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

时间:2019-05-14 20:4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组织行为学(英文):Organizational Behavior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

学时:64学分:

4先修课程: 《管理学》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系统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研讨,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对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的认识、预见和引导的能力。

要求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懂得在管理过程中正确运用用人之道,并具有相应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导论

基本内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组织行为学总说。

目的要求:了解现代管理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从总体上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内容,了解为何和如何去学习组织行为学。

教学重点:管理的实质是用人成事;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

2.激励

基本内容:三类六种激励理论,即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目的要求:了解三类六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和适用性,进而有效地开发人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分析如何让人做事,并且做好;三类六种激励理论的特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个体

基本内容:个体的概念;个体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主要心理因素。

目的要求:了解个体的特性,阐明个体行为与心理的基本关系,对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有所认识。

教学重点:个体的实质是社会化的个人;心理因素中的知觉和个性。

4.群体

基本内容: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的动态特性;团队及其管理。

目的要求:了解个体组合为群体引起的质变以及群体特性;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教学重点: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

5.组织

基本内容:组织的概念;有效组织的特性;组织设计。

目的要求:了解组织概念的双重含义,从动态和静态的统一去把握组织概念;认识组织概念的历史演变,对此予以区别;了解有效组织的特性;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组织概念的双重含义;组织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6.变革

基本内容: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结构、行为、技术三大变革;改变革的策略运用。目的要求:着重解决“什么是”、“为何要”和“如何实施”组织变革与发展;联系我国的改革实践(尤其是机构企业改革),探讨改革的策略,有效地推动改革以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重点: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模式。7.沟通

基本内容:人际沟通;组织沟通;有效沟通及其障碍。

目的要求:了解人际沟通的过程,认识组织内部人际沟通的特点及其特殊障碍;进而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组织沟通。

教学重点:组织内部沟通的方式及其障碍。8.冲突

基本内容:冲突观;冲突分析;冲突的处理。

目的要求:认识冲突的客观性、二重性和程度性;提供有效的冲突分析模式;掌握冲突处理的原则和策略。

教学重点:传统的和现代的冲突观的比较;冲突分析模式。9.领导

基本内容:领导概念;领导模式。

目的要求:了解领导概念的双重含义,认识领导与权威的关系;介绍特性、行为和权变三类领导理论,以此增进领导模式的认识;探讨有效地实施领导过程的主要策略。

教学重点: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领导与权威的关系;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注:以上学时分配含案例研讨)

(二)实践教学(没有可不填)

(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

1、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参考资料

1.黄培伦.组织行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

12.[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7

五、说明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

大纲制订人:亢升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3年3月

第二篇: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本站推荐)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组织行为学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Behavior

课程代码:0204001

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64课时

课程学分:4分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大类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

二、教学目标

《组织行为学》属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必备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技能的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该课程的概念体系、原理及方法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及其毕业后的管理实际奠定 一定的理论基础 ,同时为处理丰富多彩、变化不息的日常管理活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研究

第二章 认知与个体决策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社会知觉

第三节 学习

第四节个体决策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一节 能力 第二节 人格 第三节 情绪 第四章 价值观和态度

第一节 价值观 第二节 态度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第五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一动机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六章 群体与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群体结构

第三节 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特点 第四节 群体决策 第七章 团队

第一节 团队的定义与类型 第二节 团队的相概念与理论 第三节 团队建设 第八章 领导

第一节 领导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念 第四节 领导的权变理论 第九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 第三节 沟通的障碍及技巧 第十章 冲突与谈判

第一节 冲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冲突管理

第三节 谈判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机械结构与有机结构 第三节 具有特色的组织类型 第十二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组织文化建设 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概念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内容 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过程 第四节 领导变革

(二)教学要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以下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人性研究;人性、知觉、态度、价值观、个性等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异同及群体与团队的异同;领导理论的变迁;组织结构的基础;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变革与发展。

2、理解以下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关系及人性研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基础地位;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个体心理对行为的重要影响;激励理论对管理者的意义及其文化局限性;四种类型的团队及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组织文化对员工和组织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3、掌握以下知识点: 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采用适当激励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非正式群体的相关理论来进行组织内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运用领导理论结合在校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来分析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以期对今后的管理实际有所裨益;组织变革的相关理论以及总结抵制变革的个人原因和组织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结合案例分析

四、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讲授结合案例分析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美]S.罗宾斯著;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约翰 W.内斯特罗姆(John W.Newstrom),基思·戴维斯(Keith Davis)著,组织行为学:英文版·第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程立茹 周煊编著,组织行为学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周文霞,孙健敏编著,组织行为学教学案例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5、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

第三篇: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培训与开发》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培训与开发 英文名称: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

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陈国海编著.员工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参 考 书:[1]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淑珍编著.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开课单位:商学院

主要内容(300字以内):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各种类型培训方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等。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管理素质的提高。

《培训与开发》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培训与开发(英文):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代码: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 学 分:2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各种类型培训方法,掌握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导论(2学时)2.学习理论(2学时)

3.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2学时)4.培训需求分析(4学时)5.培训设计(4学时)6.培训实施技术(4学时)7.培训评估(4学时)

8.培训课程开发技术(10学时)

五、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

本课程的内容是通过教师讲授.课堂案例讨论、学生课后阅读及平时的训练等环节进行的,各环节应紧密配合,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30%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王淑珍、王铜安编著.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 考 书:[1]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德伟.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九、说明

执笔人:王凌峰

审核人:蒋志兵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Organization Behavior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时:

学分:2.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预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或高级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掌握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规律,掌握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相关的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变革与发展等理论,从而提高群体绩效和组织工作效率。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3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问题(重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三、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来源

案例1-1 通用与本田汽车公司的管理风格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4学时)

一、传记特点与管理

二、能力理论与管理

三、人格理论与管理(重点;难点)

四、学习理论与管理

案例2-1 谁适合当总经理?

第三章、知觉与个体决策(2学时)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在知觉与判断中的错误(重点)

案例3-1 “凶杀案”目击者的自述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2学时)

一、价值观与管理

二、态度与管理(重点)

三、工作满意度与管理

案例4-1 在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生 第五章、工作激励理论与应用(8学时)

一、激励的基本概念与模型(重点)

二、早期的激励理论与管理

三、当代激励理论与管理(重点;难点)

四、激励理论的应用(重点;难点)案例5-1 工资全额浮动为何失灵? 案例5-2 浙江先锋机械公司激励经销人员

案例5-3 组合国际电脑公司有什么绝招? 案例5-4 IBM公司的激励制度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2学时)

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二、群体行为的解释

三、群体结构与互动(重点;难点)

四、群体任务与决策

案例6-1 易继芳的转变

第七章、工作团队与管理(2学时)

一、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二、使个人成为团队高手

三、打造高绩效的团队(重点)

四、团队管理中现存的问题(难点)

案例7-2 微软中国公司的团队建设

第八章、组织沟通与管理(4学时)

一、沟通的理论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重点;难点)

三、有关沟通的当前问题

案例8-1谁该当经营副厂长?

案例8-2 苏黛薇的卓尔不群

第九章、组织冲突与管理(4学时)

一、冲突概述

二、冲突观念变迁

三、冲突产生与解决(重点;难点)

案例9-1 研发中心的人际纠纷

案例9-2 红旗轻工设计院的群体冲突 第十章、工作压力管理(3学时)

一、工作压力概述

二、工作压力对行为的影响

三、工作压力管理策略(重点;难点)

案例10-1华为员工张立国心很累

第十一章、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2学时)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二、一般与新型组织结构设计

三、组织诊断与优化设计(重点;难点)

案例11-1凌云科技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发展(4学时)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推行

二、推动组织变革的方法

三、组织创新与发展(重点;难点)

案例12-1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创新

案例12-2 东原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教材:

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孙泽厚、罗帆.管理心理与行为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张德.组织行为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查尔斯 汉迪.管理之神:组织变革的今日与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Stephen P.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12th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费栋华,员工脑电波——人力资源心理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Richard L.Daft.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Sixth 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工商管理学习网:http://202.114.88.145/cm/study_web/index.jsp

学习成绩组成:

1.平时成绩30分(包括出勤、发言、课堂讨论或角色扮演)2.案例分析报告 30分 3.结业考试 40分 案例分析报告作业要求:

从《组织行为学》教材或课堂讨论案例(武汉理工大学工商学习网)自选一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左右。

不要依次回答问题,应写成一篇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论点鲜明,论证充分,结论有应用价值;要独立思考,不能雷同。

要有封面,写明课程名称、案例题目、学员姓名、班级、任课教师姓名等。

结尾处请注明:“本案例分析报告系本人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报告人:……”, 诚信签名。

请将案例分析报告夹在答题本中,与考试卷一起上交,此成绩占总分的30%。

并亲笔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来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大量借鉴了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它把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对象组织化程度,划分为4个层次:(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组织的细胞。从人自身的角度看,人又是组织的主体,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立的人格。认识个体是了解组织行为的基础。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群体是组织的基层单位,在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组织行为学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做专题研究。(3)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研究组织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等,领导行为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领导理论。

二. 教学目的要求: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组织行学领域中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存在着分歧,针对某个观点,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通过互相矛盾的正论和反论的形式,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目前组织行为学的争论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 参考书目:

1.《组织行为学》边一民、徐力等编著

2.《组织行为学》詹虹编著

3.《组织行为学》张德主编

4.《组织行为学》龚敏编著

四.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论

一.管理者的人际技能

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管理的功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从事的活动。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劳动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学科特征:跨学科性;层次性;情景性;权变性;系统研究代替直觉。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四.不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及管理措施

“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第一次作业题:书面完成(打印)

第二章知觉差异与管理

一.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二.知觉的选择过程:

知觉对象因素;知觉者本身因素;情境因素。

三.知觉的组织过程:

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归类原则;知觉防御

四.错觉:

社会知觉方面的错觉――

选择性知觉:根据自己的需要等选择知觉对象。

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要概面的方法。

投射:是一种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

刻板现象:是一种以个体所在群体的特征为依据判断个体特征的方法。

五.归因理论

个体行为归因:内因行为;外因行为。

影响归因的因素:

区别性: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不同;

一致性:在相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与别人一致;

一贯性:个体行为是否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第三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个性概述

个性是个体所有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二.气质差异与管理

三.性格差异与管理

四.能力差异与管理(自学)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组织行为

一.价值观

1.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总看法、总评价,是个人的基本信念。

2.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尔的分类: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价值、宗教性价值观。

格列夫斯的分类;反应型、宗教式忠诚、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经营管理价值观。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生活-质量型。

3.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组织管理的影响

影响对其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从面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影响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影响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或组织压力的程度;

影响对个人或组织成功或成就的看法;

影响对个人目标或组织目标的选择;

影响对管理或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看法。

二.态度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心理评价)。

2.态度的组成成份

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成份。

3.有关态度的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为人们降低不协调的意愿取决于-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体对导致不协调的影响;不协调带来的后果。

海德的平衡理论:(自学)

4.态度的改变

技巧:根据态度之间的距离;引导对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改变事实以改变态度;通过组织规定;通过改变行为以改变态度。

5.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单一整体测量法;工作因素的总和评分法。

6.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具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分配制度的晋升政策;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7.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

第五章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需要、动机、行为、激励的定义及关系

二.基本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论.X理论和Y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克莱顿•爱尔德弗的“ERG理论”

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6.维克多•弗鲁母的“期望理论”

7.J•S•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8.爱德温•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9.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六章 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一.群体的定义和类型

二.非正式群体

三.人们在群体中工作的原因:

四.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成果的主要因素:

五.群体决策:

第七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的平衡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

四.人际关系分析理论

第八章 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定义及模式

二.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及改善

三.信息沟通的基本形式:

四.相互交往理论

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打印)

第九章冲突及其处理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原因

三.冲突的处理

第十章领导的心理与行为

一.领导及领导的影响力

二.有关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1.特性理论及其评价

2.行为理论及其评价

3.权变因素及权变理论

三.领导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四.领导者与追随者

第十一章 工作设计(本章内容放在第五章中讲授)

一.工作设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专业化

第二阶段: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

第三阶段: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的再设计

二.工作设计的特征

1. 工作的多样性;

2. 工作的自主性;

3. 工作的完整性;

4. 工作的难度;

5. 绩效反馈

四.作业要求:

1. 案例书面分析每篇1000-2000字左右

2. 书面作业要求打印。

五.考试方式:

开卷考

六.考核方法:

1. 案例书面分析20%;

2. 考勤10%;

3. 最后考试70%。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40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

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

组织成员个人满意度的科学。该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

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有

以下三点:

一、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的理论

基础;

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组织行为学概论

教学内容:组织的类型和作用、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习方法。

3、熟悉组织的概念、类型、作用,能够认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二)个体行为

教学内容:人的行为分析,知觉与行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气质、能力与性格,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2、掌握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3、了解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掌握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理解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内容。

5、掌握激励理论及实务的内容。

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个性、态度、价值观以及激励的概念。

2、个性与行为的关系如何。

3、激励理论的内容。

(三)激励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激励模式,如何提高激

励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内涵。

2、理解常见的几种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

励理论。

3、简单掌握激励的技巧及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重点难点:

1、对常见的三种激励理论的认识。

2、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激励的手段有哪些。

(四)群体行为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群体互动,群里中的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团队管理,弱

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及主要方法。

2、掌握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

3、了解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4、人际交往的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5、掌握沟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重点难点:群体的概念,人际交往的原则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沟

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五)领导行为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与领导工作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

论,领导决策,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掌握领导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提高领导行为有效性的方法途径。

3、掌握领导的有关理论。重点难点:

1、领导的概念。

2、领导理论。

(六)组织行为

教学内容: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等。

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的概念,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的意义、要素与程序,组织设计应遵

循的原则。

2、掌握工作设计方法、工作压力的来源与后果、对付压力的方法和措施。

3、掌握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

4、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

重点难点:组织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七)组织变革与发展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变革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当代组织

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

基本要求:

1、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都有哪些。

2、掌握组织变革以及相应对策。

3、理解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

4、了解当代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重点难点: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

三、学时分配

四、参考教材

《组织行为学》,孙成志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五、审核

编写人:卞子全系(部)主任:周翔

下载《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组织行为学2.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3.课程号:43100410二、学时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6 学时实验0 学时三、考......

    组织行为学2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领导者究竟要选择哪种领导方式,除了考虑下级的个性特点因素,还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 (......

    组织行为学2

    组织行为学 (一) 组织: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的过程;是指 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2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3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4是有一定的需......

    组织行为学2[定稿]

    群体:指组织中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 角色:指处于某一地位的个体根据他人的期望所表现出的一套行为模式; 角色知觉:指个......

    组织行为学2

    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答、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发生矛盾。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沟通不够引起了冲突,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共5篇)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9072开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时:3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学分:2英文译名:OrganizationBehavior一、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一)组织行为学是企业......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 Behavior 课程负责人:潘丽霞二、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三、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四、课程教材: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

    中央电大《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大大学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定稿)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的制订依据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大专起点的工商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