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录片《艺考生》策划书
纪录片《艺考生》策划书
`2008040606李劲松
类型定位:人文纪录片
创作理念:
以高三艺术生自己的视角来反映高三的生活、爱情、梦想。艺考作为一代高三学生考上大学的主要捷径之一,是广大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要对象。对高三艺术生群体的纪录是一个反映当今社会发展轨迹、追寻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线索。
`
基本风格:
观摩国产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待业青年》、《高三》等,国外纪录片《中国》,尽可能以平视的视角,从细微的生活素材中,全面表现高三艺术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量不使用旁白和画外音。
`
拍摄对象:
1、艺考的高三学生x / y / z 为主
2、x、y、z周围的其余学生老师为辅
拍摄目的:
通过对艺术考试高三学习生活的拍摄和纪录,来向艺术考试之外的人展示其最真实的一面,消除原本存在的好奇和误解。展示部分
当代艺考生的学习生活的普遍现状,诠释出当代艺术生在面对未来,梦想的人生抉择时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透视高等教育现状、启发人们思考日益紧迫的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反映90一代面对社会剧烈转型的苦闷和彷徨。
具体流程(概况):
1、9月份分阶段跟拍高三艺术生的学习生活,例如上专业课,、备考、考试。
2、全面长时间纪录某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
3、对x、y、z的学习生活进行拍摄,并有少量的社会交往和其他
生活镜头。
4、对x、y、z及其部分同学进行采访,录制约半小时的可用素材。
5、对x、y、z的老师、家长进行采访。
6、拍摄一些反映季节变化的空镜头。
7、10月份将所有素材进行整合,采访穿插着学习生活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
8、11月1号——11月20号:听取各方意见修改9、11月20号——12月10号:加字幕、配音、加音乐10、12月10号———12月20号:最后合成、上交
技术保障
学院的摄像机编辑机支持。除此之外,还有小DV和自带电脑。
参考资料:
《高三》 周浩
《幼儿园》张以庆
《中国》Michelangelo Antonioni
《待业青年》张内咸
《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 编
《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朱靖江 梅冰
第二篇:艺考生自我介绍[范文模版]
艺考生自我介绍(精选5篇)
当进入一个新环境,可能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认识自我的手段。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我介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考生自我介绍(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考生自我介绍1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东京汴梁的吕品。18岁的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我喜欢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更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看电影。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十分喜爱表演,电影里面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是我崇拜的偶像,佩服他们对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是我的梦想,源于这些喜好,今天我来到各位考官面前。
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希望老师们可以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我是6号考生吕品。谢谢!
艺考生自我介绍2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叫陈扬,今年18岁,一个像向日葵一样的阳光女孩,来自辽宁,我曾为时光匆匆流逝而遗憾,曾为生命如此短暂而感伤,曾为花草树木的调残而惆怅,曾为生活的坚信而彷徨,当情海思绪积压我心头的时候,我想寻找一叶扁舟,在大海上游荡,让思绪尽情的释放。于是我爱上了能诠释另一种人生的的表演,它精彩而不张扬,它充实而不烦琐,它神圣美丽而不骄傲媚俗,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自信,让我更坚定的去选择它。
爱生活,爱表演,这就是我,一个爱唱爱跳爱笑爱闹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希望阳光下的蓓蕾能在这里开放,在荧屏的摇篮里茁壮成长!请记住我,3号考生陈扬!谢谢!
艺考生自我介绍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侯毅伟,侯是一如侯门深似海的侯,毅力的毅,伟大的伟。
刚开始学习播音主持这门艺术的时候以为呢一切都是很简单的,可随着入门之后啊发现里面隐藏的那么多高深的学问,于是我就渐渐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每天都取得一点进步,在学习的时候一个字一句话都细细斟酌,断句的位置,语气的变化都能让同一个句子演变出不同的味道。从小我的.性格就很内向,自从学习了播音主持之后啊,就变得喜欢和人说话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
说到这,也差不多该到时间了吧,今天这么多考生还真是让我有一点点紧张啊,老师们请喝口水再给我打分吧,希望各位评委老师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在播音主持这门艺术的道路上能指引我越走越远,谢谢,我是XX号考生,侯毅伟。
艺考生自我介绍4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是来自炎黄故里河南南阳的李冰。中原自古多才俊,在这块人才辈出的热土上,我接受了20xx年的优秀教育。我骄傲,因为我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才华去诠释这块土地的人杰地灵;我期待着,现在是你们,将来是更多的观众,能够倾听到南阳这块热土成长的声音。
我喜欢长笛,喜欢钢琴,喜欢用或舒缓或热烈的音乐表达我对生命的热爱,诠释我对人生的理解。而喜欢表演似乎也来自这种表达的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章子怡一样拥有为所爱的“父亲母亲”挥洒汗水和泪水,愿意和夏雨一起经历“阳光快乐的日子”,了解赵薇“一夜成名”背后的付出和人性。
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现在,北京电影学院,就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我会紧握着自己的梦想不放,固执的守侯,真诚的期待。我知道,自己就像一只蛹,需要更多磨难与砥砺,我希望能得到这次机会,从而让自己变成那只最美丽的蝴蝶,无限接近表演那份光华与荣耀。谢谢!
艺考生自我介绍5各位老师好:
我叫李薇,今年18岁,一个像向日葵一样的阳光女孩,来自郑州,我曾为时光匆匆流逝而遗憾,曾为生命如此短暂而感伤,曾为花草树木的调残而惆怅,曾为生活的坚信而彷徨,当情海思绪积压我心头的时候,我想寻找一叶扁舟,在大海上游荡,让思绪尽情的释放。于是我爱上了能倾诉心声的播音主持,它精彩而不张扬,它充实而不烦琐,它神圣美丽而不骄傲媚俗,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自信,让我更坚定的去选择它。
爱生活,爱播音,这就是我,一个爱唱爱跳爱笑爱闹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希望阳光下的蓓蕾能在这里开放,在电波的摇篮里茁壮成长!
请记住我,1号考生李薇!谢谢!
第三篇:艺考生须知
艺考生寒假期间怎样准备
http://.cn中国宁波网11月20日 09:58
在寒假期间,艺考生该怎样准备,以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参加校考,并在校考中顺利过关?
■有的放矢了解各院校录取原则
首先,选择好与自己匹配的院校。西北大学招办主任吕建荣建议,考生可在家通过浏览各高校招生网站查询所需信息,包括招生专业介绍,学校师资、硬件资源,招生人数,往年报名人数,最终录取人数,录取原则、录取分数线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一些和自己相匹配的院校参加校考,有的放矢,增加命中率。
吕老师特别提出录取原则这一块,考生需留意,因为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录取原则不同。目前就省内高校来看,大部分院校的录取原则是文化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按一定比例换算,得出一个综合分,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有的院校是专业考试成绩合格,依高考文化课总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有的院校是在高考文化课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依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院校在录取原则里还会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了解清楚各高校的录取原则,有利于确定复习重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针对特点复习好文化课与专业课
复习时,是以文化课为重点还是以专业课为重点,艺考生们肯定都考虑过这个问题。而具体以哪个为重点,不同专业、不同的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美术类考生想必在统考前一个月就几乎完全放弃了文化课的复习,专攻专业课,因为没有专业课的合格证,对艺考生来说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云烟。
对于美术类、音乐类的考生,这段时间文化课的复习显得不是很重要,应主抓专业课的复习准备。因为这类考生要想在专业考试中表现出色,在考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短时间内强训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而播音主持等艺术专业考生除准备专业课外最好还要兼顾文化课的复习,因为这类专业对考生的外貌、素质、天分要求很高,考生通过试镜就知道适不适合这个专业,专业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选拔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好苗子,上大学后再接受专业培养。而且,很多艺术院校现在越来越看重文化课的成绩,这类考生要想考上重点大学还必须在高考时成绩达到当地省重点分数线以上,所以,这类考生在准备专业课复习的同时也应兼顾文化课复习。
另外,专业课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可咨询该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在校生。这些一年级
学生由于去年刚参加过各高校的专业课层层选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轻松应考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林女士的孩子是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大一学生,她在去年帮着孩子参加高校专业校考时积累了不少经验。林女士认为,考试前孩子容易出现紧张情绪,这非常不利于考试,家长要提前帮助孩子缓解这种情绪,让孩子学会“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把考试当成换个地方画画、换个地方弹琴、换个地方跳舞等。
容易引起孩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担心考不好无法向父母交待,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学习和临场的发挥。因此,在临近考试时,要尽量让孩子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分离,让孩子明白只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就行了,要相信“只要自己尽力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考试前夕的休息也十分重要,考生切莫以牺牲睡眠时间去做复习准备,这是得不偿失的。考前也会遇到很多压力和挫折,情绪出现波动是正常的,考生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并及时调整,尽量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在校考中取得好成绩。
备考抓好四阶段
周云龙介绍,艺考生备考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
第一个阶段是9月份和10月份。此时多数艺考生都与普通高考生一起在学校参加文化课复习,这阶段可能会有艺考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参加专业课培训,但操之过急往往会导致文化课不能得到系统复习。
建议:艺考生应放平心态,力戒焦躁,通过参加学校的文化课复习和测试,使文化课的学习得到基本而系统的梳理。
第二个阶段是11月中旬至12月底。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专业统考准备期。按照以往惯例,专业课统考将在年底进行,因此艺考生在经历了学校的文化课系统复习后,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练习准备上。但是,统考属于基本技能的检测,以美术类考生为例,考查的是素描、色彩和速写,具有普遍检测的特征。
建议:此阶段应主要练习基本技能,考生应尽量挑选知名度较高、师资力量有保证的机构参加专业课培训。
第三个阶段是来年的1月中旬至2月底。艺考生参加各高校的艺术专业课考试,可以称之为校考冲刺期。专业课考试各学校有不同的风格,考试的难度相对统考而言也有了较大提高。
建议:此时艺考生的迎考准备工作应更有针对性,即针对各高校的不同考试风格进行精心准备。
第四个阶段是3月初至5月底。这是文化课考试的冲刺期。进入3月份,大部分院校的专业课考试都已结束,艺考生们重新回到学校开始文化课复习。此时,普通考生的高考复习已经进入最后冲刺期,可能会进行大量中等或偏难题的练习。
建议:考生应回归到自己的复习上,紧跟高考,狠抓基础,不留考点漏洞。择校时忌“广泛撒网”
去年有媒体报道某艺考生参加多所高校的专业课测试,光考试一项的花费就将近20万元,这种“广泛撒网”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周云龙说现在的艺术类招生院校只有少数是参考统考成绩进行录取,大部分仍然要求艺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课测试,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风格,这种无度择校的方式甚至会使艺考生迷失方向。
建议:艺考生在择校时要“重点捕鱼”,选择几所自己喜欢的院校或者风格比较接近的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这样既可以有更大几率上自己喜欢的学校,也可以使自己以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风格。
考前准备一个不能少
那么,艺考前期的准备,考生都要做些什么呢?
一是定位。考生要对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对自己的优势有明晰的分析,这是整个艺术类专业考试各个环节链中最前端的环节。如果不能做到“知己”,那么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就会走很多弯路,有时还会陷入盲区。
二是选择。指考生给自己定位后选择高校。首先要问问自己:选择省内高校还是省外高校?选择哪所高校?在有大致的选择后,就要进一步了解选择的高校。了解报考条件:每所高校都会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提出报考条件,这些条件有政治因素的、有身体因素的、有年龄因素的、有成绩因素的。了解录取原则:每所高校根据各自专业办学要求制定的录取原则
有三种类型:专业成绩过线按高考文化成绩排名;高考文化成绩过线按专业成绩排名;按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综合排名。哪所高校的录取原则有利于你的优势你可以将其作为你的选择。了解所选高校2009年的录取最低分,根据自己的估计分数进一步判断选择。“选择的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反复判断比较,如让考生自己去完成势必分散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在这时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是备考。这是指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如何有的放矢,充分准备,取得好成绩。做好这一步,考生要了解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科目,如有些高校的美术类校考除了素描、色彩、速写科目外,还有设计考试,有许多考生没学过,在考试时就雾里看花了。此外,要了解并理解科目的考试观测点,不管是何种类别的专业考试,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考试考查考生基本的专业素质,这种素质考查都有基本的观测点,比如服装模特专业考试,其最基本的观测点就是考生舞台的表演展现能力和舞台控制能力,这在备考时要特别重视。
参加校考切莫盲从
艺术类专业考试集中在1月~3月。有一个现象一直存在,省外高校在我省组织的艺术类校考,往往是安排考试时间靠前的高校报考的考生人数比较多,而年后考生报考人数相对少一些。分析原因主要是从考生心理上来讲,只要校考一开始,考生也不选择,目的只是要练练,开始时激情万丈,一口气参加七八所高校甚至十四五所高校的校考,到后来就疲于应付,疲惫不堪了。他说:“这就提醒考生备考时一定要多些理性。以免留有遗憾。”
专家提醒:艺考别让文化课“拖后腿”(图)
http://.cn中国宁波网11月03日 15:24
艺考迫近,专业课成突击重点,专家提醒要抽出时间复习文化课
“我班里最近两周有三个学生‘离校’,有一个去了北京,一个去了西安,另外一个在郑州,他们都是要参加今年艺术高考的学生,现在开始突击专业课程了,说实话,他们文化课基础本身就不好,这么长时间不学文化课,到时候(参加)高考(成绩)能成吗?”郑州市某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说。在接受采访时,她既表达了对于艺考生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高兴,同时也对艺考生这种以“离校”放弃文化课学习来突击专业课程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根据往年高考时间安排,明年1月左右,众多拥有某方面艺术特长的学生将会迎来艺术高考的专业课考试阶段。目前距离艺术专业课考试只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郑州市
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选择了全力以赴突击专业课而放弃文化课学习。从事多年艺考教学的专家提醒,艺考录取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对于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分数要求不尽相同,家长和学生应该具体了解以后再做打算,千万别让文化课“拖后腿”。□今报记者 齐晓奎 见习记者 江朝博
专业课培训“催生”艺考培训报名热
距离艺术高考专业课考试只剩下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少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参加培训机构的补习班的相关培训课程。,家在郑州市幸福路的张先生的孩子就在郑州市某培训机构参加音乐理论突击班,准备在艺术高考来临前全力一搏。“没办法,现在孩子他们学校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都参加了补习班,有的甚至花大钱去了北京、西安等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再加上孩子文化课本身基础不错,参加音乐理论突击班也是为了让他在高考时能上更好的学校,将来就业的时候才能更有优势。”
张先生的想法是不少艺考生家长的共同心声,而艺考培训机构的招生情况也从另一方面“回应”了家长们的选择。“目前我们学校的艺考生总数有500多人,其中,参加美术特长艺考的有300多人,舞蹈、音乐等其他专业的艺考生有200多人。”
郑州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艺术部范志众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学生报名整体情况与往年相比在稳定中有所增加。而据葛老师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学校葛兴业校长介绍,现在这个时间段艺考学生人数尚没有达到高峰,“目前葛老师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学校总共有两个班,学生总数13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还多,根据往年的报名规律来看,在离艺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段内,报名人数会猛增,今年,我们估计会超过200人”。“每年这个时间段,艺考学生都开始重点准备艺术高考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参加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班、补习班的学生开始大量增加,三个月的时间,既可以保证文化课不会落下太多,专业水平也可以在突击的情况下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葛兴业分析说。
文化课不达标成落榜的主要原因
很多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文化课成绩都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门,而一些学校去年艺考生的成绩统计中,多数落榜生都是由于文化课不达标,长时间脱离校园,远离文化课教育,使得本身就重在平时积累的文化课有了长达3个月的“空白期”,高考中文化课失分严重也就不奇怪了。
有着十几年艺考生培训经验的葛兴业对艺考生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三四个月不学习文化课肯定不行,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文化课与专业课齐头并进,因为艺考时间关系,学生以专业课补习为中心也很正常,但是每周至少要有两天的时间专门学习文化课”。郑州市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范校长表达了相近的观点:“文化课与专业课应该每天分时间段学习,这样学习才能效率更高,也更符合认知规律。”而对于现在不少艺考生“放弃”文化课学习的方式,范校长表示并不可取,“突击专业课而放弃文化课会有两
个恶果,第一,长时间学习专业课会造成学生厌倦,效率不高。第二,文化课没有复习和温故的机会会使得高考中文化课失分严重。而且这种方式带有典型的功利色彩,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升学都不太有利”。
对于参加艺考的学生来说,每年高考文化课基础知识部分是拿分的关键,只有把握住了这部分分数,才能在艺考中更进一步。“就数学和英语来说,基础知识、中等难度、高等难度的考题比例为3∶5∶2,基础知识的分值足以达到艺考划线要求。”葛兴业告诫学生抓住基础知识,文化课的成绩就能有保证。
艺考新趋势:文化课比重将加重
新课改的施行,使得从2009年高考起,文综的考试内容已经融入了新课改的相关知识,而对于多是文科生的艺考学生来说,以前靠死记硬背来取得成绩的方式渐渐“落伍”,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是现在高考文综考核的关键。
对于教育部新出台的艺考新政,葛兴业认为这是加重艺考中文化课比例的前奏。“新政策出台后,学生报考的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以后招生录取率会出现明显下降,而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也会因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而提高,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文化课只会越来越重要”。
此外,葛兴业还提醒家长应该注意目标学校对于艺考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分数要求变化,“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经常会有误区,以为所有艺考学校的专业都与省划线看齐,实际情况却是因专业、学校不同而变化很大,以武汉音乐学院为例,音乐理论专业要比音乐其他专业对于文化课的要求高上150分左右”。
第四篇: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艺考生必读
第三章
纪录片的选题与采访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创作环节上看,它包括了从选题、采访、构思、撰写题纲、实际拍摄到剪辑、字幕、配音合成等工作。从参与人员来看,它是集体创作,包括编导、摄影、灯光、剪辑、音响、技术等各方人员的参与。编导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人物,直接关系到纪录片创作的成败。从纪录片的生产流程来看,纪录片的生产从选题开始,接下来是采访、图像与音响素材的摄录,上述工作被电视业内人士称之为前期拍摄,随后是解说词写作、剪辑和合成,被称为后期编辑。本章首先对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的各项工作作系统介绍。第一节
纪录片的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拍什么,不拍什么的问题。从广义上说,世上万物,凡是可以用摄影艺术来展现的现象、事物、事件或过程,都可以纳入纪录片的选题。然而,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它的拍摄制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意识,对媒体而言,则与其传播目的紧密相连,所以纪录片创作的第一环节,就是题材选择问题。
一、题材选择的出发点
选择题材的出发点,也就是题材选择依据。纪录片本质属性、特长、任务和受众的需要,是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决定性依据。
1、纪录片题材选择的难点
纪录片是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节目形态,它强调“物质世界再现”的纪实风格,因此,能够成为纪录片的拍摄题材,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形象素材,亦即能拍摄到丰富的镜头画面,并通过镜头,能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大千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通过镜头反映出来,下列几个方面,就是纪录片反映的难点: (1)凡是过去发生的事,或刚刚发生的突发事件,但未及时占有任何形象资料,很难成为纪录片的题材。
(2)非具象的、抽象化的题材,如哲学方面的论战、心理学的探究等等,文字报道要比纪录片好得多。
(3)以人的内心世界活动为主的题材,纪录片亦不好表现。(4)缺乏外部运动或变化的形象,纪录片很难反映得好。
这里说难点,不是禁区。上述几方面题材,有时也能拍出较好的纪录片,但需较长时间的采访挖掘。如日本九州朝日电视节目负责人园里健夫拍摄的《大地之
心》,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片中介绍了日本侵略者把上百万朝鲜人驱赶到日本充当苦力,战后被滞留在日本和苏联的情景。作者化了15年时间采访,然后用半年时间在韩国、日本、库页岛等地追踪拍摄五、六十个对象人物,最后保留了三对。前期拍摄80多个小时,最后用了85分钟,该片获上海“白玉兰”奖提名。
2、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纪录片是人们审视现实生活的窗口。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因此,纪录片的选题,都应该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建设美好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人们关注的事件、重大社会问题的披露、以及能为受众提供系统知识和各种新鲜知识的事物。这方面依据,实际是也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纪录片作为大众的精神消费对象,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宣传教育、传播信息、介绍文化、舆论监督,这中间都贯穿意识形态倾向。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倾向,应该建立在社会心理沟通上,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现成的观点和思想。过去曾有些纪录片的选题,定位在所谓的“宣传”、“教育”上,结果都不成功。这就是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纪录片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影响着题材的选择标准。
坚持用沟通的方法让人们去认识世界,去实现创作主体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就会从群众生活的周围去选择那些群众关心的事件作为纪录片的题材。如《土地忧思录》(济南台拍摄)反映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城市建设、乡镇企业乱占耕地的问题。《庄严的承诺》(青岛台拍摄)反映青岛市委市政府承诺三年之内为全市“棚户区”的市民解决住房问题,并最终实现了诺言。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的纪录片使人们对社会、对现实有了新的认识,也使纪录片的创作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许多纪录片如《丝绸之路》、《消逝的大河桥》等等则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这类题材也是受欢迎的。
二、纪录片题材类型及素质
纪录片的题材,从形式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内容的题材,一是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
1、社会内容题材
社会内容的题材是指那些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同历史或现实有直接关系的题材,这里纪录片涉及最多的题材。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从微观到宏观,从过去到现在,只要有传播价值,并适宜拍摄纪录片都可以纳入其选题范围。这类题材,最适应人们认识、改造社会的需要,适宜人类相互沟通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这类内容虽然十分广泛而丰富,但是能从中选出一些观众喜欢,又能创作出优秀纪录片的题材,也并不容易。这当中涉及到创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情趣和创作出发点,也包括对题材本身的价值的识别能力。题材本身的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具备的素质,但有待于创作者的发现。那么,纪录片需要的题材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里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题材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无论是从纪实的本质规定“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的角度看,还是从纪录片的使命来看,体现时代精神都是纪录片的题材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既然是“复原”、“再现”,不去复原时代精神,还去复原什么!只不过这种“精神”是通过现实的物质世界体现出来的。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代,或者说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正通过农村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的确定、民主与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也在悄然改变,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就渗透在这样的变化中,渗透在我们的每天可以看到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它为我们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供选择的题材,关键在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是否善于发现。
如青岛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张瑞敏与海尔龙》,反映了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企业家张瑞敏与海尔集团发展的历程,既是对改革成果的展示,又说明了优秀企业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备受业内人士称道的纪录片《望长城》,看是拍摄长城,实际重点反映了长城两边的人民生活,把深沉的文化渗透到鲜活的人物活动中。四川电视台拍摄的《三节草》,反映的是当代摩梭人的生活追求,却内涵着他们观念的变化。这些片子的具体内容不同,却都在反映时代的精神。
(2)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是选题中蕴含了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并由此引发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人的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忧与乐,对生活的追求与抗争,尽管受到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它存在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以人为本”纳入其中,这表明以人为本已成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纪录片的选题,更多地选择人文关怀的题材更具有意义。我们看到的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如《沙与海》、《藏北人家》、《下山》等等都是反映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他们与自然的抗争,他们的收获、喜悦和忧虑引发了人们的共同思考。
(3)新鲜性
所谓新鲜性是指那些人们不熟悉,又普遍感兴趣的不平常的事情或事情的某一方面。
新鲜性对于纪录片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拍摄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那么这种拍摄就失去了意义。
新鲜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从时间上体现新鲜。那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和新闻的选题有一致性。比如中央台和烟台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挑战生命的极限》,就是在很快地时间内,介绍了张建横渡渤海的壮举,在长达50多个小时的游泳过程中,张健经过了哪些考验?不睡觉行吗?怎么吃饭?这些情况片中一一作了介绍,人们从中感到了新鲜。
其二,从特殊中体现新鲜。在生活中貌似相同的事很多,但每件事都有其特点,只有反映了事物的特点,才有新鲜。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孙女送到成都去找工作,只从这点看可很普通,但当你知道这位老人当年就是摩梭族的“压寨夫人”时,你就会感到新鲜,这就是纪录片《三节草》选择的题材。
其三,从陌生中体现新鲜。选择人们不知道或从未注意的事件作题材,亦使人感到新鲜,山东台拍摄的《生命的编织》纪录了28位聋哑儿童为向50年国庆献礼,编织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的过程。编织共用掉青麻2500公斤,耗费工时28000个,这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搞艺术雕塑并不引人注意,然而这是由聋哑儿童完成的,就让人感到新鲜。《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也是这一类型。
(4)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题材的内容具有适合生动的电视表现的生动形象,这种可视形象不仅可显示人物活生生的音容笑貌,而且能显示出具体环境的特点性。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表现出的形象千差万别,有些事或人听起来十分生动,但用纪录片反映,则相对困难。比如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用影视形象反映起来就很难,而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看起来就丰富多彩,因为他每天都与雕塑艺术品打交道,拍出来既生动,又美好,能真切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水平。日照电视台拍摄的《盛进陶情》,纪录了陶艺大师为迎接澳门回归制作《盛世龙盘》的过程,也表现出画面优秀,情节起伏的特点。
在题材的形象性方面,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其一,人物的职业活动或事物的特点是否具有丰富的视觉特点。其二,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其三,现场环境是否有可视性。
其四,人物的生活或事物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
2、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要求
以自然界为内容的题材,主要是指那些和人们社会生活联系不那么紧密,以自然界和自然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的题材,像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艺术品等等,此类题材,应具备以下素质:
(1)知识性
增长知识也是观众需求之一,自然内容的题材在这方面大有所为。《丝绸之路》就为观众展示了一路风光、历史概貌等自然的、文化的、历史方面的知识。《动物世界》则为观众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
(2)思想性
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一类的题材,不能只局限于自然物的介绍,而应赋予它一定的思想内涵,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这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深度。比如拍摄泰山,《中华泰山》不只是介绍泰山的风光,而展示了中华文化,展示了人民的创造精神。
(3)欣赏性
一些反映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是以向人们提供审美内容为主要目的,这些作品应突出它的造型性,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漓江水》、《啊,草原》等等,都有明快造型效果,还有《动物世界》等节目,都有很强的欣赏性。
三、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关键在于发现
应该说,纪录片的题材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只有关爱生活、关爱人生,才能不断发现创作题材。
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是电视业内人士普遍称道的作品。这个故事就是作者祝丽华在一次采访过程中的偶然发现的。山东建材学院教师刘玉安创作了一幅壁画——《和平·进步·自由》,他邀请了一批记者前往采访报道。刘玉安在向记者介绍壁画的时候,提及画面上的青年人造型,其原型都来自他的学生,介绍过程中,他无意提到其中的一个学生已经因骨癌锯掉了一条腿。在场的许多记者都听到了,但无一反映,只有祝丽华记在心上。
采访过后,她单独找到刘玉安老师,讯问这一学生的情况,刘玉安作了介绍,并说每周都去看望他的学生。祝丽华提出陪刘老师同去看望的要求……从此,故事开始拍摄,一直到这个学生不幸离开人间,历时4个多月。这就是《壁画后面的故事》从题材发现到完成拍摄的过程。同去采访刘玉安的记者有许多位,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这一题材?除了开始提到的创作人员应关爱人生以外,再就是创作人员对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的敏感,会从许多正常事中挖掘出独特的美学意境。第二节
纪录片的采访
采访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采访是指一次具体报道的采访;广义的采访是指记者没有明确报道任务,旨在了解一些情况和精神,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积累相关资料的活动,或说是收集新闻线索的活动。我们这里介绍的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狭义采访的范畴。
纪录片的采访与新闻采访有共性,也有个性。下面,我们首先对它的共性、个性作一番分析。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关于新闻采访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我们这里仅举两例:
1.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的调查研究活动。2.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
上述定义都包括五个要素: 1.主体:新闻记者。2.客体:客观事物。3.目的:新闻报道。
4.方法:特殊的调查研究。
5、成果:获得新闻素材
二、电视采访的定义
电视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艺术手段为电视报道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纪录片的采访属于电视采访的一种。
上述定义,除包含新闻采访的五个要素外,还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拍摄:记者用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要在镜头前采访,包括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3.画外采访:记者进行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
三、采访的共性层面
尽管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体的采访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但它们之间都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
1.采访的使命——纪录今天的历史
采访的范围广泛,以整个人类社会的舞台行使记者的使命,并将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的新闻报道,包括纪录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记者所记录的将是未来历史的见证。
2.采访视野——瞭望整个人类社会
电视报道的作用,首先以记者瞭望整个人类社会为前提,正如美国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他不计自身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3.采访认识路线——主体认识客体
记者采访是认知客观事物的活动,不是借助客观表达主观意向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应以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依据,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认知活动,因而是积极的。4.采访目的——传播、交流信息、沟通社会
记者收集素材是为传播的需要,而新闻的产生则基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与沟通。当今时代,信息交流的渠道很多,但记者采访所进行的交流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5.采访方式——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
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的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与其他调研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社会连接方式不同,方法运用不同。
(1)记者研究历史资料是为了武装头脑,或运用史料作背景。(2)记者调查是为了探明事实真象,不能用破案手段。
(3)记者采访注重捕捉现场场景,气氛细节,人的心理活动。
(4)记者同人打交道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不具备行政命令或司法的强迫性。
6.采访的突发性
报道的事件往往是突发的,记者必须随时赶到现场,才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电视。记者工作没有8小时的常规。7.采访的时效
记者采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时间效率,因此,采访的难度就是要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到新鲜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事实,也就是素材。8.采访的任务。
报道新闻.
四、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
1.从技术特性看,电视采访采用声画一体的电子采集手段。
电子化采集手段是电视采访必备的“工具”,这是电视采访区别于其他传媒记者采访的首要区别。
电子化技术采访手段发展轨迹: (1)借助电影摄影机;
(2)ENG,前期拍摄,后期剪辑方式(70年代); (3)EFP,现场拍摄与现场制作方式;
(4)SNG,“卫星新闻采集”。将ENG、EFP与卫星连接,做到三者同步工作(包括播出); (5)DNG,即数字ENG。
2.从报道的信息形态来看,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报道
电视采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既是电视传播特点,又是电视采访特点。这要求记者采访时必须能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点的画面。因此,记者必须强化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3.从信息采集的方式看,是形象地纪录现实生活信息。
屏幕上用特定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媒体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电视采访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传达采访过程中的形象,让观众如身临其境,感受现场,通过现场信息本身的直观性、多义性、透视性,给观众提供多方面的思考。4.从信息的综合程度看,电视采访对各种信息的综合程度高。
综合表现因素,即指电视画面、声音、文字多种符号的结合。多种表现因素的综合,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5.特殊的工作方式
协同工作与采摄分工是电视采访区别其他媒体采访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
协同工作指电视采访由多人组成,包括编导、记者、主持人、摄像、灯光等,它要求参与采访的不同角色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体现一盘棋精神。
采摄分工则要求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摄像同时要拍摄采访过程,和拍摄同期画面素材。
五、电视采访的思维方法 1.具象思维
具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以表象、意象作为思维材料和工具。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后,选择并借助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伴随着想象、联想,以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从电视传播特点出发,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在选题→采访→构思→拍摄→编辑→声画合成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即使采访、讲话等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也同样要考虑到形象。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捕捉有思想内涵、有内容张力的形象画面,这种形象不是简单的再现、复制生活场景,而应是一种创作。
关于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纪录片创作的常用手法,也是具象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想象是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联想是指人看到某一客观事物时,由于某种感情或情绪的作用,由此事物想到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
想象与联想密不可分,想象中有联想,联想中有想象。当想象力和记忆交织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联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性。
2.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它主要发生在潜意识,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后突如其来产生的。
灵感是人们通过与客观事物接触而产生的某种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它常常使人产生创作的欲望。
灵感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思考。是在长期苦苦思索之后,突然获得的一种“顿悟”。在顿悟产生之时,人的思想闸门也就打开了,思索的问题有了答案,紊乱的头绪随着理顺。在这种状态下创作,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3.理性思维
即逻辑思维,是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对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
采访中的理性思维,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理性思维的创造性在采访中的运用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系统思维
是一种把报道对象作为系统来考察,注意被报道事物的总体性、层次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它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观察事物。
重要的社会问题、现象、事态本身比较复杂,采访时必须运系统思维对整个事物进行考察审视,否则会把复杂事物简单化,会导致报道的偏差和失误。
(2)异向思维
异向思维是指面对事物时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思考,它与随众求同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
多元化社会,人们有多元的选择,不是非好即坏,非黑即白。因此,异向思维在采访驾驭节目中可以给人以多种思考选择,丰富节目的思想内涵。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对事物观察思考时,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逆转过来,用相反的方向观察事物,用对比、对立的方法分析问题。
记者应作“冷静的促进派”。当某一事物处于“热点”时,记者要“冷”下来观察;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纷纷赞扬时,记者应冷静地找出事物的不足,促进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新闻报道逆向思维的具体反映。
(4)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开放型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电视采访中,是指记者面对具体的报道题材,接触到某一具体事物,思路打开、扩展,要从一个事物出发而扩散到多方面、多领域去思考。
横向、异向、反向等都是思维的扩散。
(5)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又称统摄思维、收敛思维,是指记者面对具体报道题材,在由点到面的扩散思考的基础上,又由面到点地对材料进行集中归纳的思想梳理。也就是面对众多材料,记者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价值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新的发现。这种思维有两种不同的特点:
①异中观同:就是在诸种不同的信息中,发现事物共同的特点。
②同中观异:要求在同类的事物中找出它的特点来。第三节
观察——目击采访
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
一.观察的作用(例: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八点之后》)
观察的作用有四点:其一获得报道线索;其二引发记者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其三,获得第一手材料。其四,选择好的镜头画面。
1、观察获得报道线索
要善于观察社会的每一个变化,从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掌握报道线索。要善于从众多线索中区别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报道题材。
2、观察产生报道激情
激情与见解是报道不可缺少的。深入观察现场观察,是记者产生报道创作激情的首要条件,也是记者产生见解的条件。
3、观察获取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从客观事物那里得来的材料。
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又称间接材料,是记者通过中间人获得的材料。
纪录片要靠事实说话,记者采访的事实,第一手材料最可靠,观察可以得到第一手材料,可以捕捉到生动形象的材料和细节。
4、观察是选择画面素材的前提
电视是以画面为基础的传播媒体,纪录片的拍摄,首先要选择有丰富内涵的画面拍摄,而观察是选择、拍摄画面的前提。
二.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抓住特点
要在现场捕捉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特点及个性,这是报道成功的重要技巧。
善于观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是记者的基本功。
抓住事物的特点,也能获得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这对纪录片的拍摄具有重要意义。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细节
细节是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色的小镜头。是情节中细小而有特色的部分,丰富而精彩的部分。
抓住抓准了典型细节的特征,报道就有了感染力,也有了与众不同的角度。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提示主题的意义。
有经验的记者都十分重视在新闻现场观察捕捉能够反映报道主题的典型细节。
3、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睛观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就是说,记者应有好奇心,又要善于衡量事物的新闻价值,这就是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常用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的方法有:
(1)有意观察法:即带着一定的预定目的去观察。
(2)长期观察法:长期对某一问题、现象、人和事作观察。
(3)综合观察法:通过对事物各个局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观察,以求得出正确结论。(4)比较观察法:着重去发现事物的差异的观察方法,通过与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发现其共性与个性。
(5)连续观察法: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以找出普遍规律。
(6)细微观察法: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细微变化,从一些看来偶然的情况中去把握规律。(7)定量观察法:观察结合数据,从量化数据引出定性的分析。
4、观察要全面
从采访的角度看,观察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观点的不同。要正确了解事物,就要多角度观察、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既观察事物全貌,又观察事物的细微末节,这就是全面、立体的观察,防止以偏概全。
5、特殊的观察方法 (1).体验性目击采访
通过体验生活,完成观察采访任务。(2).参与性目击采访
记者作为事件中的一员,同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战斗,感受事件的环境与情感,同时进行观察。
(3).隐蔽性目击采访
记者不暴露身份,而作为普通的旁观者去观察。
第四节 现场采访——观察与访问相结合
现场采访是记者在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进行的采访 一.现场采访的特点
1、采访过程公开化
采访的环境、访谈过程、情景,以及双方的形象、声音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纪实性是指融采访与传播于一体。
电视采访的声、像实录,使得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成为传播信息的手段,采访时的状态情景,也就是传播时的状态情景。
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
这种表现性既在于摄像机同步摄录画面声音,更在于记者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画面和声音的功能,为再现事实和采访场景、必要过程服务,包括运用服饰、姿态、表情和通俗语言、提问等手段。
二.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现场采访的出发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选择上。其一,应体现报道意图;其二,设问应是观众想提的问题,想知道的情况;其三,语言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具体设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应是报道的重点
由于受时间限制,问题应少而精,因此,应选择报道的重点及观众想知道的问题。
2、问题是思想内涵的开拓
一般应为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人物内心活动、思想、观念方面的阐述。
3、问题要具体 也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宜提大问题,应提具体问题,使采访对象能直截了当、简明扼要作答复。
4、问题简短
问题简短,要让采访对象,也能让观众一听就明白,在用词上要善于把背景交待与问题分开,不提那些合二为一的问题。
5、问题要客观
记者提问,忌带主观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言色彩。
6、问题重复
问题重复即面对不同采访对象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设问适宜调查核实性报道。
7、问题引发情绪
适当运用能引发对方兴趣,使对方兴奋起来的问题,以调动对方思维的积极性。
8、突出双向交流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双向交流,现场采访亦应发挥人际交流之所长,运用探讨式的交流,让受众感到真实、自然、可信。
9、提问多以开放式为主
不要提让采访对象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10、不提空泛的问题
空泛的问题,会让观众感到浮浅,被访者也难以回答。
三、非形象、非现场素材采访
纪录片的采访,除形象素材、现场素材以外,还需要有一般情况的掌握,需要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挖掘,这对解说词的写作十分重要。
非形象素材的采访,与报纸、广播相似。
1、把握报道事件、人物、成就、概貌等基本情况的采访。
对于事件性纪录片,就要了解到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来龙去脉,包括主要人物、情节、细节;人物纪录片则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对于反映成就的纪录片,则要把握成就的标志,成就的创造者及成功经验等等。总之,不同内容的纪录片都有非形象素材的采访重点。
2、非人物纪录片也要注意采访其中的关键人物的特点、作用等,因为任何纪录片,都离不开对人的表现。
3、了解背景。一类背景属于非报道内容的社会背景,这类背景是纪录片主题创作的参照依据;另一类背景,是直接用于报道的背景素材,包括横向的、纵向的。
4、注意采访故事情节。有些报道题材时过境迁,单靠摄像机捕捉细节、情节已经不可能,必须由非形象素材加以补充。
5、知识性、思想观念、哲理性素材的搜集。记录片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具有教化之功用,但是形象报道难以表述上述方面的内容,必须依靠解说的补充, 这就需要进行非形象素材的采访。
第五篇:纪录片策划书
小编纪行
一、选材背景
现今社会,传媒作为“第四权力”,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媒人员素质也有严苛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为培养大量媒体高级人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本科的教育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
二、目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分组创办报纸、杂志等,在采访与写作中感受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的认证。在大学各类的文学社、杂志社、报社、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我们总能看到记者在各种活动奔走的身影,因为这些传媒机构的相对不专业性和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性质,往往是一人分担两个角色甚至更多。即使有些社团有记者团和编辑部的分管机构,但是大部分来说是虚设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难以分割的。另外,大多数学生社团是缺乏老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记者、编辑来说,怎样开始、拍摄行程和制作相对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的指导。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媒体工作者在进行媒体实践过程中缺乏头绪。
而对于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圈外人员更是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情境有所向往,想对其一探究竟。如我们小组的一个成员曾在采访时候遇到相关人员的探究目光和询问质疑等,甚至被被采访者追究专业的学科建设、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传媒新声杂志社”(原“生活杂志社”)是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实践基地,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闻传播为主要传播理念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杂志的雏形。但是,不可否认,编辑责任制在社团内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人员分配、后期版面设计等内容。其中,因为业务不熟、自尊心较强和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原因致使杂志出版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参加杂志出版的相关人员也对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过相关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和前进。此次的纪录片拍摄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在张弛有序的故事叙述中,我们将向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和观众想知道的方面进行客观而密集地呈现。
三、内容策划
(一)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小编纪行》
(二)片长:15分钟左右
(三)纪录片主题:以参与出版《传媒新声》杂志的一个编辑的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体现学生编辑在进行杂志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探索进行时,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挣扎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等。
(四)纪录片的主要人物:
学生编辑小A、杂志社相关人员、被采访对象等。
杂志社是事件的发展的最初的环境,也是事件之所以发展的诱因。小A是全篇的中心人物,是整个事件的推动者,他与杂志社其他人员有很深切的联系。而被采访对象是冲突的交锋点,小A对采访对象的寻找和采访,全篇的核心轴。在寻找采访对象过程中所遇到人员也对故事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纪录片的基调:
影片主要呈现欢快向上的思想情绪,在快乐的音乐(如《菊次郎之夏》或欢快的音效设置)的映衬下和轻松明快的图景中展现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克服自我、直面困难的精神面貌。但在小A处于自我矛盾和外在矛盾交锋中时也应该侧重突出其抉择与耐心,配以沉重与激昂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提高感染力。又如在以小A的工作状态的画面的基础上,画外音进行内心独白的时刻,配上抒情音乐(如《Give me your hands》)。
(六)纪录片的形式与风格:
本记录片属于人文社会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身边的生活场景,在平稳的叙事中,强调叙事纪实,并能够在解说词的烘托中体现主题。本纪录片的解说词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在讲述故事、补充画面内容的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思想和观众之间有一个交流的空间。
镜头语言的应用,也是定位影片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长镜头对寻找采访对象的完整记录,特写镜头对人物高兴、紧张等情绪的突出等来展现出影片的节奏的张弛有度。也可将不同景深的画面进行相关重叠,错乱排序等来体现叙事方式和角度等,如将绿叶、阳光等进行处理来展现影调。与此同时以不同的拍摄视点与观众进行相关的交流,并推进情节的发展,如在主人公不知进退与否的时刻,可仰拍并采用运动镜头,展现选择的迷茫。此外还可以在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的应用中体现纪录片的风格,《小编纪行》主要是以明快的音乐为主,即使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也是以沉重但略显滑稽的音乐进行表现以为后面的情景的升华做铺垫。
(七)纪录片的冲突:
学生编辑的角色定位与现实认知的差异,对编辑的原有认识与学生编辑工作的对比,纪录片内在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等。影片主要是对学生编辑工作的一个客观展示,主要着眼于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展现。在故事的三个起伏点中展现,他们互相促进。
(八)纪录片的表现方式:
本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形态的手法来表现纪录片的真实内容、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和情景再现法对曾经的故事情节代替语言的讲述。例如,在故事叙述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或其“同事”的摄像机采访来插叙其中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九)纪录片的结构:
结构是纪录片的生命。本纪录片围绕杂志出版流程这一主线来展现学生编辑的生活的一个侧面。主要以本片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来进行解说贯穿,按照杂志出版的相关流程的时间顺序来记述。在影片的开头将与主题有关的相关人员的采访来引出纪录片的主人公和主要事件,使用画外音和与情境有关的空镜头来交代地点事件。并在顺叙中适当插入相关人员的评价和主人公的回顾等,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现事件的过程和表现主旨。
故事有三个起伏点:策划确立、寻找采访对象、与主编的交涉。而寻找采访对象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反应点。在这个阶段,存在对故事的现实的还原和对主人公采访的展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按照受众的观看心理,至少在三分钟内设置一个高点,并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叙述。
在影片的最后是将成果的一个展现,如杂志的展卖活动或发送的画面以及画外音中主人公对此次出版活动的感想的表达,最后将画面切入被采访的主人公,最终定格在主人公拿着杂志微笑的中景镜头上。
四、拍摄场地
传媒新声杂志社办公室、石大校园采景、其他根据被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安排
五、受众分析
显性受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学校报社及杂志社团;与广电相关行业的人员,出版行业等
隐性受众:对编辑行业感兴趣的人(对文化水品要求无要求,一般大众);对纪录片拍摄感兴趣的人;想要了解研究学习纪录片的人。
六、实施可行性分析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被拍摄对象均在石河子大学这一个整体环境中:人员相对固定,并且时间的有效性较长,整体流程中有一定的可控性,需要的资费较少,设备较为简单,场地选择相对容易、基本不用设置特定的布景来进行主观意愿的表达。有相关老师的指导,可以在理论上有一定保障。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还可以在被拍摄对象的指导下对策划和实施进行不断校正和完善。
但有些情节已经为过去式,需要相关的人员的表演融入其中,搬演与真实的冲突不可避免,并且,相关人员面对镜头的不自然也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表现。另外,是将主人公的深刻的经历进行展现还是再一次的策划、采访、编辑等还有待商榷。当然,在场面的调度方面、节奏的把握、后期编辑等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七、效果预测
1、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编辑的日常工作,从表现客观生活逐渐深入到关注人的存在方式与内心世界
2、以画面为基础语言,配以解说词与音乐,把握节奏和印象的造型美感;
3、提高受众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与品味,开阔视野,由多种文化的交流最终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4、以形象性和客观实录精神满足人们求知渴望和精神探索需求,作为审视社会和人类自审的工具;
5、让潜在受众对编辑行业有所了解,对想要参与到该行业的的人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及已参与到该行业的人产生内心的共鸣。
八、拍摄设备
摄像机一台;三脚架;录像带若干;服装道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