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2:4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第一篇: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放下功利心 创造正能量

——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13年1月15日)

校长 陈吉宁

图为校长陈吉宁讲话。石加东 摄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30名毕业生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你们中多数是在职学习的同学,将在新的起点上开拓自己的事业;其他全日制的同学,或将进入教育科研机构,或到企业供职,或服务于党政部门,或者选择继续深造。首先,我要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你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向悉心指

导你们的导师、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默默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跟历届的清华毕业生一样,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在学期间,你们有的一心向学、有所建树,有的热心公益、服务集体,有的兴趣广泛、全面发展,你们都在清华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比如,物理系的常翠祖同学,在导师及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多艰苦探索,发现了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学术界目前唯一尚未在实验上实现的霍尔效应,也是我国物理学界至今屈指可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航天航空学院的谷振丰同学,携笔从戎,投身国防,即将远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大漠深处书写青春。刚才发言的周铭同学,为了得到一组可靠的试验数据,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离开时只能连人带自行车翻越铁门,被人笑称“做壁虎仿生的课题,自己先得变成壁虎”。这样的同学在你们中还有

很多。你们在校期间表现出来的优秀潜质,将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和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今天的优秀不代表明天仍然优秀,现在的成功也不意味着永远都会成功。走出校门,在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生活氛围中,在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相互

冲突时,你们将要面对的是比做项目、发文章、找工作更大、更难的考验。

学校的老师经常跟我说:清华的学生都非常聪明,遇到问题时总能很快想出解决办法,甚至能够找到捷径。的确,聪明才智是你们成就事业的天然优势,可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克服难关、赢得鲜花与掌声。但是,如果每次遇到问题时都希望寻找捷径,那你们的功利心就会慢慢孳生膨胀,这时聪明才智不仅不能

帮助你们走向成功,反而可能蜕变成一种包袱、一种负担,变成你们做人做事的障碍。

最近,我读了一些清华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很多清华学长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人的一生中,奉献比索取重要,幸福比名利重要,事业比工作重要。只有放下功利心,看淡一时之得失,才能变

聪明为智慧,获得一生的成功。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清华、北大、南开南迁过程中的故事。“七七事变”以后,三所学校先是南迁长沙,后因战火蔓延,才又西迁昆明。当时,师生分三路入滇,由于条件所限,有一路只能徒步前往。闻一多等11位教师放弃坐车,和200多名同学一起步行,沿途指导学生收集民歌民谣、采集动植物标本、进行社会调查。当年的生物系青年教师吴征镒,后来成为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植物学家,就与这段3000多里的徒步经历分不开。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像外文系的查良铮,也就是后来的诗人穆旦,当时也加入徒步旅行团。

他随身带着一本英汉词典,边走边背单词,记一页撕一页,到昆明时字典已经不见了。

显然,与步行相比,坐车或坐船是一种捷径,更安全、更轻松、也更舒服。徒步的人,看似是耗了时间、走了弯路、受了委屈,但一路下来,他们体验到的,不仅是沿途的世风、民情,更是对社会、对人生、对事业、对情感的理解和感悟;他们所收获的,也不止是一些资料、图片、标本,而是坚持、韧性、勇气、独立性这些做人做事的重要品格。一次长途旅行如此,人生的旅程也是这样。为了达到一个目标,采用简便的方法,花费较少的时间,付出更小的代价,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并非事事都有窍门可钻、有捷径可循。因此,对你们来说,放下功利心,就是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总是试图走捷径,适当地走点弯路,下点笨功夫、慢功夫、苦功夫,能够让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也能让你们看到别人看不

到的别样风景。就像我们的老学长钱钟书先生所说的:“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季羡林先生的故事。季先生在1935年赴德国留学之前,住在当时还是招待所的工字厅,同屋的一位学兄再三劝他,到德国后一定要学保险专业,将来回国,饭碗决不成问题,也许还是一只金饭碗。在这极富诱惑力的“好心”建议面前,季先生没有改变初衷,毅然坚持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选择学习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读懂、更不会带来什么现实利益的古印度文字——梵文。他之所以这样选择,就是因为觉得“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太大了”,“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这是一种书生的理想。尽管有过“失去饱的感觉达八年之久”的痛苦、纠结和困惑,但季先生最

终坚持下来,并终其一生,成就了世人敬仰的一代大师。

这不禁让我想起1911年清华建校之初,入学考试的国文题目是“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句出自《孟子》的话,就是要告诉我们既要学会有所作为,更要学会有所不为。清华学生的优秀潜质和良好基础,让你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有选择是好事,但选项过多却容易让人迷惑,或是患得患失、不知所措,或是不作取舍、事事都做。但是,人的时间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因此,放下功利心,对你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只有这样,你们才能

实现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才能站到高山之巅瞭望更为辽阔的美丽风光。

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那些不为眼前利益所诱惑、把目光投向远方的人,只有那些不为一己之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只有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创造出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刚才发言的魏华伟校友在河南艾滋病村工作和成长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老一辈清华人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追求,正在新一代清华人的身上延续和发扬。

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份责任感;放下小聪明,走向

大智慧。这就是我送给你们的毕业赠言。

再次祝贺大家,也永远祝福你们!

(http://news.tsinghua.edu.cn)

第二篇: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选择与坚持

——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奋力拼搏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这个场合,给大家讲点什么。大家知道,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的内容与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很吻合,我就买了下来,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读完了。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同学们,你们离开学校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希望大家迈好这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因为苹果公司有太多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想法。他又被问到,是不是要从好的想法中选择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库克说,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同学们,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更加优秀。

同学们,刚才我讲的是自己从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点感悟。当然,即使大家做到了这三点,也未必一定能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刚才童之磊校友就讲到他从2000年创业至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和失败。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李大勇

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一起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为2012届969名研究生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刚刚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令我感触颇深,也曾经历过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的我,深知流苏从右到左拨动的瞬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当然,今天过后,你们也将离开这写满了青春记忆的校园,师长的教诲、同学的情谊、开题前的迷茫、答辩后的兴奋都将与今天的典礼一道凝成终生相伴的记忆,陪伴着你们奔赴人生的下一站,在这个挥手说再见的时刻,同学们,请带上母校最为真挚的祝愿与祝福,你们的行囊里,永远不会缺少母校的牵挂与惦念!借此机会,请同学们与我一道,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所有关心、帮助你们成长进步的亲人和朋友、献给理工大学辛勤耕耘的全体导师、献给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职员工,向他们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经历了多少次的入学和毕业,今天,又一次站在希望和梦想的起点上。回首往事,你们一定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个春天,期盼着决定命运的分数线,一边哼唱着无人问津的歌谣,一边经历着等待的煎熬。终于,你们得以如愿在哈理工继续深造,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我知道,在这个校园里,你们体会过成功,也遭遇过挫折,有过种种不满和抱怨,更一直为学校的发展呐喊助威、贡献力量。我还知道,教师节的鲜花和贺卡道出的是师生间的情深意重,论坛里的赞美和批评诠释的是你们热爱哈理工的炙热情怀。我更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求学苦读的同时又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诸多成果,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多项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的获得,多个国家专利的申报获批,充分体现出了研究生应有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这个基础,你们就具备了与他人一比高低的基本技能。我们承认,哈理工不是名校,还要靠一届又一届学有所成、社会认可的理工学子不断扬名。“今天我以母校为荣”讲的是学生对母校的热爱,“明天母校以我为荣”说的是学生对母校的承诺。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一定能用实际行动把“哈尔滨理工大学”这枚校徽擦得越来越亮!

同学们,临别之际,我和老师们一样,在体会着教书育人带来的最大快乐的同时,总想再叮嘱几句。希望同学们牢记母校“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做到思想与行动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博学厚德,志存高远、努力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希望同学们传承母校“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优秀品质,心底无私,襟怀坦白,不怕吃亏,甘于奉献,努力做一个组织放心、朋友信赖的人;希望同学们坚持母校“勤奋严谨,求是自强”的学风,脚踏实地,力戒浮躁,追求真理,坚忍不拔,努力做一个有头脑、善思考、勤实践、能干事的人;希望同学们弘扬母校“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校风,善于协作,精于实干,勇于创造,敢于胜利,努力做一个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哈理工人!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怀抱的时候,在这庄严的毕业典礼上,请同学们接受母校及所有的老师们为你们送上的最诚挚、最美好的祝愿——祝同学们一生平安幸福,生活永远充满快乐和希望!

第四篇: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135名同学授予博士学位,为4126名同学授予硕士学位。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才呕心沥血的研究生导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含辛茹苦供养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家长和亲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几年来,伴随着郑州大学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位点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44个,二级硕士点达到254个。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在校各类研究生达到13000余人,你们在校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在sci、ei及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1600余篇,你们当中有47人次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74名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特别是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施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由5%提高到10%。在国家公派留学生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在今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次中,我校就派出了71人,其中在座的同学当中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有60人,涉及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几年来,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正在由研究生教育大校向研究生教育强校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同学们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受益者。学校前进的每一个足迹,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后,你们将告别母校,奔赴四面八方,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走上工作岗位,用学识和才智回报社会。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作为校长和研究生院的院长,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我想给同学们讲几句心里话:

一是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在同学们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需要我们铭记,需要我们感恩。要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要感恩家人和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要感恩导师,是他们教给了我们知识和技能。还要感恩母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要感恩国家,使我们生逢盛世,给了我们安心求学的好时代。可以说,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美德。一个人心怀感恩,才能上忠于国家,下孝于父母,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会和谐。希望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长存报恩之情,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反哺国家和社会,反哺家庭和母校,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一个知恩图报、品德高尚的人。

二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精神动力,能使人心情开朗,心胸豁达,精力充沛,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和信心。最近我有机会分别到井冈山和延安参观学习,给我最深的感触之一,就是当年红军那种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当年红军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极其的艰苦和恶劣,内部缺衣少穿,吃的是糙米饭、南瓜汤,住的是茅草房和窑洞,外部还遭受着强敌压境,每天都面临着流血牺牲的危险。就是在这么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红军正是靠着积极乐观的精神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坚持把革命的红旗扛下去,最终走向胜利。我想,在同学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总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影响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处理不好,便会心灰意冷,失去热情和信心。这就需要同学们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境遇,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地对待遇到的不公、不平、不顺,甚至是不幸。要以开朗的心情,豁达的心胸,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是要不断超越自我。老子曰:“自知曰明,自胜曰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审视自己、超越自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拿到了令人羡慕的硕士、博士学位,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跨越,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但人生有尽,学海无涯,同学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今后的路还很长,还会不断有新的高峰去登攀。希望同学们要坚守自己的理想,树立新的目标,拉高标杆,发扬“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和“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的学风,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练就过硬的生存本领,自强不息,永不自满,开拓创新,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新的岗位上、新的环境里、新的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

同学们,大家也非常熟悉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每年的这个时候,面对着一批批的学子将要离开母校的时候,作为校长和兄长,心中总会有一种眷恋和不舍,总想给同学们多说一些嘱咐的话,但即便是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母校和老师的心情。在这里,我想起了大文豪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有多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请同学们记住,无论你们将来走得有多远,母校永远牵挂着你们;无论你们将来成就有多大,母校永远和你们连在一起!

最后,祝同学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老师,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今天x届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一千八百多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毕业典礼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今天是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幸福的时刻。也许同学们有着很多的怀念,有着很多的抱怨,但是学校将伴随你们一生。所以,你们应该感恩这个学校,感恩你们的父母。我有一个请求,同学们请起立,向台上的导师代表鞠上一躬。

今年,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宗旨,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做了一些小小的改革,你们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一是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只要被编辑部正式接收,就视同发表,可以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二是对所有博士学位论文一律进行盲审;三是在学位委员会决定授学位以后,如果论文已经发表,明天就可以拿着学位证去报到;四是从今年开始在全校评选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我们本来想各评10篇,但是专家组要求非常严格,只评出了15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虽然有些遗憾,我也相信一定能选出更多优秀论文;五是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为到场的每一位毕业生授学位。

我来学校五个月了,四月份时我请研究生院对在读研究生获得导师资助情况做了个抽样调查,涉及200多名博士生和800多名硕士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四分之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承担导师科研项目时,没有获得过导师的资助,我很同情你们。所以学校决定从今年开始,对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最严厉的审查。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老师的最基本要求,老师要真正在这方面做一个合格的、完整的导师,我们也期待着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和谐的关系,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实现最好的结果。同学们,求学的过程本来就是吃苦的过程,而绝不是享受的过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工程”高校,你们应该为学校感到骄傲。合校12年来,学校已经为同学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大家要多些知足,少些抱怨。同学们要时刻抱着感恩的心,因为在人的一生中,这样的学习经历只有一次,我请求同学多理解,多感恩。

我特别请即将离校的同学们,要牢记“诚朴勇毅”的校训,其实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回首这些经历的时候,我相信那是难忘的,但是这也是同学们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步,你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杨帆。古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的校训“诚朴勇毅”也概括的非常精彩,我记得我在来校不久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就说过,我们的学生非常诚实,非常朴实,但“勇毅”稍显不够。同学们要感恩在学校成功的快乐,也要感恩在学校的痛苦的教训,任何一个没有经历磨难的民族,不可能珍惜它的盛世,任何一个人生,不经历磨难的过程,也是很难享受快乐的,你的这段经历将会跟随一辈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们即将踏入社会,如果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缺少“勇毅”的精神和品格,事业也很难成功。校训把“诚”放在第一位,就是要求同学们做事先学会做人,立业先学会修身。一个人不管情商多高、智商多高,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不能保证做正确的事情,有益处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德才兼备、厚德载物、明德格物。我们可以不做大事,必须做善事,这是社会发展的的根基和脊梁。

你们经历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快乐和磨练之后,你们会记得这个培养了你们的校园,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即将毕业之际,在我看来,你们的人生其实才刚刚起步,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在做什么、会做成什么,我现在还不能预料。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要告诉你们,我大学四年从来没在班会上作过一次发言,那时胆子很小,不敢说话。后来研究生毕业之后出国,回来之后让我做副系主任,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但还是勇于接受了挑战。如果你们去问我的同学,大学时的我是什么样子,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指的是性格,是面对压力的勇气。所以你们未来什么样子,不是你现在做到了什么,而是以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我一直认为,英雄不问出身,只要坚持了,只要努力了,未来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请同学们相信我,也请相信自己。

最后我想跟同学们说,在你们未来的征程里,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管身居何位,请永远记住,这个学校是你们的家,请记住它,思念它,感恩它!

谢谢大家!

下载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