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家乡的清明节
6、“家乡的清明节”教案(一.下)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的事迹。
3、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清明》古诗,学生朗读。(幻灯片2)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讲解: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3、古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气候转暖,雨量增多,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清新明洁,因此叫“清明节”。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幻灯片4)
4、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每年的阳历4月5日)师: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清明节。
过渡:说起清明节,就一定要说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
二、介子推的故事(幻灯片5、6)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宫廷争夺王位,晋献公的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做了国君后,他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这个故事有个意思,一是施恩不图报,一是知恩必报。”
三、清明节的习俗
1、那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上坟、吃粽子、清明糕等)
2、是呀,那除了这些还有些什么呢? 老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吧。
(1)扫墓(幻灯片7-10)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现在所提倡的是新式扫墓:可用一束鲜花、一篮水果寄托哀思或是植树扫墓,这些扫墓方式既为大自然增加了绿化,又缅怀了先人。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3)荡秋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清明大如年——重庆的习俗
1、扫墓春游一举两得
2、清明会家族传忠孝
参会的族人,按辈分依次坐定,由族中最老的人带头,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仪式,首先放鞭炮,随后烧香叩头。一边拜一边给老祖宗汇报族人一年来的情况:哪家丰收了,哪个考上大学了,哪个参加工作了,哪些打工挣钱了„„如果族中一名年轻人犯了法,则被视作耻辱,警诫他人。
据了解,重庆许多大家族至今都还在举办清明会。几百上千族人聚在家族祠堂里祭祖。族长往往还会“训话”,宣讲族规,其内容主要是忠孝、勤俭、诚信等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
3、上坟挂青后继有人
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4、采清明菜做清明粑
清明粑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一茎独立,小叶片,被覆白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来,切烂,和着面粉、糯米面或玉米面,加上盐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
5、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重庆人过清明,还喜欢喝糯米酒,唱竹枝词。我们看看刘禹锡在奉节写的诗:“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盈杯,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永安宫,传说三国时刘备修建,位于奉节师范学校的校园内。直到今天,每逢清明,正是插秧播种的时节,许多奉节人会酿造米酒,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他们在芳香中插秧,有时还唱起悠长的山歌。
五、清明知识竞赛题:
清明节最早的习俗是(扫墓)。
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
清明节的食品有(糯米酒)、(清明糕)等。
清明时节的风俗体育活动有(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六、古诗品读(幻灯片13)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清明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这是春天的一个节气,在每年的四月的四、五、六日,也是我国的民间流传的节日,这一天要给死去的长辈扫墓。你们打算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呢?
二、我们也去扫墓
1、我国历来就有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的习俗。扫墓时,人们会在坟前摆放祭品、焚烧纸钱,还会修葺坟墓。
2、清明节的扫墓活动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3、观察24、25页图画
重点讲解:黄帝陵祭扫活动
(1)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幻灯片17、18)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
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2)黄帝陵祭祖(幻灯片19-24)
数千年来,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祭陵,以寄托念祖之情。祭陵分民间祭奠和公祭典礼两次进行。
民间祭奠
民间祭奠活动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这天,黄帝陵周围香烟缭绕,鼓乐震天。印有盘龙图案的主黄色龙旗迎风飞舞,缅怀始祖伟绩的条幅凌空飘扬,陵前祭亭的大柱上挂着醒目的对联。(上联):“根在黄陵五千年古柏参天绿”;(下联):“泽流赤县九万里春潮动地来”。参加祭奠的子孙肃立始祖陵前,同祭始祖。首先,敲鼓,鼓声33 响,代表着我国33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接着鸣钟12 响,代表着12 亿炎黄子孙对中华始祖的缅怀之情。接下来是金号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然后依次进行扫尘、挂影、上香、奠酒、献三牲、三拜、九叩等仪式。最后,所有参祭的子孙绕陵一周,人们在绕陵途中边走边撤下五谷、纸钱、饼羹等祭品。
(清明)公祭典礼
民间祭奠活动后,便是(清明)公祭典礼。1994 年(甲戌清明),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公祭典礼。参加公祭的有当地各界代表、中央有关部门代表、省内外各界代表以及台、港、澳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在威风锣鼓声中和祭祀乐曲声中,有20 多个单位依次向黄帝陵敬献了花篮。在公祭典礼仪式上,公祭人面向黄帝陵宣读祭文。公祭典礼仪式结束后,参加公祭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代表向轩辕黄帝三鞠躬,并绕陵一周,谒陵敬祖。这天,一台表现对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缅怀之情的大型广场艺术《黄土风韵》也在黄陵县体育场与渴陵群众见面。这台有近千名演员参演的广场艺术共分清明鼓阵、吉祥社火和盛世歌舞三章,其中有户县百面锣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黄陵社火、延安女子腰鼓等。清明祭黄陵,成了当地民众的习俗。
(3)树葬——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
4、新型扫墓方式
网上扫墓——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的扫墓形式。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
献花——不再烧纸钱、放鞭炮,不污染环境。
三、祭扫烈士墓
1、现在,我们小朋友对清明节又多了一些了解。但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2、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去缅怀一下英烈。
英雄先烈的事迹有好多,如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了掩护大部队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宁死不屈的江姐、刘胡兰等,还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3、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许多革命先烈的遗骨,就埋葬在歌乐山下,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西北部。设在国民党“军统”特务重庆集中营(1939~1949)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1946)的旧址、1949年“一一·二七” 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
浮雕北面是陈列总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半景画,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不管是先烈,还是现代英雄,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和爱国之歌。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4、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
5、江姐的故事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yún,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涂孝文的出卖,江姐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国民党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找到“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6、现代英雄
抗击洪水、汶川地震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勇斗歹徒英雄。
四、我们的扫墓活动
在清明期间,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祭奠先烈呢?
明确:开主题班会、到纪念馆祭奠(红岩村、沙坪坝烈士陵园、渣滓洞)、观看影片、写作文
五、教师总结
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队活动,学生对清明节来历和风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加以趣味性地巩固;又以“扫墓”引出了祭扫烈士陵墓,让学生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第二篇:家乡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
薛志国
4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个严肃的节日,有许多人去祭奠,家里死去的人和那些为祖国大好河山,为祖国的和平不幸牺牲的烈士。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他们为和平,为了人民,上前拼杀,这种英勇的精神吗?是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我们这里,平时每到清明节这天,就会有许多的人到高台烈士陵园去祭奠。在这天那一条街上都会是人山人海,人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这些人都是来祭奠,和观看烈士的英雄壮举的。一个不大的陵园到处都是人。可是今年的清明节,我没能去烈士陵园观赏,是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
之所以说我没能去烈士陵园,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这天下雨了,没能出门。在家中,傍晚时分随父亲出去,烧完了纸钱,清明节很快就这么走了。真是遗憾。
>家乡的清明节都是平平凡凡的走了,走得那么快,几乎感觉不到。
第三篇:家乡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明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除了扫墓之外,清明节的其他习俗也是丰富有趣的,比如说踏青,荡秋千,打马球等等。
每年的清明节似乎都是雨丝绵绵的,今年也不例外,即便四月三号还是春光明媚,四号早上又开始了一贯的雨,总是想到是不是天空也会为那些故去的人祭祀或悼念?不然为什么年年都如此。
清明的典礼主要祭祀已故的仙人,一些人都以这种方式来告知先人故朋,活在世上的人还记得他们,挂念他们,把一缕缕慰藉之灵的思绪寄予与一束心意中。
今年我没有参加家族的 祭 祀 活动,因为清明节是周六,一定要在清明之前或者当天举行,所以只有提前一个星期的礼拜天去,我没有来得及回家,那天去祭祀的都是大人,连姐姐这一辈的人都没有去,爸妈也因此说服了我不要请假回家。
其实我倒不认为清明是一个凄凉的节日,为什么说“我倒不认为”呢,毕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祭祀故人的日子,清明也是代表着春天的生机,怀念故人,激励现在的人。
清明节吃清明果和青团子也是一个习俗,那几天,老字号里面排队的人超长,一个小小的青团子会卖到三块钱,队伍里面也有很多的青年人奉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命令”排队买青团子。
清明出游的人也是很多的,像我们家在古镇西塘,清明那天游客盛多,似乎这也成了一个习俗,外面的人到我们这里游玩,我们里面得人去外面旅游。
清明,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5·12的人们,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悼念,即使行动上的不容许,没有条件,我们也会在心中为他们祈祷。
08电声潘晓亚
第四篇:家乡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为去世的亲人扫墓的日子。2012年4月5日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大叔、大姑、二叔、堂哥、堂弟等去给爷爷、奶奶上坟。上坟的路上,路边开满了野花,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到了坟地,大人们拿出煮熟的鸡、鸭、水果、红鸡蛋、花糥饭等整整齐齐地摆在坟前。我最喜欢的是花糥饭,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大叔说:“谁给祖宗斟酒、上香、烧纸钱最多,祖宗就保佑谁最多。”对大叔的话,我半信半疑,但是我知道爷爷、奶奶养育我爸爸他们兄弟姐妹四个不容易,作为孙子为爷爷、奶奶酙酙酒、上上香、烧烧纸钱也是应该的。然后我就一件一件地做了。堂哥们看见我这样做了都争先恐后地抢来做。爷爷、奶奶在世的时侯,有些孙子孙女还没有生,包括我也是一个。如今已经儿孙满堂了。如果爷爷、奶奶还在世,见到这帮孙子孙女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样子,那肯定很高兴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大人叫我们排成一排,跪在爷爷、奶奶坟前,大叔一边烧纸钱一边用壮语喋喋不休地对着爷爷、奶奶的坟说些什么,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猜想应该是祈求爷爷、奶奶保佑我们大家平平安安。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第一小学四年级8班
学生 农源化 指导老师 潘峙英
第五篇:家乡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在我的家乡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家每户要过这个节日。今天是清明节,等爸爸妈妈都来了,等到日落了我们全家就出发去扫墓了。
我们准备了黄酒、青菜、鸡、肉、鱼、豆腐干水果等等东西。到了了以后,我们就在上一代的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拜了.我们拿出黄酒和祭器把黄酒倒进祭器里,拿出菜水果摆好,再插上香和蜡烛并点燃。接下来就要作揖了,等好了就要放鞭炮。爸爸一把导线点燃就马上逃回来,鞭炮声就紧跟着飞上了天空,这声音就像炸雷一样。我马上捂住耳朵,但还听得到从远处传来的鞭炮声!
等扫完墓,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回家吃清明夜饭了。家乡的清明节真好,我希望这个传统的节日能一直流传下去!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道出了古人对亲人的眷眷思念,而我们家乡的清明节传承了古人的习俗:扫墓、吃青团、放孔明灯等等。
今年的清明节正逢我爷爷的第一个清明。一大早,请来给爷爷做法事的和尚就忙活起来了。亲戚们也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我们家,他们把自己带来的青团、糕点都摆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祭祀桌上。我在亲戚们的指点下,用锡铂折完了一袋“元宝”准备送给爷爷。
十点钟左右,祭祀活动开始。我们在和尚的指引下,手拿香火围绕爷爷的遗物兜三圈。此时此刻,爷爷的生活点滴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我好想爷爷能够回来,回到我的身边。妈妈说:“人死不能复活,我们希望爷爷能在天堂生活得更好,能够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常去郊外踏青、扫墓。祭拜祖先。
每到这一天,姐姐、哥哥和我跟着爸爸一起回到老家,然后随着大人们去扫墓。大人们挑着祭品,我们小孩则边走边玩,一路上鸟语花香,笑语盈盈。突然,我们眼前一亮:前方有几颗杨梅!我们连忙跑过去,一看,许多杨梅都已经成熟了!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杨梅吃,大人们则在一旁休息。吃饱后,我们觉得很开心 你也可以投稿,走路也更加轻快了。
最好玩的是扫完墓后吃饭时,大人们找来一些树枝做成筷子,用来夹糯米饭吃。另外,用来祭拜祖先的鸡蛋、糖果、饼干之类的,也都成为我们小孩的囊中之物。
清明节是我们祭拜祖先的节日。在怀念祖先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所以我喜欢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到了,早晨,我跟着家人去扫墓。今天天气阴沉沉的,有点要下雨的样子。在那里,有很多很多人,还有很多很多的车,有车连停车位都没有,有许多人手捧鲜花,提着水果。
听爸爸说过,以前的墓大部分在很远的荒山上,还有一些在荒地里。以前扫墓都是拿着东西到很远的地方,方法就是烧纸,听说还发生过火灾呢!
现在可不同了,墓地都集中统一建成公墓,而且,墓地周围的环境也修建地非常漂亮。
你看,现在人们扫墓,烧纸的人减少了,大部分人都用鲜花和水果替代了以前烧纸的方法。扫墓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文明了。回家的路上,天空果真下起了毛毛细雨,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不过我还是在想,大家都采用这种文明的扫墓方式那该有多好呀!
家乡的清明节
我的家乡在成团一座美丽的山脚下,那里有美丽的青山和绿油油的田野。
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做清明。我们买了好多东西,有水果、纸钱、大红腊烛、烟花炮竹等。
回到了老家,我们和老家的亲人高高兴兴地搭车上山拜祖宗。来到了墓前,大家动手摆上了水果、全鸡、鱼;倒上了香酒;点上了大红腊烛;烧上了香„„我们在墓前默哀许愿,拜祭了祖宗,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最后我们高高兴兴地放了烟花炮竹,漂亮的烟花飞向天空,大家在一起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飞舞,小朋友开心地跳了起来。
就这样,我们跋山涉水,走了很多地方,大家都累得腰酸背疼。但能在郊外欣赏到了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大家还是好开心呀!
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部分都在清明节上坟。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清明节一到,天气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因此,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
按照习俗,清明节上坟时,人们要带水酒果肉,纸钱等东西到墓地,将食品放在亲人的墓前,烧纸祷告,然后捧一些新鲜的泥土放在坟上,叩头祭拜,最后做一顿饭吃了就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中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说法。写出了清明节独有的气氛。
清明节过后,天气晴朗,大自然显示出了蓬勃生机,到处一片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