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清明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教案
六(3)班 班主任郭淑蓉
一、活动背景: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你们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你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你们知之甚少。针对你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2-3-
31四:活动地点:六年级(3)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
生: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2、清明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班: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3、古人过清明节
班:玩:踏青春游,放风筝,蹴鞠,斗鸡
吃:冷食,青团,螺蛳
4、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是扫墓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5、缅怀先烈,继往开来
展示革命先烈的相关图片,并讲讲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6、祭祖方式
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族,并交流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打算。
班: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
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六、总结:
1、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班会课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2、班主任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七、用手语表演及演唱《感恩的心》
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学会感恩,珍惜生活。
第二篇:走进清明
清明时节忆先烈
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活动准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3、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3、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等等问题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三,了解先烈故事。
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a: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
b:我知道,我知道,清明节有许多人要出去扫墓的。
a:清明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呢?
b: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我们班的xx和xx同学对清明节的习俗做过一番研究,下面让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3、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介绍烈士陵园
(1)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的龙华烈士陵园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
(2)陵园设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地下通道与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八大功能区。x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陈云同志题写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11座大型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这里安葬着顾正红、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李求实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长54米,遥相呼应。南壁碑碣,为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北壁碑收录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诗文。
a:原来,龙华烈士陵园里就安歇着那么多英雄先烈们。那么你还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迹?
b:我知道的英雄先烈的名字太多了,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为了掩蔽大部队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还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a:专门有一首歌就是歌唱王二小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5、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配ppt)。
b: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a: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b: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a: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6、《夏明翰的故事》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人。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了许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汉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夏明翰说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又一次审讯开始了。夏明翰镇静自若地走进来,昂首对着那个恶煞般的主审官怒目而视。
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主审官又问了几个问题,可是什么都问不出来。反动派在夏明翰身上连半根稻草都没捞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后的一招儿,宣布“就地处决”。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动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场。夏明翰泰然自若,连声高呼革命口号,接着又高唱起《国际歌》。周围的群众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反动派在这凛然正气的震慑下胆颤心惊。
行刑的时刻马上就到了。反动派问夏明翰:“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夏明翰说:“我要把我的话写出来,给我拿纸和笔来!”
反动派还希望夏明翰最后能供出点有用的材料来,立即给他了一枝笔和一张纸。
夏明翰接了过来,奋笔写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
夏明翰慷慨就义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
7、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a: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b: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ab: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第三篇:走进清明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教案
文章来 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 J.Com 1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教案
大方五小六(2班)班主任
黄家琴
一、活动背景: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1-3-30
四:活动地点:六年级(2)班
五、活动准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六、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深入领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班: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族,并交流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打算。
班: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播放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请同学们观看,并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班: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3、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等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缅怀先人烈士更有意义。
三模拟祭扫烈士现场:
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具体行动缅怀先人烈士,让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活动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四.
总结:
1、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班会课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2、班主任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总结是检验本节班会课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的适时补充与总结让本节班会课更加完整,让学生对本节班会课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认识。
五、拓展
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实际节日结合起来,与语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自觉地传承本民族文化。
六、反思
清明节前夕学校照例要求各班主持班会、制作小花或花圈祭扫烈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应德育校长的要求,教大家做纸花或扎花。于是我把美术与班会结合起来教学可谓一举两的。课前要求学生充分调查相关资料,课上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或者利用野花扎成花束。并简单模拟祭扫烈士现场祭奠。最后鼓励学生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但是在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们虽然通过制作或绘画或实际参加清明节活动表达了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缅怀及敬仰之情,但是因为过于强调“先人”、“烈士”,学生从内心里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情,同时也从内心上片面的认为清明节就是“鬼节”,另一方面,过分注重追古思今,强调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清明节变成了思想政治课,变得枯燥。这些都是因为在教学中也许是因为时间的仓促,没有细致的帮助学生全面解读从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因此,我决定在清明节后针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探究。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主持人:从今年开始,清明节成了一个法定的节日,这当然跟它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广泛的民间基础是分不开的。这个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首先,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听听跟它有关的故事吧!
甲: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主持人:就这样,这个节日逐渐在民间得以推广,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风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番吧!
乙: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清明时节,民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蚕农在清明夜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
这天,人们纷纷上山踏青。不上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有些地方还有节场和赛会。人们上山踏青,赶节场,观看赛会。从元宵节至清明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到野外放凤筝,别有情趣。
清明时节祭扫祖坟(俗称“上坟”),为传统民俗。扫墓时挑些新士壅坟茔。凡新坟一定要在清明前祭扫;旧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新媳妇一定要去祭扫祖坟,俗称“上花坟”。扫墓时用荤、素菜肴和酒、饭等祭奠。后用干果糕点等替代。
主持人: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它跟文化当然息息相关了。听,有许多诗就写到这些:
丙: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清明节主题班会设计》相关的文章。
丁: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则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即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戊:温庭筠《清明日》:“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穿梭似的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已:宋代王禹称的《清明》诗则写出了一个穷书生的困苦生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就是贫穷的读书人过的清明节。
庚:别具一格是1976年丙辰清明。那一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四人帮”阻挠群众纪念周总理,于是群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贴纪念周总理的诗歌,其中有很多佳作。如“时逢清明无祭礼,自扎花圈表心意。挥泪继承先烈志,泰山压顶能挺起”,如“花儿虽少自家栽,清明时节含泪来。一束鲜花全家心,总理在人民心中活万代”。这些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的清明诗,反映了当时的民心向背。这些诗在历代的清明诗中闪烁光彩,别有深意,它们跳出了个人的哀乐,而反映了人民的悲欢。
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缅怀远去革命先烈们,听,下面就是为他们吟诵的赞歌
(辛)男: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站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壬)女: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今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男: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
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男: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女: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
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吗?
女: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男:先辈们,你们祈盼的幼鸟羽翼已日渐丰满,女:我们将把重担挑上逐渐成熟的肩,男: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建设,女: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召唤,合:我们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女: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合: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清明节主题班会设计》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 3.31上课时间:4.1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教学准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四、教学课时计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班: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族,并交流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打算。
班: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播放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请同学们观看,并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班: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3、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等等问题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缅怀先人烈士更有意义。
三模拟祭扫烈士现场:
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四.总结:
1、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班会课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2、班主任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五、拓展
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实际节日结合起来,与语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自觉地传承本民族文化。
第五篇:走进清明——活动策划案
茶香熏染谷雨花,谷雨绽放牡丹花
--------《走 进 清 明》活动方案策划课
天义第三实验小学韩雪李桂荣 郭永鑫
教学指导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般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要素。
2、明确实践目的,依据主题及问题分解设计实践任务。
3、与同伴交流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能够进行修改完
善。
4、通过本节课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规划能力、分工合作能
力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一般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要素。与同伴交流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能够进行修改完善。教学准备:课件
新课导入: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走进谷雨”(板书)。上节课,我们对“走进谷雨”进行了主题分解,并确定了4个研究小组,分别是什么?(各小组汇报研究主题,板书),同学们已经根据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在实践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谁知道?(学生回答:制定活动方案)。对了,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我们必须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活动前的策划(板书:活动方案策划课),学生齐读。新课教学指导:
1.活动方案包括哪些因素呢?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动态出示活动方案的要素。
2.同学们根据同学的回答设计自己感兴趣问题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
3.各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你们的活动方案。
组长要认真组织讨论,各组员要积极发表你们的见解。
4.汇报交流
各组汇报活动方案,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从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活动方法和途径、实施步骤及进度、预期效果等方面对其他小组活动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或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5.完善活动方案
下面请各组同学结合同学们的提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你们的活动方案,制订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吧。
5.课堂小结
各小组已经制定好了活动方案,希望大家按着方案,认真实践,同时要及时记录你们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通过活动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老师相信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感悟,学会珍惜,心怀感恩,礼赞生命,我们的生活也必定会丰盈起来。同学们让我们在这“草色要看近却无”的美好春光里,“踏歌椎鼓”的迎接清明节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