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闲基的简历看过之后咋令人震撼?
朱镕基的简历看过之后咋令人震撼?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他命运多舛,在湘西求学时,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
他是靠奖学金完成的学业,1947年,他以湖南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清华,他是学生会主席。
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尚未毕业便已参加工作,他是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后即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室副主任。1952年,他又参加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他被当做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1958年,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他“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从30岁到50岁,20年的金色年华恰似一江东流的春水,永远不会再回来!
1983年,中国第一位“前右派”的副部级任命获得通过,他被任命为国家经委副主任,电机制造专业的他,成为了继邓小平以后,中国政坛最出色的经济学专家。此后,他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还担任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7年的院长,他是博士生导师。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八世孙,1998年,他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他叫朱镕基,一个被渐渐淡忘的名字。
老百姓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只有他敢改革,因为他不怕得罪人。
因为在职时执法严厉,他得罪了许多权贵,退休后,中央对他加强了保护,他渴望过平民的生活,可惜做不到。
也许你还记得国庆阅兵直播上那短暂的1秒,仅仅只是一秒。如果真有一股力量在企图使我们淡忘他,我们以该做些什么,至少要对得起他的白发。
以下是摘录的朱镕基的语录:
1996年岁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观看话剧《商鞅》,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并且称赞“历史上的改革家是民族的脊梁”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羁绊被车裂而死。
1998年3月24日,朱镕基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五项要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敢于讲真话;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严惩腐败;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约法三章:在国内考察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减少应酬,集中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
1998年8月9日,朱镕基紧急飞赴江西九江,九江的决堤,使他勃然大怒,他当即怒斥负责人:“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
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在向抗洪官兵讲话后转身离去时,他边走边擦眼角的泪水。
1998年,朱镕基在中央一次重大会议上,铿锵有力的发言至今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故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1998年3月19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1年,朱镕基辞去院长职务的告别演说,“我曾有过20年
(1958———1978)没有党籍的日子,但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信念。我没有忘记清华对我的教育,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情。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实际上,就是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对于朱总理只做了一任总理我们无能为力!
对于朱总理受到的压迫,我们也无可奈何!
对于阅兵式上只给朱总理三分之一个镜头我们更是只能愤怒,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但是,我们可以为朱总理的晚年收集一万个祝福
请留下一句“祝福朱总理”来表达我们对朱总理的尊敬!
第二篇:朱闲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朱闲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朱闲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读完《朱镕基答记者问》的第一个感觉是,比起平时在媒体上看到的严肃多于开心、凝重多于微笑、沉思多于轻松的朱镕基总理,从书本上走过来的他更添了和蔼、睿智和幽默,朱闲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尤其是认真看了封面和扉页集中体现全书意涵的五幅肖像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五张面孔”,或喜或怒,或微笑或幽默,让我们可以感知一位真诚的长者,进而感触一颗真挚的心。古人说:“言为心声”,细细地品味这本直抒胸臆的答问录,我们心中留下的是一个更加丰满生动、更加接近于真实的朱镕基。
表情是内心的真实写照,语言是心灵的真实反映。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12年间,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总理,一个举世瞩目的公众人物,朱镕基同志数不清出席了多少场会、会见过多少个人,他的一言一行不知道被多少专家解读过,他的一颦一笑不知道被多少媒体放大过,但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历次答记者问时的激-情对答和外交场合的精彩演讲。因为,这种即兴式的一问一答,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内心世界,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学识水平,最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思想火花,也最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情操和人格魅力。
网络上,朱镕基同志的许多妙语已经成为广为流传的“民间宝典”。如今,这些“经典”终于有了正式的“官方版本”,这让喜爱“朱式”语言和风格的“粉丝”们喜出望外。这本书不仅收录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场景、事件和语言,如他担任总理期间每次全国“两会”结束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也收集了不少我们没有听到过的精彩发言,如接受一些境外媒体记者的专访,以及出访期间的即兴演讲等。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总理,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执政为民、勤政为民的朱镕基;展现了一个作为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畏艰险、不卑不亢,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朱镕基;也展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情感丰富、幽默风趣、敢说敢当、个性率真的朱镕基……可以说,这本书虽然只辑录了朱镕基同志从政经历的一些片段,但却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朱镕基同志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他的国际思维、战略眼光,表露了他的赤子情怀、为民本色。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朱镕基同志的“五张面孔”,以及透过这些坚定的面容所体现出的深邃时代精神和崇高人生境界。
Ⅰ.坚毅
作为一位卓越的共-产-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朱镕基同志不论在什么场合,不管受到怎样尖锐的诘问,都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读后感《朱闲基答记者问读后感》。书中收录了六十篇答记者问,在六十个重大的国际场合,每当有记者就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台湾、民族和领土,以及人权等问题,用不同方式发难时,朱镕基同志总是毫不留情地收起微笑,义正词严、斩钉截铁做出回答。比如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记者莱雷尔采访时他答道,“首先,把中国政府称为共-产-党政府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们是从是否正确和从国际标准来看这个问题。”这就是朱镕基,一个时刻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的朱镕基!
Ⅱ.责任
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大国的政府领导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身上的重担和责任,在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和人民。
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刚当选国务院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充满深情的那段话,“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虽然很怕辜负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2001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他说:“至于说我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干什么,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过,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现在还是这样做。不过请大家不要误会,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老呆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社社长洪锡炫采访时,他坦言,“我称不上改革的先锋,我不过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做一点具体工作。每天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批文件,工作非常枯燥,但我干得很起劲。还要加一点,就是要到下面去调查,不然就变成官僚主义了。”为什么干得起劲?因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2000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他寄语:“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这就是朱镕基,一个时刻把群众和工作放在心上、视责任重于泰山的朱镕基!
Ⅲ.锐利
朱镕基同志担任副总理、总理的十二年间,是我国改革力度日益加大的十二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发展的十二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遇到困难较多、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十二年。
这本书以朱镕基同志个人的工作经历为主线,但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重要事件也都有反映。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书既是朱镕基同志个人的“妙语录”、思想集,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理念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如他在接受西班牙埃菲社社长贡萨洛采访时说,“我们应该把政治和经济分开。社会主义不排斥市常社会主义并没有说只能实行苏联那种计划经济,没有这种规定。社会主义也没有说一定要实行企业的国有制,它只讲公有制。实行公有制有很多形式。”书中披露了许多场次的问答和交锋,都围绕宏观调控、抗御亚洲金融风暴、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财政和税制改革、西部大开发、金融体制改革、加入WTO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大问题,有的提问相当尖锐。每当遇到这些,朱镕基同志总是一方面发挥他熟悉经济工作的长处,运用大量数字、事例,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理服人;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语言和形象的力度,向世界展现一位改革家的魄力、决心和勇气,以情动人。“朱式语言”中流传甚广的一句是,“我准备好了100口棺材,其中99口是留给贪官污吏的,一口是留给自己的。”这就是朱镕基,一个为了认定的事业和目标,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朱镕基!
第三篇:一场令人震撼的大讨论(区第七次党代会之后)
文章标题:一场令人震撼的大讨论(区第七次党代会之后)
区第七次党代会之后,《今日龙山》辟出专刊,连续八期刊出了部分单位和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区引起了强烈轰动。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落实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大讨论,点燃了全区人民奋进、腾飞的希望。震撼人心的报告、震撼人心的掌声、震撼人心的大讨论,如奏响的黄钟大吕,音绕龙山,经久不息。以“五跑”推进“五大”是新一届区委承载重任的使命,构建繁荣和谐的新龙山是新一届区委继往开来的夙愿,奋斗五年、实现总量翻两番是新一届区委励精图治的誓言。如果问什么能凝聚合力,龙山区的回答是“发展”;如果问什么能构建和谐,龙山区的回答还是“发展”。龙山区的决策者说:“从龙山区的任何一个层面来说,发展,只有发展,龙山区别无选择!”
回顾党代会的报告,“以‘五跑’推进‘五大’,构建繁荣和谐的新龙山,奋斗五年,实现总量翻两番”的提法不算标新立异,只是围绕市委三大产业、五大建设,结合龙山实际、实现工业强区目标的再落实。但报告却能如此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一石激起千层浪,确实是切中了龙山区发展的要害所在。
首先,它找准了贯彻市委四届八次会议精神与龙山发展的结合点,只有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新龙山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其次,它抓住了干部群众关注点,符合全区28万人民的发展愿望,激起了人们追求发展的共鸣;第三,它把握了龙山区现在前有标竿、后有追兵的区情现状,揭示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态势,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期,只有以大魄力、大手笔、大胆识谋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才能乘势而上;第四,它抓住了奋斗五年,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切入点,对既定目标进行了分析、细化、再落实,使广大干部群众摸的着、看得见、干得来。
鼓角连天,号声嘹亮。在落实党代会精神大讨论中,龙山区各部门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瞄准未来,抓紧现在——龙山区各部门正蓄势待发。区纪委围绕提高工作绩效,加大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纠正不正之风,构建预防腐败体系,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氛围。区委组织部以“五个先”作为保证,当好党委的参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谋,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好务,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区委宣传部发挥部门优势,把经济建设作为宣传的主战场,营造“五跑”促“五大”的浓厚氛围,为龙山振兴造势助威、凝聚人气。区政法委结合当前工作,发挥职能,健全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创新工作体制,打造稳定良好的治安环境。区经济局明确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区财政局本着保工资、保救济、保运转的原则,控制支出,广开财源,多方协调,为全区理财服务。区发改局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职能,对各项经济指标及时调度,为领导当好助手,为企业服好务。区卫生局有效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提高水平,发挥优势,实现龙山卫生新突破。工农乡锁定项目建设,把握机遇,抓特色、解难题、扩规模,细化责任,以项目推动工农乡经济发展。
一次大讨论,明确了发展主线,细化了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做到了从务须到务实,从宏观到具体,从认识到行动的转化。坚定信心,树立恒心,全区人民定能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形成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五跑”推进“五大”,构建繁荣和谐的新龙山,奋斗五年,实现总量翻两番”,表明了龙山区各级干部正确面对挑战,不留退路、不辱使命的果敢,体现了全区干部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创业精神和奋斗激情。锁定目标、力戒浮躁,龙山区正以亮剑的勇气、追日的志气、拔山兮的骨气,擎着希望向前迈进。
《一场令人震撼的大讨论(区第七次党代会之后)》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一场令人震撼的大讨论(区第七次党代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