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2:1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

第一篇: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

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

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走势呈下降趋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首次跌破8%,如何在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增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微观经济上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外向型经济中小企业出口额减少,以温州小商品市场为典型,小型商品交易额远低于往年同期贸易总值。这充分说明今年如欧美等国家等外需减少,因此企业应该适当调整出口商品份额,同时开拓国内市场,以应对外需减少。如何开辟内需刺激消费,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十二五的发展方针中,有扩大农村城市化的举措。城镇化的浪潮可以拉动一部分消费,同时扩大内需。

与此同时,国内产能过剩也成为核心焦点。大型企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中小企业需要公平竞争机会,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取市场份额。中小企业需要政府给予减税让利的扶持手段。政府应改革行政手段,在履行行政职能时可逐步去行政化。央企如电力,石油,通讯行业可去垄断化,给予私人企业发展空间,促进真正市场竞争。

促进内需方面,我国房地产行业助长恶性经济循环,形成泡沫经济,消费者往往为了买房而减少消费,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可实行去房产化,鼓励人们租房,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改革医疗体制,有助于改变人们消费观念,促进消费。

最后的关键是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阶段,政府需要宏观调控市场,最佳方法是投资消费组合政策,以市场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投资。

第二篇:攻坚克难稳增长——201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述评(下)

攻坚克难稳增长

——201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述评(下)

形势复杂,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一要求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稳中有进”的轨道上持续向前。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增多,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赢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好的形势。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农业形势进一步向好,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然而,理性分析当前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今年都显得有些动力不足。向外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稳定、不确定,使得外需欲振乏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14.8个百分点。向内看,消费虽然总体保持平稳,但汽车、住房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降温,新消费热点仍在培育之际,未来消费表现仍存变数。曾经作为拉动经济“主力”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难度不小。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压力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半年增速也大幅回落。

作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细胞,企业对经济运行和市场冷暖的变化更直接,也更敏感。今年以来,受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企业普遍面临困难。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2.1%,连续四个月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持续减少,亏损增加。而且,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已出现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此外,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水落石出”。煤价跳水、钢价大跌、化工品不振……许多行业面临着消化过剩产能、去库存的艰巨任务。新兴产业带动作用仍不强,服务业发展还需进一步扶持,一些地方高耗能行业扩张冲动依然存在等等,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仍任重道远。

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也使得市场信心蒙上一层灰色。5月以来,沪深股市连绵阴跌,上证综指不断刷新三年多来的新低。而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已创出该指数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却仍下跌不止。对未来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是股市信心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经济发展的复杂局面,我们既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准备;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增强责任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预调微调,宏观政策协力稳增长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半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出手,齐心协力稳增长。从5、6月份的情况看,一些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正在见效,经济增长已显现“缓中趋稳”迹象。

财政政策侧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这使得其可以在稳增长中有更多担当。从上半年的情况看,财政政策已经成为稳增长的“急先锋”。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2%,增速同比大幅回落。然而,就财政支出而言,增速则达到21.3%,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增长更快。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涉及民生的支出大幅提升,使得财政政策成为上半年宏观调控一大亮点。此外,结构性减税开始发力,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逐步落实,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

货币政策同样动作频频。今年以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并连续5周在公开市场实施共计超过5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充裕流动性,降低企业信贷成本。信贷增速的恢复,为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弹药”支持。

展望下半年,要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必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当前稳增长的着力点。上半年国家出台政策,对符合节能标准的家电产品实行补贴,发挥财政补贴在促进消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方面,今后还可以有更大作为。扩大消费还需要多管齐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以提高百姓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

稳投资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稳定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应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就宏观调控政策而言,下半年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可以更积极。近日,国务院决定自8月1日起至年底,扩大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这是结构性减税力度不断加大的具体体现。此外,财政政策在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加快重点领域支出进度等方面仍有政策空间。

货币政策可以更灵活。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此外,财政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对于形成政策合力也至关重要。

长短结合,经济转型增发展后劲

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经 济发展才能更有后劲。

立足当前,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着眼长远,则要从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着手,促进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

稳增长需要与调结构、抓改革相结合。应抓住经济增速回落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抓好节能减排,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力争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稳增长需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在稳增长中应更加突出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稳定投资和科学管理的机制,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稳增长需要与创造公平环境相结合。民营经济是扩内需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以来,相关部门着眼于降低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条件,出台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涉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在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障碍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今后应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房地产问题,应坚定不移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同时,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许志峰)

第三篇:在全市稳经济稳增长大会暨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稳经济稳增长大会暨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研判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具体要求。下午,我们召开全市稳经济稳增长大会,就是要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稳经济增长有关部署以及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的意见,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尽最大努力,用非常之策,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最大限度转化用好政策机遇,确保实现三季度既定目标任务,在全省、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中作出更多**贡献。

前面,**同志就我市稳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进行了说明,并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重点任务,市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税务、人行等5个单位负责同志围绕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作了发言,希望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市贯彻落实好一揽子政策,稳住经济增长,加快追赶发展,再讲三方面意见:

一、在研判形势中坚定追赶发展的信心,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经济形势变化很快,全市的经济发展同样受到深度影响。深入分析全市二季度乃至全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我们要清醒认识宏观经济“大环境”,科学研判自身“小气候”,从而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顺势而为,于变局中开新局。

首先,“大环境”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今年一、二月份,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进入3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4月份以来,受新一轮疫情多发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面对经济运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沉稳应对、密集作出部署,及时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直达神经末梢,在一系列政策靠前发力、适当加力下,加之全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已经有所改善,一些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我们要认识到,本轮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是阶段性的、短期的、外在的,全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同样的,面对全省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乘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坚持以主动工作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前天,省上召开的稳经济暨强工业促发展大会上指出,5月份全省部分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决扛好稳定经济运行的责任,奋发有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稳住经济大盘中体现**担当。

其次,“小气候”虽然有隐忧,但追赶发展的劲头依然很足。由于受全国全省经济形势影响,加之我们经济工作中本身就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4月份以来全市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下滑。比如,受规上企业减产面较大的影响,4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较一季度下降*%;工业固投低位运行,反映出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但要看到,我市追赶发展的势头没有减,今年一季度我们在全省综合考评中位居第四,获得“进步奖”。根据5月份上报数据,我市部分指标延续了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保持高位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工业固投有所回升、增长**%。但从三季度预测情况看,省上下达目标的8项调度指标,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项能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5项完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下行压力较大。基于这样的形势,我们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考虑还是在一季度精彩开局的基础上,二季度加快追赶,三季度巩固提升,四季度走在前列,全年实现“保四争三”目标。因此,二季度一是要补齐欠收,把一季度有欠账的11项指标,都按照二季度补欠账目标补上来,推动各项工作“双过半”;二是要保住目标,15项主要经济指标和23项三产指标,都要按照追赶发展目标来调度,能完成更多增量的,要毫无保留的多作贡献,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三是要争先进位,在巩固“进步奖”的基础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下定决心把考核位次往前赶,努力实现“保四争三”目标。

再次,“政策包”蕴含新机遇,追赶进位条件更加利好。为稳住经济大盘,党中央国务院连续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特别是5月下旬出台了6个方面33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其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任振鹤省长在前天会议上讲到,国家的一揽子政策,很大程度上就像是给我们甘肃量身定做的,恰逢其时,正中下怀。对我们**来说同样如此。比如,今年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等政策,都特别契合我们的短板弱项,也是最为迫切的政策需求。省委省政府细化拿出的53条配套落实举措,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系统集成国家授权、省上部署和自选动作,拿出1.4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政策“组合拳”效应,从支持项目投资、工业经济、消费外贸、营商环境等十个方面提出了70条具体举措,今天上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前面**同志进行了全面解读,正式文件将很快印发。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抢抓政策“窗口期”机遇,能落地的要及早落地,能争取的要积极争取,绝不能因“慢半拍”而错失良机。

二、在落实政策中找准固强补弱的支点,精准发力乘势而为

这次国家、省上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都是“政策富矿”,都有“真金白银”,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出一揽子政策的综合效益。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落实。

一要扩大有效投资。随着全市大部分高速公路、风光电等重大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我们有**机场等论证了多年、前期工作做了多年的大项目,要把政策用足用好,完全有可能突破多年瓶颈制约,推动重大工程提前破局。首先,要谋实项目。各县区和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对标国家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5个方面9个重点领域,继续梳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住时机、加快节奏、重点突破,力争纳入全省项目盘子的投资总量走在“全省前列”,更多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市发改委要开始着手谋划梳理明年的“一总六分”投资项目清单,为明年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全力争取。前天会上,任振鹤省长讲到,平凉市争取到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今后三年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支持力度非常大。我们的海绵城市建设谋划了多年,争取了多年,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有成果?还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也落空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谋划不实不到位,信息失灵不主动,跑省进京衔接少。大家一定要认真反思,借助这次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重点要把谋划多年的**机场和漳砖、通陇、定渭高速等重大项目从图上落到地上。第三,要加快进度。对所有在建项目,坚持市县一体、部门协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倒排时限、提高效率、加快实施,争取二季度完成固投180亿元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和有关县区要按照8月28日S10马白高速开工建设、陇漳高速开通运营的要求,全力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加快各项工作进度。要争分夺秒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通渭整县、渭源整乡分布式光伏试点和60万千瓦集中式风光电项目。要高度重视专项债券支出使用,对今年已争取到位的53.6亿元债券资金,按照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8月底前支付完毕。

二要稳定工业经济。受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将近30%的规上工业企业生产效益下滑,工业经济开局不利,截至目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户分析研判,统筹落实好国家和省上支持企业复工达产、释放产能以及保障生产要素供需平衡、加强工业调度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持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工业经济稳面增效。针对企业减产的问题,市工信局和各县区要逐企逐户分析减产企业,特别是46户规上企业减产的深层次原因,“一企一策”帮助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确保煤电油气运及用工、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到位,让企业最大程度释放潜能。这方面工作一定要靶向精准、措施到位。比如,一些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问题,要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分析研判,指导企业提前做好原料采购、库存调节等应对准备。再比如,一些企业面临采购和销售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要从政府层面加强与企业主要原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地的对接,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帮助企业“点对点”运输,不见面交接,开辟绿色通道。针对工业固投回落的风险,安定、陇西以及**高新区增长缓慢,要尽快扭转,不能掉下来,各县区要继续实行专人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时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推动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等9个重大工业项目早日开工建设,91个已开工项目要全面加快进度。同时要抓紧整理提交21个未入库工业项目的入库资料,确保8月份全部入库、应统尽统,拉动全市工业固投增长。今年国家政策提出安排100亿元支持关键产品和技术攻关突破,工信部门和各县区要紧盯这一政策,加强谋划,引进一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质项目,推进新型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并及时向省直厅局衔接汇报,争取更大政策资金支持。自然资源部门和各县区要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竭尽全力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提升工业增量。针对后备不足的现状,各链条责任领导和“链长”单位要扛牢责任,加强对60户后备入规企业的跟踪监测和一线服务,积极主动为企业落实各类优惠政策,解决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困难,确保企业顺利入规。今年新增40户规上工业企业的任务目前还面临很大欠账,各项工作务必要加快进度,特别是京贝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2户企业的入规工作8月底前一定要完成。高强度紧固件公司的上市融资,**高新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办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破除上市过程中的一切障碍,确保企业尽快上市融资。

三要促进消费恢复。今年我们出台了加快发展假日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扩大消费总量、促进消费升级的措施,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速相比一季度还是在回落,实际效果很不理想。我们要围绕国家和省上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进一步优化我市具体措施,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刺激消费回升。一是要挖掘大宗商品消费潜力。各县区要盯住各类节庆假日、乡村民俗活动热点,广泛开展商场促销、汽车展销、家电下乡等消费活动,全面落实汽车消费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客运车辆、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运营补助,深入挖掘汽车、家电、成品油等大宗消费潜力。关于房地产政策,国家明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市住建局加强与省厅的衔接,研究一些政策,尤其要完善购房差别化信贷政策、房产交易政策和住房租赁政策,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带动家装、家具、家电等住房领域消费持续升温。二是要繁荣夜间经济。夏天来了,以街边烧烤、啤酒广场等为主的夜间经济持续升温,是我们挖掘消费潜力的重要支撑。各县区要创新夜间经济新模式,多元化举办啤酒节、美食节等活动,并采取免收摊位费、补贴水电费、提供临时停车位等措施,充分激发商家和群众参与消费活动的热情。三是要全面激活文旅市场。现在是**避暑游的最佳季节,各县区要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各类文旅活动,打造提升精品旅游路线,全方位促进文旅市场回暖。当前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减免景区门票的措施,大家一定要算清楚门票收入的“小账”和人气聚集、经济发展的“大账”,及时采取行动,通过更大力度减免门票吸引游客来定旅游消费,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经济发展,绝不能迟疑不决、落于人后,最终因小失大。

四要增加外贸总额。今年以来,全省外贸进出口持续向好,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同比增长*%。相比之下,我市1-7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万元,同比下降**%,增速排在全省最后,与追赶发展的形势极不相符。我们前期也作了一些研究,请宝林同志牵头,市商务局负责,专题研究调度一次外贸工作,推动全市外贸有一个好的表现。我想重点要围绕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在企业培育上打基础。建立外贸企业培育库,及时开展统计监测,支持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全年新增备案企业20户以上。加强与青岛等地商协会和办事机构的联系,尽快引进和培育1至2户专业外贸公司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让更多企业能够“借船出海”。二是在品牌打造上求突破。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出口潜力,以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为重点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以油气钻探设备、有色金属材料、机电产品等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出口产品质量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创建外贸自主品牌和农产品出口知名品牌,促进出口产品优化升级。三是在外贸业绩上拓增量。积极组织企业线上线下参加广交会、上海进博会、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支持发展加工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依托全市外贸企业联盟,抱团开拓国际市场,切实扩大进出口规模,力争上半年扭转外贸进出口下滑态势,实现正增长,全年增长10%以上。

五要保住市场主体。当前市内很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尤为困难,如何让这些市场主体留下来、活下去、发展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留抵退税要加力扩面。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的“重头戏”,目前全市存量留抵税额已退还99%,一些大企业的退税额度达到了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既拿了“真金白银”,也解了“燃眉之急”,企业反响很好。下一步,市税务局要靠前服务,强化宣传,持续加大退税力度,对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在8月底前全部退还到位,对新纳入退税范围的批发零售、农林牧渔、餐饮住宿等7个行业的存量税额在7月底前全部退还到位,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享受到政策红利。其次,金融支持要精准有效。市政府金融办要会同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有贷款需求的市场主体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分类施策提供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和延期、展期、降息等服务,切实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全市计划拿出405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其中市级财政承担450万元,各县区和**高新区按照市级财政资金8倍的标准筹措配套资金,大家要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尽快配套落实到位。再次,惠企政策要统筹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中提出对生产经营困难小微企业用水用电等费用设立6个月的缓缴期,在房租、社保等方面费用也不同程度予以延期。财政、人社、电力、水投等单位要尽快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排摸梳理,清单化、精准化提供服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市财政局要指导县区和部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要在10%至20%的范围内能高则高,采购份额要实打实地提高到40%以上。要加快企业账款清欠力度,特别是存在欠款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要尽快实现存量清零,绝不能在企业举步维艰的关键时期增加负担。这方面,省上有专门的安排,上半年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必须要落实到位。

六要守好安全底线。各县区各部门要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风险研判和防范应对,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疫情防控上,要坚决执行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落实好新调整优化的防控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市联防联控办公室近期要组织开展一次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办整改。粮食安全上,要紧盯小麦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坚持防汛抗旱和田间管理并重,及时做好各类灾情预警和灾后止损,加大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为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万吨以上奠定坚实基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按照近期国家和省上关于成品粮油储备方面的要求,指导各县区做好有关工作,提高成品粮油特别是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规模。另外,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理等工作,在5月21日召开的促投资强工业保安全护稳定调度会议上,我已经做了详细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好会议各项要求,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消除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要扩大创业就业。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岗位需求持续紧缩和毕业季即将来临,下阶段我们面临较大的稳就业压力,必须提前谋划部署,主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由市人社局牵头,指导各县区精准落实缓缴社保费、发放扩岗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好稳就业、拓岗位的组合拳,引导鼓励企业最大程度减少裁员、吸纳就业。各县区要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这条硬措施用足用好,8月底前资金发放量要达到全年预计金额的70%以上,让政策效应尽快发挥。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初步预计,今年回定报到的高校毕业生约1万人左右,为历年最高。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帮助1000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要高度关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各县区要动态掌握外出劳动力受疫情影响返乡回流情况,一方面继续加强与新疆、青岛、福州等地的劳务对接,及时对返乡劳动力进行再输转;另一方面要在工程建设特别是农业农村基建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并落实好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政策,为返乡劳动力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要加快“双创”贷款发放进度。今年我们计划发放“双创”贷款55亿元,目前已发放了24.62亿元,总体进度比较好。下一步市人社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对接,优化审批程序,加快放贷进度,精准支持更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

八要做实民生保障。越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彰显追赶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促进农村居民稳定增收。各县区要把保障和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点任务,牢牢抓住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在突出抓好外出劳动力稳岗就业的同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和就业工厂,带动更多老百姓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收入比重,实现就地务工增收。同时,要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建设任务,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要兜牢城镇困难群体生活底线。目前全市共排摸出符合解困纾困条件的将近2.5万人,数量很大,纾困任务也很重。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照年初制定的纾困解困行动实施方案,在前阶段宣传培训、建立台账的基础上,持续深入为城镇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全力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扎实办好为民实事。8月中旬省政府将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各责任部门要统筹好省、市实事办理,督促各县区加快办理进度、提高办理质量,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有条件能提前完成的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要按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前考虑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要统筹抓好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这是今年省上高度关注、全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下周一省政府将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各县区要系统谋划推进,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做好规划选址、工程建设、组织搬迁及群众后续发展等工作,尽早将2722户10911人搬迁安置到位。

三、在发展大考中凝聚实打实干的合力,铆足干劲争先进位

国家和省、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8月底就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唯有以决战的姿态、冲刺的速度来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在发展大考中交出一份“卷优分高”的**答卷。

一要讲政治、顾大局。大家坚决不能因为全国、全省“大环境”而为干不好找理由、为不好干找借口,一定要看到我市追赶发展的“小气候”是能够让我们有作为、而且必定能干出一番成绩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完成好各自目标任务,推进全市经济稳中向好、追赶发展,在全省、全国稳经济大盘中体现**担当。

二要重落实、快行动。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政策措施对每条措施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各部门要对号入座,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各项时限要求,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推动各方面工作全面快起来、实起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8月底能够阶段性“对表交账”。另外,政策宣传也很重要,各县区和有关部门都要迅速行动起来,利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手段,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让各类政策家喻户晓、应享尽享。

三要主动谋、奋力干。这次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各级各部门务必按照任振鹤省长“吃干榨尽”的要求,结合我们正在干和将要干的事,主动谋划、主动出击,全力抓争取、快落地、赶进度,真正把政策机遇变为我们发展的项目和资金。特别要按照招商引资集中攻坚行动的要求,大家要在这一个月有限的时间内,积极走出去,集中攻坚突破,力争在兰洽会、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和马铃薯大会成功签约更多大项目、好项目。

四要敢担当、真作为。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各级各部门要实打实干、干就干好,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市政府各分管领导要在研究吃透政策的基础上,一方面带领各自分管部门入省进京,积极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另一方面,要俯身向下,深入县区、部门抓督导、抓协调、抓落实,确保分管口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市发展改革委要强化日常调度,每天汇总分析,及时掌握情况,密切关注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真正把“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落到实处。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强化属地责任、行业责任,在学懂弄通、把准吃透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政策以及各行业部门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基础上,加强政策协同配套,不断深挖我市财税金融、投资消费、外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岗就业等政策潜力,做到能出尽出、应出快出,打出一套有效配合、同向发力的政策落实“组合拳”。

五要严督考、重实效。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发展改革委要对各县区和各部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强化对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督导和跟踪问效,对政策落实缓慢、执行不力的,要及时通报,督促落实。各级各部门落实政策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将在三季度经济调度会上评比通报。

这里我再重申一下,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指标任务,进一步加强指标监测和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各项关键指标走在全省“中间偏上”。另外,我市一些长期走在前的工作,去年出现了滑坡,比如,连续两年获得的“省长金融奖”去年断了档,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靠后,排在全省第12名,等等。对这些全省有考核、有评比的各项重点工作,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迎头赶上,更好支撑全市高质量追赶发展。

同志们,当前全市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吃劲阶段,大家务必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到思想再紧一分、措施再细一分、行动再快一分、作风再实一分,克难奋进、全力冲刺,决胜“双过半”、争做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日期:2011-4-7 15:16:24 来源: 浏览:25 次

[摘要]为应对国际 金融 危机对我国 经济 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 ,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滑坡,本文意在从理论上,主要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发,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从近期、远期来看,论证扩大内需都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出口萎缩、经济增速放缓、中小 企业 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现象,特别是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在宏观调控中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

1.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达37.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2.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受力对投资需求的制约

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主要应改善投资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3.巨大的消费需求是 现代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07年的37.3%,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7%,均达 历史 最低水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77%, 中国 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最终消费率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虽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是和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相比,说明我国消费需求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构建 科学 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我国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全面缩小。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依法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控制垄断行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加对低收入户特别是困难户的救济、补贴;通过减税、支持创业等手段增加各类困难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2.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 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 农村 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从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消费与储蓄是此涨彼消的关系。目前我国国内居民人民币储蓄超过15万亿元,所以,提高消费的根本之策在于降低储蓄率。为降低国内储蓄,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三、如何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 经济 增长点

要使消费热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传统的导向型经济已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要充分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适当鼓励消费,而不能限制消费,要重温马克思早就强调的一些著名论断:“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我们说鼓励消费,是鼓励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合理的消费,绝不是鼓励那些不合理的高消费。鼓励合理的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其次,充分利用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现在还要注意,克服消费品生产“小而全”和“散”、“乱”现象,要组织大 企业 集团,提高技术水平,一方面使刚出现的消费热点尽快转向成长期,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消费热点的形成和 发展 ,使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突破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瓶颈”,使消费热点升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要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

第四,要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为了培育消费热点,为了扩大有效需求,政府需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以扶持。例如,要充分发挥 金融 信贷在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支柱产业的作用。包括采取消费信贷、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方式,增加有效需求。以增加现实购买力,从而解决潜在消费需求与有效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要运用价格杠杆,对有

些热点消费品的价格,加以调控,使其逐步降低(如当前商品房的价格、小汽车的价格以及某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以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消费热点,并使热点持续稳定,以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要充分发挥财政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集中财力,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起到刺激有效需求的作用。特别要增加基础设施与环保产业的投资,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文化 教育 的投资,这些都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文化的基础工程。也是培育消费热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条件。

四、对消费需求进行正确引导

应该看到,市场具有自发性,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具有自发性,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第一,要引导购买力的流向。就以居民而言,居民收入有一部分用于储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人还有将收入用于投资。要引导居民购买力尽量用于消费。用于投资的购买力,也要使其尽量进入最终需求领域,多开发那些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而又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劳动产品,吸引购买力,开拓市场。要避免中间需求和股票、证券投资的过分扩张,避免过多地分流购买力,影响消费的扩大。

第二,要引导居民提高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近年来尽管储蓄利率一再降低,但储蓄倾向仍很强烈。因为很多人有后顾之忧,牵涉今后养老、医疗保健、子女上学甚至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费等问题,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第三,要针对城乡不同情况、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消费需求进行具体引导。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别较大,风俗习惯各异,要分别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引导,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需求,才能使消费热点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繁荣。

第四,引导消费需求,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扩大并实现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新常态下稳增长 创新驱动中促转型——2014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新常态下稳增长 创新驱动中促转型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发表日期:2015-02-03 ——2014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各项工作,努力培育创新动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提升、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运行平稳,新动力、新特征不断涌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全市上下在复杂环境中攻坚克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高于全国(7.4%)和全省(7.8%),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37.52亿元,5606.41亿元和10862.94亿元,分别增长1.8%、7.4%和9.4%,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从全年运行走势看,各季累计GDP增速逐季稳步提升,经济增长总体平稳,新常态下呈现新趋势、新动力、新特征,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42︰33.56︰65.02,服务业比重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快于工业,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快于工业1.6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7年以来服务业较快发展的态势。

二是产业动力加快转换。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金融增势较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和10.0%,增速分别高于全市GDP增速3.2个和1.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774.27亿元,增长8.9%;重大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98.86亿元,增长8.4%;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0个和0.5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发展快于传统百货业,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63.1%,增速高于百货店零售额(0.8%)62.3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驱动力提升。我市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城市目标,实施科技研发经费、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倍增计划,推进健康医疗、智能装备、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专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001.36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1.2个百分点。全市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4589件,发明专利授权4590件,分别增长20.0%和13.2%。

四是金融新业态发展势头突显。创新金融平台,南沙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获批,金融功能区新增一批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运营,碳排放权交易额占全国62%,广东塑料交易所年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保费收入601.8亿元,增长26.7%。

五是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2014年末实有内资企业43821户,同比增长8.2%,注册资本7008.43亿元,同比增长18.4%;实有私营企业36.48万户,同比增长23.2%,注册资本7641.71亿元,同比增长58.8%。全年新设立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分别增长29%和1.1倍。

六是国际交通枢纽功能增强。2014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478.8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位;货邮行吞吐量189.33万吨,居世界空港前15名。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4.8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37.81万标箱,分别居世界港口第五、八位。

二、生产稳定: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农业生产平稳。201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67亿元,同比增长0.8%。种植业和畜牧业平稳增长。稻谷、豆类、薯类产量分别增长3.7%、2.5%和1.2%。禽蛋产量增长9.1%,肉类总产量下降,降幅为18.7%。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支柱产业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全市装备制造以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健发展,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业态快速壮大。2014年,全市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4859.55亿元和18184.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7.9%。支柱产业带动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8656.63亿元,增长8.8%,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0.3%,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长8.0%,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7.4%。全市汽车产量接近两百万辆,为197.39万辆,增长9.3%。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6%。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物流业发展平稳。2014年,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客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较快增长,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8596.17亿吨千米,旅客周转量2495.94亿人千米,客运量9.80亿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189.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0%、10.1%、9.9%和9.4%。旅游市场较快发展。旅游业总收入2521.82亿元,增长14.5%;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5330.05万人次,增长5.7%。金融业稳定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扩大,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35469.29亿元和24231.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10.1%。

三、需求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持续畅旺,外贸出口稳步发展

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举办“新广州·新商机”招商推介会,加大重大发展平台投资力度,鼓励吸引民间投资,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13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总额1090亿元。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9.50亿元,同比增长14.5%,从全年增长趋势看,呈现逐月提速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1814.37亿元,增长24.9%,比全市投资增速高10.4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8.6%。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工业投资增势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1816.15亿元,增长15.5%;工业投资685.12亿元,增长6.9%。分行业看,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发展较快,增速为2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0.6%、20.6%。

消费持续畅旺,新业态较快发展。我市推进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建设,完善商贸功能,开展一系列商贸展贸活动,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试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活力。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全国(12.0%)和全省(11.9%);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3.2%和7.8%。新业态较快发展,以通信电子、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消费需求旺盛,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13.6%的网上商店零售额为509.74亿元,增长63.1%;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4.1%。汽车消费稳步增长,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6%。

外贸出口稳步发展,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自贸试验区申报成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1306.00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总值727.15亿美元,增长15.8%;进口总值578.85亿美元,增长3.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51.07亿元,增长6.3%。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成为出口主导。机电产品出口357.9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6.66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18.1%,分别占全市出口的49.2%和17.4%。自主出口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出口306.22亿美元,增长4.8%,快于加工贸易(-1.9%)。政策优势使南沙保税港区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口总值增长1.5倍,对广州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7.6%,成为广州对外开放新的增长极。

四、质量提升: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1.53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994.92亿元,同比增长9.9%。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0.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亏损面缩窄。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0.27亿元,同比增长2.0%。企业亏损面逐月收窄,为16.06%,同比收窄4.9个百分点。

五、民生改善:物价涨幅回落,就业形势稳定,民生投入持续增加

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回落。2014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2.4%和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IPI)同比分别下降1.8%和2.0%。

就业形势稳定。全市实施促进就业措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08万人,17.5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

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34.26亿元,增长3.5%,财政支出有力保障民生支出,市本级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435.8亿元,占市本级支出的76.3%。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分别支出227.69亿元、148.99亿元和115.70亿元。

总的来看,2014年我市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一阶段,要围绕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下功夫,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增强内生成长动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执笔:陈婉清

审核:冯俊、魏绍琼

下载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