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2012年5月24日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长春同志讲话精神 书写特区新闻事业发展新的华章 ——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
(2012年5月24日)
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共深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深圳特区报》全体员工和为特区报创办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各位老报人致以亲切的问候!
作为经济特区的标志性媒体,《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专门发来贺信;5月18日,长春同志又专程来到深圳特区报社检查指导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也专门发来贺信。长春、汪洋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对《深圳特区报》30年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下面,就如何学习贯彻好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总结好特区报创办发展的历程、推动好新时期特区报的发展,我代表市委讲两点意见:
一、《深圳特区报》应改革而生、为改革而呼,30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深圳特区报》诞生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是一份与特区共同成长起来的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创刊30年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舆论、春风化雨,宣传改革、报道创新,引领风骚、一纸风行。蛇口工业区打响开山第一炮、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等重大历史事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1
就是生命”等响亮口号,《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在深圳考察纪实》,以及前不久刚刚推出的《龙年新春八评》等精彩报道,在海内外广为传播,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
创刊30年来,《深圳特区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为深圳和全国的改革开放鼓与呼,真诚表达广大群众的心声意愿,为特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深圳特区报》全程见证、参与了深圳特区的成长、“深圳奇迹”的创造,全面反映了深圳特区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堪称观察当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过去30年来,特区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实现了办报规模的迅速扩张,而且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现代传媒的发展大跨越。可以说,《深圳特区报》是一份让党中央放心、读者喜爱、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作为深圳人,我们为有这样一份报纸而感到骄傲、自豪。
二、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再创特区报业发展新辉煌。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关键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潮不断涌现。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如何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如何架好上下沟通的桥梁、如何织牢党政民心联系的纽带,需要我们作出进一步努力。希望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报》以深入贯彻落实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立足新起点、不辱新使命,勇立潮头、率先破题,坚持做到长春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不断丰富和完善办报经验,争当全国传媒发展的“领头羊”,为全国新闻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进一步提升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方向引领力。
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公会开幕式上强调,当今社会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任何时候都
重要。特区报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肩负着服务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新形势下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声音的重要阵地。
前不久,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并要求深圳当好“突击队”和“排头兵”。这既是对深圳寄予的厚望,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希望特区报在前期刊发系列报道和评论的基础上,继续围绕这个主题,深入全市企业、行业、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采写专家学者,了解深圳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和举措,组织好相关报道宣传,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坚持“三贴近”,深入“走转改”,不断增强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坚持“三贴近”,深入“走转改”,这既是长春同志对《深圳特区报》新时期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央宣传部作出的统一部署。特区报要坚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进一步把“三贴近”、“走转改”作为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的重点来抓,真正做到“把思想转过来,把脚步走到位,把身子沉下去,把镜头放低点”,让新闻笔触更加贴近民生、真实感人。我们相信,有了大量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实践的鲜活素材,有了深入基层的切身体会,写出来的新闻自然也就会更加好看、耐看,传播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会得到更大提升。
第三,敢于先行先试,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为全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探出新路。
过去30年,深圳特区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坚持改革、锐意创新,为全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按照“使党报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相
统一”的要求,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前提下,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为新时期全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要充分发挥媒体人的创造性,在新闻报道的形式、内容上打破陈规、不拘一格,切实做到“方式方法多样化,报道视角人性化,信息传播有效化”。当前,尤其要进一步推进时政新闻报道创新,在新闻编排格局上更加符合新闻规律,淡化迎来送往、杜绝官样文章,侧重于从群众民生关切的角度,切实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与此同时,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做服务工作,多给政策支持,主动创造有利于媒体新闻改革发展的环境。
第四,善用新媒体,提升公信力,努力在整合媒体资源上作出表率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快捷、越来越便利。为保持新闻事件的客观性,不断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一方面,传统平面媒体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通过创办手机报、新闻网站等方式,加强报网联动,着力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体系,提升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思想性和互动性,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兴媒体热点的跟踪,提升舆论对社会的积极引导能力。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好微博等新兴传播工具,随时关注微博信息上的热点问题,加强对微博等网上信息碎片的甄别,用及时、客观、公正的新闻积极引导社会。
第五,打造全媒体,迈向国际化,努力打造有竞争实力的一流现代传媒。
在祝贺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的贺信中,长春同志殷切寄望特区报“努力打造有竞争实力的一流现代传媒”。当前,随着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大媒体间的兼并重组、竞争合作日益成为趋势。特区报要按照“把占领阵地和占领市场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努
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适时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由区域性媒体向全国性媒体转型;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努力打造在全国、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的一流现代传媒集团。
在新的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包括特区报在内的深圳媒体发展全力提供支持,积极拓展空间,创造更好条件,为媒体人更好成长,为深圳报业旗舰扬帆远航助力。祝愿深圳特区报在未来发展中,在建设一流现代传媒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第二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毛小兵在全市房地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房地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1日)(根据录音整理)
毛 小 兵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将于近期召开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会议召开之前召开这个座谈会,是为会议做一个前期调研,刚才大家都结合自身实际作了发言,对各自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很好的介绍。应该说,这次会议既是全市房地产开发座谈会,更是西宁市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需求结构,促进西宁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会议。大家都讲了一些真话、实话,予波同志也结合大家发言谈了两点感想,谈的都很好,感谢大家敞开心扉讲真话,说实话。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第一,充分肯定地产业对西宁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做的贡献。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繁荣靠产业、美丽靠管理,宜居靠建设”城市建设思路,—
1— 我市的房地产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个建设者和一支建设力量,对打造城市新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市委市政府是高度认可的,感谢房地产企业家们做出的积极贡献。
第二,对西宁市房地产业的总体评价。房地产业事关民生、事关全局。市委市政府对房地产业始终高度重视、高度关注,西宁地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房地产业发展总体上是健康、有序、可控的,表现为供需结构平衡,价格基本稳定,当地需求和结构性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房地产业投资基本处于健康平稳水平。西宁的房地产业发展没有出现大的泡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大量热钱投入,未发生炒房现象。市委市政府去年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全市产业泡沫水平和房屋价格均排在全国倒数几位,房价涨幅水平排在全国36个重点监控城市的第35位,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口表扬,说明西宁的房地产业市场是稳定的。
第三,正确认识,准确理解,坚定不移的坚持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个话是一定要讲的,这个事是一定要办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稳控政策,客观分析和 —
2— 评价西宁房地产的发展现状,明确房地产与地产业的区别,特别是要正确认识房地产特别是住房的属性,住房既有商品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调控房地产市场应当更加重视的是社会属性,抑制投资、投机性的需求,要把握好刚性需求,建立合理的需求导向,以满足刚性需求为主,把住房市场培育成合理消费的市场,这应该是保持地产、房地产业发展,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住房主要的功能是用于居住,是重要的民生指标,要特别注重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保基本需求的责任由政府承担,非基本需求责任由市场来承担。所以,要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必须考虑多数群众,改善居住条件,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建设是不冲突的,以保障房建设为重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坚决执行。
第四,抓住机遇,加快转型,不断优化需求结构,保持西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需求结构的核心就是投资、消费,房地产业是极好的投资、消费共同驱动型的需求。要充分认识西宁房地产业发展的优势,近十年来我市居
—
3— 民人均收入持续以两位数增长,东部城市群建设今年进入实施期,同城化建设于今年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发展因素都到了一个该集聚产生效益的阶段。同时,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全省国土资源深入勘探开发已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大量的产业工人住房需求急剧上升,西宁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呈现需求上升的特点。要重视研究西宁实际,抓住机遇,加快转型,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满足保障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需求,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需求及旅游地产等的需求。因此,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在六个方面实现健康发展:一要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健康发展,尝试政府与企业联手在高端住宅小区配建保障房,实现政府投资,企业管理,共同受益,提升人气。二要在促进改善性住房建设中发展,要坚持提升品质,改善条件,打造精品。三要在促进东部城市群建设,提升功能中健康发展,紧紧抓住周末休闲式住房需求,吸纳周边园区、州县消费需求。四要在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西宁在全省首位度较高的优势,利用各州县群众有在 —
4— 西宁购房的意愿和需求,趁势做大做强。五是在完善城市服务,促进商业繁荣中健康发展,通过打造影视剧院、超市、商场、餐厅等服务业地产,不断拓展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六是在促进高原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健康发展,结合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和各类重大节庆活动,推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度假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要围绕这六大需求,有所建树,有所发展,需求就是机会,提高城市品质就是企业的发展机会,企业在建设中要提高水平,打造精品小区,走特色化道路,不能用低成本维持低房价。在规模上要走片区型综合改造、提升的路子,处理好城与市的关系,在经营模式上要从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向投资开发运营综合转变。
第五,政府各部门要加大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健康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整体规划水平,一定要贯彻精细化规划理念,促进精细化的建设,促进精细化的管理,促进精细化的服务,要树立“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的理念,通过规划城市,引领城市生活水平提高、改善。要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保持公平、公正、公开,要依规依据办事,不回避问题,在法律法
—
5— 规范畴内,一事一议的解决。要建立政府企业间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房产部门就是代表政府接待、处理房产企业问题和投诉的,房产部门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政府反映解决,不能拖,不能等,不能影响企业发展,对于效率不高,拖延不办的,企业可向政府、党委投诉,因此这个渠道应该是公开、畅通的。要促进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是在今年市人代会上首次提出的,也是今年重点要抓的工作,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提升。市房产局要对企业建议进行分类,对于工作层面的及时梳理解决;建议层面的能在内部解决的及时解决;需要在更高层面研究的及时向上级呼吁,既要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也要保证市民健康生活;涉及到国家层面的政策,要研究好如何更好的落实到位,对个人要政策到户、实惠到人,对企业要政策到企、实惠到家。
今天的会议就是要讲讲西宁的特点,讲讲房地产业的西宁化,请大家在西宁化的基础上提振信心,明确方向,同时也通过今天的交流,建立一个政府企业交流机制,希望大家对政府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发展得越健康,城市一定会发展得更健康,—
— 企业发展得越稳健,城市一定会发展得更安宁。
谢谢大家!
—
—
第三篇: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王荣)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2010年9月6日)
王 荣
今天(9月6日),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出席今天的大会,这是对我们巨大的关怀、鼓舞和鞭策。首先,我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胡锦涛总书记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在全国掀起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和建设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动经济特区创办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胆略和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赋予深圳“杀出一条血路”的崇高使命;在事关经济特区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头,邓小平同志两次亲临深圳,明确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要求深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特区发展关怀备至。江泽民同志亲自参与了经济特区的创办工作,并对经济特区发展不断给予指导,提出了“三个不变”,勉励深圳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亲临深圳视察工作,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为深圳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今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典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专程来到深圳考察和出席庆祝大会,并将发表重要讲话,这更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特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30年来,深圳历代建设者忠实贯彻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使特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深圳经济以年均增长25.8%的速度迅猛发展,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1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深圳从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深圳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充分证明经济特区一直以来所执行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高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特区“窗口”、“试验田”作用;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营造文明法治和谐发展环境;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不断打造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而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每一名特区人心中都充满感恩之情。深圳是全国的深圳,深圳的辉煌归功于党、归功于全国人民。我们衷心感谢中央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感谢所有特区人的不断开拓、拼搏奉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经济特区将始终牢记使命,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进一步肩负起先行先试的责任,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新路”,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勇当探路先锋,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进一步发挥好“窗口”“试验田”作用;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向国际先进城市学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让全体市民共建幸福城市家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区;我们将坚决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继承和发扬30年孕育形成的特区精神,想干、敢干、快干,努力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的宏伟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
——在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
(2012年2月28日)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专题性文化工作会议,也是在新形势下凝聚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动员部署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深圳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成绩和经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深圳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过去30多年,深圳不仅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特别是“文化立市”战略的实施,掀开了我市文化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篇章。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建成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文博会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加大,累计总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走向复兴》、《命运》等深圳文艺作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去年筹备和举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全市宣传文化战线组织了大规模、立体式的舆论报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志愿行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彰显了“不一样的精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更离不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体同志的拼搏奉献。
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开启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征程。推进新时期深圳的文化改革发展,既要有高度的光荣感和充分的信心,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文化强 1
市”建设,以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实现高质量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和谐,为深圳当好“两个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文化强市,是新时期我市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加以科学把握、正确驾驭。特别是,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文化改革”与“文化发展”相促进。改革与发展是文化强市建设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发展为改革创新不断提供新鲜的课题。
二是要坚持“主流引领”与“鼓励多样”相结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来引领社会发展、引领文明进步。同时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不同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竞相发展、提倡不同观点和流派充分讨论、促进不同文艺品种和文化业态积极创新,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
三是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必须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两个属性”、“两个效益”,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是要坚持“国际化特征”与“本土化特色”相兼容。作为一座“窗口”城市、开放大市,“国际化”应当成为深圳文化发展的重要取向。同时,也要让深圳的文化始终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明,真正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文化名城。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着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共建和谐精神家园,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进市”。
新形势下,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特区事业发展的各领域,体现到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各方面。特别是,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深圳学派”,形成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的研究群体。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认真总结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大运精神”,与时俱进地提炼出能够代表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同时,要不断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志愿者之城”、“爱心之城”建设。
第二,要着力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利,争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区”。
新的发展时期,要进一步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基本性、均等性”向“优质化、便利化”发展,率先建成全覆盖、多层次、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的示范区,让不同层面的市民更好地实现文化权利、分享文化成果。当前,尤其是要按照特区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完善全市公共文化布局,加大对原特区外地区的文化投入,规划建设一批代表深圳新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全面推进“十分钟文化圈”和“一公里文化圈”建设,使深圳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和服务效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第三,要着力发挥深圳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当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自身优势,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要认真抓好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的实施落地,充分发挥深圳科技、金融和旅游等产业发达的优势,突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特色,整合文化产业资源,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建设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文化企业;不断强化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三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的功能,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尽快打造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航母”。今年内,要有计划地推出和开工建设几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第四,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当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在新形势下,深圳的文化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在深化上下功夫、在攻坚上动真格、在创新上求突破”,力争在中央高度关注、全国亟待破题、深圳具备条件的重点领域,率先拿出一些有分量、有影响的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要改革完善公共文化多元投入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全民参与、富有活力的文化建设新格局;要进一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新模式,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机制,形成更加广泛的多层次、多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第五,要着力扎根特区创新实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打造文化精品力作的“高产田”。
在新的发展时期,要继续鼓励支持深圳的文化精品创作,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打造“文艺深军”,不断推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要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走基层、听民声、创精品”活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作品。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当前尤其是要围绕“迎接十八大”这一重大主题,精心策划、认真抓好文学、音乐、影视等方面的创作,加快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精品,向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特区人的精神厚礼。
第六,要着力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打造一流现代传媒的“新高地”。
全市各新闻媒体要立足深圳特殊的社情、民情、舆情,继续唱响主旋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媒体的独到作用,自觉成为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的有生力量。要适应“网络时代”、“微博时代”的到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引导和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信息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深圳现有的三大集团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竞争实力,适时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打造在全国、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的一流现代传媒集团。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市上下共同的任务。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文化发展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整体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任务分解,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项目,确保工作不打折扣、抓出成效。
宣传部门是文化强市建设的牵头协调部门和文化发展的“主力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文化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并切实加大“文化强市”的宣传力度,积极搭建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努力把文化建设变为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追求,从而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形成推动特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合力。
新的发展时期,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让我们进一步焕发激情、鼓足干劲、创新工作,让“文化深圳”成为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品牌,让深圳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成为具备强大文化创造力、吸引力、感召力的东方魅力都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
第五篇:20110512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在文调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共)
县委办通报
第15期
副省长、市委陈德荣书记在文调研统筹城乡
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1年5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者按:5月12日,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率市政协主席包哲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昌荣,市委常委、秘书长葛益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温州市委会主委王小同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玉壶、黄坦、西坑等地实地调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陈书记就推进中心镇建设、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农房集聚改造等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陈书记的讲话,对进一步推进我县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意见,将陈书记在文调研时讲话精神印发给各乡镇、部门单位,请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并将落实情况报县委办信息科,由《文成信息》陆续刊登。
今年市委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应该说文成在这方面走在了温州的前列,第一个批下文件,第一个实施到位,整个工作过程周到、严密、平稳。这次来文成,主要是对乡镇撤扩并以后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下一步工作进行调研,切实抓住行政区划调整机遇,对中心镇建设、农房集聚改造建设和村级组织设置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我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一、集聚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十二五”工作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到十年是整个温州包括文成、泰顺等欠发达山区城镇化、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城市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无论是收入、住房、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各个方面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在农村方面,差距甚大,所以温州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
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是关键。现在的西方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美元,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这么高的收入,没有大量农民的非农化转移,仅靠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根本不能实现。在城市这块,按照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十年、二十年可以继续保持8-9%的年增长速度,基本可以达到这一要求;而在农村,就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用好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通过做大做强做优中心镇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
最近这几年,城市普遍发生民工荒,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异地转移到城市这一发展阶段将停止。现在农民进城最大的制约不是就业,而是房价,农民进城不可能跨过2、3万一平米的房价门槛。从发展趋势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就不可能在一线城
市生存,产业迁往二、三线城市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为我们文成、泰顺等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机遇来临之前,做好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切实为产业集聚、城市化和工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人口集聚和就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农民到中心镇来不是“过夜”的,是来就业的,有了就业才能长期过夜。如何使安居和乐业相协调?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心镇具备就业基础。如果没有乡镇撤扩并,仅在小乡小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根本形不成规模,产业链也难以形成、污染治理成本难以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集聚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撤扩并,产业集聚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要真正推动欠发达乡镇城市化、工业化,还需要我们对产业进行选择。
拿一产来说,文成是传统农业大县,在新形势下,也必须有选择性地进行转型升级。文成山上的梯田,肯定要慢慢地自然退耕,因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又不能机械化耕种,完全靠人力和畜力来耕种,比较成本无法降低,所以最终只能放弃。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只有规模种植才能降低成本,而文成的山地现状,又不适合搞规模农产品密集型农业,传统农业更不可能带领农民实现现代化,所以必须要走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都市型农业道路。都市型农业对于湖南、湖北人口不密集的地方来说,其生态价值并不高,但对于温州这个拥有900多万人的人口密集型都市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生态,交通拥挤、空间狭小、空气不好,农业的生态价值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时候就讲,安吉山里老农刨地瓜的动作,跟
有钱人打高尔夫球的动作是一样的,因为打高尔夫球是花钱出汗,刨地瓜劳动同样也是出汗,而打高尔夫球场还没有地瓜地生态,刨地瓜还能吃上真正的绿色食品。所以在文成,就应该要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旅游价值和观光价值,真正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对于二、三产业,只有通过城镇化把大量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在中心镇形成劳动力集聚;通过“三分三改”让土地自由流动、规模流转,形成农村土地要素资源规模集聚,才能够大规模吸引工商资本投入,才能大投入大产出,才能实现现代化。“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没有明晰的产权,没有劳动力、土地资源的集聚,投资就得不到保障,谁也不敢投入。所以说,我们前期搞的“撤扩并”、“转并联”、“三分三改”,这些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城市化和农村要素集聚的手段,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现代化。
下一步,文成要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切实做大、做强、做优中心镇。要高要求、高起点编制中心镇“1+X”规划,对镇域空间、功能设置、产业布局等,都要按照现代化的一流水平作为参照系数来规划,最大限度地促进人口集聚。在规划经费上,市里将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转、并、联”工作
近期中央、省里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于温州来说,随着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的推进,社会转型势在必行,即便是在文成这样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比值也占到90%,而当前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使得经济转型动力不足、后劲乏力。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如何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是一个现实课题。
没有村级基层组织“转、并、联”、没有“三分三改”,就无法实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也就无法推进新型城市化。因此,要把村级基层组织“转、并、联”设置改革作为重构温州村镇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以中心镇“1+X”体系规划的社区为平台和依托,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组织体系,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基层服务管理能力,更好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从而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对基层社会实施更强有力的管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这方面,应该说文成已有比较多的探索,近期也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部署,并提出了要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转并联,如果这样的话,文成在这一轮工作中又将走在全市的前列。下一步,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要本着“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现代化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方便老百姓办事,实施扁平化管理;另一方面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要更加科学地履行好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加强社会管理。
三、抓住农房集聚改造“牛鼻子”
农房集聚改造建设是整个城乡统筹工作的“牛鼻子”,只有做好农房集聚改造建设工作,山上的农民才能真正集聚到中心镇。因此要加大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化,使农民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文成的农房集聚改造规划,一定要树立“大景区”的理念,做到整个文成就是一个景区,要使每一幢房子、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最生态、最自然的景点。城里人千里迢迢开车来文成游玩,要的是城里看不到的、听不到的、闻不到、吃不到的东西。他们听
不到山上虫子叫、听不到早晨那一声公鸡报晓、听不到林子鸟鸣声,听到的全是车子发动机的声音、卡拉OK的嘈杂声和超市的喧哗声。所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生态、越有地域文化的地方,就越令人向往。农房改造也要把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保护下来,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要以游客的眼光来规划建设农房,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生态优势,让县域处处皆景、处处赏心悦目,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价值。
接下去市里对中心镇的考核就两项:
1、投资。投资主要考核投资率,投资率跟中心镇的财政收入、用电量相挂钩。一是财政收入,考核方法是:中心镇的财政收入除以全县财政收入,再乘以县里GDP总量,这个分数占投资考核总分的50%;二是用电量,考核方法是:中心镇的用电量除以全县的用电量,再乘以GDP,这个也占50%。再根据乡镇的财政收入考核分和用电量考核分算出投资基数。
2、农房集聚改造建设工作。动工算三分之一,结顶算三分之二,搬进去算完工,这实质上是考核撤扩并以后总的农户数和每年集聚人口进度的比例,谁农房集聚改造快,谁的分数就高。
县城作为功能区来考核,剩下的50个镇就在同一个赛场比赛。然后发令枪一响,大家就开始跑。看看谁投资比例高,谁农房改造快;谁英雄谁好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溜完了到年底算帐,谁第一名第二名排下来,这就叫赛场挑才,干得好的就提拔,今后我们就是按实绩考核干部。从今天的座谈会上,我发现我们的干部素质都很高,思路也非常开阔,谈话还很有激情,希望我们文成的干部能够在下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赛场当中脱颖而出。当然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把推动文成发展这项事业干好,让老百姓真正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总之,在生态文明时期,谁具有生态资源的优势,谁就能占据生态文明的制高点。前段时间,文成在这方面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希望接下来的工作文成能够继续走在前列、加快走在前列,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创新,为全市统筹城乡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本期发至各乡镇,县直属各单位)
主题词: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调研 领导讲话
中共文成县委办公室 2011年5月17日印发
(共印100份)
○姜开圣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表明,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由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过渡,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重点、有步骤、分地区地推进。
“运河名城,精致扬州”实施主体和展示载体,是包括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和市开发区在内的1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主城区有条件、有基础、有必要建设成为全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示范区、先行区,通过市区的先行先试,使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和特色工作能在苏中处于领先、在全省位居前列、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市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就业社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需要恪守规划布局至上和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原则,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坚持分级负责和共建共试共享相结合,发挥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城市化进程,共享同城效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加强城乡空间管制,实现城乡功能分区和空间格局最优化
规划一经制订并公布,就要严格执行,并作为龙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市区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做到“中心城区—南部板块—北部板块”三大板块统筹发展,“中心城区—城镇—农民社区”分层次推进。
1、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形成一城六镇多点的城乡空间和产业布局结构
一是市区联动,形成“中心城区—北部板块—南部(北洲)板块”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东至芒稻河(行政东界),南至夹江、长江一线,西至行政边界,北至甘泉、槐泗行政边界。中心城区通过整合城市边缘的朴席、杭集、甘泉、槐泗、杨庙、泰安,扩大中心城区范围,进一步优化内部空间结构,并与江都、仪征在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一体化的布局;南部(北洲)板块包括沙头、李典、头桥三个镇,依托夹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工业向扬州(邗江)船舶工业园集中;北部板块包括杨寿、方巷、公道三个镇,主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及邵伯湖生态资源,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及滨湖生态旅游,工业逐步集中至中心城区北部的北山工业园。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泰安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七河八岛”生态资源优势,与茱萸湾风景区联合打造东部大型生态旅游景区。
二是分“中心城区—城镇—农村社区”三个层次推进,形成“一城六镇多点”的城镇布局结构。“一城”即中心城区,通过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对中心城区内部的乡镇和村庄用地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向东延伸城市的生活与服务功能,推动扬州、江都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整合;向西重点发展朴席产业片区,进一步对接仪征,强化扬州-仪征城市空间与功能联系,形成东西联动的发展态势;“六镇”是指中心城区外围的杨寿、公道、沙头、头桥、李典、方巷,应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完善产业配套,适当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配套居住、商贸等生活服务功能,强化其对周边农村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多点”即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心城区之外规划保留建设200个左右农村社区,以居住功能为主,集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禁止在规划的农村居民点设置工业用地。
2、引导城乡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全面推进三大板块建设(1)中心城区要切实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整体内涵提升。鼓励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到2014年中心城区人口由目前的99万人(户籍人口约78万人)增加到约130万人(户籍人口约99万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心城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民庄台原则上全部实施拆迁改造,并实现集中安置;远期建设用地(含备用地)范围内应严格控制农民新建、翻建住房,鼓励其向安置区集中。中心城区的城镇(街办)近期应结合新城建设、园区开发以及城中村改造,分别建成1-2个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基本实现旧城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的用地置换,整合优化现有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
(2)小城镇要分类引导其发展,形成各自优势和特色。规划近期外围的城镇数量由12个减至6个。引导城镇人口适度增长,到2014年每个镇总人口达到7.3万人左右。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乡镇既有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再扩大工业用地规模,侧重功能的优化,并鼓励工业用地进一步集聚。北部板块乡镇新增工业项目统一向北山工业园集聚,南部(北洲)板块各乡镇的工业项目统一向扬州(邗江)船舶工业区集聚。优化乡镇发展策略,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将外围6个乡镇分为生态型城镇、综合型城镇、服务型城镇三类。
(3)农村社区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打造生态秀美乡村。试点推进,有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预测结果,远期规划市区农村人口减为9万人,逐渐建成200个左右的居民点(农村社区),单个居民点人口控制在400-500人左右,先行建设40个试点,各镇应在此基础 10
上进一步明确近期启动的居民点。分类指导村庄整治,规范农民建房行为。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巩固区域供水成果,加快城乡区域供水全覆盖。近期应实现区域供水覆盖到市区所有乡镇,并对乡镇小水厂实施收购整合,以逐步向农村社区延伸,实现供水管网的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建议加快第五水厂的建设,保证中心城区东南片区以及北洲板块的统一供水,在中心城区西南部新增一处进水厂,保证中心城区西南片区的统一供水。
2、统一规划建设,规范城乡污水处理。采取统一建设管理、适度分散布局的污水处理方式,市区西侧、北侧、南侧(结合朴席拓展区、北山工业园、邗江船舶工业园)分别配套建设3处污水处理厂,并兼顾周边乡镇的工业污水处理,对于沙头、公道、方巷等工业规模逐渐减小的城镇,可建设生态污水处理站。
3、加快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通联系。近期实施文昌东路东延与江都舜天路对接,推动城市东联步伐;建成扬仪路(仪扬河路),强化扬州沿江地区与仪征的联系;建成泰李新路,促进杭集、李典、泰安产业整合;打通243新省道,以朴席沿江高等级公路为起点,联系杨庙、甘泉、方巷,过邵伯湖接京沪高速真武立交并东延至安大线、苏中机场,形成西部、北部联系通道;建设沪陕高速辅道(新328国道)疏解东西向过境交通;拓宽改造扬冶路、司徒庙路,建成扬菱路、扬天路区间联系道路;文昌路西延至仪征北部山区,形成山地景观路;运河北路跨铁路、扬溧高速北延接省道333,形成邵伯湖滨湖景观路,初步构建城市内部与外围区域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的空间框 11
架。
4、完善公共设施服务配套,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要求,完善市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镇村规划相关标准,配套行政办公、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基本设施,辅以卫生医疗、商业服务以及敬老院等附加设施;农村社区鼓励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村委会、幼儿园—托儿所、卫生所、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公厕等设施项目。
三、抓紧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财富积累中实现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
1、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面建设符合农村土地制度要求的土地产权制度
(1)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发(换)证的速度。尽快出台有关完善和推进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的工作思路、总体原则、技术路线,强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到村民小组。根据各地实际,制订农民宅基地发证工作方案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办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完成市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高效便捷的农村集体土地权属变更服务。
(2)建立正常的土地权属纠纷调处机制。各地应明确专人负责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建立土地权属纠纷专人负责、及时调处等工作机制,保证权利人正常利益诉求渠道,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对需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及时确权、登记、发证。对需要流转的农用地,要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好登记发证衔接起来,做到产权明晰,界址清楚,保障土地流转和交易安全。充分运用城乡一体化地籍系统,及时高效地为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流转做好变更、登记、发证等服务工作。
2、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试点,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1)按照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市”的原则。凡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无土地权属纠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含宅基地),可依法采取土地出让转让、作价入股、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有偿使用和流转。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用途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改变原土地用途,必须依法批准。流转双方约定土地使用年限最高不得超过同类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再次流转不超过流转合同约定的剩余年限。流转土地收益,60%为土地所有权人所有,30%由区人民政府统筹使用,用于所在乡村基础设施、公益事 业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10%由市人民政府统筹使用。
(3)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扬州主城区1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先行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在全市全面推开。
3、落实农村集体发展用地政策,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对征收土地较多,尤其是整村、整组征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征收土地面积5%的比例,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用地,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增加 13
农民收入。集体发展用地的位置以区或乡(镇)为单位,实行集中开发。市、区规划部门负责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在市区省级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划定范围,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或用于解决村组工业发展用地,也可以划定一定区域直接开发建设。集体发展用地的开发经营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四、完善与市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1、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1)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加快建立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机制为核心,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保制度。实施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引导农民积极参保,扩大新农保覆盖面,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2)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医保各类制度的衔接转接体系,让劳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相应医保制度,并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药品目录库和报销比例,统一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做到自由转接,逐步取消身份限制,尽快实现“全民医保”。
(3)努力完善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在实现市区统筹的基础上,将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逐步向市级统筹过渡。按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进一步拟定扬州市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实施办法,探索实施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
2、持续提升城乡社会保障能力
(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个体私营、乡镇区域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强势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制定农民工参加五项社会保险政策,农民在养老、医疗之外的工伤、生育保险政策等,努力将市区城乡所有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加快建立覆盖市区城乡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按照《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将基本医疗保障作为公共产品平等提供给市区城乡各类居民,实现“应保尽保”。
(2)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贯彻省政府36号令,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鼓励城乡劳动力多缴费、多受益。全面实施农村非农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在全市范围内无障碍接续,创造条件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并轨。对被征地农民向城保并轨需折算缴费年限或补缴一定年限的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从土地收益中适当补助,并建立分期缴纳的制度。妥善处理2005年前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争取早日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作者单位:扬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