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2:1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

第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

昌邑市人民法院关于消费者权益

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

我院在接到中院通知以后,对近几年来消费者权益案件进行了调研,此类案件近三年我院一共三件,质量损害纠纷一件,手机维权一件以及导航仪维权一件。其中,该质量损害案件是消费者购买兽药而导致鸭子大量死亡引起的纠纷;手机维权案件是因为消费者发现手机多收费,每月都多收几元钱,而且已经收了12年,消费者起诉后经承办人调解,双方达成合意,移动公司双倍赔偿消费者多支出的费用;而导航仪案件是导航仪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起诉后,双方达成合意,又予以撤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维权案件日益增多,我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特别重视。并组织干警学习诸如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若干问题的通知》、商品房买卖、城市房屋租赁、旅游纠纷司法解释等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经营者设臵消费陷阱,利诱、误导消费者,或者利用“霸王条款”坑害消费者的行为严加制裁,提高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辐射效应。

相对来说,我院接收的消费者维权案件并不多。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案件,我院并没有接收过此类型案件,但就 1

当前的形势来看,食品安全案件的数量呈递增趋势,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整个体系运行涉及企业的食品加工、生产销售、进出口、卫生监管、国家干预等各个环节,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隔三差五就被媒体曝光,比如有毒明胶,前一阵的有毒酸奶,劣质奶粉,假羊肉、苏丹红等等,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很陌生了,各级监管部门也加大了执法检查的力度,但是劣质产品依然层出不穷。就法律层面来说,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以《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法》等数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法律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实,为全国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食品安全案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得到充分保证。相对于生产商和销售商而言,消费者处于劣势,他们几乎无法预见到食品潜在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更无权处罚生产商或销售商。目前,我国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

规范管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很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比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遵从消费者权益诉讼案“举证责任倒臵”的原则,消费者只有举证出因食用涉“红”产品导致其人身受到了相应的损害,才能得到赔偿。但是,消费者很难举出因食用涉“红”产品而产生的具体人身损害,因为每个人日常食物的品种相当复杂。无法举证损害事实,法院也就很难支持消费者的诉求。其次,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存在“真空”和“交叉”地带。根据调查,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已失效的规定在内共计800多篇,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已撤销合并的近30个。总体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政出多门,导致有的方面管理依据相互矛盾或者监管职能交叉,而另外一些方面却是监管的真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政府监管方面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不能完全监管到位,法律法规的不配套,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首要障碍。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则削弱了执法的力度;对于一些效益好的食品企业,多个监管部门重复管理,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很多部门又互相推诿。部分场所执法受行政干预过多;一些地方对开发区、旅游区等特殊场所出台“保护”政策,限制执法人员执法;监管队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也是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与其他非食品安全专项法律,如

《行政处罚法》、《刑法》等法律的衔接上也不统一,甚至违背其原则,弱化了法律的惩处力度,导致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而在审理消费者权益案件中,又存在以下共性,消费者权益受损害以后,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偏少,究其原因,我认为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各个角落,广大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发生问题后,只要没给自己造成较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二是审判的诉讼成本较高,亦对消费者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消费者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财力讨一个“说法”;比如我院审理的质量损害纠纷案件,从立案到现在已历时两年有余;三是消费者不能有效保存证据,即使提起诉讼也难以维护权利,也是造成诉讼案件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表现在购买商品时不注意索要发票或不注意保存发票,缺少提起诉讼的基本证据,另外在发生产品质量事故后不注意保存现场,甚至无意破坏现场,或者投诉不及时,造成诉讼时作为原告应有的证据灭失。

从在我院提起诉讼的这三件案件情况来看,针对此类案件,首先,消费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注意保存证据。在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要知道,也许该产品只是让我们财物有所损失,但对他人,就是人身上的伤害。其次是法院以案说法加强消费提示。加大宣传力

度,近来新类型消费纠纷产生后,商家与消费者对各自权义的边界尚有一个认识与确定的过程,法院可将审理的新类型案件裁判情况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通过司法审判职能的延伸,指引商家规范自己的商行为、指引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消费新陷阱,同时引导形成正向的商业运行与大众消费价值观。三是加快制定新类型消费相关监管规范。目前来看虽然新类型消费纠纷所占案件绝对数量较少,但相关的消费投诉却较多。分析认为,消费者投诉后未选择诉讼很大程度是在对消费金额与诉讼成本综合考量后的被动放弃,而消费纠纷本身并未完满解决。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就应及时加强相关行业规范或行政监管,从而真正减少、预防此类消费纠纷。

第二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问卷

望江校区学生校内消费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是()

A、共产党员及预备党员

B、共青团员

C、群众

D、其他党派人士

3、在本问卷调查之前,您对3.15的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D、完全没听说过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9项权利,这9项权利中您了解的权利有哪些?(可多选)

A、人身财产安全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E、求偿权

F、结社权

G、获得有关知识权

H、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I、监督权

5、您认为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哪种侵权行为最普遍?

A、虚假宣传

B、价格欺诈

C、商品质量

D、霸王条款

E、其他

6、在过去的一年里,您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没有遇到侵害您合法权益的事情

A、1件

B、2件

C、3-5件

D、5件以上

E、没有

7、当你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你是否会主动向经营者索要相关凭证(如发票、购买小票或收据)?

A、是

B、否

8、近期学校中有些中介机构,为你介绍兼职工作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A、凡是收费的都是骗人的B、大学生兼职中介收费是正常的9、你对推销人员到学生公寓来进行推销的持何种态度?

A、一概拒绝

B、看他推销何种商品

C、一般不拒绝

10、关于校内小饭馆您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可多选)

A、小饭馆卫生条件不够好

B、小饭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

C、小饭馆上菜速度慢

D、在消费时小饭馆不主动提供发票

E、其他

11、关于校内理发店您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可多选)

A、理发店工作人员经常向您推销一些不必要的产品

B、理发店卫生有待改进,比如改用一次性毛巾

C、理发水平有待提高

D、其他

12、关于眼镜店您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可多选)

A、部分产品价格过高

B、眼光水平有待改进

C、产品样式种类有待增加

D、宣传信息虚假

E、其他

13、校园生活中在遭遇侵权行为后,您是如何保护您的权益的呢?(可多选)

A、自认倒霉,忍一忍算了

B、与商家直接交涉

C、上人人网、贴吧、论坛、博客等发表文章

D、向消费者协会或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E、其他

14、在校内商家处理关于更换产品、退货退款或者其他被投诉的问题时,您对校内商家处理问题的态度和结果是否满意?

A很满意,从没遇到刁难和拒绝

B比较满意,基本没遇到刁难和拒绝

C基本满意,很少遇到刁难和拒绝

D不满意,退货退款以及更换产品都很难

E非常不满意,没有退成或是没有换成15、您对望江校区的校内消费有什么期望?(可多选)

A、改善澡堂设施,避免洗澡排队时间过长

B、加强超市食品质量监督

C、改善食堂服务质量,如饭菜质量、服务态度等

D、适当降低水果店的价格

E、其他:

第三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如何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的同时,市场消费空间和消费层次不断拓展,各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市场争夺,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发生,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国普遍重视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尖锐而出现的。

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学会保护自己,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那么消费者权益更是需要受到保护。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有的利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国家对基于消费者弱势地位而给予的特别保护,是维护真正的公平交易市场秩序的法律。

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消费者的权益时常遭受到某些侵害并引起矛盾纠纷。那么,消费者平时该怎样做才能免遭其害呢?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二、不忘索要发票。发票不仅是购物的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证据。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还有保修卡、信誉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警示标志等凭据,都要保管好,以备急用。

三、牢记维权时限。根据国家《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国家对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时间做了如下规定:

“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

选择换货或修理;

“三包有效期”规定。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18种商品,如彩电、冰箱、自行车、空调、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机分别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为1至3年。三包有

效期应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时间,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发之日起重新

计算。

“30日”和“5年”的规定。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正常使用

30日以上。生产者应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四、运用维权渠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

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

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据此,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否则,有理也会输掉官司。

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协商和解或者调解方法来争取自身权益。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的形式分清责任,取得彼此谅解,最后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消费者争议协议的一种方式。协商解决是指在争议发生后,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有关争议进行协商、交换意见而最终达成解决争议的方案。调解指在第三方的支持下,由当事人就有关问题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民间由来已久的解决方式,其中以消费者协会调解最为正规。消费者协会调解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将争议提交消费者协会居中调和,双方相互协商调解,从而达成解决争议的方式。

那么如何应对欺诈行为呢?

首先,消费者可以以协商的方式,同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就其欺诈行为来协商,双方在互谅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其次,消费者还可以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让管理部门从中协调解决问题。如果消费者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依然不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消费者只能通过法律途径以向法院起诉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并且欺诈行为又如何处罚呢? 消费者遭遇欺诈行为可以依照我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即买一赔二):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做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12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还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的规定,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即双倍返还)。如果造成消费者的人身伤害的,还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要支付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等。当消费者受到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侵害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要求经营者给予双倍赔偿: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并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以及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会更加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制度化。但愿大家拥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出版社。1990.王江云等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篇: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主要法律依据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

3、《反不正当竞争法》

4、《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5、《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6、《商标法》

7、《产品质量法》

8、《食品卫生法》等

(二)消费者申诉的受理、解决

1、条件:

(1)有明确的被诉方

(2)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3)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

2、书面材料

(1)消费者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2)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

(3)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

(4)申诉的日期

3、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受理申诉,可以立案,填写申诉立案报告表,同时附上有关材料。

5、受理申诉案件后,应当在5日内将申诉书副本发送被申诉人,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书副本后,应当在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6、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写明申诉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办案人员签名,加盖工商行政管理局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收到消费者申诉书之日起60日内终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

(三)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

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四)受理部门

工商分局公平交易科

第五篇:福建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

福建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调研报告

消费者作为一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使消费者在强大的经营资本面前变得措手无策,其中保险行业消费者权益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福建省保险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保险面临的市场空前广阔,保险消费者权益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为了推进福建省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针对我省保险消费者权益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福建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分析

1、售保途径创新带来消费者权益受损

在办理保险业务渠道中,通过保险销售员办理业务的占46%,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占据35%,而剩余的是通过电话和网络办理的。利用现代技术销售保险的新型模式如电话、网络销售途径高速快捷,方便省事,按正常思维来说,在处理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操作简单、高效快捷的方式。但在售保过程中为什么就不适用反而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呢?这便要从电销和网销保险的发展历史来说,自2006年各保险公司顺应时代趋势,开始网络和电话销售的新型渠道后,使电销、网销保险一时间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可伴随着其快速的增长,其弊端也慢慢地暴露出来。一方面原因在于电话、网络销售途径虽然覆盖面广、高速快捷、省时省力,但过多的电话销售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的销售人员甚至不分时间的拨打点电话,造成人们的极度反感。并且有些保险公司内部人非法员会非法高额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造成客户频频遭受电话骚扰、垃圾短信、电话诈骗等类似事件发严重的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而网销往往会出现故意将保险产品作为其他理财类产品进行销售,干扰消费者的判断,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侵犯,而且近期出现的“网销保险第一案”中网销保险不实行异地理赔让网销保险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总之银行网点的销售往往是差强人意。另一方面,虽然在营销上开展了不同的营销渠道,但关于各种营销渠道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及时的出台相关制度和法律,造成售保途径创新中出现制度漏洞,因而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保险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问题

调查中,能看懂保险合同的只占全部人数的25%,剩下的人或多或少都看不懂保险合同中的部分内容。

对于大部分看不懂内容的投保人来说,部分销售员、保险公司、银行便会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有些工作人员会“指鹿为马”,不明确说某些产品属于保险产品,或者有意放大产品的优势,或者说明明不适合投保人的却极力推荐。但对于那部分能看懂保险合同中条约的投保人是真的完全看懂了么?我认为他们所谓的看懂有可能只是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而追究其深层含义以及它所隐藏的风险,懂的人或许只有进行“文字游戏”的保险公司。但等到风险真正发生时保险公司便极力撇清关系,造成类似于霸王条款等事件的不断发生。退一步,即使保险人确确实实能够看懂每一项协议,可谁能保证能够静下心来一字一字的认真阅读完所有协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签订各种繁琐、枯燥无趣的合同,比如说在办理手机卡时所要签订的一项项的协议,内容都看得懂,可是就是不愿意认真的阅读它。总结原因主要在于:合同的信息量大,费时费力。保险合同也是如此。

3、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程度及诚信度问题深度探究

办理保险业务时,保险宣传不实和误导、售后服务保障不到位分别占据20%,未被如实告知投保事项占据9%,而这三种现象反映出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诚信度差。但问题的关键真的是在于保险销售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么?我们不妨站在保险销售人员的立场去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背负着骗子之类的骂名却还要去欺骗消费者呢?我想归根到底也就两个字——生计。

保险销售员作为保险公司销售业务的主体力量,它与保险公司虽然名义上只是代理关系而实际上却是劳动关系。在营销制度建立以来,只明确规定了代理人的法律责任和权利义务,并未对保险营销员的身份进行明确定位,这就使得保险销售人员在社会中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中。保险销售员不属于雇员,就不能享有(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五险一金也自然不会有的。同时作为代理人除了收取保费和代理费以外,与保险公司不存在其他关系。作为销售员虽然接受严格的业绩培训和考核,但却不能享有应有的社会保障,所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能顾忌眼前利益,最大程度的赚取保费和代理费。这就导致剩下的人为了不被市场淘汰,而把自身目标放在首位,在保险销售过程中不择手段地通过消费误导和虚假宣传来提高业绩,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服务、只注重利益而不注重诚信,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同时造成保险行业广阔消费市场的缺失,在保险行业内部和外部形成恶性循环,抑制了行业长远发展。长期已久,诚信缺失便成为了保险行业的定位词。

因此保险销售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化程度充其量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保险自身的营销体制结构问题才是造成侵权的主要根源。

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问题的分析制订了以下解决办法。

1.建立网上便民平台,服务消费者。福建省保险协会可以建立专门的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网络平台,针对购买保险的消费者进行实名制登记。当消费者受到侵权问题时以实名制登陆网站,将消费者的侵权经历完整记录将不同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汇总,建立完善的档案,并将其转交给所在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尤其代表消费者向侵权公司进行赔偿。同时分季度公布各保险公司遭到投诉情况,对保险公司采取一定的奖惩机制,使我省保险公司一直出于粗放式的快跑状态,销售误导,投资业务急速增长等利益竞争模式转化为以行业自身发展为出发点,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的服务竞争模式,先力求“自保”,再获得利益。

2.加大对销售误导问题的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的销售行为监督体系。针对福建省各项保险法制体系进行细化改革,针对具有多项争议、不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改。规范保险业的合同用语,简化保险合同中的繁琐条款,完善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制体系。

3.并针对我省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险创新道路中所出现的问题确保及时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保险公司在创新的途中力求做到:保险创新,面面俱到。注重效益,保障权益。要充分的做好市场调查,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行创新。

4.福建省保险协会应对保险知识和消费者维权途径进行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如开展一些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特别是在农村要对农民普及保险知识,充分做到各阶段人群了解各种保险常识,尽其所能在最大程度上预防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同时为消费者讲述保险行业中出现的侵权问题,遇到侵权问题后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这样一项看似简单的方法在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这就需要各部门的持之以恒和互相扶

持。

5.规范保险销售人员的社会地位使其获得应有的权益。如建立一套标准的保险销售人员工作体系,录入个保险销售人员的基本信息。同时制定一套针对保险营销员工资奖惩等的专门规定,例如营销员所负责的投保人中,投保人可对营销员进行评价。若以后出现误导消费、虚假宣传等一系列消费者侵权事件或收到投保人的投诉,便对营销员进行惩罚同时记入其工作档案中。同时为保险营销员设定一个入门标准,保险公司再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保险营销员的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建立统一的保险销售人员的工作体系会增加七对公司的归属感,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它并不是纯粹的成本增加,相反,它是一种间接的挺高回报的投资,并且改善保险业在消费者心中普遍的认识。

下载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993年10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首次以......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顶层设计摘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涉及监管定位和方式、市场运行理念和规则、法制建设的系统性重大课题,将极大地改变保险资源的配置方式,对保险业......

    消费者权益保护[最终版]

    1.王海打假案1995年春天,山东某厂的年轻业务员王海来北京出差,他偶然买到一本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书。他为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所吸引。为了验证这一规定的可行性,他来到隆福......

    消费者权益保护自查报告

    XX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自评估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XX县支行: 2013年12月人行XX县支行下发了《转发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文件的通知》(X银发[2013]69号)文件,接到通知......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1 一、工作部署接到通知后,我行首先立即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以支行行长为组长,市场部、......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先进的金融业务与消费者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形成的不对称,产生了各类金融风险,从而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文档

    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完善保护机制“保险行业是金融服务业,是信用行业,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根本。”日前,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办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1 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正式名称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成立的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