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精神》读后感
心中的红色精神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小学三(5)班 潘正阳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最让我难懂的是《红色精神》这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书中介绍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敬爱的总理—周恩来,还有……它的主要内容是坚强的红军战士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才会取得胜利。
这本书分几个篇章,来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是《长征精神》这一篇章。看到他们受苦,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感同身受,我就是含着眼泪读完这一篇章的。
看完这一篇章,我会想到:我们优越的生活环境真是来之不易,我们每天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暖和、漂亮的衣服,偶尔还会美美地吃上几顿肯德基、麦当劳,甚至走几步路都会叫苦连天,而他们———可爱的红军,却吃草根、树皮、皮带……一不小心还会掉进沼泽,经受着死亡的威胁。可是,他们做到了,二万五千里,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这就是世人称颂的“红色精神”,它教会了我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去完善自我。我更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勇敢地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让生活更加美好,让世界更加灿烂辉煌。
指导老师 彭涛
第二篇:红色精神读后感
《红色精神》读后感
藉着此次“党在我心中”主题读书活动的东风,我有幸品读了《红色精神》这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崇高的追求,纯洁的品质,丰富的内涵。为最可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增添了璀璨无比的伟大篇章,堪称之宝中之宝。这本书中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这四种精神。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员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在《红色精神》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征精神。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我们的党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冲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经受了饥寒伤病的严峻考验,终于成功跨越几十个省,汇合了共产党的三大主力。在冲破敌人防线的时候,我们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拼死战斗。在翻越雪山草地的时候,我们的领袖朱德同志只有一匹马,也让给伤病员,自己背着粮食往上爬。在过草地的时候,有的同志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导,陷入了沼泽地,在与病魔作战时,余秋雨和贺炳炎分别被锯过一只胳膊,当时战友们看望他们时,他们却说:“只有一条胳膊,我一样可以干革命。”长征的胜利深刻表明,我们的党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回首革命的历史,每一个脚印都记载着多少风雨和沧桑,每一条路上都洒下了革命先烈的热血。今天,我们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尽情歌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最使我感动不已、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的茶缸盖》。当文中提到“茶缸上的搪瓷早就摔得差不多了,同志们几次想给他换个新的,都没有成功。翻越五台山时茶缸盖掉在路上,人多马杂,一马蹄子就给踩扁了。警卫员假装没看到,心想这下总能给总理换个新的了。谁知周总理捡起来,拿到住处找块石头砸了砸,凑合着一直用到了西柏坡”时,心中百感交集,周恩来贵为总理,连一个茶缸都不舍得花钱再买一个,多么清高节俭!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技术,没有现代科学,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民族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红色精神便是其中的精华。如今,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成功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需要学习和弘扬红色精神。
另外,《红色精神》这本书中写了许多关于长征的历史故事,最难走的路是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最艰苦的岁月,是共产党抵抗国民党、日本人的岁月;最圣洁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红色精神!但让我惊讶的要数《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是东北的咽喉要道,省会太原的保护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司令阎锡山与周总理决定在平型关用重兵歼灭日军,而来侵犯的日军实力也很强,在日军中有“钢军”之称。师长林彪让战士们乘着夜色在阵地里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日军来了。第二天,当日军到达伏击地点时,红军的手雷和子弹在这上开了花,日军大惊失色,红军趁机与对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双方拼得你死我活,连双方的伤员都扭打在了一团,红军的一支部队占领了两侧的制高点,将日军压制在了峡谷之中,红军队员顽强地阻击了日军的一次次突围,最后将敌人全部歼灭。
看完这一章后,我心里激起了波浪:是什么能让他们阻击日军一次次突围?是解放全中国的信念;是什么让双方的伤员都扭打在一团?是为了占领平型关的信念;是什么让他们拼的你死我活?是为了把对方打败,使自己的队伍占领平型关。双方必胜的信念就已经在这场战斗中激起了火花,最后,因中了红军的埋伏,日军输了。那时的人都知道要有必胜的心理,而现在的人呢?一遇到危险就会退缩,这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举起双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
第三篇:《红色精神》读后感
最难走的路是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最艰苦的岁月,是共产党抵抗国民党、日本人的岁月;最圣洁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红色精神!
最近,我有幸读了《红色精神》这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红色精神》读后感。其中,最使我感动不已、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的茶缸盖》。
当文中提到“茶缸上的搪瓷早就摔得差不多了,同志们几次想给他换个新的,都没有成功。翻越五台山时茶缸盖掉在路上,人多马杂,一马蹄子就给踩扁了。警卫员假装没看到,心想这下总能给总理换个新的了。谁知周总理捡起来,拿到住处找块石头砸了砸,凑合着一直用到了西柏坡”时,心中百感交集,周恩来贵为总理,连一个茶缸都不舍得花钱再买一个,多么清高节俭!我又想起了我。我丝毫不知什么叫“节俭”,什么东西坏了就扔,毫不吝惜。别说是一个茶缸了,连一台电风扇我都扔过。读了周总理的故事,我深感惭愧。我们这些花钱大手大脚、放荡不羁的“豪爽”少年少女真是及不上周总理的万分之一啊!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读后感《《红色精神》读后感》。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技术,没有现代科学,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民族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红色精神便是其中的精华。如今,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成功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需要学习和弘扬红色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举起双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
第四篇:《红色精神》读后感
《红色精神》读后感
中南路小学五四班
陈芷欣
指导教师
吴晖丹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红色精神》的书。书中主要写的是建党九十周年以来的历史事件。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划分为四大精神,它们分别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图精神。这是党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作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培育和铸造的红色精神。在这其中,最令我深受感动的就要数井冈山精神中《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了。
1928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先后两次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会剿”,失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团困在井冈山,饿死、冻死。
在敌人的封锁下,生活变得十分艰难,部队必须自己下山挑粮在这支挑粮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但他每次挑的粮是最多的。
读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千:朱德爷爷每天晚上还要批改文件,研究战略,可他却不畏山高路陡,不怕辛苦,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这种以身作则的好品质多么值得大家学习啊!
有几个战士心疼朱德,于是将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但朱德又做了根扁担,还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就这样,大家深受感动,纷纷向朱德学习,尽可能多挑粮。
我看到这儿,既佩服朱德这种身先士卒,为战士们做榜样的精神,又不由得陷入深思。现在的政府官员呢?只知道在家安心等别人送礼上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今的清官能有几个?要是他们遇到什么大困难,顶多一句“让我们携手闯过难关”来打发群众,朱德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领导啊!
上一次,我在玩耍的时候摔破了脚,这时我应该马上到家去找爸爸妈妈,让他们带我去看医生,可每走一步,我的脚就像火烧似的疼,汗珠子大颗大颗地冒出来。我觉得太疼了,不想走,于是便坐在那里等,结果可想而知,伤口发炎了。如果我当时忍着剧痛,去告诉爸爸妈妈不就没事了吗?可我却像温室里的小苗一样受不得半点风雨的摧残和痛苦。
那些红军战士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不畏艰险,誓死与敌人奋战到底;他们遇到困难,勇敢地去克服。他们这种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永远值得人民铭记!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早已过去,但红色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里,那段日子将成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见证,将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作为新一代小学生的我们就更应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之栋梁!
第五篇: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
红色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清明之时,正是花儿盛开的季节,烈士陵园里的花格外的红、格外的艳,它们一定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布满青苔的石壁长满了杂草,四周插满了崭新而鲜艳的五星红旗。烈士的雕像是那么庄重与肃穆,他们的眼神显得深情而坚定,仿佛正向我诉说英雄背后的不朽故事……
《红岩》是中国比较著名的一部红色小说,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是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的。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我佩服江姐的坚贞不屈、许云峰的临危不惧,我喜欢视死如归、佯装疯癫、机智深沉的“疯老头”华子良……我更喜欢书里瘦小聪明的“小萝卜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仍然顽强的活着,并利用自己孩子的身份帮助大人们完成了许多工作,我放下这本书后心情依然无比激动,闭上眼睛一幅幅让我感到崇敬、悲愤和感叹的画面闪现在我脑海里。“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对新中国诞生后“天将破晓”时的憧憬,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中!
我认为“红色”这个光荣称号同样也属于像烈士一样层林尽染的枫叶。它没有像花那样选择肥沃的土壤,却把根深扎在山上,大山赋予了它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在所有植物即将枯黄的时候,它为大山披上了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裳。秋风吹过她婆娑的树冠,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秋雨飘洒将它火红的叶片冲刷的更加艳丽。在寒流面前,她挺直的树干,没有低头。醉人的红叶,红的那样热烈、那样迷人。它有火一般的激情,旭日一般的艳丽。它没有芳香却胜过千万朵玫瑰;它没有温度却像火一般的灼热。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徒然而起。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献一份力。
停下笔,我对红色又多了几分了解。让我们“留意寻常小事,寻访红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