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出务工调研文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外出务工经商健康发展
黑水县工商业联合会
外出务工经商是黑水县广大农牧民增收,提高生活、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黑水县人在历史上一直就有外出务工的习俗,有藏族“犹太人”的美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通过他们的合法经营和辛勤劳动,在自己增加了收入的前提下也无形提高了黑水的知名度。黑水县的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阿坝州、四川省的一道特色。为规范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行为,将黑水外出务工经商的良好习俗引导好、传承好,近两年,县工商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按照工商联工作要求和职能,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的要求,多次深入成都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同时在人员紧、工作繁锁的情况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抽派了一名副主席(副会长)到成都开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下一步针对黑水籍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积累了经验。
一、外出务工经商习俗的由来和经营方式
黑水县人文、自然风光独特,黑水河峡谷水能资源富集,具有很大的旅游和水利开发价值。但由于黑水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可耕地面积匮乏,人居环境较差,农副产品生产单
一、产量低,因此就形成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局面。1
长期以来黑水人就有外出务工经商的习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人性化,大量的黑水籍人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靠诚信的经营方式,一部份人在省内外兜售山药材和民族饰品,另一部份在其他藏区包揽以石料为建筑特点的一些小工程,顺便采撅虫草、贝母等原生态中药材;再一部份较优秀有头脑、有经营理念的人,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在外租用固定的场所经营第三产业、物流业、生产宗教方面的工艺品等。黑水人通过外出经商务工,一方面为自己增加了收入,同时还带动了其他人的创业意识和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一些陈规陋习随着文明思潮的引入也在悄然改变。许多黑水籍人把自己辛勤赚得的资金投入到在内地购置房产、子女的教育上,外出经商务工给黑水人带来了实惠,也引入了内地的文明、进步。
二、对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引导和管理方式
黑水县常年有一万多名农民在外经商务工。通过务工经商拓宽了老百姓的增收门路,也为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但极少数外出人员采取不规范、甚至使用非法手段经营,因此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由此败坏了黑水、阿坝州乃至四川的形象。为规范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行为,鼓励正当经商务工,打击违法滋事行为,自2004年以来,黑水县在州委、州政府的督促指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教育、疏导、打击”为内容的外出务工经商管理整治活动,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建立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站,协助当地有关部门,管理规范黑水籍经商人员。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商界人士的桥梁纽带,在教育、引导经商人员的规范行为方面,通过近些年有效的服务工作,取得了实效。其做法是:
一是突出民间性的特点,深入经商人员当中,贴近与他们的距离。一方面与经商人员交朋友,拉近感情距离,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向他们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教育管理的相关要求,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工商联工作的性质和职能等,向他们介绍家乡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所发展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以感恩教育为基础,让他们充分认识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好政策,从而逐步改变了他们的陋习,使他们本具有的善良正直人性得以闪现;再一方面,引导他们诚实守信,合法经商。通过正确引导,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以诚经商,合法创收。
二是发挥统战性的优势,让经商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外出经商人员绝大部份他们都有一定的上进心,他们视名誉为脸面,视信誉为人品。由于他们长期在外经商,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精神上有时也有一种孤独感或被冷落的感觉。为凝聚他们的上进心,引导他们富而思进,工商联驻成都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一整套管理服务措施和制度,发挥了工商联统战性的优势,通过强有力的管理和跟踪服务,让外出经商人员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搭建起了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平台。
三是以经济性为杠杆,倡导富而思进。通过多年的打拼,部份经商人员现已积累一定资本,如何运用手中现有的资本,扩张资本的营运,从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并将资本的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名利双收,工商联积极引导经商人员在游戏规则的框架内经营,稳健的进行资本扩张创造最大效益。
三、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引导和服务成效
加强管理,为民间营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服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5.12”汶川特大地震震醒了部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心灵。在天灾面前,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捐款捐物。“3.14”、“3.16”事件发生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始终旗帜鲜明的站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立场上,他们头脑清醒,政治方向明确,切实做到了遵纪守法,始终坚持了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可喜的事例就是,黑水籍在外人员几乎没有一个人被蛊惑,他们安心从事经营,没有给党和政府添乱。这些都与商会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坦诚服务,真情相待是分不开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内地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家乡他们同样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因此,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幸福,反之就是灾祸的理念。强大的祖国,支撑起了他们创收的坚实基础。
真情服务教育,求得统战工作的新突破。统战工作是工
商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商联真情的服务行为,在每一个服务环节上都融入统战工作内容,客观承认经商人员在合法创收中为社会作出的点滴贡献,并将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辐射式宣传。同时以宣传为平台,为他们搭建起为社会尽责的舞台,从而激励了部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强烈上进意识。当特大天灾发生后,部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善良人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些人员通过工商联(商会)的这个渠道,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在多难时,积极要求进步,并在捐献特殊党费中涌现积极。大地震后,经工商联党组和统战部支部的考察,一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火线入党,同时,该人士经过工商联的争取,相关部门的推荐,被评为全国、四川省优秀农民工,并被选为县政协委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典型,搭平台,一方面示范带动了更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上进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商联工作的社会知名度。
遵纪守法,努力创造平安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大整治,工商联大力进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教育。一方面与有关部门配合,完善村规民约的相关制度,实行与家乡乡、村两级签订综治责任书的方式;另一方面,采取了驻外管理站与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实名登记,重点人员进行跟踪管理的办法等,方式方法约束规范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行为。近年来,除在“5.12”大地震发生后,部份返乡心切的人员到省民委提出非份要求外,杜绝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人员纠集、联络部份人员采用欺诈等手段寻衅滋事,以图不劳而获的违
法行为。目前,从多方了解,过去部份黑水籍人员偷车等大宗作案现象,经过严厉打击整治,现已根本改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遵纪守法,认真遵守所属地方的治安管理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潜心自己的经营,以自己民族豪爽的风格和正义感赢得了认同。平安的环境、良好的行为为他们铺平了一条增收之路。
收入的稳步增加,逐步提高了生活、生存质量。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乡、村,老百姓的生活、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一方面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和基础设施日趋改善的优势;另一方面,大部份经商人员将在外创收的资金引进家乡后,大力改善居住环境,无论从房屋的外观设计,还是内装饰,他们在突出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以营造舒适为目的,传承经典,去弃糟粕,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再一方面,一部份有眼光的经商人员,通过长期在外熏染,他们也向往进步、文明的生活、生存方式,因此,许多经商人员把辛勤赚取的资金注入到刀忍上,把资金投入到房产及子女的培养上,让子女在外接受更全面的综合教育。农闲时间,举家外出在外生活,农忙时间回到家乡,将现有土地管理好,并积极参与村一级的各种公益活动,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收入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己在家乡政治权力的发挥。因此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保证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收入,巩固了他们的“钱袋子”。
四、进一步强化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的措施
在黑水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取得较好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极少数长期流外且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员,还有一些小偷小摸现象,其中一个吸毒人员吸毒后又进行贩毒犯罪活动,但此人已被抓捕。为进一步强化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把科学发展的要求具体落实到人民群众得实惠中,以推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稳步推进,一是近快建立以工商联(商会)为纽带的黑水籍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商会)组织,凝聚经商人员的人心,搭建起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平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乡的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从而达到规范他们行为之目的。二是积极吸收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进步人士,只要他们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有进取心,关键时刻头脑清醒,方向正确,就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通过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待时机成熟后,在外组建经商人员党支部,通过示范和榜样,调动更多的经商人员向先进看齐,向模范学习,从而推动党组织在非公有制领域的建设。三是巩固以“教育、疏导、打击”为方针的管理成果,一方面建立好法律援助队伍,维护务工经商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合法创收成果。另一方面,与属地相关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以警示更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遵纪守法,确保外出务工经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第二篇: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学院: xxx 时间:2012年10月9日——10月14日 小组:九组
在这次xx大学为期六天的“下工厂,下农村”实践活动中,我们实践小组四名成员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对泗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了解,且就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建议并做了部分总结。
一、基本情况
调查的270个农户中,总人口为1381人,劳动力人数965人,其中男劳动力497人,女劳动力468人,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学以下文化165人,初中文化420人,高中文化146 人,中专以上文化45人。外出务工户数241户,占调查户数的89.26 %。外出务工人员312人,占总劳动力的32.33%,其中:男性209 人,女性103人,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29岁,小学及以下文化40人,初中文化122人,高中文化134人,中专及以上文化16人。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特点
1、从人员构成看:男性多于女性,以年轻人为主。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7%,高于女性34个百分点。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看,外出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比全部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了14岁,表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仍以青年人员居多。
2、从文化素质看:文化程度高转移多,外出务工文化程度逐渐提高。312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最多。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150人,占该年龄组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8.53%,高于小学转移率67.23个百分点,高于初中转移率49.53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呈上升的态势。
3、从务工行业看: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自主经营增加。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仍然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5.64%、27.74%,其次是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和批零贸易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0%、8.65%、6.4%和4.8%。外出劳动力主要以设备操作工、泥瓦工、缝纫工、木工、电工、驾驶员、服务员等职
业为主。这说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外出人员通过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作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已逐步从过去从事较低层次的重体力劳动开始向较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方面转变。一部分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
4、从流入地域看:转移格局出现新特征,县内转移比重增加。虽然该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去县外,且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去往县外的比重一直保持增加,但今年以来流向格局出现变化。上半年,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县内比例为3.84%,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49个百分点。县内转移比重增加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5、从产业分布看:产业分布有所调整。从产业看,上半年转移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0.32%,第二产业占52.89%,第三产业占46.7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转移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0.53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第二产业就业影响减弱。
三、存在的问题
1、外出务工收入增速放缓。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13元,对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贡献率为26%,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加106元,增加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13元,对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率23.5%,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2、外出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劳动供求信息不畅。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用工信息,尤其是零散的城市用工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中。调查显示,通过劳务市场和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仅17 人,占5.44%;亲友介绍235人,占75.3%;个人独自外出60 人,占19.2%。同时,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被调查的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8人,外出的调查对象中参加过阳光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128人,也就是说劳动力中参加培训的人员仍有190人未外出就业,占培训过农民的59.7%。
四、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实条件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把握和引导好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其健康、有序、良性流动,仍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网上劳动力市场,搭建农民转移就业平台,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
2、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素质。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是
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是改善和提高他们收人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
3、积极鼓励返乡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外出民工返乡创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要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一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对外出农民回乡投资创业,可以视同外地客商投资甚至更好的待遇,在各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二要营造劳务人员回乡创业的发展平台。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乡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增强小城镇和各类园区的要素聚集功能,使之成为吸引打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和最佳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在本县转移。
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及城市发展等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篇: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及待遇均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民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许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通过调查,在农村外出务工人潮中男性是占大多数的,男女比例大致是2: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及县镇女性的独立意识不强,可能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男人养家糊口的历史痕迹。年龄在18—30岁之间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超过了六成,接着是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很多人初中高中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外出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提早挣钱补贴家用,另外赚一些积蓄为了娶妻生子等等。由于青壮年都出去务工,使得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学历低是农村外出人员的特征,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家里无力承担高额的学习费用,是他们提前结束学业奔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的薪资水平、工作待遇、受尊重情况等等问题。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所占绝大比例,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不高。所以说想加快农村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虽然农村外出务工要比在家强得多,但是付出辛苦劳动所得到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收入人群,是名符其实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工资水平虽比以往几年要稍高一些,但总体水平偏低,不能跟国家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相一致。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物价水平一直高位运行,这意味着他们的工资水平一直没涨,还可能降了,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法的普及宣传力度加大,对拖欠工资打击力度大,人民的维权意识加强,拖欠工资的情况相较于以前好多了。虽有改观,但仍不太乐观,老板能做到从不拖欠工资的只有56%,剩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工资情况。在这方面仍需要政府及各方面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我们的农名工能够劳有所得,及时得利。通过调查他们之间有固定工作的只有大约30%,农村外出务工的工作稳定性还是不好,及大多是零时工,今年干完了,下年就没有去处了,还得重新找。这样就会浪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什么保障了。就我看来,一是要政府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是他们拥有一定的技能,能够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农民朋友不应只认
为自己只能干那些零时工,做苦力活,有机会多充实一下自己,人自己能有更好的工作。农民工外出打工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就很容易满足。他们为了求一份工作养家已经把自己的要求将到极致了。虽然他们干的大多是苦力活,但还是无怨无悔,因为有份工作也是很不容易的,是来之不易的。
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一直都不太好,他们一般都进工厂,或是在工地上打零时工。当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仍有大约8%的农民工选择忍气吞声,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只有六成。这一点还需我们共同去努力改变。
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各种苦恼和不适应会接踵而来,这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依靠,接着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干,接着是想家又不能回。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农民工的生活,而改变这些,还他们一个舒适平等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仍需要我们所有人集体去努力。
对于自己以后的打算,农民工有的想继续打工,有的想回家务农,用挣来的钱经商的人也有不少,各种打算相差不大。有继续想打工的想法的略多一些,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也说明“农民工二代”的问题已经凸显。他们对城市已经产生了依赖,这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农村家庭却有不利影响,对老人孩子的照顾不是很方便。
小结:通过对农民工务工状况的调查,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需全面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状况,农村外出务工状况牵扯到三农的根本问题。通过此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城市发展问题等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20xx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
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xx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改革开放30年,但真正大量外出务工是90年代中后期,资金的积累并没完成,所以很多人想,真正创业的大约只占3%左右。
5、自身技能。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回乡,约占5%。
三、机遇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返乡的青年只占15%,但另一方面受访者很多都表示企业减薪了,自行创业的收入也有影响。当问及来年的打算,很多青年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更好,这与当前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关,也与xx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提速有关。
第五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
2009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
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
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改革开放30年,但真正大量外出务工是90年代中后期,资金的积累并没完成,所以很多人想,真正创业的大约只占3%左右。
5、自身技能。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回乡,约占5%。
三、机遇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返乡的青年只占15%,但另一方面受访者很多都表示企业减薪了,自行创业的收入也有影响。当问及来年的打算,很多青年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更好,这与当前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关,也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提速有关。
更多的返乡青年或不愿在外务工的青年,他们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他们带回了或多或少的资金,是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他们不再两地分居,孩子不再留守,这是和谐家庭的机
遇。
但挑战远大于机遇,更多的青年在当地就业,这对**的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开发并提供更多的岗位;而新农村建设也不是青年农民重新回到一亩三分地那样的简单;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又何来和谐。
四、对策及建议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返乡青年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如何加以正确引导,是当前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的作用,积极应对,主动解决青年返乡问题,努力把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做出贡献。
1、引导服务。各级团组织要对当前大部分务工返乡青年现象和情况必须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是要按照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履行好职能,宣传政策法规;二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推动农村青年健身活动,举办娱乐活动,丰富返乡青年的精神生活;四是结合扶贫慰问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三下乡工作真情服务返乡青年;五是尽自身所能,努力为返乡青年排忧解难,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使用好,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2、培训服务。提高青年农民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一是利用团组织指导成立的15家农村青年培训基地以及各县市区青年中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二是要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做到使农民的素质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结合起来,使有限的农村教育投入能取得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