......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工作方案

    永春县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整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掌握我县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根据泉州市卫生局《泉州市职......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为做好公司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

    机械制造业职业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

    常见工种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常见工种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

    有色金属冶炼的安全生产特点及主要危害因素

    有色金属冶炼的安全生产特点及主要危害因素 有色金属的冶炼根据矿物原料的不同和各金属本身的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冶炼,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化冶金。从目前的......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官方)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________先生/女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我公司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