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美丽机场爱腾飞家乡
看美丽机场 爱腾飞家乡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给力青春,我们同行”徒步行走主题活动剪影
4月30日,正值“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的季节,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全体1900余名师生,高举红旗,高喊口号,高唱红歌,从校园到淮安涟水机场,徒步近40里,用极有意义的实际行动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
这一特色活动,也是该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工程之“给力青春,我们同行”系列活动的延续,是该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们健康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正如校党委书记、校长沈秀清在出发仪式上说:“这一活动,是使师生注重知行统一,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项尝试;是让同学们了解家乡发展,感受家乡新貌,培养热爱家乡、报效祖国高尚情操一次实践;是提升学生品位、教师品位、学校办学品位的一座平台;也是同学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增进友谊,感受亲情的一次机遇;更是广大师生对捐资者郑兆财先生‘爱国爱乡、无私奉献’崇高精神的一种弘扬„„”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徒步行走,该校师生整齐有序地抵达淮安涟水机场。并在机场广场上,隆重举行了该校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向机场捐赠景观石并将机场设立为该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淮安涟水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庆民、涟水机场协办区主任包成万、郑梁梅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沈秀清、涟水县政协副主席兼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副校长孙辉以及副校长朱万成共同参加了揭牌。在仪式上,学生会干部陈聪同学慷慨陈词:“今天,我们1900余名同学乘小高考全市第一之东风,看家乡发展之后劲,享大自然之美景,唱红色歌曲,显班集体力量,徒步来到机场,炼生存能力,养感恩之德,立实践之碑,强化热爱劳动意识,冲刺2012高考„„”最后还代表大家集体宣誓:“看美丽机场,爱腾飞家乡;走四十华里,立一生志向。自强厚德,身体力行;善学笃行,永志不忘。赢得高二,决胜高三;感恩创新,再创辉煌!”
本次活动得到了淮安涟水机场、涟水机场协管区、涟水县教育局、渐水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涟水县人民医院、涟水县客运总公司和涟水新闻中心、涟水到电视台等媒体的大力支持。
第二篇:看家乡变化 赞祖国腾飞
看家乡变化
赞祖国腾飞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文明的国家,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祖国,我爱你!你就像我亲爱的妈妈,我在你温暖的怀里健康的成长。如今,我们的妈妈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我的家乡扬州吧!
现在的扬州街道宽阔,广场优美,绕城高速四通八达,一幢幢豪华、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2012年,我的家乡丁沟还建起了飞机场,最远航程向北可到哈尔滨、北京;向南可到广州、深圳;向西可至成都、西安,航程约在2000公里左右;加上约200海里(约370公里)的备降航程,则总航程约在2500公里左右。机场的落成,完成了扬州人的“飞天”梦想。润扬大桥更像一条巨龙躺在神圣的东方,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从此“天堑变通途”,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再一次征服了“天险”。如今扬州的交通有了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这一切更加快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城市因人而生动,因和谐而美丽,扬州几年来的巨大变化,也给普通百姓创造了一个舒适、幸福的宜居环境。2006年10月的“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全世界只有5个城市获此殊荣,扬州就是其中之一。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亲临扬州察看,她高兴地说:“我在扬州所看到的,超出我的想象。”扬州这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蔚蓝的天空和清亮的河水;有着遍布全城的博物馆和公园;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开怀的笑、热情的笑、自豪的笑。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我惊喜,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让我自豪。如今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正以昂扬的斗志,勃发的精神迎接着新一轮经济大潮的洗礼,中国必将腾飞。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祖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三篇:“家乡的五年”演讲稿----美丽的家乡 腾飞的承德
“家乡的五年”演讲稿----美丽的家乡
腾飞的承德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各位战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xx的于蒙,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家乡腾飞的承德”。
我的家乡是闻名遐迩的承德,那是一个古老、神奇,群山环抱的小城。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行宫,清王朝从康熙后的历代皇帝都曾在那理政、避暑。天然景观独特,佛教文化资深,磬锤峰如指刺天际,双塔山直立写神奇,朝阳洞里藏仙子,僧帽连云数百余;那里有着仅次于xz的布达拉宫,矗立着身高23.5米的世界最大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我家就住在距承德市30公里的下板城镇,这也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地方,乾隆与纪晓岚曾在镇上庆元亨小店醉饮酌对,因此让乾隆醉酒业名扬四海;毛泽东曾写下著名的朝梁子批语,鼓舞了一代农民的激情。
五年前我在这个县城就读高中,尽管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也许是因为我在那里长大又加之寒窗苦读的高考与全新的大学生活,没来得及分辨家乡的旧貌新颜,然而,当我大学毕业参军后再回到家乡,细细端详母亲的时候,足让我震撼不已、惊诧愕然。
原来的承德市内仅为一个双桥区,现在向北延伸到双峰寺镇,那里正准备筹建大型物流中心、修建水库;向东又扩展到头沟镇,飞机场的修建正飞沙走石、推山填壑;向南,冯营子、上板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昔日市内的“桃李街”在这里落成了“大学城”。城镇化建设、旧城区改造涌动着城市“三年大变样”的热潮。大片的楼群比比皆是,林立的高层耸立入云,到处可见几十架塔吊挥舞巨臂,随处都有建设者忙碌的身影热汗淋漓。
承德曾是个闭塞的山城,而今宏伟的交通蓝图即将绘出,向南,京承高速上车队如蚁,向东,承唐、承朝高速已经贯通,承秦、承赤等高速公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跨河越谷、劈山穿岭,过不多久承德将以时代的速度四通八达。
我的住地承德县城五年前还刚从商宅混居的村镇式城市起步,只有“帝贤花园”、“帝贤家园”两个当时还算像样的居民小区,五年间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了“星河国际”、“山水御园”、“惠民花园”等6个大型标准居民小区群,基本形成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保障性住房完成2.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由XX年的24%提高到28%。更令人吃惊的是,五年前我们曾去垂钓的老牛河边都是沼泽荒滩,而今筑起了一条十几里长的护城大坝,如一条巨龙盘踞蜿蜒。几道拦河橡胶坝截出错落的蓝水平湖,水中游船轻摇,岸上游人漫步;坝外新修的外环公路宽阔、奔放,向东西伸向远方;晚间彩灯闪烁、灿若星河,红花绿树、曲乐悠扬、情侣流连、市民如织,<>嫣然一座水边公园。这就是承德县十一五期间一个大型惠民项目——老牛河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这让我想起了父辈们常说的九四年洪水灾情,那年6月底,几天大雨滂沱,老牛河真的像发疯的黄牛,肆意无忌,半边县城淹入水中,父亲还帮教育局孙爷爷在洪水没膝的平房里打捞物品。这一工程之所以是惠民工程,是因为它不仅防洪护城、水力发电、改变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而且它造福于民的作用是巨大、长久的。县城空气质量明显改变,获得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沿着大坝建起的那一幢幢高楼更让人感慨万分,不愧被称之为“水岸华城”啊。
那天回老家刘杖子看望爷爷奶奶,村村通公路一直修到大山深处,村边温室养鸡场、蘑菇种植大棚接二连三;采摘园、垂钓园等农家旅游业正在兴起,农民们不再仅守着几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发展经济奔小康取代了满足于温饱的观念。看那穿着亮丽的隔壁小妹,打扮入时的邻家大婶,让我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接轨,淳朴与现代的交融。听爷爷说,农村早已没有了“三提五统”,不仅白种地,国家还发给“农业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生活困难的家庭享受“低保”,孤寡老人可以去县城老年公寓。新型合作医疗让农民的健康有了保证。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人感到温馨与感动。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7.4亿元,年均增长14.2%;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73家,23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通过验收;修建农村公路114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6884元提高到130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16元提高到4311元。短短的五年里家乡竟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怎不令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家乡的巨大变化不正是全国的缩影和真实写照吗?让我们看到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顺利得以实现,这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家乡和祖国辉煌的五年、腾飞的五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感到多么的骄傲与自豪;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决心为祖国的强大昌盛流血流汗、赴汤蹈火,让我在这里真诚的祝愿与期待未来五年里,家乡更美好,承德再腾飞,祖国更富强。
第四篇:“家乡的五年”演讲稿----美丽的家乡 腾飞的承德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各位战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xx的于蒙,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家乡 腾飞的承德”。
我的家乡是闻名遐迩的承德,那是一个古老、神奇,群山环抱的小城。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行宫,清王朝从康熙后的历代皇帝都曾在那理政、避暑。天然景观独特,佛教文化资深,磬锤峰如指刺天际,双塔山直立写神奇,朝阳洞里藏仙子,僧帽连云数百余;那里有着仅次于西藏的布达拉宫,矗立着身高23.5 米的世界最大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我家就住在距承德市30公里的下板城镇,这也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地方,乾隆与纪晓岚曾在镇上庆元亨小店醉饮酌对,因此让乾隆醉酒业名扬四海;毛泽东曾写下著名的朝梁子批语,鼓舞了一代农民的激情。
五年前我在这个县城就读高中,尽管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也许是因为我在那里长大又加之寒窗苦读的高考与全新的大学生活,没来得及分辨家乡的旧貌新颜,然而,当我大学毕业参军后再回到家乡,细细端详母亲的时候,足让我震撼不已、惊诧愕然。
原来的承德市内仅为一个双桥区,现在向北延伸到双峰寺镇,那里正准备筹建大型物流中心、修建水库;向东又扩展到头沟镇,飞机场的修建正飞沙走石、推山填壑;向南,冯营子、上板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昔日市内的“桃李街”在这里落成了“大学城”。城镇化建设、旧城区改造涌动着城市“三年大变样”的热潮。大片的楼群比比皆是,林立的高层耸立入云,到处可见几十架塔吊挥舞巨臂,随处都有建设者忙碌的身影热汗淋漓。
承德曾是个闭塞的山城,而今宏伟的交通蓝图即将绘出,向南,京承高速上车队如蚁,向东,承唐、承朝高速已经贯通,承秦、承赤等高速公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跨河越谷、劈山穿岭,过不多久承德将以时代的速度四通八达。
我的住地承德县城五年前还刚从商宅混居的村镇式城市起步,只有“帝贤花园”、“帝贤家园”两个当时还算像样的居民小区,五年间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了 “星河国际”、“山水御园”、“惠民花园”等6个大型标准居民小区群,基本形成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保障性住房完成2.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4%提高到28%。更令人吃惊的是,五年前我们曾去垂钓的老牛河边都是沼泽荒滩,而今筑起了一条 十几 里长的护城大坝,如一条巨龙盘踞蜿蜒。几道拦河橡胶坝截出错落的蓝水平湖,水中游船轻摇,岸上游人漫步;坝外新修的外环公路宽阔、奔放,向东西伸向远方;晚间彩灯闪烁、灿若星河,红花绿树、曲乐悠扬、情侣流连、市民如织,<莲山 课件>嫣然一座水边公园。这就是承德县十一五期间一个大型惠民项目——老牛河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这让我想起了父辈们常说的九四年洪水灾情,那年6月底,几天大雨滂沱,老牛河真的像发疯的黄牛,肆意无忌,半边县城淹入水中,父亲还帮教育局孙爷爷在洪水没膝的平房里打捞物品。这一工程之所以是惠民工程,是因为它不仅防洪护城、水力发电、改变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而且它造福于民的作用是巨大、长久的。县城空气质量明显改变,获得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沿着大坝建起的那一幢幢高楼更让人感慨万分,不愧被称之为“水岸华城”啊。
那天回老家刘杖子看望爷爷奶奶,村村通公路一直修到大山深处,村边温室养鸡场、蘑菇种植大棚接二连三;采摘园、垂钓园等农家旅游业正在兴起,农民们不再仅守着几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发展经济奔小康取代了满足于温饱的观念。看那穿着亮丽的隔壁小妹,打扮入时的邻家大婶,让我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接轨,淳朴与现代的交融。听爷爷说,农村早已没有了“三提五统”,不仅白种地,国家还发给“农业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生活困难的家庭享受“低保”,孤寡老人可以去县城老年公寓。新型合作医疗让农民的健康有了保证。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人感到温馨与感动。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7.4亿元,年均增长14.2%;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73家,23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通过验收;修建农村公路114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6884元提高到130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16元提高到4311元。短短的五年里家乡竟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怎不令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家乡的巨大变化不正是全国的缩影和真实写照吗?让我们看到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顺利得以实现,这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家乡和祖国辉煌的五年、腾飞的五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感到多么的骄傲与自豪;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决心为祖国的强大昌盛流血流汗、赴汤蹈火,让我在这里真诚的祝愿与期待未来五年里,家乡更美好,承德再腾飞,祖国更富强。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五篇:家乡的腾飞(定稿)
家乡的腾飞
今天,我读了《党在我心中》这本书,书中的故事,很感人。党,是我们的母亲,没有了党,就没有我们。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啊,如果没有如今的党,我们就不会存在;如果没有如今的党,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小时候爷爷奶奶跟我讲我的家乡新塘很穷,低矮的草房,没有吃,也没有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乡发生了变化,农民不再整天待在田里劳动,他们可以在市场上做买卖赚钱。这时我的家乡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人在吆喝着:鸡毛,鸭毛,甲鱼壳!鸡毛,鸭毛,甲鱼壳!就这样,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爸爸妈妈跟我讲我们的家乡在邓小平爷爷提出的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办起了很多很多的羽绒加工厂,生产了许多羽绒制品。农民们盖起了小洋楼,买了小轿车,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现在我的家乡越来越发达,生产的羽绒制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甚至家乡有的企业家到国外去办工厂。以前小小的石子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我们的小学也搬迁了好几次,现在的教室是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操场跑道都是防滑的塑胶跑道。
我们有这样的教室,这样的生活环境,我们要衷心感谢党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六年级:心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