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

时间:2019-05-14 20:2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

第一篇: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的结课作业

学院:理工学院班级:机械L126班姓名:韩东学号:12L0551192

一、简述纳米技术的两种特性(表面效应与小尺寸效应),并且举例子(至少500字)

1、表面效应:

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对直径大于 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当尺寸小于 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激剧增长,甚至1克超微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平方米,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

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属超微颗粒(直径为 2*10^-3微米)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多李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如要防止自燃,可采用表面包覆或有意识地控制氧化速率,使其缓慢氧化生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氧化层,确保表面稳定化。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

例子:高效催化剂

2小尺寸效应: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例子:电脑的cpu

二、纳米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至少500字)

1、超双疏纳米防污剂

超双疏纳米防污剂 型号:VK-F01 超双疏纳米防污剂 “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技术”理论是引入仿生学原理。研究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滴水成珠、拒水防污”的表面微观结构,对纺织面料的纤维表面在纳米尺度进行界面修饰、聚合和改性,使其表现出超常的纳米界面物性,并形成纳米 结构特有的四大效应。棉、毛、麻、丝、化纤等各种材质的纺织面料经过纳米防水防油防污剂界面技术处理,可赋于防水透气、拒污易洗新功能。如同荷叶效果,同时仍保持原面料的质地、手感、风格和牢度。精纺毛织面料经过纳米防水防油防污剂界面技术处理,可解决头疼的缩率; 处理后的棉、毛、蛋丝产品抗皱性能大幅提高,机可洗的实现解除您的洗衣愁。超双疏技术的纳米防水防油防污剂面料同时具有防油、防水、防尘、柔软、透气、环保、快干等功能; 纳米防水防油防污剂具有防水、防油、防污、抗菌、增强纤维的功能。经其整理后的织物可保持原有的手感、透气性、色泽、穿着舒适性等特点,并具有一般烃类及有机硅类、整理剂所不具备的防油性。此外,含还具有用量小、功效高、耐久性强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优点,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纳米界面超双疏技术处理以后,由于其超双疏特性,使织物更具快干功能。面料具有环保无污染、无毒的特性。防水最高达到6级以上,防油最高达到6级(国家毛纺检测中心)。使用方法: 1.施涂前应使被涂面清洁、干燥。应清除灰尘,并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如为玻璃、瓷砖、金属表面,应用玻璃清洗剂或洗涤剂水溶液清洗干净。塑料表面可用洗涤剂清洗,必要时用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 等)清洗。2.建议使用高性能雾化良好之高品质喷头,喷涂距离30~40cm为宜,这样可喷涂均匀,并节省涂料,耗量约为50-100m2/L以上。3.一般喷涂一遍即可,如要提高效能可喷两遍,但间隔时间应在50min以上。4.喷涂后晾干即可。在150-180℃热处理30-50秒大大有利于提高涂层强度和效果。小型物品可用热吹风机。虽然本品无毒,但还是建议施工时穿戴好防护用品

2、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虽然分子计算机目前只是处于理想阶段,但科学家已经考虑应用几种生物分子制造计算机的组件,其中细菌视紫红质最具前景。该生物材料具有特异的热、光、化学物理特性和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其奇特的光学循环特性可用于储存信息,从而起到代替当今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的作用,它将使单位体积物质的储存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上百万倍。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微电子和光电子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光电信息传输、存贮、处理、运算和显示等方面,使光电器件的性能大大提高。将纳米技术用于现有雷达信息处理上,可使其能力提高10倍至几百倍,甚至可以将超高分辨率纳米孔径雷达放到卫星上进行高精度的对地侦察。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把被激发的钡原子一个一个地送入激光器中,每个原子发射一个有用的光子,其效率之高,令人惊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将纳米TiO2粉体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化妆品中,则可以有效地遮蔽紫外线。将金属纳米粒子掺杂到化纤制品或纸张中,可以大大降低静电作用。利用纳米微粒构成的海绵体状的轻烧结体,可用于气体同位素、混合稀有气体及有机化合物等的分离和浓缩。纳米微粒还可用作导电涂料,用作印刷油墨,制作固体润滑剂等。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利用纳米碳管其独特的孔状结构,大的比表面(每克纳米碳管的表面积高达几百平方米)、较高的机械强度做成纳米反应器,该反应器能够使化学反应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

三、谈谈你对纳米技术或者纳米材料的认识(至少300字)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注1米=100厘米,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即100纳米以下。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

纳米技术的广义范围可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应用技术等方面。其中纳米材料技术着重于纳米功能性材料的生产(超微粉、镀膜、纳米改性材料等),性能检测技术(化学组成、微结构、表面形态、物、化、电、磁、热及光学等性能)。纳米加工技术包含精密加工技术(能量束加工等)及扫描探针技术。

第二篇:纳米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纳米技术及其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纳米技术在微机械和包装、食品

或总称为微型电动机械系统(MEMS),用于有传动机械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光纤通讯系统,特种电子设备、医疗和诊断仪器等。MEMS使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集成电器设计和制造的新工艺。特点是部件很小,蚀的深度往往要求数十至数百微米,而宽度误差很小。这种工艺还可用于制作三相电动机,用于超快速离心机或陀螺仪等。在研究方面还要相应地检测准原子尺度的微变形和微摩擦等。虽然它们目前尚未真正进入纳米尺度,但有很大的潜在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3)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电极做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试验,磷脂和脂肪酸双层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细结构等。有了纳米技术,还可用自组装方法在细胞内放入零件或组件使构成新的材料。新的药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细粉,也大约有半数不溶于水;但如粒子为纳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则可溶于水。

(4)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当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快”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

3.纳米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3.1纳米技术在微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应用途径的不断拓宽,微机械的开发在全世界方兴未艾。例如,进入人体的医疗机械和管道自动检测装置所需的微型齿轮、电机、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等。制造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产品,其技术路线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微加工和固态技术,不断将产品微型化;二是以原子、分子为基本单元,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和组装,从而构筑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3.1.1采用微加工技术制造纳米机械

(1)微细加工。日本发那科公司开发的能进行车、铣、磨和电火花加工的多功能微型精密加工车床(FANUCROBO nano Ui 型),可实现5轴控制,数控系统最小设定单位是1nm(10-3μm)。该机床设有编码器半闭环控制,还有激光全息式直线移动的全闭环控制。编码器与电机直联,具有每周6 400万个脉冲的分辨率,每个脉冲相当于坐标轴移动0.2 nm,编码器反馈单位为1/3 nm,故跟踪误差在±1/3 nm以内。直线分辨率为1 nm,跟踪误差在±3 nm以内。CNC装置采用FANUC-16i,实现AInano轮廓控制。并用FANUCSERVOMOTORαi伺服电机装上高分辨率检测装置及αi系列伺服放大器,实现了微细加工。

(2)微型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微型机器人可以适应精密微细操作,尤其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方面。美国迈特公司的研究人员最近设计出一种用于组装纳米制造系统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长度约为5mm。研究人员称,假设能利用纳米制造技术使这种机器人的体积不断缩小,其最终的体积不会超过灰尘的微粒。日本三菱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微型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了5节闭式连杆机构,以实现手臂的轻量化与高刚性,其动作速度及精度完全可以赶上专用机器人。往复上下方向25 mm,水平方向100 mm的拾取动作,所需时间缩短到0.28 s。另外,通过采用闭式连杆机构与高刚性减速机,实现了比以往机器人高10%的位置重复精度(±5 nm),可适用于精密微细操作。我国在微型机器人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媒体报道,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机器人,其操作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可以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能够对细胞和染色体进行“手术”,并能在微电子、精密加工等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一显身手。(3)微型电机。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西

卡塞大学已建立了一所纳米级微型电机实验室,专门研究纳米技术及其超微机电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的微型电动机,小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德国汽车零件制造商博士公司正在研制纳米技术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将为人们提供关于汽车上每个零部件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精确信息。当微型传感器探测到速度骤减时,就会自动释放安全气囊。3.1.2采用自组装技术制造纳米机械

(1)生物器件。以分子自组装为基础制造的生物分子器件是一种完全抛弃以硅半导体为基础的电子器件。将一种蛋白质选作生物芯片,利用蛋白质可制成各种生物分子器件,如开关器件、逻辑电路、存储器、传感器以及蛋白质集成电路等。美国密歇根韦思大学医学院生物分子信息小组,利用细菌视紫红质(简称BR蛋白质)和发光染料分子研制具有电子功能的蛋白质分子集成膜,这是一种可使分子周围的势场得到控制的新型逻辑元件。美国锡拉丘兹大学也利用BR蛋白质研制模拟人脑联想能力的中心网络和联想式存储装置。

(2)纳米分子电动机。美国IBM公司瑞士苏黎士实验室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DNA能够被用来弯曲直径不及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的硅原子构成的“悬臂”。上下弯曲,顶端则粘有单股DNA链。DNA自然形成双螺旋结构,双链被分开后,它们会力图重新组合。当研究人员将带有单股DNA链的“悬臂”置于含有与之对应的单股DNA链的溶液中,这两个链就会自动配对结合在一起,小“悬臂”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开始弯曲。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生物力学技术制造带有纳米级阀门的微型胶囊(纳米分子电动机)。通过控制这种驱动力来控制阀门的开合,可以将精确剂量的药物传送到身体的需要部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3.2纳米技术在包装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采用纳米材科技术对包装机关键零部件(如轴承、齿轮、弹簧等)进行金属表面纳米粉涂层处理,可以提高设备的耐磨性、硬度和寿命。碳纳米管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热导率。由于具有非常大的长度—直径比,可以制造出任何复杂形状的零件,是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纤维。目前,用价格低廉的纳米塑料制成的齿轮、陶瓷轴承、纳米陶瓷蚊辊、电雕辊等印刷包装机械零件已 走进企业,开始代替金属材料。现代胶印机上应用着很多传感器.如控制飞达纸堆的自动升降、气泵供气时间检测、合压时间检测、空张检测、墨量控制等。纳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及较强的韧性可用于制造刀具、包装和食品机械的密封环、轴承等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蚀性,也可用于制作输送机械和沸腾干燥床关健部件的表面涂层。3.3纳米技术在食品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SiC、Si3N4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可用作红外吸波和透波材料,做成功能性薄膜或纤维。纳米Si3N4非晶块具有从黄光到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也可用于特殊窗口材料,以纳米SiO2做成的光纤对600 nm以上波长光的传输损耗小于10 dB/km,以纳米SiO2和纳米TiO2制成的微米级厚的多层干涉膜,透光性好而反射红外线能力强,与传统的卤素灯相比,可节省15%的电能。经研究证明,将30~40 nm的TiO2分散到树脂中制成薄膜,成为对400 nm波长以下的光有强烈吸收能力的紫外线吸收材料,可作为食品杀菌袋和保鲜袋最佳原料。纳米S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水处理技术无二次污染,除净度高,其优点是:①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可将有机物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其表面;②具有更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因而具有更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可快速将吸附在其表面的有机物分解掉。这为污水处理量较大的食品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介孔固体和介孔复合体是近年来纳米材料科学领域较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由于这种材料较高的孔隙率(孔洞尺寸为2~50 nm)和较高的比表面,因而在吸附、过滤和催化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纯净水、软饮料等膜过滤和杀菌设备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橡胶和塑料是包装和食品机械应用较多的原材料。但通常的橡胶是靠加入炭黑来提高其强度、耐磨性和抗老化性,制品为黑色,不适宜用在食品机械上。纳米材料的问世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新的纳米改性橡胶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抗老化性能提高3倍,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且色彩艳丽,保色效果优异。普通塑料产量大、应用广、价格低,但性能逊于工程塑料,而工程塑料虽性能优越,但价格高,限制了它在包装和食品机械上的大范围应用。用纳米材料对普通塑料聚丙烯进行改性,达到工程塑料尼龙-6的性能指标,且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可大量采用。

4.纳米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发展前景

(1)机械及汽车工业的滑配原件如:轴承、滑轨上应用纳米陶瓷镀膜能产生超底的磨擦界面,大大减低磨损并能提高负载。(2)塑胶流道的低粘应用:例如T型模、拉丝模、套筒和热胶道,可有效减少积料碳化的产生几率。(3)射出成型时发生的粘模、包封短射、镜面雾化及拖痕均具有革命性的改善,尤其是在滑块及顶针上所展现的干式润滑,更是任何金属所无法表现的优异性。(4)IC封装胶、橡胶及发泡塑料由于具有极高的粘着性,因此必须借助大量脱模剂来帮助脱模,纳米陶瓷的荷叶效应可减少脱模剂的使用及模具清理时间。

(5)纳米陶瓷的低摩擦、低沾粘特性使塑胶在模具内的流动大幅提升,特别是高精度模具例如薄光板、塑胶镜片、汽车聚光灯罩等模具应用后对产品的不良率上均有明显的改善。

5.结语

综上所述,纳米技术是近十多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性与综合性交叉的新学科,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迅猛发展将引发21世纪新的工业革命。美国商业通讯公司研究报告称,未五年,用于橡胶产品和油墨生产的碳黑填充料将继续高居纳米材料需求榜首。今后几年,全球纳米材料的需求将以2.7%年增长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 030万t,所以纳米包装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过去,我国机械包装工业的一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大多是依靠进口。纳米技术的出现,将对我国机械包装行业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的各个领域,它给机械业带来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参考文献

1向春礼.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新材料产业,2001(4)2王新林.金属功能材料的几个最新发展动向[J].新材料产业,2001(4)3唐苏亚.纳米技术在微机械领域中的应用[J].微电机,2002 4万乃建.21世纪数控技术新面貌[J].机械制造,2001(20)

第三篇:纳米技术与应用论文

纳米技术与应用

Nano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学号:2012093207 金月

Student number: 2012093207 Jinyue

摘要: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新技术,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物质。纳米(nm)是一个长度单位,纳米体系(通常界定为1~100nm的范围)就在其中。这一体系既不完全适合于描述宏观领域的牛顿经典力学规律,又不完全适合于描述微观领域的量子力学规律,它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性能,需要用全新的理论、方法和表征手段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主要包括:纳米物理、纳米化学、纳米材料、纳米生物纳米电子等分支学科,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目前,各个分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纳米科技正处于重大突破的前期。关键词:新技术 纳米科技应用

Abstract: nanotechnology is born in the late 1980 s and rapid rise of the new technology, its basic meaning is within the scope of nano-sized understanding and reforming nature, through direct manipul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atoms, molecules, create new material.Nanometers(nm)is a unit length, nanometer system(usually defined as the range of 1 ~ 100 nm)among them.This system is not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describe the macroscopic field of Newton's law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nd not entirely suited to describe the microscopic quantum mechanics in the field of law, it shows many unique properties, need to use new theories, methods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 the nanometer size within the scope of understanding and reforming nature, this is the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inly includes: physics, chemistry, nano material, nano biological nanometer electronic branch, between them, is mutually independent and contact each other.At present,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subfields,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early.Key words: new technology 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先开展纳米科技研究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资助纳米材料研究和纳米技术仪器装备研制,目前中国的纳米科技基础研究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1982年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和1986年发明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纳米测量表征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纳米科技从概念阶段,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1959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这位当时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的教授向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他说:“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制造物品的可能性。” 1990年,IBM公司阿尔马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地对单个的原子进行了重排,纳米技术取得一项关键突破。他们使用一种称为扫描探针的设备慢慢地把35个原子移动到各自的位置,组成了IBM三个字母。这证明范曼是正确的,二个字母加起来还没有3个纳米长。不久,科学家不仅能够操纵单个的原子,而且还能够“喷涂原子”。使用分子束外延长生长技术,科学家们学会了制造极薄的特殊晶体薄膜的方法,每次只造出一层分子。目前,制造计算机硬盘读写头使用的就是这项技术。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内,通过对物质反应、传输和转变的控制来实现创造新的材料、器件和充分利用它们的特殊的性能,并且探索在纳米尺度内物质运动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由于纳米正好处于原子、分子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和以人类活动空间为代表的宏观世界的中间地带,被称为纳米世界,也是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领地。纳米材料中包含了若干个原子、分子,使得人们可以在原子层面上进行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几十个原子、分子或成千个原子、分子“组合”在一起时,表现出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于大块物体的性质,这种“组合”被称为“超分子”或“人工分子”。“超分子”的性质,如它的熔点、磁性、电容性、导电性、发光性和颜色及水溶性都有重大变化。当“超分子”继续长大或以通常的方式聚集成大块材料时,奇特的性质又会失去。通俗来说,纳米材料一方面可以被当作一种“超分子”,充分地展现出量子效应;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被当作一种非常小的“宏观物质”,以至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特性。同时,许多化学和生物反应的过程也发生在纳米尺度的层面上,因此探测纳米尺度内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将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对由数量不多的电子、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体系中新规律的认识和如何操纵或组合他们,是当今纳米科学技术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业等方面。纳米科技发展中,纳米材料是它的前导,因为纳米材料集中体现了小尺寸、复杂结构、高集成度和强相互作用以及高比表面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其中最应该指出的是纳米材料是将量子力学效应工程化或技术化的最好场合之一,可能会产生全新的物理、化学现象。

现在可以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制备出只包含几百个或儿千个原子、分子的 “颗粒”。这些“颗粒”的尺寸只有几个纳米,它们很容易与外界的气体、流体甚至固体的原子发生反应,也就是说十分活泼。实验上发现如果将金属铜或铝做成几个纳米的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燃烧,发生爆炸。有人认为用纳米颗粒的粉体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会有更大的推力。另外,用纳米金属颗粒粉体做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大大地提高化工合成的产率。

如果把金属纳米材料颗粒粉体制成块状金属材料,它会变得十分结实,强度比普通金属高十几倍,同时又可以像橡胶一样富于弹性。人们幻想有一天会使用这样的纳米钢材或纳米铝材制造出汽车、飞机或轮船,使它们的重量减少到原来的1/10。不仅如此,汽车或飞机的发动机由具有塑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制成,可在更高的温度下运作,汽车跑得更快,飞机飞得更高。

对于纳米技术研发,欧洲对美国当仁不让。纳米技术是欧盟前两个计划的重点,在第六个框架计划中,纳米技术又是一个最优先领域,研发经费为13亿欧元。纳米技术也处在欧盟另两个优先领域生命科学和信息社会技术的核心地位。欧洲纳米商业联合会称,如果把欧盟成员国的投资计算在内,欧洲2002年的纳米技术的投资应是美国的两倍。欧盟有86个国内和国际研究网络致力于纳米技术的研究,参加网络的有2000多个,其中有许多机构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德国、法国和英国等都有完备的纳米技术研究计划。

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材料、器件、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显示、终端通信产品等多个方面为未来通。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示了全新的技术,正引领未来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科技对未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纳米材料为光缆提供了新的技术,近来,一些厂商已开发出纳米光纤涂料、纳米光纤油膏、纳米护套用聚乙烯(PE)及光纤护套管用纳米PBT等材料。采用纳米材料的光缆,利用了纳米材料所具有的许多优异性能,对光缆的抗机械冲击性能、阻水、阻气性都有一定的改善,并可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采用纳米科技制造技术制备的量子点激光器能够用于量子加密技术。目前,许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一些国防项目承包商都采用了量子加密技术。量子保密通信通过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未来10年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利用纳米制造技术制造的光子晶体光纤能用于未来全新光孤子光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赵玉芳,杨伯君,张茹,纳米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7,2,55-56.;周治平、郜定山、汪毅等,硅基集成电子器件的新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2(44),31-38 周治平、郜定山、汪毅等,硅基集成电子器件的新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2(44),31-38 曾祥基.新科技革命的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2000(3)周兆英,王中林,林立伟.微系统和纳米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关于纳米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关于纳米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论文关键词】:纳米科学 纳米技术 纳米管

【论文摘要】:讨论纳米科学和技术在新时期里发展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一系列新的方法将被讨论。我们还将讨论倘若这些困难能够被克服我们可能会有的收获。

纳米科学和技术所涉及的是具有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的结构的制备和表征。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举世瞩目。无论是从基础研究(探索基于非经典效应的新物理现象)的观念出发,还是从应用(受因结构减少空间维度而带来的优点以及因应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持续减小而需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驱使)的角度来看,纳米结构都是令人极其感兴趣的。

1.纳米结构的制备

有两种制备纳米结构的基本方法:build-up和 build-down。所谓build-up方法就是将已预制好的纳米部件(纳米团簇、纳米线以及纳米管)组装起来;而build-down 方法就是将纳米结构直接地淀积在衬底上。前一种方法包含有三个基本步骤:1)纳米部件的制备;2)纳米部件的整理和筛选;3)纳米部件组装成器件(这可以包括不同的步骤如固定在衬底及电接触的淀积等等);“Build-down”方法提供了杰出的材料纯度控制,而且它的制造机理与现代工业装置相匹配,换句话说,它是利用广泛已知的各种外延技术如分子束外延(MBE)、化学气相淀积(MOVCD)等来进行器件制造的传统方法。“Build-down”方法的缺点是较高的成本。

很清楚纳米科学的首次浪潮发生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这段时期,研究者已经证明了纳米结构的许多崭新的性质。学者们更进一步征明可以用“build-down”或者“build-up” 方法来进行纳米结构制造。这些成果向我们展示,如果纳米结构能够大量且廉价地被制造出来,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成果。

2.纳米结构尺寸、成份、位序以及密度的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量子点的优势之处,我们必须能够控制量子点的位置、大小、成份已及密度。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量子点生长在已经预刻有图形的衬底上。由于量子点的横向尺寸要处在10-20纳米范围(或者更小才能避免高激发态子能级效应,如对于GaN材料量子点的横向尺寸要小于8纳米)才能实现室温工作的光电子器件,在衬底上刻蚀如此小的图形是一项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对于单电子晶体管来说,如果它们能在室温下工作,则要求量子点的直径要小至1-5纳米的范围。这些微小尺度要求已超过了传统光刻所能达到的精度极限。有几项技术可望用于如此的衬底图形制作。

⑴ 电子束光刻通常可以用来制作特征尺度小至50纳米的图形。如果特殊薄膜能够用作衬底来最小化电子散射问题,那特征尺寸小至2纳米的图形可以制作出来。

⑵ 聚焦离子束光刻是一种机制上类似于电子束光刻的技术。

⑶ 扫描微探针术可以用来划刻或者氧化衬底表面,甚至可以用来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材料在探针作用下引入的高度局域化增强的氧化机制的。

⑷ 多孔膜作为淀积掩版的技术。多孔膜能用多种光刻术再加腐蚀来制备,它也可以用简单的阳极氧化方法来制备。

⑸ 倍塞(diblock)共聚物图形制作术是一种基于不同聚合物的混合物能够产生可控及可重复的相分离机制的技术。

⑹ 与倍塞共聚物图形制作术紧密相关的一项技术是纳米球珠光刻术。此项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在旋转涂敷的球珠膜中形成的图形转移到衬底上。

⑺ 将图形从母体版转移到衬底上的其他光刻技术。几种所谓“软光刻“方法,比如复制铸模法、微接触印刷法、溶剂辅助铸模法以及用硬模版浮雕法等已被探索开发。

3.纳米制造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器件持续微型化的趋势的发展,普通光刻技术的精度将很快达到它的由光的衍射定律以及材料物理性质所确定的基本物理极限。通过采用深紫外光和相移版,以及修正光学近邻干扰效应等措施,特征尺寸小至80 nm的图形已能用普通光刻技术制备出。然而不大可能用普通光刻技术再进一步显著缩小尺寸。采用X光和EUV 的光刻技术仍在研发之中,可是发展这些技术遇到在光刻胶以及模版制备上的诸多困难。目前来看,虽然也有一些具挑战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需要克服电子束散射以及相关联的近邻干扰效应问题,但投影式电子束光刻似乎是有希望的一种技术。扫描微探针技术提供了能分辨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无可匹敌的精度,可是此项技术却有固有的慢速度,目前还不清楚通过给它加装阵列悬臂樑能否使它达到可以接受的刻写速度。

对一个理想的纳米刻写技术而言,它的运行和维修成本应该低,它应具备可靠地制备尺寸小但密度高的纳米结构的能力,还应有在非平面上刻制图形的能力以及制备三维结构的功能。此外,它也应能够做高速并行操作,而且引入的缺陷密度要低。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项能制作亚100 nm图形的单项技术能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现在还难说是否上述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会取代传统的光刻技术。究竟是现有刻写技术的组合还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会成为最终的纳米刻写技术还有待于观察。

4.展望

目前,已有不少纳米尺度图形刻制技术,它们仅有的短处要么是刻写速度慢要么是刻写复杂图形的能力有限。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制造简单的纳米原型器件,这将能使我们研究这些器件的性质以及探讨优化器件结构以便进一步地改善它们的性能。必须发展新的表征技术,这不单是为了器件表征,也是为了能使我们拥有一个对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必要工艺如版对准的能进行监控的手段。随着器件尺度的持续缩小,对制造技术的要求会更苛刻,理所当然地对评判方法的要求也变得更严格。随着光学有源区尺寸的缩小,崭新的光学现象很有可能被发现,这可能导致发明新的光电子器件。然而,不象电子工业发展那样需要寻找MOS晶体管的替代品,光电子工业并没有如此的立时尖锐问题需要迫切解决。纳米探测器和纳米传感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还难以预测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然而,基于对崭新诊断技术的预期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总括起来,在所有三个主要领域里应用纳米结构所要求的共同点是对纳米结构的尺寸、材料纯度、位序以及成份的精确控制。一旦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就会有大量的崭新器件诞生和被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淼, 李振华, 鲁阳, 齐仲甫, 李文铸.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 吴晶.电喷雾法一步制备含键合相纳米微球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6.[3] 张喜梅, 陈玲, 李琳, 郭祀远.纳米材料制备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现代化工,2000.[4] 朱雪琴.纳米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 1996.[5] 张晨利.碳纳米管的等效弹性参量和屈曲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O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Prospect

[Paper Keywords]: Nanoscience Nanotechnology nanotubes

[Abstract]: Discussio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here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A series of new methods will be discussed.We will also discuss these difficulties can be overcome if we might have a harvest.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volved in having a size range of 1-100 nanometer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Either from basic research(based on non-classical effects explore new physical phenomena)concept, or from the application(by reducing the dimension of space due to structural advantages brought about as a result of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feature sizes continue to be reduced and need these two aspects factors driven)perspective, nano structures are very great interest.1.Nanostructures

There are two basic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nanostructures : build-up and build-down.The so-called build-up method is to have preformed nm member(nanoclusters , nanowires and nanotubes)assembled;the build-down method is to nanostructures directly deposited on the substrate.The former method is composed of three basic steps: 1)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member;2)nano-finishing and screening member;3)nano-components into the device(which can include different steps , such as fixed electric contact of the substrate and deposition plot , etc.);“Build-down” approach provides excellent control of material purity , and its mechanism of modern industr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match , in other words , it is the most widely known use of the various epitaxial techniques such as 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VCD)like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device fabrication.“Build-down” approach is that higher costs.Nanoscience is clear first wave occurred in the past decade.During this period, researchers have proven many new nanostructured nature.Zheng Ming scholars can further “build-down” or “build-up” approach to nanostructure fabrication.These results show us that if a large number of nano-structures can be produced at low cost , we will certainly gain more results.2.Nanostructure size , composition , rank , and density control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he advantages of quantum dots of the Department, we must be able to control the quantum dot location, size ,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have been.One possible approach is to grow in quantum dots has been pre-engraved pattern on the substrate.Because the lateral quantum dot size to the nanometer range in 10-20(or smaller in order to avoid highly excited states sublevels effects, such as quantum dots for GaN materials lateral dimensions less than 8 nm)can be achiev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oper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 etched on the substrate so that a small graphical challenging technical problems.For the 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 , if they can work at room temperature , the diameter of the quantum dots is required to be small in the range 1-5 nm.These tiny scale requires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lithographic limits the achievable accuracy.Several techniques could be used for such a substrate graphics production.⑴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can often be used to make features as small as 50 nanometers scale graphics.If special film can be used as a substrate to minimize electron scattering problem, that feature sizes as small as 2 nm graphics can be produced.⑵ focused ion beam lithography is a mechanism similar to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technology.⑶ scanning microprobe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scribe or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surface and can even be used to manipulate individual atoms and molecules.The most common method is based on material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robe into the highly localized enhanced oxidation mechanism.⑷ version porous membrane as a deposition mask technology.A variety of porous film can be prepared by photolithography plus etching , it can be used simply prepared by anodic oxidation method.⑸ X plug(diblock)copolymers graphic production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mixture of different polymers to produce controlled and reproducible technique of phase separation mechanism.⑹ and double stuffed copolymer graphics production technique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technology nanospheres pearl engraved surgery.The basic idea of this technique is to rotate the coated beads in the formed film pattern transfer onto the substrate.⑺ the graphic version transferred from the mother to the substrate other lithography.Several so-called “soft lithography ” approach , such as copying casting method, micro-contact printing method, solvent-assisted molding method and embossed with a hard templat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explore..nanometer manufactur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ontinuing miniaturization of devices along with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general accuracy of lithography will soon reach its laws by the diffraction of light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re determined by fundamental physical limits.By using deep UV and phase shift version, and amendments to the optical interference effect neighbors and other measures, feature sizes as small as 80 nm graphics have been able to prepare ordinary lithography.However unlikely an ordinary lithography furth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size.Using X-ray and EUV lithography technology is still being developed ,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the photoresist stencil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on the preparation.At present ,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challenging problems to be solved , in particular the need to overcome the electron beam scattering and interferenc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neighbor , but the projection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seems to be a promising technique.Scanning microprobe technique provides can distinguish individual atoms or molecules unmatched precision , but there are inherent in the technology slow speed , it is unclear cantilever array by giving it to install it can achieve an acceptable the carved speed.Carved on an ideal nano technology, it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should be low, it should be prepared with reliable high density small in size but the capacity nanostructures, there should be non-plane patterning capabilities and Preparation fun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Furthermore, it should also be able to operate in parallel for high-speed, and lower density of defects introduced.Today, however, still no one can produce a single sub-100 nm graphics technology can satisfy all the conditions above.Now the above technique is difficult to say whether one or a combination of them will replace a conventional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W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or carved a new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he ultimate nano-carved technology remains to be seen.Look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graphic nanoscale lithography techniques , their only weaknesses are either slow either carved carved complex graphics capabilities are limited.These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make a simple prototype device nm , which will enable us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se devic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evice structure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New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must be developed , not only for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 but also to enable us to have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device as a necessary process can be monitored aligned version means.As devices continue to shrink scal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will be more demanding , of course,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 more stringent.With the reduced size of the optical active region , a new optical phenomena are likely to be found , which may lead to the invention of new optoelectronic devices.However , unlike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as the need to find alternatives to the MOS transistors ,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is not so acute problem needs to be urgently addressed immediately.Nm detector and nano sensor is a new field,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trend.However, based on the anticipated needs of new diagnostic techniques ,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is will be a rapidly developing field.In sum , in all three main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nano-structures required in common is the size of nano-structure , material purity , rank and composition of precise control.Once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 there will be a lot of new birth and the device being studied.References

[1] Wang Miao, Li Zhenhua, Lu Yang, Qi Zhongfu, Li cast Nanomaterials Applied Technology Progress [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0.[2] Wu Jing.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ethod step preparation containing bonded phase nanospheres study [D].Tianjin University, 2006.[3] Zhang Ximei, Chen Ling, Li Lin, Guo Siyuan nano materials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J].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2000.[4] Zhu Xueqin nano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J].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 1996.[5] Zhangchen Li nanotube equivalent elastic buckling behavior parameter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D].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7.

第五篇: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

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科学术语:除臭技术

微观对象

纳米缓释技术

长度度单位  纳米自清洁技术

碳纳米管

纳米管储氢气  纳米吸波技术  探测雷达波

问题1:

为什么说纳米材料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回答:

因为纳米材料成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而且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家族的成员将会更多。

问题2:“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这里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回答:

这里用的是比较的说明方法。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①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探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②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释放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③因为纳米材料体积小、活性强,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药物可以准确地杀死病变细胞,不会对健康细胞产生影响,这是常规要素所不能实现的。

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那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

我会把纳米技术运用到学习上。用纳米材料制成的书包不但可以折叠,携带方便,而且具有缩放功能,不用时,它能和书包里的文具一起缩小,只有一块橡皮擦那么大,我们甚至可以将它揣在衣兜里,要使用时,它便自动变回原来的大小,它还能自动整理书包里的所有文具,使书包里面随时都整整齐齐。用纳米材料制成的钢笔,能监督我们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能在我们做作业出现错误时提醒我,而且,由于里面的墨水使用了纳米缓释技术,所以,可以用上好几年不用加墨或换墨管。

下载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纳米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合集5篇]

    纳米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科技,我认为其本质不亚于当年的电子与半导体科技,有着我们未所发掘到潜能与实用价值,在这个世代,各种技术的发展迅速,随着纳米技术的......

    纳米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浅谈

    纳米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浅谈 陈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832000 摘要:作为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纳米枝术的研发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机械......

    纳米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纳米技术对化妆品进行处理,可使活性物质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大大提高化妆品的性能。然而就纳米技术安全性而言,仍处于争议之中。因而,生产稳定、高效、安全的纳......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01221202 汪丹 摘要:现在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地球上其他的生物。温室效应使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

    纳米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摘要]纳米技术包括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通过简要阐述纳米科技的理念,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在当今时代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纳......

    《纳米技术》读后感

    现在科学研究出了“纳米”,“纳米”它不是米,而是尺度单位。20世纪人们把大千世界内各种物质的运动到了分子、原子的运动和性质这一层上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纳米”神秘的面......

    纳米技术论文

    纳米“武装”的交通环境 交通运输学院 肖昊玮 Cover letter 当新兴的纳米技术碰到棘手的交通环保问题,会擦出怎样不同的火花,会激发出什么独具创意的解决灵感?本文将为您一一呈......

    纳米技术论文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小望 (北京交通大学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15301111 张子开)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