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就诊流程09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就诊流程
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介:目前认为,本次流感病毒为甲型(A型)H1N1,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属于正粘病毒科,球型,RNA病毒,直径80-120nm;外有脂质囊膜;其上有多种糖蛋白,主要包括血凝素(H1-16)、神经氨酸酶(N1-9),均具有抗原性 ;耐低温和干燥,但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乙醇、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及紫外线敏感。甲型H1N1流感病生存的适宜湿度:35-40%,适宜温度28C°(82F)。存活时间:在无孔硬物表面可存活24-28小时,如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存活时间大于24小时,在 24小时内人手接触病毒污染表面可被传染;在布,纸和餐巾纸上可存活8-12小时,15分钟内人手接触污染布和纸可被传染;即使病毒量大时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也少于5分钟,但此期间可能导致间接接触传播。
二、甲型H1N1流感病传播特点:
1.传播方式:(1)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近距离传播;(2)猪传人、人传人、人传猪。
2.传播途径:(1)通过感染患者(或潜伏期)咳嗽或喷嚏而进行人际间传播;(2)受污染的环境接触;(3)与受感染生猪接触;
3.传播时期:(1)感染者从发病到第7天(发热、呼吸道症状、头痛,肌肉疼痛);(2)病程超过7天 临床症状仍未缓解的患者;(3)儿童,尤其是幼儿,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更长。
三、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控制:
(一)感染患者的住院隔离(控制传染源):
1.隔离原则: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隔离区域:疑似病例观察区、确诊病人病房、发热门诊。
3.基本要求:(1)独立设区,与普通门急诊、病房分开,标识明显。(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3)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有明显标识。各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区,并设隔离屏障。(4)隔离区通风良好。(5)留观病人一人一间,房间内应该设卫生间。(6)病人病情允许时应戴口罩,不能离开留观室、病房,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4.空气隔离及废物管理:(1)尽可能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2)单间隔离,也可同病种、同病期安置在一起;(3)房间的空气每小时交换6-12次;(4)可将空气直接排到室外,如是循环使用的必须经过高效过滤;(5)房门要关闭,患者应待在房间内;(6)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
(7)尽量避免转运患者或让患者离房;(8)病区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9)其它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病房。
四、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院内已知或未知病原体传播的风险,对所有患者,无论其诊断或感染状态如何,均应采取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手卫生、物理屏障(手套、口罩/呼吸器、隔离衣、护目镜)、消毒灭菌、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实施双向预防: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实行按需防护: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方法。
(1)一级防护(基本防护)(低风险):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
诊的医务人员;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或0.3-0.5%碘伏消毒。
(2)二级防护(加强防护)(中风险)—额外预防:防护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的所有人员;如: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放射、检验的人员;转运患者(尸体)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工勤人员。防护配备:基本防护:手套、口罩(N95)、护目镜;进入病房特殊污染区必须穿隔离服;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为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必须戴防护口罩(N95);戴手套遵行原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戴清洁手套)以及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鞋套遵行原则:进入传染病区。防护要求:遵行标准预防的原则,随时洗手或手消毒,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利器的安全防范,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等。
(3)三级防护(严密防护)(高风险)—额外预防:防护对象: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防护配备:加强防护配备,并增加使用全面型防护用品。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洗手和手消毒、利器的安全防范和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五、医院环境消毒处理:基本要求:1.疫区的消毒,原则上直接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毒人员进行。2.在医院,对传染病病人和环境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3.消毒人员要作好自身的防护。4.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患者尸体等。5.采用化
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消毒方法:物体表面: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30-60分钟后清水檫净。
(1)空气消毒:最好选择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房间,可紫外线消毒或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2)衣服、被褥消毒: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3)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溶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将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放入消毒液中,作用30-60分钟。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4)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5)手与皮肤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或0.5%碘伏消毒。(6)运输工具消毒:救护车内空间,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30-60 分钟后清水檫净。(7)病人尸体消毒:对病人的尸体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8)医疗废物处理:可燃物质尽量按照规定送贵阳市特种垃圾场焚烧,并做好交接记录。
六、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 第 8号,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二篇: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鲁基乡中心校
一、(防控流感)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症状?
何为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症状?卫生部日前下发的相关诊疗方案对此给予了明确的解释。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卫生部诊疗方案指出,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这一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有关专家提醒,流感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并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二、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之一)
(一)甲型H1N1流感疫情现况
2009年3月底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至5月1日,全球已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20余个国家发现疑似病例,其中在12个国家确诊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472例,死亡177人。
根据目前对该起波及全球四大洲的疫情及现有病例的分析,引起该起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了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是一种跨州组合变异的新型流感病毒。
(二)原称“猪流感”为什么改称甲型H1N1流感?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在猪群中经常发生,但很少导致猪的死亡。由于人类与猪的种属差异,在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此次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变异了的新型流感病毒,它主要是在人类中传播,并不引起猪生病,而且,现在也没有证据证实它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因此,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30日宣布,从当日起,该组织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而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来指代这种新的流感病毒。
三、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之二)
(一)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症状?
根据墨西哥、美国等国已经确诊病例的表现来看,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症状与感染其它流感病毒后表现类似,如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厌食等全身中毒症状重,但流涕、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其中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眼睛发红等现象。
(二)甲型H1N1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如与受感染的生猪或与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接触;其次是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接触,病人经咳嗽或打喷嚏、分泌物污染物体表面等方式将病毒传给健康人。
(三)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什么特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感染,而这次在世界上部分国家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是年轻人,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
甲型H1N1流感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这一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这一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但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防护措施主要有六点: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
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第三篇: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一、基本知识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在人类中传播。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临床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但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二、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6.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正确做法: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洁净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理。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7.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控制传染范围。
怀远县水利希望小学
2009-9-5
第四篇: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一、基本知识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在人类中传播。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临床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由于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但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二、预防甲型H1N1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6.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正确做法: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洁净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理。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7.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控制传染范围。
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注意那些呢?
在未出现本地感染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清洁。不要在车厢内饮食。不要吸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 发烧的人员;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
罗源县霍口中学
(宣)
罗源县霍口中学共青团
第五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宜丰县人民医院 李兰英
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多,重症与危重病例持续增加,死亡病例不断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我国流感的主要流行株,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已成为当前甲流防控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一、规范发热患者诊治流程,避免甲流病例感染其他患者。
(一)设立预检分诊处,规范就诊流程。及时引导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发热门诊医生进行甄别,对轻症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措施;需门诊点观治疗的病例要在隔离观察室点观;需住院治疗的病例要在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病例要在定点三级医院收治。
(三)充分发挥隔离观察室和隔离病房集中收治作用,避免甲流患者在普通观察室和普通病房收治。
二、不同部门隔离与防护措施
(一)预检分诊处(台)
1、设立在医院门诊入口处;
2、标识明显(发热患者请到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3、进行体温测试,对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提供口罩;
4、张贴宣传画,向患者宣传呼吸道卫生;
5、预检分诊处通风良好;
6、严格执行手卫生;
7、医护人员执行一级护防: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三层),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二)发热门(急)诊
1、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候诊区应当通风,其空间应能够满足患者候诊需要。
3、有备用诊室。
4、设隔离卫生间。
5、设独立挂号、就诊、药房等部门。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严格执行手卫生。
8、医务人员执行一级防护: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三)隔离观察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3、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4、隔离观察室通风良好。
5、严格执行手卫生。
6、医务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戴N95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四)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房的隔离措施。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2、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3、分别设置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4、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5、患者戴外科口罩,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病房内。
6、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7、严格执行手卫生。
8、医务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戴N95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五)穿脱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3、注意事项:
①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④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⑤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⑥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三、消毒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有囊膜,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具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