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时间:2019-05-14 20: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第一篇: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是包含在人体内一种生产能力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现的资源。它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人: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人口资源:人口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区的人的总数”。

人力资源:是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起到实质作用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能力,及其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数量、质量的总和。

人才资源:人才是指:“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人力资本:是指为提高劳动的能力而投入的并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质量显现出的可以带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

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点

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质量表现出

来的资本。

(1)强调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的程度。

(2)在一定时朗内,它能够不断地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分析目的理论视角:人力资源用于微观、人事管理人力资本宏观,强调投资成本时人力资源的特征

最重要:能动性:唯一能起到创造作用的因素

自我强化

选择职业

积极劳动

2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不断获得人力资源,把得到的人力整合到组织中而融为一体,保持和激励他们对本组织的忠诚与积极性,控制他们的工作绩效并做相应的调整,尽量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样的一些活动、职能、责任和过程就是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规划和选拔、培训和发展、激励、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安全与福利等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活动。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相同

管理对象--人

某些管理内容--薪酬、编制、劳动安全等

某些管理方法--制度、纪律、奖惩、培训等

3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 管理观念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把人当作一种成本,同物质资源一样视为一种消耗,生产管理中尽量做到降低人力资本,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管理内容和范围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是行政事务性的管理,强调各项事务的具体

操作,如人员的招聘、录用、党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划、开发、职业发展的新的职能

 管理作用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有关人事管理的环节十分

机械,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人才的闲置、组合不佳、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积极的现代人事管理,有关人事管理的环节环环紧扣,主动的对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开发和管理,体现战略作用,并始终为组织目标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4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

(一)同素异构原理

(六)激励强化原理

(二)能级层序原理

(七)公平竞争原则

(三)要素有用原理

(八)信息催化原理

(四)互补增值原理

(九)主观能动原理

(五)动态适应原理

(十)文化凝聚原理

一、同素异构原理

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墨与金刚石,任何要素因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或结构形式的变化,而引起完全不同的组合结果,甚至是要素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

同素异构原理则告诉我们 的是:

如何针对工作性质和组织目标的要求,将不同的能量要素以适宜的方式组合起来,发挥协作叠加的功能与优势。

二、能级层序(匹配)原理

 为了实现能级对应,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能级管理必须按层序,稳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正三角形的能级分布。

造成非稳定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多好办事”的小生产的效率观,应该彻底破除这种落后的观念,而应该树立“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故障因素”现代观念。 为了实现能级对应,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能级管理必须按层序,稳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正三角形的能级分布。

造成非稳定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多好办事”的小生产的效率观,应该彻底破除这种落后的观念,而应该树立“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故障因素”现代观念。

2、不同的能级应该表现出不同的权、责、利和荣誉。

3、各类能级的对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经常不断地调整“能”与“级”的关系。

总而言之,岗位能级必须是合理而有序,人才运动又必须合理却往往无序,二者相结合,才能使能级层序原理变成现实。

三、要素有用原理

要素有用原理的含义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关键是为它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要素有用原理告诉我们的是:

如何使用每个个体身上的能量。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原理。

1、“天生我才必有用”,但人才的任用需要一定的环境

① 知遇——伯乐式的领导者对人才任用发挥关键作用。

② 政策——良好的政策会给人才的任用创造出各种机遇。

2、人的素质往往表现为矛盾的二极性特征,或者呈现复杂的双向性

为我们了解人、用其所长,以及发现和任用人才增加了许多困难。

3、人的素质往往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优点和缺点共生,失误往往掩盖着成功的因素。

各种素质的模糊集合使人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南北东西各不同”的现象。平庸的人,也有闪光的一面,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成为善于捕捉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利用的伯乐。

四、互补增值原理

 互补的内容主要包括:

1、知识互补

2、能力互补

3、性格互补

4、年龄互补

5、关系互补

在组建领导班子和劳动组织时,有意识地应用互补增值原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动态适应原理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是一个动态的适应过程。这就叫动态适应原理。

从动态适应原理出发,应该把人事调整作为一种经常性的任务抓好,权变地对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包括:

① 岗位的调整——设岗数、岗位职责的变化;

② 人员的调整——竞争上岗,招聘干部,平行调动;

③ 弹性工作时间——小时工、全时工、半时工……

④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有序流动。

⑤ 动态优化组合——劳动组织、机构人员的优化。

六、激励强化原理

人力与物力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感情对其潜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激励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这一原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除了应注意人在量(技术、能力、知识、专长)上的调配之外,更应注意对人的动机的激发,即对人的激励。

七、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指对竞争各方从同样的起点、用同样的规则,公正地进行考核、录用和奖惩的竞争方式。

1、竞争必须是公平的2、竞争有度

3、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重

竞争分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

良性竞争的特点是以组织目标为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得好,个人目标包含在组织目标之中。这样的竞争,既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活力,又不会削弱凝聚力。

恶性竞争,则将组织目标弃之不顾,完全以个人目标为动力,或者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性很差,个人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损害组织目标。这种竞争必然损害组织的凝聚力,并且难于实现组织目标。

八、信息催化原理

信息是指作用于人的感官并被大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变化的状态。信息是一种资源。不同的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和运动状态,会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同的信息,人们正是通过获得知识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分不同的事物,才得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因此,离开了信息,就谈不上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是人才成长的营养液,是人们发展智力和培养非智力素质的基本条件。

根据信息催化原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干部和职工的教育培训工

作,应该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最新的工艺操作方法,最新的管理理论去武装他们,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这是增强组织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九、主观能动原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宝贵的资源。人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有创造力的一种复合体。人的运动形式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如图所示,它是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的辩证统一。

十、文化凝聚原理

组织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

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这些物质条件,是组织凝聚力的基础。

组织目标、组织道德、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哲学、组织制度、组织形象这些精神条件,是组织凝聚力的根本,缺了它无法满足成员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超越自我等精神需要。

换言之,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归根结底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存的共同的价值观。

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终身的常任制

法律化管理

以能力和业绩评价为本位的功绩制原则

奉行“价值中立”

政务官与业务官分途而治

专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公务员法定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发展公平、客观的测评标准

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原则法治公平竞争民主化和公开化

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功绩主义 法治主义人才主义人本主义市场主义分权主义

5SWOT方法的基本内容

SWOT分析是界定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本分析方法,它要求组织通过分析,了解自身在内外部环境中的优势(strength)与弱势(weakness),在此基础上,掌握并控制组织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规避可能的风险(threats),从而获得满意的战略规划方案。

• S O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是一种将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匹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面利用外部机会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战略。从制定战略来说,这是任何组织追求的目标,第二种是实际上,这是当外部环境中具有的组织发展的机会时,以利用这一机会达到发展为目标指向和契机,来进行组织内部的更新。

• W O弱点——机会(WO)战略。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通常,是在这

样一种情况下使用这一战略,即组织存在着外部的机会,但内部却存在着弱点,妨碍着外部机会的实现。

•S T优势——威胁(ST)战略。ST战略是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影响的战略。•W T弱点——威胁(WT)战略。WT战略是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

胁的战略。是一种防御性战略。如果一个处于内部有许多弱点而外部又面临大量威胁境地的组织,往往对外界机会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

12工作分析中的术语

 职务(JOB、工作)职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同类职位或岗位的总称 如办公室副主任,职务与职员、职位并非一一对应

I

职位(POST):一个员工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与相应职责dut的 集合,与人一一匹配,有一个员工便有一个职位

I

 任务(TASK):工作活动中为达到特定工作目的一系列相关的活

动或者要素集合,(最基本层次)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

作要素组成。如打字员的任务包括打字、校对、机器维修等。

 :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

如打开电脑、打电报;

工作分析(指通过一系列程序的方法,确定某一特定职务工作的任务、职责,以及完成这一工作所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系统过程。也称职务分析。

3三、工作分析的作用(job analysis)

1明确了组织不同职位的职责任务和权限

2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点,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评价的基础。

3为管理中的其他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员工聘用、绩效评估、薪酬预算、培训开发

第二篇: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

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道路交通事业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象和窗口。优化发展环境,必须首先优化道路交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交通是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道路交通软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涉路涉车(船)执法状况和水平,不仅体现涉路涉车(船)执法队伍廉政建设的状况,而且直接关系地区形象和政府的威信,关乎地区发展的大局。

多年来,河北省省各级纠风办及治理公路三乱办和交通、公安、农业、林业、建设、财政、物价、审计等涉路涉车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维护社会稳定和反腐纠风的重要举措,全面贯彻“政府负总责、主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加强涉路涉车(船)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部门及其人员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意识和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1991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公路三乱专项治理工作,1997年我省实现了国道、省道基本无三乱目标,2002年11月,我省通过交通部、公安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两部一办”验收,实现了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目标,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得到了国务院纠风办和省委、省政府、省纪委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为构建和谐河北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由于形成三乱的利益驱动、收支挂钩、多头管理、执法分散不易监督、一些执法执收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不够高等原因,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越权、重复、交叉执法,下达或变相下达收费罚款指标,非法随意设置站卡、随意拦车、随意检查、随意处罚,以罚代纠、以收代纠、执法执收不规范,甚至执法人员与社会上不法分子相勾结及收取车主黑钱等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应当看到,车主和司机负担还比较重,交通运输软环境仍不够优化,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对治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高,监督机构不够健全,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我省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基础还比较脆弱,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涉路涉车执法执收过程中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环京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我省涉路涉车执法部门“文明执法、秉公执法”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我省面临的治乱任务还十分繁重,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常抓不懈,始终保持治理公路三乱高压态势,特别是要加强治乱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依规治乱的进程。为此,河北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办公室2007年1月编印出版了《治理公路三乱法规汇编》(上、下)。这套《法规选编》将1983年1月至2005年底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颁布的重要法规和有关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分成八大类,即:综合、公安、交通、农业、林业、建设和财政、物价、审计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共142篇,并经省政府纠风办、省监察厅、公安厅、交通厅、农业厅、林业局、建设厅、财政厅、物价局、审计厅等部门共同审订完成,免费发放至全省各级纠风治乱部门及省、市直涉路涉车行政管理部门,供有关领导、工作人员及涉路涉车(船)执法执收人员学习参考,旨在促进涉路涉车(船)执法执收人员更加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治理公路三乱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自觉抵制公路三乱行为。

第三篇: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 张天佐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都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把握发展规律,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因素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依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显示,我国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在人类漫长的农业文明中,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综观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各国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一般都是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20~30年,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改造传统农业最主要的手段。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和桥梁。例如实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秸秆破碎还田等农业节本增效新技术,是人畜力所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农机动力才能得以实施。新型的农业机械,也催生了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由于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据专家测算,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例如在东北地区推广的玉米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与人工作业相比可节种20~30%,节水15%,增产20~30%。中原小麦主产区由于推广了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大大加快了“三夏”生产进度,避免阴雨天气造成的损失,实现了“龙口夺粮”。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是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首先,从劳动力结构看,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2亿多转移到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这部分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总体素质在下降,老龄化趋势明显,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然要求机械化的劳动替代。其次,从农业生产的特点看,“三夏”、“三秋”季节性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果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要求提高农业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目前,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三夏”“三秋”等农忙季节,也不得不赶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相当高。在这些农忙季节,农民工每次返乡需要20到30天,按照每个农民工平均月务工收入600元计算,加上往返路费和自身消费,平均每次1000元左右的成本。第三,从劳动者的观念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伴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农民观念的变化,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发展源动力。

二、我国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济要求、技术条件、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和体制环境来看,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许多有利因素。

一是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使得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马克思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按照这一经济原理,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更合算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下降,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如水稻机插秧及配套育秧技术、联合收获技术等)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

机作业成本,许多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已经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浙江省农村雇人工收割水稻需要两个工,工费将近100元,还不算招待费。而请联合收割机收割一般每亩50元左右,不到半小时就完成,可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一半以上。随着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支付农机作业费用的能力增强,以致近年来农忙季节屡屡出现农民在路上竞争揽雇农机的现象。另一方面,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从1996年开始,农机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跨区机收小麦作业,联合收割机作业时间由原来的几天延长到一个月以上,小麦机收成本也从40-50元下降到30元左右。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7.5万台激增至41万台,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0%的高速度。社会经济的进步,达到了农业使用机器的临界点,阻碍农业机械化的经济“闸门”已被冲开。

二是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大范围普及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年来,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新式农机的科研投入。我国农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一些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看,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水稻生产机械化育秧、插秧、收获等“瓶颈”环节的机械及技术等已取得突破,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正在加紧攻关、熟化,油菜、花生、马铃薯、牧草等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已在生产中试验应用。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粮食产后烘干等新型农机化技术的示范进一步扩大。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是农机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农机化的活跃市场主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2004年包括农机户在内的全国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的达到3214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3836万人。农机大户、股份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正在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国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村为基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基层农机服务网络,各类农机流通、维修网点比较健全,区域性农机作业市场开始形成和逐步扩大。2004年全国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2437亿元,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是农机化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在发展农

业机械化的实践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特别是农村改革以来,如何解决土地分散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挠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农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合作经营、集团承包和跨区作业,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机手的拥护,显示了勃勃生机。这种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模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从收获到耕种、施肥、植保、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是我国农机化科研、生产、推广、鉴定、培训、管理体系日趋完备,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体制保障。建国以来,从兴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开始,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和行政推动力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和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机化科研、生产、推广、鉴定、培训、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全国现有地市级农机管理机构349个,县级农机管理机构2749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3.4万多个。地市以上农机试验鉴定机构49个,农机科研开发机构119个;县以上农机技术推广机构2439个,农机安全监理机构2955个,农机教育培训机构2181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据2003年统计,我国农机制造企业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1469家,能生产14大类、95小类、约3000多个农业机械品种,除特大型、尖端技术产品之外,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已经基本自给,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4年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主要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发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升为全国“两减免三补贴”重要的惠农支农政策,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开辟了国家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新渠道,意义十分重大。中央财政2004年安排了购机补贴专项资金7000万

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4.1亿元,引导农民投入购机资金20多亿元,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空前高涨。二是2004年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专门法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总结了我国55年来的农业机械化经验和教训,特别是25年来改革的重要成果,首次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法律地位,阐明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

当前,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关心农民、扶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在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必将进一步加强。最近,中央已决定在2005年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范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这将为农机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2005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措施为重点,积极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关键农时、重点作物、主要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加强各级农业机械化系统自身建设,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继续深化和完善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运行机制,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下载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