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主审所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二)经_____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损失情况
(三)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三、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四、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9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1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部门:
根据省财政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闽财资2号)和《福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榕财综【20xx】15号)精神,全区资产清查工作正在进行。为确保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根据市财政局(榕财综【20xx】15号)精神,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或复核。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范围
1、区直主管部门应按本部门清查单位数的30%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其中:对存在盘盈、盘亏和资金损失挂账的单位必须纳入专项审计范围。
2、区国资管理中心按区直主管部门清查数的10%进行抽查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中介机构的专项审计或复核,原则上不重复。
二、中介机构的抽取和时间要求
1、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在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审计中介机构库中随机抽取。区直各主管部门在接到本通知后,即可联系区国资管理中心抽取审计中介机构,并与审计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合同。(联系人:杨扬、魏岑83985322)
2、区直各主管部门应于20xx年5月31日前完成本部门清查单位数30%的单位专项审计工作,将审计结果上传至金网际资产管理平台,并将纸质审计报告报送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以便汇总复核。
三、费用承担
1、根据福州市财政局(榕财综【20xx】15号)通知,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单位承担。
2、区直各主管部门按清查单位数的30%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的专项审计费用,由区直各主管部门承担。
3、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抽取的10%的行政主管单位的专项审计费用,由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承担。
4、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的支付,以本通知的规定为准。
二O一七年x月x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2
根据《XX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金核实暂行规定》及资产清查工作的有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XXX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如经过审计写,否则不写),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工作基准日
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7月1日
(二)工作起止日期
本单位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间进行了资产清查工作
(三)本单位资产清查范围
列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XX单位所属单位的户数、单位名称及单位性质:
(四)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应包括以下方面
1.资产清查的组织工作
2、资产清查工作程序等内容
3、其他工作情况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清查结果
应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对本单位20xx年7月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溢情况的清查,本单位的汇总资产清查数为X元,汇总负债清查数X元,汇总净资产清查数为X元,20xx年1—7月汇总收入清查数为X元。
(二)单位清查出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账面汇总资产总额为X元,此次资产清查中发现会计差错影响汇总资产总额减少(增加)X元,调整后汇总资产总额的资产清查基准数为X元。具体情况为:
(三)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溢及资金挂账情况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为X元,此次资产清查中共清查出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清查出的汇总资产损失占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X%。汇总资产损失(收益)主要包括流动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固定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损失(收益)XXX元、无形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他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等XXX元;具体情况为:
(四)单位申报处理的资产损溢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申报处理的汇总资产损失(收益)占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X%。
本次资产清查,本单位申报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固定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对外投资损失(收益)XXX元,无形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他资产损失(收益)XXX元。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收益)——如有写,否则不写
应包括以下内容:
经审计,由x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本单位申报的清查出的汇总资产损失(收益)共计XXX元。具体为:
三、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资产和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有关改进措施
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二)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3
xx县财政局: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确保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单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县财政局于20xx年3月23日召开了全县行政事业资产清查动员暨培训会议,对清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及培训。根据县政府、县财政局的要求、《云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的相关制度、政策,我乡已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现将有关清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准备阶段
根据县政府、县财政局要求,在资产清查动员暨培训会议结束后,乡三班子领导即刻召集各站所负责人,召开了乡政府及各站所资产清查会议,对全乡资产清查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财政所长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于20xx年4月10日报县财政局资产清查办公室。由乡财政所参加培训人员为主,组织各站所财务人员对清查范围、要求进行讲解、培训。自此,全乡资产清查工作进入了摸清家底、数据收集的准备阶段。
(二)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及清查范围、内容
根据要求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基准日为20xx年12月31日;清查范围包括:忙丙乡除九个村委会以外财政供养的各个单位(乡政府、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财政所、林业站、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内容包括:①清查范围内各单位的基本账户清理,对不再用、不可用、违规开户的账户按相关程续进行销户处理;②对清理范围内各单位的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全面清理;③对各单位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暂存款、暂付款在内的财务等进行核对、清查;④对清查范围内各单位的各项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核对、查实。
(三)资产清查全体实施情况
忙丙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行政单位资产清查,主要是指政府资产清查(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固定资产纳入政府清查范围);二是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即属财政供养的其他单位(财政所、计生服务站、林业站、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1、单位户数、人员编制清查。根据镇编办字〔20xx〕12号文件《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核定xx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通知》核定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对乡政府行政人员及工勤人员、各站所事业专技人员及事业工勤人员进行核对、查实;2、根据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各单位在用的账户进行全面清理;3、密切配合乡财政所,对各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暂存款、暂付款等财务进行全面核对、清查;4、由乡财政所统一印发各类固定资产清查卡片,分发各单位财务人员清查、核对、收集、整理,经站所负责人审核后,报乡财政所录入固定资产卡片系统。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行政单位资产清查结果。1、账户清查。通过对乡政府基本在用账户进行清查,无违规账户;2、人员编制清查。根据县编办字〔20xx〕12号文件,忙丙乡行政编制25人(其中:乡政府24人,乡财政所1人),工勤编制3人,忙丙乡实有行政人员23人,工勤人员4人(工勤超编1人),共计27人;3、财产清查。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忙丙乡政府资产类现金账面数为404770.78元,银行存款账面数为71601.28元,无清查变动数。暂付款账面数2267887.07元,由于年限过长、借款人调出、死亡等原因,不可能收回的款项22272.61元已在清查减少栏内冲销,清查数为2245614.46元。固定资产账面数899453.99元,由于部分资产属赠予资产,清查后,按市估价,盘盈固定资产29100元,固定资产清查数为928553.99元。负债类暂存款账面数为1260830.39元,固定基金899453.99元,结余1483428.74,至清查基准日止,无清查变动数。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数3643713.12元等于负债清查数3643713.12元。(二)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1、账户清查。通过各站所在用账户进行清查,无任何违规或闲置账户。2、人员清查。根据县编办字〔20xx〕12号文件,忙丙乡共核定事业编制36人。经过清查,忙丙乡共有事业人员23人(其中:事业推公人员3人,事业工勤人员1人,事业专技人员19人),其它人员(临时工)19人,事业单位实有人数52人。3、财务清查。至清查基准日为止,忙丙乡事业单位资产类现金账面数为32192.17元,银行存款63877.47元,其他应收款账面数194993.11元,无清查变动数。固定资产账面数为1278561.41,事业单位多属上级指导单位,部分资产属上级配备或赠送,出现固定资产盘盈47422元,清查数为1325983.41元,资产类清查数为1569624.16元。负债类其他应收款账面数为203250.86元,事业基金为70711.45元,固定基金1278561.41元,专用基金17100.44元,无清查变动数,负债类清查数为1569624.16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一)经过清查,忙丙乡政府按照县编委办核定的编制数,人员总数已饱和,但出现了工勤编制超编,行政编制未满、事业单位占编等问题。为保证各单位总体效率不断提高,合理用人,应着重考虑人员的配备问题,加强对临日工的骋用、管理,做到各负其责、各占各编。
(二)行政及事业单位暂存、暂付、应收、应付款仍占资产负债的一定比例,严重影响财务正常运转。各单位财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账务处理能力,全力配合乡财政所,每月定时对暂存、暂付、应收、应付款进行清理、收、付及相关账务处理。
(三)通过清查,部分单位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像,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应加强对其的管理、使用,不断提高单位效益。对外界赠予、配备的部分资产,应报乡财政所备案,按市估价,以全面掌握各单位总体资产概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4
导读:按照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要求,局规财科、办公室和其他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此次清查的具体工作。二月份召开了卫生局直属单位资产清查部署和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清查工作以20xx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参与本次资产清查工作丹东市卫生局机关及直属共计18个单位(1个行政单位,6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1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清查工作中各单位按照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的清查工作要求开展工作,保证了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通过本次清查各单位对资产进行了清理,将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纳入待报废资产处理,对已转让资产未办理相关手续的进行了补办,根据清查的结果对全系统的资产情况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
具体数据略。
20xx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市财政局(国资委):
根据《六安市财政局(国资委)关于转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xx]183号)和《财政局(国资委)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xx]18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单位资产清理,纳入资产清查范围的为市管局(接待办)本级,单位性质为行政,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在职人数50人(其中员额内4人),离休1人,退休28人。20xx年预算收支1737.32万元。
二、资产清查总体状况
(一)资产清查基准日:根据财政局(国资委)《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xx〕18号)文件要求,此次我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统一确定为20xx年12月31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局(办)各科室、市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直公务用车管理服务中心)。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1、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局(办)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局长(副主任)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科室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管理科,负责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组织人员按照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清查中,做到清查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了“家底”;对清查核实的固定资产,已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各项资产盘点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本次单位清查固定资产合计1820878.92元,共计卡片142张。经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清查登记核对,最终确认在用资产卡片113张,在用固定资产1696715元,待报废处理固定资产卡片29张,待报废处理固定资产124163.92元。
四、单位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单位人员调动或科室部门调整,资产使用人未能及时调整到位;
2、部分资产使用年限过长已损坏不能使用,没有及时报废处理;
(二)原因分析
1、资产的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2、未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待报废资产堆放杂乱,没有集中堆放场所。
(三)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2、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认真清理资产并整顿实物管理现场;
4、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理帐务。
五、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单位资产管理总体来说运作规范,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和财务资产类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资产采购能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和制度办理,做到了资产采购、资产验收、资产使用的制度化。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主要事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单位办公用房指标本次没有填制,主要原因是行政中心整个资产20xx年经市政府会议研究,将资产转移到市城投公司作融资担保使用,待以后归还再做调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5
根据《信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县纪委安排,按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的要求,我镇按时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的相关工作,现将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清查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通知要求,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花少锋任组长、镇长何秋彦任、常务副书记丁鸿朗、纪委书记黄士华副组长,纪检、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城关镇国有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办公室。县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动员会议后,我镇及时召开了国有资产清理动员布置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次国有资产清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一是领导亲自动员,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清查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机构;二是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三是工作人员要迎难而上,克服各种困难,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四是建立了督促检查机制,责任层层落实。
二、认真细致做好清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我镇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结果如下:
一是在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推进过程中,清查人员认真做好资产核查、数据汇总、往来款项取证、对盈亏、报废资产的分类清理和技术鉴定工作。做到了以物查账、以账对物,账实相符,规范了单位资产处置行为,履行了资产处置审批程序,防止了资产流失及其他违规现象。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我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和紧迫感,对在国有资产调查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资产管理制度。
三是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程序,锻炼了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为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合理有效地配置相关资源,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了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我镇如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阶段的工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清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和业务流程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业务素质不高。二是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不够规范。
四、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对新增资产尤其是捐赠资产做到及时入帐,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6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经过财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各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我县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及管理信息统计工作主要情况:
资产清查和管理信息统计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定产权关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一是迅速整理了上级资产清查会议精神汇报提纲,向县政府领导做了汇报;
二是成立了我县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汶上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召开了全县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县政府领导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部署并安排了资产清查业务培训;
四是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工作,均于3月12日前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为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操作,严格审核。
一是对有条件的单位逐户安装了系统软件,做好数据的程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做好数据审核工作:对照各单位20xx年资产统计报表,做到数据衔接无误;对照部门决算报表,做到人员情况、收支情况及其他相关数据无误。清查中发现的违规处置资产,已经核销减账的已冲回;
三是采取单位自查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相结合的办法。单位清查上表后,事务所对其报表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核,并出具了详实的审计报告。
(三)夯实基础,做好产权登记工作。在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同时,结合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所有单位(不含乡镇),进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一是单位填写占有登记表;二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产清查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及有关权属证书进行审定;三是换发新证,做到了资产清查与产权占有登记同步,共为县直112个单位换发了新的产权登记证。
二、数据分析情况:
(一)资产清查单位户数情况。据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统计报表显示,本次资产清查截至20xx年底,共清查登记全县各类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166户,其中县直单位112户,乡镇单位54户。
(二)资产负债结构。
(三)主要资产实物量结构
(四)固定资产及增减变动状况。
三、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20xx,我县财政局和县直各部门、单位一起,明确职责、加强协作,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经过努力,全县上下初步建立起了“政府统一所有、财政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资产统计体系,全面实施资产监控。
一是通过编报资产统计报表和资产清查报表,基本摸清了“家底”。按照实物量管理与价值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表要求各单位对房屋、土地、车辆、设备等各项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全面、细致的盘点、清查,保证了家底常清。通过资产清查,盘盈入账的资产价值37。85万元;
二是按照统计报表和产权登记检查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表在资产清查的同时,还要求对土地、房屋、车辆、设备等重点资产的产权、产籍进行详细清理、核实,从根源上解决产权不清现象,切实避免产权纠纷的发生;
三是按照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告要求详细披露本年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对未按规定程序配置和处置资产的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及时予以纠正,纠正价值48。57万元;
四是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以及经营性资产收益情况进行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防止财政收入流失,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今后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审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促进有效使用为目的,加强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管理。加强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监管,是确保国有资产有效使用和防止国有资产及其收入流失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程序办事,通过三项措施加强对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的管理。
一是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杜绝了私自处置资产的行为。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随意处置、低价买卖,确保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
二是强化经营性资产监管。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活动等改变用途的行为,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鼓励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强化资产收益管理,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积极加强土地、房屋建筑物、车辆、通用专用设备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管理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当前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脱节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而且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资产购建预算与资产存量信息不对称,编制预算缺少信息支持。二是对资产购建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跟踪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单位没有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标准、进度配置资产,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政策性。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账实不符现象严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目前,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脱节的现象,没有形成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事前购置与财务资金计划脱节,事中使用、处置与财务会计处理脱节,事后资产统计与年终财务决算脱节,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管理混乱。有的单位实物资产购置后,不及时办理财务入账手续。如:不少单位对新增固定资产特别是对上级调拨或捐赠等渠道无偿获得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未在账房屋建筑物面积16068平方米、未在账交通运输工具24辆、未在账设备5878台(件)。
(三)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近几年,资产的处置管理虽然得到加强和规范,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仍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随意处置资产的情况。一方面有不少单位对规定限额内的自行处置资产事项,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管理漏洞较大;另一方面有不少单位对于规定限额以上资产处置事项,未报经财政部门审批,擅自变卖、处置车辆,拆除、出让房屋,越权报废、调拨固定资产。
(四)经营性资产使用效益不高。利用好这部分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单位自我创收能力,缓解经费不足等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这部分资产的运营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益低下和对外投资潜在风险严重。
五、建议措施:
财政部两个《办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实施职能到位。财政部两个《办法》明确规定,今后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实业务管理人员,并在办公设备、业务经费等履行职能所需条件方面给予保障,确保资产清查、资产评估、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施资产管理科学化。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切实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建立资产管理与财政改革相结合的配套机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产管理要与预算管理对接;二是资产配置要与部门预算对接;三是资产购置要与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对接;四是国有资产收益与“收支两条线”对接;五是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实物配置标准,尽快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资产配置科学化;六是按照“因事制宜、阳光操作、市场运作”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推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按市场化取向,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搭建平台,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和质量,切实增加财政收入。对行政事业单位土地(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已出让土地)、房屋、汽车和大项资产处置项目、经营性房屋公开招标、公开拍卖,资产处置收入全部缴存财政专户,实现财政统一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三)建立资产网络台账,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为彻底扭转行政事业单位以财务账代替固定资产账和没有固定资产账、“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
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的基础上按土地、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建立网络台账,做到总账与明细账相符,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卡片相符,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相符,实行网络管理。下一步,我们还要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建立起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全县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监管。
(四)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借鉴外地经验,改革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的房产、地产全部收回,由县金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持有房产证和土地证。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经济实体和以其它方式所得收益收归县金财公司所有。将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经营性资产,全部收归县金财公司统一经营,收益归政府所有。彻底改变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占有政府公共资源不同而造成的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20xx]51号)的规定,财政部决定20xx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清产核资。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7
一、系统登录
1)打开浏览器(建议使用IE,或者资产专用的火狐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址
二、单位初始
1)单位基本信息维护
注意:行政单位是按照单位基本性质来判断报表该填写在哪一行;而事业单位则是由所属行业来判断报表填写在哪一行。
2)部门管理
1、新增部门
选择需要新增部门的上级部门--在输入框中输入部门代码,部门名称—
注意:新增的时候,第一步需要先选择需要添加部门的上级部门,然后再点击新建
2、删除部门
系统中删除部门之前,需要把该部门的人员清空,并且把引用到该部门的卡片通过卡片变动把卡片引用到其他部门,让这个部门引用为空,才可以删除成功。
3、修改部门
首先点击需要修改的部门,然后修改部门信息,
3)人员管理
1、新增人员
第二步:在部门的树形结构下,点击需要新增人员的部门-在人员信
2、删除人员
系统中删除人员之前,需要把关联到该人员的卡片通过资产卡片变动使其关联到其他人员之后,该人员的引用为空,才可以删除成功。
操作步骤:点击人员所在的部门,在人员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删除的人员,点击《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8
根据《宁波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奉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 国资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于今年初着手准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3月份正式启动。上半年,我们在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目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市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清查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宁波市财税局,我市资产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本市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12月31日;资产清查范围是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全市列入本次清查范围的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其中行政47家、事业183家、社会团体1家;清查内容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等四个方面。
二、资产清查工作特点
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为指导和协调资产清查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国资局内设立资产清查办公室,具体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市直属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也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责任。为确保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我市实际,我们还制定出台了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文件和操作规程,按照“单位自查、专项审计、汇总上报”三个步骤,对我市资产清查的目的、基准日、范围、期限、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培训、精心指导。根据宁波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市于3月21日召开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及职责要求,并在会后将资产清查工作落实到专门科室和人员,规范清查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同时,还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和操作程序作了详细的讲解说明。
按照“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的原则,资产清查办公室为资产清查工作的责任部门,在本次清查工作中,清查办在做好培训工作基础上,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通过电话解答和上门解决的办法,及时解决清查工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处理盘盈盘亏,如实反映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状况,为下一步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资产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三)专项审计、确保质量。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清查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委托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13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对单位资产损溢清查结果作出专业鉴定,出具了《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这次资产清查工作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我们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面仍达到了60%,列宁波市前茅。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全市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行政编制2293人,事业编制7232人,实际在职行政人员2481人,事业7015人,离退休3419人,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资产清查账面值328023.95万元,资产清查增加2326.70万元, 资产清查减少3772.68万元;全市负债账面值137790.77万元,清查后负债增加50万元,减少20.06万元;净资产账面值188298.21万元;资产待处理净额1475.89万元。行政未脱钩经济实体累计实际投资3740.34万元,经济实体资产总额135021.8万元,净资产10711.5万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1365.3万元,经济实体总资产4315.25万元,净资产1403万元(具体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全市申报、确认的资产损溢情况: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市在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待处理资产净损失1475.89万元,其中待处理收益2326.7万元;待处理损失3802.62万元 (具体见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收益1734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收益70万元,固定资产收益1664万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3673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损失206万元,固定资产损失3467万元。
四、清查工作成效及从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部门大力支持,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普遍提高了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这次清查,各单位、各部门和镇街道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清查过程中,国资局工作人员与各单位业务人员一起边清查、边调研,共同探讨国资管理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国资管理氛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涨。绝大部分单位在清查工作中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抽调业务骨干,认真做好本次的清查工作。清查后,许多单位为了更好地管理本部门的资产,还专门增配人员以加强管理力量。如机关事务局、溪口镇等单位针对财务力量薄弱,管理未到位现象,专门从其他部门中抽调业务好、素质强的同志充实到国资管理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夯实了国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根据这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清查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实物资产总账、实物资产明细账、保管使用登记册,真正建立了实物资产“户口本”管理制度,为每项实物资产建立了实物资产卡片信息,包括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时间、类别、原值、使用状态、保管人等最原始的信息内容,对以后建立全市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提供了信息支撑;另一方面集中梳理了债权、债务,并对债权债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资金款项性质、与本单位关系、账龄、变动原因等,而且还对资金挂账进行了专业认定,从而理顺了各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规范了各单位基建项目竣工决算财务处理办法;理顺了主管部门与下属部门及下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产权关系;另外,还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划拨土地进行了登记造册,防止国有土地流失等。
(三)真实完整地掌握和了解了各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摸清了家底,从根本上扭转了账外资产较多的现象。这次清查,我们对各单位的实物和账面资产作了认真的清点和清理,并对资产的盘盈、盘亏作了专业鉴定,全面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包括出租、出借)、担保、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情况,为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奠定了工作基础;通过清查,我们共发现各单位账外实物资产达2256.7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建筑物1320万元,其他设备办公用具936.7万元。目前这部分资产已全部入账。如某街道在清查过程中,发现一处10多亩的土地没有户主,通过老同志回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这块土地确属街道所有,这样一下子为街道增加了约500万元左右的国有资产。
但是,在清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管理上的不足,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不讲效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没有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使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但未真正执行,把制度束之高搁。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导致资产账实不符、账卡不符,形成大量账外资产。
(三)资产权证不齐,权属错位现象比较严重。主管部门与下级以及部分单位与单位之间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权属错位。
(四)个别单位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五)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风险,资产潜在损失严重。
这些问题的发现,为我们以后在加强国资监督管理,改进管理办法找到了着力点。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目前在资产清查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的后续工作,巩固资产清查工作成果。因时间紧难免会出现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要求各部门和单位对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帐以及往来账款等,按资产清查有关规定核实审批后处理。
(二)充分利用资产清查数据建立资产信息档案。对资产清查各项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认清自身管理“真空”与“漏洞”,以提高各单位自身财务、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防止前清后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及时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做到“家底”常清、情况常明,有效防止资产管理上的前清后乱,并要建立离任核查制度,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物清,防止资产流失。
(四)要求各单位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落实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从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真正杜绝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
(五)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产权转让、无偿调出、出售、报损、报废等资产处置和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得越权擅自处置。同时,针对这次清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出台一项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七)总结这次清查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应加强对各单位资产的专项审计和检查力度,必要时,也可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对重点单位进行专项审计,以加大对各部门和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9
根据《XX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东财〔20xx〕47号)和《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东财〔20xx〕28号)文的要求,我们对本单位进行资产清查。现将有关资产清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本单位成立于20xx年X月,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是XXX,法定代表人是XXX,法定地址为XXX市XXX,人员编制X人,在编干部职工人,实有人员(含临工)X人。单位主要职能为XXX。
(二)工作基准日: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12月31日。
(三)资产清查工作范围
本次资产清查的工作范围是:本单位及未单独核算、与本单位合并填报报表的单位X个,分别为XXX。
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由本单位填报有关数据单位XX个,分别为XXX。
(四)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本次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
2、资产清查的组织工作。本单位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3、资产清查工作程序:(1)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学习有关政策,研究工作报表,做好人员分工;(2)对本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时间安排:3月日至月日;(3)进行帐务清理、财产清查,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组织人员输入固定资产电子卡并进行核对,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4)导入资产清查报表,分析资产清查结果;(5)撰写资产清查工作报告,上报有关数据;(6)工作总结和完善单位资产管理方向制度。
4、其他工作情况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清查结果
通过对本单位20xx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益情况的清查,本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负债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净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
(二)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本单位会计账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资产清查报表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差额元,属于会计差错调整。具体情况为:。
三、重要事项说明
(一)资产损益及资金挂账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损失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等元;具体损失原因分别为。
(二)资产盘盈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盘盈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等元;具体盘盈原因及入账、计价情况分别为。
(三)关于土地使用权情况的说明;
(四)单位申报处理的资产损益。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资产损失元,申报处理的损失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元。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资产盘盈元,申报处理的盘盈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对外投资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元。
四、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二)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备查材料
(一)单位20xx结转后资产负债表。
(二)土地、房屋建筑物产权证明资料(复印件)。
(三)土地、房屋建筑物分布、使用状况及经营情况书面说明材料。
(四)20xx年市审计局出具审计报告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五)资产损益证据。单位申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必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单位收集到的与本单位资产损益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单位的撤销、合并公告及清偿文件;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保险公司的出险调查单和理赔计算单;企业的破产公告及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明等。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出具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
3、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是指单位对涉及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单位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情况说明;资产盘点表;单位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因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的责任认定意见及赔偿情况说明;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根据《霍邱县财政局(国资委)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单位成立于1992年2月,是行政单位,主管部门是霍邱县人民政府,法人代表占昌国。本单位人员编制32人,在编干部职工32人,实有人员32人,退休24人。单位主要职能为: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发展规划,服务市场主体和营造发展环境,搞好市场监管,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发展镇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我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本镇机关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
(三)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在对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潘集镇人民政府20xx年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查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等。
二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保证清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镇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三是召开动员会。召开各镇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对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但在对资产的编报和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象,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通过本次国有资产清查,发现固定资产无盈亏,本单位国有资产概况:截至20xx年12月31日,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为22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33万元,占14.8%;固定资产183万元,占82%;无形资产7万元,占3.2%。
四、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但在对资产的编报和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象,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我们将以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作为提高我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做好资产编报和管理工作。加强实物管理,针对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我单位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20xx年6月28日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自查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自查报告范文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问题,非常值得总结,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自查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年来,省、市局和地方政府对xx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投入。我分局现有固定资产xx元,其中土地原值xx元,房屋及建筑物原值xx元,办公区、宿舍区绿化工程原值xx元,电子设备原值xx元,交通工具原值xx元,专用设备原值xx元,其它财产原值xx元。面对着上亿的财产,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无法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地税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上,我分局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清理,摸清“家底”。
固定资产清理明晰了产权,完善了制度,规范了手续。做到了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
二、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根据《xx地方税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制订了符合我们分局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完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基本要求,纠正思想认识偏差,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严格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财务部门建立分门别类金额总账,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办公室建立分类明细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并同时建立使用部门物品使用登记卡,标明财产编号,使用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本部门的物品领用情况。
2、对基建、工程改造项目中的全套固定资产要核算。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财务部门、办公室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竣工决算中详列项目清单,标明数量和金额,按验收手续办理固定资产入库。
3、加强固定资产领用与报废的处理。固定资产在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并在登记卡上签名,标明该设备已由其保管使用。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应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报损申请单,经逐级领导审批后,方可核销。
4、严格对固定资产调拨的处理。固定资产发生调拨时,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由使用单位填写调拨申请单及调拨设备清单,经双方分局领导签章有效,使用部门不得自行处理。
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办公室,计会科、监审室同时参与对分局固定资产的管理,各司其职,互相牵制。计会科在搞好固定资产帐务管理的基础上协助办公室搞好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如购入或工程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固定资产,应办理入库,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对调出的固定资产应办理移交手续;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参加鉴定、清理;对保管、使用、维护不当所造成的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认真处理。在清查固定资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核实,保证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帐卡相符。监审室则负责对固定资产购入或工程改造的监督审计,并对固定资产责任人的离任交接进行监督。
四、运用系统,改进系统。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通用财产管理系统管理固定资产,该系统有原则性强、功能齐全、操作简捷、通用性强,安全性强、标准化强、技术先进等特点,但该系统运用于银行和医院的`财产管理,税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在规定和使用上都与其有差异,一些分类不适合税务系统的财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级科目分类太少,如土地、房屋、建筑物分类不包含园林绿化等二级分类,我们只能进行一级科目合并和新增二级分类等;
2、没有三级分类,象园林绿化工程等只能做总帐,分帐只能做附表,不能直接做卡片。
3、卡片中的折旧年限不正确,比如说汽车的使用年限是xx年,而卡片最长都只有8年。
4、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有的不适合税务系统的管理需要,需要进行调整,如房屋及建筑物卡片帐改成土地及房屋建筑物卡片帐、机械器具卡片帐改为专用设备卡片帐等。
5、固定资产卡片录入时科目不够,如办公楼土建部分含桩基工程,土石方爆破等十项,分类太细,系统只含一、二级分类,无三级分类,我们对这一类的固定资产采取整合成一张卡片,同时将第三级分类录入到该卡片的成套设备清单的方法予以解决。
系统的运用,能够简单,明了、直观的了解、管理固定资产,可随时、随机的了解单位的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去向和现状,解决了手工管理的复杂、无序、盲目等问题。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2007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财政部
日期:2007-01-18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发表评论】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益,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改制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变更,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及上级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订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批复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三)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有关资产损益的认定和资产清查结果的核实;
(四)根据工作需要,负责汇总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并向上级财政部门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五)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第七条 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审核或提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二)负责制订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并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审核汇总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
(四)根据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资产核实批复文件,组织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处理。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职责是:
(一)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本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二)负责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三)根据同级财政部门资产清查资产核实批复文件,进行账务处理,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四)负责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第九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应当设立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机构。
第三章 资产清查工作程序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但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进行的资产清查除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申请报告应当说明资产清查的原因、范围以及工作基准日等内容。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设立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机构,制订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二)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自查;
(三)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单位和特殊事项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查结果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
(四)行政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五)同级财政部门对有关资产损益进行认定,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核实;
(六)根据同级财政部门资产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七)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
主管部门组织或行政事业单位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直接委托。
第十三条 承担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与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执业能力。
第十四条 资产清查工作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作报告。主要反映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情况和结果,包括:本单位资产清查的基准日、范围、内容、结果,以及基准日资产及财务状况。
(二)数据报表。按规定格式和软件填报的资产清查报表及相关材料。
(三)证明材料。需申报处理的资产损益和资金挂账等情况,相关材料应当单独汇编成册,并附有关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四)审计报告。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五)其他需提供的备查材料。
第四章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第十六条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第十七条 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是指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理。
第十八条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第十九条 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行政事业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第二十条 损益认定是指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清理出来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第二十一条 资产核实是指财政部门在损益认定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予以审核批复。
第二十二条 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对于资产清查中发现的,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基本建设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在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要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损益的认定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的审核,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依法办事,严格把关,严肃工作纪律。
第二十七条 主管部门要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认真复核,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的全面、真实、准确。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要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第二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认真核实单位各项资产清查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单位资产损益按照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益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鉴证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配合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提供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必需的资料和线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正常执业。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检查或抽查。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在资产清查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的,不组织或不积极组织,未按时完成资产清查工作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对资产清查工作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重新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拒不完成资产清查工作的单位,财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有意瞒报、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资产清查中,采取私分、低价变卖、虚报损失等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申报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三十五条 社会中介机构及有关当事人在资产清查中与单位相互串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鉴证材料的,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对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审核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第三十八条 行政单位附属未脱钩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按照财政部有关企业清产核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有关资产损益认定和资产核实工作,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订。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第一节 前言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原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经批准,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指导和规范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编写了本指南,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使用。
第二节 资产清查目的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财政部门编制2008年及以后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第三节 资产清查范围
一、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三、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由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上报相关数据。
第四节 资产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
第五节 资产清查工作原则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财务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其中:
(一)对于近三年已经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允许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后,汇总上报。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过程中,首先由部门(单位)进行自查,然后请中介机构对清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各部门(单位)向财政部上报资产清查结果时,要同时上报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意见。参与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中介机构,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自行确定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
(三)经过清查后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四)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和实际情况,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六节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此次资产清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上述工作完成后,资产清查结果逐步核实。
一、单位基本情况的清理
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是指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应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理。
1、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全称、组织机构代码、财政预算代码、单位户数、单位性质、隶属关系、人员编制、人员数量及人员结构的清查。
3、要求:各单位应当依据机构编制等部门的批准文件,认真做好单位户数、人员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理。
二、账务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类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三、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财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以及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盘点进行监盘。
四、完善制度
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五、对于资产清查中发现的,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基建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第七节 资产清查主要依据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4、《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6、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制度、规定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八节 资产清查工作步骤
资产清查工作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资金核实,账务处理,总结整改完善制度等五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设立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职责。
2、对参加资产清查工作的单位进行户数清理。
3、研究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4、进行业务培训。
二、实施阶段
1、单位自查
(1)账务清理;
(2)财产清查;
(3)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进行鉴证;
(4)填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础表》,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撰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2、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
(1)会计师事务所要对各单位清理出来的各项损溢及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确认;
(2)会计师事务所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初稿;
3、材料上报
单位对“初稿”进行修改确认后,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撰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及准备有关备查资料,连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正式《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同级资产清查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
1、资产清查办公室撰写资产清查专项报告,对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
2、财政部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3、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第九节 资产清查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二、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客观公正出具审计报告和经济鉴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四、工作督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对本系统、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将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予以上报。财政部将通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简报等方式对全国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予以通报,并组织监督检查。
五、行政事业单位对在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要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十节 资产清查工作重点事项操作方法
一、单位自查中基本情况清理要点
工作目标:
各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对所属单位户数和编制及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工作内容:
1、户数清理是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主管部门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范围,并依据机构编制等部门批准单位成立文件等,对所属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户数情况进行清理核对,把应纳入范围的资产清查基本单位按隶属关系、单位性质进行汇总。
2、编制及人员状况的清理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定编人数、实际在编人员、离退休人员、临时人员等的清理,以及单位人员的编制状况(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其他编制)、在职状况(在职、离休、退休、带薪学习、等待分配、长休、内退、提前离岗等)、职务、级别等情况的清理。
学校、科研院所的人员清理还包括对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的清理,要对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中专技校生的人数情况进行清理核对,并按公助生、并轨生、自费生、委培生等分别登记。
3、对清理编制及人员状况进行登记后,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与有关档案及编制管理部门核定单位编制的批文相核对,保证编制及人员状况清理结果的真实、准确。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及清理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
1、工作目标: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2、工作内容:对各类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单位的各项内、外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工作方法: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4、单位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主要有:
(1)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2)会计技术性错误,如输错凭证、记错账等;
(3)截止基准日前的经济业务入账不及时;(4)收支挂账现象等;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方法和程序
1、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账务清理工作,即:对各部门、各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所有账户进行清理,以及各单位上下级间资金往来、存借款余额、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账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做好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人民币、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4、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理单位的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按照国家相关金融、财会管理制度规定,检查本单位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
5、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查单位的各项账外现金,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6、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对单位的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7、行政事业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三、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及清查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
1、工作目标:完成取证
2、工作内容: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和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主要是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的清查。
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鉴证。
3、工作方法:
在财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净资产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和核查,以及做好单位有关担保、出租、出借资产等事项的清理。
(二)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方法和程序
◆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指引
1、现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现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现金的清查以财务部门为主,具体清查工作由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进行。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现金清查明细表”,并与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说明。在非资产清查基准日进行盘点时,应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金额。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
③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现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设在金融机构的结算基本账户、一般账户、房改资金专户等。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以财务部门为主,房改和其他等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
③所有银行存款必须进行函证,函证范围包括所有清查基准日存在的所有账户。
④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明细表中的备注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3、有价证券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行政单位持有的全部有价证券。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有价证券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库存有价证券,并编制盘点表,确定其所有权权属。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有价证券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暂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暂付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暂付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暂付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暂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暂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划分暂付款余额的账龄构成,检查暂付款账龄划分结果是否正确。
③暂付款外部单位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对暂付内部单位款项应进行对账,并列入清查明细表有关栏目。对于经对账后双方结果不一致的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会计差错调整;对于通过账务清理和资产清查后仍有差错的款项,应由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确认损溢。
④查明暂付款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
⑤对于备用金的清查,应由备用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备用金盘点。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暂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5、库存材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材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主要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清查,由财务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分别填写“库存材料清查明细表”,并与库存材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财务部门库存材料明细账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的库存材料登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③参照“清查库存材料盘点表”,确定清查盘点日,制定妥善、周密的盘点方案,全面清查、盘点材料:
1)盘点前,整理材料的堆放、核对清查盘点日仓库实物明细账、是否与财务账面数之间存在差异。2)在库存材料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
3)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材料的状态,如存在毁损待报废的情况,作为清查日发现的情况。
4)确定清查日材料实际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后,应根据材料在清查基准日至清查盘点日之间所有增减变动的会计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倒扎,得出清查基准日材料的实物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
5)将清查基准日仓库实物明细账与库存实际数量进行核对,如有盘盈或盘亏差异,查明原因并在“库存材料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6)将倒扎得出的清查基准日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作为清查发现的其他情况列入“库存材料清查盘点表”。
7)编制“库存材料清查盘点表”。
<1> 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材料,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形成有关资料,作为申报库存材料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2>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材料,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3> 代保管材料由代保管单位协助清查,取得代保管单位提供的代保管材料清查盘点表及材料清查明细表;
<4> 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材料须编制库存材料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库存材料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5> 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库存材料清查明细表”编制。
6、固定资产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资产。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固定资产的清查由各单位资产使用部门负责,财务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财务部门填写各“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②各资产使用部门参照“清查固定资产盘点表”,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全面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与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进行核对,并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情况进行说明:
1)在实物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并在盘点中同时粘贴固定资产标签(牌),以便核对,对固定资产卡片中固定资产信息不全或存在错误的,要根据清查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2)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状态。
3)对实物盘点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清查日至基准日之间的变化)确定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及毁损等事项,在此基础上,完成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在“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中,对于各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毁损等状况须提供有关详细依据(如:技术鉴定资料),作为申报固定资产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③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门检查房屋产权证、车辆运营证等权属证明文件,明确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对于权属不清的固定资产需及时补办相关手续或专门提供依据上报。
④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资产须编制资产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条件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资产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资产清查汇总表”和“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填制。
7、应缴预算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至2006年7月2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预算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和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预算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8、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核对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9、暂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暂存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暂存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暂存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暂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暂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暂存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③查明暂存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需要自行调整的情况,并作相应记录。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暂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0、固定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固定基金的各项明细内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固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结合固定资产的检查,判断固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以及真实性完整性。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
11、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结余的各项明细内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12、收入、支出清查
(1)清查内容
2006年1-12月填报单位各种收入及支出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各项收入、支出项目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收支项目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13、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构筑物、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等有关数据填报(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构筑物、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结合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有关工作,对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构筑物、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由行政单位进行填报。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指引
1、现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现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现金的清查以财务部门为主,具体清查工作由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进行。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现金清查明细表”,并与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说明。在非资产清查基准日进行盘点时,应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金额。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
③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现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设在金融机构的结算基本账户、一般账户、房改资金专户等。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以财务部门为主,房改和其他等相关部分配合。
(1)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
③所有银行存款必须进行函证,函证范围包括所有清查基准日所在会计曾经有过存款的所有账户,包括余额为零和已清户的账户。
④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明细表中的备注说明。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3、应收票据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的应收票据科目中核算的全部内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为主,会同其他相关专业部门及相关人员共同清查。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收票据清查明细表”,并与应收票据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所有应收票据进行函证。
③检查有无逾期应收票据、未到期但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可能性不大的应收票据,如存在此情况应在清查明细表中说明。
④盘点库存票据,并在应收票据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核对,检查其有效性,并注意是否存在已作抵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收票据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应收账款的清算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收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应收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应收款项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偿还”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应收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在资产清查实际工作中,应收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查明原因,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核实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有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的、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以及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5、预付账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预付账款。(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预付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预付账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预付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预付账款必须按规定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采购,先销账”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预付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④检查长期挂账的款项的原因,区分预付账款的业务内容进行填列,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6、其他应收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收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其他应收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其他应收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其他应收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还款”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其他应收款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查明其他应收款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
⑤检查是否存在实质为潜亏挂账的款项,潜亏挂账一般是指支出的现金已经流出,该支出已经取得支出凭据,或虽未取得支出凭据但预计该支出在基准日后不会给单位带来任何现金流入的项目。
⑥ 核实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有无对方单位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对方单位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对这些情况所形成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⑦对于备用金的清查,应由备用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备用金盘点。
⑧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7、材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的材料。(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主要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清查,由财务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材料明细表”,并与材料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②财务部门材料明细账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的材料登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③参照“存货清查盘点指引”,确定清查盘点日,制定妥善、周密的盘点方案,全面清查、盘点材料:
1)盘点前,整理材料的堆放、核对清查盘点日仓库实物明细账,是否与财务账面数之间存在差异。2)在材料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
3)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材料的状态,如存在毁损待报废的情况,作为清查日发现的情况。
4)确定清查日材料实际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后,应根据材料在清查基准日至清查盘点日之间所有增减变动的会计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倒轧,得出清查基准日材料的实物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
5)将清查基准日仓库实物明细账与库存实际数量进行核对,如有盘盈或盘亏差异,查明原因并在“材料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6)将倒轧得出的清查基准日的毁损待报废的材料实际数量作为清查发现的其他情况列入“材料清查盘点表”。
7)编制“材料清查盘点表”。
<1> 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材料,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形成有关资料,作为申报库存材料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2>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材料,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3> 代保管材料由代保管单位协助清查,取得代保管单位提供的代保管材料清查盘点表及材料清查明细表;
<4> 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材料须编制材料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条件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材料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5> 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材料清查明细表”编制。
8、产成品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产成品。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主要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清查,财务部门配合。(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产成品清查明细表”,并与产成品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财务部门产成品明细账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的产成品登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③参照“存货清查盘点指引”,确定清查盘点日,制定妥善、周密的盘点方案,全面清查、盘点产成品:
1)盘点前,整理产成品的堆放、核对清查盘点日仓库实物明细账,是否与财务账面数之间存在差异。
2)在产成品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
3)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产成品的状态,如存在毁损待报废的情况,作为清查日发现的情况。
4)确定清查日产成品实际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产成品实际数量后,应根据产成品在清查基准日至清查盘点日之间所有增减变动的会计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倒轧,得出清查基准日产成品的实物数量以及其中的毁损待报废的产成品实际数量。
5)将清查基准日仓库实物明细账与库存实际数量进行核对,如有盘盈或盘亏差异,查明原因并在“产成品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6)将倒轧得出的清查基准日的毁损待报废的产成品实际数量作为清查发现的其他情况列入“产成品清查盘点表”。
7)编制“产成品清查盘点表”。
<1> 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产成品,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形成有关资料,作为申报库存材料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2>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产成品,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3> 代保管产成品由代保管单位协助清查,取得代保管单位提供的代保管产成品清查盘点表及产成品清查明细表;
<4> 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产成品须编制材料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产成品及数量予以确认;
<5> 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产成品清查明细表”编制。
9、对外投资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具体包括国库券和其他各种债券以及以各种方式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对外投资的清查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对外投资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实对单位进行投资的合同、协议、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投资的真实性,必要时对投资方式及金额进行函证。
③盘点库存有价证券,并编制盘点表,确定其所有权权属。
④检查是否存在库存债券为已提供质押或受到其他约束的情况并进行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对外投资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0、固定资产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资产。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固定资产的清查由各单位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财务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财务部门填写各“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各资产使用部门参照“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指引”,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全面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与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进行核对,并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情况进行说明:
1)在实物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并在盘点中同时粘贴固定资产标签(牌),以便核对,对固定资产卡片中固定资产信息不全或存在错误的,要根据清查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2)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状态;
3)对实物盘点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清查日至基准日之间的变化),确定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及毁损等事项,在此基础上,完成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在“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中,对于各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毁损等状况须提供有关详细依据(如:技术鉴定资料),作为申报固定资产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③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检查房屋产权证、车辆运营证等权属证明文件,明确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对于权属不清的固定资产需及时补办相关手续或专门提供依据上报。
④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资产须编制资产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条件的各单位需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资产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填制。
11、无形资产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实质上拥有所有权的专利、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计算机软件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无形资产清查明细表”,并与无形资产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实无形资产的相关权属证明资料。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无形资产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2、借入款项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借入款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借入款项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所有借款进行函证。
③检查借款合同、协议及授权批准或其他有关资料和收款凭证,确认其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④对预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挂账的原因,并做出记录。
⑤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3、其他应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付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并于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其他应付款必须按规定进行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检查是否存在借方余额的项目,并结合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双方同时挂账的项目。
④检查是否存在未及时入账的其他应付款。
⑤对其他应付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未结的其他应付款及其原因。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4、应缴预算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预算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预算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5、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6、应交税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交税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应交税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对期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
③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若有)、有关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若有)、税务代理机构专业报告(若有)、纳税申报有关资料等,并与上述明细表及账面情况进行核对。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7、事业基金的检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于已完项目拨入专款结余形成的事业基金,检查该项目相关文件及对于项目结余处置的相关批准文件、相关规定,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③对于对外投资中形成的事业基金,结合对外投资的审查,检查相关合同、协议,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④根据当期期末未分配结余数额,确定应转入事业基金的数额。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
18、固定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固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结合固定资产的检查,判断固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完整性。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
19、专用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专用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专用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专用基金的计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各种专用基金是否均按照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各单位是否编制收支计划,支出是否超出资金规模。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20、事业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事业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1、经营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经营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经营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经营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2、收入、支出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12月填报单位各种收入及支出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各项收入、支出项目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收支项目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3、在建工程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基本建设情况。(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并与暂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项在建工程项目预算及批准文件,确定各项资金用度是否按预算执行;检查各项在建工程是否单独设置账户独立核算;检查各在建工程项目其验收、处置是否符合规定。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4、未完项目成本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未完科研项目成本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未完项目成本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科研事业单位各项未完科研项目成本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未完项目成本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未完项目成本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实物清查指引
1、存货清查盘点指引
(1)盘点总体要求
清查范围内各单位主管领导、存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对盘点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为便于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存货资产的实际情况必须成立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存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若干人组成的存货盘点工作小组,使盘点工作有专人负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总体时间要求,各单位作出本单位的盘点计划并上报本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
参加盘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盘点计划规定的盘点程序步步到位,对存货进行分类、标识、核对,填写盘点清查明细表;对盘盈盘亏、长期积压、报废的存货必须查明原因并以文字说明。财务部门牵头,根据盘点的实际情况,编制盘点汇总表及文字说明材料,由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盘点汇总表及文字说明材料上签字,确认盘点结果。
盘点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2)盘点基准日
盘点基准日为:2006年12月31日
(3)盘点范围
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所有存货(行政单位为库存材料、事业单位为材料与产成品)。对于在各单位仓库中存放的所有权属于第三方单位的存货,在进行盘点准备工作时须将该部门存货单独摆放,贴标签明示并在中介机构审验时提供相关依据;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本单位的存货须编制存货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条件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存货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4)盘点时间
各单位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总体时间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盘点的时间,单位中各部门的盘点时间必须统一。
(5)组织与实施
①盘点人员的组织
各单位需根据盘点总体要求成立盘点工作小组,至少有一名主管领导进行统一协调工作,确保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所有参与盘点工作的人员应被分为若干盘点工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②盘点准备工作
1)在进行盘点工作之前,各单位财务人员应对存货账务进行清理,补记盘点截止日之前尚未登记的存货出入库记录,保证存货账务记录的完整性;
2)仓库保管人员需对存货进行清理,应做到分类码放、整齐有序。另外,核查仓库台账,保证台账记录的完整性;
3)绘制存货存放位置图,标明各仓库位置及存放的存放项目,以保证进行盘点时不重不漏; 4)印制盘点标识及连续编号的盘点表;
5)明确盘点方法,对于需要使用计量器具盘点的存货应明确指出并规定计量方法,准备相关计量器具;
6)将第三方存放于本单位的存货单独摆放,标签明示;
7)与为本单位保管存货的第三方单位取得联系,确定盘点事宜或发送函证;
8)实施实地盘点工作之前召开盘点工作布置会,使所有参与盘点工作人员了解盘点计划内容。
③实地盘点工作
各单位盘点工作人员在进行盘点时应认真进行清点,对已盘点存货做“已盘点”标识,填写清查盘点表,保证所有存货均被清点。另外,在实地盘点时注意观察存货状态,在盘点表相关栏目中进行注明,为财务部门填写资产清查明细表提供依据。
在各盘点小组完成盘点工作后,盘点小组应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对盘点工作进行抽查复核,确保盘点工作质量。
④盘点结果的确认
1)盘点表需经盘点人员及存货保管人员共同签名,确认盘点结果;
2)盘点结束后,将盘点表、仓库存货台账、财务存货账进行核对,考虑盘点截止日至盘点日存货的变化情况,倒轧出盘点截止日存货的数额,确定盘盈盘亏;对积压报废存货亦需做倒轧调整; 3)对盘盈盘亏、积压、报废存货需查明原因,做文字说明并提供技术鉴定资料;
4)编制盘点汇总表及上报本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的文字说明材料,由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仓库部门负责人等签字确认;
5)根据盘点表填报存货清查明细表,其中,清查账面数为存货项目在清查截止日的账目价值,盘盈作为清查增加,盘亏及毁损待报废等作为清查减少。
⑤盘点总结工作
各单位在存货盘点工作结束后,需认真总结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制订改进措施,提高存货管理的水平。
(6)报送材料
各单位在此次盘点工作中需报送以下材料:
①根据本指引及本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对存货盘点的要求及安排,制订具体的盘点方案,及时上报本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
②盘点汇总表及盘点文字说明材料。
2、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指引
(1)盘点总体要求
清查范围内各单位对盘点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为便于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必须成立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使盘点工作有专人负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总体时间要求,各单位做出本单位的盘点计划并上报本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
参加盘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盘点计划规定的盘点程序步步到位,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工程物资进行分类、标识、核对,填写盘点明细表;对盘盈、盘亏、毁损及报废的资产必须查明原因并以文字说明。财务部门牵头根据盘点的实际情况,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汇总表及文字说明材料,由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等在盘点汇总表及文字说明材料上签字,确认盘点结果。
盘点工作必须按照资产清查办公室的时间要求进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2)盘点基准日
盘点基准日为:2006年12月31日
(3)盘点范围
所有权属于各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存放于各单位的所有权属于第三方单位的以上资产,在进行盘点准备工作时须单独摆放,贴标签明示并在中介机构审验时提供相关依据;对于在第三方单位存放的所有权属于本单位的以上资产须编制资产项目清单,具备实地清点条件的各单位须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清点,无法进行现场清点的,应通过发函等方式由第三方单位对资产项目及数量予以确认。
(4)盘点时间 各单位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总体时间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盘点的时间,本单位中各部门的盘点时间必须统一。
(5)组织与实施
①盘点人员的组织
各单位需根据盘点总体要求分别或统一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至少有一名主管领导进行总的统一协调工作,确保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所有参与盘点工作的人员应被分为若干盘点工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②盘点准备工作
1)在进行盘点工作之前,各单位财务人员应对资产账簿进行整理,补记盘点截止日之前尚未登记的相关记录,保证资产账簿记录的完整性;
2)根据资产清查办公室要求单独编制固定资产资产清查计划,以保证清查工作的持续性; 3)根据本指引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固定资产清查程序,特别关注对房屋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的清查,有任何问题应及时上报资产清查办公室; 4)准备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填列账面数; 5)印制资产清查专业标签;
6)清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设备采购合同、房屋产权证、车辆行驶证等权属文件;
7)明确从账到物、从物到账的盘点方法,对于需要使用计量器具盘点的资产项目应明确指出并规定计量方法,准备相关计量器具;
8)将第三方存放于本单位的资产单独摆放,标签明示;
9)与为本单位保管资产的第三方单位取得联系,确定盘点事宜或发送函证;
10)结合本指引,明确各专业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盘点工作中的职责、相互配合的要求,将盘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参与部门,每个参与的工作人员;在实地盘点工作前召开盘点工作会,使所有参与盘点人员了解盘点计划内容。
③实地盘点工作
各单位盘点工作人员在进行盘点时应认真进行清点,对已盘点资产粘贴财产清查标签或其他盘点标识,填写盘点表,保证所有资产均被清点。另外,在实地盘点时注意观察资产的实物状态,在清查盘点表相关栏目中进行注明。
④盘点结果的确认
1)对实地盘点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清查截止日至盘点日的变化;
2)将财产清查明细表、资产卡片、财务账进行核对,初步确定盘盈盘亏数额; 3)对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各项资产需查明原因,提供技术鉴定资料及做文字说明; 4)在以上基础上完成清查明细表;
5)清查明细表需经相关人员共同签名,确认盘点结果;
6)编制上报资产清查办公室的文字说明材料,由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等签字确认。
⑤盘点总结工作
各单位在盘点工作结束后,需认真总结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制订改进措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6)报送材料
各单位在此次盘点工作中需报送以下材料:
①根据本指引及资产清查办公室对资产盘点的要求及安排制订具体的盘点方案,及时上报资产清查办公室。
②盘点文字说明材料。
③盘盈、盘亏的技术鉴定资料及盘点表存档,待中介机构审验。
四、重要项目清查损溢证据要求
◆行政单位
(一)现金清查损溢应提供证据:
1、经出纳员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应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2、出纳员对于长短款的说明及相关单位内部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二)银行存款清查损溢应提供证据:
1、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
2、银行已收、单位未收款项经清查拟作为收益的,应提供对方不再追索的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三)暂付款清查损溢应提供证据:
1、债务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有关文件资料(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2、债务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其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当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
3、逾期不能收回的暂付款,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还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应取得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4、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暂付款,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
5、在逾期不能收回的暂付款中,单笔数额较小或特定行业的特定事项,不足弥补清收成本的,由单位财务及相关部门说明情况;
6、逾期三年的款项,具有单位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要有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出具债务人已资不抵债的鉴证证明和连续三年亏损的经济鉴证证明;
7、逾期三年的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的,要取得境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
8、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要有根据单位管理权限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的收款证明;
9、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10、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四)库存材料清查损溢应提供证据:
清查库存材料时,对于发生的如下情况应分别进行处理:
1、清查库存材料的数量时发现盘盈、盘亏应提供:
(1)库存材料盘点汇总表(包括盘盈、盘亏的数量、金额等);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3)其他应附报材料。
①库存材料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详细说明;
②盘盈库存材料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或相近库存材料采购发票价格或其他确定依据(如:社会中介机构的估价报告资料);
③盘亏库存材料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明细资料、单位内部有关责任部门审定结果和审批文件;
④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2、对报废、毁损的库存材料,将报废、毁损库存材料的账面价值扣除赔偿后的净损失,依据下列证据,确认损失:
(1)单项金额较小的库存材料,由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证证明;
(2)单项金额较大的重要库存材料,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其他应附报材料:
如单位内部关于库存材料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核批文件。
3、被盗的库存材料,将其被盗库存材料的账面价值,扣除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如下证据,确认为损失: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2)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3)单位保卫部门、上级部门的审批资料等。
(五)有价证券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基准日证券经纪机构的股票、债券、基金对账单;
2、经保管人确认的有价证券盘点表(倒推至基准日);
3、有价证券保管人对于盘盈、盘亏的说明及审批;如为盘盈,还应提供有价证券的复印件;
4、如果被投资单位或投资款项管理单位已经宣告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理整顿而导致停业的,在取得相关政府批文、正式公告等依据的情况下,确认投资损失;
5、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6、因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还需赔偿金额说明,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六)固定资产清查损溢应提供证据:
1、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作为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固定资产盘点表(包括盘盈的数量、金额等);
(2)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单位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2、对盘亏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
(2)盘亏情况说明(单项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固定资产盘亏,单位有关部门要逐项做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4)单位内部有关审批文件等。
3、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2)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由单位作出专项说明,应当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部门或机构进行鉴定,出具的鉴定材料;
(3)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4)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5)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对被盗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单位内部有关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七)主要负债项目
对主要负债项目清查损溢应提供以下证据
1、债权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有关法律文件证明资料,作为财产收益申报;
2、债权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财产收益申报;
3、未入账的负债,单位应提供相关合同、协议及会计凭证,并提供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事业单位
(一)现金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经出纳员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应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2)出纳员对于长短款的说明及相关单位内部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二)银行存款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
(2)银行已收、单位未收款项经清查拟作为收益的,应提供对方不再追索的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三)应收款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相关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务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有关文件资料(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2、债务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其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当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
3、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还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应取得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4、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
5、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或特定行业的特定事项,不足弥补清收成本的,要由单位财务及相关部门说明情况,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6、逾期三年的款项,具有单位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要有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出具债务人已资不抵债的鉴证证明和连续三年亏损的经济鉴证证明;
7、逾期三年的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的,应取得境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
8、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应有根据单位管理权限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的收款证明;
9、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10、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四)存货(材料及产成品)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盘盈、盘亏的存货应提供证据:
(1)存货盘点汇总表(包括盘盈、盘亏的数量、金额等);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3)其他应附报材料:
①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详细说明;
②盘盈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或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其他确定依据(如:社会中介机构的估价报告资料);
③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明细资料、单位内部有关审批文件;
④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2、报废、毁损的存货应提供证据:
(1)单项金额较小的存货,由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证证明;
(2)单项金额较大的重要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其他应附报材料:
如单位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核批文件。
3、被盗的存货应提供证据: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3)单位保卫部门、上级部门的审批资料等。
(五)对外投资清查损溢应提供以下证据:
1、有价证券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基准日证券经纪机构的股票、债券、基金对账单;股权投资的权属证明;
(2)经保管人确认的有价证券盘点表(倒推至基准日);(3)有价证券保管人对于盘盈、盘亏的说明及审批;如为盘盈,还应提供有价证券的复印件;
(4)如果被投资单位或投资款项管理单位已经宣告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理整顿而导致停业的,应取得相关政府批文、正式公告等依据。
(5)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6)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2、对外其他投资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投资损失是指各单位发生的不良股权和债权投资造成的损失。对清理出的不良投资,应逐项进行原因分析,并有确凿的合法证据;
(2)被投资单位已被宣告破产、清算、被撤销、关闭或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等,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应取得下列证据:
①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清算报告;
②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
③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3)对按会计重要性原则参股投资项目金额较小,被投资单位资不抵债并连续经营亏损3年以上的,应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出具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并连续3年亏损的经济鉴证证明。
(六)固定资产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提供证据:
(1)固定资产盘点表(包括盘盈的数量、金额等);
(2)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单位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2、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提供证据:
(1)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
(2)盘亏情况说明(单项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固定资产盘亏,单位有关部门要逐项做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4)单位内部有关审批文件等。
3、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提供证据:
(1)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2)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由单位作出专项说明,应当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部门或机构进行鉴定,出具的鉴定材料;(3)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4)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5)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被盗的固定资产应提供证据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单位内部有关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七)无形资产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事业单位清查出的无形资产损失,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或者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认定为损失。
(八)主要负债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权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有关法律文件证明资料;
2、债权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相关法律文件;
3、未入账的负债,单位应提供相关合同、协议,并提供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五、中介机构审核阶段
1、会计师事务所要对各单位清理出来的各项损溢及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确认;
2、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社会中介机构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对申报有资产损溢的单位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六、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内容及要求(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的情形
1、单位虽然取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2、单位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投资损失;
3、单位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位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如适用)的报废、损毁;
4、单位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5、单位各项资金挂帐损失。
(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应实施的必要程序
1、督促和协助单位及时取得相关损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在单位难以取得相关损失及资金挂帐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时,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单位提供相关损失的内部证据;
3、社会中介机构赴工作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相关调查资料;
4、根据收集的上述材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的发生事实和可能结果进行鉴证;
5、通过认真核对与分析计算,对单位相关损失的金额进行估算及确认;
6、对收集的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形成经济鉴证材料;
7、出具鉴证意见书。
(三)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应符合的要求
1、对于单位的相关损失应按照类别逐项出具鉴证意见;
2、鉴证意见应当内容真实、表述客观、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在单位损失经济鉴证工作中,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查阅单位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勘察业务现场和设施,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与核实;对单位故意不提供或者提供需加会计资料和相关损失证据的,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有权对相关损失不予鉴证或者不发表鉴证意见。
七、上报资产清查材料
(一)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1、各主管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并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资产清查报表数据应以包括所属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树型结构上报;
2、省财政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本地区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
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向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上报所属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专项审计报告,以及省财政部门根据其管理需求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
正式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主审所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二)经_____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损失情况
(三)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三、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四、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第十一节清查损溢证据的总体要求及索引号编码规则
一、清查损溢证据总体要求
(一)在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资产损溢的认定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对各项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核实和认定都必须取得合法证据。合法证据包括: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3、特定经济行为的单位内部证据。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要认真组织做好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有关证明的取证与证据甄别。在取得各项相关证据和资料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真甄别各项证明材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承担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要对单位提供的各项证据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和确认。
(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对清理出的各种账外资产以及账外的债权、债务等情况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详细说明,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及时调整入账。
二、申报财产清查损溢需取得以下证据
(一)特定经济行为的单位内部证据,是指单位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申报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1、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2、有关资产清查盘点表;
3、有关资产原始价值的证明;
4、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及协议;
5、报废、毁损资产由单位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6、单位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7、内部专项审计报告及相关的请示、批复;
8、其他内部报告。
(二)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指单位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专业鉴定等部门依法出具的与本单位资产所有权及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批复、立项文件;
2、有关部门资产划转调拨文件;
3、有关部门颁发的资产产权证明文件,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等;
4、司法机关的裁决或裁定;
5、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6、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7、单位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8、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9、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10、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11、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专业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三、证据的收集上报
各单位在填列资产清查基础表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取得并复印以上证据,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统一布置进行上报。
四、证据的审批
所有拟作为本次资产清查申报的资产损溢,应根据权限要求进行审批。
(一)由经办人所在部门主管人员、填报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清查损溢的事项和依据。
(二)各单位的重大财产损失证据必须按照统一的要求上报上一级主管单位审核后上报。
五、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文件规定的,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内容执行;与纠纷方尚未达成一致的,提出原则处理意见,报经资产清查办公室批准进行处理。实际清查中历史问题的影响作为单独事项全面清理,并将清理情况全面逐级上报,并根据资产清查办公室统一要求进行处理。
六、资产清查损溢证据索引号编码规则
资产清查损溢证据应按照索引号编码规则有关要求进行排序,并统一装订成册。资产清查损溢证据索引号编码由单位性质、财政预算编码、会计科目编码、证据序列号编码四部分组成。以下详细说明编码规则:
(一)单位性质
分别以数字1、2,代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二)财政预算编码
指单位在财政预算部门的编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编制,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一级预算单位代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自行编列。地方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和部门,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
(三)会计科目编码
会计科目编码按会计科目统一制定,主要依据会计科目的拼音首位字母,编码如下:
◆行政单位
资产类
现金 XJ 2 银行存款 YHCK 3 有价证券 YJZQ 4 暂付款 ZFK 5 库存材料 KCCL 6 固定资产 GDZC 负债类
应缴预算款 YJYSK 8 应缴财政专户款 YJCZZHK 9 暂存款 ZCK 净资产类
固定基金 GDJJ 11 结余 JY 收入类
拨入经费 BRJF 13 预算外资金收入 YSWZJSR 14 其他收入 QTSR 支出类
经费支出 JFZC 16 拨出经费 BCJF 17 结转自筹自建 JZZCZJ ◆事业单位
现金 XJ 2 银行存款 YHCK 3 应收票据 YSPJ 4 应收账款 YSZK 5 预付账款 YFZK 6 其他应收款 QTYSK 7 材料 CL 8 产成品 CCP 9 未完项目成本 WWXMCB 10 对外投资 DWTZ 11 固定资产 GDZC 12 无形资产 WXZC 13 其他资产 QTZC 主要负债项目
借入款项 JRKX 15 应付票据 YFPJ 16 应付账款 YFZK 17 预收账款 YSZK 18 其他应付款 QTYFK 19 应缴预算款 YJYSK 20 应缴财政专户款 21 应交税金 YJSJ 22 其他负债 QTFZ 净资产类
事业基金 SYJJ 24 固定基金 GDJJ 25 专用基金 ZYJJ 26 事业结余 SYJY 27 经营结余 JYJY 28 其他净资产 QTJZC 收入类
财政补助收入 CZBZSR YJCZZHK 30 上级补助收入 SJBZSR 31 事业收入 SYSR 32 经营收入 JYSR 33 附属单位缴款 FSDWJK 34 其他收入 QTSR 35 地勘工作拨款 DKGZBK 支出类
拨出经费 BCJF 37 拨出专款 BCZK 38 专款支出 ZKZC 39 事业支出 SYZC 40 经营支出 JYZC 41 成本费用 CBFY 42 销售税金 XSSJ 43 上缴上级支出 SJSJZC 44 对附属单位缴款 DFSDWJK 45 结转自筹基建 JZZCJJ 46 地勘工作支出 DKGZZC
(四)证据序列号编码由纳入资产清查范围的申报单位自行制定,统一由XXXX四位数字构成,对于每项损溢从0001开始排列。
(五)证据索引号编码举例 1、1001106-KCCL-0005 该笔证据为财政预算代码001060的行政单位XX单位申报的库存材料损失第0005号证据。2、2014212-GDZC-0011 该笔证据为财政预算代码014212的事业单位XX单位申报的固定资产损失第0011号证据。
(六)编制证据索引号编码的注意事项
各单位所有申报证据与它的证据索引号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它的证据索引号是唯一的,不允许出项重复索引号现象。
第十二节 资产清查工作审计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顺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任务,会计师事务所应组织业务的骨干参与资产清查工作。根据资产清查的目的及特殊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资产清查工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财务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执行确定。
二、审计目的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规定,资产清查的审计目的是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在行政事业单位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全面清查资产、负债及收支的基础上,对相关会计记录和资料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资金挂账的准确性、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
三、审计范围
(一)被审计单位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包括: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上报相关数据。
(二)审计资料范围
1、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
2、各单位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
3、各单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相关文件等。
4、各单位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及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
证明材料。
5、资产清查审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
四、审计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协助、配合资产清查部门做好政策、规定解释;协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要完成对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工作,并出具各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汇总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单位申报的损溢及经济鉴证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意见。
五、工作要求
(一)资产清查工作机制
财政部门与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固定联系人制度与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1、定期沟通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具体按照本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执行)将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各参审所(审计小组)目前的工作进度,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资产清查部门协调的事项。
如遇重大问题,财政部门可随时召集会议。
2、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总负责人和对各单位进行审计的项目负责人。
3、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各项目小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紧急的、需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及协调处理的问题,经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清查审计总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后,以重大问题报告的形式随时向财政部门提交。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职责
1、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咨询和指导;
2、按照资产清查部门制订的总体审计方案完成专项审计工作;
3、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交事务所经济鉴证证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有关资料;
4、完成资产清查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审计主要依据
(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5、《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6、《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规范性文件: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2、组织资产清查的组织单位制定的相关文件
七、审计方法
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检查、计算、询问等审计方法。
1、银行存款、往来款项、投资及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对于银行存款及借款要求全部进行函证。
2、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
3、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要求一笔一审。
八、重点审计领域
(一)资产类
1、货币资金
主要是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1)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当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应说明原因;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及现金倒轧表;对库存外币依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价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备用金余额加上各项支出凭证的金额应等于当初设置备用金数额,对单项备用金余额较大的,应由持备用金的相关人员予以签字确认。
(2)对银行存款,主要清查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外汇账户、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检查各单位在开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该单位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价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A.存款明细要依不同银行账户分列明细,应当区分人民币及各种外币; B.定期存款应当索取银行定期存款单予以检查,并取得复印件; C.各项存款应当由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如询证函回函、对账单等; D.外币存款应当按外币币种及银行分列; E.银行存款列有利息收入时应当详加注明。
2、应收款项(暂付款)
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1)清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暂付款)时,索取各单位与对方单位金额核对一致的对账确认单或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款项,要查明原因,了解催收情况。中介机构要做好有关取证工作;
(2)索取各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明细表,对借款金额较大的应由该个人签字确认;
(3)分析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龄、检查回函确认或不确认的情况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3、对外投资(1)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基金进行清查,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2)对其他单位投资的清查,索取有关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成本、所占股权比例、历次分红情况等;
(3)对已纳入汇总、合并范围的法人主体,需单独进行资产清查,编制资产清查报表并出具资产清查报告。
4、存货(库存材料)
存货的清查范围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要求各单位配合中介机构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原则上要求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
(2)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可以进行实地盘点或向对方单位实施询证,并查明未收回原因,检查各单位催收情况及是否按规定作价转让;
(3)代保管物资要各单位提供代保管单位确认的清查明细表;
(4)重点核实存放时间长、闲置、毁损和待报废的存货。
5、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要求各单位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1)对固定资产要检查固定资产原值、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固定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
(2)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单位账面记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
(3)对临时借出、调拨转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的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要求各单位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4)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明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相关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
(6)对批量购进的单位价值低的图书等,如果被资产清查单位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二)负债类
负债的清查包括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账外负债,要求核查负债的性质、种类、金额和合法性。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为本次清查资产损溢处理。
1、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包括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借入款项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向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单位发函询证;索取相关借款协议或财政部门、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核实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借款利率;测算借款利息计提是否充分,有无欠息与逾期未还情况,如有欠息是否已足额预提。
2、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如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规定上缴预算的款项。应缴预算款清查时重点关注是否按照财政规定的缴款方式、缴款期限及其他缴款要求及时办理缴库,有无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的现象。
3、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列示明细。核查重点同“应缴预算款”。
4、应付款项(暂存款)
应付款项(暂存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应按暂存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列示明细;与对方单位进行对账,核实金额和性质。重点关注是否将应纳入单位收入管理款项列入暂存款项,是否存在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结算的情况。
5、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按应交纳的税费种类列示明细;查阅相关纳税认定、纳税通知、纳税优惠等文件;核对有关会计期间完税证明,对期末未交税金余额复核其是否正确,列示是否允当;关注是否存在税收罚款的情况。
(三)收支类
收支类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资产清查期间的收支数额是否真实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情况,对重大跨期现象予以调整。
(四)其他事项
1、各单位资金往来
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要求各单位做好内部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要做到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往来关系清楚、资金关系明晰。
单位内部往来款项原则上不能作为资产清查损溢申报。但为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控制单位的“家底”,如实反映单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内部的单方挂账在同时取得下列证据时可以作为资产清查损溢:
(1)单方挂账产生的内部证据,包括: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形成单方挂账的详细原因;
(2)债务方提供的不承认此笔挂账的理由;
(3)中介机构对该笔挂账的经济鉴证证明。
2、资产损溢
中介机构在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损溢,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政策的规定予以确认; 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制度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3、文物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固定资产,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管理和收藏的单位负责清查登记。对文物原则上只登记实物量。一些有价文物可以按照国家文物局、财政部(89)文物计字第877号文发布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第28条的规定办理:“对现有文物藏品,凡能够估价的都要估价入账;无法估价的,可登记品种、等级和数量。对于新征集的文物,应按实际收购金额入账;对接收捐献的文物可估价入账”。
4、或有事项
审阅对外借款合同、协议等,以发现对内或者对外的或有负债、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线索,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编制情况说明。
九、审计关注的重点
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审计质量,确定本次资产清查的审计重点如下:
1、按申报金额排序,重点关注盘盈及报损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项目
资产清查的重点应放在单笔报损金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报损项目上。具体操作时可先对各单位通过初步自行清查提出的拟申报盘盈及报损清单中按金额及证据情况分为ABC三类,A类是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或比较特殊可能需个案沟通处理的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予以重点关注,督促各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取证,收集材料,并积极与资产清查部门沟通;C类是金额不大或性质不重要的项目,对于此类项目,可予以适当关注;B类是界于A类与C类之间的项目,予以一般关注。
2、保证时间进度
会计师事务所按资产清查时间进度和审计内容制定审计计划,保证资产清查工作按期完成。
3、其他关注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关注已交付使用但长时间未转固的基建工程、以及已报废、毁损或丢失未销账的固定资产情况,同时应对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等情况进行必要关注。
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
1、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质量,资产清查部门向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事项下发审计工作要求,各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要求及时提交有关资料。
2、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工作总体进度,各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就审计工作进度、重大事项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沟通。
3、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重大问题的及时反馈、汇报机制,资产清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资产损溢,与规定的标准不相符的,要及时将问题反馈、报告给同级财政部门。
重大问题主要包括:
(1)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人员意见不一致的重大损溢申报;(2)难以评估确定价值的资产;(3)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产权归属不清、有争议的资产等问题;(4)与资产清查部门要求报告不一致的事项;(5)任何影响资产清查报告期限的事项;(6)其他重大问题。
4、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要求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如未申报任何清查损溢,参审所仍应按要求出具报告)、管理建议书和重要事项报告等上报资料及时报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包括纸版、电子版和报表数据库)。报送的资料要求签章齐全、装订成册,索引号、页码标示规范、清晰。
5、各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必须有相当的审计经验,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熟悉资产清查政策,能充分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将负责审计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及其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资料及时报给同级财政部门。
十一、审计费用
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