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

时间:2019-05-14 20: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

第一篇: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

加强税源管理提高征管效能

******

******按照“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实现专业化、统筹化、一体化的税源管理新格局,征管质效明显改善。一是对停产纳税人实行日常巡查制度,做到监控到户,不留死角,有效地防止税收流失。二是对半停产且不正常履行纳税申报义务的纳税人,依法下达税收违法处理文书,逾期不改正的将依法进行严肃处理。近期,我们已对****有限公司等五户未按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依法下达税务文书,责令限期缴纳税款。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效能全面提高xx国税税收征管水平

强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效能 稳步推进xxx国税征管工作科学发展

张艾秋(201x.2.1)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x年税收征管工作,安排部署201x年的征管重点工作,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x年全州征管工作简要回顾

201x年全州国税系统征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四保”工作主线,紧抓组织收入工作不放松,以“制度落实年”活动为契机,税源专业化管理为抓手,突出风险管理理念,强化信息管税效果,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完善征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税收在xxx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促进作用。

201x年全州税收收入跨越式增长,纳税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征管基础不断夯实,信息管税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风险管

— 1 — 理层次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和税收数据分析应用为基础的纳税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初见成效。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工作

201x年,全州国税紧紧围绕“稳总量、调结构、保州级”的全州收入工作思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强化重点税源管理,积极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夯实征管基础,强化征管措施,认真做好税收收入预测和分析,合理安排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国税收入的稳步较快增长。全年共组织税收收入76.59亿元,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109.34%,比上年同期增加15.31万元,同比增加24.98%。

(二)深入开展“制度落实年”活动,不断提高依法征管的执行力

全州国税系统各征管部门按照州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制度落实年”活动,着力解决征管过程中制度落实不到位,征管执法效能偏低等制约国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促征收管理。201x年全州共梳理各项规章制度xxx项,疏散;二是认真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和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查处了“虚开农副产品发票”等大要案件,切实发挥以查保收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堵塞执法漏洞。把重点放在程序是否合法、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是否适当,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补正。四是健全依法行政考核体系。加强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疑点信息库管理,推进税

— 2 — 收执法电子考核由程序类考核向程序和实体并重推进,不断健全按制度落实工作要求、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靠制度管控税收风险的监督、考核机制。

(三)积极探索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提升了税收征管质效 1.积极探索和构建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初步构建了以州局、县局和各基层局税源管理部门各司其责的分级税源专业化模式架构,形成以“重点税源”和“企业风险”为主要特征的,符合各地具体税源特点的税源分类管理新模式,及时调适税源管理职能、改进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方式,加大对收入增减幅度超过30%的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分析力度,同时不放松对非重点税源企业、零散税源的管理力度,实现“抓大控小”的有机结合,打破现有征管机构按区域管理的现状和税收管理人员权力大,责任轻,效率低的税收管理模式,积极促进税源管理职能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优化税源管理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税收风险管理等工作,积极建立税收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税源专业化考核机制。

3.不断推进税种专业化管理。一是按照省局部署和州局的总体安排,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强农产品发票增值税抵扣管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政策,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调整。二是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从严界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认真落实各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严格审核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备案资料,强化事后监督,确保税收优惠资金

— 3 — 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201x年全州对xxx户企业的汇算清缴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查,补缴企业所得税xxx多万元,并核准xxx户企业采取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探索推进非居民税收管理,提高预警评估工作质效,加强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

4.不断提升“信息管税”水平。一是深入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201x年全州推广完成“普通发票管理系统”1.0版、完成金税三期网络上线前期准备,强化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比对成效,加强网上办税安全,完善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信息化建设对税收征管的支撑作用。二是不断提高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质量和运用水平。对全州各项征管数据的质量水平进行监管,范围包括核实信息真实性,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对不完整的征管信息进行补录修改,对核实的“垃圾”数据及时进行清理,按照“随机+专项”方式抽取纳税人资料数据方式,对其电子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表内表间逻辑关系与纸质资料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分析发现综合征管软件中存在数据信息和资料录入不齐全、信息不实等问题,建立起数据检测、分析通报、数据纠错工作机制,通过按月抽查,按季通报的形式,促进数据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推进综合征管软件数据在税收风险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纳税评估过程中的运用水平,使之成为“两管一评”和日常税收工作的重要数据助手和参考依据,同时,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软件操作技能培训,严格过错追究,提高规范化水平,减少垃圾数据。目前,近八成的“两管一评”选案通过应用、比

— 4 — 对、分析综合征管软件数据完成,准确率达到80%。三是积极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为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财税库银联网系统在我州顺利上线运行,州局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参与单位积极协调,按照“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州国税系统有计划、按步骤稳步推进上线工作,截止201x年底,xxx国税财税库银系统全部实现上线并安全运行,全州成功纳入税财税库银系统的单位纳税人xxx户,占全州符合条件总户数的xxx%,累计实现扣款xxx亿元。扣款银行覆盖全州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各个商业银行;税种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税务行政性收费。四是积极推行网上办税。为方便纳税人,切实落实“两个减负”,按照省局要求在全州推行网上办税,并以督办通知的形式,要求各地加大宣传,严格落实,力争使采用“网上办税”的纳税人比例达到规定要求。201x年,全州完成网上办税企业培训xxx户,实际上线户数xxx户。五是抓好征管状况分析监控工作。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是强化“信息管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局工作要求,按照《xxx州国家税务局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州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方法,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行了工作底稿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了调研、分析工作。范围包括:税收征管状况、纳税人申报真实度、税收集中度和增

— 5 — 值税税负情况等,针对“两高一低”即非正常户比率高、全年增值税零负申报户数比率高、入库税款户数比例低的现状,安排各地国税机关专项排查,大大增强了堵漏增收工作的针对性。

(四)强化税收风险意识,合理控制税务风险

1.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确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全面部署全州范围内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突破xxx税收管理普遍存在的 “人少户多”、“两个负担重”、“资源配置效率低” 等长期影响征管质量提升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xxx四大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四大支柱产业的个性和共性纳税风险点进行了分析、测算和评估。

2.构建风险管理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以预控防范为目标,归类汇总,以分析和测算结果为依据建立统一的税收风险“特征库”,搭建税收风险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平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探索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真正起到事前防范风险、事中控制风险,事后严格问责机制,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并对风险处置实行跟踪监控,同时积极辅导企业自查,帮助企业化解纳税风险,提高税法遵从。

3.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取得了三点成效。一是为下一步全州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依据行业、企业风险高低合理征管配置,重点对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纳税人实施管理和监控。各业务部门都成为风险信息的筛选者、提供者、应对者,形成了以风

— 6 — 险为引擎,上下左右协调互动的运行机制;二是转变了传统管理模式,整合了管理资源。税收风险管理改变了以往人盯户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重点税源”和“企业风险” 抓大控小;三是提高了管理效能,强化了组织收入力度,促进税法遵从。主管税务机关通过深入各重点企业辅导自查,州局工作组重点督导,企业开展自查,化解了企业纳税风险,及时纠正纳税人违法违规问题,达到了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的良好效果。截止201x年底,通过税收风险辅导,全州共自查补缴税款合计xxx万元。

(五)切实推动“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不断提高纳税评估成效

1.推动“互动机制”,切实加强纳税评估。201x年纳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紧盯增值税、抓住所得税、保存量、严政策、促增量”的工作思路,巩固纳税评估工作成果,实现纳税评估工作常态化运行,继续发挥纳税评估在“两管一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纳税评估程序是否合理,表证单书是否齐全,日常管理是否到位,责任追究是否严格等几个方面考量确定各基层局上报的评估对象名单,并对计划、过程、考核的合理性进行了审核。对长期零负申报企业由州局确定重点评估范围,筛选组织开展专项评估,并对全年纳税评估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将部分业务能力较强,政治思想素质较好,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纳税评估人才库中,充实到专业化评估岗位上来,承担起纳税评估的核心带头工作,目前,xxx国

— 7 — 税纳税评估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4岁,总体形成了一支有相当政治业务素养,有一定规模,年轻有朝气的纳税评估人才队伍。打破地域管理限制,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对州局确定的重点“两管一评”专项,由州局选调人才库成员组成评估项目组,开展专项评估和复评工作,推进纳税评估的专业化管理,同时把征管状况分析、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着力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和组织收入能力,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税源监控采取措施堵塞征管漏洞,消除隐患;通过税务稽查案件查处,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引导纳税人税法遵从。

201x年,全州评估总户数xxx户,有问题xxx户,评估总成果xxx万元。

2、巩固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成效。为有效提高企业纳税和群众依法取得发票、使用发票以及识假防骗的意识,营造出打击发票犯罪的强大声势,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增强对涉税违法犯罪的打击、防范和控制能力,在全州范围内联合地税、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展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截止到去年底,全州国税系统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累计检查纳税人xxx户,检查各类发票xxx份,其中检查发现虚开和有问题发票xxx份,共实现查补总额xxx万元,其中查补税款xxx万元,加收滞纳金xxx万元,罚款xxx万元。通过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

— 8 — 的持续开展,进一步净化了xxx安定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堵塞了征管漏洞,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工作

1、强化户籍管理。一是积极开展税务登记信息差异比对工作。利用比对工作,安排开展了全州范围内的漏征漏管户清理检查工作,在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中清查补办税务登记xxx户,补税xxx万元,罚款xxx万元;二是积极拓展涉税第三方信息来源。全州基本实现了与地税、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涉税信息的共享,通过与地税定期征管协调会机制,工商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公安部门的身份证查询系统,质监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共享信息系统等协调机制的通畅运转,有效减少虚假登记行为;三是逐步强化纳税人财务核算的监控。规范了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备案。

2、落实两个“减负”,优化办税窗口设置。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两个范本》。按照“减负增效、强化监控、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在总结落实“两个范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省局《关于优化〈税收征管流程标准化范本〉部分业务流程的通知》要求进一步简化了全州征管流程和办税流程,规范了表证单书,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做到细致、合理和有效衔接。二是继续推行“全职能” 窗口服务,巩固运行成果,力求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积极推行“全职能” 窗口服务工作,整合了征收资源,创新服务手段,解决纳税人排队等突出问题,— 9 — 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切实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七)不断提高征管队伍素质,加快专业化征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一是选派全州业务骨干积极参加省局在省内外举办的如税源专业化培训班等培训班,通过“走出去,学细节、带回来”的总体目标,认真学习省、州外的先进经验,并将其带回来,结合xxx税收征管实际,指导工作;二是邀请省局相关处室,举办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纳税评估等内容的培训班。三是组织业务骨干,承担了全州税源专业化管理暨纳税评估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并充分利师资,举办了全州纳税评估培训班,取得了预期效果;四是利用“网络学校”在线学习系统进行了全员考试,为检验全州税收业务专业化素质培训成效,选拔优秀人才参加了全省业务知识竞赛活动。xxx国税代表队获综合业务知识竞赛集体xxx等奖。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州各级征管部门在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不断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效、推进信息管税、促进堵漏增收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有效的工作。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是征管部门的同志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在此,我代表州局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征管一线的广大税务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0 — 一是组织收入的形式依然严峻;二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框架构建尚未完成;三是税务机关税源控管的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三是信息管税和风险管理理念仍需进一步强化;四是纳税遵从度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是事关xxx税收征管全局重中之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x年征管工作安排

一是从全州税源管理实际情况看,重点税源集中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盐化、煤碳四大行业,全州近50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款占全州总收入的 90%左右,而且xxx地区的纳税户呈现出点多面广、管户分散,路途遥远、不便于集中管理的特点,产品多为原矿及初级加工矿产品,产品价格极易受到国际、国内市场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从全州今年的经济发展形势看仍将十分严峻复杂,由于受工业增速回落、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增加、利润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税收增幅将会有所放缓;三是xxx地区税收收入经过连续多年的跨越式增长,其实现大幅增长的弹性空间已不多,回旋余地已变窄,经济增长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如何通过加强征管来挖潜堵漏,确保201x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成为当前征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主动积极作为,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向,深入分析经济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 11 — 要深入分析价格、产量、销量、进项和销项等要素与组织收入密切相关的第三方数据信息,为开展经济税收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四是税务机关面临组织收入和优化服务的双重压力,如何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注意征管工作的方式方法,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保持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民族团结,形成税收惠民促协,也是我们征管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新的形势对我们的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在现有条件下深入分析和查找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挖潜增收,着力提高xxx国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积极探索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为重点的税收征管体系 省局确定201x年为“税源管理年”,就是要在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税源专业化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结合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为重点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实施信息管税,完善运行机制,针对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力度和水平。

1.健全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分级专业管理的核心要求是及时调适税源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建立州局、基层分局或税源科、管理责任区三级税源管理机制。分类特色管理是结合税源的“规模、行业特点”,对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四级管理层次,结合不同类型税源的不同特

— 12 — 色,按照风险等级,分别定制针对性的控管方案,分类实现税源管理的专业化。二是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税收分析的实效性,加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纽带,以纳税评估为总抓手,对现有税源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调整,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强化税源管理各环节的统筹与协调;三是不断完善专业化管理的岗责职能。形成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间建立起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四是突出重点,抓好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结合xxx重点税源集中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盐化、煤碳等行业的特点,探索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税收管理办法,摸索行业税收管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化管理,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和税收定额管理,建立行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编制行业税收管理指南,提高分级分类管理的科学性,为税收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重点是:xxxx局要重点抓好盐湖化工行业、xxx重点抓好煤炭行业、xxxx重点抓好有色金属行业、xxx分局重点抓好石油行业、xxx重点抓好纯碱制造行业、xxxx要重点抓好石棉行业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2、职能重组,搭建三级专业化税源管理架构。税收管理员是基层一线税源管理的主力军,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税源管理质效。现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形式有:户源多,人力少;案头事务多,下户调查少;税源复杂多变,单兵应对能力不足;税管员一手包办税款核定、纳税评估、日常检查

— 13 — 等多项工作,形成实际上的全能型集权式管理,这种“保姆式”管理方式导致税管员权力过大,责任过轻,效率较低。因此,应对税收管理员职能的进行调整重组,着力打破税源管理职能由税收管理员统包统揽的旧模式,根据“重点税源、一般税源、零散税源“三类税源的不同特点,分别赋予州局相关部门、基层分局或税源科、管理责任区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能,实现“监控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促进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全面提升税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优化征管资源,合理调配专业化税源管理力量。为全面满足重点企业监控管理、纳税评估、风险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盘活税源管理资源,为专业化税源管理奠定基础。州局将从全州范围内遴选专业人才,建立税源管理人才库,制定人才库人员管理办法,集中调配使用,集中优势兵力抓好全州46户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分析工作,开展重点评估、交叉检查等工作,发挥对全州税源管理的指导和带动作用。各县(市、行委)局合理调配征管资源,充分发挥每一名征管人员的潜能,要好中选优,把业务精通,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配备到重点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来。

(二)着力提升“信息管税”水平,确保征管质效取得新突破

1、加强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全省税收征管状况分析专题会议精神,把握好今年税收征管状况分析的方

— 14 — 向。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是涉及全局的整体性工作,必须依靠健全的工作机制上下左右联动,才能保证其顺利开展并将其纳入常态化工作,在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中要充分融合其他征管工作,做到结合紧密,成效突出,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征管状况分析为税源管理等管理环节提供了新的风险监控点,我们要以征管状况分析结果为抓手,开展深层次的税收征管分析,寻求征管工作中薄弱环节的突破口,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严格工作要求,加强考核力度,提升征管质效,确保分析整改工作取得实效。逐步形成面、线、点有机联系、逐级递进的征管状况分析机制。

2、深入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首先,根据近一年对重点企业和行业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并广泛借鉴发达地区风险管理的经验,建立了xxx州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掌握重点企业相关指标和信息,对各重点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排序。调查对主管税务机关从日常征管情况、纳税基本信息、纳税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对重点企业从生产、核算内控、涉税内控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主要调查事项设置量化分值,根据分值将企业纳税风险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轻微风险五个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采取频率和深度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对高风险、较高风险纳税人,采用约谈、实地核查和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手段;对其他风险较低的纳税人采用案头分析、定期巡查等管理手

— 15 — 段。其次,是积极探索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税收风险管理模式。要逐步探索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各环节的工作规范,从战略管理、分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监控评估等各环节制定具体目标和要求。探索建立风险管理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有能力、愿努力的优秀人才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来,逐步实现以州局和县局为基本单位,人才库队伍为核心力量的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模式。

3、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利用。在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过程已实际体现为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利用,并由此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全过程。落实信息管税,强化风险控制,就必须明确涉税信息流在现代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首先,要抓好信息采集。要巩固信息共享成果,积极推动与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努力获取第三方信息。对采集哪些信息、从哪儿采集、由谁来采集以及采集标准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其次,要加强信息的分析、利用。挖掘信息资源潜力,抓好信息比对工作,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信息,把“死信息”变成“活资源”。查找分析征管薄弱环节和税收风险点,开展实地核查或评估,堵塞征管漏洞,在纳税评估、风险管理、税收分析等工作中充分应用第三方信息,逐步建立起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的有梯次的涉税信

— 16 — 息分析机制,注意发挥不同层级税务机关在涉税信息分析中的作用,让信息更好地为税收征管服务。

4、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要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制,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业务是技术建设的先导,技术是业务实现的支撑。在征管部门内部,要搞好业务、技术人员的协作配合;同时,也要注意搞好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协调、合作。通过业务和技术高度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达到信息化推动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目标,提高“信息管税”的效能。

5、扩大网上办税覆盖面。继续扩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推行面,解决代理国库库地区上线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使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的纳税人达到符合上线条件纳税人户数的60%-70%,达到省局考核要求。力争使上线纳税人大部分业务实现在线办理,切实方便纳税人。

6、做好信息化基础工作。根据上级部署,做好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提高CTAIS系统、税收管理员平台和纳税评估等系统运行质量,确保运行成效;加强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落实“信息管税”和征管工作需要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三)发挥纳税评估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四位一体”互动机制

— 17 — 在信息采集、科学预警、数据分析监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在税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实现税源管理各环节的良性互动。下阶段,各地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提升纳税评估质量方面有所突破。要大力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共享。积极主动地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想方设法获取相关涉税信息,因地制宜建设信息共享通道,为纳税评估工作拓展外部信息来源。各地要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建立和完善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同时,要进一步改进纳税评估工作机制,积极推行专业化评估和交叉评估,探索制定以行业税负、评估质量指标取代评估面、评估数量等考核指标的新型考核办法,推动由收入型评估向专业化、质量型评估的转变。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与配合,推动联析、联评、联查工作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稽查的威慑、打击职能,对评估过程中拒绝约谈、核实或拒绝缴纳税款、纠正错误的业户,以及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偷逃税嫌疑的业户,及时移交稽查局处理;稽查局应根据税源部门移交的资料进行稽查选案,实施稽查。还要健全信息反馈机制,着力解决互动链条联系不紧密和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互动工作的考核力度,稳步提升互动成果,促进互动工作科学化、常态化。

(四)强化税种管理,保障组织收入

要加强税种管理,准确把握货物劳务税、所得税等各税种的内在规律,切中要害,对症下药,才能确保税种管理取得良好效

— 18 — 果。

1、加强增值税管理。认真落实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以及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的事项通知规定,落实好条例及细则关于纳税申报期的规定,加强因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源影响的摸底调研工作。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农副产品收购、运输发票、海关专用缴款书等扣税凭证的管理,有效防范执法和管理风险;进一步完善对享受优惠税收政策企业的管理,着力抓好资格认定、产品耗料及配比、企业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的审核。

2、加强所得税管理。针对xxx大部分减免期企业即将到期等特点,要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原则,对企业所得税依照其财务核算、经营规模等实际状况,按三个等级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企业所得税税基不实,财务核算不完整,亏损企业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对账务健全、核算规范的重点企业完全实行查帐征收;对账务健全核实较为规范的中小企业在实行查帐征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经税务机关测算的税负率、利润率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控管理,指标异常的企业必须由管理人员进行评估约谈或实地检查;对财务核算不完整,长亏不到企业全部实行核定征收。

同时要结合行业或企业特点,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第一、加强国地税部门之间、国地税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交流户籍信息。第二,加强收入项目管理,积极开展所得税申报

— 19 — 与增值税申报比对,加强企业集团低价销售、转移利润的监管,严格对企业的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审核。第三,以企业上下游经营链条专项分析为突破口,利用汇总纳税信息系统、发票协查等方式,强化上下游企业收入和扣除的联动管理。第四,切实把好审核备案关口。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所得税优惠、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和备案,对大额资产损失严格进行实地核查。第五、切实加强汇缴全程管理。要及时做好汇算清缴宣传辅导及培训工作,抓好所得税纳税申报后续审核工作,将日常管理中掌握的企业纳税信息,充分运用到汇算清缴受理审核中,提高汇缴汇审质量,增加汇算清缴的真实性。

3、加强其他税种的管理。要做好成品油消费税的监控管理和分析评估;加强车购税管理,开展车购税清理检查工作,重点清理矿区无照未完税车辆。

(五)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夯实征管工作基础

1、落实各项征管制度。要以全省“制度落实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征管制度。州局将安排学习和组织贯彻落实现行的各项征管制度,重点是严格贯彻落实现行各项征管法律制度和税收管理员制度、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申报征收等相关管理规定,重点抓好普通发票内部管理工作制度、财务核算软件备案管理规定。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税收管理员职责,完善税收管理员

— 20 — 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征管措施,以重点行业税收管理为抓手,探索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税收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行业税收管理规范,实行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为税收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加强代征地方税费的管理。根据总局和省局有关文件精神,各地为地税部门代征了部分税款,但部分地区存在代征程序不规范、征收税种不统一、漏征少征等问题,为规范税款代征行为,降低征收人员执法风险。要求各地代征地方税费要与地税部门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并在办税厅公示;各地在窗口为临时纳税人代开发票,必须按照代征协议足额征收各税种税款;各地要建立代征税款管理制度,规范代征行为。

3、加强发票管理。学习贯彻新《发票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普通发票票种简并统一式样工作,积极推广使用新版普通发票,鼓励有条件的纳税人都采取电脑、收款机等器具开具发票,从源头上控制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税基,促进税收规范管理。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信息管税”,实施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征管质效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精心谋划,扎实工作,为确保完成各项征管工作预期目标,实现税收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对我们基层税务机关而言,税源的基础就是我们每天与之打交道的千千万万的纳税人。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既是实实在在的“清根溯源”性工作,也是一项预测分析的前瞻性调查工作。它既是有针对性实施重点征管的基础,也是圆满完成各税征收任务,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我局所管辖的纳税户分企业类型来看,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大幅度减少,而取而代之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与日聚增,且年税收总量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的飞速变革,税源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各种变化。应如何加强地税税源的经常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以达到切实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在此谨谈以下粗浅看法。

一、加强税源管理要注重三个方面

1、要注意税源管理的方式

税源管理的方式应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职责到位的原则,并切实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税源结构、税种特点相适应,不能搞单纯的“一刀切”。纳税人经济成份性质的变化必将会影响到税源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税种特点的变化。如我局所辖大型国有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土地税、房产税等税源的增减变化与转移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和规律,起到税源管理“拾遗补缺”的作用。二是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现行征管实际相结合,以税收申报、征收管理为重点,以稽查为辅助手段,对税源实施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地监控,并互享有效信息和税源资料。不能征、管、查几个环节中出现“掉链现象”,而致使税源

管理工作上的“失控”。

三是税源管理要根据本局机构设置和征收情况为实施。各征收科、所应根据征管情况的不同,按地域大小、户数多寡、税源大小、征管难度等因素合理的综合分析,科学的调配征管力量,做到“既管片,又管户”,明确职责,对税源管理“合理布局、科学调配”的目的。

2、对税源的管理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管事”与“管户”的结合。由“管户”过渡为“管事”,主要目的彰显税收法律的公正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收“人情税、关系税”,有利于廉政建设和队伍素质的提升。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专管员下户调查研究、掌握分析税源增减和税源结构变化的少了,单纯依靠纳税人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变化。而纳税人主观或客观原因少申报缴纳的税源,则一味依靠结算式筹划来发现补收。这样一来,税源管理和入库就失去了“及时性”的意义,不利于征管质量的有效提高。实质上就是“管事”和“管户”的脱节,割裂了两者之间必须的紧密结合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否定“管户制”,应将“管户”和“管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日常征管,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有效杜绝出现税源征收漏管现象。

二是专业化税源管理和综合性税源管理相结合。如个体临时发票的开具、车船使用税的征收、某行业的资源税等税种的管理都可以称之为专业化管理,是在一个近似于等同税负下的公平税负的税源管理。但它又是融于综合性税源管理之中的,发挥着各自的互补优势,使税源管理更进一步趋于合理。

3、要做好税源管理的事前控制和事后统计分析

税源管理的事前控制,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纳税人的税源情况和变化以及潜在变化因素及可能性,对其边征管边综合分析。事后统计分析,就是要在征收环节后,根据收

入结构、数额增减变化及其走向进行精确统计,结合一些正常和不正常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掌握税源的增减形势、潜力剖析等情况,对税源实施跟踪和动态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重点征管措施,为合理制订和下达税收计划奠定基础,力争杜绝税收计划任务出现“苦乐不均”和收“过头税”、瞒税不征的现象出现。

二、如何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税源管理并不是一个很简单、没有多少工作内容的工作。按照目前地税部门的征管工作内容及税种等情况来看,它有着丰富的管理内涵。

1、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控。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地点、从业人员构成、经营范围及项目、经营的产品及其分类、销售收入情况及供销渠道、成本费用税金等支出情况、税款的实现缴纳、拖欠情况、对其财务核算和纳税情况以及税负情况的评估、新产品及新项目及主要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对税源的影响等等方面。

2、对个体工商户的税源管理,除与企业相同内容外,还包括其经济场所面积、来源及所处地段繁华程度,经营者从业经历及经验、经营项目及方式、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其税源变化的重要因素。

3、要搞好税源管理工作,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税源管理的监控的制度入手,分别建立税源的静丰收和动态税源分户档案或资料库,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切实准确掌握实有经营户数、纳税户数、应纳税款、减免欠税等情况的基础上,划分固定税源和流动税源、重点税源和一般性税源、经常性税源和一次性税源、企业税源和个体经营户税源,及税源的季节性变化(如政策性影响,施工企业受自然季节天气变化等)特点,以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二是要建立税源管理责任制。在征、管、查分离模

式下,税源管理应以征、管两条线人员为主,以稽查线人员为辅,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互为补充。

三是要结合地税部门征管工作特点,实行分类管理。要将纳税人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性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段,分别进行税源管理。如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实行专人(组)重点管理,对个体工商业户实行分片(地段)管理,对不同的行业有针对性的采取税负相对平衡的有效管理等。特别是对突出的重点税源要实行“龙头管理”,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控管目的。对其他税源,如流动性较大,易于流失的个人所得税、房产出租、印花税、临时开票等税源,要及时掌握其变化形势,及时征管和征收入库。

4、要为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机制

一是要明确机构和责任。计会部门是做好税源管理的主要机构部门,但税源管理也与征、管、查三部门的工作密不可分。要形成一个税源管理的整体布局,分别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为税源管理决策工作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税源管理职责的同时,分工合作,共同抓好税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坚持纳税人属地管理原则,这是有效加强税源管理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纳税人是以经营地为税务登记地,如工商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时,应以实际经营地址为税务登记地,纳入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这样可以避免税源管理上了出现交叉、遗漏和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减少征管上的“空挡”、“死角”。

三是要加强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信息互通互享,促进和提高整体税收征管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工商、公安、银行、行业协会、会计及审计事务所等单位的联系沟通信息,做好护税协税工作,为提高征管质量,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第四篇:税源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根据《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工作意见(试行)》(201070,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同时,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因此,要在机构设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稳步推进。

(四)坚持统一性兼顾差别化的原则

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立统一的岗责体系、运行机制和信息平台,上下协同,整体推进。同时,在职责分工安排、税源分类和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别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实践最佳的实现形式。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税源分类管理为重点,体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具体目标:

(一)按照规模、行业等类别的风险发生规律,对税源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

(二)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程序要求,将税源管理专业化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岗责体系。

(三)在对税源科学分类和税源管理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

(四)支撑税源管理专业化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更加完善,以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基层管理平台以及市局风险预警系统、联动平台为主要结构、贯通各级各部门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应用到位。

(五)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全市国税系统从事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增长30%以上,县(区)局、市直税源管理单位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占税源管理人员比例达60%以上。

(六)纳税遵从度显著提高。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保持原有机构不变,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局将原有属地管理科(不含个体市场管理科、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不少于一个转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科,该科人数不少于税源管理科总人数的20%;保留个体市场管理科,设立专业化管理岗位,赋予其部分专业化管理职能,成为专业管理个体市场的专业化管理科;保留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负责专业管理非增值税纳税人除专业化管理事项以外的其他基础管理事项。四分局将大企业管理科和国际税收调查科确定为专业化管理科。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在专业化管理职能和复杂的基础管理事项职能剥离后,成为负责其他基础管理职能的属地税源管理科,仍保持责任区形式进行管理。

2包括:注销登记清算检查;调查核实纳税人减、免、缓、抵、退税及核定;所得税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税前扣除和减免税事项管理、汇算清缴基础事项审核等。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复杂税收基础管理事项;

3设立风险监控应对岗、政策执行管理岗。

4、属地税源管理科转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科后,其管户调整至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其他属地税源管理科现行的责任区设置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为减轻责任区管理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将催报催缴、简易处罚等职能前移办税服务厅,在加强信息交流共享的基础上可将部分依申请调查事项的职能调整至综合业务科或属地管理科专门岗位。调整的依申请调查的具体事项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具体职能划分详见附件三。

(三)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专业化管理岗位、纵向互动、横向联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综合效能。

1、数据信息情报管理机制

把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管理要求分配到各层级各有关部门,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各单位在联席会议的框架内,建立以统一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数据采集、信息加工分析、情报交换应用为主要环节,专业分工明确,部门联动、层级互动的税收数据信息情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各单位数据信息情报管理,由征管部门扎口管理。

3、风险等级排序管理机制

市局、县(市、区)局根据税源和人力资源情况,调整风险等级排序的参数设置、高风险纳税人分布比例,定期发布排序结果,供风险应对管理部门参照。在特殊情况下,市局和县(市、区)局风险等级排序管理部门可对单户纳税人风险等级予以调整。

5、风险管理监控和评估机制

法规部门牵头对风险管理从目标规划、指标发布到应对处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把高风险等级纳税人的风险应对情况和重点工作规划的落实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风险办要落实月度通报、季度双向评价制度,制定风险管理考核办法,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四)落实各项税源专业化管理措施

1、要突出对大企业实施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管理。要以市局机关及其专业化团队为主,建立大企业服务、管理的专家团队,发挥专业管理机构层级高、信息掌握全面、跨区域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和指导各地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和应对处理等工作;要根据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税企沟通、综合评估和全面审计。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作用,抓紧建立大企业政策执行反馈制度、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制度和大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3、要根据税种管理特点,深入分析各税种管理中的风险领域、环节和项目。要完善增值税抵扣管理,对稽核异常的抵扣凭证要深入分析,总结规律,增强其在风险分析识别中的作用;要完善税种、行业风险管理指南,完善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核工作,健全业务专家团队专业化评审制度;配合做好企业所得税评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风险项目的分析应对。继续加强税种联评、征退税联评,加强税种风险信息与发票风险信息的综合应用,提高管理效能。

5、税务稽查作为应对税收风险的重要方式,要融入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发挥税务稽查应对重大涉税风险的优势。要充分运用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成果提升案源管理质量,运用风险等级排序结果提高选案准确性;在案件查处中要增强税收情报的采集、交换意识,善于从稽查案例中总结不同类型纳税人不遵从风险的发生规律,为改进税收风险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查管联动。

五、实施步骤

今年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总体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底前):市局下发《扬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税源专业化管理现场推进会。各单位要采取召开动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全体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地根据市局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调查研究规划本单位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6月-10月):各单位根据市局统一部署要求,在6月30日前制定上报本单位实施方案;7月15日前征管处、信息中心与市直各单位商定实施方案,并梳理出需要调整的系统设置;7月20日前市直各单位将机构职能和人员调整方案报市局人事部门审批;7月30日前,各县(市、区)局、市直各单位完成职能调整、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和系统岗位设定;8月1日起全市全面按照调整后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实施税源管理;8月底前修订岗责体系,并将纳税人分类管理目录和专业人员专业岗位配置情况目录,上报市局统一汇总,编制成册。

9月底以前完成税收风险分析、税收风险应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及反避税和税收情报收集与交换管理等专题培训。

各单位要充分运用专业化分析应对等案例实证的方法,评估验证专业化管理的成效,研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持续推进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11月-12月):各单位开展总结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局。年底,市局将组织评估验收,全面总结评价,提出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管理的措施和意见,并在全市范围内评比表彰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先进单位。

六、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思想保障

各单位要层层动员,广泛宣传发动,要使全体国税干部都深刻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迅猛增加,企业税务处理团队化、电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等税源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征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只有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行业和企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税源管理的需要,从而自觉适应、支持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形成上下同心协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组织保障

税源管理专业化不仅是征管体制机制的变革,更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没有坚强的领导、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负责,认真研究和制定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制定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正常运转。

(三)优化配置,注重培养,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各单位要整合管理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充实到数据分析、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同时,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目标,鼓励广大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习,更快更多地培养专业人才。要进一步健全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税源管理专业人才能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完善功能,深化运用,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信息化保障

扎实开展“税收数据信息情报年”活动,在广大干部中普及数据、信息、情报知识,拓展各种税收数据来源和渠道,探索建立跨地区数据信息情报交换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分析比对;以数据采集、信息加工分析、情报交换利用为重点,着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风险分析和应对工作。各单位要深化基层管理平台、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以及市局相关系统的功能应用,确保系统相关设计功能全面应用到位。

(五)强化监督,加强考核,为提供制度保障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相适应的监督、评价、考核机制。要把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其中重点事项作为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检查考核;要充分运用征管信息系统、执法考核系统、基层管理平台及市局风险预警等系统,提取数据,分析研究,及时掌握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进展状况,强化对工作过程的日常监控和绩效分析评价,促进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第五篇:税源管理初探

税源管理初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税源分布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时,税源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隐蔽性进一步增强,对税源的监控难度也越来越大,税务人员对潜在税源的挖掘也缺乏深度和广度,游离于税源管理之外的纳税人仍然大有人在,一证多摊、无证经营,虚假停歇业的偷逃税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的流失和税源的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对税源的管理尚需规范和加强,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一、建立和落实科学严密的税收管理员制度。要建立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实际上是抓住税源管理之关键,也是全面提升税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切入点,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新时期税收工作中具体体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立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前提,建立“管户”与“管事”相结合,以管事为主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实现这一前提的有效载体。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采取按区域包片管户和行业到组的办法,明确规定了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和主要职责及工作任务,使管理员能及时地对责任区内的纳税人之户籍管理、税基管理、税源管理进行按月调查分析。适时催报催缴按月清理欠税。定期进行纳税评估,深入纳税户核实与监控经营状况。总之,税管员是联系征纳双方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抓好税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二、加强对纳税人银行账户的管理,以有效监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金融机构多头开户的情况严重,有的开户多达几十人。税务机关不掌握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就难以检查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其在金融机构所开立的账户加强对其进行控管。以前,有的税务部门对银行重视、利用的不够,有的借助金融机构发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却无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令人欣慰的是新颁布、实施的《征管法》对金融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税务机关需要了解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三、建立科学的税源预测分析体系,全面掌握和监控税源的变化。税源的预测分析不仅是税源管理与监控的起点,也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税源管理与监控全过程的工作。只有建立科学的税源预测分析体系,才能全面及时掌握税源的经营变化动态趋势,提供客观的分析报告,从而为实施整个税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要做好税源预测分析,就要健全税源监控统计分析制度,建立税源监控数据指标体系和税源分析的数据模型,对税源动态实施结构

性分析监控。在建立税源宏观预测分析模型时,预测目标应包括税源总目标、分税种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和动态目标,应根据税收与某些经济指标的关联性、税收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性和税收数据的相关性三大特点,依据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选择适宜的预测模型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税源结构的差异,着重考虑生产结构(GDP结构指标)、投资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指标)、分配结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额)和税收政策诸因素对税源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从而形成不同地区、行业和税种的税源预测分析体系。

四、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实施微观管理与宏观监控的有机结合。当前,纳税评估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在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后,再由单户式评估向行业性深层次评估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突破,逐步建立“金字塔”式的纳税评估模式。要求各税收管理员(专管组)要将税源分析监控、单户纳税评估、税收信息采集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好单户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工作,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对不同纳税人同一时期的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各税收管理员开展纳税评估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对一年内出现三次以上零负申报的纳税人必须有纳税评估结论。各基层管理单位

要采取“人机”有机结合、管事与管户水乳交融、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的办法,对各个行业的涉税信息进行比对、解剖、分析。逐步建立起行业性分析监控体系。纳税评估主管单位要做好指导、组织、协调、总结、推广工作,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参数指标和数学模型,把个案评估拓展为群体评估、行业评估,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进而上升为宏观税收监控办法,科学指导管理层面上的税收实践。

五、加强发票管理工作,强化以票控税。要大力推行依法管票,以票管税的办法,现在很多税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上,忽视了普通发票的管理。一些纳税人采取不开、少开、虚开普通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为防止税款流失,实施税收的源泉控制,应当积极推行“以票管税”的办法,凡销售方向购货方开具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的,购货方可凭其开具的非法报销凭证向税务部门举报,一经查实,举报人可享受开具一定比例金额的发票奖励。此外“以票管税”还应将发票纳入计算机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假票、废票、白条等的打击力度,以扩大合法发票的使用空间。

六、大力开发,推广税源监控应用体系提高监控效率。要把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的收缴与核销、滞纳款项的催缴、检查对象筛选、综合税收的统计分析、税收会计核算与监督以及纳税信息的查询等全面纳入计算机管理。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推广、应当坚持按“相对集中统一,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使之

成为规范统一的大系统的有限公司有机组成部分,以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数据分类、分层、加工、资料共享”达到税源监控的各种信息口径统一,及时明确,存取完善和科学简便之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作用。

七、加大对税源户的稽查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大稽查意识,将对税源户的稽查纳入日常稽查范围,把工作做在平时。坚持管税与管票结合,通过对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的监督,为稽查提供监控依据。树立“重点稽查”的意识,对连续三个月未申报,又确实难以查找的非正常户进行重点稽查。同时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打击力度,对漏征、漏管户,一经查处,都必须进行补税和罚款;对触犯刑律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惩处,绝不能以补代罚或以罚代刑,严控税源流失。

八、理顺机构,明确职责,发挥税源管理整体效能。在省以下市(州)、县(市、区)税务机关设立税源管理科、股,负责所辖区域纳税户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信息资料的调查核实,进行税源数据的采集分析,开展行业及企业纳税评估、经济税源宏观分析等具体税源管理工作。完善办税服务厅设职能。加强申报资料的审核,加强发票的比对,建立前台窗口采集数据与后台管理数据共享等制度。

九、建立税源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关部门计算机联网,实现税源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税务机关由于受人力、财力的制约不可能将所有的税源都纳入控制范围内,特别是隐性税源和流动性税源,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全方位的协税护税格局。还要通过建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有奖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协税护税积极性。另外,我们的《税收征管法》虽然规定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没有明确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协税护税义务、责任、以及不履行或履行不当的单位、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因此,建议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使协税护税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该公告的要公告,该曝光的要曝光,并鼓励广大公民积极举报,在全社会形成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人人喊打,使其无藏身之地的声势,为税务机关开展清理漏征、漏管工作赢得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综上所述,在机制上、制度上解决好税源控管的弱化问题是新时期税源管理的需要,加强税源管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以达到强化税源,规范管理的目的,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下载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效能--信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管理风险等分类......

    浅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

    浅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12-18 13:35:00 ]作者:陈菁泉编辑:studa20 [摘 要]当前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企业转制过程中税务部门介入不够、税务部门内部......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2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作者:李改兰加入时间:2009-12-1 18:15:13点击次数:2029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税源的精细化管理是推进税务管理科学化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基层税务......

    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跨世纪发展,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求税收征管必须严......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及探索来源: 日期:2011-12-3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带来税源结构的变化和税收征管的改革。税源管......

    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印发《上饶市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饶地税发〔2011〕13号 2011-02-16 上饶市地方税务局 有效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直属各单位、市局机关......

    税源管理年终工作报告大全

    我科现有干部5人,其中四十岁以下4人,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我科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综合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综合性税收征收管理办法、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指导税务......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 二、我国税源管理模式的实践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条件和指导思想 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