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粉尘整治方案
织金县润丰煤矿防治粉尘专项整治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煤矿防治粉尘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彻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方针,有效防止粉尘事故,根据江苏宏安集团公司防治粉尘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重点监控的目的切实加大对粉尘的防治力度和监察力度,关口前移、立足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隐患,落实综合防尘责任制,杜绝重特大特殊事故,使矿井长治久安。
二、组织领导
矿成立粉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李康学
副组长、总工程师:卞西团
组员:王光海、卞西军、赵昌贵、尹燕珍、樊世林、罗迪、王雪峰、严达举
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卞西军负责日常工作。
三、监控内容
根据上级有文件指示精神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落实粉尘治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主要内容见附表
一、表二。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和落实各级防治粉尘责任制,矿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针对煤矿“一通三防”全面负责,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技术工作负责,各分管副职对所分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科室工区,班组一把手对工作区域内的“一通三防”工作负责。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治理粉尘,防止和杜绝粉尘事故发生。
3、及时向上级及徐州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报告粉尘专项整治情况。
4、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粉尘堆积即为事故进行处理。
附表一:粉尘治理制度及措施表
附表二:粉尘专项整治投资项目表
防治粉尘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江苏宏安集团马庄煤矿
我矿于2005年10月29日,按照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粉尘专项整治的通知,矿成立即成立了由矿长王方华为组长,总工程师田质甫为副组长、各工区区长为组员的检查小组,依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逐条对照,共查出隐患问题八条均已整改,请监察局领导对我矿的防治粉尘专治整治情况进行审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矿井有较为完善的防尘治理专项,建立健全的专兼职防尘队伍。按规定矿井主要运输道、掘进巷道、治煤眼、地面筛选系统均设三通阀门,主要管路每隔100米设有三通阀门,其它巷道50米设三通阀门。
二、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安监负责需装置,主要进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均安装净化水幕,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50米,并封闭全断面,灵活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三、定期巷道积尘,坚守严格执行“三、五、十五”防尘日,井下无干燥点。
四、矿井总回,掘进中的巷道,按规定安装隔爆设施,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安装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五、防尘制度健全,配有足够专业人员、工人,兼职12人,各
种记录、图纸、台帐齐全。
六、按规定进行矿井粉尘的分析、化验、测主工作。并规定对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进行测定,结果符合要求。
第二篇:粉尘整治方案
鑫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防治粉尘专项整
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煤矿防治粉尘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彻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方针,有效防止粉尘事故,根据江苏宏安集团公司防治粉尘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重点监控的目的
切实加大对粉尘的防治力度和监察力度,关口前移、立足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隐患,落实综合防尘责任制,杜绝重特大特殊事故,使集团公司长治久安。
二、组织领导
集团公司成立粉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姜玉庆 副组长:程学军
组员:斯琴、相伟、杨清军、闫智慧、秦永 办公室设在安全科,斯琴负责日常工作。
三、监控内容
根据上级有文件指示精神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落实粉尘治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和落实各级防治粉尘责任制,企业法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针对水泥厂“一通三防”全面负责,各分管副职对所分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科室工区,班组一把手对工作区域内的“一通三防”工作负责。
2、按照《公司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治理粉尘,防止和杜绝粉尘事故发生。
3、及时向上级及阿鲁科尔沁旗安全监察分局报告粉尘专项整治情况。
4、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粉尘堆积即为事故进行处理。
第三篇:粉尘方案)
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业 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刻汲取我市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2〃24”粉尘爆炸事故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全面做好我县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此类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河北省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通过本次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该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并消除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企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
三、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阶段(3月25日至3月31日)。制定我县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到相关企业。
第二阶段:企业自查阶段(4月1日至4月15日)。相关企业对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440‟、•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要求,进行自查自纠,确保检查到位,彻底查出隐患,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4月16日至5月15日)。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县安监局对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情况要跟踪督办,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逐级上报,确保排查一处,治理一处,放心一处。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5月16日至5月31日)。县安监局要按照此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相关企业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严格的督导和检查验收。
四、排查整治内容
(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安全投入是否到位;设施、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企业安全副职是否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相关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配备了专业检测仪器,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三)企业是否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燃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是否用安全检查表按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的频率进行粉尘防燃爆检查;是否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四)生产作业是否规范,操作规程是否明确规定生产、检修、清扫作业安全生产、粉尘防爆的内容;安全责任是否明确;人员上岗前是否经过全面培训;作业前是否制定工作方案;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防静电工作服等);保护措施与救援机制是否到位。
(五)设施设备是否正常;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范措施等是否存在隐患;运转操作、管理使用是否正常;是否按规定保养、检修;是否匹配企业生产要求。
(六)是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是否开展了针对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燃爆有关知识的教育培训;职工是否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燃爆措施;职工是否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七)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生产、检修、清扫过程中是否使用防爆工具;是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确需动火时是否严格执行“动火制度”;所用电气设备是否是粉尘防爆型的;是否对粉尘聚集区域的积尘进行定期清理。
(九)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安全除尘、降尘措施;除尘、降尘设备、设施是否定期检查、检修,运转是否正常。
(十)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配电设备、设施,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运行良好,是否坚持定期检查、检修;防雷、防静电设施、措施是否良好,运行是否有效,是否定期进行检测。
(十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企业的建筑结构和布局是否符合防尘防爆要求,防爆区域、防爆等级划分是否科学合理。
(十二)安全、通风、防爆、泄爆等设施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拆除部分是否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十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是否符合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的规定,是否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十四)是否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是否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五)对长期粉尘聚集区域作业的人员是否定期进行体检,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
(十六)应急管理机制是否完备,企业是否建立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能否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隐患能否及时预警,安全信息交流是否畅通,动员能力与物资储备是否可靠。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充分认清做好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各相关企业要切实承担起自查的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要负总责,积极组织开展企业自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明确治理责任,制定治理措施,落实治理资金,确保治理效果。
3.摸清底数,有效工作。县安监局要做好本辖区内相关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彻底摸清辖区内所有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谷物磨制企业的情况及数量,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有关企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自觉按照通知要求,全面、快速地完成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务求取得实效。
5.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各相关企业要及时总结和发现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保持信息畅通,做到及时反馈。按要求尽快制定本企业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方案并及时报县安监局监察二中队。
第四篇:福建省水泥业粉尘污染整治方案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政办[1997]216号 【发布日期】1997-12-19 【生效日期】1997-12-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水泥业粉尘污染整治方案
(1997年12月19日闽政办〔1997〕216号)
水泥业粉尘污染整治工作已被省政府列为福建省环境重点污染治理工程。根据第四次全国、全省环保会议精神及省人民政府《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为加快整治工作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在摸底调查、掌握现状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一、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省共有水泥企业413家,其中,旋窑5家,机立窑306家(含熟料),粉磨98家,普通立窑4家。体制上,县属以上(国有、集体)、“三资”企业103家,占25%,其余大都为乡镇企业。我省水泥企业设计生产规模绝大部分为30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30万吨以上的只有9家。水泥厂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龙岩和三明市,其中龙岩市184家,占全省总数44.6%;三明市102家,占24.7%,余下企业分布在其他七个地市,且相当部分是熟料粉磨。1996年全省水泥企业生产水泥1504万吨,产值40多亿元。
全省413家水泥企业,共有556条生产线,其中机立窑(含熟料)线435条,粉磨线108条,旋窑线9条(其中省顺昌水泥厂治理已达标),普通立窑线4条。机立窑生产线占全省水泥生产线的78.2%,是主要的污染源,为整治的重点。其粉尘污染源主要来自破碎机、烘干机、生料磨、机立窑、水泥磨、包装机以及料库、提升机、输送机等设备。其中烘干机和机立窑属于热力生产设备,其它均属机械通风生产设备。就收尘技术而言,热力生产设备的粉尘污染源治理难度大,尤其是机立窑烟尘,因治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治理,是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的难点。
我省水泥行业,有以下二个特点:
(一)规模小,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差
我省现有水泥企业的生产线大多数属于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应限制淘汰之列。全省机立窑生产线中,设计年生产规模8.8万吨(含8.8万吨)以下的有417条生产线,占总数的96%,其中设计年生产规模4.4万吨和不及4.4万吨的生产线227条,占总数52%。(详见表一)
由于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能耗、物耗高,导致水泥成本增加,也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与省外包括省内大中型水泥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在相对劣势,经不起市场变化的考验。近几年,由于水泥市场相对紧缩,加上省外水泥的大量涌入,对我省水泥企业造成很大冲击。据统计,1996年全省水泥企业生产能力仅达设计能力69%,而其中70%的企业处在亏损或亏损临界线上。
表一: 水泥企业生产线情况统计表
--------------------------------------- | | |机立窑(含熟料)生产线(条)|粉磨| | | |
|地 市|企业|--------------|线(|旋窑|普立| 备 注 | | |数 |4.4 | |4.4-|8.8 |条)|(条)|窑(| |
| |(家)|万吨|4.4 |8.8万吨 |万吨 | | |条)| |
| | |以下|万吨|(含8.8 | | | | | | | | | | |万吨)| | | | | |
|----|--|--|--|----|---|--|--|--|-----| | | | | | | | | | |4.4万吨|
|三明市 |102 |3 |19 |102 |11 |26 |4 | |以下有一条|
| | | | | | | | | |产线位于贫|
| | | | | | | | | |困地区 |
|----|--|--|--|----|---|--|--|--|-----| |龙岩市 |184 |20 |168 |35 |4 |11 | |2 | |
|----|--|--|--|----|---|--|--|--|-----| |泉州市 |37 |2 |4 |27 |2 |7 | |1 | |
|----|--|--|--|----|---|--|--|--|-----| | | | | | | | | | |4.4万吨|
|南平市 |21 |2 |4 |14 |4 |7 |4 |1 |有一条生产|
| | | | | | | | | |线位于贫困| | | | | | | | | | |地区 |
|----|--|--|--|----|---|--|--|--|-----| |漳州市 |42 | | |10 |1 |37 | | | |
|----|--|--|--|----|---|--|--|--|-----| |福州市 |17 | |5 |1 | |12 | | | |
|----|--|--|--|----|---|--|--|--|-----| |莆田市 |6 | | |1 | |5 | | | |
|----|--|--|--|----|---|--|--|--|-----| |宁德地区|3 | | | | |3 | | | |
|----|--|--|--|----|---|--|--|--|-----| |厦门市 |1 | | | | | |1 | | |
|----|--|--|--|----|---|--|--|--|-----| |合 计 |413 |27 |200*|190 |22 |108 |9 |4 | |
---------------------------------------
*其中188条生产线地处老少边穷地区
(二)环保防治措施滞后,污染严重
我省水泥企业起步较早,老企业居多,环保历史欠帐严重,加上前几年大量兴建的小水泥企业,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环保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造成布局不当和治污设施未上或不完善,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粉尘超标排放。许多地方因粉尘污染扰民,厂群纠纷突出。据统计,全省水泥企业实际安装各类除尘设施2000台套,占应安装数50%,已安装除尘设备的粉尘排放达标率仅为50%。这说明我省水泥企业约有75%粉尘点未达到排放标准。在布局上,水泥企业分布建城区、近郊、中心集镇或其它敏感区域的有80多家,由此可见,布局不当问题也相当突出。
从安装治理设施类型看,机立窑除了九洲麒麟(集团)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三明水泥厂、三明第二水泥厂采用玻纤袋收尘的生产线能达标外,其余普遍采用沉降室除尘,100%超标。由于玻纤袋投入大,运行费用高,大多数企业无力承受。其它水泥工段粉尘污染源治理设施大都采用袋收尘和电收尘,从技术角度讲,是可以治理达标的,但由于相当部分治理设备因管理不当,维护不善或选型不符合要求,粉尘仍超标排放。
由于环保设施不完善,水泥企业粉尘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成为全省工业粉尘的主要来源。据1996年统计,全省水泥排放粉尘50多万吨(占设计能力的69%)。由于水泥粉尘排放量大,尤其是机立窑,一般都在1500-3000mg/N立方米,有的高达9000mg/N立方米。在建成区或敏感区建设的水泥企业又往往是当地重点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中环保设施没有相应跟上,对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群众意见很大。三明市区二家水泥厂年排放粉尘59640吨,占市区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32.3%,严重影响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龙岩地区八个水泥工业乡镇,处在敏感区的小水泥厂有22家,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污染。这几年,全省水泥粉尘污染纠纷案成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我省水泥企业总体上处在规模小、效益差、环保设施欠帐大、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状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整治步伐。
二、二、整治目标和任务
根据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计划用三年多时间(1997年-2000年),完成我省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整治工作。2000年实现水泥企业粉尘达标排放。
(一)总体目标
1、分限期治理,2000年12月底前全省413家(556条生产线)水泥企业粉尘排放,除淘汰、关闭外,其余按《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要求达标排放,共削减水泥粉尘87万吨(详见表二)。
2、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机械工业部国经贸资〔1997〕367号《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通知》和省政府《决定》精神,自省政府批准本方案公布之日起,关停普通水泥立窑;1998年6月30日前,关闭窑径小于2米(含2米),即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的水泥机械化立窑(老少边穷地区淘汰期限可推迟到2000年底);2000年底前,淘汰窑径小于2.2米(含2.2米)即年生产能力4.4万吨(含4.4万吨)以下的水泥机械化立窑(老少边穷地区淘汰期限可推迟到2005年底)。
3、位于敏感区域的水泥企业除关停外,应在1998年底前完成治理,达标排放。
4、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规定,“九五”期间不新建、扩建机立窑生产线和直径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转窑。新上回转窑水泥厂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规定,达标排放。
(二)分任务安排1、1998年上半年工作任务
完成56家,67条水泥生产线整治工作,削减水泥粉尘量8.55万吨。
(1)龙岩市:完成10家,19条生产线治理任务;福州市完成10家,10条生产线治理任务;三明市完成6家,7条生产线治理任务;厦门市完成1家,1条生产线治理任务。
(2)关闭普通立窑和年生产能力不及4.4万吨的水泥企业:龙岩市22家,23条生产线;三明市2家,2条生产线;泉州市3家,3条生产线;南平市2家,2条生产线。
2、1998年下半年工作任务
完成99家、140条生产线整治工作,削减水泥粉尘35万吨。
三明市完成29家,37条生产线治理工作;龙岩市完成35家,55条生产线治理工作;泉州市完成12家,15条生产线治理工作;南平市完成11家,16条生产线治理工作。漳州、福州、莆田、宁德四地市共完成11家,17条生产线治理工作。
3、1999-2000年工作任务
完成241家,310条生产线治理工作(其中1999年各地市应完成一半以上生产线治理任务,即要完成156条以上生产线治理),关闭37家水泥企业,38条生产线,共削减水泥粉尘43.33万吨。
(1)三明市完成80家,116条生产线治理工作;龙岩市完成117家,143条生产线治理工作;漳州市完成14家,14条生产线治理工作;泉州市完成18家,21条生产线治理工作。福州、南平、莆田、宁德四地市共完成12家,16条生产线治理工作。(2)关闭非老少边穷地区年生产能力4.4万吨水泥机立窑14家,15条生产线。其中:福州市4家,5条生产线;南平市3家,3条生产线;三明市2家,2条生产线;泉州市4家,4条生产线;漳州市1家,1条生产线。
(3)漳州市关闭无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不过关,治理无望的水泥粉磨企业23家,23条粉磨线。
各地市水泥企业整治项目详见附表1、2、3、4。
三、三、主要措施
1、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省和整治任务较重的地市成立以政府领导总负责,由环保、监察、经贸委、建材、乡镇企业局、科委、财政、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当地水泥粉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各地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整治的责任,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建立治理粉尘环保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地市领导小组每季度要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整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按季向省汇报整治进展情况。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 环保法制宣传,提高企业负责人对整治工作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水泥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按要求认真治理才有出路,放弃拖延过关的侥幸心理。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监督作用,各级新闻机构要密切配合各级政府做好宣传报道,表扬先进,对污染、破坏环境和不按要求进行整治的违法行为,公开揭露和批评,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整治声势,切实地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自觉性。
3、合理规划,形成规模。规模小,布点乱,技术起点低,不但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而且还限制了我省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发展上规模、技术先进、污染小的水泥大企业。现有的水泥企业,要通过两个根本性转变,通过政策、行政等措施,促其上规模、上等级,鼓励水泥企业通过股份、合并、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水泥企业集团或股份制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从1998年1月1日起,不再新建、扩建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如发现有新审批的,要追究具体办事人员和部门领导的责任。要从规划布局入手,实行集中控制,在水泥资源丰富地区,形成相对集中的水泥企业群。实施水泥粉尘污染排放总量控制,通过整治,逐年核减。对新扩改建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4、加大执法力度。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分对水泥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推动整治进展。对不按要求实施整治的企业,依法予以经济处罚,并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停产整改,同时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对年设计规模4.4万吨以下(含4.4万吨)的机立窑生产线,要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政府《决定》精神,在限期内关闭或淘汰。逾期不执行,要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足额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和矿产资源保护费,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治理。
5、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水泥企业收尘技术和设备的选择是粉尘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目前省内外生产收尘设备厂家众多,产品质量优劣不一。省环保局、省建材总公司、省乡镇企业局、省科委等部门要加强对收尘设备使用的指导,组织推广实用技术、新设备的试点和使用。为防止不合格的除尘设备进入我省市场,环保部门要加强环保产业市场统一监督管理,省技术监督局作为全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与省环保局密切配合,对生产或经销质量不合格的除尘设备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保证治理成效。
6、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环保优惠政策。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治理资金主要由各企业自行解决。由于我省水泥业污染整治投入大,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建立整治基金,有偿滚动使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环保财税政策。各级环保部门必须加大对水泥行业污染整治的投入力度,水泥企业上缴的排污费应足额、及时用于水泥的粉尘治理。鼓励水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结合粉尘治理,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水泥企业综合利用“三废”,税务部门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银行部门在评估的基础上,应支持那些有实力的,资信好的水泥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优惠贷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某县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方案
某县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方案
为认真吸取缙云县浙江宏威车业有限公司4.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工矿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丽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丽安委办〔2011〕9号)精神,县安委会决定在全县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可可、米糠、木糠、棉花、丝麻、毛纤维、人造纤维、染料、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置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由县安委办组织部署,采取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乡镇(部门)全面排查督促整治和县安委办抽查的方式进行。
2.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各乡镇、各部门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生产经营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交流,及时沟通。在开展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中,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注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借鉴,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总结要在检查验收阶段结束后10日内报县安委办。
4、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整治工作中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本区域、本系统内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不认真履行整治职责、监管不力的,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