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9: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

第一篇: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10文秘2班 姓名学号《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关于管理性质、原则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框架性著作。是“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 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 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的一本著作。他从时代、社会和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来透视管理, 强调管理的人性和实践性, 即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从而使得该书呈现出强大的实用性和人文化的关怀。

一般的书籍如果论及管理都是比较笼统的起个名字“管理学”或者“某某论管理”,但大师却把自己智慧的结晶叫做《管理的实践》,多了实践两个字,意义便全然不同。第一,本书不是空洞的讲述管理那些无法落地生根的理论,第二,本书的概况和总结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是经得起管理实践检验的,该书自1954年首版以来,风靡全球,成为管理学的奠基和经典之作。德鲁克也因其在这本书中所表现的的真知灼见和高瞻远瞩, 使他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和导师, 被管理学界尊称为“现代管理之父”。

《管理的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来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的方法。德鲁克在书中指出, 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 创造顾客。那么企业的基本功能只能有两项: 创新和市场营销。企业是为了企业以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上的人群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并不是为了照顾投资人和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德鲁克认为: “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 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 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 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在书中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企业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管理企业需要由管理者来执行,企业的生命线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要由工作来体现,而工作又是员工完成的。因此三条主线不但勾勒了该书的清晰框架,也点明了管理是系统的工作,更加指明管理的范围。

《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企业是什么?是盈利能力?还是利润最大化?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责任、不作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有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们在学习大师思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学习大师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处世态度,特别是他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要记得德鲁克先生的深邃智慧、学术勇气和正直人格,他是我们的榜样,号召着我们像他那样思考。不仅学习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同时还应该学着做社会生态学家去关注社会健康,学会如何利用伦理领导力、有效管理和社会责任感得力量让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更宜人、更能持续发展的地方,让世界拥有更多的公正、美丽和机会。这就是我们学习管理学的重要原因,因为管理学,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经济管理,因为德鲁克,我们知道了管理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精髓。

第二篇:德鲁克管理学书籍

.《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2.《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

3.《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

4.《新社会》(The New Society)-1950

5.《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6.《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1957

7.《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1957

8.《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10.《断层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8

11.《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Society)-1970

12.《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 and Politics)-1971

1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

14.《看不见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

15.《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1977

16.《管理导论》(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1977

17.《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

18.《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 of the Brush:Japa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1979

19.《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

20.《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1981

21.《变动中的管理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1982

22.《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1982

23.《行善的诱惑》(小说,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1984

24.《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1985

2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6

26.《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 New Realities: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1989

27.《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28.《管理未来》(Managing for the Future:The 1990s and Beyond)-1992

29.《生态远景》(The Ecological Vision)-1993

30.《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31.《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

32.《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 on Asia: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1997

33.《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1998

34.《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35.《德鲁克精华》(The Essential Drucker)-2001[1]

36.《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

37.《功能社会》(A Functioning Society)-2002

38.《德鲁克日志》(The Daily Drucker)-2004

39.《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彼得•德鲁克的论文

1.《Power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1961

2.《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1985

3.《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1994

4.《Managing Oneself》-1999

5.《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 What it Will Take to Lead Tomorrow》-2001

6.《The Effective Executive Revised》-2002

7.《They're Not Employees, They're People》-2002

8.《What Makes An Effective Executive》-2004

9.《Classic Drucker》-2006

第三篇: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主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名言 桑全军

发表于:2009-11-06 10:21:26 河南星翰贸易有限公司Promotion Manager 查看档案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该世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彼得·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彼得·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例如,早在196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对此,彼得·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彼得·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彼得·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彼得·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彼得·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彼得·德鲁克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至2004年,德鲁克还有新书问世。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管理是一种实践

1971年秋天,德鲁克离开了曾经任教20多年的纽约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到洛杉矶的加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这所大学不仅在当时没有什么影响力,即便是现在的美国商学院排行榜中,它的排名也在50名之外。

这个选择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日益不满。他相信管理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一些细分学科的组合。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也遵从了他的管理哲学,在这里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经济和管理,而且要学习历史、社会学、法律和自然科学。

这种学术训练方式沿袭了欧洲的大学传统,也反映了管理的本质要求。那就是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企业的整体认识。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因为这个缘故,德鲁克的作品赢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评价。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毫不掩饰对德鲁克的崇拜之情。“彼得·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如此清晰有力,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管理学术贩子中独树一帜。“”杰克·韦尔奇也将其重要的企业决策归功于德鲁克,他认为1981年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第一第二“”的原则便来自彼得·德鲁克。

幸好有像安迪·格鲁夫、比尔·盖茨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和杰克·韦尔奇、张瑞敏这样伟大的经理人积极实践他的理论,从而不容辩驳证明了他的理论的价值。而这些成就也符合德鲁克的一贯看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虽然是德鲁克创建了现代管理学,但恐怕连他自己当初也没想到如今的管理学已经走入了这种高度分工的学术研究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学副教授告诉记者,当前的大多数管理学学术论文虽然符合严格的学术规范,但其价值却不为企业界所认同,没有什么实践的价值。

追随德鲁克的其他管理大师在管理学界也一直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其中包括《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和《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以彼得·圣吉为例,他现在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资深讲师“”!想想我如何贡献

1994年冬天,吉姆·柯林斯完成了他在管理学上的重要著作《基业长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驱车到加州的克莱蒙特去拜访德鲁克。时年36岁的柯林斯在管理学界还属于“无名小辈“”,和85岁的德鲁克在一起的那一天,彻底改变了柯林斯对生活的看法。

柯林斯说:“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德鲁克却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

“走出去,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临行之前,德鲁克告诉柯林斯。柯林斯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德鲁克却告诉他:“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德鲁克对生活的看法和对管理的看法一脉相承,那就是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

德鲁克早年在德国留学,晚上经常去歌剧院听歌剧。有一次他被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福斯塔》的美感深深地震撼了,更让他震撼的是他发现这是威尔第80岁时谱写的最后一部作品。威尔第在谈到创作《福斯塔》时说:“我一生都是音乐家,且一直极力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我一直很困惑自己是否已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下定了决心再努力一试。“”

这段话成了德鲁克一生追求完美的座右铭。他一生写了39本书,仅从85岁到95岁这10年中就出版了10本著作。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将于明年1月份正式出版。

正是这种超常的勤奋,使他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头脑。他兴趣广泛,对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都造诣颇深,并每隔三四年就会选择一个新的主题来研究。在2002年的《福布斯》封面文章中,称德鲁克“依然是最年轻的头脑“”。

在他9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说:“每5年重读一遍莎士比亚!“” 彼得·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是领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

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类型,缺少有效性的管理者也同样有不同类型。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与无效的管理者之间,在类型方面、性格方面及才智方面,是很难加以区别的。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便可以学会,而且必须靠学习才能获得。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他认为,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永远是最短缺的。而任何工作又都要耗费时间,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这包括三个步骤: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这是管理的有效性的基础。

2、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一个单位,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医疗卫生单位,只有重视贡献,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想到服务对象、想到病人,其所作所为都考虑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每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才开发。企业的直接成果是销售额和利润,医院的直接成果是治好病人;价值的实现指的是社会效益,如企业应为社会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未来的人才开发可以保证企业后继有人。一个组织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成就,而忽视明天,那它必将丧失其适应能力,不能在变动的明天生存。

3、善于发挥人之所长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注重用人之长处,而不介意其缺点。对人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问“他贡献了些什么?“”也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他能做些什么?“”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

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

他认为,有效性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因为要做的事很多,而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总有许多时间非本人所能控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工作秩序,为自己设计优先秩序,并集中精力坚持这种秩序。

5、有效的决策

他认为,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一项有效的决策必然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做成的,而不是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做成的。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的决策,而做出的决策都是重大的决策。彼得·德鲁克的十大兵法 1.「分权与授权」才能引发学习动机

验证:当今所有的国际大企业全都是依照「分权、授权」而壮大的。2.用成效来管理,用目标来管理,而非用监督来管理

验证:「数据、e化、科学分析、考评稽核」已成为一切管理的基石。3.不连续时代的现象:知识产业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取代个别经济,政府魅力式微

验证:Bill Gates、Google„„已替「全球知识经济凌驾政府权力」做出批注。4.不创新的风险,比创新高很多

验证:「创新」已成为本世纪所有企业生存发展的马达,墨守成规的公司纵使没做错事,也都活不了了。5.顾客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验证:「以客为尊,顾客至上,客人第一,以消费者为导师„„」已成为企业成功的第一信条。6.管理者的三大使命:「达成目的、使工作者有成就感、履行社会责任」

验证:「利己利人之后,还有社会责任」正是当今倡导最兴盛的「公益、环保、慈善、教育、文化」等五大使命。7.公司经营不能炒短线

验证:「永续经营」是现代所有企业绞尽脑汁在追求的宝典。8.化社会问题为商机

验证:「化社会问题为商机」的卓见,让所有企业的领域创新了,不但茁壮了自己,也方便了社会。9.组织的目的不在管理人,而是领导人

验证:形而下是管理,形而上是领导,彼得·德鲁克从实务的管理到组织的领导,都创立了典范。10.家族企业妨碍企业进步

验证:这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的理论滥觞。这个兵法让天下「有才却无财」的能人,能够找到发展舞台,创下荣景的二十一世纪。彼得·德鲁克著作《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 《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 《新社会》(The New Society)-1950 《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1957 《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1957 《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断层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8 《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Society)-1970 《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 and Politics)-1971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 《看不见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1977 《管理导论》(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1977 《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 of the Brush:Japa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1979 《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 《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1981 《变动中的管理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1982 《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1982 《行善的诱惑》(小说,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1984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1985 《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6 《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 New Realities: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1989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 《管理未来》(Managing for the Future:The 1990s and Beyond)-1992 《生态远景》(The Ecological Vision)-1993 《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 《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 on Asia: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1997 《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1998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德鲁克精华》(The Essential Drucker)-2001[1]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 《功能社会》(A Functioning Society)-2002 《德鲁克日志》(The Daily Drucker)-2004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德鲁克关于有效管理者的20条格言 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To be effective,is the job of the executive.“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Know :Thy :Time“”if he wants to,and be well on the road toward contribution and effectiveness.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Effectiveness is a habit;that is a complex of practices.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no matter how junior,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rase,“top management“”.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Who has to use my output for it to become effective? 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The effectiveness executive knows that to get strength one has to put up with weakness.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They focus on opportunity in their staffing-not on problems.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Making the strength of the boss productive is a key to the subordinate’s own effectiveness.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习性,不会勉强自己。the effective executive tries to be himself,he does not pretend to be someone else.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They concentrate their own time and energy as well as that of their organization-on doing one thing at a time,and on doing first things first.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To commit today’s resources to the future.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The effective executive will slough off an old activity before he starts on a new one.“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Concentration-that is,the courage to impose on time and events his own decision as to what really matters and comes first.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Effective executives do not make a great many decisions.:They concentrate on the important ones.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They want impact rather than technique,they want to be sound rather than clever.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 The first question the effective decision-maker asks is:“Is this a generic situation or an exception?“” 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One has to start out with what is right than what is acceptable.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A decision will not become effective unless the action commitments have been built into the decision from the start.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People do not start out with the search for facts,they start out with an opinion

第四篇:王琛--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1.德鲁克关键五问题:

1).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2).谁是我们的客户?

3).客户需要什么?

4).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结果?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2.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3.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T***不犯错误,特别是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

4.德鲁克管理学说三大特点:实用性、系统性、前瞻性;

5.管理:

介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介定使命是企业家的Q605556860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6.管理者:

是对企业的绩效负有责任的人。这里的绩效专指合理使用资源(人力、设备、原材料等)。管理者的两大核心任务:建立团队、权衡利益。

7.管理者的第一项要务:

团队不仅仅是个体成员能力的简单集合,良好的团队能使成员的能力倍增;做为管理者,要协调大量的活动。协调是管理的精要所在,企业必须协调股东、客户、社会、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经理人的任务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总和的真正的、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

8.管理者的第二项要务:

管理者必须权衡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必须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长期根本的目标和原则,他即使不能把这两个协调起来,至少也必须使之取得平衡。管理者生活与活动于当前和未来之间,并要对整个企业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绩效负责。

9.管理的三项任务:

1).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

3).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的责任。

10.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一个组织的存在,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使命以及特定的社会功能。对企业而言,这就是经济绩效。

11.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是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员工有成就感。企业只有一个真正的资源:人。只有使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力,企业才能运作。今天的组织已经逐渐变为个人赖以谋生、取得社会地位、获得个人成就与满足的工具。因此,使员工有成就感不仅重要,也是一种衡量组织绩效的尺度。

12.管理的第三项任务,就是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独立生存并以己身之存在为存在的目的。每个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企业也不例外。只有对社会有益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13.管理者的五项基本作业:

1).制定目标;

2).从事组织工作;

3).从事激励和信息交流工作;

4).建立绩效衡量标准;

5).培养他人。

14.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制定目标

他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这些目标在每一领域中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他把这些目标告诉那些同目标的实现有关的人员,以便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制定目标是进行平衡:在企业成果同一个人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间进行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行平衡,在所要达到的目标同现有条件之间进行平衡。

15.一定意义上说,管理者所从事的就是组织工作。他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策和关系,他对工作进行分类,把工作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活动,又进一步把这些活动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作业。他把这些单位和作业组合成为一个组织结构。

16.除了激励外,一个管理者还要做好沟通工作。他要把担任各项职务的人组织成为一个团队。他做到这点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的工作实践,通过员工关系,通过有关报酬、安置和提升的“人事决定”,通过同其下级、上级和同级之间经常的相互信息交流和沟通。

17.管理者要建立衡量标准。而衡量标准对于整个组织的绩效和个人绩效至关重要。经理人要为每一个人确定一种衡量标准。衡量的标准不但要专注于组织的绩效,而且还要专注于个人的工作并帮助他做好。他对成就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他把这些衡量的意义和结果通报给他的下级、上级和同级。衡量首先要求的是分析能力,但也要求把衡量用来促使实现自我控制,而不是用作控制他人的工具。

18.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人。这种培养的方向决定着人——既作为人,又作为一种资源——能否变得更富活力,或最终完全失去活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被管理的人,而且适用于管理者自身。管理者是否按正确的方向来培养其下属,是否帮助他们成长并成为更高大和更丰富的人,将直接决定着他本人是否得到发展,是成长还是萎缩,是更丰富还是更贫乏,是进步还是退步。

19.创新可以被定义为一项赋予人力和物质资源以更新和更强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任务。

20.我们不能管理变革,只能领导变革。

21.决策就是判断,是在各种可行方案之间进行选择。但它很少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进行选择,而主要是在“几乎正确”和“可能错误”之间进行选择,更常见的情况是,在两种不同行为方案之间进行选择,而这两者之间很难说哪个更正确。

22.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23.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考自己的积极性出完成。

24.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第五篇:德鲁克作品读后感[模版]

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算不上一部新作。1966年,它便首次出版,距今也有四十余年时间。另一方面,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在现在看来,已并无太多新意。像德鲁克认为的,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科学地安排时间、重视企业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优势、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和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等,我们可以从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大习惯》、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的激情》、拉姆·查兰的《执行》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中读到相关建议,而且,后者往往是专项展开,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都胜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然而,对于这本书需要注意的事实是,自1966年出版以来,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一直以来,它都是领导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尤其在2002年当哈伯·柯林斯出版社出版《哈伯企业管理经典丛书》的时候,曾毫不犹豫地把该书收录其内。与此同时,这本“旧”书一经在大陆再版,便胜过了许多新书,而跻身畅销书排行榜。从一个侧面,这也许反映了大师德鲁克(《经济学家》语)及其管理理念经得起历史沉淀和实践考验。

和其他管理学著作不同的是,德鲁克的作品显得更人性化,更具有人文气。例如,再早些时候,大多数领导学方面的研究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并试图从管理者的素质角度出发,寻找有效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和特质。德鲁克就从行为学角度展开对现代领导者的研究,他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在本书中,德鲁克还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管理者”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的回答是,现代组织中知识工作者数量日益增多,并且知识工作者的成果通常要与其他人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效益,因而管理者的作用日益凸现。但是判断管理者的标准并不是下属的多少,而是其成果对公司的影响。于是,所谓“管理者”,是“那些促进机构有效运转,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知识工作者”。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有些知识工作者并非处于一个大企业或一个大机构的最高管理层,但是他却能实在地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和结果。所以,德鲁克还提出“人人都是企业家”的观点,即真正有创造力的企业就是要使得组织内部每个员工都具有企业家精神。——这些理念在今天的见多识广的我们看来,也不过尔尔,但回到情境之中,能

在半个世纪前便有系统地论述和涉及,德鲁克的趋势洞察力可见一斑。

曾读过德鲁克创作的一本并不多见的文学作品,《旁观者》。书中,他对弗洛伊德、亨利·鲁斯、基辛格、波拉尼、马歇尔·麦克卢汉等15位对德鲁克而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作了小传式的记录。而且,德鲁克也直言不讳自己对“旁观者”身份的迷恋和对人性考察的兴趣。“以体察人性的名义放眼时代”,德鲁克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和观察入微,使得他善于从社会、历史的高度,分析组织及组织管理的变迁。这种独特的视角是许多当今管理学家所不曾具备或难以企及的,这就意味着德鲁克的分析进路往往能给现实难题以一种实用主义的解决之道。

在本书中,德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而他自己基本无法控制。每种情况都会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案开展工作;(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的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为此,德鲁克给出的“良方”是,管理者要有一套科学的时间运用方案和方法;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须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管理者应该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而使自己的短处变得与工作无关;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必须做的事情;做事情要有优先顺序;要有效地决策和高效地执行等。

卓有成效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无论他们是负责他人和自己绩效的管理者,还是仅仅对自己的绩效负责的专业工作者。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就谈不上“绩效”,不管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才智和知识,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而要使得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赋、出众的才能或者专门的培训。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这些观点德鲁克把它们作为明线贯穿于整部书的写作,另外有一条暗线是大多数作者所容易疏忽的,那也正是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和《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所提到的,未来的商业竞争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靠资本和勇气再加一点运气就能取胜,它更要求每一个经济人具备充足的知识和必要的智慧,只有这样,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才会是可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追求时髦潮流的管理思想的今天,伟大的思想者彼得·德鲁克却很实在地说道:“当今的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关系着组织的生产力,更关系着国家的生产力。”

下载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鲁克 管理学 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鲁克著作读后感

    德鲁克著作读后感 前段时间,通过老师的推荐书单,选择阅读了德鲁克先生于1973年出版的著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感受到了德鲁克教授对于“......

    彼得德鲁克读后感

    彼得德鲁克读后感(一)看到了关于用人方面的说法。德鲁克认为,人无完人。用人应当重点发挥人的长处而不要盯着短处。"样样皆通"很可能意味着一无是处。但是传统的西方企业的用人......

    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学精髓.ppt.Convertor

    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 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被西方学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去世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11月11日上午,95岁高龄......

    德鲁克书的读后感[精选合集]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德鲁克是“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他从时......

    《彼得德鲁克》读后感(合集五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彼得德鲁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

    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今天,当我阅读这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

    《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五篇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都希望学习管理理论的知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阅读德鲁克管理理论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德鲁克管理理论读后感1翻开这本书的前几页,我大......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读后感专题

    我们如何改进管理当我们提到“管理”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传统上的"管理"进入人们脑海的不外乎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等这些字眼,但是归根到底,“管理”给人的印象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