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定位为全国性经济中心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定位为全国性经济中心2010年08月24日 22:05
深圳新引擎: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核心提示:从十年前的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到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家给深圳的城市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规划》或成为深圳下一个“黄金(1341.90,-4.60,-0.34%)三十年”的新引擎。
步入而立之年的深圳,接连收到国家的政策礼包。
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区扩容获批,近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又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批复中,国务院确定深圳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特别有意义的是恰逢特区成立30周年,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我们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应该说有特别意义。我觉得这就是对于我们未来城市的一个发展,未来城市十年的发展,明确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许重光向记者强调,从十年前的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到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家给深圳的城市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重光还为国家把深圳定位为国际化城市而自豪。“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第三个就是深圳。”
“深圳转型的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奇迹。经过30年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以“深圳速度”著称的深圳面临着人口、土地、资源和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矛盾,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面临空间资源硬约束的特大城市。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发展模式,以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圳市于2006年10月正式启动这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在许重光看来,《总体规划》是深圳转型的规划。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面临空间资源紧约束的特大城市,新的总体规划承担了探寻深圳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规划积极探索紧约束条件下深圳城市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并力争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科学发展闯出一条新路。”许重光表示,《总体规划》力争在全国率先实践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的非用地扩张型的规划编制方法,建立与深圳资源环境特征相适应、服务于社会经济转型的用地规模管理目标和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到2020年,深圳市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9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深圳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国务院在《批复》中还要求深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三轴两带多中心”空间结构
“„三轴两带多中心‟是《总体规划》最核心的内容。”8月24日,《总体规划》修编项目负责人、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邹兵向记者表示,“三轴两带多中心”适应了深圳急迫转型的空间发展需求,更强调区域协作的空间结构。
“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里明确肯定了深圳„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也明确了罗湖福田中心和前海中心地位。在布局里面,国务院批复解决了深圳前海的发展定位问题,当然前海的发展还远不止是城市总体规划所明确的城市空间结构。”许重光表示。至此,前海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露真容。
“前海新区或将于近日获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规划也可能在8月份得
到国务院的批复。”深圳市政府一位官员向本报透露,为加快珠三角与香港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深度对接,深圳前海以及河套地区将建“深港金融创新服务区”,并在区内开展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综合试点。
许重光表示,过去所言以特区为中心,主要是指福田和罗湖中心,目前在《总体规划》里就明确了前海中心。
“广东省一直在研究珠三角区域合作问题,也提出了广州、深圳、香港是整个珠三角区域核心的脊梁,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深圳可以选择在西部地区选个地方作为未来支撑深圳产业升级的方向,以及发挥深圳在珠三角区域中心的地位。”许重光表示,深圳、广东省的领导、香港政府以及民间都非常看好前海的发展。
“我们争取在今年底拿出一个完全可实施操作的规划方案,预计按照市相关部门、市政府统一部署,有望在明年正式启动全面的建设。我相信到2020年,前海将是深圳被定位为经济特区、国际化城市以及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的代表。”许重光说。
第二篇:宜昌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城区人口2030年达300万
宜昌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城区人口2030年达300万
2013年03月03日05:39荆楚网-湖北日报唐宜贵我要评论(4)字号:T|T
城市职能:
●世界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国际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及休闲旅游目的地●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及流通中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湖北省重要的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2015年 200万人
2020年 226万人
2030年 302万人
生产总值:
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亿元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
2015年 200平方公里
2030年 302平方公里
城市组团:
西陵组团、伍家岗组团、点军组团、小溪塔组团、猇亭组团、白洋组团、坝区组团
龙泉组团、鸦鹊岭组团、安福寺组团、顾家店组团、红花套组团、高坝洲组团
解读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未来宜昌将再建5座跨江大桥 3条轨道交通线路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市级行政中心建在伍家岗
解读20年后宜昌:形成1个特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
增七家医院市民就医更方便 规划45处福利设施
宜昌新增四处市级文体设施 五处区级文化中心
湖北日报讯(记者唐宜贵、通讯员淡争燕、蔡钧庭)昨日获悉,《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获得省政府批准。到2030年,该市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0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 300平方公里以内。
获批的该市城市总规称,宜昌中心城区将形成“沿江带状多组团”空间结构。主要沿长江城镇聚合带布局,以柏临河、桥边河、黄柏河、清江、玛瑙河为垂江发展轴线,实现城市组团的纵深拓展。组团共有13个,分别是西陵、伍家岗、点军、小溪塔、猇亭、白洋、坝区、龙泉、鸦鹊岭、安福寺、顾家店、红花套、高坝洲组团等。
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说,宜昌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法律形式固定的宜昌城市总规,通过13个组团构成一座全省独一无二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极具个性色彩,全国少见。他说,宜昌组团式城市,组团与组团间是通过生态廊道分割、用快速交通系统连通的城市格局。城市实景格局类似深圳和珠海,协调美丽。这是宜昌特有的山水特色赋予的魅力。他表示,组团式大城市,更易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居住在每个组团的居民,出门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公园广场或大型公共绿地。未来的宜昌,将通过平行和垂直长江的3条轨道交通,快速通达长江两岸和一些重要组团。
省政府在批复中说,宜昌是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因此,宜昌要重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认真处理好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的关系,合理引导主城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和旅游功能区各组团有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将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功能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景观绿地建设,优化长江两岸的城市建设布局,预留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未来宜昌将再建5座跨江大桥 3条轨道交通线
昨日,记者从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了解到,未来宜昌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出租汽车、轮渡、水上巴士等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至2030年,公共交通要承担市域45%以上、中心城区50%以上的客运机动化出行。
建3条轨道交通线路
未来,宜昌将规划建设3条轨道交通线路。
一号线:从小溪塔夷陵客运站出发,经夷兴大道、三峡路、港虹路、夜明珠路、夷陵大道、桔城路、宜当路至伍家岗共升站。
二号线:从共同东路站出发,经东站路、东山大道、伍亭二路、机场路、七里冲路、猇亭大道至白洋。远景考虑连接至枝江市。
三号线:从小溪塔夷陵客运站出发,经发展大道、西陵一路,由长江隧道至点军区将军路,连接宜昌南站。
建5条快速公交线路
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未来宜昌还将发展5条快速公共交通线路。分别为:
1、夷陵客运站-宜昌东站线:沿夷兴大道、三峡路、港虹路、夜明珠路、东山大道、桔城路至宜昌东站。
2、宜昌东站-龙泉线:沿宜当路、汉宜大道接汉宜一路至龙泉镇。
3、宜昌南站-姜家湾线:沿东岳二路、庙嘴大桥、西陵二路、城东大道、双虹大道、夷兴大道至姜家湾(本线路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北端的延长线)。
4、伍家岗共升站-西陵后路线:从伍家岗共升站出发,经宜昌东站,沿城东大道、西陵二路至西陵后路。
5、五一广场-白洋线:沿伍临路、318国道、猇亭大道至白洋。
建设公交专用道
根据公共交通需求情况,结合道路网体系规划,基于与快速公共交通线路的衔接,规划沿江大道、云集路(隧道除外)、大连路、体育场路、东山二路、珠海路、中南路、港窑路、将军路、西陵一路(隧道除外)、五龙路、张家湾路、迎宾大道、七星冲路、民益路、金岭路、后山路、站前路、发展大道等公交专用道。
出租车保有量6030辆
出租车保有量控制规模为6030辆,每万人拥有出租车20辆;空载率控制在35%以内;综合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水平。
保留3条跨江轮渡
规划和保留3条跨江轮渡航线,分别为:朱市街-大南门、艾家镇-白沙脑、红花套-古老背。
结合水上旅游和通勤需要,开辟4条水上客运线路:西陵-伍家岗-猇亭-沙湾、白洋-陆城、西陵-三峡坝区、沿黄柏河的夷陵-西陵。
新建4条铁路,再建5座跨江大桥
铁路
小溪塔建火车客运站
规划7条铁路,其中已建成铁路3条,包括焦柳铁路、宜万铁路和汉(武汉)宜(宜昌)城际铁路;规划新建设铁路4条,包括十宜铁路、宜石铁路、宜张铁路和紫云铁路。
规划铁路客运站包括宜昌东站、宜昌站、小溪塔站、枝江站、当阳站、五峰站和兴山站;货运站包括宜昌南站、太平溪站、茅坪站、枝城站、白洋站、鸦鹊岭站和紫金岭站,其中太平溪站、茅坪站、枝城站、白洋站和紫金岭站作为水铁联运货运站。
高速公路
宜都至来凤修高速
规划10条高速公路,其中已建成的高速公路4条,包括沪渝高速汉宜段(即汉宜高速公路,含三峡专用公路)、沪渝高速宜恩段、沪蓉高速荆宜段(即荆宜高速公路)和宜岳高速翻坝段(即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在建中的高速公路2条,包括沪蓉高速宜巴段(即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和保宜高速(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规划新建设的高速公路4条,包括宜张高速(即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太张高速(即太平溪至张家口高速公路)、宜岳高速(即宜昌至岳阳高速公路)和宜来高速(即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
跨江大桥
红花套伍家岗白洋建大桥
在现有西陵长江大桥、宜万铁路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和枝城长江大桥等5座跨长江大桥的基础上,新建5座跨长江大桥,分别为:红花套长江大桥(暂定名)、香溪长江大桥、庙嘴长江大桥(已开工)、伍家岗大桥(暂定名)和白洋大桥。
机场三峡坝区和黄柏河建2处直升机场
提升现有三峡机场功能,使三峡机场发展成为鄂西及渝东区域以支线为主、干支结合的重要航空旅游机场,中远期成为国际机场和国家干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级;外迁土门军用机场。
另外,结合旅游、救灾等要求,在三峡坝区和黄柏河旅游区规划建设2处直升机场。
港口建设平湖半岛长江三峡国际游轮中心
宜昌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将加快港口建设。
中心城区将建设太平溪、茅坪、艾家、红花套、云池、白洋、田家河等7个港口作为三峡枢纽港的核心作业区。重点建设平湖半岛长江三峡国际游轮中心。
客运中心城区有9个汽车客运站
中心城区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共9处,包括宜昌客运中心、东山高速客运站、点军汽车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夷陵汽车客运站、宜港汽车客运站、白洋汽车客运站、猇亭汽车客运站和红花客运站。
中心城区二级及以上汽车货运站共6处,包括宜昌货运站、伍家岗货运中心、点军货运站、夷陵货运站、太平溪货运站和红花货运站。
停车场市内公共停车场79处
满足43000个公共停车位需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宜昌还将加大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规划中提到,未来,宜昌将改善停车供应结构,坚持“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和路边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方式,遵循“城市核心区停车
位适度供应,外围地区足量供应”的原则。制定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强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多元化投资建设停车场;建立健全交通静态管理法规条例以及运行机制,并加强交通执法力度。
根据规划,市内公共停车场将达79处,用地规模为60公顷。另外可结合广场用地、路内设置停车场,满足43000个社会公共停车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