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2:0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第一篇: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优化海洋经济增长、提升沿海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切实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现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如下: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管海用海水平

1.抓紧修编《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威海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区划规划,健全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的海洋空间和资源规划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布局安排。严格做好区划规划的落实,切实发挥规划支持新兴产业、控制过剩产业的作用。

2.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围填海管理的意见》等海洋开发管理的各项制度,研究制定《威海市沙滩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落实岸段负责、定期巡查、跟踪监管等制度,开展海域、海洋环境、海岛和打击盗采海砂等专项行动,及时查处海洋违法行为。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发挥远洋渔业的基础优势,在加快已申报远洋渔船的批准和建造的同时,引导近海捕捞大型渔船从事远洋捕捞。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整合等途径,培育发展大型远洋渔

业集团,建立完善远洋渔业产业链,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大力实施海洋生态牧场建设,依靠科技支撑和资本投入,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 科学利用海洋资源。

2.依托现代渔业龙头企业和渔业成长型企业,集中建设海洋牧场、标准池塘、浅海设施、工厂化养殖、渔港经济、休闲渔业等现代渔业园区,围绕海洋渔业产业链的打造,向上延伸选种育种、养殖技术开发,向下延伸副产品综合利用、渔业物流、品牌推广,向外延伸产品研发、设计包装、渔机装备、饲料研发等,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做长做粗产业链条,引导渔业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产业带动型转变

3.拓展渔业休闲娱乐功能,利用现有港口、码头、海岸、海岛、人工鱼礁区和养殖区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规划建设一批海钓基地项目,成立专业游钓俱乐部,推动我市海洋游钓业快速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品牌增添新的亮点。

三、加大保护力度,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1.加强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围绕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境特点,继续做好我市6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和13处国家级渔业种质保护区能力建设工作,重点在管理思路、工作方法上搞创新,积极开展保护区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海西头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申报工作,在已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评审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国家海洋局,争取今年获得批复。

2.抓好九龙湾、小石岛、刘公岛等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实施,通过沙滩整治、退堤还海、退养还滩、湿地建设等措施,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改善海岸景观。积极沟通国家海洋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厅,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争取更多的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资金向我市倾斜,确保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等项目获得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扶持。

四、强化能力建设,服务海洋生态文明

1.以国家海洋局小石岛标准站、刘公岛和小石岛两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一批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为抓手,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充实仪器设备、完善监测手段,加快实验室及办公场所建设;修订、扩充、完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在完成常规性监测任务的同时,重点做好人工鱼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砂质岸滩监测等一批生态修复专项效果监测。

2.加快推进国家海洋局小石岛标准站建设,完成浮标、浅标等观测仪器设备购置。针对我市海洋观测预警报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海洋观测预报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海洋观测预警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立足民生需求,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增加预报发布内容和范围,在现有电视台单一播报的基础上,丰富预报产品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

3.以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提升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污染治理处置、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和海洋保护社会参与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热爱海洋、支持和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改善,确保海洋生态安全。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3年7月16日

第二篇: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对策探讨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对策探讨

周克仪,田存梅

1(1.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2.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下游地区,20世纪后半世纪下游生态日益恶化,以成为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本文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黑河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对策;措施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黑河流域范围界于东经97°~102°、北纬37°50′~42°40′之间,流域总面积为14.29万km2,其中青海省为1.04万km2,甘肃省为6.18万km2,内蒙古自治区约为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km。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为350m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km,面积2.56万km2,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km,面积8.04万km2,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mm,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为3446小时,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mm,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2 生态状况及主要生态问题

2.1 生态状况

黑河流域上游土地面积1万km2,其中高山地面积占72 %,河流台地占27 %,绿洲丘陵占1 %,该地区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中游地区土地面积2.56万km2,其中戈壁沙漠占31 %,土质滩地占29 %,绿洲占24 %,低山丘陵占16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人工绿洲发育;下游是流域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现有土地面积8.04万km2,90 %为戈壁沙漠和剥蚀残山,其中近一半是沙漠化土地,绿洲仅占6 %。

黑河流域水质状况较好,但中游地区部分河段水质已有下降趋势。据1998年对洪水河、梨园河、黑河干流、山丹河共589km河段水质评价的结果,Ⅰ至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段长的85.4%,Ⅳ类、Ⅴ类水河长占14.6%。2.2 主要生态问题

由于中游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土地沙漠化、植被退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在全流域范围内迅速发展,尤以流域下游情势更为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到下游荒漠绿洲的生存,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威胁。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分述如下:

上游地区主要是森林带下限退化和天然林草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流域内祁连山地森林区,90年代初森林保存面积仅100余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减少约16.5%,森林带下限高程由1900m退缩至2300m。

中游地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环境污染等。具体表现在:中游部分地区如金塔、高台等地在1990年以来沙漠化仍呈扩展趋势;盐碱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水污染严重且呈发展态势。由于大量垦荒造成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尚存草地由于高强度过牧而退化严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导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连锁反应。

下游地区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表现在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源、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下游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100天增加到目前的近200天,西居延海、东居延海先后干涸,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胡杨、沙枣和柽柳等面积减少了86万亩;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大于70 %林灌草甸草地减少了约78 %,而覆盖度小于30 %的荒漠草地和戈壁、沙漠面积增加68 %;据TM影像资料,额济纳旗植被覆盖率小于10 %的戈壁、沙漠面积平均年增加23km2,随着沙化面积增加,沙尘暴危害加剧。所有这些使得本区域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减少、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已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国防建设的环境保障。生态保护和改善对策

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定的大事。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的,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生态建设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3.1 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进入下游三角洲的水量

水是干旱区最活跃的自然因子,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的近期下游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林木枯亡、草场退化。黑河治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实现科学治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正义峡断面的下泄水量指标的完成。并且要提高下游河道输水效率,逐步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3.1.1 中游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流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再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限制种植水道等高耗水作物,严格控制兴建耗水量大和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大力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水利用效率;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3.1.2 下游减小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下游建设正义峡水库和甘蒙输水干渠,减少河道输水损失。下游三角洲下段要建设通往居延海蓝色通道,并保持畅通,以使黑河干流全程过水,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

3.2 上中下游统筹兼顾,防护优先、防治结合,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使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恢复。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3.2.1 加强天然林保护和草地综合治理

上游祁连山区实行围栏封育、治理沙化草地和黑土滩地,适当营造人工林,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遏制源头区生态恶化趋势。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建设。

下游要以维持现有绿洲生态为前提,加强林草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要因地制宜,退耕限牧,实行围栏封育、草场轮牧,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牧业方式,最大限度的恢复地表植被。3.2.2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加强管理

根据国务院《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防风固沙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一些濒临枯亡的林木和退化的草原重点加以保护,以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制订保护区的地方法规和管理制度,实施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3.2.3 加强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与监督管理

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流域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和企业,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的项目,必须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并且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验收。3.2.4 生态建设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

生态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建设与保护、草原治理、水源与灌溉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等各个方面。在生态系统恶劣的黑河流域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应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必须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林、水、农、计划、财政等多部门分工协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3.3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黑河流域污染物主要来自造纸、化工业、石油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主要污染河段为中游的张掖地区,虽然排污量不大,但污染物含量高,达标排放率低。当前应抓紧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严格污水排放标准,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防治水污染。考虑到黑河水资源极度紧张,要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发展,对“十五小”重污染企业和污水不能达标的企业实行关停,逐步实行清洁生产。对建设项目,应按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工程,控制年进入干流的污染物总量,使重点水源区水质逐步得到改善。4 结语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态系统的恢复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在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加强管理,共同致力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0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2000.9.[3] 刘钟龄等.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受笋与生态保育对策的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15卷3期.[4] 李万寿,陈志辉.黑河上游水沙来源及组成的分析.青海水利.2002年,第1期.

第三篇:生态立市创新发展模式

生态立市:创新发展模式

封 毅陈建强

〔内容摘要〕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要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要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生态理论和生态行为;要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关 键 词〕 发展 生态 支撑

〔作者介绍〕封毅: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六盘水行政学院 副校长(副院长)

中共六盘水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工作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六盘水发展模式创新。生态立市,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指人们遵循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及持续繁荣的文明伦理形态。中外历史经验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川河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深厚根基。因此,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对于六盘水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人文魅力、改革创新活力、开拓发展潜力的年轻能源工业城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呢?我们要遵循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决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深刻认识生态立市涵盖法规制度、政策策略、教育科技、文化伦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理念、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变革,需要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教育科技、文化伦理以及价值观念、管理引导等各个层面构筑生态城市的建设与治理结构;深刻认识工业强市、三产旺市、生态立市、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工作布局和实践上应有机统一起来。其次,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从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凸显生态立市位置,制定执行生态立市政策,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财政投入、生态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进程,并结合六盘水自身的文化及功能定位,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凸显“山里有城、城在山里”的鲜明自然特征,把六盘水这座“三线建设”以来兴起的新兴城市建设成秀美群山环抱的生态旅游名城;着眼城市形态建设及功能开发,科学构建支撑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市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着力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场效应”功能开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不断培育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弘扬六盘水的历史文化传统,弘扬六盘水“三线建设”以来形成的“创业与奉献、和谐与共赢、创新与发展”,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和谐、互助共赢、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城市理念和城市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品位和文化品位,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人居环境优美、居民安定祥和的生态文化氛围;利用城市大众传媒系统,积极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和谐、生态善美、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生态思维,不断强化城市生态文明理念;利用数字化生态城市管理系统,推进生态城市保障设施建设,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经济高效、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适宜创业及生活、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品位山区型生态名城。

再次,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和国有大企业集聚等优势,瞄准国内外需求和经济格局新变化,做强“二大基地”(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三大产业”(旅游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瞄准国内外产业结

构调整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各类工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产权调整为突破口,以资本为纽带,加强企业联合与重组,加快六盘水由煤炭兴市向煤电、煤化工强市转变,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工业,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做优做强“煤电煤化工”,拓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做强做精“冶金、建材工业”,提升水泥、钢材等工业品牌效益;做精做特“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提升银杏、核桃、土豆、茶叶、生姜、畜牧等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的集约经营水平和规模效益;做活做大“商贸流通业”,大力提升六盘水集散物资商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重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推进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大力构建生态企业、推广绿色工厂,探索“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科技支撑、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生态重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不仅有企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而且有企业之间产业相互链接的“中循环”,还有包括产业体系、经济结构、社会消费和人文生态等良性运行的社会“大循环”,并抓“三个突出”——企业突出抓环保、城市突出抓绿化、乡村突出抓沼气,从而为生态立市奠定体制机制基础。另一方面,用“绿色、美化、亮丽、服务”的理念改变黑色煤都形象: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推进和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凉都”品牌为龙头,全面带动旅游开发、物流商贸开发、仓储物业开发、房地产开发、知识信息开发以及中介服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新兴服务业。以城乡联动为切入点,加快城乡服务一体化进程,尤其要加快城乡旅游、商贸和金融的一体化进程,城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保健等服务的一体进程。以环境友好技术为根本手段,加快资源环境能力建设,利用电子政务和城市数字化基础,建立和使用覆盖全市国土与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构筑基于数字化理念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科学认识和把握自然过程、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发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高效、安全、清洁的技术体系。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体系构建,可以为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保持天蓝蓝、山绿绿、水清清,为生态立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四篇: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2005—2010)

(草案)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赣州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概况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东江源头区域“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奋斗目标

三、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步骤

四、实施以“青山绿水”为重点的九项生态工程

(一)生态林建设工程

(二)水土保持工程

(三)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四)生态农业工程

(五)防洪、饮水工程

(六)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七)生态旅游工程

(八)生态移民工程

(九)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与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五、东江源头区域“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机制

(二)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三)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责任制和监管体系

(四)广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

(五)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走开发式生态建设之路

(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公民参与度和生态文化建设

(九)建立预警制度,完善生态监测系统

(十)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法制建设

附: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汇总表

东江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主要饮用水源,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安远、定南三县,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约占东江流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流入东江的多年平均水量为29-21亿m3,占东江年平均径流量的10.4%。由于东江源水量稳定、水质好,一直是东江源区和深圳及香港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加强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投资百亿元的东深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和香港700万同胞的饮用水源的清洁,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大政方针的实施。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将该区域确立为以水源涵养为主导功能的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区,实施重点保护。全力保护东江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快进行综合治理,是江西省及赣州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大事,是珠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大战略举措。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规划的编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和《关于批准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的复函》、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的《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方案》为依据,把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江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主要阐述近期及“十一五”期间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政策措施,是江西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05-2010年,突出问题采取即期应急缓解措施,重要建设项目展望到2015年。

本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强和维护东江源头的水源地主导生态功能、保障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公众饮用水安全为中心,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下大力气在“十一五”期间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不顺、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以生态功能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涵养水源与水质保护为重点,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面开展,将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落到实处,成为全国生态功能保护示范区,为全国其它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示范,积累工作经验。

一、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概况

东江源头区域的安远县、寻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南县是省级贫困县。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970平方公里,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27.8%。三县有34个乡(镇),总人口8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12万人,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2003年区内生产总值26.9亿元,人均3194元;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人均203.83元;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约占江西省和赣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70%,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41%,珠江三角洲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三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2%,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末端水平。

江西省高度重视东江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02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批准东江源区为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江西省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领导小组,并对源头区域进行统筹规划;2003年8月1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 2004年2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了省环保局《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方案》。赣州市和源头区域三县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长期以来,源头区域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以保护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为己任,发扬苏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牺牲局部经济发展为代价,严格控制和关停了一批对资源环境有破坏和危害的小造纸、小矿山、小冶炼等项目,为保护东江水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寻乌县素有“稀土王国”的美称。近年来,为保护东江源头区域水环境,在全县范围专

门开展稀土矿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在水源区取缔关停污染矿点104个。安远县政府在三百山及周边地区划定禁伐面积120万亩,并建立了30万亩的三百山核心天然保护区,全面实行封山育林。近年来,安远县共关闭松焦油厂15家、稀土矿点10家近百条生产线、活性炭厂5家、木材加工厂20余家,全县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生态保护,使三百山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定南县关闭钨矿坑口68个,金矿采矿点33个,稀土采矿点134个,投资168万元用于岿美山矿区尾砂坝工程和废水治理工程,投资920万元建设稀土矿栏砂坝206座,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定南水的水质。安远、寻乌县还率先启动了源头区域生态移民工程,仅2004年就从水源保护区搬迁居民2000人。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缓解了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赣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赣州市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源头区域三县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治理东江源、保护生态功能的各项工作正在深入开展。特别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先后安排实施了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农村沼气等一系列项目,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相比,东江源头区域的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有明显增加和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这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不仅明显改善了东江源头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对进一步增加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东江源头区域有色金属、稀土矿产及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源头区域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与地理区位,为了保护好东江的饮用水源,不能进行广泛开采,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安远、寻乌、定南三县财力均十分薄弱,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的紧迫性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由于难以找到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脱贫致富的门路,严重影响源头区域农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源头区域以稀土、钨的开采和冶炼为主的矿业,以脐橙开发为主的果业,以大型养猪场为代表的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都处于对环境压力最大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相当有限,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功能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主要表现在:

(1)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虽然东江源流域整体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但由于林种结构不合理,林种、树种单一,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不高。1990年以前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30.01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95.2立方米/秒,其中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9.9亿立方米,径流补给系数0.33。1991-2001年,年平均径流量比过去减少了4.9%,径流补给系数下降6.1%。

(2)水土流失还比较严重。近年来虽然东江源流域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水土流失面积略有减少,但开发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还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料显示,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4280吨/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为418.4万吨,导致河床抬高,防汛抗洪难度增大,直接对东深供水工程构成威胁。

(3)人地矛盾突出。东江源头区域人均耕地不足0.6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亩左右。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短缺,且大部分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和各种开发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生态退耕,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

(4)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区域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崩岗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尤其是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影响大,损失重。伏旱发生率达80%-90%,一般持续30天-50天,最长达80天以上;暴雨型洪灾时有发生,直接损毁民房、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设施。重建的人工生态环境植被品种单一,生态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源头区域内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上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矿山的不合理开发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1)水体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一些企业将未经处理,含有COD和氨氮的污水直接排入东江及其支流,沿江城镇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汇入东江,使东江整体水质有所下降。各类污染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东江流域将面临水质型缺水。

(2)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区域环境。由于农业生产不合理和超量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塑料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和程度日趋加重,农田超标污灌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农畜产品受到污染,带入的大量氮、磷、钾物质成为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严重隐患。

(3)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矿山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东江源头区域现有各类矿山(点)数千座(处),这些矿山均属老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对自然植被和景观造成破坏,还经常引发塌陷、地裂、滑坡,边坡失稳等次生地质灾害,矿渣大量堆积和污水不合理排放,对农田土壤和水体也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东江源头区域内急需复垦的矿区面积已达46.21平方公里。局部地区由于矿山开发不合理,已造成地下水资源减退和生态环境失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伴生的放射性物质和有害金属离子一旦污染了河床,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4、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能力比较薄弱

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涵盖寻乌、安远、定南三县,区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目前监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监管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准确提供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东江源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投入机制不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治理保护总体上进展缓慢。此外,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也影响和制约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进程。加快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抓住根本性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载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