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9:2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第一篇: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刘斌 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012210869

一、引言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发展,基于“管理者非理性”的假设下的行为财务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偏差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在近几年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大都基于一个“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往往表现为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低估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心理就是本文所研究的过度自信的心理。

过度自信的心理在管理者中很是常见,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中更为常见。投资作为公司财务的重要决策之一,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前提。管理者由于自身过度自信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度或者投资不足的现象,从而使企业的投资行为异化。因此,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对投资的影响,从而揭示管理者非理性和企业财务决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投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的表现有哪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来进行解答。对于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内部的资本投资上,因此,研究其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助于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识别并且防范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降低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其经营管理问题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因此,本论文以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先起始于Roll(1986),他首次把过度自信引入公司财务。他第一次注意到了企业管理者的“自以为是”这一影响因素,并且分析研究了管理者的“自以为是”在企业并购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Heaton(2002)的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乐观的管理者会因为认为资本市场低估了他们的公司股价减少要通过外部融资进行投资的项目;同时,乐观的管理者高估了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而投资过度。

Malmendier 和 Tate(2003)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过度自信的企业管理者可以自由支配企业内部资金时,将会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

Gervais(2003)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比风险规避的理性管理者更快接受公司的投资项目;Goel 和 Thakor(2007)认为中等程度的过度自信减少了投资不足的低效率,高度的过度自信引起了高度投资。

Glaser,Weber 和 Schafers(2008)研究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对投资-自由现金流的敏感性越高,这种情况在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公司中会更加明显;Hackbarth(2009)认为管理者适度偏差可以改进投资者的福利

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者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行为以及并购行为等的影响。

(二)国内文献综述

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敏感度更高。

王周伟(2006)研究发现,经理人适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起到适度的推动作用,从而部分消除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随着财务约束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对投资的推动作用具有“U”形曲线效应。

叶蓓、袁建国(2008)研究发现,管理者信心、企业投资和企业价值之前存在显著的反馈关系,管理者适度自信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后对其有不利影响。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2009)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性较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而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行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基础之上,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我国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但是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研究的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高度自信对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对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这一特定群体进行研究。而且我国学者在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指标上采取的衡量指标不一致,导致其研究结果不协同。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H1、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投资效率 H2、管理者过度自信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投资水平的衡量指标

过度自信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校准偏差,是人们关于一般知识问题的概率判断常常以某种形式校准错误,这种校准都偏高。过度自信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在决策中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进而忽视客观情况变换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行为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过度狭窄的置信区间、自我归因偏差、控制幻想和过度乐观。

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财务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量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者的相对薪酬

我国上市公司中获得的数据都是从年报中披露的,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企业管理者薪酬在年报中只能披露前三名的董事、监事及高管的薪酬合计和企业全部的董事、监事和管理者的薪酬。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利用这两者的比值来表示企业最高层的相对薪酬。我们将企业的管理者看作一个集体,在集体中薪酬最高的三个管理者的相对薪酬可以反映出他们在这个管理集体中的地位,一般越重要的管理者得到的薪酬越高。而其在管理者薪酬中占的相对比例越大,这样的管理者往往会更加容易过度自信。

2、高管人员对其所在公司的持股状况

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提出以高管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数量是否变化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由于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任职期间不得转让,因此持股的高管人员暴露在公司特定风险中,如果不是自信未来公司股价将上涨,也不会表现出相当一致的持股数量增加特征,因此他们将持股增加且增加原因为非红股和业绩股的高管人员视为过度自信。在此基础上,叶蓓、袁建国(2008)沿着这一思路,认为管理层(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过度自信同样可以用年末所有管理者持股总数量是否增加来衡量,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忽略了单个管理者一次交易量过大影响持股总量增减方向的情况。

3、盈利预测偏差

这种方法是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的,使用CEO年度盈利预测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他们认为如果管理者对未来收益过度乐观,从而产生过度自信,那么他们更可能提供一种超过实际水平的盈利预测。在此基础上,余明桂等人(2006),王霞、张敏、于富生(2008)等学者使用相似的方法,根据大陆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是否变化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这种方法运用比较普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企业预测的业绩报告在执行中可能会有一些时间差,因此用它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4、消费者情绪指数

消费者情绪指数这一衡量指标多用于国外的研究。国外的一项针对消费者的调查研究中,他们通过被调查的家庭对当前的经济环境、经济预期以及个人满意程度综合扁成一个指数,我们将它称作消费者指数。这种方法在国内并不适用,因为消费者的预期和管理者自身的心理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我们无法用消费者的预期来衡量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

5、媒体的报道

该方法是指用外界传播媒体对CEO的评价作为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Malmendier和Tate(2005)曾运用这种方法衡量CEO过度自信。但是在国内,一般来说媒体的报道太过于主观,我们不能把媒体工作者的主观评价运用于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在国内不常见到。

6、企业景气指数

这种方法在国内有一定的应用,余明桂等人(2006)曾提出使用此种方法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企业景气指数是国家统计局根据企业家对当前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期而编制的指数。该指数每季度披露一次,其表现形式为纯指数。以100为临界值,从0-200取值。大于100表示企业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乐观,小于100说明企业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悲观。实证研究中学者通常使用年度行业指数来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即以四个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但是由于企业景气指数是分行业发布的,难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因此用它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也是有一定误差的。

7、CEO实施并购的频率

通常在企业的并购行为中也能反映出管理者自信程度。有些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他们自以为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更能完成高难度的工作,例如企业的并购重组。而且在并购过程中,管理者通常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并购项目,这种心理往往导致高估了并购价值从而使得企业遭受损失。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对于一般管理者来说,往往倾向于大的并购事件,但是其效果又不如人意。

财务理论中投资包括了“金融”和“经济”两个重要含义,其中金融意义上的投资主要是指证券投资活动,经济意义上的投资主要是指实物资产的增加。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即实物资产投资占据支配地位。因此,该文章所研究的投资主要指的是将资金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的实物资产投资活动,本文主要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益的最终体现为企业价值的增加。

(三)、变量的设计 本论文选取变量如下:

1、解释变量

过度自信是一种心理特征,因而很难直接标定。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和数据来源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企业高管前三名的薪酬与企业所有高层的薪酬之比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因此本文选择用“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制和/所有高层的薪酬之和”来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用OC表示。该值越高,说明管理者越过度自信。另外,我们把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用OC*CF表示,用来分析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与现金流之间的交互关系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2、被解释变量 投资效率

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我们无法获得每一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收益,所以我们用每股收益来衡量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企业价值,我们用每股收益来衡量企业的价值。每股收益用EPS表示,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3、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

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说经营更加成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我们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企业规模用Size来表示。(2)每股现金流

每股现金流用CF表示,它代表样本公司分析年度的每股现金流,是样本公司年度经营净流量与公司期初总股本之比,表示扣除经营期内公司折旧和摊销以及付现成本后管理者可支配用于新项目的自由现金流。(3)托宾Q

托宾Q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机会,通常企业的投资机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正的影响,我们用市场价值除以期末总资产来衡量。(4)企业成长性

我们用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一般认为成长性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多的投资,这里我们用本年度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计算。企业成长性用Grow来表示。(5)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我们用Profitability表示,它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经营的盈利能力我们通过净资产利润这项指标来表示。(6)管理层持股比例

管理者持股比例我们用Ownership来表示,即管理成年末持股数量占企业总股本的百分比。

(四)、样本选择以及模型构建

本论文选取了国有控股比例在50%以上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来自于2008-2011年,都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CSMA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色诺芬数据库。对样本的选择原则如下

第一、剔除金融类及房地产类上市公司

第二、将原始样本中的ST类和PT类上市公司剔除 第三、将研究期内相关数据不全的企业剔除 第四、剔除高管薪酬披露不完全的企业

剔除完后,一共筛选出180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进行样本分析,并且我们选取了2008-2011年的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具有时间的跨度和代表性。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描述性统计

相关性分析 回归

系数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B

(常量)OC CF Size Q Grow Profitability Ownership OC*CF

a.因变量: Invest

标准 误差

标准系数 试用版

t Sig.a

CF Size Q Grow Profitability Ownership OC*CF

a.因变量: EPS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篇: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赵澄 50091202110 重庆理工大学 财务管理方向)

【摘要】传统的财务理论无法解释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价值损失的企业投资异化(并购)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兴起,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投资异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引发的并购行为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损毁的问题,并论述了企业并购行为三个方面的特性,为以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字】行为金融,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

一、引言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从美国19 世纪 90年代末爆发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在金融历史上前后发生过多次巨潮的并购浪潮。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资本市场正式设立后,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现实却问题却是:收购公司积极实施并购行为与大多数并购未能创造股东财富、甚至毁损股东财富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所谓的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标准的金融理论面临理论与实证背离的困境。这些经典理论存在致命的不足:局限在严格的“理性”假说基础上,忽视了行为人的实际决策行为。同时,证券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异象:投资并购领域出现了 “收购公司股东损益之谜”。经典的财务理论无法合理解释这些异象。为找到合理的解释理由,一些研究学者开始放弃“理性经济人”假设,从决策者的行为和心理角度入手,对个体决策主体进行研究,寻求合理解释经济异象问题的另一途径,以非理性行为主体为研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群中普遍存在一种最为稳定的行为现象,即个体普遍认为自身能力优于平均现象,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稳定的心理偏差称之为过度自信(Langer and Roth, 1975)。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Weinstein,1980;Alicke,1985)。

过度自信心理特征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公司财务行为。现有公司财务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决策者理性的严格假设上的。现实难题是:传统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并购理论不能合理解释频频出现在金融市场价值毁损的企业并购行为(投资异象)。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并购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创新,本文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并购行为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公司并购问题,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不同的学者对过度自信给出了不同定义,如Roll(1986)使用了“狂妄自大”,而Heaton(2002)使用了“乐观”, Malmendier and Tate(2005)使用了“过度自信”。一般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因为高估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而产生偏差,从而导致管理者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Malmendier and Tate,2005)。

Kim(1980),Rubank和Mikkelson(1984)甚至认为并购会给兼并方带来损失。这些研究表明并购不是以兼并方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

Roll(1986)开创性地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Hubris Hypothesis)来解释兼并收购中并购方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在此基础上,他还对企业并购行为与目标公司股价间相互关系作出了一些预测: 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其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并购没有给兼并方带来收益。并购行为是对收购方的股东财务向目标公司转移,目标公司股东获益,而收购方股东财务受损。

Malmendier和Tate(2003,2005)从实证研究方面论证了Roll的结论。他们分别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容易实施并购。Lin, Hu和Chen(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我国台湾的数据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

Doukas和Petmezas(2007)发现,与理性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并购活动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购后公司的长期绩效表现也不理想。Doukas等人以企业发生并购次数作为衡量管理者是否自信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为后来学者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相关问题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衡量指标。

吴世农等(2007)认为过度自信管理者导致过度投资和连续并购。

傅强、方文俊(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驱动并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唐 蓓(2010)实证检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有可能过高估计并购活动所能带来的协同效应,他们更有意愿进行并购活动,为并购价格过高且并购没有增加收购方股东收益的“并购悖论”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史永东 朱广印(2010)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而,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因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并购失效行为;独立董事却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失效行为的发生。

三、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理解无效并购行为

传统企业金融理论认为,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或让自己控制更多的资产或让企业的规模更大从而使得企业更不容易被收购,管理者有时会进行一些降低企业价值的并购,这些并

购是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解决)。行为金融学认为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原因是传统的股权激励措施无法解决这种“非理性”管理者行为,相反,这种激励方式会更加强化管理者的自信程度,进而造成更加无效的并购行为(过度投资)。

由于管理者认识不到自身的非理性行为,他们认为自身是忠于股东的并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因而,保留企业自由现金流,进行再投资,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在无良好投资项目时,管理者会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进行企业规模的扩张行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事实却是,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并购行为,他们乐观的估计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在竞购过程中往往接受过高的价格,因此他们更加愿意支付高额的收购费用。同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风险证券的价值,市场对过度自信的所进行的并购活动的负面反应也更为激烈。因而,与股票支付并购价款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会倾向于现金支付并购价款。另一方面,企业并购行为过程中必然花费并购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构成企业价值的毁损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并购行为其实是对并购企业的价值毁损的行为,这种行为间接的将并购方股东价值转移给目标企业。这种无效并购行为未带来并购协同效应,未增加并购后企业价值。

四、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并购行为特性研究

在管理者过度自信驱动下所进行的企业并购行为,通常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行为特性:

(1)从并购支付方式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并购偏好现金支付方式;在自由现金流不足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偏好外部的债务融资进行并购价款支付。

Myers & Majluf(1984)基于管理者理性假设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当信息不对称存在时,管理者在筹集资金时会遵循啄序规律,尽量采用内源融资。与其不同的是,Heaton(2002)不考虑信息不对称,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解释了新优序融资理论。他最早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过度自信管理者通常高估企业未来现金流入,进而高估企业价值。进而,过度自信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风险证券的价值,他们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公司必须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价格比债券价格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感,这时发行权益性证券比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更高,所以管理者偏好债务融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驱使管理者产生融资偏好: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根据行为金融学新优序融资理论来看,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内源融资。因此,在公司经营获得自由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更多的考虑到未来融资需求,偏好低成本的内源融资的过度自信管理者,不愿将公司现金流分配给股东。

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目标来看,管理者的直接目标是为股东创造财富。行为金融学认为,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隐含假设是管理者是忠于股东的。由于管理者普遍存在“优于平均”心理意识,管理者留存经营现金流进行投资的预期收益会高于将企业经营盈利以股利形式发放给股东自己投资获得收益。作为过度自信的公司管理者,他(她)更倾向于将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留存在企业内部,为股东创造比股东自己投资更多的收益。相对于把自由现金流发放给

股东,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最大限度的保留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投资所留存的自由现金流,被直接用来支付并购价款。

(2)从并购频率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并购行为发生频率高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连续的并购行为。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在将自己的技能同所在群体的其他个体比较时,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才能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并且往往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偶然因素或者外部因素(Langer,1975)。“人是过度自信的”是心理学关于判断的最重要发现(Debondt and Thaler,1995)。过度自信意味着投资者对自己付出努力必然得到回报的能力持有一种“过度乐观”情绪。在公司并购决策中,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主要表现在于“好于一般水平”的心理现象,即收购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管理企业的能力比目标公司要强,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能控制结果的错觉。另一方面成功的并购事件能够提升 CEO 的专业水平,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获得良好的声誉,这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是结合在一起的,使得管理者有过度自信的内在驱动力。

高估被并方价值的结果是:实施并购行为能够增加企业财富。通常,过度自信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连续的并购行为,一方面,他们过于重视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往往会低估风险,或忽略对企业风险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成功实施并购后的管理者更加过度自信,他们认为自身拥有实施并购的经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下一次能够成功并购的可能性将高于第一次并购行为,因此,他们更有再次实施并购的内在驱动力。

(3)从并购的经济后果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并购行为带来更大的企业财务困境成本。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2009)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扩张影响显著;他们还考虑了实施扩张战略后财务表现,结果发现公司面临更大的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企业扩张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如改变企业未来经营现金流,这是企业并购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并购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产生一定的风险,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如果不重视并购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并购行为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或经营方面的财富协同效应,相反这种扩张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目前,国内外关注企业行为,侧重财务决策行为会给业绩和价值带来何种影响,而该行为对企业风险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探讨较少。管理者进行决策过程中最关心也是如何创造最大化的利润和价值,却经常忽略随之而来的风险。企业风险与企业活动相伴而生,如果仅仅偏重于企业业绩或价值,而忽略了风险,将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陷入破产境地。

国外对企业价值的重视及对企业风险的忽略,是因为他们认为对公司股价的定位就包含了市场对公司未来风险的预期判断。市场很难评估企业并购行为背后的风险,诸多企业失败并非因为企业业绩不好或者说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对风险的把握和控制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必须考虑并购行为同步产生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反应更是异常。一次并购方案的宣布可能使某一ST公司带来十几个或几十个涨停板,而之后却面临一路的股价

下降,甚至是跌低于并购前股价。这是并购行为带来的风险的一个最直接体现。

企业的并购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或价值毁损。Higgins和Schall(1975)认为,并购扩张可能加大企业的破产风险;Mueller(1977)基于市场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之后升高的贝塔值意味着并购扩张的结果是使得整个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与波动性。由于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现金方式和债务支付,因此,并购行为的实施会给主并方带来直接的财务负担。在我国,过度自信的扩张可能是在不考虑自身及市场的实际情况下所进行的盲目扩张;同时,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又难以对这种盲目扩张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所有这些可能会造成企业扩张的低效性。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最显著特征是高估收益,而低估风险。因此,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来说,快速并购扩张可能会增大企业风险,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五、总结

目前,绝大多数的财务理论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理性人假设基础上,传统公司财务理论所研究的有效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股权激励或高管持股方式,无法解决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所引发的并购异象问题。传统并购投资理论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考虑了并购行为外部的因素(价值增加、规模效益等)对并购行为的驱动,却忽略了实际决策行为主体的并购心理偏好。因此,本文从并购行为供给方(管理者决策结果)的角度出发重新思考上市公司投资并购行为,为该领域研究的寻找可能出路。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Heaton, J.B., 2002,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31, pp.3—45.[2]John Doukas and Dimitris Petmezas.Acquisitions, “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no.3(2007)pp.531-577.[3]Langer, Ellen J., 1975,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2, pp.311—328

[4]Lin Y, Hu S, Chen M.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 523-546.[5]Malmendier U.Tate G A.Yan J.Corporate financial politics with overconfident managers

[EB/OL].(2007-07-30)

[6]Myers, S.and N.Majlu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pp.187 ̄2

21[7]Roll, Richard, 1986,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Journal of Business, 59, pp.197—216.[8]Weinstein, N.D., 1980,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pp.806 ̄820

[9]傅强,方文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4): 76-80.[10]李善民、陈文婷,企业并购决策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10

(5),P192-20

1[11]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2]江伟,《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J],财贸研究,2010(1),P130-138

[13]史永东、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J],金融评论,2010

(2),P25-38

[14]唐蓓,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9),P77-8

3[15]吴超鹏、吴世农、郑方镳:《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16]屈耀辉、傅元略,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财经研究[J],财经研究,2007(2):108-118

第三篇: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会计毕业论文我国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核算问题研究——基于IFAC指南

2、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3、会计毕业论文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4、会计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及推广分析

5、会计毕业论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

6、会计毕业论文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7、会计毕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期间费用控制问题研究-以xx公司为例

8、会计毕业论文价值基础会计与成本基础会计比较研究

9、会计毕业论文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问题与对策

10、会计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11、会计毕业论文股权激励的财税差异分析及纳税筹划

12、会计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13、会计毕业论文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存货准则变化为例

14、会计毕业论文新存货准则的特点研究

15、会计毕业论文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

16、会计毕业论文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7、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18、会计毕业论文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19、会计毕业论文代理记账优势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20、会计毕业论文中国石化股利政策分析

21、会计毕业论文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22、会计毕业论文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影响

23、会计毕业论文浅谈天龙公司的出口退税管理

24、会计毕业论文浅议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25、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个税自行申报制度思考

26、会计毕业论文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与控制方法

27、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研究

28、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29、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与利润操纵

30、会计毕业论文关于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瓶颈”的探讨

31、会计毕业论文企业所得税征管现状与对策探讨

32、会计毕业论文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33、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完善

34、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探析

35、会计毕业论文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以顶新国际为例

36、会计毕业论文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37、会计毕业论文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38、会计毕业论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39、会计毕业论文浅议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40、会计毕业论文余姚市创华塑料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41、会计毕业论文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2、会计毕业论文审计市场定价与监管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会计毕业论文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研究—基于管理优化原则 会计毕业论文新企业所得税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会计毕业论文两税合并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强化——再看会计委派制 会计毕业论文探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商誉会计研究及国际比较 会计毕业论文中外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Rinker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会计毕业论文节能减排的绿色税收政策安排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影响 会计毕业论文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高管股权激励应用效果的研究——以海南海药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弱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担保企业风险控制与经营模式创新探析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 会计毕业论文xx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理论与实践操作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价值链会计下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成本管理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作业目标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舞弊的甄别与防范 会计毕业论文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会计毕业论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探析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中小型企业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高科技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会计毕业论文浅论网络会计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研究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会计毕业论文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问题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中国房地产税收问题研究——物业税设计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论中小企业品牌塑造及误区 会计毕业论文次贷危机、风险管理与会计信息 会计毕业论文负商誉的存在性分析及确认与计量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与应用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责任会计在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基于金融租赁理论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战略成本管理的简单运用 会计毕业论文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争议与思考 会计毕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A公司为案例 会计毕业论文局域网条件下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网络化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xx公司在财务杠杆运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其改进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会计毕业论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反倾销应诉中的成本会计应对策略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浅论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 会计毕业论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增值型内部审计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天津万华公司会计信息化实施案例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及税务处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xx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论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基于所得税税收视角的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新旧租赁准则的比较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策略浅探 会计毕业论文论增值税转型的企业财务效应

131、会计毕业论文公允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132、会计毕业论文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133、会计毕业论文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对象

134、会计毕业论文蓝海战略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135、会计毕业论文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以xx财产保险公司为例 136、会计毕业论文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初探

137、会计毕业论文医药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138、会计毕业论文浅谈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139、会计毕业论文新形势下创投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

140、会计毕业论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41、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审计策略分析

142、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基于某公司的案例研究

143、会计毕业论文试述如何优化企业绩效考核

144、会计毕业论文浅谈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赛飞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145、会计毕业论文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

146、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147、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理论的某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148、会计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中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149、会计毕业论文浅析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

150、会计毕业论文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与对策

151、会计毕业论文关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及独立性的思考—以xx公司为例 152、会计毕业论文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53、会计毕业论文中外商誉会计比较研究

154、会计毕业论文xx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境及其改进

155、会计毕业论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研究

156、会计毕业论文新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较分析

157、会计毕业论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 158、会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59、会计毕业论文人力资源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160、会计毕业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161、会计毕业论文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62、会计毕业论文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163、会计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164、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165、会计毕业论文出口企业汇兑风险的研究—基于人民币升值视角

166、会计毕业论文论作业成本法在服务业的应用

167、会计毕业论文企业清算所得课税:问题与对策

168、会计毕业论文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169、会计毕业论文初探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谈起

170、会计毕业论文农药化肥企业仓储与存货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71、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2、会计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会计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ZTY公司的应用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与管理的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网络会计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的相关性探讨——以xx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试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会计毕业论文税务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会计毕业论文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局限性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对策 会计毕业论文费用资本化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论作业成本法在民营企业的运用¬——以xx制冷有限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提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效力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的方法与识别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资本结构决策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来自钢铁行业年报的数据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基于个税自行申报的思考 会计毕业论文论机会成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会计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探讨 会计毕业论文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研究 会计毕业论文化工企业生产循环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会计毕业论文浅议公允价值的审计问题 会计毕业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与应用 会计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第四篇:对我国学历教育过度和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思考

学历教育过度和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我国教育投资和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失业,据最新报导,上海的青年失业人群向高学历者蔓延的趋势正越演越烈,2001年全市失业青年中,大专占11.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2.3%。反映在企业用人上就是大材小用,高中生能干的活由大学生干,而本科生能干的活由硕士生和博士生干。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过高的行业专用性风险降低了人们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据报导,杭州招聘数控机床技术工人10余场,月薪6000元,无一人应聘;青岛一企业招聘高级塑料模具工,开出16万元年薪的高价还招聘不到;据有关方面预测,广东省到2005年缺高级技工130万人。一方面,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才过剩,而且拚命往大城市里挤,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内陆地区人才相对短缺,而且大有“一江春向东流”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的很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是由政府创办的,很多高等工科学校也是由政府创办的。学校领导由教育行政部门指派,教育经费由财政拨付,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招生人数也由教育部门管理。教育决策和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会造成教育过度,尽管我们取消了国家分配,实行了自由择业,双向选择,但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管住了生产供给的一头,又没有激励,也没有办法掌握社会需求,更加剧了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造成一些专业人材过剩,毕业后无法就业,另一些专业不足,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由于官办,国家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由个人负担的教育成本相当于全部教育成本的1/3-1/4,于是出现了高学历热,大量资源投入价值不高的高学历教育,产生了教育深化过度的问题。一方面,MBA招生拥挤不堪,某校招收400人,报考的达5000人,另一方面,毕业后大材小用,高能低就。

其次,目前,由于户藉制度和农地制度,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再加上城市政府的就业歧视政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不仅城乡之间是分割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和农村之间也是分割的,虽然进城农民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但其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也是分割的。由于市场分割固化了不同城市之间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之间的差异,而大城市适合高学历者就业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机会也多,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大城市,而不愿离开城市,因为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到城市。由于有太多的大学生,城市相对而言高端市场上就出现了拥挤现象,他们只好追求更高的学历以便在众多求职者突显自己。市场分割不仅造成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而且提高了流动成本,在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或者流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劳动者倾向于在区域内寻找工作,于是就会出现某些地区高学历人才过剩的情况。

不仅如此,技能投资具有资产专用性,也就是说,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和一定的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的,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做他用,除非在转移过程中愿意蒙受巨大的价值损失或生产力损失。工人技能投资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虽然工人掌握了某种技能,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这种岗位或者这种岗位没有空缺,那么,工人的技能投资就不能提高他的边际生产力,从而提高他的劳动报酬。这就会降低工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二是虽然工人通过技能投资提升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市场风云变幻,他所就业的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裁员或破产,那么工人就有可能失业。如果企业外部存在很大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那么,上述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降低。在企业内部没有空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情况下,工人可以选择跳槽,到同一行业的类似企业就业,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技能的岗位。在企业裁员或破产的情况下,只要该企业受到的冲击不是行业性的,那么,工人可以在别的类似企业找到工作。但是,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情况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城市,从事某个行业的只有一两家企业。在一家企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该地区可能就没有其他替代企业了。即使有,吸收能力也有限。因此,如果工人不能自由地跨地区流动,那么,工人的行业技能投资就会迅速贬值为零。他们要么失业,要么从非熟练工人重新做起。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为一旦受到冲击,人力资本拥有者容易在流动性大的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相似的工作。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大大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业专用风险,提高人们投资人力资本的积极性。由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地域风险,可以部分解释我国大学生奇特的就业观。我国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城市,然后是单位,最后才是职业。而在国外,一般人们就业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然后是单位,最后才是城市。

再次,现行官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制通常为三年,学习时间过长,专业设置过多过繁,学非所用,增大了教育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出于所谓加强思想教育的需要,学校设置了一大堆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由于市场需求不清,培养方向和目标不明,专业课设置也是应有尽有,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注重职业培训和技术操作,一些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于是在大学扩招的冲击下,中等专业学校纷纷萎缩和关门,形成巨大的浪费。

最后,由于中等专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萎缩,进城农民工大都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不能适应进城做工的要求,一些城市政府也以文化和职业素质要求阻碍农民工进城。如果政府能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进城农民工都经过一定的职业技术培训,就能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第五篇: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下)(一).

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下)(一)

4.2我国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发展 4.2.1 我国内部控制规定的演变 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现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概念,对于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公认的标准体系。现行规范中提到内部控制概念主要有三处:1996年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提到内部控制结构化概念,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善,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2001年财政部会计控制规范引用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概念;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借鉴了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我国内部控制规范进程一览表: 时 间发布部门规范内容1996年12月财政部 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1999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2000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说明。2000年7月全国人大发布《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出相应的规定,将其纳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01年2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要求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建立运行高效,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12月财政部

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2007年6月30日前,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均要按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通过上面列的这个时间表,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不难发现,从1996年到2005年间总共颁布了10次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在2006年这一年间,与内控相关的法规就出台5次,并同年成立了2个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委员会。而这一连串法规的出台或多或少都与SOX有关,因为从2006年7月15日开始,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外国企业,必须执行《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这意味着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受到了美国法律的约束。从上面的列表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发现,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政府、证监会和行业监管机构制定的内部有关法律、法规和指引来推动。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国人大和财政部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2000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以及2001年到2003年陆续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属于这一层次。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中国企业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植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个层次是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作为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的监管机构,中国的证监会出台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说明。并于2001年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而在2006年又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发行人有CPA出具无保留的内部控制报告没,证监会首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体要求。这一层面虽然针对的只是以证券类公司为主,但已经将内控的概念逐步完善,已经和国际内控框架的概念趋同。

第三个层次是各行业的监管机构对本行业颁布的内控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国资委于2006年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同样在2006年,沪深两地的证交所都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来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际操作。4.2.2 中美内部控制规定的比较 上述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与出台,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加强会计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与目前国际上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框架 COSO 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1.内部控制的目标比较

从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来看,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基本上是处于内部控制目标层次的最低级,只包括: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与 COSO 报告相比,没有提及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目标等,所以我国的规范更多着眼于监督而不是企业的内部管理。2.内部控制规范内容范围比较

与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 COSO 报告确定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相比较,我国内部控制的范围过于狭窄。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会计领域,《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主要是从会计控制的角度来规范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准则中的定位也是着重于企业的会计责任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意识和要求必然加强,相应地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宽泛,不但企业内部的控制权的问题,企业的供产销,包括企业的外围环境、文化理念、经营思想等控制环境因素与风险因素都应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内部控制的研究绝对不能局限于会计审计领域,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均有密切关系,而且对后者而言,应该比前者重要得多。” 3.内部控制评价的比较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对于管理层的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担任公司年审的会计事务所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已制定和出台的内部控制规范,这方面的内容尚未作为主要部分予以重视。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4.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比较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是从某个方面对内部控制做出规定,造成对内部控制缺乏系统研究,无法形成一个成型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普遍意义指导不大。在内容层次上,虽然目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己陆续出台了几个具体业务的规范,但到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5.1法案对我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影响

404 条款被认为是 SOX 法案所有条款中最严厉、最昂贵的条款,这是因为该条款要求公司都要将任何一个岗位的职务、职责描述得一目了然,而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材料和文件支持。同时,为了达到 404 条款的要求,上市公司要保证在对交易进行财务记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产品销售的条件、记录付款的时间和人员等)。此外,还要指出内部控制的缺陷所在。显然,要完成这些工作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组织分散,业务范围复杂的大型公司而言,组织越分散,业务越复杂就意味着要做的工作越繁杂,这促使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来实施 404 条款所要求的内部控制措施。而业务简单、管理集中的小型公司虽然实施工作会相对简单,却恰恰可能是受到最猛烈冲击的。受规模所限,他们在执行 404 条款中更显捉襟见肘,所要花费的遵循成本可能将占收入更大的比重。对于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来说,SEC批准404条款生效的时间从原定的2005年7月15日推迟至2006年7月15日。尽管404条款生效时间推迟了一年,但对于我国在美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时间仍然十分紧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既要满足SOX法案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增强财务报告真实性,增长公司治理的经验,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我国公司与相关监管部门应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考虑如何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国际通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加紧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2006年7月15日开始对在美国上市的海外公司生效包括中国石油,中国人寿在内的40余家中国公司被纳入该法案的实施范围。经过几年的建设试行、实施和完善,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得如何,在此,本文将以下面三个公司的例子作一说明:2005年12月27日.中国石油签署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手册》标志着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开始正式运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上市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原则,在转变经营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严格按照回报标准集中优选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实行“一个全面,三个集中”,推行“四统一”的销售管理体制.通过推进电子商务实现大宗物资集中采办。这些措施对于规范公司各项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发挥了显著作用。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公司以国内和上市地有关法规的颁布为契机.充分依托已有的管理优势, 采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COSO(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赞助组织委员会)框架基础, 着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两年来, 围绕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部署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定了内控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实现了设计有效.开展体系试运行和符合性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为正式运行做好了准备,通过广泛宣传和加强培训使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对内控体系的了解逐步加深认识不断提高部分骨干管理人员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了风险识别和控制实施方法。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内控工作队伍。中油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在签署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会议上指出“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的设计总体是有效的关键问题是执行有力。只要执行有力,就能通过;反之执行不力就很难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必须百分之百执行这是2006车管理的硬任务”。《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06年1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以来中国石油按照内控工作目标围绕“执行有力”,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大力推动内控工作扎实深入地展开。他们开展内控手册的宣传贯彻培训和各个层次内控实施培训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完善了工作网络,建立了内部控制考核监督机制。从公司总部各部门到地区公司各基层单位内控体系的各项要求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从4月10日开始,中国石油的管理层测试和外部审计全面展开测试进展顺利,审计已获通过。基本在同一时间,华能国际于2003年也正式启动全面改进内控工作的404项目。四年来,华能国际开创性地设计了《内部控制手册》;建立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加强了公司和电厂两个层面的内部控制工作体系;完善并促进了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符合公司管理特点的内部控制程序。为改进内控,华能国际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有近千人直接投入到这项工作。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从2005年11月普华审计预演的数千条到2007年1月普华永道第三轮审计的零缺陷。2007年4月,普华永道对华能国际内控工作正式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至此,华能国际成为第一家通过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在美上市的央企控股公司。而中国人寿也于2005年初启动了旨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404项目”。中国人寿内控合规部副总经理刘代春介绍,因为自身没有经验,因而聘请了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后据记者了解,为其担任404项目咨询工作的是四大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404项目”分三批在中国人寿全系统推进,北京、江苏、河南和山东四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开展试点。“因为没有经验,初始不能全国同步进行,出现问题的话成本控制有一定难度。”一404项目组成员表示。

试点机构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组,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梳理业务和财务流程,把所有的流程都写出来,并画出流程图,找出风险点,看是否有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承保流程为例,从客户投保,到承保、出单、客户签回执、公司核销回执,再到财务入账,从头至尾,把整个流程尽可能细化地落于纸端。

“分公司项目组写好后再在几个试点机构间进行交流,看自己有哪些没写出来,或者该列为重点的没有列出来,发现问题后重新再写。”上述人士说,“光流程就写了近三个月。”

之后要做的工作是进行测试:采用抽查法先抽出一笔业务从头至尾检查是否有漏掉的环节,如果有环节被漏掉就可能存在被忽视了的风险。考虑到一笔业务并不足以说明目前的控制确实有效,之后还会抽出几十个样本,用同样的方法对这一大笔业务进行再测试。在确定流程和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看对每一个风险点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没有则要及时反馈到相应部门,要求该部门设计出应有的控制措施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直到所有的风险都得到控制为止。

上述工作是在安永的协助下进行。刘代春介绍,外聘咨询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中国人寿制定项目计划,并对404项目组进行培训,帮助他们确定重要流程和重要会计科目。而中国人寿一直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404项目无疑使中国人寿在原有聘请外审机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咨询成本。巨大的工作量也带来一定的挑战。一试点机构404项目组的成员表示,项目开展的最初半年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反复查找风险点、进行测试,并与外省机构交叉检查。对于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城乡的中国人寿来说,这无疑是个牵动全身的浩大工程。中国人寿在每个省设有分公司,分公司下设地、市级支公司,总、分、支公司都有相应的业务和财务部门,单把流程写清楚就不是易事。为此,中国人寿总公司从各分公司抽调人员、省分公司则从地市级支公司抽调人员参与404项目。5.2 中美企业内部控制比较 由于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起步较晚,所以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实施方面也就自然落后于美国一流的上市公司,下表是中美两国公司在内部控制上的比较: 世界一流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较好,基础数据透明度高公司治理结构刚刚起步,基础数据不完善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性管理条例、细则和程序在细则、条例等制度的建设上滞后外部审计结合内部控制内审薄弱,缺乏内部控制专员

工作重点放在系统性、流程风险的测试工作重点花费在核实信息、查证数据上能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内控整改计划和方案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内控整改计划和方案明显不足业务流同信息流高度整合,同财务报告高集成业务流同信息流整合度不高,同财务系统集成低5.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步骤 要完善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而且内控体系的完善不是一个一次性的工作,也不是公司中几个人的工作,它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对内部控制不断进行监督和复核,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实现企业计划的目的。下面是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走过的几个步骤: 5.3.1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1.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缺陷,表现在: 产权结构一元化、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形同虚设等。美国企业的所有权过于分散,而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的问题是股权过于集中,结果都造成了内部人控制。因此,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应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调整持股结构,分散大股东股权,建立股东制衡机制,解决“一股独大”问题; 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会制度,完善独立董事责任追究制与考核机制; 完善监事会制度,从监事会人员构成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如何实施全程监督等方面加强监事会建设,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的病根。2.法制大环境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制度方面,SOX强制规定上市公司要上报内部控制报告及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而我国目前对于内部控制报告要求还是相当宽松的,过去中国证监会仅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拟上市的金融类企业和拟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出具意见。在实际操作中,接受执行发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仅就与会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发表意见。由此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质量太差,大多数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流于形式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 2006 年 6月 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和SOX在达到内控目标方面是一致的,只是这个指引还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出来,也不像SOX已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因此,内部控制到底做到怎么样,做多少才合适,还缺乏权威的认定,因此,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应借鉴SOX,进一步细化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并建立公司管理层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内部报告有效性与有用性。在对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主管进行会计舞弊的惩罚力度方面,我国 《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规定,单位负责人、单位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盖章。中国证监会在案件查处时,一直严格依法对所有负有责任的以上人员作出处罚,但并没要求他们事先公开做出承诺。前不久证监会修改后的《年报准则》规定,2005年上市公司公布年报时,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声明:“保证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便是借鉴了SOX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中附有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主管的承诺函的规定。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SOX的一系列严厉惩罚措施,我国对于会计舞弊事件中当事人的惩罚措施无疑过于仁慈,SOX中对于公司首席执行官、财务主管最高可处以500万美圆的罚款或20年监禁,只有这样的力度才能成为真正威慑会计舞弊者的铁拳。在我国,《会计法》、《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虽然都有论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尚不能够形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目前,证监会仅要求证券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审,没有对证券公司之外的其它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强制性规定。因此,应尽快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面的立法工作,以及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等行业准则的规定,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加强立法工作,使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做到有法可依。3.公司的内控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征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往往是现存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文化对企业产生的许多影响都被纳入企业行为的原始部位,处于行为动机的意识层面之下,以至于文化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是其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在培养自身文化时,应避免一种只注重内部短期的企业文化,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其与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企业文化包括道德及行为标准以及如何在业务中沟通与强化该标准,企业中正式的政策文件等只能书面表达管理阶层想让什么发生,而企业化则决定什么会发生。COSO 报告特别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业绩和表现。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并对公司员工进行讲解程序,提高员工的风险和控制意识。5.3.2 内部控制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内控部门可以通过的风险管理目标设立来帮助锁定内控计划的关键活动,然后需要仔细研究控制活动并识别出每一个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在这一步中,内控部门要尽量识别出每个控制活动所涉及的所有风险,而不要去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当然,会影响到公司运营的外部风险也同样需要加以识别。一旦你已经完成了识别风险的工作,内控部门就需要把他们收集、整理并记录下来。接下来要进行风险评估,这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当今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机制也需要相应地提高。而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须以环境及其风险的分析入手。企业管理者运用一系列的风险评估的方法、技术、程序等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企业所受的风险性质与程度。董事会和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和评价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减少损失。内控部门需要对所有列在风险登记簿上的风险进行评估其严重性,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减轻的措施。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有许多方法来对风险进行分类。其中,一种风类方法是将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对计划影响的严重性(上面的步骤已近制定的)来进行分类。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也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类: 发生的可能性高发生可能低影响程度高发生可能高影响程度低发生可能低影响程度低发生可能高影响程度对计划的影响程度(财务成本)这个步骤让内控部门对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识别,并发现主要的风险。上面这个表只有两个坐标轴,也只有高和低至分,而内控部么可以选择更多的参数。风险被分为四类,坐下角的风险可以被认为是在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之内的。在右上角中的风险是被认为要立刻采取措施的,这类风险有高的法生可能性,而它们一旦发生对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在运营方面的影响又将是巨大的,它们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而剩下的两个象限就可以不需要马上采取行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控部门就无动于衷,要防止它们变成右上角的风险。在完成了上面这个风险评估表后,内控部门同样需要在风险登记簿进行更新。

5.3.3 计划和实施内部控制活动 在完成了主要风险的识别和后,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去控制管理这些主要的风险。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要达成控制活动的方法和制定一个计划来规定相应得责任人和时间表来使控制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一般而言,上面表中在左下角的风险并不需要增加控制活动,在右上角中的风险是被认为要立刻采取一个或多个措施的,因为这类风险有高的法生可能性,而它们一旦发生对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在运营方面的影响又将是巨大的,它们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而剩下的两个象限就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来降低它的风险。内部控制部门所需要做的是减少风险,而这可以通过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是减少其发生后的影响来实现。如果现有的控制活动对风险控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就要设立新的控制活动来替代,而控制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预防性的:如职权的分离,设置密码和准入;  跟踪性的:如异常报告,帐务核对;  威慑性的:如程序文件,监督审核;  更正性的:如备份程序; 控制活动包括两个要素:政策与程序。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要结合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起草适合上市公司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细则和控制测试的标准,这也是内部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控制点之一。程序建设步骤如下: 首先,构造企业的业务循环,将业务循环又细分为业务流程,再将流程分为若干个作业,在业务循环模型构造的基础上,分析该业务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舞弊。然后,提出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在一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那些控制环节,如果没有这些控制环节,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误和弊端,达不到既定目标。最后,再设置内部控制文本,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式描述内部控制。在美国上市公司的中国公司为应对萨班斯法案的最后期限要求所做的大量工作之一就是完善内部流程、控制条例、审核程序和风险测试的文本资料。主要借助外部顾问公司进行实施。5.3.4 内部控制的监督 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对于内部控制实施的评审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活动,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需要定期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审和复核以确保控制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主要风险有了减少,并没有新的风险产生。公司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审核来确保现在所有的风险都是在可控风险标准之内的。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或者两者结合。在内部控制监督中,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内部审计,它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一个主要力量。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美国著名内部控制专家迈克尔•海默教授曾说过:“内部审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帮助管理者当局更有效地达到预期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师的使命将从简单的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实施审计向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的方向发展”。因此,内审的职能和外部审计有所不同,内审将更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并及时提出风险和改进的建议。而我国的企业大多只完成每年外审的年检,对内审的力度还有所不足。2.内部控制,在美国企业中,企业专门设立内部控制部门,可以不定期或定期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评估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自我评估是为提高组织内部控制的自我意识所作的努力,这种活动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设计内部自我评估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哪里存在有缺陷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采取行动改进这种状况,而不是坐等内部审计人员。因此,我国企业可试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控制自我评估,以便经常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3.5 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 企业应设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事情。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比如,企业会计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控制的过程,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以会计为主,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而管理信息系统还提供很多非财务的信息。一个健全的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内容适当、及时、正确的信息。同样,要推广内部控制的思想和理念,并较快的纳入实践,公司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内控工作的上传下达。当然,好的信息系统同样可以保障发现风险漏洞后的及时通告和改进。在这块工作中,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整合还有待改进。下面这个图正好形象反印了信息交流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结论: 从2006年7月15日开始,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外国企业,已经必须执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而在同一天,我国财政部也已经别有深意地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起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我们(京师论文辅导中心)可以发现,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对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披露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来是针对已经或准备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必须达到法案的要求;二是针对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如果不能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那么将会导致股东利益受损和证券市场的泡沫。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把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问题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同时也加强了管理层的责任,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及每年进行的符合性测试,这些努力也许并不能消除所有企业面临的风险,但是它却可以帮助企业把风险控制到一个可接受的标准范围之内,从而有效地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实施404条款后,对于投资者而言,良好的控制环境、完善的控制程序、有效的信息沟通、无处不在的监督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投资信心大大增强。

因此,从企业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目标的话,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要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我国的企业应该借此机会,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内部制度规范上的准备;同时,我国的有关部门也要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同时加大相关执法的力度,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内部控制的大环境。注释: 文宗瑜 李铭:“萨班斯法案的启示”,《首席财务官》2006年11月刊,P73 友联时骏管理顾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P2 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COSO,July 1994 Edition 李蕾:《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应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P5 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P18 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P1 臧晓辉:“萨班斯法案应对策略”,《首席财务官》 2006年11期, P78 陈飞:《萨班斯法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P10 Joseph F.Beraraino: Enron, A Wake-up Ca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1,12,4 Sarbanes-Oxley Act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萨班斯法案,2003 ZETA-CIA研究中心:《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英对照本)》,法律出版社,2005,4 汤云为:“终结财务丑闻”,《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P560 友联时骏管理顾问: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P104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 年第 7 期,P50 张为国、邱昱芳:《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P280 李天星: “三大石油公司备考萨班斯法案”,《中国石油企业》,2006,8 华能国际跨过《萨班斯法案》门槛,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007,4,12 中国人寿备战萨班斯法案 404不易在国内推,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4,6 臧晓辉:“萨班斯法案应对策略”,《首席财务官》 2006年11期, P79 胡大钧:“论SOX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控制度 ”,《集团经济研究》,2006,20 Codes-related guidance Internal controls, Feb 2007 Carolyn L.Lousteau: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for Auditor Independence,The CPA Journal, 2006 臧晓辉:“萨班斯法案应对策略”,《首席财务官》 2006年11期, P80 MANAGE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INTERNAL CONTROLS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友联时骏管理顾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后安然时代》,张为国、邱昱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张文贤,孙琳,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超越COSO——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鲁特,刘肖仓,中信出版社,2004 5、《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英对照本)》,ZETA-CIA研究中心,法律出版社,2005 6、《首席财务官》,2006年11期 7、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for Auditor Independence,The CPA Journal, 2006

8、Codes-related guidance Internal controls, www.xiexiebang.com.uk, Feb 2007

9、MANAGE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INTERNAL CONTROLS10、免费论文网

下载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