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时间:2019-05-14 02:4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第一篇: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走 进 清 华

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中山区桃源小学高鑫

清华,在普通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心底从来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曾想有朝一日我也能够踏入清华的大门,这都得益于中山区委区政府在清华美院建立了中山区美术教师培训基地,于是我有幸跟随我区的美术教研员以及6位高中美术老师,开始了寻梦清华之旅。

在大连机场即将启程

于是,恨不得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统统印刻在心底,留为日后慢慢咀嚼,消化,吸收。清华的近一个月,虽没有大彻大悟,也没出什么惊人力作,但重温课堂的点点滴滴却使我有所感悟。

清华印象一:触摸经典、回味历史

走进清华大学的一瞬间,一种崇敬之感油然而生,道路两旁古树林立,一条人工渠宛然流动,三三两两的学生有说有笑,大学校园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校园里不久,就看到了那个经常出现在杂志、电视中的著名的“清华园”校门,这里有很多的游客都在驻足拍照留念,它已经成为清华的标志。

清华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熟悉了校园,清华给人的感觉既古老又新潮,一个个名人雕像、一座座经典的建筑,一排排的参天古树„„仿佛都在述说的古老的故事,在这里有多少名人思想在传播,有多少学问在传承,站在水木清华的亭台中,望着远处朱自清像,你的脑海里全是荷塘月色„„随处都是历史的经典。

清华印象二:严谨的治学态度

走进清华的第二天,学院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紧接着由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美院的各个实验室,在每个实验室中都有一些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研究、工作着,一件件作品凝聚着师生的智慧火花,心中在暗自思量:难道这

就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天路吗?

当天下午,我们就开始了正式上课,此次研修班主要针对初高中教师的专业

技能进行培训,开设了素描、速写、色彩、设计等课程,迎接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蒋智南教授,他主要教授我们素描、速写课程。他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既严肃又幽默,教授的开场白讲的不是讲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拿出他女儿六岁时的写生作品让我们看,随即表达了他的观点:画画最重要的是“眼睛”,孩子的眼睛看事物有意思,而大人的眼睛经过训练看不到有意思的事,一幅好的作品不在于画的像不像,而是看它是否有个性、有创意,他总提示我们像孩子那样去观察,像大师那样去画画;要画有趣的画,要有趣的去画画;当视作画如生命时,作品自然会生动,当作品是从内心流出时,作品才会流入读者的心中„„。

在蒋智南的工作室

第二位接触到的是色彩课的陈晓林老师,总是用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每次,他都给我们带来相关的视觉资料,让我们感受着色彩的魅力,也使我第一次对色彩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带给每个人的是对色彩的理解,大家从一开始的中规中矩,慢慢开始向独特和个性化发展,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融入在绘画中。

教授人体素描课程的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女教授——孙玉敏。短短的三天课

程,她用行动带领我们用激情作画,她那大大的速写本总不离手,下课之余,5、6分钟的线描速写,总引得我们围观、模仿。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也疯狂的画,大胆的画。而且,每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她都会把大家的画展示出来,逐一点评,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由衷的钦佩。

人体色彩课程是郑艺教授。我们亲切地称他大力水手、绿巨人,因为他长的就是那样有特点。他的写实画风与精细刻画的能力让我们无不惊叹!他的外表与内心是截然不同的,每次向他请教他都非常有耐心的指出你的画出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语言不多,句句点中要害,有时还会画上两笔,让人一下豁然开朗。

郑艺教授在指导学员

张歌明,我们的设计课导师:

他的观点是:复杂一点比简单一点好。他从素描谈起,意思是说如果要把素

描搞懂,必须要做深入地研究,不能将问题简单化。他为讲座作了好多课件,课前还娴熟的在黑板上画了好多草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老师的话很受听,他讲得很明白,是因为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反思我们做研究,更需要这种深厚的理论作支撑,否则任何研究都是深入不进去,讲也讲不通的。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孙伦老师。是一位62岁的退休老教师,人称金牌班主任。每届学生,她都能在几天内准确的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来自哪里,什么单位。每天的课程安排,教师的调整,她都给我们作详细地安排和介绍。休息之余,和我们聊些北京的文化,谈到专业,她便给我们推荐相关的老师,主动联系任课教师,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工作室,同时她对我们也是很严格的,每天学员的出缺勤是她头等大事,每个人的冷暖她都记在心上。她是一个导师,一个长辈,但更是一个朋友,一个对工作及其负责的优秀服务人员,在最后一天的告别宴上,她和每个同学告别,一行行的热泪从师生的脸上滑过。

清华老师们独有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诚恳的服

务意识,同样给我一种震撼。这些天接触到的是全国顶尖的导师,相处的时间虽

然仅有短短的几天,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做学问的高度,做研究的深度,做人的精度,做服务的细度,将会使我受益终身。

清华印象三:浓厚的文化氛围

北京是个文化宝地,可以说讲座遍地开花,展览随处可见,清华离北大只有骑自行车10分钟的路,各界名人云集,尤其使我记忆犹新、流连忘返的是讲座与展览的含金量。

来到清华的第二天就有幸听了喻红教授《通往艺术的天梯》的讲座,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才女,在美院附中学习时就已经非常出众了,大学一年级时画的《大卫》成为中央美院的收藏之作,如今她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也是一位有思想、笔耕不断的勤奋画家,在她的讲座中我们也体会到要想做到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

喻红在做报告

5月16日非同寻常的一天,因为在这天,我实实在在的认识了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一位集国学、美学、哲学于一身的艺术家、教育家、演说家李燕——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的儿子。

初见李燕老师,只感到他是一位比较魁梧的健壮老人,但当他一开口讲话,便觉有些不同了。满头白发、声如洪钟,一场讲座连续进行了3个小时侃侃而谈,他一直站着讲的,中间也没有休息,用李燕老师的话说他是“一不做(坐)二不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极具艺术性,全场或鸦雀无声,或笑声一片,亦或掌声雷动。

听李燕老师讲座,象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人亲切的聊天,象一个研究文学的老者在讲述关于中国文学的故事,象一个艺术家在谈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也象在听侯宝林老先生说相声,„„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

李燕老先生在做报告

在北京,据说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精彩。我们听到的彭锋、邱振中、杨飞云、徐冰,都是艺术届的名人,应该说只是凤毛麟角,但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

不仅是讲座多,展览也同样,中国美术馆的“透纳水彩画展”“靳尚谊捐赠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展”央美的学生画展、美院的访问学者画展、哥伦比亚大学的版画展等等,如此近距离的观赏国内外大师的作品,确实是大饱眼福,只可惜,时间太短,只可惜,要学的东西太多,只可惜,多少年我们才幸运的得到这样一次机会!

感悟:

1、开阔视野(ppt)

通过听讲座、看展览,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浅薄!就像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一下子睁开眼睛看世界,原来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与精彩!对艺术的理解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理论上都有很大提升。

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谈艺术,还谈人生。不仅教知识,还教如何面对生活,如何看待未来。这是感受最深刻的,跟他们不仅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参观798展区,形态各异的艺术品又彻底的冲击你的视野和思维,颠覆了从前你所理解的艺术,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是如此的多元化,同时又为大众对艺术的宽容所感动!

2、自我反思

所学的课程虽然与我的实际教学相距甚远,但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绝佳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融汇在教学中。在专业课上我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悉心指导,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短短的一个月不能使绘画的技能有大的飞跃,但却促使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持之以恒的加强自己的专业训练,不断的提高自己。

经验:

听说我区将不断给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总结以下两点,给即将要培训的老师们一些经验之谈(ppt)

1、做个有“心”人——准备工作要做好

对于上高等院校学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技术准备。当你有机会深造的同时,你要考虑你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学习的资格。所以,作为专业老师,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但也不要胆怯,我在去之前着实经过了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怕自己的水平太低让人笑话,在来自全国的92名学员中我是唯一一名来自小学一线的美术教师,刚开始的第一周的学习的确让我压力很大身心俱疲,但慢慢的我把心态调整过来,逐步的融入到了后面的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毕竟我们是提高自己,而不是和谁去比!

2、记录的工作要做好

①学习期间,做好相应的记录准备,其中包括摄影、摄像等,这为回来之后做学习总结、介绍经验之用。

②及时做好每天的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好多感动你、激发你的片断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再观看又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个人思想的认识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陶令不知何处去,清华园里好读书”,在清华美院的这段日子让我有些恋恋不舍,短短的一个月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学生时代,学习生活虽然紧张但却过得无比的充实,在这里得到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思想认识的飞跃,文化浸润的享受,无疑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辉煌难忘的一段记忆,这样的经历值得我一生去珍藏。

第二篇: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走 进 清 华

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

中山区桃源小学

高鑫

清华,在普通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心底从来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曾想有朝一日我也能够踏入清华的大门,这都得益于中山区委区政府在清华美院建立了中山区美术教师培训基地,于是我有幸跟随我区的美术教研员以及6位高中美术老师,开始了寻梦清华之旅。

在大连机场即将启程

于是,恨不得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统统印刻在心底,留为日后慢慢咀嚼,消化,吸收。清华的近一个月,虽没有大彻大悟,也没出什么惊人力作,但重温课堂的点点滴滴却使我有所感悟。

清华印象一:触摸经典、回味历史

走进清华大学的一瞬间,一种崇敬之感油然而生,道路两旁古树林立,一条人工渠宛然流动,三三两两的学生有说有笑,大学校园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校园里不久,就看到了那个经常出现在杂志、电视中的著名的“清华园”校门,这里有很多的游客都在驻足拍照留念,它已经成为清华的标志。

清华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熟悉了校园,清华给人的感觉既古老又新潮,一个个名人雕像、一座座经典的建筑,一排排的参天古树„„仿佛都在述说的古老的故事,在这里有多少名人思想在传播,有多少学问在传承,站在水木清华的亭台中,望着远处朱自清像,你的脑海里全是荷塘月色„„随处都是历史的经典。

清华印象二:严谨的治学态度

走进清华的第二天,学院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紧接着由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美院的各个实验室,在每个实验室中都有一些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研究、工作着,一件件作品凝聚着师生的智慧火花,心中在暗自思量:难道这

就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天路吗?

当天下午,我们就开始了正式上课,此次研修班主要针对初高中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开设了素描、速写、色彩、设计等课程,迎接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蒋智南教授,他主要教授我们素描、速写课程。他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既严肃又幽默,教授的开场白讲的不是讲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拿出他女儿六岁时的写生作品让我们看,随即表达了他的观点:画画最重要的是“眼睛”,孩子的眼睛看事物有意思,而大人的眼睛经过训练看不到有意思的事,一幅好的作品不在于画的像不像,而是看它是否有个性、有创意,他总提示我们像孩子那样去观察,像大师那样去画画;要画有趣的画,要有趣的去画画;当视作画如生命时,作品自然会生动,当作品是从内心流出时,作品才会流入读者的心中„„。

在蒋智南的工作室

第二位接触到的是色彩课的陈晓林老师,总是用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每次,他都给我们带来相关的视觉资料,让我们感受着色彩的魅力,也使我第一次对色彩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带给每个人的是对色彩的理解,大家从一开始的中规中矩,慢慢开始向独特和个性化发展,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融入在绘画中。

教授人体素描课程的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女教授——孙玉敏。短短的三天课程,她用行动带领我们用激情作画,她那大大的速写本总不离手,下课之余,5、6分钟的线描速写,总引得我们围观、模仿。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也疯狂的画,大胆的画。而且,每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她都会把大家的画展示出来,逐一点评,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由衷的钦佩。

人体色彩课程是郑艺教授。我们亲切地称他大力水手、绿巨人,因为他长的就是那样有特点。他的写实画风与精细刻画的能力让我们无不惊叹!他的外表与内心是截然不同的,每次向他请教他都非常有耐心的指出你的画出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语言不多,句句点中要害,有时还会画上两笔,让人一下豁然开朗。

郑艺教授在指导学员

张歌明,我们的设计课导师:

他的观点是:复杂一点比简单一点好。他从素描谈起,意思是说如果要把素描搞懂,必须要做深入地研究,不能将问题简单化。他为讲座作了好多课件,课前还娴熟的在黑板上画了好多草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老师的话很受听,他讲得很明白,是因为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反思我们做研究,更需要这种深厚的理论作支撑,否则任何研究都是深入不进去,讲也讲不通的。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孙伦老师。是一位62岁的退休老教师,人称金牌班主任。每届学生,她都能在几天内准确的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来自哪里,什么单位。每天的课程安排,教师的调整,她都给我们作详细地安排和介绍。休息之余,和我们聊些北京的文化,谈到专业,她便给我们推荐相关的老师,主动联系任课教师,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工作室,同时她对我们也是很严格的,每天学员的出缺勤是她头等大事,每个人的冷暖她都记在心上。她是一个导师,一个长辈,但更是一个朋友,一个对工作及其负责的优秀服务人员,在最后一天的告别宴上,她和每个同学告别,一行行的热泪从师生的脸上滑过。

清华老师们独有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诚恳的服务意识,同样给我一种震撼。这些天接触到的是全国顶尖的导师,相处的时间虽

然仅有短短的几天,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做学问的高度,做研究的深度,做人的精度,做服务的细度,将会使我受益终身。清华印象三:浓厚的文化氛围

北京是个文化宝地,可以说讲座遍地开花,展览随处可见,清华离北大只有骑自行车10分钟的路,各界名人云集,尤其使我记忆犹新、流连忘返的是讲座与展览的含金量。

来到清华的第二天就有幸听了喻红教授《通往艺术的天梯》的讲座,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才女,在美院附中学习时就已经非常出众了,大学一年级时画的《大卫》成为中央美院的收藏之作,如今她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也是一位有思想、笔耕不断的勤奋画家,在她的讲座中我们也体会到要想做到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

喻红在做报告

5月16日非同寻常的一天,因为在这天,我实实在在的认识了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一位集国学、美学、哲学于一身的艺术家、教育家、演说家李燕——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的儿子。

初见李燕老师,只感到他是一位比较魁梧的健壮老人,但当他一开口讲话,便觉有些不同了。满头白发、声如洪钟,一场讲座连续进行了3个小时侃侃而谈,他一直站着讲的,中间也没有休息,用李燕老师的话说他是“一不做(坐)二不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极具艺术性,全场或鸦雀无声,或笑声一片,亦或掌声雷动。

听李燕老师讲座,象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人亲切的聊天,象一个研究文学的老者在讲述关于中国文学的故事,象一个艺术家在谈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也象在听侯宝林老先生说相声,„„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

李燕老先生在做报告

在北京,据说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精彩。我们听到的彭锋、邱振中、杨飞云、徐冰,都是艺术届的名人,应该说只是凤毛麟角,但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

不仅是讲座多,展览也同样,中国美术馆的“透纳水彩画展”“靳尚谊捐赠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展”央美的学生画展、美院的访问学者画展、哥伦比亚大学的版画展等等,如此近距离的观赏国内外大师的作品,确实是大饱眼福,只可惜,时间太短,只可惜,要学的东西太多,只可惜,多少年我们才幸运的得到这样一次机会!

感悟:

1、开阔视野(ppt)

通过听讲座、看展览,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浅薄!就像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一下子睁开眼睛看世界,原来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与精彩!对艺术的理解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理论上都有很大提升。

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谈艺术,还谈人生。不仅教知识,还教如何面对生活,如何看待未来。这是感受最深刻的,跟他们不仅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参观798展区,形态各异的艺术品又彻底的冲击你的视野和思维,颠覆了从前你所理解的艺术,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是如此的多元化,同时又为大众对艺术的宽容所感动!

2、自我反思

所学的课程虽然与我的实际教学相距甚远,但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绝佳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融汇在教学中。在专业课上我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悉心指导,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短短的一个月不能使绘画的技能有大的飞跃,但却促使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持之以恒的加强自己的专业训练,不断的提高自己。

经验:

听说我区将不断给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总结以下两点,给即将要培训的老师们一些经验之谈(ppt)

1、做个有“心”人——准备工作要做好

对于上高等院校学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技术准备。当你有机会深造的同时,你要考虑你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学习的资格。所以,作为专业老师,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但也不要胆怯,我在去之前着实经过了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怕自己的水平太低让人笑话,在来自全国的92名学员中我是唯一一名来自小学一线的美术教师,刚开始的第一周的学习的确让我压力很大身心俱疲,但慢慢的我把心态调整过来,逐步的融入到了后面的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毕竟我们是提高自己,而不是和谁去比!

2、记录的工作要做好

①学习期间,做好相应的记录准备,其中包括摄影、摄像等,这为回来之后做学习总结、介绍经验之用。②及时做好每天的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好多感动你、激发你的片断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再观看又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个人思想的认识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陶令不知何处去,清华园里好读书”,在清华美院的这段日子让我有些恋恋不舍,短短的一个月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学生时代,学习生活虽然紧张但却过得无比的充实,在这里得到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思想认识的飞跃,文化浸润的享受,无疑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辉煌难忘的一段记忆,这样的经历值得我一生去珍藏。

第三篇:全国中小学绩效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我 随 学习一 起 成 长

——全国中小学绩效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组张建梅

2009年10月24日,因为学校相关领导的大力争取,我盘县三中得到了前往遵义学习的12个指标,本人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24日到25日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分别学习了北京广渠门中学吴牲校长的《班主任教育价值观思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全艺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北京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海淀区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纪英的《班主任心理工作和教育爱》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田万生教授的《自我成长》,大家均取得了合格成绩。回首两天的培训,自感虽只是一次短暂的学习,却受益匪浅。现将心中感受整理出来,以期自勉:

一、爱心,是教育艺术的根。

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爱心,是成就这份事业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何谈称职、何谈师德、何谈教育的艺术?教师,应该是有大爱之心的人,这份爱的心胸,能盛下学生的淘气顽皮、过失错误、自私狭隘甚至阴暗扭曲。试想,一个只会盯着学生成绩的教师,一个视名声和奖金如至宝的教师,一个喜欢压制和打击的教师,又怎么会去保持和经营好自己的爱心,又怎么会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二、教育,是一门不断成长的艺术。

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应该明白,无论自己曾经多么的优秀,无论自己以往的经验何等的丰富,都不能在教育的这条路上停步不前,因为我们的教育主体在不断的发展,周围的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自我发展,必须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因为无论学校组织了何等丰富的培训活动,无论网络提供了多么海量的学习资源,如果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就会非常有限。教师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反思,通过学习和改进,找到教育的智慧。这些东西,需要教师个体来细细体验、默默领会,是别人难以教会的。

三、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学习、积累和吸收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思维和经历是有限的,一个缺少“武装”的大脑是产生不了智慧火花的,作为班主任,如果储备的仓库里没有足够的管理理论、方法,没有体味过丰富的案例,是不可能艺术地管理班级的。《班主任之友》就是一本不错的刊物,我就曾经用上面的方法和事例成功地举办了“如何面对青春期成长的困惑”和“学业与人品同行”的主题班会。

2、养成体味幸福的好习惯。

当班主任是很辛苦的,工作的繁琐、教学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常常让我们疲于奔命。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班主任成长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要善于在点点滴滴琐碎的事务中去体会这份职业别样的幸福感。作为学生眼里言传身教的榜样,班主任必须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试想,一个整天满脸忧患意识的老师,一个紧张急躁的老师,一个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老师,又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积极、健康、上进的班级来?

3、养成整理和动笔的好习惯。

作为班主任,一定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闪光的智慧,也许是一丝零星的感悟,也许是一瞬间的灵感,也许是某一刻特定场景所激发的机智,也许是自己精心预设的实现„„面对自己这些教学管理的“花絮” 及时做好整理,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时间一长,这些宝贵的感受就会随着记忆的模糊而消散。

以上是我在这次学习中的一些体会。最后我还想说的一句话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出名,但只要用心,用情,那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2009年10月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高级研修班学习感想与建议

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高级研修班培训感想与建议

2014年5月10日——11日,双辽市教育局基教科组织双辽市中小学(每校一人)到吉林市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高级研修班进行两天的培训。一共听了四节课和四个讲座。听了以后让我感觉到的有以下几点感想与建议:

感想一:听的第一节课是山东省昌乐二中历史老师刘海霞讲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以济体系的形成》。一节课下来给我的感觉是老师过得非常轻松,老师把整节课的主体都给了学生,老师在整节课中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起到引领、激励、点拨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反刍,当堂检测学生。整节课老师说话不超过13.5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而且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那么她是怎样做到的呢?在后来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她的上课方式叫做271教育模式。什么是271教育模式呢?最开始的定义是:一节课的时间分配分为20%、70%和10%,20%是老师交待学习目标,即:交待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0%是让学生用这70%的时间先来看一遍教材(要快),然后老师发导学案学生再看一遍教材。(要快),然后老师把导学案上的问题的答案让各小组出一名组员到黑板上,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如果出现不同的答案,让学生讨论然后把正确的答案整理出来;10%是整节课最后的10分钟由老师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竞争机制对各小组进行评。如今的271教育模式已经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教学模式的总称,是在山东昌乐二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教育信仰、教育追求、教育理念、教育情怀。

建议一:我认为山东昌乐二中的271课学教育模式可以有借鉴地为我所用,因为别人做到的事情,我们新立中学也能做到,最难的是是否能够坚持、坚持、再坚持下去。

感想二:听的第二节课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初一语文老师崔其同讲的一节课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引言很后,用3000年前的楼兰古国,塞外江南引入到现在的罗布泊已经消逝了。展示图片让我们领略消逝前的罗布泊和消逝后的罗布泊。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他们采用的是三三六教学模式,解释三三六教学模式为: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建议二: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部分被我们采用。比如预习,我们以前尽管做了很多,但还是没有他们做得好,特别是预习交流。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探究这些问题,这样会很好的。、感想三:听的是湖南岳阳行市中学何军老师的一大节课,她主要介绍了自主合作的快乐课堂——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解读。第一环:练习回顾,第二环:自主讨论,第三环交流提升,第四环梳理巩固,第五环:达标测评。

建议三: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体会着快乐很好,但要想、改变这些,非得让老师从思想深处来改变不可,只有进行翻天覆地地变化,这种模式在我校才能实现。

感想四:听的第四节课是天津徐长青教授的《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整节课老师讲得有声有色,满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有很多招牌式的动作听了以后让人久久不能忘却。这是一节简约教学模式,整节课师生都是在快乐中度过的。

建议四:如果能讲出这样一节课的话,得是老师有着深厚的教学底蕴,要不然做不到,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几个小时的讲解,老师的演讲功底很深。

建议五:经过这两天的学习,给我的最终感觉是教学方法应是海纳百川、教无定法,只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求学,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体会着快乐,老师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那种平时师生间的地位差、上课那种师生间的实力差(老师知识多,学生知识少,应起到引领、激励、点拨作用),改变学生犯错时的排比差(由一个错误联想到了很多错误,而应根据一个错误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如果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我想会很好的。

新立中学:许学军 2014年5月12日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与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习有感

“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与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学习有感

北城中心小学姚立广

8月5日,在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带领下到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班主任高级研修班”。非常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上北师大培训的机会,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增长了见识,拓宽视野,令我满载梦想而归。之前,对自己班主任及教导工作的诸多疑惑迷茫,通过五天来专家教授报告讲解交流,真是拨云见日,着实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从专家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优秀班主任及德育教育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一、德育教育的整体构建要改进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迟希新老师的《变化与应对》报告,由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大量图片、资料阐述了分析了德育管理的问题症候,围绕新时期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讲解,整场报告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我受益匪浅。迟教授的讲座在幽默中见真知,他例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结合他多年的研究讲来,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素养又一次得到提高。他讲到现在班主任工作对孩子的教育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迟教授出示的海姆·吉诺特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心灵有了共鸣。这段话是这样讲的:“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这使我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什么教育方式都要自己通过深思熟虑才可以施行。

反观我们的德育教育,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教科书,与社会脱节,实在是不应时代发展了。榜样教育已经落后,我们教师及家长的成才及德育观还停滞在九十年代,不是孩子难管理了,而是我们的眼光落后了。德育教育的整体构建要改进了。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研修中,专家们都就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注重体验教育”“教育需生活化,给人的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根基”,这就要在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一是抓好“两课”即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常规课堂教学、视频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深入浅出, 潜移默化。二是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课程育德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成长方式: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尝试和探索,对新事物接受很快,富于冒险精神,这都是他们的优点,但他们好冲动,遇事不冷静,做事仅凭一时热情,遇到挫折容易消沉,这是他们的缺点,对他们的教育就需要我们要结合他们的个性特征,不能一味的说教,那样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在活动的开展上我们要作到有的放矢:一是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要能够既是他们喜闻乐见,还要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利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演讲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如利用母亲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这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有效的多;二是在活动的形式上要新,要有时代感,要能够引起青年学生的心灵共鸣。通过一系列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达到了以活动促成长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允许错误,等待花开

诸位们虽所讲课题不同,所涉及的德育层面不同,但都着重强调了两个字 “尊重“ ,尊重就意味着成功。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教育就是让学生尝试错误,体验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试问,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教师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尊重、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很多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品种不一花花期也不尽相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不同,有些学生“成熟”地快,接受也快,是早慧的那种,是老师比较喜欢的;而有一些学生做什么事总比别人慢一拍,大器晚成的那种,是“迟开的花”,这是要让老师好好研究的。我国陈景润、童第周,德国希特勒都属于此类。虽然他们会给老师带来不顺心,带来一些麻烦,带来一些着急。不可质疑的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时常会看到老师为学生的无知而怒气冲冲,为学生的过错而雷霆大发,为学生的不顺心而牢骚不断,埋怨学生抱怨家长。这样的老师,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整天为学生的不成才而着急,为学生的不听话而烦恼,为学生的不灵光不聪明而训斥。其实,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些希望;多一些等待,就多一些惊喜;多一些鼓励,就多一些成功。

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老师要有“师者父母心”去善待“迟开的花”,用爱的等待去包容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学生,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妨多给学生一丝阳光,他们就会有灿烂的机会;不妨多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有成功的精彩的可能;不妨多给他们一次自信,他们就有自我陶醉的喜悦。

等待,就是一种善待。善待学生的无知,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待学生的简单,就是给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善待学生的幼稚,就是给学生成长的土壤。

四、忙要忙到点子上

现在媒体开放了,社会多元了,我们感到学生也难管理了。学校里各类检查也多了起来,各类学习培训也纷至沓来。“样样工作通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繁忙人所共知。我们班主任陷于忙乱而琐屑的事务性工作中,忙忙碌碌不说,班级班级治理的不理想,学生成绩也没达到预期。更难以理解的是,有些老师,一天忙到晚累得要命,反而觉得学生越教越难教,越教越心寒。时常听到“班主任真累啊,真是不想干了”这样的感慨。经过同行的分析、专家的点评、自己的思考,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讲究策略和方法,把握工作的主旋律,有条不紊的做好以每一件事情,真正做到杂而不乱。

对于现在的学生,智力不是问题,而成问题的是孩子的心理。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事实上,我们每个老师都本着为学生好,要求学生你必须怎么做,一定得干什么,这样做你会考重点等等,通过韩玲老师的讲解我们才领会到,原来是我们把位置站错了。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伤害。所以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心理,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与方法。

五、充分开发家长资源,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的力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闻目睹的直观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了。

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六、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刑燕老师、何杰老师王立军老师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班主任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

感谢这次研修,它唤起我班主任工作的激情与热爱,激发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更我班主任工作开启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指明了方向。我会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我们的学生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相信一定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的!

下载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美院第六期全国中学美术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随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