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岩有感

时间:2019-05-14 20:0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红岩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红岩有感》。

第一篇: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09313242吴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逢周年必大庆。开学以来就一直沉浸在这种喜悦的气氛当中。暑假在家中并没有闲适的呆着,而是在县图书馆中学习充电。在借阅书籍的时候,我看见了《红岩》这本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首出自《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半个多世纪匆匆过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蓦然回首,诗歌孕育的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未变,它随着涛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荡起涟漪翩翩。

《红岩》的作者是杨益言和罗广斌。1948年9月,杨益言被捕并关入重庆渣滓洞。他和关在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当时,年仅23岁的杨益言刚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胸怀救国之心回到故乡重庆,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住了。他是渣滓洞监狱中在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大屠杀前被亲友多方营救出的幸存者之一。罗广斌是由江竹筠(江姐)介绍入党的,被捕以后被关押在白公馆。就在1949年11 月27日深夜军统特务先对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由于兵力不够,他们把白公馆的所有看守特务人员抽调到渣滓洞集中起来屠杀共产党人,在白公馆特务空虚的情况下,罗广斌等18 名革命同志趁机逃出了敌人的监禁。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并且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这两位作者在1959年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小说《红岩》。

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临行前江姐嘱咐甫志高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不听劝告,认

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和刘思扬等人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却纷纷落空。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使出了许多包括限制供水、供食等阴险手段。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叛徒甫志高带着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进了渣滓洞。在狱中,她受尽了严酷的折磨。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使出了“假和谈”的阴招。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的一个。在刘思扬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被抓起来关进了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进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阴谋,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险恶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关系。同时,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黎明......《红岩》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还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做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融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将生命化为胜利的高尚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种种丑态。在情节的构造上也独具的匠心,作者没有去追求离奇的情节,而是重点把活动天地极为有限的狱中斗争写得迭宕起伏。作者善于安排事件的突变,善于在斗争的尖锐处用笔,这使得在情节的转折变化中,人物的精神鲜明地显现出来。在人物的塑造上,《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英勇坚强的许云峰、江姐,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疯老头

儿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等,都已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作者将这些人物放置于具体的事件当中,通过对具体细节、行动的刻画而将不同的个性鲜明地呈现出来。江姐就是这众多典型人物形象中的一个。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但她以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作者细腻的写出了作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丰富感情,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无比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人不禁声泪俱下。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第二篇:读《红岩 》有感

读《红岩》有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喜日子,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红色经典小说《红岩》。

成岗的临威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的英勇斗敌、舍己救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向往光明正义的事业,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使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了黎明„„历史的镜头一个个浮现在脑海里,一个个鲜明的人物铭记于心。

“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这是江姐被敌人千方百计穷尽办法威逼诱惑、多种残忍的手段严刑拷打也无法从江姐那里得到党的秘密,而将江姐残忍地杀害时,一个弱女子说的铁铮铮誓言,多么令人感动„„

读了他们的事迹,我终于明白: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尽如人意的,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更要学会坚强,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成功之路。我也终于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呀,越是坎坷泥泞的小路,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想想曾经,连一次考试的失利都要伤心好几天的自己,在这些革命英雄的面前,我是多么渺小,是多么不应该,多么深感惭愧。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全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历史,留下了红色的革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有父母呵护和老师的帮助和关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

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可是与革命先烈们所遭遇艰难困苦,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根本就不能称做困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不好好学习呢?因此,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和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未来的真本领。回报祖国、建设祖国。江姐坚贞不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鞭策我,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立志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作为的新时代少年;铭记历史,努力拼搏,实现我们的理想,这不正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做的吗?

班级:高一(6)班

姓名:戚成悦

第三篇: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红岩》这部小说,这本书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重庆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书中描写的革命烈士都是英雄,他们就算死也不会对国民党泄露半句共产党的机密。而且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里被关的所有烈士们,都是被敌人严刑拷打过的,非常的痛苦。但是,他们的意志并没有动摇,始终向着正义的一边。

在书中,我最敬佩的人是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天,她经组织安排进入四川大学农学院进行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8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江姐受尽了国民党军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了十指,为了保卫党的机密,忍受了多少摧残,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想起江姐的手指插着一根又一根的竹签,真令人惨不忍睹。当敌人严刑拷打时,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在革命战争时代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们都是为了别人,为了祖国而英勇牺牲。比如说:彭雪枫和杨靖宇,他们都是英雄中的典范。杨靖宇从来不拿人民的钱,在被日军打死的前几天,他一直靠棉花、树皮、草棍过日子。我为江姐,为许云峰,为共产党的所有英雄们而感到骄傲。我们如今的生活,多亏了他们才能够如此幸福,才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他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多少人学习啊!江姐,她受尽了敌人的拷打,敌人把竹签刺入她的十指,可她仍然傲然的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可是,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没错,这才是我们的英雄,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在敌人面前不低头,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他们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偶像。她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他们的死是具有价值的。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迪就是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经没入历史的长河中,把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看到这些,不由让我联想到最近的南海事件。“菲律宾控告中国案”是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中方态度就是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我大中国外交部王毅部长威武霸气的这样说:你的提问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不知从何而来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你了解中国吗?你去过中国吗?你知道中国从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6亿以上的人摆脱了贫困吗?你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人均8千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保护人权的话,中国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吗?我要告诉你,最了解中国人权状况的不是你,而是中国人自己,你没有发言权,而中国人有发言权,中国欢迎一切善意的建议,但我们拒绝任何无端的指责。就是说中国威武,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看着历史上和现如今的中国这种自强不息的国家精神,我们每个国民都感到骄傲。

第四篇: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在刚开始的暑假中,我读了罗广斌,杨益言俩人共著的《红岩》。其中,我对小萝卜头的印象极为深刻。

小萝卜头是个九岁多的孩子,但看上去却像个五六岁的孩子。

他的长相比较奇特,手又小又瘦,脚也很小,可是他的头却比较大,和身子不相称,显得比较奇怪。所以看见他的人,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上学十分不易,即使他上学的机会也是通过她妈妈斗争得来的,在狱中上学,他也十分的认真努力。因为特务们怕孩子出去泄露魔窟的秘密,所以不让孩子们出去念书。于是黄以声将军每天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数,下午教他俄文和绘画,他十分的努力用功,也非常的聪明,很快的就学会了黄将军所教的。我想他在这种环境下的这样的认真学习,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向他这样呢,想想都觉得,我们应该比他更努力认真才对。

想着想着……想到了自己。在刚刚参加过中考的我,面临着那个将改变我高中一切的分数,我也有过了短暂性的迷茫。不过,我不曾放弃。因为我认识到,尽管上了多好的高中,考了多高的分数,也不会就意味着你会考上多好的大学,自己未来发展的会有多好,还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只要自己肯努力,就算这次并没有多优秀,没有考到很好的成绩,上了一个并没有很好的高中,我相信在高中三年足够的努力下自己将会变为自己心里那个优秀的学生,成为让父母骄傲的女儿。其实,我觉得我们眼里好的高中与不好的高中的区别也没有什么,这点区别只要自己够坚定够刻苦就可以把这点区别给缩小的。区别在我而言也不过就是俩点。第一点:学习氛围。第二点:考上好大学的概率。好的高中,学习氛围自然就比不好的高中要好,好的高中的升学率也会比不好的高中要高一点。想到现在也越来越明白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控制自己的贪玩的心,放下手机和电视,多对学习上的事用功花心思;在高中三年努力奋斗。相信现在看似一切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想想小萝卜头,比比我们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好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我们就应该好好去学习,让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闯出自己的实力!

第五篇:读《红岩》有感

“红岩”永不褪色

——读《红岩》有感

常听老一辈人说起共产党们的英雄事迹,在他们说到战士们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迹时,我总是心潮澎湃。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阅读了《红岩》。

在重庆解放前,敌人为从被俘的共产党革命战士身上得到情报,将他们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用酷刑审问、摧残。江姐——江竹筠,一位年轻的女性革命战士,因党内叛徒出卖,被敌人抓捕。被捕前,面对丈夫被杀害、被砍头示众,隐忍不语,坚持革命;被捕后,面对酷刑,毫不畏惧,依然宣言:“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铜铁!”

许云峰——一位极为重要的共产党员,敌人多次设计迫使他开口,甚至设下“鸿门宴碰杯”,但最终被他机智识破,保全了党内机密信息。面对敌人,他始终大义凛然,毫不畏惧,最终在重庆解放前夕,他英勇牺牲,死在了敌人的尖刀之下。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书中对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换来了解放和胜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过去种种以文字的形式映入我的眼帘,当我站在新世纪蓦然回首,战争年代革命斗士们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

未变,在我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我知道,正是这些烈士用珍贵的青春、不屈的意志、血染的风采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红岩”,奠定了我们如今的安居乐业,盛世繁荣。

不由得想起70周年阅兵式上那辆车牌为1949的空车。看似无人的空车,无声的检阅着人民军队,里面坐着自1840年以来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慷慨赴死英勇献身的先烈们。仰望他们,理解崇高与卑微;比较他们,明白艰苦与幸福;缅怀他们,倍增力量与勇气。“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当今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是无数革命先烈们造就的新中国新时代。

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复兴重任在我辈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学习先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努力拼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要时刻谨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书中,凶残的敌人最终失败了。而今,无论岁月如何改变,我们心中的“红岩”精神将代代传承,永不褪色!

下载读红岩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红岩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李莹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的斗争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如岩石般的坚硬。 ——红岩 在那遥远东方的地平线上,一道橙红的光芒渐渐透出。天空逐渐湛蓝,高原的晴......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我读过《红岩》这本书。记得小时候,每天吃完晚饭,妈妈总是会拿着本书给我讲那些革命英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红岩》,我深深地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吸引。《红岩......

    读《红岩》有感

    阅读《红岩》有感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记述的是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再“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监狱......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这几天,终于打开了买了很久的《红岩》,就再也不肯放下,终于在两天之内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红岩》谱写了国共战斗史上最壮丽的诗篇,生动的描写和叙述了地下党......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红岩》这本书,一直因为高中繁重的压力而没有时间,到了大学,终于有时间读一下了 相信还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只听过书的名字,而不知道到底这本书讲了一......

    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93许文君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是一本中国军事文学名著。这本书描写了众多革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