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32、简述顾炎武诗歌的特点。P13333、简述苏州派传奇创作在内容上的特色。P14934、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主张。P16135、简述《长生殿》中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P16736、简述扇子道具在《桃花扇》剧中所起的作用/简述《桃花扇》的艺术结构。P18937、蒲松龄《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批判。P19438、简述蒲松龄《聊斋志异》在刻画鬼狐花妖时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P20239、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P24540、方苞古文创作的理论。P26941、简述姚鼐的散文理论主张。27042、简述龚自珍诗的浪漫主义特色。/龚自珍诗歌的艺术成就。P28943、简述黄遵宪诗歌的艺术特色。P303
论述题
1、举例说明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征。P302、举例说明柳永羁旅词的特点。P553、论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P684、论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P715、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P1266、论辛弃疾词的豪放艺术特征。P1397、论元杂剧兴盛的艺术特征。P1888、论《窦娥冤》的戏剧冲突。/论窦娥的悲剧形象及其社会原因。P1999、论崔莺莺人物形象特征。P21010、论马致远对《汉宫秋》昭君出塞故事的修改极其意义。P21811、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和赵五娘的人物形象。P24712、论诸葛亮人物形象及意义。P1513、分析宋江的人物形象。P2914、论《牡丹亭》的思想内容。P6815、论述杜丽娘的人物形象特征。P68
16、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P70
17、论《西游记》前七回孙悟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P79
18、论“三言”在思想上的时代特征。P98
19、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P181 20、论蒲松龄《聊斋志异》在刻画花妖鬼狐时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P202
21、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色。P226
22、论贾宝玉的人物形象。P240
23、论龚自珍诗歌的艺术成就。P288
第二篇: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10.张先的词多写男女之情,作者因“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句被呼为“桃杏嫁东风郎中”。以善用“影”字著称,因得意《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帘压卷花影”、《剪牡丹》“堕飞絮无影”,而自呼“张三影”。
11.晏殊的“暮子”晏几道,与其父并称“二晏”,子叔原,号小山,其词集自称《乐府补亡》,通称《小山词》。黄庭坚用四“痴”来评价其为人。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受御史李定等陷害,酿成著名的“乌台诗案”。中国最早的文字狱。
13.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为苏轼随笔似的小品文集,其中包括贬居黄州时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14.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三人合称“苏门四学士”。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作诗以苦吟著称,黄庭坚称他为“闭门觅句陈无己”,著有《后山集》。
15.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6.张耒,字文潜,号柯山,著有《宛秋集》。
17.晁补之,著有诗文集《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编》。
18.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有《淮海集》、《淮海词》传世,被评为婉约词家的最杰出代表。
19.贺铸,字方回,词集名《东山集》,词的特点是词采富丽,着色浓艳,有“妖冶”之风。
20.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名自题《片玉集》后世亦题《清真集》后人评周词,称之为“正宗”、“集大成(仅是对传统婉约词风而言)”。
2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词集《漱玉集》,曾作有一篇《词论》。
22.陈与义,号简斋,有《简斋集》。
23.朱敦儒,字希真,有词集《樵歌》传世。
24.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25.杨万里,号诚斋,有《诚斋集》。26.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晚年在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2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留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的文章最具特色的是《老学庵笔记》和《入蜀记》以及《渭南文集》中的若干序跋记传文字。北宋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首先使用了“笔记”这一名称。宋代笔记的内容大致包括史料逸闻、风俗掌故、学术考辨、诗文赏析等。《老学庵笔记》内容涉及朝政时事、人物故旧、琐闻轶事,也记录了作者的读书心得、考辨成果。
28.辛弃疾,子幼安,号稼轩,有《稼轩词》传世。诗人排遣苦闷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向千古江山、风流人物寻觅知音,登临吊古、咏叹兴亡成为辛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另一条排遣途径是向自然寻求友朋,自然山水因而成为诗人英雄性格的化身或见证,为诗人奔走于笔下。自然景物在辛词中显得极富生命感和人情味,获得一种特殊的表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水中,为自己活跃的生命寻找到另一块更广阔的天地。
29.辛派词人有陈亮,刘过,刘仙伦,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宋末刘辰翁等人,亦属辛派词人。
30.江湖诗派:在四灵之后,又出现了一批飘逸江湖的诗人。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僚,身份低微,也有少数人曾官要职。他们相互酬唱,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戴复古,号石屏,有《石屏诗集》、《石屏词》。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后人评其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岂剪红刻翠者比耶”。
31.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人们称姜夔这一流派为格律诗派。
32.吴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张炎在《词源》中称吴文英词为“质实”,以与姜夔的“清空”相比,并批评他“凝涩晦昧”,“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33.王沂孙,号碧山,著有《碧山乐府》。代表作《齐天乐。蝉》,其中“铜仙铅泪”的典故,明显表达了亡国之痛。
34.张炎,号玉田,有《山中白云词》。他的《词源》是一步很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上卷论音乐,下卷论词的创作,主张“清空”,反对“质实”,推崇姜夔的“骚雅”。
35.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南宋后期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重要的宋代诗话。严羽,自号沧浪逋客。《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师法》、《诗评》、《考证》五部分,严羽对宋代影响最大的苏、黄两家诗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这两家是“以文字为师,以才学论诗,以议论为诗”,“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36.以禅喻诗:他提出“兴趣”说,认为诗歌本质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他在说明这种诗歌本质时采用的是“以禅喻诗”的方法。以禅喻诗的风气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直接以禅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严羽认为诗的本质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靠“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的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37.刘辰翁,号须溪,有《溪须集》他发展了“评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形式。
38.辽皇后萧观音作抒愁怨的《回心院词》十首,被誉为“深得词家含蓄之意”,“大有唐人遗意”他的作品收录在王鼎的《焚椒录》中。
39.院本杂剧和诸宫调是金代兴起的两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40.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他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和金史著作《壬辰杂编》。元好问的词为金源一代冠冕,兼有婉约和豪放风格,被张炎赞为“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41.诸宫调: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因而容量大为扩充,音乐变化更为丰富,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除旁述外,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搊弹词”。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42.元杂剧基础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五种。
43.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拜月亭》。
44.元散曲的流行早于杂剧,在金、元之交就被文人士大夫所采用,称为“新乐府”,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
45.南戏产生于宋代。
46.宋杂剧的表演体制一般分为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梦粱录》说宋杂剧的特点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47.杂剧在结构体制上,一般是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剧本包括唱词(曲文)与宾白两大部分,唱词是剧本的主体。杂剧中人物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48.杂剧在角色体制上,一般分为四大类:旦、末、净、杂。
49.有关元代杂剧、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录鬼簿》。
50.关汉卿是使元杂剧形式最后定型的作家之一,社会剧的代表作《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爱情婚姻剧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主角的,代表作《救风尘》(人物:赵盼儿、周舍、安秀实)、《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历史剧主要有《哭存孝》、《西蜀梦》、《单刀会》。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51.董解元集《西厢记》故事于大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它所讲述的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52.《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以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故事,明人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53.元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马、白、郑属于以文才见长的作家,白、马属前期、郑属后期。
54.白朴有杂剧16种,现存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男主人公裴少俊、女主人公李千金。《梧桐雨》是一出历史悲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此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55.爱情婚姻剧:前期:杨显之,外号“杨补丁”,代表作《潇湘雨》,石君宝《秋胡戏妻》本于汉刘向《故列女传。鲁秋洁妇》及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女主人公罗梅英。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带有神话色彩。后期:乔吉《扬州梦》以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取材于杜牧《张好好诗》及《序》,写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风流韵事;《金钱记》本于唐人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及“韩寿偷香”的故事,写唐代诗人韩翃的恋爱故事。《两世姻缘》是他的代表作。
56.社会剧包括公案剧和家庭剧。元前期杂剧中,以李潜夫的《灰栏记》和《陈州粜米》。德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还将《灰栏记》改编为《高加索灰栏记》。元前期家庭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廷玉,代表作《看钱奴》是一出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其他还有武汉臣的《老生儿》、张国宾的《汗衫记》等。后期以秦简夫的家庭伦理剧《东堂老》(代表作,塑造了商人形象)、《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57.历史剧:前期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成就最高。此外还有高文秀的《渑池会》、狄君厚的《介子推》、李寿卿的《吴员吹箫》、郑廷玉的《疏者下船》、孔学诗的《东窗事犯》等。水浒戏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头》,李文尉的《燕青博鱼》等。以文人为题材的有王伯成的《贬夜郎》,费汉臣的《贬黄州》,宫天挺的《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范式传》,《太和正音谱》评:“其词锋颖犀利,神采烨然,若健翮摩空,下视林薮,使狐兔缩颈于蓬荆之势。”后期历史剧代表作家杨梓《霍光鬼谏》、《敬德不服老》、《豫让吞炭》三种。
58.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它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是由民间小唱、唐诗宋词发展而来的。小令包括“带过曲”、“重头小令”。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以“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曲的出现是对词的一次重大变革。曲的对仗有“合璧对”、“鼎足对”、“连璧对”、“连珠对”、“扇面对”等。
59.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夜行船。秋思》套,词曲可称元代套曲中的压卷之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的咏景名篇《天净沙。秋思》,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景。”清人焦循《易余龠录》称其为“一代巨手”。
60.后期散曲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和徐再思。张可久一生专写散曲,有《小山乐府》;明李开先将乔吉与张可久并论,称为“曲中李杜”。徐再思与贯云石的散曲,世称“酸甜乐府”。张养浩,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传世名篇。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具有粗犷的“蒜酪风味。”
61.南曲由宋杂剧、唱赚、宋词和民间歌舞戏等综合发展而来,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称“温州杂剧”。
62.四大南戏:《荆(钗记)》(一般认为是元人柯丹丘所作)、《刘(知远白兔记)》(系永嘉书会才人编纂)、《拜(月记)》(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在四大南戏中思想成就最高),、《杀(狗记)》。高明的《琵琶记》被称为“曲祖”、“南曲之宗”。
63.高明,字则成,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为东嘉先生。
64.北方诗文源于金末赵秉文、元好问、学习苏轼。北方诗文的代表作家是王恽、姚燧(前期盛世之音的代表,以散文见称)。
65.前期南方诗文的代表作家是戴表元和赵孟頫(著有《松雪斋集》)。
66.后期诗文的代表作家是虞集(当时诗坛领袖,领导南北诗家驰骋竞进,使元代诗坛达到极盛)。
67.萨都剌(有《雁门集》后人推崇他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68.元诗四大家:杨载、范椁、虞集、揭傒斯。
69.杨维贞,字廉夫,好铁崖,别署铁笛道人,有《铁崖先生古乐府》。时称“铁崖体”。
70.话本原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宋人说话有四种“家数”,即小说,讲史,将经,合生或说诨话,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都是短篇故事,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
71.宋元话本小说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开始了我国文学语言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72.《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合称《全相平话五种》。
73.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74.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称为“章回小说”。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75.《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刻本,此书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做了一些较明显的加工和修改,主要是辨证史实、增删文字、削除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76.《水浒传》的编著者施耐庵和罗贯中。现存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余象斗和杨定见两种)、七十回本(金圣叹“古本”,贯华堂本),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间郭勋刻本原书共二十卷。一般认为,万历时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最接近《水浒传》祖本。
77.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八股文”(制义)的倡导者,以寓言体散文《郁离子》最为出名,名篇《卖柑者言》。
78.高启,纂修《元史》,他的诗最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歌行体和七言律诗。
79.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三位台阁重臣的诗文,称为“台阁体”。
80.因李东阳是茶陵人,因此这一诗派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茶陵诗派”。主要诗人有谢铎、张泰、彭民望等。
81.文坛上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主义文学。与李、何共同被称为“前七子”的代表作家是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82.朱权,著有《太和正音谱》。
83.朱有燉,皇子,别号诚斋,集名《诚斋乐府》。丘濬,著有《五伦全备忠孝记》。
84.贾仲明,自号云水散人,代表作《萧叔兰情寄菩萨蛮》。
85.杨景贤,号汝斋,蒙古族人,代表作六本二十四折的《西游记》。
86.王九思,著有散曲集《碧山乐府》、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记》(一名《曲江春》、《杜甫游春》)和《中山狼》(开明代单本杂剧之先)。
87.明后期最杰出出的作家是徐渭,他的《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88.王骥德称王衡的讽刺喜剧《郁轮袍》合《真傀儡》二剧,“大得金、元本色,可称一时独步”。
89.徐复祚的讽刺喜剧的杂剧《一文钱》。
90.明嘉靖、隆庆间,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使昆腔集中表现了南曲轻柔婉折的特点,同时部分保存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他的伴奏器乐兼用箫、管和琵琶、月琴等弦乐。
91.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92.沈璟的《南词全谱》,贯穿沈璟戏曲格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因沈璟是吴江人,故被称为“吴江派”,文学史上也称作“格律派”。
93.孟称舜《娇红记》是在《西厢记》、《牡丹亭》之后,《娇红记》把爱情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红楼梦》之前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剧。
94.高濂(号瑞南道人)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
95.孙钟龄的讽刺喜剧《东郭记》。
96.临川四梦:汤显祖的《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都有梦境的描写,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97.《邯郸记》和《南柯记》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材。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作者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98.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
99.明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就题材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100.《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
101.《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这一派。
102.《金瓶梅》以后有影响的同类作品有《玉娇丽》。
103.《封神演义》(许仲琳著)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其他还有《西游补》(董说著)、《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
104.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
105.英雄传奇小说中代表作是《北宋志传》,公案小说有《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
106.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话本则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远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明后期专门的白话短篇小说作家的作品称为“拟话本”。
107.明嘉靖年间洪●(木加便)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成为最早的话本专集。
108.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子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此外,有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109.后七子“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而以李、王为首。
110.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111.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112.李贽,号卓吾,他提倡“童心”(真心),他反对复古。
113.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集》。114.由于这一文学流派的两个代表人物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之为“竟陵派”,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形成了“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115.复社领导人物是张溥,代表作《五人墓碑记》。
116.复社之外,还有几社。
117.在晚明融合“公安”、“竟陵”之长而较著名的作家是张岱。张岱,号陶庵,有《陶庵梦忆》、《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代表作《湖心亭看雪》。
118.顾炎武,别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曾参加复社,其诗被人称作“一代诗史”,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
119.“江左三大家”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120.钱谦益,号牧斋,作品有《初学集》。
121.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神韵说的倡导者是王士祯。
122.查慎行,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力而最有成就的作家。
123.明末清初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
124.清初词坛上,势力最盛、影响最大、真正廓清了明代词坛上遗习而树立了清代风气的是以为首的浙西词派和以陈维崧的阳羡词派。
125.朱彝尊,他的词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张炎,曾纂辑唐宋元五百余家词为《词综》。
126.江苏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一批以编剧为生的职业剧作家,包括李玉、朱素臣等。
127.李玉是苏州派的领袖人物,代表作《一捧雪》、历史剧《千忠戮》,与人合撰的《清忠谱》(生动描写了东林人士周顺昌反对魏忠贤的斗争),其,其中《千忠戮》的[倾杯玉芙蓉]流传甚广,遂有“家家‘收拾起’([倾杯玉芙蓉]的首句),户户‘不提防’”(《长生殿。弹词》[南吕一枝花]首句)之说。
128.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公案剧)。
129.尤侗,代表作杂剧《读离骚》传奇《钧天乐》(揭露科举积弊),王士祯《池北偶谈》称道“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种至文”。
130.李渔的传奇全是场上之曲,总名《笠翁十种曲》,完成了把风流和道学融为一体的目的,锻铸了一种清理合一的理想。131.洪昇的戏曲唯《长生殿》传奇和杂剧《四婵娟》(包括《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132.《长生殿》传奇共二卷五十出,有人称“是剧乃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13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最早的刻本青柯亭本,它达到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
134.《聊斋志异》以后的短篇文言小说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新齐谐》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135.《金瓶梅》系统,以家庭生活为描写中心,著名的有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醒世姻缘传》是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解剖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生活的作品。在艺术上此书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
136.《水浒传》系统,写英雄传奇,著名的有陈枕的《水浒后传》、钱采、金丰的《说岳全传》。
137.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大都为江浙一带的人,所以主人公的籍贯也围绕在江浙地方,具有浓厚的江浙地方色彩,《好逑传》是其中的佼佼者。男主人公铁中玉,女主人公水冰心。
138.《儒林外史》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卧闲草堂本,同治年间,出现了齐省堂增订本。
139.《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评本八十回本(脂砚斋、畸笏叟)和程(高)本(程甲、程乙)。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
140.红楼梦》研究中五四运动以前,最有影响的是“评点”和“索隐”两派,其中,后期索隐派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这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第一篇比较系统,比较科学的研究专论,也是第一篇超越中国传统小说理论,采用西方近代美学理论研究《红楼梦》的论文。五四以后,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派是红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141.李汝珍,字松石,他的《镜花缘》谈才学和妇女问题。
142.沈德潜编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
143.格调说:沈德潜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在表现上,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究格律”,由于他的努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弥漫于诗坛。144.肌理说:翁方纲的论诗主张:主张用学问做根柢,以增加诗的骨肉。
145.袁枚,字子才,他的文学评论《随园诗话》,主张写诗抒写性灵。
146.义法:方苞的文学见解,义,指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法,指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不过,方苞所指的内容就是有关圣道伦常的内容。义法后来形成桐城派文论的中心。
147.姚鼐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文章兼备。
148.清初骈文代表作家有陈维崧,著有《湖海楼集》;毛奇龄,著有《西河全集》;清中期是清代骈文的黄金时代,以汪中成就最高,他也是整个清代谢骈文的第一高手,代表作《哀盐船文》。清后期则有以王闿运、李慈铭为代表的晚清骈文十大家。
149.清代流行弹词、鼓词、子弟书、宝卷等。
150.《天雨花》(清代较早的一部弹词,作者是女作家梁贞怀)、《再生缘》(二十卷,作者是女作家陈瑞生。
151.龚自珍,号定庵,他诗、词、文兼长,尤以诗文成就最高,他的七律《咏史》、《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是他的传世之作。
152.魏源,著有《海国图志》,他与龚自珍同属今文学派,倾向改革。
153.梅曾亮,字伯言,是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他成为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
154.曾国藩,字涤生,湖南人,他是把桐城派古文推向中兴局面的领袖人物,为文于义理、考据、辞章外,还强调“经济”,并自立一派,编有《经史百家杂钞》,时人称为“湘乡派”。
155.宋诗运动滥觞于以宋荦、查慎行为代表的宋诗派,他们宣扬宋诗,推崇苏轼,至同治、光绪年间,这一运动衍变为“同光体”。
156.同光年间小说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为侠义公案小说,一为狭邪小说。
157.《施公传》为侠义公案小说开山之作。集大成之作是《忠烈侠义传》(《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俞樾将其改名为《七侠五义》。
158.狎邪小说,指清末以娼妓优伶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章回小说,它的直接源头,是才子佳人小说和《红楼梦》续书。《品花宝鉴》,作者陈森,是狎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惟一集中反映乾嘉之际京师狎优风尚的作品。
159.《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曾编辑文艺月刊《海上奇书》,小说人物对话全用吴语方言,充满浓厚的地方色彩,胡适推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60.《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
161.“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人。
162.黄遵宪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堪称一代诗史。
163.传统诗坛上势力最大者是继宋诗运动而起的“同光体”诗派,代表作家沈曾植、陈三立、陈衍等。汉魏六朝派代表作家王闿运,晚唐派代表作家易顺鼎,他们这些流派标志着拟古诗派的没落。
164.清末四大譴責小説: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和曾樸的《孽海花》。
165.《官場現形記》在藝術上深受《儒林外史》的影響,全書由短篇故事蟬聯而成,沒有貫穿始終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一人演述完峻,即遞入他人,若斷若續,與《儒林外史》略同。
16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結構,較《官場現形記》完整。全書雖仍無貫穿始終的情節,但以“九死一生”爲主要綫索,把其二十年“親見親聞”的人和事貫穿起來,有了貫穿全書的人物。
167.章炳麟,字太炎,文學成就主要在政論雜文;秋瑾,別號鑒湖女俠.陳天華以鼓詞《猛回頭》、政論《警世鍾》,小説《獅子吼》等有位著名。
168.南社的社名取“*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发起人柳亞子(著有《磨剑室诗词集》)、陳去病、高旭。
169.京劇,乾隆末年,徽班進京帶來二黃調.漢劇的主要聲腔是西皮,它來源於西北的梆子腔。漢劇和會劇同台演出,而二黄西皮互相交融,而成爲匯聚的主要聲腔。至道光末年,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藝術程式,成爲北京地區的一個新劇種,即京劇。被稱爲京劇老生三傑得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是京劇藝術的主要奠基人。
170.柳亞子、陳去病創辦了我國第一部戲劇刊物《戲劇大舞臺》,留日學生李叔同、歐陽予倩等在東京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話劇演出團體春柳社,在日公演《茶花女》。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
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
·《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
·《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
·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
·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
·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
·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
·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
·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逐句押韵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
建安七
子中王粲的诗赋最好,代表《七哀诗》
·刘桢《赠从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徐斡《室思》
·阮瑀《咏史》—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女诗人蔡琰代表作《悲愤诗》
·正始思潮《崇尚老庄,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阮籍《咏怀诗》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太康诗风“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陆机—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华丽排偶
·潘岳—诗歌被誉为“烂若舒锦”《悼亡诗》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左思—《咏史》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历时十年大赋名作《三都赋》【洛阳纸贵】
·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谢灵运—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鲍照乐府诗作品《拟行路难》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最高
.谢朓诗歌格调—明丽清新 宫体诗高峰期—徐陵《玉台新咏》
·“北地三才”温子升(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代表诗作《奉和山池》;后期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亦显苍凉。代表《拟咏怀》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
·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
·最能体现北朝民歌风格的作品是《敕勒川》
·建安赋作: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
·西晋赋家:左思成就在《三都赋》,最为突出作家是潘岳《悼亡赋》
·晋代山水赋代表作家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山水游记之祖·
·庾信《哀江南赋》首叙个人家世际遇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陆机《豪士赋序》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庾信《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著作精华在于“创作论”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卢思道《从军行》杨 素《出塞》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杰“送别诗中最著名)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
·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陈子昂—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崔颖《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高适边塞诗《燕歌行》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伟壮丽之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绝句的特点《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韦应物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其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
·刘长卿诗歌风格:凄清悲凉。自许“五言长城”。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宫词的诗人,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
·韩愈诗歌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孟郊为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李贺—《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长吉体”
·李商隐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第一是杜甫)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杜牧大量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许浑有江南才子之称—《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姚合诗称为“武
功体”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诗论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 外之致”
·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
·张鷟的《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衰落期的最高成就代表作。
·温庭筠—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始作俑者—《更漏子》《梦江南》
·温庭范和韦庄并称
·韦庄—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
·冯延巳—成为花间词向士大夫词演进的重要枢纽。
第二章 双选
·《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作用1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2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3作为教育的课本
·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墨子》文章特点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2质朴无华,口语化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雄辩色彩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荀子》的说理文特色《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2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沈约“三易”原则: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 “北地三才”。温子升、邢劭、魏收
第三部分
简答题
一、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答案: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1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2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既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形成了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3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4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二、《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 的描写,更显得真挚执着,美丽
感人 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
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
1)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三、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案: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
三、结构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3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李贺诗为什么能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有大量的鬼神世界的描写
2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想象诡奇,造语生新奇丽
3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善于捕捉直观形象,借助“通感”
4具有“冷艳怪丽”的艺术风格
【重点】
·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
2孟郊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他的诗多表现其凄凉苦寒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寒气
3孟郊作诗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则鸣的创作理论。
·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1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没有分明的强烈的个性表现,体裁、谋篇、遣词都偏重于工整精练,题材内容并无新意
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
1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2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3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4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
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 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
1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如《代白纻曲》二首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
3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与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
重点·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内容有: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如《归园田居》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艺术境界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
2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
【重点】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显得意蕴深沉。这不仅是恐因文遭祸,更是因为玄风的影响,阮籍深谙得意忘象之旨,学庄而用之
3清逸玄远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4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
5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必考】《左传》的文学特色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
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 《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论述中的大题,也可以考简答题!】
【重点中的重点】
一、《古诗十九首》内容和艺术成就!答案:《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
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
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 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 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 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 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
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
3.使用比兴手法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
【重点】
二、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1、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瞰人世的千年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如《李凭箜篌引》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4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又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象的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四、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五、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案:1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代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议论立意高绝
2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3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4诗风俊爽
【重点】六、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内容: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 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
4抒写爱情、婚姻或反映相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如《江南》、《陌上桑》 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刻画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貌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三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4、《尚书》以记言为主。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
17、李斯的名篇是《谏逐客书》。
18、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
19、宋玉的作品在《楚辞章句》中载有《招魂》、《九辩》两篇,后人确信为宋玉作品的是《九辩》。
20、《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等作品很有特色。
21、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2、司马相如还有《大人赋》、《哀二世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23、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
24、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25、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
26、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27、梅乘的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28、邹阳的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29、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30、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31、杨恽《报孙会宗书》。
32、刘向的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33、杨雄的散文有单篇散文《解嘲》和《法言》中的一些段落。
34、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35、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36、《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以至于使得我们今天不论研究哪个部门的学问,仿佛都不能抛开《史记》而不顾。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37、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8、《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9、《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1、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42、乐府机关的职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43、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下有个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44、汉代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二首、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5、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从此以后,张衡写过《同声歌》,秦嘉写过《赠妇诗》,宋子侯写过五言乐府《董娇娆》,辛延年写过五言乐府《羽林郎》。
名词解释
1、赋、比、兴:《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赋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诗经》中使用赋法较多的是“雅”、“颂”,而“国风”里也不乏用赋法写出的优秀篇章,例如:《静女》、《七月》。比,即比喻,例如:《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风华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妇间爱情的变化。兴即起头、开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和所抒发的感情,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例如:《关雎》用“雎鸠”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2、《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字句古奥典雅。
3、《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记事及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4、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故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5、国语: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6、《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该书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
7、《左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详细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事件。
8、《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主要着重记述了战国时的策士、说客的言行。思想上“重士”和“民本”。
9、《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百度百科上说诗经共311篇,是算上了另外六篇有目无词的笙诗)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注现实,并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10、先秦诸子散文: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子争鸣的兴起,各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以论说为主的著作,统称之为诸子散文。包括以语录体为主的《论语》和《墨子》,从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过渡的《孟子》、《庄子》和成熟时期的《荀子》、《韩非子》。其中以《庄子》、《孟子》文学成就为最高。
11、先秦历史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之为历史散文。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12、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汉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下来的汉代诗歌。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的精华。汉乐府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感情,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语言朴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
1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作。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他还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15、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造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散篇的“楚辞”才被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16、《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又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所以“离骚”就是遭受忧愁。p.134
17、《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诗中借助人与神,或神与神的爱情故事展开抒情,间接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18、互见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作者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见法”。
简答题
汉代诗歌发展阶段:
骚体诗(楚歌体),代表为刘邦的《大风歌》 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东汉文人诗(文人五言诗)代表作为“古诗十九首”以及一些拟苏李诗。神话特点:
I围绕着生存这一主题
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 II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
III神话翅膀所翱翔的地方,每每都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神话有时竟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IV从艺术上看,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经》的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风格(写实质朴)
赋比兴之手法
重章叠句结构
四言弹性句式
灵活多变押韵 《诗经》的语言特点
I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例如:《关雎》。II“国风”和“小雅”普遍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方法。例如:《采薇》、《采葛》。III《诗经》的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叠字(如“依依”、“涟涟”、“悠悠”)及双声(如“踟蹰”、“黾勉”、“参差”)、叠韵(如“沃若”、“逍遥”、“辗转”)等语词来描绘复杂的感情和自然景色,同时也造成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优美。IV《诗经》的用韵纯任天真,自然和谐。《左传》的艺术特点和叙事艺术:
艺术特点: 长于叙事
巧于辞令
人物生动,善于状人。
叙事艺术: 善写战争
善于裁剪
颇多想象 记言文学
叙述语言
外交辞令 举例说明《左传》辞令的特点
I《左传》中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一段对话中,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却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II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如展喜犒师就是利用道义的力量,使齐侯自知无理而撤军。III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便讲得坦率而深入,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善画人物
善作夸张 善用譬喻 善于议论 ⅰ夸饰ⅱ譬喻 ⅲ说理 《国语》的艺术特点:长于记事
叙事完整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思想: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 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反映爱情、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江南》
艺术特点:广泛的社会性 生动的叙事性 形式的多样性 感情激烈直露 语言朴素自然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内容: 生命的追问
从政的心理
思妇相思之苦,游子羁旅之愁 及时行乐思想,悲观厌世情绪 艺术特色: 委曲宛转(触物起意,因事命意)物我互化
语浅情深 《庄子》的文学特点: 形象性
抒情性
汪洋肆意
浪漫色彩 简述《庄子》的艺术成就
I哲理与诗意的交融。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内心感受,形成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庄子以艺术的态度体味人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整部《庄子》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体验,这种强烈的抒情性,使《庄子》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II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庄子认为大道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能借助于直觉体悟。庄子的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特色,还有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庄子在运用寓言时很少把寓意点明,而是留给读者去体悟。作者越不作刻意说明,就越能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庄子的寓言注重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造成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III意出尘外的想象。IV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孟子》的文学特点:
陈说事理,擅长譬喻
善设机关
请人入瓮 气势充沛,情感强烈 举例说明孟子作品的艺术特点
I在孟子的文章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他批评齐宣王未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两问两答,让齐宣王无法回答。再如他针对许行的观点,通过设问,充分地暴露了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还有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章,也都具有这种特点。II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生动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如他指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甚至骂杨朱、墨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些都表现出孟子锋芒毕露、刚正不阿的个性。III以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在书中俯拾即是。如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奕秋等。简述《荀子》的写作特点。
I《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除了《成相》以下的八篇,其余各篇都是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构思缜密、结构严谨、论证周详、条理明晰。II《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醇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
简述散体大赋的特点
I散体大赋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家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学说发展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II从形式上说,这类作品都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几乎都是一样的假设上两个或三个人,让他们各自代表一方,互相攻驳辩难,最后让代表天子立场的那一方大获全胜。
III这类作品的代表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从内容上说多是描写帝王的宫殿、帝王的狩猎、帝王的祭祀,以及帝王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从思想倾向上说,大多是空有讽刺之名,实际上是一种似贬实褒、似讽实劝的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
简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点
I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有时间的流动。II讲究绘声绘行,有声有色。III极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国方块字在字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在文章的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简述《汉书》的思想特征
班固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因此《汉书》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远不如《史记》那样广泛、深刻、尖锐、彻底。但与《史记》比起来,《汉书》在思想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特点: I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反对外戚专权,维护刘氏正统。II歌颂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如在《苏武传》中,班固热情地赞扬了苏武那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其爱国精神是很感人的。III班固看人更注意整体,更注意大节,纠正了司马迁的许多偏颇之见,从而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公允。例如贾谊,司马迁在《史记》他的列传中只收了《吊屈原赋》和《服鸟赋》,字里行间满含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贾谊在读者面前完全是一个穷愁潦倒的书生。而到了《汉书》中,班固引入了他的长篇巨制《陈政事疏》,从而使贾谊凛然以一个政治家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I生动的故事性。乐府大都是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注意情节场面的描写。II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刻画人物,乐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陌上桑》中作者夸张地描写了各种人见到罗敷的不同情态,以客观效果来突出罗敷的美,极为精彩。还有的作品,语言个性化的程度很高。III句式自由,变化多样。汉代乐府在形式上贡献最大的是五言体。汉代乐府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IV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言情,基本上都是口语,朴素自然,没有什么人为的雕饰。如《江南》。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钟嵘说《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好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高度融合。如《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其二,是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两句,在表现人物的心理上精彩极了。其三,是语言的浅近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人工造作的痕迹,而又让人感到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妥贴。大批判家刘勰说:“婉转附物,惆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状况: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语录体 《论语》、《老子》、《墨子》。言论警辟精炼,多富哲理。
战国中期:语录体 普遍采用对话形式如《孟子》《庄子》等。辞藻丰富,说理畅达,多用寓言比喻 战国后期:专题论著《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证严密,鞭辟入里。以正面论说为主,学者个人的论文集。
汉赋的发展阶段:
骚体赋:贾谊 《吊屈原赋》
大赋:散文化倾向严重,尚铺排,辞藻华丽,多状物。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甘泉赋》 抒情小赋:篇幅短小,抒情为主。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归田赋》。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陆贾 《新语》(12篇)贾谊 《新书》(58篇)晁错 《论贵粟书》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离骚》的艺术特点:抒情长诗
托物言志
浪漫色彩 《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对后世影响深刻,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论述题
《史记》、《汉书》文学特色差异比较
体例:《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基本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将“世家”并入“列传”。《汉书》还增添了《艺文志》等。
思想观点:《汉书》的基本思想观点,是立足于儒家的正统思想,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出发,并以之作为立论和评价历史的根据和尺度。因此,它显得具有儒家学术思想的醇正性,而缺乏《史记》学术思想的兼容性、宏阔性和个性特征,以及深刻的批判精神。艺术成就:
《史记》最精彩的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则是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是在天下未定的背景下展示草莽英雄怎样成功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的创作处于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背景,它展示了西汉盛世各类士人宦海浮沉的情境,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多方面的展示。《史记》对酷吏的揭露极为深刻,张汤、杜周等,充分体现西汉社会刑法严酷,吏士残暴。班固在揭露张汤、杜周文法刻深时,对他们子孙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缓解人们反感情绪,使形象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传记。《汉书》悲剧人物数量不如《史记》,但《李广苏建传》同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内容的组织安排不同
《史记》疏荡往复,《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史记》不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叙述,而且对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加以强调;而《汉书》则笔法精细,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精确,如《霍光·金日磾传》。
对逸事传闻,司马迁或放传记前,或穿插中间,或在末尾,没有固定位置。《汉书》则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少有例外者。
总之,《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开端,也是我国纪传体史学上的奠基之作,多疏荡往复之笔;《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迥然有别的风格。《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
I闾巷人物的入传。包括王侯将相之外的平民布衣,有非凡的能力与历史贡献。如刺客,谋士和游侠。II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不同人物迥然有别,同一类型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苏秦发奋而张仪狡诈,张良高深莫测而陈平富有人情味。善于渲染人物特征,突出个性。如李广,突出其高超的祖传射艺,百发百中。善借人物成长环境表现人物个性。如陈平分肉甚均“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III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互见法”本人传记突出主要经历和性格,其它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传记。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IV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V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VI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李将军列传》杀霸陵尉,李广机智勇猛之也负能使气。
VII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参考答案二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4
一、填空题(20分)
1.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红楼梦》最终确定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2.元末明初,罗贯中排比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补注的史料,又吸收民间传说和杂剧、话本的故事,编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康熙年间,毛宗岗本成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本子,书名为《三国志演义》,通行本作《三国演义》。3.《水浒传》是与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同期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根据有关记载《水浒传》的编著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史上开创了英雄传奇型小说。4.宋濂、刘基、高启是明初作家的代表。其中,宋濂被朱元璋誉之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以传记文和写景散文最为出色;刘基诗文兼长,其寓言体散文最为突出;高启的诗歌多取法前人,兼师众长,而且清新超拔,富于才情。
5.在明代,高启的诗歌成就最高,影响也较大。和他同时的诗人杨基、张羽、徐贲,与之号称“四杰”。
6.在“三杨”和于谦之后,出现了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因李东阳是茶陵人,因此这一派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茶陵诗派”。主要诗人有谢铎、张泰、彭民望等。
7.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在《浣纱记》前后出现的著名传奇有李开先的《宝剑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明三大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李开先《宝剑记》、无名氏《鸣凤记》。
8.沈璟是“吴江派”又称“格律派”的代表人物,他精研曲律,著有《南词全谱》。汤显祖是“临川派”的代表人物。
9.明代戏剧家的杰出代表是汤显祖,他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伟大作家之一。《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也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
10.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写了《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汤显祖的书斋名玉茗堂,这四部传奇都有梦境的描写,故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
11.明中叶以后,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宗教题材的小说日盛。这些作品不少是在民间流传的有关故事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创作而成。鲁迅称这类作品为神魔小说,其中最优秀的作品首推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著名的神话小说。12.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的创作出现高潮,这些小说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1 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13.《金瓶梅》是一部较全面暴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这一派。14.《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
15.“后七子”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而以李、王为首。谢榛最早提出论诗的主张,著有《四溟诗话》。16.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17.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受到李贽思想的直接影响,公安派提出“性灵说”。公安派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袁宏道的散文是公安派文学成就的代表。
18.公安派之后,较著名的文学流派还有“竟陵派”。其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
19.明代散曲作家陈铎能诗会画,精通音律,擅长制曲,教坊子弟称之为“乐王”。20.晚明,文社很多,其中以复社最著名。复社的领导人物是张溥。复社之外较有影响的文社有“几社”,代表人物有陈子龙、夏完淳。
21.在晚明融合“公安”、“竟陵”之长而较著名的作家是张岱。他的小品文写的极为出色。Eg《湖心亭看雪》。
22.政论文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遗民诗文作家。23.散文三大家:魏禧、侯方域、汪琬。(“清初三家”)
24.顾炎武的诗被人称作“一代诗史”。顾炎武一生的业绩,虽然在学术成就上更大,著有《亭林文集》、《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被公推为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25.吴嘉纪的诗被人称作是“野人之诗”。26.屈大均与陈恭伊、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27.“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号梅村)、龚鼎孳。28.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
29.清初诗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大、真正廓清了明代词坛上遗习而树立了清代词坛风气的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诗派和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30.清初词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31.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在清词史上影响最大。(张惠言又是阳湖派的代表人物?)32.“苏州派”的代表人物李玉所著传奇的代表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一人永占)。
33.李玉等人创作的《清忠谱》是“苏州派”的代表作。《清忠谱》第一次在戏曲舞台上描写了如火如荼的市民斗争,表现了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34.李渔杂著《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与《演习部》,后人合编为“笠翁曲话”,是自成体系的古典戏曲理论专著。李渔第一次如此明确地阐述了戏曲创作与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关系,奠定了中国古代戏曲坚实的理论基础。
35.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是“圣裔”所著《桃花扇》。《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6.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37.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出现后,改变了文坛上《聊斋志异》式文言小说独步的局面。38.《醒世姻缘传》(别名《恶姻缘》),是清初出现的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以婚姻关系为暴露对象的人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是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解剖了封建社会的家庭夫妻生活的作品。
39.清初取材于历史和传奇的英雄传奇小说,属于《水浒传》系统,成绩较高的主要是《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
40.明末清初涌现出一个强劲的小说流派,即才子佳人小说。它们既是明以来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国古代爱情与婚姻小说长期发展衍化的结果。这一期间最著名的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是“天花藏主人”。署名名教中人编著的《好逑传》是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佼佼者。最重要的是,才子佳人小说在艺术上开拓了中国式爱情婚姻小说的道路,为这类小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经验和积累。
41.吴敬梓晚年自称“文木老人”所著《儒林外史》。42.曹雪芹《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43.李汝珍《镜花缘》。《镜花缘》思想内容中最突出的精华,是李汝珍对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现象表现了极大的愤懑和不满。
44.清中期最著名的戏曲作家是蒋世铨。蒋世铨的《藏园九种曲》是以专门阐扬忠孝烈节之事为职志的。45.清中期专以杂剧创作闻名于世的戏曲作家是杨潮观。其所著杂剧三十二种,皆为一折短剧,以其所建读书室《吟风阁》为总名。
46.“格调说”的代表作家沈德潜。“肌理说”的代表作家翁方纲。47.郑燮,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48.袁枚与赵翼、蒋世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袁枚写诗主张抒写性灵,认为写诗就是要写出人的真性情。
49.弹词是主要流传于南方诸省的讲唱文学。弹词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几部分组成。《天雨花》是清代较早的一部弹词。
50.鼓词是流行于北方诸省,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明末清初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是现在能见到的题名为鼓词的说唱文本中最早的一种。,5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随着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在诗坛上也出现了代表这一阶级政治要求的“诗界革命”。它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人。“诗界革命”口号提出后,涌现出一批新派诗人。如黄遵宪等。黄遵宪论诗主张“以言为体,以感人为用”。
52.被梁启超称为“近世诗界三杰”的是:蒋智由、黄遵宪、夏曾佑。
53.除改良派作家外,在传统诗坛上影响较大的是以陈三立为首领的“同光体”诗派。54.“小说界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是梁启超,树立“新小说”的概念。
55.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 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PS补充:A.国初六家或清初六家: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宋琬。南朱北王的:朱彝尊、王士祯。南査北赵的:查慎行、赵执信。
B.吴下三冯:冯梦桂、冯梦龙、冯梦熊。C.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D.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桢(昌祺)《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E.现存清代民歌最早的集子是乾隆年间北京永魁斋粹行的《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
F.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批评专著
二、名词解释(20分,共四个,每个五分)
1、台阁体:在永乐至成化间,出现了以杨士琦、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因为“三杨”久为台 阁重臣,因此他们的诗文有“台阁体”之称。台阁体诗文的特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雍容典雅,缺少真情实感和社会生活内容,台阁体风行一时,使当时的文风萎弱庸肤,千篇一律。
2、、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曲”。《四声猿》充分体现了徐渭的文学创作主张,浓郁的抒情,本色的语言,奔放激越的笔调,放纵天外的奇思,使之具有浪漫色彩。
3、桐城派: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也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影响最著、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nai)的号召下,当时鼓吹程朱理学、提倡唐宋八大家文体的人形成了一种文学理论和古文运动。由于他们大都是桐城人,因此人们称他们称为“桐城派”。
4、前七子:继李东阳茶陵诗派之后,文坛上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主义文学。与李、何共同成为“前七子”的作家是徐桢卿、边贡、王延相、康海、王九思。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扫荡台阁体文风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他们在创作上字摹句窃,矜才使气,也未能给文学找到真正的出路。
5、三言二拍:是明代话本小说集。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子是由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二拍”则是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6、梅村体:七言歌行体,取法于初唐四杰,中唐元白,以元白为大,也学晚唐李商隐。好用典故,尤重音律之美、音节和婉,讲究对称、转韵,读起来铿锵悦耳,多写明清之际重大历史文化。代表作《圆圆曲》
三、简答题(40分,共四题,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代《三国演义》中战争的描写特色。
答:小说中的战争描写有三个特点:
(1)丰富——写出了战争的多姿多彩,每次战争各有特点,互不雷同。以少胜多: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描写各不相同。
(2)深刻——通过真实的艺术描写反映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3)生动——描写具体形象,有声有色,尤其是通过战争的描写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A.把战争描写同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描写相结合,把主要矛盾的斗争描写和次要矛盾的斗争描写相结合,从而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B.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精巧的艺术构思与合理的结构布局,使战争的连续性和战役的独立性有机结合。
写出了古代战争的一切形式,杨义先生认为可以把《三国演义》看成一部形象的“武经”。C.小说写战争着重写战略双方战略战术的运用,主要是斗智,较少把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与武艺的较量描写上。
D.在千变万化的战争气氛的描写和宁静的抒情气氛的描写相结合,从而把战争烘托的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
壮美和优美的有机相融。
缺陷:对士兵的忽视(缺乏人文精神),只写主将之战,主将一旦胜利,“士兵便掩杀过去”。
对经济的忽视(曹操的成功在于他使用了屯田制)
2、《三国演义》中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曹操)
答:曹操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评说是有永恒的文化价值的,主要表现在: A.社会历史方面。
文学形象的曹操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曹操形象集中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质,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通过他的角色定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将会深刻认识封建社会和封建政治家。
B.艺术美学方面。
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着墨深浓的集真、伪、美、丑、善、恶于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典型。C.文化心理层面。
曹操形象的复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功利的追求与对道德进步的向往的矛盾关系。
*小说中对曹操性格的描写,是从心理、伦理、政治三个方面来写的: a.心理:表现为意图追求与掩盖,意图追求与调节的二重性特征。
少时诈中风,中伤叔父。(第一回)追求、掩盖与调节择构成奸雄性格的三种基本心理机制。
哭郭嘉:“哭死人,给活人看。”
b.伦理:表现为强烈的利己欲与伪善性的二重性特征,以及利己欲与权变的二重性特征。
第四回 杀吕伯奢一家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小说第一次在伦理上对奸雄本质的暴露。
唯己是欲。
杀人有术的集大成者。
在这个层次上,曹操成为了恶德的化身。c.政治层面。
从意图追求看,他表现为强烈的功业心,与皇权欲的二重性特征。
从行为方式看,他表现为精明的篡夺术与维持术的二重性特征。
挟天子以令诸侯
3、《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艺术方法。
(1)《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历史生活中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曹操、司马懿、周瑜等。这些人物大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突出描绘,使小说达到了古代人的性格描绘的极高水平。以曹操形象的塑造为例,小说中的曹操是一个集“奸”与“雄”为一身的艺术典型。作者对曹操的奸诈伪善、凶残狠毒的性格,进行了反复刻画描写。如曹操因误听杀猪者的话,竟杀了吕伯奢全家,明白真相后,仍杀死吕伯奢。
(2)罗贯中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刻画曹操的奸诈,但没有简单化,而是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写了曹操的机智与谋略,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展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如小说第二十一回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作者尽管对曹操是持贬斥态度的,但还是将历史上这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雄才伟略做了一定描绘,写出曹操“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的性格特点。
(3)曹操形象的塑造,表明《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独是类型化的,充满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当然,从整体上和古典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三国演义》尚处在小说接近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古典的阶段。作品中的多数主要人物形象,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其性格还很少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发展,还不具有“近代艺术中的冲突主要是性格本身分裂的冲突,即内心方面的冲突”的特点。
4、《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答:《西游记》通过神魔故事,曲折而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凶残。
首先,小说通过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人间王国的描写,影射了现实中皇权统治的黑暗。
其次,小说中所写的许多妖魔鬼怪,大都是影射明代横行霸道的权臣,他们是为害人民群众的社会恶势力的象征。
再次,小说通过对道教的讽刺、对道士的抨击,不仅斥责了宗教的虚妄,神道的可笑,而且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以为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5、简要谈谈“三言”的思想内容。
答:(1)“三言”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明代作品中约有半数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取材历史或宗教传说的故事也多曲折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最多的是暴露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及僧尼道士的淫乱。Eg《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2)“三言”中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最多,爱情主题也有了新的发展。一些作品以市民百姓为主人公,真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Eg《卖油郎独占花魁》。
(3)“三言”在人伦道德的标准上,也表现了新的意识。Eg《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也是一篇写人情的作品,冯梦龙把它编排为“三言”的第一篇,可见对这篇作品的重视。(4)“三言”中写明代生活的作品,还生动的描述了市民生活及商业活动。Eg《施润泽滩阙遇友》。
6、清代《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答:《红楼梦》既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小说,小说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主题思想显示出多元化意蕴。《红楼梦》的悲剧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情婚姻悲剧。宝黛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是《红楼梦》的情节主线,也是作品的灵魂,以至小说作者也称小说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2)女子悲剧。作者在书中虚构了一个与污浊现实有所疏离的大观园,它实际上是与“须眉浊物”相对立的众女儿的精神乐园与理想世界,但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是叛逆者还是卫道者,她们处于封建社会末世的男权社会里,都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后都无可挽回的一起走向“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终极归宿。大观园的女儿们的悲剧是青春美、真挚爱、和一切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悲剧。
(3)家族和社会悲剧。《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落作为一条非常重要的副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各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至乡村的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客观上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4)人生悲剧。贾宝玉的悲剧。
7、谈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成就。
答:18世纪中叶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1)《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讽刺的可贵之处在于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者赖以出发的理想,在于能够面向社会,挖掘其社会根源。《儒林外史》正是这样,它的讽刺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罪恶。比如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等。
(2)《儒林外史》中有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例如对于王惠、汤知县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是无情地揭露的严厉地鞭挞;对于马二先生则既有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
(3)有时作者还能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的变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范进在中举之前,境遇相当可怜。作者虽然对他虽然有讽刺,但怜悯的成份多。等到范进中了举人,做了官,变得虚伪恶劣,作者的态度也随之改变,那些嘲讽是辛辣的,讽刺是冷峻而严厉的。(4)作者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是他的讽刺能够达到既饱含情感,又超脱幽默那样一种境界。如写严监生在临死前为了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可见他生性吝啬到什么程度。
(5)除了以上的讽刺手法外,作者在《儒林外史》中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采用当面揭穿法,让讽刺对象处在很尴尬的境遇中。比如写范进中举前胡屠户、乡邻对他的态度,中举后胡屠户态度上的变化等。
9(6)《儒林外史》在讽刺艺术上并不排除夸张。如:范进母亲听到范进中举快乐得一命呜呼等。
8、结合《儒林外史》并以周进、范进为例谈谈封建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作者在书中对所深恶痛绝的“儒林”丑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批判科举制度,批判功名利禄观念,是《儒林外史》的中心内容。周进、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典型形象。
《儒林外史》从周进的科场偃蹇,深感绝望,撞号板大哭;范进的科场侥幸,喜出望外,见报贴大笑,发疯发狂,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揭露士人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表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深刻的批判。周进、范进中举以后政治、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以及人们对他们态度的骤然转变,是当时知识分子沉迷于科举功名的社会根源。
周进、范进的人生选择代表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他们终身追求功名利禄甚至牺牲自我。作者通过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写尽了天下寒儒科场失利的心酸与血泪。以此来揭发和批判科举制度的功名富贵对于读书人的深刻影响和毒害,批判这造成人性异化的社会和制度。
9、《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现存作品四百九十一篇,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
A.首先是反映科举制度的篇章,这些篇章在《聊斋志异》中占有特殊地位,揭示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Eg《王子安》。
B.其次是描写爱情的篇章。这是《聊斋志异》中篇幅最多、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作品,题材丰富,想象奇瑰,除去人与人的爱情婚姻故事,还有人与神、人与鬼、人与动植物的恋爱故事。这些篇章有《瑞云》、《聂小倩》、《葛巾》 等。
C.揭露和批判封建吏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是《聊斋志异》很重要的思想内容。比如:《萝狼》中的白翁,目睹大儿子当官后残害人民的罪恶,派遣小儿子劝说他改恶从善。D.《聊斋志异》不仅写了封建官吏乡绅对人民的欺凌压榨,也写了劳动人民的反抗,例如《红玉》等,故事的主人公的冤案一天不得到解决,便一天不停止斗争。
E.最后,对世俗民风的劝诫讽刺,在《聊斋志异》中是题材最广泛、反映的思想倾向最复杂的一部分。举凡当时的家庭问题、妇女问题、社会道德问以及民俗人情,都涉及到了。比如《孝子》中对于家庭伦理的思考。
(2)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二选一,20分)
1、根据《聊斋自志》的一段话,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和心路历程。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康熙己未春日。
——节选自《聊斋自志》(翻译):我门庭的冷落,凄清得就像和尚庙;我笔墨的耕耘生涯,萧条得就像和尚托着一个钵要仰人鼻息靠人施舍。每每搔头独想:难道那个面壁的和尚,真是我的前身?只是我没有剪断凡尘俗念,因而没有修成人天正果;而最后随风飘荡坠落于地,竟然像一瓣花飘落于藩篱外粪池旁。茫茫众生生死之趣,怎可说没有它的原因道理!在这寂寞而黑暗的子夜,灯火荧荧,灯芯闪亮结成灯花,仿佛要熄灭;寒斋瑟瑟,桌案冷得就像一块寒冰。集腋成裘,我像刘义庆妄续幽冥之录;浮起大杯酒来写作,独自酿成像韩非子的《孤愤》之篇;我的怀抱,在如此寒夜就这样寄托于文字中,这是一件让我足够伤怀、伤感的事情。唉!惊霜寒雀,栖在树枝之上,感觉不到寒冬枝丛的温暖;吊月伤怀的秋虫,偎依栏杆,在自己的歌声中得到自我慰藉的热度。我这书就这样写就,只是知我者,难道就是那青青枫林、沉沉关塞游荡着的幽魂吗?
康熙十八年春天。
2、根据鲁迅的一段话,结合曹雪芹的创作谈《红楼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