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施工实习报告混凝土裂缝
建筑施工实习报告混凝土裂缝——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
我们这次实习是生产实习,它是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我们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时间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能使我们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相结合。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涉及到了以下的内容:对所在实习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对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物及结构体系,地基及基础特点等的了解;对土方工程的特点及回填土的质量要求的了解;对实心砖墙的砌筑方法、墙体的构造要求的了解;对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拆模的方法的了解;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的掌握;对钢筋的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工艺以及钢筋连接的方法及要求的了解;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以及钢筋工程的检查内容的了解;对墙面、地面的施工方法的了解;对地面防水及屋面防水的施工工艺的了解;对施工操作规程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的了解;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工作;通过考察对建筑材料的销售及使用情况的了解;对施工组织和概预算的编制方法的认识等等.在以前的实习日志中大部分已经涉及到,下午的时间我对在实习的过程中看到的裂缝的原因做了一个系统的查找,并在资料上找到了与我们实习相关的一些内容。下面就联系在以前见到的和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对裂缝的原因做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地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
第二篇: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英语论文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Abstract The crack problem of concrete is a widespread existence but again difficult in solve of engineering actual problem, this text carried on a study analysis to a little bit familiar crack problem in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Keyword:Concrete crack
Foreword
Concrete's ising 1 kind is anticipate by the freestone bone, cement, water and other mixture but formation of the in addition material of quality brittleness not and all material.Becaus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ransform with oneself, control etc.a series problem, harden model of in the concrete existence numerous tiny hole, spirit cave and tiny crack, is exactly because these beginning start blemish of existence just make the concrete present one some not and all the characteristic of quality.The tiny crack is a kind of harmless crack and accept concrete heavy, defend Shen and a little bit other use function not a creation to endanger.But after the concrete be subjected to lotus carry,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etc.function, tiny crack would continuously of expand with connect, end formation we can see without the aid of instruments of macro view the crack be also the crack that the concrete often say in the engineering.Concrete crack creation of the reason be a lot of and have already transformed to cause of crack:Such as temperature variety, constringency, inflation, the asymmetry sink to sink etc.reason cause of crack;Have outside carry the crack that the function cause;Protected environment not appropriate the crack etc.caused with chemical effect.Want differentiation to treat i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work°out a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In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the familiar crack and the prevention
1.Stem Suo crack and prevention
Stem the Suo crack much appear after the concrete protect be over of a period of
time or concrete sprinkle to build to complete behind of around a week.In the cement syrup humidity of evaporate would creation stem Suo, and this kind of constringency is can't negative.Stem Suo crack of the creation be main is because of concrete inside outside humidity evaporate degree dissimilarity but cause to transform dissimilarity of result:The concrete is subjected to exterior condition of influence, surface humidity loss lead quick, transform bigger, inner part degree of humidity variety smaller transform smaller, bigger surface stem the Suo transform to be subjected to concrete inner part control, creation more big pull should dint but creation crack.The relative humidity is more low, cement syrup body stem Suo more big, stem the Suo crack be more easy creation.Stem the Suo crack is much surface parallel lines form or the net shallow thin crack, width many between 0.05-0.2 mm, the flat surface part much see in the big physical volume concrete and follow it more in thinner beam plank short to distribute.Stem Suo crack usually the anti-Shen of influence concrete, cause the durable of the rust eclipse influence concrete of reinforcing bar, u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water pressure dint would creation the water power split crack influence concrete of loading dint etc..Concrete stem the Suo be main with water ash of the concrete ratio, the dosage of the composition, cement of cement, gather to anticipate of the dosage of the property and dosage, in addition etc.relevant.2.The Su constringency crack and prevention
Su constringency is the concrete is before condense, surface because of lose water quicker but creation of constringency.The Su constringency crack is general at dry heat or strong wind the weather appear, crack's much presenting in the center breadth, both ends be in the centerthin and the length be different, with each other not coherent appearance.Shorter crack general long 20-30 cm, the longer crack can reach to a 2-3 m, breadth 1-5 mm.It creation of main reason is:The concrete is eventually almost having no strength or strength before the Ning very small, perhaps concrete just eventually Ning but strength very hour, be subjected to heat or compare strong wind dint of influence, the concrete surface lose water to lead quick, result in in the capillary creation bigger negative press but make a concrete physical volume sharply constringency, but at this time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again can't resist its
constringency, therefore creation cracked.The influence concrete Su constringency open the main factor of crack to have water ash ratio, concrete of condense tim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wind velocity, relative humidity...etc..3.Sink to sink crack and prevention
The creation which sink to sink crack is because of the structure foundation soil quality not and evenly, loose soft or return to fill soil dishonest or soak in water but result in the asymmetry sink to decline with the result that;Perhaps because of template just degree shortage, the template propped up to once be apart from big or prop up bottom loose move etc.to cause, especially at winter, the template prop up at jelly soil up, jelly the soil turn jelly empress creation asymmetry to sink to decline and cause concrete structure creation crack.This kind crack many is deep enter or pierce through sex crack, it alignmen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sinking to sink a circumstance, general follow with ground perpendicular or present 30 °s-45 ° Cape direction development, bigger sink to sink crack, usually have certain of wrong, crack width usually with sink to decline quantity direct proportion relation.Crack widt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ariety smaller.The foundation after transform stability sink to sink crack also basic tend in stability.4.Temperature crack and prevention
Temperature crack much the occurrence is in big surface or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variety of the physical volume concrete compare the earth area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Concrete after sprinkling to build, in the hardening the process, cement water turn a creation a great deal of of water turn hot,.(be the cement dosage is in the 350-550 kg/m 3, each sign square the rice concrete will release a calories of 17500-27500 kJ and make concrete internal thus the temperature rise to reach to 70 ℃ or so even higher)Because the physical volume of concrete be more big, a great deal of of water turn hot accumulate at the concrete inner part but not easy send forth, cause inner part the temperature hoick, but the concrete surface spread hot more quick, so formation inside outside of bigger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the bigger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result in inner part and exterior hot the degree of the bulge cold Suo dissimilarity, make concrete surface creation certain of pull should dint.When pull
should dint exceed the anti-of concrete pull strength extreme limit, concrete surface meeting creation crack, this kind of crack much occurrence after the concrete under construction period.In the concrete of under construction b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variety more big, perhaps is a concrete to be subjected to assault of cold wave etc., will cause concrete surface the temperature sharply descend, but creation constringency, surface constringency of the concrete be subjected to inner part concrete of control, creation very big of pull should dint but creation crack, this kind of crack usually just in more shallow scope of the concrete surface creation.Conclusion The crack is widespread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existence of a kind of phenomenon, it of emergence not only will lower the anti-Shen of building ability, influence building of usage function, and will cause the rust eclipse of reinforcing bar, the carbonization of concrete, lower the durable of material, influence building of loading ability, so want to carry on to the concrete crack earnest research, differentiation treat, adoption reasonable of the method carry on processing, and at under construction adopt various valid of prevention measure to prevention crack o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ssurance building and Gou piece safety, stability work.From《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
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
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4.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结 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第三篇: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论文
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
摘要: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另包括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工程复合材料。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的混凝土构件均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甚至肉眼看不见(<0.05mm),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裂缝,微裂缝,变形,收缩,原因,预防
目 录
第一章、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害 第二章、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2收缩变化引起的裂缝 2.3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2.4冻胀引起的裂缝 2.5沉陷不均匀引起的裂缝 第三章、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
3.1设计方面的主要控制措施
3.2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方面的主要控制措施 3.3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措施 第四章、混凝土施工裂缝补救措施 第五章、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
第一章、混凝土结施工裂缝的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组分复合材料,在各种条件变化和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的情况下,微观裂缝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细微裂缝如果不扩展或在一定范围内扩展的话,它 对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是不会造成危害的,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结构使用功能决定的。对钢筋混凝土,特别是有充分构造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缝,不会迅速导致破坏,只是限制裂缝宽度的问题,使其达不到有害程度。但实际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或是进一步温差和干缩的情况下,细微裂缝会开始开展并相互贯通,从而发展成较大裂缝,对结构造成极大的影响,形成危害。常见危害有:
⑴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⑵引起钢筋锈蚀,使保护层崩落;
⑶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⑷降低结构刚度,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
⑸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和使用寿命;
⑹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⑺裂缝大的可能使结构或构件彻底报废、造成工程返工、材料浪费、延迟工期以及较大 的经济损失。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种混和材料,从力学的角度讲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然而影响混凝土内部应力产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2.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士施工过程中,其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士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具体的温度变化由混凝土本身的水化反应以及外界气温变化影响为主要因素。而且主要体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2.2 收缩变化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碳化收缩。
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干缩(缩水收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干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也可以是膨胀(如掺膨胀剂的膨胀水泥混凝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碳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碳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
2.3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2.4 冻胀引起的裂缝
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游离的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9%,因而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同时混凝土凝胶孔中的过冷水在微观结构中迁移和重分布引起渗透压,使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并导致裂缝出现。尤其是混凝土初凝时受冻最严重,成龄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30%~50%。
温度低于零度和混凝土吸水饱和是发生冻胀破坏的必要条件。当混凝土中骨料空隙多、吸水性强;骨料中含泥土等杂质过多;混凝土水灰比偏大、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力使混凝土早期受冻等,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冻胀裂缝。
2.5 沉陷不均匀引起的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第三章、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
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复杂,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控制混凝土裂缝也不只是某一环节的事,涉及包括设计、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因此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加以努力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实现设计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1 设计方面的主要控制措施
①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当无法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
② 在结构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应该遵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内容;特别是对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例如混凝土设计规范上规定当混凝土保护层大于40mm时应设置Ø6@150的抗裂构造网片;按双向板配筋:为使楼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现浇楼板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配筋。为减少开裂,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楼板最小配筋率,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例如在单向板满足受力情况下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双面配筋,可减小间距,加大配筋率,满足受力要求。
③ 增加楼板厚度:考虑到楼板双面配筋,并且楼板内暗敷电线管线较多,再加上楼面上30mm细石混凝土地坪常被取消等因素,现浇楼板厚度应为120mm。4.1.4 控制混凝土强度:多层、小高层住宅楼板预拌混凝土强度应≤C30,高层应≤C35。
④ 加强构造配筋:为克服墙角45°斜裂缝,应在墙角配置放射筋(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1/3跨(不少于1.5~2.0m)。上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宜每隔1根设置1根通长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及端头裂缝。除受力筋满足要求以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间距150~200mm。使楼板受力均匀,增强混凝土抵抗温度、干缩变形能力。当选用冷轧扭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⑤ 管线敷设:预埋电线管位置应设置在楼板上下两皮钢筋当中,严禁两根管线交错叠放,可采用接线盒方式。当楼板厚度较薄时,应在管线外侧增加钢丝网。
⑥ 重视对结构薄弱部位、易开裂部位的处理,例如深基础与浅基础结合处、高低跨处、高层与底层结合处以及不同结构形式结合处等。
⑦ 设计中处理好柔性和刚性的关系。结构中所有构件都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所受约 束越强,产生足够变形的余地就越小,就越容易开裂。所以,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结构中相连 构件的约束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柔性或刚性,应灵活运用,达到柔性和刚性并重。
⑧ 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新型混凝土材料: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或用膨胀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膨胀剂依靠本身的化学反应或与水泥其他成分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限制膨胀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干缩、冷缩为主),打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效果。
抗裂纤维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或钢纤维),一方面使混凝土失水面积有所减少,水分迁移较为困难,从而使毛细管道收缩形成的张力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低弹性模量的聚丙烯纤维相对于塑性浆体成为了高弹性模量材料依靠纤维材料与水泥浆之间的界面吸附粘接力、机械齿合力等,增加了材料抵抗开裂的塑性抗拉强度。材料表面的开裂状况得以减轻,甚至消失。另外由于纤维以单位体积内较大数量均与分布于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遭受阻碍,消耗了能量,难以进一步发展。还有其纤维材料是惰性的,不会与混凝土中的其它材料发生反应。
⑨ 合理的留设施工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的收缩,从而大大减少收缩应力,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3.2 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方面的主要控制措施
① 严格原材料检验试验: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必须按规定对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进行检验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捣:在配备混凝土运输车辆时,应充分考虑交通路况的影响,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减少施工冷缝。当混凝土浇捣中停歇时间过长时,应采取接浆处理等应急措施
② 合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全盘考虑,多用骨料、少用粉料,以减少裂缝产生。坍落度应适当控制,不宜过大,多层和小高层小于140mm,高层宜小于180mm,尽可能较少混凝土的流动性。应选用高等级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③ 严格控制混凝土掺合料掺量:混凝土掺合量的掺量比例应合理,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最大用水量应<180㎏/m3。
3.3 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措施
① 制定详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缝间距、施工工艺、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砼的受压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应选择当天气温较低时浇筑。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材料降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当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② 浇筑大方量混凝土前应事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并在经有关方面批准后实施。土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方向、一次浇筑的方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及处理办法等,避免形成冷缝和因新、旧混凝土未完全咬合而形成局部薄弱界面,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才送商品泵送混凝土,所以还要制定相关的泵送混凝,另外还必须进行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从已有施工经验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d内产生,3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左右,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③ 在施工过程根据规范合理的调整施工方案。例如调整水平钢筋配筋方案,将水平钢筋置于竖向钢筋外侧,有效减少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强了剪力墙表层混凝土的抗裂性。
④ 为消除商品混凝土的浅表收缩裂缝,应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的收水时,进行两次或三次压实收光,对掺加活性掺和料的混凝土更应增加收光次数,严禁在表面撒纯水泥进行压实收光,以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⑤ 严格养护: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根据当时室外气温,确定养护方案。冬、夏季节,应采取混凝土表面加盖草包、塑料薄膜等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12h内,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
⑥ 控制拆模时间:模板的周转配置,应考虑到规定的拆模时间,跨度大于2m,小于8m的现浇楼板,其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75%,当跨度大于8m的现浇楼板,其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100%,防止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同时,模板支撑立杆下部与楼面接触部位应设楔子顶紧,防止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变形。
⑦ 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其强度未达到1.2N/mm2,施工人员不得在楼面操作及堆载材料
第四章、混凝土施工裂缝补救措施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4.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4.2 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4.3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4 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4.5 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4.6 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第六章、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筑物的结构或构件常常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各种裂缝出现,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 的。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 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全面系统的考虑。从裂缝 的分类入手,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对裂缝采取措施加以正确的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朱耀台、詹树林《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5。[2] 陈丽苹《水泥与混凝土裂缝关系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3.1。
[3] 陈磊、陈太林《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新材料新装饰》,2004.1。[4] 徐雷,赵伟,成胜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河南建材,2007.4.[5] 曾力军.浅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和处理[J].江西建材,2007.3.[6] 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3.11.[7] 卫志华,卫思秀,王亚玲.混凝土裂缝级环氧树脂修补法探析[J].山西建筑,2004.1.[8] 张承杰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J] 山西建筑,2006
第四篇:混凝土施工论文 施工裂缝论文
混凝土施工论文施工裂缝论文
探索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与防治
【摘要】本文论述了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多方面原因,结合工程现状,施工环境,提出应对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目的,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发生,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使混凝土施工达到峻工验收时的优良工程。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施工裂缝;养护
引言
在各类项目施工中,某些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的形成和产生,各有不同,没有共性,有的裂缝属贯穿性裂缝,有的是不成片、分散性裂缝,其裂缝的大小、裂缝的深度,裂缝的间距、裂缝的位置分布,裂缝的长度、裂缝的数量(密度)都不一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形成,从而使裂缝的产生具有了不确定性和不规律性。特别是在初期施工中,一旦混凝土产生裂缝必将给混凝土的后续施工带来难题,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而且也影响正常使用,随着裂缝的深入和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和工程的安全性,这是施工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好面对的问题。因此,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就必须从裂缝形成的成因入手,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引起裂缝的原因,全面掌握应对裂缝和预防
裂缝产生采取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裂缝的发生,才能达到混凝土施工标准要求,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裂缝的成因分析
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原因很多,因素也较为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1 混凝土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期间,水泥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促使其内温不断上升,从而引起表面拉应力。在后期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老混凝土的约束,会在内部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表面应力发生剧烈,就会出现裂缝。一般而言,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 时,每立方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 的热量,进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度差引起混凝土裂缝,同时水泥浆中水分蒸发也会产生干缩裂缝。总而言之,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主要原因。要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化,要从根本上来控制和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
1.2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配料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水泥的产地不知名,交货验收不严格,工地贮藏受潮。砂石质量不符合要求,石、砂表面含泥量超标,粗细砂使用不合理,石料大
小没有严格把关,砂粒径控制不严,集料级配不良,结构不合理,都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因水泥存放受潮或过久后,质地不佳,都将降低混凝土强度,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砂的粒径越细,用水量用灰量增多,收缩增大,水灰比不稳定。砂石表面含泥量过多,粘结力下降,尤其是包裹型的泥土更为严重,泥遇水成浆,胶结在砂石表面,不易分离,容易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
1.3 混凝土搅拌和温度控制不严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控制不严,浇注不达标,振捣不及时、不到位、不均匀、不密实,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入模温度不符合工程要求,入料时段气温条件过高,浇注速度过快,都会引起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一是过快的浇筑,可引起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过大的热量,引起裂缝。二是入料时段气温偏高,特别热天中午浇注时,过高的气温更会加剧浇筑温度上升引起裂缝。三是搅拌超时,不仅会产生离析性,而且会摩损料石引起裂缝。四是气温过低(-2℃),施工时间选择不佳,混凝土表面将产生相应的拉应力,如果这些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则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裂缝。五是环境气温相差过大,导致混凝土体内收缩过大,因早期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本身钢筋的约束,不能形成整体收缩,混凝土发生过大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裂缝。
1.4 混凝土养护和运输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运料过程中,如混凝土出现离析性。养护时若覆盖麻袋或草帘不及时、不到位、不规范。人工洒水如果不及时、不均匀,养护期间时
干时湿,干湿不均,外干过早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约束,外表面干缩变形,从而产生混凝土施工裂缝。
1.5 其它因素引起的裂缝
地基的不均匀沉陷,地基土质不均,支模不稳定,支架发生水平位移,模板变形,支模间距过大、松动、滑移等,都会产生位移,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过大的剪应力开裂,为提高模板的周转率,过早拆模也可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综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预防和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就必须严把混凝土施工流程质量关和技术关,从严监管每一施工环节,客观分析施工条件和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全方位采取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之目地,才能使混凝土施工裂缝得到控制。
2.1 支模控制裂缝措施
支模是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一道程序,应该严格施工要求。为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发生,板最好选用钢模板支架,有利于散热,同时支模一定要稳定,确保不发生移动、位移和滑动等问题,要充分考虑相邻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性,尽可能的减少相邻结构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不宜太长,避免相互的约束性。
2.2 集料控制裂缝措施
砂石、水泥都是混凝土的原材料,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都会直接
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就必需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原材料应选用当地材质优良,产地知名的水泥和集料,严格控制砂的粒径(中、粗、细砂),并根据不同工程要求,按规范规定合理采用,同时要从严监控砂石的含泥量,确保砂石料质量检验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以达到预防因集料不合格,而引起混凝土的施工裂缝。
2.3 入料、搅拌、运料控制裂缝措施
进料的配合比、水灰比能否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也同样影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因此,进料前对砂石、水泥做到抽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规范规定2min),常规施工搅拌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碎石摩损,破坏材料的结构,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运料地点和时间要规范选定,运料与等待的时间一般在15min~20min 左右即可。
2.4 放料、振捣控制裂缝措施
入料时应首先优选入料环境和气温,最好是白天气温在25℃,夜间气温在16℃为宜,温差不宜过大。放料时一定要做到均匀出料、放料,浇筑的速度可根据结构部位因情况而定,工浇筑速度36m3/ h ,厚度为30cm ,较为合理,振捣一定要密实、匀到位。
2.5 温度控制裂缝的措施
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最直接的原因,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要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温
度应力要求,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入模温度控制在30℃~ 36℃之内,混凝土内温控制在50℃内。二是热天浇筑混凝土时要减少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充分利用浇筑层面散热,气温下降时注意表面保湿。三是采用冷水冷却碎石(卵石),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之目的。四是可在混凝土的骨料中加塑化剂等,以改善水泥用量。五是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可采用边浇筑,边降温的方法,即在浇注混凝土的同时,在钢模上喷冷水降温,以防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而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其次,施工的时段及环境也应有相对的选择,施工时段最好采用早、晚施工,环境可根据当天的环境对应确定,同时应采用正确的合理的分块和分缝。
2.6 养护预防裂缝措施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使水泥充分水化,以获得较好质量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收浆后在表面应及时覆盖草帘(或麻袋、泡沫海棉)轻型材料,人工洒水养护,可以防止表面拉应力产生,使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对防裂有很好的效果,夏天水分蒸发太快,更应及时人工洒水,精心养护。
结语
要使混凝土施工不产生裂缝,就必须结合工程现状,施工环境,认真分析施工条件,严把材料质量关,规范支模、配料、运料、搅拌、振捣、拆模等施工环节,控制混凝土入料温度,按要求及时养护,进而达到
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之目的,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发生,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使混凝土施工达到峻工验收时的优良工程。总之,通过预防措施,混凝土施工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红玉.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措施[J].中国建设息,2004 ,(24):1112113.[2]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及其防止[J].现代农业,2006 ,(11):57258.[3] 李明柱,高铭悦.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6 ,(9):89290.[4] 姬鸿云.低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5] 孔详勤.论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吉林水利,2004 ,(12):46247.
第五篇:混凝土裂缝修补施工方案
保利·香颂
混 凝 土 结 构 修 补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混凝土结构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保利·香颂
建设单位:武汉二零四九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华远建施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坐落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临陶仙路,西临陶家岭侧路,建筑面积约3.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G11/G13/G14#楼均为地下2层、地上33层,商铺2层,建筑物高度分别为98.6m/98.6m/97.8m,G16#楼地上27层,地下两层,建筑物高度为80.4m,主楼标准层层高为2.9m,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目的
混凝土施工中,会出现由于拆模引起的缺角掉菱、振捣不密实引起混凝土表蜂窝麻面,养护、应力释放、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引起的裂缝,由于地下室属地下施工,由于工艺原因施工缝、诱导缝渗漏等工程通病。轻者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保证混凝土修补质量,确保地下室设计50年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方案。
三、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施工流程:缺陷素描(照相采集)→素描图(照片)确认→修复位置凿挖→
修复位置确认→修复及养护→验收 1.缺角掉菱、蜂窝麻面修补
对出现问题的砼部位观察,凿除不密实的混凝土,用清水洗刷干净,后采取以下相应的修补措施:
a)表面抹浆修补: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石的砼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在抹砂浆前,需用钢丝刷或加压的水将待补砼表面清洗干净并湿润,抹浆初凝后加强养护工作。
b)细石砼修补:对蜂窝比较严重时,应凿除不密实的砼,用钢丝刷或加压 的水将待补砼表面清洗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捣实后待细石砼初凝后,浇水养护7d。
c)下翻梁对拉螺杆洞修补:拆除螺杆,洞边塑料套管凿除,用1:2水泥砂浆灌实,并在洞口处粉刷成40mm~60mm的正方形水泥块。4 孔口表面抹平。2.裂缝修补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缺陷,依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根据相应类型选择相应处理法。(1)表面密封法。对不再发展的宽度小于0.2mm的细裂缝,选用低黏度的环氧树脂液涂敷增强。当裂缝间距较小分布比较集中时,则大面涂敷修补;当裂缝渗水或漏水,不能用环氧树脂涂敷材料时,用快速硬化水泥浆或其他水硬性粘结料。在进行表面密封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打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应该用环氧树脂胶泥予以找平。
(2)充填法。对水平面上的较宽裂缝(δ>0.3mm),根据裂缝的情况可以直接向缝内灌入不同黏度的环氧树脂胶泥。如裂缝宽度较小,使用低黏度环氧树脂胶泥;裂缝宽度较大时,则宜使用砂、粉填料较多的环氧树脂胶泥。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则应开成V形或U形的槽口,然后清除掉浮灰。必要时先涂刷低黏度环氧树脂液,以增加环氧树脂胶泥与混凝土的粘结力。(3)注浆法。
对较深的裂缝,采用注浆法修补。在裂缝修补之前沿裂缝设置注浆管,然后将裂缝的其他部位用胶粘带予以密封,以防漏浆,以电动泵注浆。施工步骤:
(1)钻孔在发现裂缝一侧离开2~3cm处,用冲击钻钻出跨过裂缝的斜孔,并清洗浮尘。(2)埋管:在斜孔内埋设长8.5cm,直径8.5mm的针头,然后用速凝水泥进行封堵。注浆斜孔间距15~20cm左右。(3)压浆采用高压电动泵,灌注压力可达2MPa。按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分别搅拌,以消除任何沉淀物,把A料和B料倒进混合容器,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20~30分钟用完为宜。将配制好的灌缝胶装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顺序,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用后堵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
(4)表面清理:注射前,准备2桶清水,对注浆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溢出的浆液,在其凝结前,用水擦洗干净。(5)修补:注浆完成24小时后,可割除针头,3~5天后,可采用特制拌有粉煤灰的水泥砂浆进行修平处理,以尽量使得修补后的地方与周围的混凝土颜色一致。修平后进行工作面清理,对混凝土表面溢出的环氧浆液进行铲除,尽量减少结构砼表面的色差。3.堵漏
1)诱导缝处堵漏措施(1)止水带下堵漏 一般车站诱导缝处采用两道止水带进行诱导缝的防水处理。一条为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另一条为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在诱导缝处堵漏的位置位于两条止水带中间,如果止水针直接从止水带处穿过,势必造成止水带破坏引起诱导缝的再次渗水,为此采用绕开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止水针插入其下部堵漏的方法。施工步骤:
⑴ 钻孔:止水带单边17.5cm,所以在平面位置超过17.5cm以上用电钻机斜方向钻取直径约为1cm的孔,孔深以达到诱导缝处为准,孔间距约为15cm,诱导缝两侧同时进行钻孔。⑵埋设注嘴:在孔位置埋设金属管,其直径为8cm,针长为20cm的止水针头;该注嘴埋入底板处为金属管,露出混凝土表面处为橡胶管,便于与手压泵咬合注浆;埋设应牢固、充满整个孔位,以防止注浆时浆液溢出。
⑶ 注射药剂:药剂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可进入0.02mm以上的发丝裂缝,具有损坏面小、堵漏时间短、收缩大的特点,适用与有变形性质的裂缝;当表面产生白色液体时,即停止注射。⑷表面清理:注射前,准备2桶清水,对注浆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溢出的浆液,在其凝结前,用水擦洗干净,对凝结的浆液,弄铲刀铲平,防止药剂污染混凝土表面,造成色差;
⑸割除针头及抹平表面:注射药剂后24小时,开始割除橡胶头并用砂浆将孔口表面抹平。(2)止水带上堵漏
⑴钻孔:在距离诱导缝5cm处用电钻机斜方向取直径约为1.4cm的孔,孔深以达到诱导缝处为准,孔间距为15cm。⑵埋设注嘴:在孔位置埋设针长为8.5cm的止水针头;埋设应牢固、且充满整个孔位,以防止注浆时浆液溢出。⑶~⑸施工步骤与第1点相同。主要技术数据 ⑴注浆压力:0.2mpa ⑵浆液比量:1.08 ⑶损失系数:1.2 ⑷扩散系数:1.2 以上钻孔堵漏的方法具有周期短、不破坏结构的美观性等的特点。
2)施工缝处堵漏措施
水平施工缝中预埋有200mm宽的镀锌止水钢板,位于侧墙施工缝居中位置。在此处渗漏水,主要采取在止水钢板的正面,也就是电钻头在水平施工缝的侧面斜插入水平施工缝,深度至钢板处为止;然后,埋设注嘴、压浆、割除针头抹平表面等步骤。
3)底板处堵漏措施
底板渗漏水大致有点漏水及裂缝漏水两种情况。底板裂缝渗漏水主要由收缩裂缝引起的,其堵漏方法采用钻孔堵漏及抽槽堵漏两者相结合的形式施工,钻孔堵漏与诱导缝堵漏方式相同。抽槽钻孔堵漏的方法如下:
(1)抽槽:沿着渗水方向凿出一条深约5cm~8cm,宽约5cm左右的槽段(长度及深度具体情况而定),并对槽段进行清理,做到无浮尘;
(2)钻孔:槽段清理完毕后,在渗漏水处用电钻机钻直径为1.4cm的孔,孔深约为12cm,孔间距15cm;(3)封缝埋管:
在槽段钻孔位置处埋设直径为1cm的注浆管,用双块水泥封缝,边封堵边将注浆管慢慢抽出,这样保证槽内能连通,然后再用双块水泥固定;(4)压浆:
埋管经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流从注浆管内流出的程度,如水流流速不急且流量不多时,可进行注浆。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用压浆泵压注,压力为1.5kg/cm2~2kg/cm2,并间隔15分钟后重复注浆一次;
(5)嵌缝:待浆液固化后,然后嵌注密封膏,充满整个槽段;(6)表面清理:注射前,准备2桶清水,对注浆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溢出的浆液,在其凝结前,用水擦洗干净,对凝结的浆液,弄铲刀铲平,防止药剂污染混凝土表面,造成色差;对于渗漏点及裂缝处的渗漏水封堵采用钻孔堵漏和抽槽堵漏两者相结的形式施工。4)墙面处堵漏的主要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和不破坏结构的整体质量,墙面处渗漏水封堵同样采用钻孔堵漏的方法,与底板堵漏方式相同。
四、施工主要材料特性介绍
TZS聚氨酯注浆材料:TZS聚氨酯固结抗渗性、粘结性较好,耐久性也较好,且复漏率低。该材料能与混凝土裂缝中的水融合乳化并进行化学反应,边发泡边渗透边凝固,固结后的聚氨酯材料与混凝土裂缝浑然一体,起到止水堵漏的目的,此浆液进行充填,也可渗入到裂缝周围的毛细孔中,与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力(粘结强度>0.8Mpa),并且此材料可根据需要调节浆液的配比,使浆液固结成为一弹性体,适应结构变形的需要和承受较大的水压力。环氧树脂与TZS聚氨酯的区别:环氧树脂固结后,产生刚性物质,而TZS聚氨酯其固结后,产生柔性物质。当两者同时对一条诱导缝进行处理时,由于车站还未进行回填土,车站正处于沉降不均匀的时期,所以在诱导缝处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在用环氧树脂进行的诱导缝处,结构沉降引起的环氧树脂开裂等现象,再次造成诱导缝处的渗漏水。而采用TZS聚氨酯材料进行堵漏的诱导缝,由于其是柔性材料,不容易产生开裂等现象,同样也就不会再次产生诱导缝处的渗漏水。避免了工序的重复性,减少材料。最大的优点是防止结构再次出现渗漏水现象,保证工程的安全性。6 TZS聚氨酯材料用途广泛,用于较多工程。主要技术数据:
①粘度:100~400Mpa(22Oc)②密度:1.03~1.10g/cm3 ③外观:淡黄、琥珀色透明液体 ④凝固时间:数十秒~二十分钟左右 ⑤粘结强度:>1.5Mpa ⑥固结体抗渗性:>0.8Mpa
⑦固结体渗透系数:10-6~10-8cm/s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对施工、管理人员都要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自身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条例进行施工作业。
2、进入现场正确戴好安全帽,加强消防管理,按规定布置消防器材,使用阻燃材料搭建保管,做好防盗等保卫工作。使用材料需用多少取多少,用不完应及时放回仓库,切勿随弃浪费。
3、现场材料、设备须堆放整齐合理;搭建高空作业台须安全牢固操作人员佩戴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