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简爱》一书有感
看《简爱》一书有感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里面的主人公简爱让我明白什么是坚强与尊严,她面对爱情时坚守的那份自尊令我不禁敬佩与感动。
家人的相继离世使简爱被寄宿在舅舅家,后被舅妈虐待残忍地送入了魔鬼般的学校,简爱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也许正是这样的遭遇使他不得不坚强,而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教师,此后便遇到了她的另一半罗切斯特先生,也就是本书的男主人公。
简爱是一个勇于追求平等幸福而又倔强的人。从她知道罗切斯特先生有一个疯妻子后,她毅然离开他就能体现出这一特点。不管罗切斯特先生怎么劝说,不管她有多爱罗切斯特先生,但她还是很倔强,并没有向尊严低头,因为简认为只有离开才能保护自己的尊严。
最后还是因为担心而回去了,可是此时的罗切斯特先生已是伤痕累累,胳膊被截断了一条,眼睛看不见了。此后他俩结婚在一起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不难看出,简是蔑视权贵的骄横而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在简的爱情观里我看到的是: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
从书中能感受到简的积极进取与刚柔并济。她敢于斗争敢于争取幸福,一心追求人格的独立于地位的平等。面对罗切斯特先生这一上流社会的公子,并没有随便接受他给予的金钱上的帮助,他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也是注重礼貌与平等的。
看完这本书,不禁让我感叹。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在金钱的面前还有多少人能像简爱一样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保留自己的本真,不甘忍受社会的压迫,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的。而简爱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们,人的价值=尊严+爱。
现代社会,很多人在恋爱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无视人格的平等,结果都得不到真爱。如果大家都能像简爱那样在保全自尊的基础上追求爱情,那么,我相信真爱离我们并不远。
《简爱》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一个人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能博得他人的真诚相待,彰显个人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像简爱那样对人生拥有无限的信心,做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人。
第二篇:看《简爱》有感
看《简爱》有感
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励志小说。世间多么崇高而令人向往的爱情—热烈、真挚、甜蜜的爱情。相爱中的两个人之间某种默契,换句话说是心有灵犀使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这种爱情超越了肉身甚至超越了生命,这种爱是彼此精神上的互通,没有一切世俗的阻隔,什么金钱、荣誉、地位以及大多数人都在乎的容貌,在他们看来都是那么的微乎其微,乃至无关紧要。从简爱身上我看到了多么高尚而值得我学习的品质。她那独立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她心地善良,有思想、有主见,不卑不亢、追求正义、自尊卡、自重又自强不息,把握自己、吃苦奈劳,不断学习又勤奋刻苦,不断充实自己,变得心灵丰富、头脑敏锐、知识渊博、见解独到,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温顺而坚韧,善良而稳重,无私、忠实、坚定勇敢,文雅英勇,在她身上体现的是那么深刻!她爱自己、更尊重自己,最终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不在乎此时的罗切斯特失明、残疾以及家财万贯都化为乌有,依然坚定忠实的选择了他。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深深地唤醒了我沉睡的意识,打跨了我尚未成形而令我惭愧的价值观!
第三篇:《简爱》有感
《简爱》有感
朱裕虹
读过《简爱》的人没有谁是不佩服简爱的。简爱,一个平凡的女子却拥有不平凡的经历。她没有十分美丽的相貌,但她拥有追求平等和自立的勇气。她以女性的成熟和智慧,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女主人公简爱,相貌平平,遭遇也平平。她的经历只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用萨克雷的话说,小说的情节是“司空惯见”的,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却很是丰富。当深夜圣约翰向她求婚,她几乎不能自持时,突然,她听到了罗切斯特在远方呼叫她的声音而冲出房间。当镇定下来之后,简爱坚决地拒绝了圣约翰。她拥有火神一样的激情,难以摆脱的内心矛盾斗争以及高度的自我克制与忍受痛苦的毅力。我们不得不佩服简爱,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在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她经历了生命中最为刻苦铭心的一段日子。庄园从神秘、茂盛到失火变成一段残墙,象征着简爱的恋爱过程,从捉摸不定、相知相许到失望离去。最后,她以自己的智慧赢得了一个美满的结局。《简爱》中女主人公外还有切斯特。他是一的男人。由于年了一个有疯病的受尽磨难,感情疯狂的爱上了家爱也爱上了他。完美的爱情而祝事就这样结束相爱一辈子。可多事情并不是一
除了备受瞩目的一个男主人公罗个让人感到心疼轻时受骗,他娶女人为妻,使他上一波三折。他庭教师简爱,简我们为他们近乎福,真的希望故了,让他们携手是,世界上有很帆风顺的,就在婚礼前一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撕破了简爱的结婚面纱。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罗切斯特满心期待地筹备着他们的婚礼,却在即将踏入殿堂的那一刻被破坏了。原来罗切斯特有一个存活的妻子。简爱的离开,罗切斯特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是他的欺骗让简爱离开。罗切斯特的庄园也在简爱离开不久之后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为了救他的疯妻子也受了很严重的伤。
罗切斯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简爱,他虔诚地向她表示忏悔并请求简爱留下来与他共同生活。简爱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在爱与不能爱之间痛苦地徘徊。自尊自爱的简爱,自立自强的简爱,最终没有成为感情的奴仆,尽管她是那样的深爱着罗切斯特,但为了尊严她还是抛弃了爱情,勇敢的跨出了桑菲尔德的大门。无论是爱情,还是金钱,都没有动摇简爱的信念。她不做金钱的奴隶,不做别人的附庸,她永远是独立的。简爱冲破了世俗的樊笼,令人敬佩,对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金钱的女子,做出这样选择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这也正是简爱的魅力所在。
简爱在远方听见了罗切斯特的呼唤“简!简!简!”,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回到了桑菲尔德。桑菲尔德的现状令她十分吃惊,他没有再次离开罗切斯特。她与罗切斯特悄悄地举行了婚礼,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每个妙龄女孩都渴望拥有自己幸福的爱情,那么,怎样才能赢得罗切斯特的爱情,向我们诠释真正爱情的奥秘——那就是爱加尊严。爱情就是一架天平,在天平两端的男女必须是平等的,否则爱情的天平就会倾斜,爱情也就不复存在了。不要自卑,不要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确是平等的,想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吧。正如简爱所说,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
读《憩园》有感
彭远玲
有一所公馆,就有了家,有了家,就会有家的温馨,这是一般人的想法。憩园是一所公馆,可有了一所“憩园”,这个家并没有理所当然的温馨。在这所公馆里演绎的却是不幸的故事。
巴金的小说《憩园》以“憩园”为线索,叙写了旧社会中前后发生在憩园的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祸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过于看重金钱,过于依赖不劳而获的金钱,使杨家三少爷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性,导致家道没落,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并病死在监牢里。富裕的寄生生活害了他,使得他大儿子赶走父亲,自己的妻子不认丈夫。同时,这种生活也间接地使憩园的另一主人姚先生的年轻儿子淹死在河里。憩园的旧主人杨家垮了,它的新主人姚家也开始走着下坡路。
金钱、富裕的生活客观上导致憩园中主人的不幸,可他们自身的惰性却能从根本上摧毁他们。阔少爷杨梦痴就因为他自身的惰性导致家庭灾祸。他骗妻子的钱送给别的女人,他用完父亲留下的钱,从来不关心家人。最后遭受家人的不理解和驱赶,最终,病死在监狱。这既是他的报应,又反映出他家人的冷漠无情。同时,这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姚家人的不幸也存在深刻的根源。姚先生买了憩园,借着家财的雄厚整天无所事事。他畏惧前妻的娘家。对他们百依百顺,对儿子小虎又用了错误的管教方法,他不
听妻子的忠告。由于对姚太太的仇视,赵家通过小虎来报复她,使姚太太深受小虎的轻蔑。姚太太纵然有她的想法,但不被理解同样增加了她的痛苦。她希望“给人间多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她是一位好心的女人,可若她没有勇气逃离这种生活,她同样会闷死在这个公馆里面。姚家的不幸是小虎淹死在河里,但更悲惨的是:他们自身的弱点,不懂摆脱,不懂斗争的性格。
小说中还穿插了作者所写的关于车夫和瞎女人的故事,同样是不幸的遭遇,可作家却改了一个好的结局,既是作家所追求的生活,也是旧社会向新社会进步的一大趋势。
作者说过:“高大房屋和漂亮花园的确常常换主人,谁见到保持到百年,几百年的私人财产!保得住的倒是在某些人看起来极渺茫,极空虚的东西—理想同信仰。”假若憩园的主人明白这个道理,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不为金钱迷惑自己的心灵,敢于斗争,那么,生活的结局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们不仅要读出作者的心思,更要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憩园》让我们更清楚了中国封建地主家庭怎样走向没落与灭亡,作者借小说来阐述敢于斗争的重要性,更借此来替垂死的旧社会唱挽歌。其中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人不是嚼着钞票会下去的,除了找钱以外,我们还有更重要、更重要的事要做。
新时代下的我们,与金钱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富裕的生活离我们或近或远,我们能做的就是正确认识金钱与富裕生活的真正意义,懂得用而不是被其所用。更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与信仰去追求生活的真谛。
SO IN LOVE
赵文婷
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们处在一个尤其尴尬的年纪。说老不老,装嫩又明显穿帮。没资格说出那句“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还多”,却似乎又远离了天真无邪,什么都看到了一点却又什么都没看透。
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父母之爱,打娘胎里我们就肆无忌惮地享受着;师长之爱,我们也一直细细咀嚼;夫妻之爱,离我们尚远。凑成对的少男少女们偶尔也会想想未来,但是,未来永远都是未曾来。
也许凭着我的阅历跟见识,尚不足以对爱情品头论足,但是,在这里,我只想单纯地说说我的读后感,仅,读后感。
《全是爱》,这是一本很温馨的书。相比于很多著作来说,它更显得普通。没有大道理,没有致富经,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它有的,只是小懒跟木木(文中男女主人公)从相识到恋爱、由结婚到身为人父人母的点滴琐事。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根本一文不值甚至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但是细细品味其中生活化的语言,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是每一对情侣的酸甜曲折。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墨点都有灵性,真实是它们的体格,温馨是它们的灵魂。
何死猫说:“这不是一本深刻的书,不是一本需要很多专家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开研讨会的书,它只是一个小女人的自述,它只是记录了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小儿女的耳鬓厮磨、情情爱爱、磕磕碰碰。但是,它却是一本值得全天下相信爱情的人阅读的书,因为在里面,在他们每一个辛福生活的罅隙里,你会不经意间的会心一笑,是因为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木木或小懒。”
《全是爱》,就是以这种朴实而纯粹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小懒说,遇到你之前
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 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
相信很多人在遇到自己的那个“你”之前都跟小懒一样,受点韩剧的影响,认为爱怎么都得来个车祸失忆或者灰姑娘一下子变成公主、穿上水晶鞋便能瞬间飞舞。奈何我们所处的是太平盛世,没有那么多的车祸,就没有那么多失忆,满大街游荡的也只是无数身怀公主梦的平凡女子。于是,传说中轰轰烈烈的爱情便在我们热血沸腾的期待中平平淡淡地来。转化成书中,小懒与木木热恋时潜规则般地有着每天发不完的短信、讲不完的电话,偶尔牵着手逛街,偶尔像无数情侣一样吵吵架、闹闹小脾气,总有一方先认错,总有一方在对方认错后端着架子说教一番、看着眼前的人脸色阴沉又赶紧顺着台阶爬下来,于是,和好如初。当然,这对还在那以动车的速度发展的北京打拼的80后小情侣偶尔也会想想两个人的未来„„
六年的交往终于让木木和小懒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爱情由最初的激情热烈慢慢地过渡到了现在的平静和谐,双方都在斗争中“隐藏”自己的“毛病”,在纵容中沾染各自的恶习。日子在双方的热情投入中慢慢流逝,就像将一份爱的牛奶随着岁月静静地流淌入他们的大碗茶中。
两个人在抗争中妥协,在妥协中接受,在接受中配合,在配合中维系这份爱。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也是他们的爱情。
这还是每一对终成眷属的恋人所要走的路。
我想,真正的爱情便也是如此吧——可以激情似火、可以柔情似水,但最终都会融为生活的柴米油盐、磕磕碰碰„„
能牵手,便一辈子走。任凭兵荒马乱,只管稳稳当当走过我们的岁月。
爱之如一抹残阳的纯色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梁雪琼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一场雨就这样为这段凄美的邂逅拉开了序幕。
川端康成初次发表的一举成名、讴歌青春的短片小说《伊豆的舞女》,描述的是一个青年学生的故事。主人公“我”于秋季里,只身去伊豆半岛旅行,与一个贫困、受人蔑视的舞女薰子邂逅,萌生了爱怜而坠入情海。舞女敞开纯情的心扉,对青年表示出一种纯真而深切的爱。
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日式爱情的代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五次被搬上荧幕。主人公与舞女的感情也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初恋。
初读《伊豆》,是纯与情的相融。薰子的朴真与纯真。“我一开始朗读,她就立即把脸凑过来,几乎碰到我的肩膀,表情十分认真,眼睛里闪出了光彩,全身贯注地凝望着我的额头,一眨也不眨”。“她发现了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
伊豆半岛的纯净与唯美,“雨止,月亮出来了。雨水冲洗过的夜空,月亮分外皎洁,银亮银亮的”。“秋空分外澄澈,海天相连之处,烟霞散彩,恍如一派春色”。伊豆的美丽山水与纯净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带给读者的是一片浪漫唯美的世界。
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曾评说过川端康成文学的精髓:“川端创造了具有日本美、东方美的艺术”。日本学者伊藤整在评论《伊豆的舞女》时,曾有过精辟的阐述:“„„构成这篇作品骨骼的情节和情景的甜蜜性,是青春的抒情。残忍的不回避的目光不漏过丑恶的全过程,在最后的目的地,一定要抓住纯洁和美„„”(注:伊藤整:《川端康成的艺术》,《文艺》1938年2月号。)川端先生善于描写下层女性的传统美,舞女古雅奇特的发髻,可爱的裙裾,轻敲着的鼓声和三琴弦,一切都带有浓郁的日本特色。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日本式的自然感情,尤其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坦率纯真而娇美,歌声婉转动听,舞步轻盈优美,对他更表示出一种温馨的情意,使他内心萌发了一缕缕真情。以至主 人公“我”对她感到惊奇,并渐渐产生邪念:“要是那样,就让那位舞女住到我的房间里来吧”。后来当主人公明白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澄净得好像被擦过一样,笑容久久停留在脸上”,进而由迷惑她的肉体美,到感觉她的心灵美。
大学预科生的主人公与社会下层的舞女,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向对方倾吐过爱慕之情的话,可是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始终至于似觉察非觉察之间。从邂逅时的欢欣与畏怯,到离别时的悲伤与拘谨,反映内在的悲伤和沉痛的哀愁,蕴藏深远而郁结的情感。在这里,作者把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伤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悲哀美的艺术世界。
川端先生用他特有的细腻,道出了爱情本应该有的纯净和澄澈----与物欲无关。
川端康成的创作动力是来自人生的悲痛和寂寞,他在《文学自传》中曾谈到:“用我的风格去歌颂东方古典(佛典)的虚幻。”(注: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文学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川端先生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并且孤儿的疾郁悲凉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形成川端式“佛典”文学创作风格。
读《伊豆》,让我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喜欢。纯情的爱恋最动人。
简单的开始,淡淡的爱意,简单到纯粹,最后又简单的离去。
“„„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仿佛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也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多了。”
莫忘其本
梁燕敏
读丰子恺的散文,如品茶一般,越品越有味。平凡的文字给我展现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哲学。
每次读他的散文,总能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自古以来,孤傲的梅,幽香的兰,修长的竹,淡雅的菊,清新的莲,无不受文人骚客所喜爱。王安石用“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梅花的孤傲;李白的“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周敦颐独爱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陶渊明则钟情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
子恺老先生则不然。他对其他的花草没有什么特殊的喜爱,唯独对杨柳情有独钟。在他的画里经常会出现杨柳飘逸的身影。他钟情于杨柳,不只是因为杨柳的鹅黄嫩绿,或因为它的如醉如舞,或因为它那像小蛮的纤细的腰,更因为杨柳高而不忘本。
杨柳与其他花木不同,别的一切花木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他们靠着根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养料一直向上长,对根不理不睬,在根的上面欣欣向荣。杨柳是下垂的,尽管它也是向上长的,但它的枝条是下垂的,长得越高,垂得越低。人何尝不是如一般的草木一样,站得高一点就忘了自己的本。痛斥公费留学的中国学生未能回来给自己的国家效力的例子不少,像钱学森那样不忘其本的人不多。喝过几年洋墨水,对西方文化似懂非懂,对中国文化猛烈抨击,自以为见识独到,却忘了自己原本就是个中国人。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写的是心酸老父痛斥作为大学生的不孝子。我看完后,心中不免一阵悲哀。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培养他们成人成才。为此,他们付出自己大半生的青春与心血,然而却换来其怨恨、不孝与不满。
有时我常常在想,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如此干脆丢根弃本。难道真如人们所说那样,中国已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因为德行的缺失,所以一切皆可丢弃。又或许因为人丢根弃本,导致德行的缺失。
根被斫,跟上面的花叶或许还能做最后一刻的威福,但终归会和根一起化为泥土。人不能忘本。
第四篇:简爱有感
《简·爱》有感
初读简爱,是八年级,面临中考的压力,读书是我选择释放的方式之一。我选择了《简爱》,也许那时年幼,并不能很好的读懂简爱,只是有一种莫名的说不出的振奋从心底发出,似乎浑身充满了斗劲!合起书本,再次投入到学习当中,彼时彼刻我已不再烦躁与消极,直至中考结束,我如愿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那时起,我开始热爱读书,欣赏书中的主人公,向喜欢的他们靠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再读简爱,是高三,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每天试卷、参考书、课本,吃饭、学习、睡觉,过着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几次月考成绩不够理想,无奈、焦虑、恐惧,种种阴暗压向我,头顶时刻有片乌云遮挡我生存的阳光,我绝望地向当年的自己寻找动力。
于是再次拿起《简爱》,捧起书本的一刻,那个瘦小倔强的身影重新浮现在我眼前。生于贫民家庭,幼年失去父母疼爱,生活在社会底层,遭遇不公待遇,可以说,她前半段生活就像行走在一条无人陪伴的道路上,艰辛、苦楚、孤单、落魄,可面对这一切,她并没有屈服,她不羡慕上层社会的华丽,就像一个社会的旁观者,用最朴实最纯洁的内心感受这个世界,用最勇敢最倔强的信念追求平等和幸福。她说“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终于我才发觉,原来当时莫名的振奋,就是简爱的那种不屈服的意志,勇敢面对一切的心态,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平和、淡然,不浮躁,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生抱有希望。掩卷沉思,我已不再低落,收好《简爱》,拿起参考书,再一次回到繁忙之中,高考结束,我不负众望,以超一本线79分的成绩走入大学,走向另一个起点。
三读《简爱》,是大一,大学生活确实有其特殊性,不再有高中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也不再有父母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此时,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没了束缚,很容易迷失方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身体自由了,却随风飘忽,空虚迷茫,风止云散时,终究落地颓废掉。
大学生活可以说充满诱惑,优秀者众,如我一般的人更是俯拾即是,而此时的我就处于一种高中压迫中释放出来的感觉,睡觉、上网、吃喝玩乐,课业全然抛却,一学期很快的结束了,突然之间,我已经不认识自己,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自卑、无力、浮躁,夜里,我苦苦追寻着那个单纯的自己,那个勤奋的自己,终于,我熬不过这生活,第三次拿起书架最里面的《简爱》。
书翻到后面,读到了罗切斯特对简说的一段话:“对于只是以容貌来取悦我的女人,在我发现他们既没有灵魂也没有良心,在她们让我看到平庸、浅薄,也许还有低能、粗俗和暴躁的时候,我完全是个恶魔。可对于明亮的眼睛,雄辩的舌头,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既驯服又坚定的能屈而不能断的性格,我却是永远是温柔和忠实的。”这句话既打动了简,也打动了我。所有过往的回忆塞满大脑,此时的我已胸口透不过气,不但为自己的不争气感到羞愧,更深深地被简感动,我落泪了,我知道一切都没有变,我的本心还是向着那个“瘦小的身子却拥有强大能量”的简爱靠近。
有人说《简爱》是一个爱情故事,但那未免落入俗套,更有悖作者的心意,《简爱》之所以令我们爱不释手,就是因为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所以我更愿意把她当做一位亲爱的朋友,隔世之交,在我最最困难迷茫的时候出现,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我相信,人不会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可以因为可爱而美丽。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依旧会遭遇挫折,陷入迷茫,但我不再惧怕,更不会急切,因为我有一个益友,她叫“读书”。
读书应该是一种习惯,好读书,读好书,消沉时读书,低落时读书,迷茫时读书,书也许不能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但它会给你灵感,帮你走出低谷,是动力,是航帆,是风向标。
第五篇:简爱有感
《简爱》读书笔记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最初接触《简爱》记得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好多人的作文中都用到了,只知道是一部很有名的著作,也没看过,直至最近终于看完了,总是在幻想简爱和罗切斯特最后美好的结局,总是品味简爱那些经典的语句,总是被简爱的独立善良深深感动。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美的、矮小、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圣洁的美好生活、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简爱。书丰富了她的感情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苦难又磨炼了她的意志,使她养成了坚毅倔强、外柔内刚的性格。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虽然内心无比恐惧却一直在抗争。种种不幸的一切换回的是简爱的无限信心,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
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当简爱想到阻隔在她和她主人之间那条很深,很宽的鸿沟:财富,地位,世俗时,她的眼泪再也不听她的意志,夺眶而出,当罗切斯特说:“有时候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尤其像你现在在我身边时,仿佛我左肋下的哪个地方有一根弦与你那小身躯里同样的地方一根同样的弦打成了结,纠缠得紧紧的,解也解不开,一旦我们分开,我真怕这两根纠缠着的弦套被绷断,那时候我会紧张不安,我的心会痛得流血。而你呢,你会把我抛在一边,忘得干干净净吧?”……后来简爱反驳说:我一定得离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眼中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架冷漠无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我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片面包从我口里夺走,把仅有的一滴救命之水从我杯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如果上帝曾给我一点儿美丽、丰富财产,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是用我的心灵和你的心灵对话,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我被深深震撼:“因为
我贫穷、卑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简爱的感情是多么丰富而又理智。当我们深爱一个人时,很多时候,为了怕失去,我们委屈自己,不敢说出心里的话,甚至忍受自己在他眼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简爱不能忍受,在我的感情世界里我也不允许自己忍受别人不在乎我,假如不在乎,我宁愿自己像简爱样,即使心里痛苦,绝望也要逼自己离开。纵使我不美丽,贫穷,卑微,但我也是有自尊的,我也渴望平等。后来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再后来,当简爱怀着悲伤,受尽折磨离开逼自己离开罗切斯特后,按理说她应该伤感、消沉、颓废,因为他的精神支柱,她的所有甜蜜的梦都幻为空。如安娜、卡列宁娜卧轨自杀了,因为她输不起,害怕面对,可是唯独简爱没有。她怀着一颗隐痛的心,即使夜深时她会为自己把自己从罗的依恋中强行拉开的命运而哭泣,但当白天到来时,她依旧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甚至比任何人都能吃苦,都勤奋。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义无反顾的投入,罗切斯特的怀抱,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简从一开始,就注定活在现实的孤独之中,这使她懂得拥有和珍惜,使她知道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她对这些的渴望是她在孤独生活中表现出的最强烈的愿望,为了这些她甚至压制住了自己的主见和理智,但最终她还是从这些中摆脱了出来,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是呀,人有权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景。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贫穷与富有之间选择富有,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简爱告诉我们无论经历什么,无论遇到了什么,都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即使在痛苦中也要努力,努力让自己向上,认真地生活。希望有更多的简爱,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