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时间:2019-05-14 02:0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第一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中共海林市委员会海林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30日首先,我代表海林市五家班子,欢迎栗书记一行到海林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把海林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以汇报。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和中国雪乡的美誉,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行政区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4.2万亩,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3万人,辖9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森工企业。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1.3,高于全国近40个百分点;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能蕴藏量500万千瓦;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境内有威虎山、中国雪乡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是镜泊湖面积的2.4倍,盛产木耳、蘑菇、松籽等100余种山产品,有山参、北芪、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草药200余种。近年来,我们以农业“三增”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山河增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牵动,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901元。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2平方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5。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2名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省、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4.2万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0多场。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4.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6万亩,发放直补资金103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3.3万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8.09万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1.41万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7个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3个项目,总投资3880万元,其中自筹1760万元,贷款100万元,国家和省投入1917万元,市里投入103万元。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6个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0家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7个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4万元。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2、培育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搞突破。我市人均耕地面积5.4亩,是农业小市,资源大市,我们在深化认识市情、分析农情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重点培育奶(肉)牛、蔬菜和劳动力转移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以奶(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我市有林地1249.2万亩、草场14.51万亩,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我们强力推进牧业富民工程,到2005年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的“半壁江山”,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一抓示范。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小区建设,积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肉牛冻配率达30%以上。目前,全市已兴建奶牛小区11个,肉牛小区9个,新引进澳牛232头,奶牛存栏达8000头。二抓政策扶持。对建设畜牧小区的免收土地使用费;今年起市财政对在小区内养奶牛户实行贷款贴息政策,每交一吨鲜奶贴息80元,贴息期限4年;为进入小区养殖的可繁育母牛投保,保险期限

第二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中共海林市委员会海林市人民政府

2004年6月30日

首先,我代表海林市五家班子,欢迎栗书记一行到海林检查指导工作,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下面,把海林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以汇报。

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和中国雪乡的美誉,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行政区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4.2万亩,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3万人,辖9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森工企业。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1.3%,高于全国近40个百分点;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能蕴藏量500万千瓦;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境内有威虎山、中国雪乡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是镜泊湖面积的2.4倍,盛产木耳、蘑菇、松籽等100余种山产品,有山参、北芪、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草药200余种。近年来,我们以农业“三增”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山河增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牵动,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901元。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2平方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5%。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2名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盛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4.2万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0多常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4.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6万亩,发放直补资金103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3.3万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8.09万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1.41万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7个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3个项目,总投资3880万元,其中自筹1760万元,贷款100万元,国家和省投入1917万元,市里投入103万元。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6个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0家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7个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4万元。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2、培育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搞突破。我市人均耕地面积5.4亩,是农业小市,资源大市,我们在深化认识市情、分析农情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重点培育奶(肉)牛、蔬菜和劳动力转移三大主导产业,工作汇报《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一是加快以奶(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我市有林地1249.2万亩、草场14.51万亩,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我们强力推进牧业富民工程,到2005年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的“半壁江山”,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一抓示范。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小区建设,积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肉牛冻配率达30%以上。目前,全市已兴建奶牛小区11个,肉牛小区9个,新引进澳牛232头,奶牛存栏达8000头。二抓政策扶持。对建设畜牧小区的免收土地使用费;今年起市财政对在小区内养奶牛户实行贷款贴息政策,每交一吨鲜奶贴息80元,贴息期限4年;为进入小区养殖的可繁育母牛投保,保险期限2年。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全面提高奶牛防疫、检疫治疗水平,消灭规定的奶牛疫病,控制一般性奶牛疾病的流行和发生。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海浪河流域和牡丹江流域土壤肥沃、环境优良,利用区位优势和地源优势,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发挥蔬菜经销公司和蔬菜协会牵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外销蔬菜品种,建立对俄出口蔬菜基地,目前已落实出口棚室蔬菜基地12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1420和奥尼西红柿品种,年出口蔬菜1200万斤,创收1000万元。全市露地蔬菜面积已达到6.8万亩,棚室蔬菜面积达到320万平方米。积极筹建蔬菜交易市场,由蔬菜村和经销公司投资600万元,占地4.6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现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末可以投入使用。力争用5—8年时间把海林建成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和东北亚的蔬菜城。三是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和主导产业来抓,建机构,定措施,抓宣传,强服务。目前,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7%。现已转移出去1.83万人,今年还要转移7000人。健全机构。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建立了北京、深圳、大连、韩国等4个国内外劳务输出基地,出台了《海林市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级目标管理。强化培训。整合现有资源,以职业高中、农广校为基地建立市级培训中心,以乡(镇)中学为基地建立乡级培训中心,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方式加快劳务输出。拓宽渠道。坚持异地就业、出国劳务、开辟新产业、小城镇吸纳四路并举,多渠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市在韩国劳务人员6000多人,年创外汇4100万美元。畅通信息。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网站,实现市乡村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扩大了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辐射面。

3、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搞突破。推进龙头企业重组联合、靠强靠大,重点建设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威虎山米业、如淞食品、蔬菜经销公司。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是国家山区产业项目的龙头企业,去年投资5000万元,引进三条德国生产线,生产软包饮料,达到年果酒生产能力3000吨,饮料生产能力26000吨,2004年企业将扩大经营领域,投资1300万元新上一条日处理鲜奶110吨的液态奶生产线,成为集饮料、液态奶、果酒、果汁等产品为一体的饮品生产企业。如淞食品公司是引进香港万顺昌公司,投资500万元新上的白瓜籽、松籽加工企业,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国。今年新上果脯、肉脯加工生产线,力争用2-3年成为我省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的龙头。帮助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两菊面积达到3万亩。力争用3-5年时间把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高效有机肥厂、强尔药业培育成省级产业化龙头。同时,发展注册农业,将黑豆、白瓜籽、北药、食用菌统一注册为“威虎山”牌。

4、抓生态农业建设,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上搞突破。我市已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突出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抓好退耕还林。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办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6.1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二是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5年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亩。对斗银、红旗2个小流域实施重点治理。三是实施封湖禁渔。为实现莲花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去年5月至2005年5月,对莲花湖实行封湖禁渔和人工放流,投放鱼苗1000多万尾。鼓励和引导渔民发展食用菌和畜牧业等产业,使渔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四是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投资130万元扶持江头村建设秸秆气化工程,投资450万元建设20个村沼气项目。

5、抓服务体系建设,在提高组织化上搞突破。一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均配备了微机和配套设施,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实施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现已有86个村实现村村通。二是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市级重点建5个、每个乡镇重点建2个、每个村重点建1个。目前,全市已建立了蔬菜、食用菌、有机稻、北药、经纪人等5个协会,奶牛协会正在组建中,全市经纪人达到3000人。通过龙头企业和协会与农户签订订单面积45万亩,进一步密切了农户与龙头企业、协会的利益关系。三是建立三个服务中心。在每个乡镇均建立了科技信息、市场开发、劳动就业服务三个中心,加快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四是发挥乡镇站(办、所)领办、示范作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乡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7个,充分发挥乡镇站(办、所)科技、信息优势,建立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做到了“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

同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前,我市有13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1117户,人口3859人,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脱贫任务。现已完成首批2个扶持村,并启动建设了第二批两个省级扶贫村(红旗村、工农村)。通过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制度,明确了八项扶贫重点内容,今年计划向两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地矛盾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涉及到新增和婚嫁人口要地、外出打工人员要地、机动地发包问题、林地纠纷问题等13个方面问题。其中,新生儿要地的有4千余人,林地纠纷涉及7个乡镇,4.4万亩土地。

二是村级债务重,化解难。全市2003年末,村级债务高达6246万元,村均50.8万元。这些债务主要靠回收债权来化解,债权中农户欠款占一半,很难化解。

三是农民增收缓慢。近两年我们在农民增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主导产业规模孝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

今后我们要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970元,年均递增分别为9.7%,7.1%;二是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强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培训,建立完善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到2010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达到4.5万人,确保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三是进一步搞好土地矛盾排查工作,有效化解土地矛盾纠纷;四是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乡村两级债务,每年完成10%的化解目标,确保农村稳定

第三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中共海林市委员会 海林市人民政府 2004年6月30日 首先,我代表海林市五家班子,欢迎栗书记一行到海林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把海林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以汇报。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和中国雪乡的美誉,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行政区域面积881xxxx公里,耕地总面积84.xxxx亩,总人口44.xxxx人,其中,农村人口15.xxxx人,辖xxxx乡镇、12xxxx行政村,境内有xxxx森工企业。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1.xxxx,高于全国近4xxxx百分点;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能蕴藏量50xxxx千瓦;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境内有威虎山、中国雪乡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是镜泊湖面积的2.4倍,盛产木耳、蘑菇、松籽等10xxxx种山产品,有山参、北芪、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草药20xxxx种。近年来,我们以农业“三增”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山河增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牵动,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90xxxx。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xxxx以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xxxx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xxxx。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xxxx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省、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4.xxxx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xxxx场。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4.xxxx亩,退耕还林面积5.xxxx亩,发放直补资金103xxxx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3.xxxx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8.0xxxx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1.4xxxx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xxxx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xxxx项目,总投资388xxxx元,其中自筹176xxxx元,贷款10xxxx元,国家和省投入191xxxx元,市里投入10xxxx元。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xxxx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xxxx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xxxx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xxxx元。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2、培育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搞突破。我市人均耕地面积5.xxxx,是农业小市,资源大市,我们在深化认识市情、分析农情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重点培育奶(肉)牛、蔬菜和劳动力转移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以奶(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我市有林地1249.xxxx亩、草场14.5xxxx亩,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我们强力推进牧业富民工程,到2005年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的“半壁江山”,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xxxx。一抓示范。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小区建设,积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肉牛冻配率达3xxxx以上。目前,全市已兴建奶牛小区1xxxx,肉牛小区xxxx,新引进澳牛232头,奶牛存栏达8000头。二抓政策扶持。对建设畜牧小区的免收土地使用费;今年起市财政对在小区内养奶牛户实行贷款贴息政策,每交一吨鲜奶贴息8xxxx,贴息期限4年;为进入小区养殖的可繁育母牛投保,保险期限2年。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全面提高奶牛防疫、检疫治疗水平,消灭规定的奶牛疫病,控制一般性奶牛疾病的流行和发生。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海浪河流域和牡丹江流域土壤肥沃、环境优良,利用区位优势和地源优势,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发挥蔬菜经销公司和蔬菜协会牵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外销蔬菜品种,建立对俄出口蔬菜基地,目前已落实出口棚室蔬菜基地12xxxx平方米,主要品种为1420和奥尼西红柿品种,年出口蔬菜120xxxx斤,创收100xxxx元。全市露地蔬菜面积已达到6.xxxx亩,棚室蔬菜面积达到32xxxx平方米。积极筹建蔬菜交易市场,由蔬菜村和经销公司投资60xxxx元,占地4.xxxx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现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末可以投入使用。力争用5—8年时间把海林建成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和东北亚的蔬菜城。三是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和主导产业来抓,建机构,定措施,抓宣传,强服务。目前,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4.xxxx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xxxx。现已转移出去1.8xxxx人,今年还要转移700xxxx。健全机构。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建立了北京、深圳、大连、韩国等xxxx国内外劳务输出基地,出台了《海林市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级目标管理。强化培训。整合现有资源,以职业高中、农广校为基地建立市级培训中心,以乡(镇)中学为基地建立乡级培训中心,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方式加快劳务输出。拓宽渠道。坚持异地就业、出国劳务、开辟新产业、小城镇吸纳四路并举,多渠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市在韩国劳务人员600xxxx人,年创外汇410xxxx美元。畅通信息。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网站,实现市乡村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扩大了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辐射面。

3、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搞突破。推进龙头企业重组联合、靠强靠大,重点建设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威虎山米业、如淞食品、蔬菜经销公司。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是国家山区产业项目的龙头企业,去年投资500xxxx元,引进三条德国生产线,生产软包饮料,达到年果酒生产能力3000吨,饮料生产能力26000吨,2004年企业将扩大经营领域,投资130xxxx元新上一条日处理鲜奶110吨的液态奶生产线,成为集饮料、液态奶、果酒、果汁等产品为一体的饮品生产企业。如淞食品公司是引进香港万顺昌公司,投资50xxxx元新上的白瓜籽、松籽加工企业,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国。今年新上果脯、肉脯加工生产线,力争用2-3年成为我省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的龙头。帮助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两菊面积达到xxxx亩。力争用3-5年时间把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高效有机肥厂、强尔药业培育成省级产业化龙头。同时,发展注册农业,将黑豆、白瓜籽、北药、食用菌统一注册为“威虎山”牌。

4、抓生态农业建设,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上搞突破。我市已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突出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抓好退耕还林。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办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6.xxxx亩,封山育林2xxxx亩。二是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5年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xxxx亩。对斗银、红旗xxxx小流域实施重点治理。三是实施封湖禁渔。为实现莲花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去年5月至2005年5月,对莲花湖实行封湖禁渔和人工放流,投放鱼苗100xxxx万尾。鼓励和引导渔民发展食用菌和畜牧业等产业,使渔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四是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投资13xxxx元扶持江头村建设秸秆气化工程,投资45xxxx元建设2xxxx村沼气项目。

5、抓服务体系建设,在提高组织化上搞突破。一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均配备了微机和配套设施,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实施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现已有8xxxx村实现村村通。二是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市级重点建xxxx、每个乡镇重点建xxxx、每个村重点建xxxx。目前,全市已建立了蔬菜、食用菌、有机稻、北药、经纪人等xxxx协会,奶牛协会正在组建中,全市经纪人达到300xxxx。通过龙头企业和协会与农户签订订单面积4xxxx亩,进一步密切了农户与龙头企业、协会的利益关系。三是建立三个服务中心。在每个乡镇均建立了科技信息、市场开发、劳动就业服务三个中心,加快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四是发挥乡镇站(办、所)领办、示范作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xxxx,乡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xxxx,充分发挥乡镇站(办、所)科技、信息优势,建立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做到了“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同时,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前,我市有1xxxx省级贫困村,贫困户111xxxx,人口385xxxx,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脱贫任务。现已完成首批xxxx扶持村,并启动建设了第二批两个省级扶贫村(红旗村、工农村)。通过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制度,明确了八项扶贫重点内容,今年计划向两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xxxx元。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地矛盾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涉及到新增和婚嫁人口要地、外出打工人员要地、机动地发包问题、林地纠纷问题等1xxxx方面问题。其中,新生儿要地的有4千余人,林地纠纷涉及xxxx乡镇,4.xxxx亩土地。二是村级债务重,化解难。全市2003年末,村级债务高达624xxxx元,村均50.xxxx元。这些债务主要靠回收债权来化解,债权中农户欠款占一半,很难化解。三是农民增收缓慢。近两年我们在农民增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主导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今后我们要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97xxxx,年均递增分别为9.xxxx,7.xxxx;二是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强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培训,建立完善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到2010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达到4.xxxx人,确保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三是进一步搞好土地矛盾排查工作,有效化解土地矛盾纠纷;四是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乡村两级债务,每年完成1xxxx的化解目标,确保农村稳定

第四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中国共产党海林市委员会海林市人民政府sO100

2004年6月30日

首先,我代表海林市五家班子,欢迎栗书记一行到海林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把海林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以汇报。

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和中国雪乡的美誉,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行政区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4.2万亩,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3万人,辖9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森工企业。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1.3%,高于全国近40个百分点;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能蕴藏量500万千瓦;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境内有威虎山、中国雪乡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是镜泊湖面积的2.4倍,盛产木耳、蘑菇、松籽等100余种山产品,有山参、北芪、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草药200余种。近年来,我们以农业“三增”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山河增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牵动,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901元。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2平方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5%。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2名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盛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4.2万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0多常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4.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6万亩,发放直补资金103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3.3万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8.09万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1.41万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7个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3个项目,总投资3880万元,其中自筹1760万元,贷款100万元,国家和省投入1917万元,市里投入103万元。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6个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0家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7个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4万元。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2、培育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搞突破。我市人均耕地面积5.4亩,是农业小市,资源大市,我们在深化认识市情、分析农情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重点培育奶(肉)牛、蔬菜和劳动力转移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加快以奶(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我市有林地1249.2万亩、草场14.51万亩,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我们强力推进牧业富民工程,到2005年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的“半壁江山”,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一抓示范。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小区建设,积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肉牛冻配率达30%以上。目前,全市已兴建奶牛小区11个,肉牛小区9个,新引进澳牛232头,奶牛存栏达8000头。二抓政策扶持。对建设畜牧小区的免收土地使用费;今年起市财政对在小区内养奶牛户实行贷款贴息政策,每交一吨鲜奶贴息80元,贴息期限4年;为进入小区养殖的可繁育母牛投保,保险期限2年。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全面提高奶牛防疫、检疫治疗水平,消灭规定的奶牛疫病,控制一般性奶牛疾病的流行和发生。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海浪河流域和牡丹江流域土壤肥沃、环境优良,利用区位优势和地源优势,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发挥蔬菜经销公司和蔬菜协会牵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外销蔬菜品种,建立对俄出口蔬菜基地,目前已落实出口棚室蔬菜基地12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1420和奥尼西红柿品种,年出口蔬菜1200万斤,创收10

00万元。全市露地蔬菜面积已达到6.8万亩,棚室蔬菜面积达到320万平方米。积极筹建蔬菜交易市场,由蔬菜村和经销公司投资600万元,占地4.6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现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末可以投入使用。力争用5—8年时间把海林建成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和东北亚的蔬菜城。三是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和主导产业来抓,建机构,定措施,抓宣传,强服务。目前,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7%。现已转移出去1.83万人,今年还要转移7000人。健全机构。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建立了北京、深圳、大连、韩国等4个国内外劳务输出基地,出台了《海林市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级目标管理。强化培训。整合现有资源,以职业高中、农广校为基地建立市级培训中心,以乡(镇)中学为基地建立乡级培训中心,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方式加快劳务输出。拓宽渠道。坚持异地就业、出国劳务、开辟新产业、小城镇吸纳四路并举,多渠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市在韩国劳务人员6000多人,年创外汇4100万美元。畅通信息。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网站,实现市乡村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扩大了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辐射面。

3、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搞突破。推进龙头企业重组联合、靠强靠大,重点建设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威虎山米业、如淞食品、蔬菜经销公司。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是国家山区产业项目的龙头企业,去年投资5000万元,引进三条德国生产线,生产软包饮料,达到年果酒生产能力3000吨,饮料生产能力26000吨,2004年企业将扩大经营领域,投资1300万元新上一条日处理鲜奶110吨的液态奶生产线,成为集饮料、液态奶、果酒、果汁等产品为一体的饮品生产企业。如淞食品公司是引进香港万顺昌公司,投资500万元新上的白瓜籽、松籽加工企业,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国。今年新上果脯、肉脯加工生产线,力争用2-3年成为我省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的龙头。帮助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两菊面积达到3万亩。力争用3-5年时间把完达山健康食品公司、糖甙厂、万寿菊加工厂、高效有机肥厂、强尔药业培育成省级产业化龙头。同时,发展注册农业,将黑豆、白瓜籽、北药、食用菌统一注册为“威虎山”牌。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第五篇:农业农村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

2010年工作情况: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举全力打好抗大旱、保民生、抓生产、促发展攻坚战,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增%。粮食总产19.57万吨,同比减1.2%。繁育良种2.35万亩,发展优质农作物64.3万亩;烤烟种植16.61万亩,收购2500万公斤,实现产值3.52亿元,税收7764万元;肉类总产8.28万吨,禽蛋产量7.0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 亿元,增 %;深入推进城乡园林绿化,自然村绿化319个,县城新增绿地81.14亩,种植泡核桃2万亩,公益林建设3.6万亩,林地确权到户率96%,林业产值达亿元,增%。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4.58万亩,烟水配套工程2.5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0.64万亩。

抗旱救灾成效显著。投入抗旱资金万元,发放救济款 万元、救济粮 吨,保障因灾弱势群体基本生产生活;打赢森林防火攻坚战;建成抗旱应急工程207件,解决或缓解了9万人的饮水困难;加快建设水源工程,木戛利重点工程全面开工,建成小坝塘74件,小水窖6073件,小引水管道953.3公里,小泵站74件,小水渠120.7 公里,小水池160件。实施人饮安全工程,解决农村5.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除险加固3座小(一)型、5座小(二)型水库。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扶贫)。六哨乡整乡推进进入扫尾;

实施自然村整村推进590件,易地搬迁978人,培训转移困地区农村劳动力6600人,发放信贷扶贫资金5100万元、扶贫善款1455万元,实现1.48万贫困人口巩固提高温饱,3.23万人解决和巩固温饱。

配合省、市做好“引清”、“引牛”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实现河口干河村60户206人搬迁到县城安置。

2011年重点工作:

(二)加强三农工作,明确主攻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继续实施烤烟产业恢复性增长战略,烤烟种植面积14.6万亩,产值3.6亿元以上。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投入8960万元,建设烟水配套工程6.057万亩,密集烤房1424座,专业烘烤场1个,育苗工场1个,购置农机具36台(套)。发展烟叶标准化生产,加大烟草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统一烟叶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烟叶产销平衡,总产量 万担,单产 公斤以上,亩产值 元以上,上等烟叶 %左右,上中等烟叶 %左右,等级合格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元,增%。确保粮食安全,加大粮食高产创建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工程,粮食总产达14.2万吨,增1%。改良大小牲畜15.5万头,推广青贮饲料14.2万吨,肉类总产7.02万吨,畜牧业

产值达6.7亿元,增3.23%。实施天保工程造林2.2万亩,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林业产值达 亿元,增%。发展精养水产品1.6万亩,产量达500万公斤,增1%。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引导,配合抓好云南农大都市型现代农业研发示范基地建设,引导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开发牛干巴、马铃薯、板栗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的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强化粮食、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监管;构建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防控。

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促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向农村倾斜,加大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实现4万人脱贫。实施 个整乡推进,10个行政村片区开发,10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1000人易地搬迁;老区建设1个镇,产业扶贫5个,危房改造500户,贫困地区劳务输出7000人,小额信贷3000万元。

下载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上半年,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年初工作目标,以农村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克服金融风暴影响,围绕“保......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新年初始,你们不辞辛劳来到XX,就我县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考评,请允许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考评是......

    农业农村工作汇总

    泸县抗旱减灾、农业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中共泸县县委 泸县人民政府 一、资料目录 1.泸县抗旱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2.泸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3.泸县新农村......

    农业农村工作自查报告

    XX镇农业农村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市委市府安排,依据《XX市2010年度全市经济工作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工作有关考核办法》和《XX市201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指导计划》,我镇组织相关人......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常识

    1.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制度。 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字方针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农业农村工作意义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也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不会改变。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农业......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是乡镇公务员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内容,是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保险事......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情况 汇报材料一、特色产业和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 我们从当地资源出发,按照 “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去年,中优质稻面积达7430亩,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