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9-05-14 02: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一篇: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16日~2013年11月17日,2013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消防性能化规范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承办,湖北省消防协会、台湾中华消防协会、香港城市大学协办。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方正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高伟为大会致辞,并介绍了中国消防协会近年来开展的学术活动,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侯祚勇、湖北省消防总队许功副总队长分别致欢迎词。本次大会共收到英文论文稿件103篇,经审查录用91篇,论文将在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Procedia Engineering上向全世界发行。来自两岸三地的30多所院校及科研单位的11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Venkatesh Kodur教授,英国华威大学Jennifer Wen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乃安教授应邀分别在大会上做特邀报告,38位本领域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相关学术报告。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5-04-25 10:14

中国农科教结合研究网讯(陆彦 徐春迎 一凡)4月16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农业大学第二会议室隆重召开。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吕绳振教授到会致开幕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牛若峰先生代表与会嘉宾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会议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4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安徽农业大学部分师生共9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教授,副校长李晓明教授、程备久教授和党委宣传部部长梁文慧同志以及主办单位党政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开幕式。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阮文彪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欢迎词。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代表在“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大会主题下分四个单元展开了研讨和交流,单元主题分别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农业:理念与行动”、“农民教育、乡村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其他相关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牛若峰先生,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农村所所长王景新教授,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忠根教授,苏州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阮文彪教授分别以“科学发展观与发展问题再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中的若干问题”、“农业科技体制中的激励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安徽省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安徽省文化扶贫研究实验中心主任辛秋水先生,农业部原教育司副司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正司级研究员孙翔先生,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黄邦汉教授,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唐华仓博士,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张德元副主任等专家分别在相应的单元主题下作了主题发言。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教授、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院长黄世祥教授分别主持单元研讨并对单元研讨作了简短总结和精彩评述。

本次研讨会虽然时间不长,但专家、代表们抱着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心及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事业的执着热情,情绪激昂而又理性坦诚地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与理念培育,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难点、重点与基本原则,乡村教育、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观点并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不少独到而精辟的理论见解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见解和建议,对于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整个研讨会显得严肃紧张而又活泼热烈,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向,也展示了与会专家代表们的睿智、豁达、求真、坦诚、无私、奉献的学者风范。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程备久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词。闭幕词热情奔放,理性真诚,实事求是。他说:“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且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代农民利益的增长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在当前和今后的„三农‟工作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创新,促进我国及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农业大学是安徽唯一的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作为一所重点农业大学,肩负着为„三农‟服务、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近年来,在校党委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尽管如此,与综合性大学和兄弟农业大学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推进和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动力和契机,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为促进我国和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指导我校的改革与发展,经常来安徽和合肥走一走,看一看,经常来我校考察、讲学和合作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好学的态度、更加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欢迎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光临!” 本次研讨会共征集到会议交流论文20多篇,其中有19篇论文入编大会论文集。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2005年4月16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会议主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观念培育,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与经验教训,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重点,农业和农民教育、乡村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坦诚交流,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及政策建议。现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综述如下。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农业:理念与行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特别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且明确提出在指导方针上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运动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化、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及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而且反映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胆略。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牛若峰先生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实际经验显现出来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和预示出来的必然趋势,理性地思考、安排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进程。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要务和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执政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突破性进步。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进步,但并不自然而然地伴随协调与和谐。经验证明,任何国家都不是从起步就能选择好发展观,使各种关系、使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观,取决于其方向目标、内外环境和资源禀赋以及决策层的知识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发展知识的限制,我国选择了仿苏模式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并实行了城市偏斜发展政策,结果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工农关系、各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很不协调、不和谐。这不完全是由谁人主观意志造成的,现在需要从发展的两重性上找原因,给出更为客观的解释。经过五十多年尤其是近1/4世纪的努力,中国走过了国家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头一个历史性跨跃。发展一方面确实增强了综合国力,许多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尤其是城市进入了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社会,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却是以压抑农业、农村发展为代价,以长期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基本上依然是农业社会,低收入和贫困人口主要是在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很大反差。从过程上看,这种巨大反差就是发展的二重性的表现。应当承认,当今中国社会是不和谐的。现在,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广大农民不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弱势群体与强势利益集团对立,“官多权大”、官民比例失调,等等,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和谐的表现。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也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最大的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使广大人民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只有创造了社会公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为创造社会公平,至关重要的是国家要调控市场,调节收入。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一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的发展政策发生了有利于“三农”的重大转变,去年和今年“两会”更是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项举措切实有力,“三农”发展终遇转机,使人们从中看到了“三农”发展的美好前景。

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阮文彪教授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本质要求,与此同时,为避免重蹈错误发展观指导下农业发展道路的覆辙,有必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观、发展道路、发展政策等作一理性反思和科学总结。他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存在的8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和政策问题:第一,在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形式上,错误地坚持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体制模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发展;第二,违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规律,错误地推行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二元结构”发展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在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关系上,违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积累,轻消费,导致农民福利的过度转移和丧失,影响了农民的社会主义信心和社会主义劳动热情;第四,在领导体制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一定程度违背“四化”和“四个尊重”方针,重人治,轻法治,重资历,轻知识和能力,延缓了社会主义农业法制化和干部队伍“四化”进程;第五,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违背系统发展和生态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遗留下难以甚至不可修复的生态后果;第六,在发展政策和措施上,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无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演化,不切实际的夸大生产关系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对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进而导致重传统技术、轻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民教育的严重后果;第七,在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方面,违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对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制化建设重视不够,使他们过多地背负旧的传统伦理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痛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八,在农村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方面,比较普遍地缺乏制度结构和制度成本的概念,对政治体制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不够,致使政治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和改革的深化。他还就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农业发展过程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若干原则和着重把握九个方面的工作: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道路;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解决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必须进一步认清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步伐。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黄邦汉教授从全球视野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出发,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诸多认识误区,包括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将发展等同于GDP的规模和增长率等。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然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意识形态问题,全面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唐华仓博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通过文化与制度建设使人的行为自觉符合生态循环和平衡的要求,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脚踏实地、分阶段实施,不断达到更高的层次与状态。发展生态文明农业,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即以一个村落或区域为一个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美化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庄引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和秸秆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产业,严格限制中等毒性以上农药的使用,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创造条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引导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在经济条件一般的区域,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模式,促进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所所长王景新教授对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进行了科学思索,并就如何在我国开展新乡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以苏浙沪为代表的中国城乡现代化正在开始交汇融合,发达地区已率先迈入现代工业社会的门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阶段,具备了消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并且以乡村工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场新乡村建设已经和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乡村建设是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引发新乡村建设的直接动因。新乡村建设不是学者倡导的社会改良,它是对旧乡村建设的扬弃和发展,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大业;它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各项“工程”为抓手,以雄厚的财政为支撑,表现出政府主导、城市资本和技术支持的鲜明特色;它以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为动力,把平等城乡居民的经济机会和基本权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是“三农”一支独秀,而是城乡互动、工农业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王景新教授认为,新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化”,即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和实质不在于当前我国农村开展的现代化建设是不是一场新乡村建设,也不在于“五化”本身,而在于“五化”能不能全面实现。只有农村实现了这“五化”,我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否则我国的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领纲之举。目前,我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平,大大不同于25年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反哺能力。然而,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方面,依然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予以澄清和纠正。如把工业反哺农业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而忽视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的政策;认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工业反哺农业会造成过剩;工业反哺农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等等。要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给予农民平等待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忠根教授认为,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探讨》会议交流论文中建立了一个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共32个指标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中资源、环境系统对人口、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持能力,以及各大系统的协调状况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估模型。该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了系统动态协调的方法,可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更完善的定量评估。研讨会上张忠根教授还就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构建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主题演讲和理论阐析。

苏州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就农业科技体制中的激励问题和如何拓宽“三农”发展的政策空间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面对“网破人散”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实,大量研究集中于农业科技重要性的实证研究及相关的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而对应于各种宏观政策或现象的微观主体行为及其逻辑,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农,有必要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解释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给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尤其是关于改进农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三大利益主体激励机制的建议。从激励的视角看,如果整体的农业比较收益过低使整个行业失去吸引力,就会阻碍农业科技进步,延缓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激励现状而言,一般的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推广的激励是不足的,但出于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考虑,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供给又必须加强,现行的提价政策对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和粮食生产中数量性技术为推广是有益的,但这对长期的质量取向技术的推广可能会是障碍。因此,如何科学设计制度安排,使粮食生产中适当技术的推广得到足够激励,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乡村文化、农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诸多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研究文献都把视线集中于土地、资源、资本、技术乃至制度问题等等,而忽略乡村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研究现状,著名社会学家、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先生感慨不已。他认为,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前提。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言的“文化”。在文化与发展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对应性,没有文化的进步,便没有社会的发展。我国乡村社会之所以相对落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之所以贫困而难以自拔,往往与其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文化变革的迟缓,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体制、文化形态和文化环境,犹如一副沉重的翅膀抑制着它们的腾飞、发展。在九十年代初期,在我国2097万家乡镇企业中,有1990多万家分散在自然村里,占92%,7%的企业设在建制镇,只有1%的企业建在县城里,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明显改变。中国乡村工业化之所以表现出如此高的分散性、地缘性和封闭性,主要还是由于乡村文化“乡土性”在作祟。这正好一再证明,落后的乡村文化,正在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内在障碍。乡村文化的“乡土性”,实际上就是传统中国乡土文化的表现。我国乡村人口受传统的乡土文化毒害至深,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建设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用先进文化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它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辛秋水先生从乡村文化对中国城镇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的影响和作用这个角度,深刻阐述了文化扶贫的历史意义,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但如何有效地实现科技、教育与农业的结合,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孙翔研究员认为,全面推进科教兴村计划有助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为此,他提出了科教兴村的五条思路,即:依靠科技工作者;培训和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县、乡、村一体化实施。他同时指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加强四个方面的创新,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农村、农民文化教育方面,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德元副教授就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潜忧: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滑坡现象急需扭转;“农民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针对这些潜忧,他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突破传统种植、养殖技能的局限;第三,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促使职业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第四,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作,重建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

三、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

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代表可谓见仁见智。安徽省人民政府农村研究室农村处钱良信处长提出了安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他强调要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在安徽的农村工作中就是要突出“和谐安徽”这一主线,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一中心,主要在“四个着力点”上下工夫:一是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城乡共建的新格局;三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是要加快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就业的新格局。对于统筹、协调发展,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马怀礼教授、安徽省社科院谢培秀研究员和安徽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栾敬东教授分别以“农村的移动与城镇化和农村小康”、“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对土地制度改革的认知”为题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

四、其他相关议题

在大会的自由发言和交流中,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就农民工、“农业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等提法的科学性和以公司为载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可行性等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激烈辩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其中关键的关键是要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急切需要国内外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创新。我们相信,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树立、宣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尤其是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转载 第四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转载] 第四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Thu Oct 25 17:58:48 2012)

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哈佛-燕京学社、悉 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弗莱堡大学汉学系共同主办的第四届“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27-28日在新落成南大仙林校区社会学 院河仁楼举办,海内外学者近百人莅临,欢迎旁听。

会议日程如下:

2012年10月27日

9:00-9:50 大会开幕式

地点:河仁楼•孙本文-潘菽讲演厅

主席:周晓虹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致辞:

陈骏教授(南京大学校长)

宋林飞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李友梅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

园田茂人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研究情报中心副主任)

布朗教授(悉尼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黄仁伟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石之瑜教授(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吕大乐教授(香港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谢寿光先生(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10:10-12:00 主题讲演(1)

地点:河仁楼•孙本文-潘菽讲演厅

主席:史明教授(弗莱堡大学汉学系主任)

讲演人:

裴宜理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主题:Cultural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陈谦平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主题: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黄光国教授(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主题:泛文化向度vs.文化系统:研究华人心理的两种途径

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

主题: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

10月28日

14:00-16:00 主题讲演(2)

地点:河仁楼•孙本文-潘菽讲演厅

主席:古德曼教授

(悉尼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中国教育部“海外名师”)

讲演人:

景军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主题:生命赠与的未预结局

罗卡教授(巴黎政治大学国际研究所)

主题:Governing China by the Middle?How to Understand the Rising of theChinese Middle Classes

黄树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主题:Gauging the Chinese Reality: 40 Years of Research in Rural China 周大鸣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主题: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

16:15-17:00 闭幕式

主席:张文宏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致辞:

塔尼•巴罗教授(美国莱斯大学)

高承恕教授(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梁在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

马戎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答谢词:

成伯清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还有各种分论坛主题讨论,欢迎大家围观!!

第四篇: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的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的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

“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的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12月13日-14日

主办: 中国传播学会(CAC)

中华传播学会(CCS)

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

暨南大学

承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如有变动,以会议当日公布的议程为准。

开幕式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上午8:30—12:00

地点:暨南大学科学馆

8:30-9:00 开幕式

主持人:董天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致辞(每人5分钟)

校领导 暨南大学校领导,教授

胡正荣 中国传播学会会长,教授

范以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陈韬文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特聘长江学者

9:00-9:15 合影

9:15-10:45 主题发言(每人15分钟)

主持人:林如鹏 暨南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瞻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Fritz Cropp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副教授

张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董天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10:45-11:00 茶歇

11:00-12:00 主题讨论“中华传播研究的国际化”

郝晓鸣(引言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陈韬文 香港中文大学

洪浚浩 纽约州立大学

吴枚 澳门大学

刘幼琍 台湾政治大学

专场讨论一:传媒制度与传媒政策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一(暨南大学行政楼323室)

主持人:申启武

评议人:刘幼琍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陈韬文

冯应谦

陈怀林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

《When the Invisible Hand Fails: The Economic Basis of an

Emergent Supportive Film Policy in Hong Kong》

庄春发

柯舜智 景文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

玄奘大学大众传播系

《有线电视产业竞争政策研究——台湾经验分析》

陈纯纯

Cinzia Colapinto 瑞士卢加诺大学

《Ownership Changes of Chinese Newspapers Listed? The Case of Beijing Media Corporation》

田秋生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市场背景下制约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

张品良 江西财经大学传播学院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政策创新的思考》

陈洪波 中国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媒转型迷思》

陆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体制为王: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分析》

专场讨论二:新闻史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二(暨南大学行政楼629室)

主持人:蒋建国

评议人:黄 旦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张 焮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从《观察》周刊看储安平的公共意识》

路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万国公报》与洋务运动》

王贵斌 长安大学新闻传播系

《全球新闻史:研究本体与内容新探》

张 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时评应然功能及当代时评症结——兼论三次时评热社会背景》

沈松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试论中国传统沉默观》

专场讨论三:危机事件与大众传媒——以“5•12汶川地震”为核心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三(暨南大学行政楼725室)

主持人:白贵

评议人:曾建雄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张 宁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国家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议题设置功能和效果分析--以CCTV抗震救灾新闻直播节目为例》

郭建良 青岛农业大学传媒学院

《川震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良知——由海外报纸汶川地震新闻摄影说起》

曾海芳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突发性公共危机中信息预警和公开的重要性——以三鹿集团“问题奶粉”事件为例》

邓利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重大自然灾害中新闻传播的正向功能效应——从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说起》

李 景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政府与民间组织场内博弈中的媒体角色——以《南方周末》

“5•12地震”时期NGO报道为例》

朱春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央视汶川地震直播的新闻框架选择之动因分析》

杨状振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论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修辞敏感——兼谈四川汶川地震灾情报道的修辞策略》

专场讨论四: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13号下午)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四(暨南大学行政楼826室)

主持人: 张新华

评议人: 戴元光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Wenrui Chen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Database,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 Cultural Study of Taobao.com

李 苓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出版事业——关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个案调查》

杜圣聪 玄奘大学大众传播学系

《唤起群众:孙中山说故事的力量》

叶 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规训与控制:大众文化中的身体再现》

刘 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试论中国印的信息媒介身份》

梁广寒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当现代传媒遇上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传播模式探析》

曾一果 苏州大学

《大众传媒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

任雅仙

蒋晓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传媒文化的瞭望者——论新闻在传媒文化建构中的特殊功能》

卜巧莹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两性身份在广告中的建构与流变——兼及对传统女性主义广告批判的反思》

专场讨论五: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13号下午)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五(暨南大学行政楼929室)

主持人:关世杰

评议人:陈嬿如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辛 欣 英国西敏寺大学中国媒介中心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中国的软实力》

关世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美新闻导语写作教育比较:差异及原因初探——以两本畅销新闻写作教材为例》

安 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与沟通模式》

谭 天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

许 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异质空间镶嵌:网络时代的海外华文报纸新景观》

肖云帆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媒体力量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汉诺威、爱知与上海世博会实证分析》

尉天骄 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例》

何其亮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院

《对外传播视野下地方台电视英语节目的建设》

孙晓青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留学生眼中的北京奥运文化——以奥运会徽、吉祥物为例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调研》

周根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

专场讨论六:传播学史与传播理论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5:50—17:20

地点:分会场一(暨南大学行政楼323室)

主持人:冯应谦

评议人:张国良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隋 岩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符号传播意义的机制——对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阐释》

赵建国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物质产品实物信息传播的特征》

刘 燕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后现代宗教认同的蜕变:媒介技术层面的反思与质疑》

陈沛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即讯息?——论技术的使用之于媒介内容影响》

石力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学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王君超、秦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科技批评与网络时代——源流、理论及进展》

李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技术民族主义”的悖论——加拿大传播技术思想传统》

郑越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格拉斯哥学派看新闻传播研究的话语转向》

韩丛耀 南京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视觉信息传播的三种形态组构研究》

胡翼青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学科的兴起:一段重新阐释的历史》

张 卓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效果”到“影响”—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专场讨论七: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5:50—17:20

地点:分会场二(暨南大学行政楼629室)

主持人:马秋枫

评议人:段京肃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陈怀林

张延 澳门大学

《接触多元信息对公众议程的影响——比较分析上海和广州奥运前后的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

朱 军 纽约大学访问学者

《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病理学》

赵 菁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大陆现当代民族主义话语分析——基于历史情境的现象学视角》

谢 毅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马来西亚广告女性形象分析》

张文瑜 澳门大学传播学院

《购买行为中的沟通形式和语言正确性使用研究--观察澳门传统市集》

薛 可

梁 海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系

《基于刻板思维的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西藏事件”报道为例》

贺建平、吕夺印

常 烨、刘 娟

何露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城中村”中“农转非”居民身份认同与人际传播分析——以重庆渝北回兴“城中村”为个案》

禹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第三人效果的本土化研究初探——以大陆涉案影视剧为例》

姚 慧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系

《媒介、第三人受到影响的认知与女性瘦身态度和行为倾向之关联研究》

朱 杰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甘肃蒙古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调查与思考——以甘肃省肃北县为例》

陈婷玉 南华大学传播管理学系

《媒体素养V.S.媒体迷思:艾滋病新闻的阅听人解读研究》

王 静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

《人际传播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专场讨论八: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研究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5:50—17:20

地点:分会场三(暨南大学行政楼725室)

主持人:刘卫东

评议人:吴予敏

发言人

戴元光

邱宝林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文化传播:关于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

杨 魁

高海霞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

蒋建国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媒介消费文化:学科视野与研究进路》

李 丽 中国传媒大学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社会新闻研究——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

耿 璐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

《试论成人绘本现象的视觉文化逻辑》

郭 晴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

《贝克汉姆现象: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偶像崇拜与媒介制造》

郭小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消费主义视野下的阅读分层与高端杂志的中产阶层定位》

曾 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消费者自主媒体(CGM)崛起与消费者强势》

鲍 金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消费主义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现代消费文化的商业化传播方式研究》

专场讨论九:中华传播研究的反思及其国际化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5:50—17:20

地点:分会场四(暨南大学行政楼826室)

主持人:吴文虎

评议人:陈韬文

发言人

陈嬿如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学研究与中国人信仰的重建》

黄国富 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

《「人」在哪里?中华传播学的基础反思》

张 健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真问题”的积淀与堆积:中国传播学30年的“路径依赖”现象简析》

许 建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

《中国传播学研究者学术旨趣分析——研究选题、学群及其存在的问题》

董天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

专场讨论十:传媒法规与媒介伦理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5:50—17:20

地点:分会场五(暨南大学行政楼929室)

主持人:林爱珺

评议人:洪浚浩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牛 静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

《媒体采访权及其可行性法律规定探讨》

李苗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刘俭云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对数字时代下著作权法和版权产业边界的讨论》

陶 楠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试析知识产权基础上美国音像产业的发展》

胡菡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媒介、“受众权利沟”与媒介社会责任》

唐建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听媒体服务指令》与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初探》

郑贵月

朱秋萍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

《探讨台湾网络著作权之合理使用》

专场讨论十一:新媒体与社会1

时间:2008年12月13日下午14:00—15:30

地点:分会场一(暨南大学行政楼323室)

主持人:章于炎

评议人:熊澄宇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曹 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新技术、社会性别与阶级: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

赵长雁 昆明理工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播系

《反思:RSS服务的尴尬处境与原因分析》

梁炎鑫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人肉搜索——网络暴民的“新闻”事件调查》

孙 燕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关于网络拍客群体的解读与思考》

陈燕玲 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

《探讨网络沟通的语言符号混杂现象:网络语言的产生情境与特性》

张建军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虚拟空间的赋权与集体行动——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影响》

许超众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公民主体性的大众化建构——“草英社区”的文化传播分析》

叶慧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网络公益新的可能性:个体参与和历史建构——以“易助网”为出发点看网络公益传播方式的发展》

汤浔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情境论下的手机传播》

专场讨论十二:广告研究、媒介市场营销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8:30—10:00

地点:分会场二(暨南大学行政楼629室)

主持人:商娜红

评议人:杨先顺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张殿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失衡的权力:国际广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吴俐瑶 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

《广告表现与品牌长期管理之关系-黑松沙士电视广告内容分析》

顾 亮 澳门大学传播系

《大陆学术期刊中的广告研究形势》

朱磊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效果研究——以“邀约指数”为中心》

阳翼

万木春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两岸三地广告教育之比较》

黄奇玮 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

《解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传媒的整合营销传播》

潘俐婷 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

《整合营销传播(IMC)在台湾歌唱选秀节目之应用研究-以中视《超级星光大道》节目为例》

夏名慧 国立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

《纸娃娃商品需求动机、游戏忠诚度及愿付价格研究-以休闲舞蹈型在线游戏为例》

罗 漪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An Analysis of Disney’s Marketing of Animated Feature Films In China》

黄耀纬 台北市中华软件协会

《功能性认知与网络使用行为之关联:科技接受模型(TAM)之验证》

王天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内有线数字电视推广困境管窥》

陈桂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从文化的角度看二战后日本电视广告的历史》

专场讨论十三:传媒产业与组织管理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8:30—10:00

地点:分会场三(暨南大学行政楼725室)

主持人:林如鹏

评议人:李本乾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吴赟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支撑点在哪里?——经济学说史上的相关理论寻踪与延伸思考》

谢 静

徐小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

《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其与新闻生产的关系——上海与新加坡报纸的比较研究》

巫喜玲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项目,网络,关系――传媒产业基于项目的生产组织网络化的研究梳理》

王文锋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

《论报刊发行经营的信息不对称性》

曾凡斌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外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新闻集团、纽约时报集团、甘奈特公司三家为例》

金雪涛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产业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侯迎忠

姚 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其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齐 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Web2.0阶段的互联网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专场讨论十四:传媒教育与媒介素养(安排在14号)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8:30—10:00

地点:分会场四(暨南大学行政楼826室)

主持人:刘家林

评议人:吴枚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Panel:

沈慧声

周庆祥

王毓莉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暨传播所

《服务学习导入传播专业课程之研究:以中国文化大学新传学院推动服务学习课程为例》

姬德强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当代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话语分析》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理性认知、频繁接触、适度参与——知识精英的媒介素养现状初探》

彭伟步 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未来新闻工作者敬业精神下滑令人忧虑--以2008年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学生问卷调查为例》

周庆祥 文化大学新传学院新闻系

《数字多媒体教材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以采访写作课程为例》

赵芷莹 台湾南华大学传播管理所

《巧连智幼儿视听教材的语艺视野分析》

郑智斌

许依寒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系

《大学生媒介近用与媒介认知状况分析――以互联网为例兼谈传媒素养教育》

曹 丹

杨 清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大学生与手机互联网-福州市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与素养调查报告》

专场讨论十五:政府传播(14号)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8:30—10:00

地点:分会场五(暨南大学行政楼929室)

主持人:沈慧声

评议人:陈怀林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吴 垠

史晓慧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基于熵值法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行政传播管理评价》

李异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媒介与政治的研究范畴》

林爱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陈 璞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奥运传播中的话语缺失现象分析——以央视北京奥运报道为例》

汤敏慧、劳彦儿、刘 娜、王健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008年广州火车站春运雪灾危机政府信息传播分析》

贾奎林 廊坊师范学院新闻系

《国家软实力建构与传媒使命》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官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

专场讨论十六:广播电视研究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10:20—11:50

地点:分会场一(暨南大学行政楼323室)

主持人:石义彬

评议人:谭 天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曾志华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角色冲突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价值取向》

陈婷玉

林静君,唐志豪 南华大学传播学系暨研究所

《真人版v.s.卡通版:女性A片解读与文本偏好研究》

申启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08广播发展面面观》

吕 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话语转变与广播电视编辑理念》

王玉玮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城市形象传播与当代中国电视剧》

刘红梅 中国传媒大学

《问题与对策——我国电视媒体自律研究》

徐 帆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解读与被解读:〈大国崛起〉再思》

陈 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政论片﹑影像书写与国家意识形态——从《河殇》到《大国崛起》看政论片的演进》

曾 致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论孔孟思想对播音主持理念的启示》

张 斌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

《《广播业务》与中国早期电视研究》

专场讨论十七:新媒体与社会2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10:20—11:50

地点:分会场二(暨南大学行政楼629室)

主持人:余瑞祥

评议人:杨尚鸿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纪 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两极权力中冲撞与协商―――论媒介融合中的融合文化》

冯恩大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实名博客:个人崛起与社会变迁——以“范美忠争议”为例》

吴忠勋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所

《虚拟社区意识与社群线下互动之关联性研究─ 以信息分享类虚拟社区为例》

雷蔚真

王天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媒体消费与散居者(Diaspora)的身份建构》

严功军 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媒体与中国公民社会构建再思考》

张蕾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身份话语强权》

陈长松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信息传播与技术系

《论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及其影响》

吴璟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公共知识分子博客环境分析》

周 怡

王 俊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

《浅析网络传播对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作用和影响》

邹 军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协商民主视野中的网络参与——以2007中国公众假期调整的网络协商为例》

张予 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研究所

《谈台湾新兴另类在线社会支持——「集气」初探》

专场讨论十八:新闻传播实践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10:20—11:50

地点:分会场三(暨南大学行政楼725室)

主持人:喻季欣

评议人:郝晓鸣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汪明慧

赵靳秋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漫画与负面社会现实的建构:以《中国日报》为例》

章于炎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美国奥运新闻报道经验的“创新扩散”:对中国记者报道北京奥运是否有用?》

周萱 前香港《東方日報》集團採訪主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席教授

《香港报业现状及异象》

颜道靖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数字技术时代的影像文化特征——兼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李 义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

《试论医患形象的媒体建构——对一份都市报医疗纠纷报道的新闻分析》

刘 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

《199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里的中国传媒研究--以李金铨主编的“中国传播研究系列”(1990-2003)为视角》

黄 榕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

《《时代》建构的中国国族景观:2005-2008近三年来《时代》对华报道分析》

陈 娟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的转变》

褚悦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

刘利群

张敬婕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报纸报道涉老新闻的社会性别分析——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的数据为例》

张 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时评应然功能及当代时评症结——兼论三次时评热社会背景》

专场讨论十九:大众传播与公共领域

时间:2008年12月14日上午10:20—11:50

地点:分会场四(暨南大学行政楼826室)

主持人:项国雄

评议人:董天策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

徐桂权

王锦东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

侯东阳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评论对公民社会的构建》

毛 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传播核心的转换)伦理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新世界——新兴公共领域在互联网的崛起》

谭汪洋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试论网络媒介对公共领域的重构——以华南虎事件为例》

吴献举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公民新闻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贺建平

常 烨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检视2008年舆论监督研究—兼与2006年研究比较》

张晓静 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网络与新闻传播系统的互动研究》

孙 莉 四川大学广播影视文艺专业

《和谐社会与传媒“公共领域”构建———从政治哲学角度反思“新闻自由”》

章 彦 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以公共领域为视角——对大众传媒现存问题的反思》

第五篇:“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陈茜

 2013-05-16 10:53:02

来源:广东社科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一直以来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双方互邀专家学者参加由对方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并开展合作研究,高层之间也保持频繁的互访和交流。2010年7月双方签署了《澳门理工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提升了双方之间合作的高度和深度。为了落实合作协议,去年温宪元副院长率团访问澳门,双方达成共识,决定今年11月11-13日在澳门举行“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广邀海峡两岸四地和国外学者参加研讨和交流。

海洋蕴藏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人类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对海洋的探索,但由于海洋的浩瀚和深度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和开发还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诸多陆地资源的长期开发和匮乏,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竞争中的热点。国际海洋法公约在规范和保护各国海洋权益的同时,亦促使各国把眼光投向海洋,一些国家实施以岛圈海的战略,更加剧了对蓝色国土的竞争,南海和东海争端已经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最不稳定因素。随着中国在2012年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和中国石油需求的60%依赖进口,包括石油安全在内的经济安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安全概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家安全向低政治领域延伸的同时,安全疆界亦延伸至国土之外,形成了对中国来说诸如“马六甲困局”等安全威胁,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大背景下,亦将对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将联合举办“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将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已经将该研讨会列为今年学术工作的重点,共同努力办好这次研讨会。

下载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消防协会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