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约的素材
事实摆在眼前:我国人口己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而且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必要性 编辑本段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 多少盛多少,不扔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宣传图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而且,在长征途中,有许多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然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爱惜粮食,为国分忧,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节约粮食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2000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
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立即行动,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粮食,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了粮食,我们就很难生存。
现在,因为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气候反常,有些地方种的粮食颗粒无收,使到粮食短缺,粮价飞涨,许多穷人因为粮价飞涨而买不起粮食,忍饥挨饿地过着凄惨的生活。粮食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难题。
粮食,对人们来说太重要了,节约和爱惜也成为人们的话题了。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教我们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节约粮食的儿歌,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妈妈也做了榜样,她在洗米时总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锅里。这使我懂得了爱惜粮食。
第二篇:有关节约的作文素材
名言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卢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李商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范纯仁传》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桓宽:《盐铁论 救匮》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韩少功(海南作家)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谚语
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谚语
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事实
⒈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⒉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⒊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
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⒋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⒌邓小平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⒍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⒏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
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⒐光盘行动
新华网济南1月24日电(记者高洁、张志龙、李放)春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又将进入走亲访友、合家团圆的日子,“大吃一顿”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面对吃完后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曾经司空见惯的中国式“剩宴”开始引起网民的关注。
近日,一组反映上海、广州等多地酒店铺张浪费的照片在网络迅速蹿红,不含酒水五六千元一桌的宴席餐毕,几乎没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都被扔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张照片中家住甘肃的老人王义忠的独白:“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
中国式“剩宴”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截至23日下午15时,新浪微博关于“剩宴”的搜索超过11万条。为了更为有效的反对浪费,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认可,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
⒑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要求。
八项规定一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央企很快跟进贯彻落实。12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报道中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今年取消颁奖,改成通报表彰名单,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不再进京;全国工商系统年终工作会议不发会议简报,减少会务工作人员;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代表房间没有洗漱包、小果盘,只提供一包方便面。而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国家财政部,也带头节省会议成本。今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地点没有设在高档宾馆,而是安排在了坐落于北京北五环外的国家会计学院,会议代表住的也是培训楼的学员房间。
第三篇:新作文素材——节约 光盘行动
新作文素材“光盘”行动专题: 如何建设一个富裕的节俭社会
【情境聚焦】
解放观点: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每年饭店里倒掉的剩菜剩饭,足够养活2亿人。不少网友用“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您怎么看?
任远:这让每个人对当前浪费之严重有了充分的警醒。这种浪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是不能接受的。而且从道理上说,即使富裕了也不应该奢侈。
解放观点:由此,不少人开始反思,“怎么一不小心就浪费成这样了!? ”
任远: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不少人倾向于从我们的社会文化风俗和消费心理来解释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在铺张浪费这件事上,根本不能拿我们的“文化”来说事。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一些大型会议,会议主办方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宴,最后很多都剩了下来。特别是参加会议的国外学者非常难以理解,有的学者甚至很愤怒,觉得浪费实在是太厉害了。遇到这种境况,我们只能羞愧地解释:这是中国的“文化”,为了体现好客,所以总是要剩一些,这才显示出主人让客人吃饱了。但实际上,所谓文化习惯,都是骗骗别人的说辞,是自我遮羞的幌子,根本站不住脚。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非常注重节俭的国家。世界上凡有着古老农业文明积淀的国度,都是非常节俭的,并把节俭视为一种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几乎每个中国孩子从小就会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节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说浪费是因为文化上的好客或者爱面子,是自欺欺人的托辞。
节俭的重要动力是短缺经济。随着我们逐步解决了贫困和温饱问题,人们从生活需求难以满足的贫穷时期走出来,很容易提升自身的消费需求,进而从正常消费走向“过度消费”。说得不好听一点,这种忽视了度、放任了度的消费背后,甚至存在一种暴发户心态。
解放观点:最近,一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节俭之风自上而下吹来。不摆花、不设宴,各地两会“简”字当头。半份菜、打包族、“光盘行动”也在民间传递。前几天,陈光标率领40名员工走上街头饭店吃剩饭剩菜,希望能够以点带面,鼓励更多人节约粮食和水电。但马上就有人在问了:这种刮风式的办法有用吗?能坚持多久呢?
任远:现在民间存在着的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主要是经济发展带来消费能力提高,以及市场经济和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消费欲望的扩大。因此,类似“光盘行动”这样的倡议确实能对大家有所触动,并鼓励大家去过一种节俭的、可持续的生活。但实际上,“光盘行动”对于解决浪费问题是找错了方向。
解放观点:如何理解您所说的“找错了方向”?
任远:餐饮浪费的问题不是社会居民过度消费的问题。正常的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也是不同人口群体的自主选择。如果我们认为个人是理性的主体,则居民消费从整体上而言也是理性的。它固然可能偶尔会 1 超支、失度,但总会被自觉纠正的。因此,我个人不同意存在什么“过度消费”的情况。
说到消费这件事,它不仅有商品交换层面上的意义,也是人们提升生活福利的方式。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之所以会日益丰富,也是基于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并通过消费得到实现。也就是说,消费本身是值得提倡的。由消费激发的人的想象并创造新生活的愿景和发展机会,也是应该提倡的。正因为有了各种不断增强的社会消费需求,才会不断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
更何况,在当下中国,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仍有大量外来人口、中低收入人口的消费率很低、储蓄率过高。对现阶段的他们而言,是消费和生活需求还难以得到必要保障的问题。如果拿类似“光盘行动”这样的倡导来说服他们,显然是文不对题。
解放观点:所以,您特别强调,在餐饮浪费这件事上,不能简单拿老百姓消费来说事。
任远:对。而且除此之外,“不拿老百姓消费来说事”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含义:餐饮浪费的根本问题不是过度消费,而是公款消费和腐败。为什么在餐饮上会出现如此庞大的浪费?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并不是由普通居民的消费带来的,没有人会跟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过不去。那么,这显然是那些不花自己钱的人大吃大喝带来的。在这个严峻的问题面前,“光盘行动”是很虚弱的,它不仅无力改观,且很可能沦为一种作秀式的社会宣传。
餐饮浪费背后的真正问题是腐败问题,是对于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是对公共资源的缺乏监督。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并从根本上、制度上加以扭转,很难真正解决餐饮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认为,要改变餐饮浪费的问题,遏止政府浪费、杜绝腐败最为关键。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倡政府公共责任,对政府和公共部门进行有效监督。
说到底,餐饮浪费的问题不是文化习惯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能力提高的表现,更主要的,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消费浪费和消费腐败的问题。我们要鼓励消费而不是限制消费,需要通过鼓励消费来创造繁荣的经济,来提高人们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福利。与此同时,倡导一些先富的社会群体合理消费,提倡低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要建立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首先需要一个与此相匹配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从一个贫穷的节俭社会,进步为一个富裕的节俭社会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1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1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3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3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1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1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1粥1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1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89《晋纪101》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1大师《格言别录》
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6,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7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5,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62《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2104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3、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3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45、1滴水,1滴油,不让1滴白白流。中国谚语46、1粥1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第四篇:节约
勤俭节约演讲稿《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回顾身边: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饮水机、复印纸、公文纸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了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我们的生活这样好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我的回答是:“当然需要。”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精神。它不以物质是否丰富为前提。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见孩子们整天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从骨头中拔出的箭送给孩子们,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勤俭节约要从今天做起,古人的话仍值得我们借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每一滴水,天长日久,我们就能节约一个江河;节约每一张纸,日积月累,我们就可能节约一片森林;节约每一度电,日积月累,我们就可能节约一座小型发电站。
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吧!
谢谢大家!
勤俭节约演讲稿《让勤俭成为一种风尚》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或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有这样一个“世界勤俭日”,那么你惊诧的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然而,如果你未曾听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也未曾听说过“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风尚,那么你就OUT(落伍)了。
“勤俭”之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节俭的民族:上古有神农氏,“遍尝百草”,才有了后世百姓的安乐;春秋有季文子,虽贵为上卿大夫,却住所简陋、穿着布衣、以俭为荣,才有了鲁国的富庶。大而论之,贪图享乐的奢靡之风,会使一个王朝失却民心、土崩瓦解;小而论之,一个家庭不知“勤俭持家”,就经不起风浪的洗礼,稍遇不测,就难免举步维艰、甚至流离失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孩童们所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丧失“勤俭”的千古美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仍然秉承着先辈们的训诫呢?
从我们身边看一看吧,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你是否清楚自己一顿饭究竟需要吃多少?你否是确信自己真的还需要一件衣服?你是否仍在幻想着拥有一间大房子?你是否跟从了别人的车轮而忘记了自己原来也可以走路?
你以为你做到了勤俭,那么你错了!
勤俭是一种行为,需要我们用习惯去养成。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吧,去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譬如你去食堂,根据你的食量来打饭,你节省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有限的资源。而由此,你才会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千万不要盲从于别人的脚步,“从众”是件危险的事,你可以自己去准备一个针线包,顺手关一下灯,你获得将是别人的称赞,这便是勤俭的芬芳。
勤俭更是一种修养,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无形地被人们所记录下来。在物质匮乏的时候理应勤俭,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同样不能忘记“勤俭”,看似关乎物质,其实关乎精神,一个勤俭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条理的。勤俭也不仅关乎空间、更关乎时间,当你有条理地做事时,你的生命在延续,正如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减少一点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续,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你以为这就是勤俭,那么你错了。
这是我的勤俭观,你或许以为勤俭就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你或许甚至认为你不去更新自己的衣物,就影响了国家的产业发展和GDP吗?不必去多想了,我们能做的,是我们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对的,有限的生命里应当活出无限的精彩,这也是对的!
你以为勤俭是否与我们的生活相矛盾了呢?那么你错了。恰恰相反,勤俭是恰是国人的一种智慧,是古人教会我们应对自然的一种法则,处理人生的一种策略,如同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个人的勤俭、国家的勤俭,就无所谓文明传承、社会和谐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勤俭成为一种风尚,成为我们血液中的一种自觉,我们便不会惊诧今天这个日子了,愿勤俭之风尚遍彻校园。
谢谢大家!
勤俭节约演讲稿《我勤俭,我自豪》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勤俭,我自豪”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古诗,诗歌教导我们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悠悠5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的宝贝,从小生活在蜜罐里,成长在关爱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例子不胜枚举。生活虽然富足,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可以创造财富;“节俭”可以聚集财富。无论在哪个时代,勤俭总是被看作持家立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勤俭不是吝啬,也不是守财奴的代名词。勤俭就应该是像爱国华侨陈嘉庚说的那样:“应该用的钱,百万千万也不要吝啬,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陈嘉庚先生一生勤勉,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了一位大实业家。他拥有千万家财,却生活简朴;住的两层楼房又小又暗,穿的衣服甚至还打了补丁,还给自己定了很低的伙食标准。他自己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却散尽家财办教育,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远近闻名的厦门大学,创办和资助了近百所学校,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世界通用”的美德。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日常生活简朴节约,他认为,不管是富足还是贫穷,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有可能事业有成;致富不忘本,这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和素质!读到这些小故事,我不禁脸红了,这些拥有无尽财富的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新时代的勤俭作了注解,反观自己,有时候可能会想口袋里的零用钱是长辈给我的就是我的了,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人管不着!乱买的零食往往吃一半扔一半;五花八门的文具用品买了一大堆,真正能用的却少之有少„„看着这些被我弃置高阁的崭新文具,想到那些被我随意丢弃的零食,这么多被我浪费的钱可以花得更有意义,或许可以买一套好书,或许可以资助一个贫困孩子读一学期的书,或许可以„„原来,勤俭并不难,有时候就是举手之劳,有时候就是转念之间,假如我能在合理科学有意义地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钱,珍惜珍爱一切生活资源,相信过不了多久,这朵勤俭之花一定会在我的心间绽放!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9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7亿,仅就地球资源消耗来说,人类也必须做到勤俭节约,才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幸福。在“世界勤俭日”到来之时,我提议大家行动起来,通过自己带动家人,还有身边更多的人一起来响应现代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少开一盏灯;多走一步路;少开一天车;“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高尚的道德,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享受,更会让我们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谢谢大家!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和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
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与节约相违背的现象——浪费,却是随处可见,例如:
有的中学学生每学期用的圆珠笔竟达40多支之多,大部分的笔芯只用了三分之一就扔了,目的是为了外观新潮。
有的中学食堂一个月的一次性饭盒竟达一千个左右,吃剩的馒头、米饭到处皆是。有的教室白天阳光充足却照开灯,学生外出时,电风扇照转,遍地纸张,有些同学桌上还有纸飞机。
还有的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就一千多元,大多用在聚会、请客等豪华消费,仅有10%左右用于学习文具或参考书。
更常见的是,用完水不关水龙头的现象,公共卫生间更是如此。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可是,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许正在为一家人的一餐饭而辛苦奔波?当教室和宿舍的电脑、风扇或者电灯在“孤独”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西部山区有很多的孩子仍然在点着蜡烛的教室自习?当我们奢侈到用大量的自来水换取一点凉爽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毁灭一种希望,一种让蓝天、碧水、绿地永存的希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人在不经意间浪费点资源似乎没什么,但13亿人浪费的资源将对我国的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在我们随意浪费的同时,有多少人可以看到现在资源的匮乏与枯竭,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骤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的矛盾已经日益突显,尤其是水、电、煤、石油等非可再生性资源的告急,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更威胁人类的生存,我国的资源供应情况愈加不容乐观。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 仅为1.2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在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2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仅为6种。资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面对当前严峻的资源形势,世界各国家为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在提倡节约的行为。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便共同发布了《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号召全民节约,以达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节约尽管贡献的是点点滴滴,但事实证明,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就能创造出大效益,节约是与我们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例如我们节约用纸,并将废纸回收,1吨便能产生产出0.8吨好纸,并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造纸资源,减少35%的水污染;我们节约用电,电力负荷就能够降下来,发电厂就可以少烧煤,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
因此,我们中学生作为公民,就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点滴贡献。
第五篇:节约
《小手拉大手,节约从我做起》主题队会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知道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2、查阅我国水、电、森林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3、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4、水电作用的小调查。
活动过程:
一、各中队队整队、报告人数
二、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出旗曲)
礼毕,唱队歌一段。
三、大队长讲话:(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小手拉大手,节约从我做起》主题队会活动现在开始。
(一)了解节约: 主持人:同学们,有一首古诗,我们代代传唱,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
配乐诗朗诵《悯农》。
主持人: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其实在 我们生活中要节约的何止一粒米,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到今,就有许多节约的感人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下面就来听几个节约故事吧!1.讲勤俭节约的故事。
(1)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2)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主持人:
听了上面的故事,真让我佩服这些人,我们的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而在国外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却开始出现了浪费的行为,请看下面的场景:
(二)演一演、说一说身边的浪费行为。
1.一个队员坐在位子上写字,写着写着,错了一个字,他立刻把写错的纸撕掉,写着写着,又错了一个字,他立刻把写错的纸又撕掉,终于写完了,他把撕下来的纸看夜不看直接扔到了废纸篓。
2.夏志伟坐在中央,伸出手当水龙头,介绍:我是小小水龙头。李仁杰,大汗淋漓,一边擦汗,一边说:“真热呀,我得到水龙头上冲一冲”,于是在“龙头”上洗手。张东平跑过来边走边说:“洗手喽,洗手喽。你让开。”两人同用一个水龙头,说着“走开,你走开”争抢起这个水龙头,互不相让。后来干脆玩水。忽然上课铃声响了,两人说:上课啦,快去教室,撒腿就跑。水龙头喊:“快过来把握关掉,关掉”。主持人:以上这两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看了有什么感想?
队员:浪费行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不应该浪费。队员:纸的原材料是树,为了保护树木,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主持人:是啊,浪费真可惜,你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浪费的行为?
队员:把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折纸飞机;还没写字就把本子撕掉了;铅笔不用完就扔了;圆珠笔用完后笔筒也扔了直接买新的;把橡皮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挑食;不关水龙头;白天不关电灯„看大屏幕„
主持人:看来我们身边浪费的现象还真不少呢!你知道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什么危害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各小组的调查报告:
(三)交流有关浪费造成的危害报告:
一小组:小品C:一个化妆成铅笔的队员上,叹息着:
生在森林野山,长在工厂车间,为小学生服务,咱心甘情愿。
谁知主人无聊,削铅笔当作好玩。
一毛钱一支铅笔,几分钟剩下半段。
随手扔进垃圾里。
如此浪费现象,实在令人心酸。
中队长:这就是一支铅笔的自述,听得叫人脸红。铅笔头到处乱扔,练习本撕下一张又一张,就是丢失一分钱,也是不愿意伸手捡,这种浪费现象十分普遍。
大家好,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铅笔造成的危害:为了了解同学们使用铅笔的情况和对使用铅笔的认识,我们于 3月13日至3月17日抽了我们六小学5个班的同学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学生256人, 经过对我们学校同学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 有大约64%的同学偶而掉铅笔,12%的同学经常掉铅笔,48%的同学经常或偶而在桌上乱涂乱画,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对铅笔的使用不够重视。更可悲的是,当问他们用剩的铅笔如何处理时,50%扔掉,31%保留,即使是保留的同学也不知怎么办,最后还是丢弃。我们可以这样算帐: 以我们一学期在校时间100天,一天丢弃60支铅笔(平均数)计算,一个学校一学期要浪费丢弃6000支铅笔。以一支铅笔15厘米来计算,使用9支铅笔就浪费了3支,我校共有学生1500人,照每人平均每学期使用15支计算,一年约使用22500支,照前面的计算方法,约浪费7500支铅笔。这是多么令人吃惊的浪费啊!
二小组:
大家好,我们调查的是纸张报告。众所周知,同学们浪费最严重的就是纸。“每两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每10棵被砍伐的树木中,就有4棵被加工为纸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可以采伐的积蓄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年代以来,每年约以1.6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着,当时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在已经减少了一半,纸张需求量猛增是木材消费量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多少树林啊,而生产纸张排放污水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浪费纸张就等于加入了砍伐森林,污染环境的行列。一纸之费所换来的,将是中国自然资源的消失殆尽与环境永无休止的恶劣崩溃。三小组: 大家好,我们小组做的是水资源调查。我们小组同学发现同学们下课洗手的时候,水龙头开得很大很大,而且洗完后不拧紧水龙头,在家中大人也一样洗手洗菜的水旧白白流走了。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不能制造水,只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是河北省,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缺乏,已经形成了十几个地下漏斗,其中最大的3个漏斗中心分别位于石家庄、衡水、沧州,这些地下漏斗还在逐年加深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四小组:
大家好,我们小组进行的是电资源浪费的调查。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五小组:
大家好,我们小组进行的是一次性筷子的调查。经过调查得知,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 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 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 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这是一个多么无知而可怕的浪费呀。
主持人:这些调查资料公布出来真是触目惊心,看来不想出一些节约的办法前景真是令人担心呀。
(四)议一议勤俭节约好办法。
队员:铅笔用短了可以套一个纸筒继续使用;不撕纸屑;纸用完一页再用一页;作业本用完后用背面算草;把纸张集中起来回收;可以用废纸做成各种小制作,废物利用;水也可以重复利用,洗碗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擦地板,冲厕所;不用电灯、电脑之后就关掉„„
主持: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如果让你来做勤俭节约小小宣传员,你准备怎么做呢?
(五)主持人总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传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七)辅导员讲话: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建设节约型校园,营造节约型社会,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很多。
在“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提出很多不错的点子:节约用水,适度用电,随手关灯,合理饮食,变废为宝等。这些虽然都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每年也可以为国家省下不知道多少资源。
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创节约型校园!
师:跟我呼号:
师:准备着,为共主义事业而奋斗!
生:时刻准备着!
三、队仪式
中队长:全体起立→退旗、奏乐、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