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材料分析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3.4.5.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分析中央一再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材料所述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联系材料及所述内容评述“文革”前十年的探索
7.联系材料及所学内容,论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8.如何理解我们的政策是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9.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10.为什么部分先富会导致共同富裕
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同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答:正确
2、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正确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答:正确
4、在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的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
主义的矛盾
答:正确P90-9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P111思考题1)
答:错误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P220P247思考题
17、我国的政治体制目前已经十分完善,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革
答:错误
8、人权高于主权
答:不正确P2459、我国的法制建设应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
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P102-1032、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长期性及其现实意义
P159(1-2)、3、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论述谈谈怎样全面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P117-120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
最低纲领的统一?P147第四题
6、为什么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P159第三题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P159第一题
8、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9、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10、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1、12、完整地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47 如何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论断?
辨析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都是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错误.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劳动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错误。劳动人民不等同于人民,人民增长不等于人民日益增长。
3、P1434、试用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重要性及其理论创新。P19
1答:(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反作用于生产方式。(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一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决定的。二是由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三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四是由多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重要性,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优越性。(4)其理论创新,一是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分配上的特色,既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二是它能够把社会主义的分配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贪污腐败,违法乱纪,假冒伪劣等现
象是不可避免的。
答:错误
5、我们不是乌托邦上的社会主义者,绝不幻想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可以由半封建的社会一跳
便到社会主义的社会。P137
答:错误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
答:错误
7、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资源枯竭、环境污
染和生态失衡。P128
答:错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错误发展观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依法治国方略没有落实造成的,并非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必然现象。
8、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答:错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富裕不等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P118-11910、中国共产党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11、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经济发展越快越好。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同步富裕。
13、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革命转变时期。
答:错误。后资本主义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主义社会过渡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论述题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内容及其理论创新。(P186+P219-3)
第六章
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区别
答: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所有制占绝对优势,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基本被消灭,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材料题
1、三步走P1
53答:邓小平的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凭借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我国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论述题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七章
材料题
1、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P1712、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
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饿变革
答:片面的。参照P176思考题三
2、改革开放在性质上不分姓“社”姓“资”,但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不能不分姓“社”姓“资” 答:错误
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不可分
答:正确
4、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的答:错误
5、股份制不具有制度属性,它应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答:正确
6、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答:错误
7、公有制经济主题地位的体现在两个方面:P1898、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成分:P1889、我国之所以实行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是因为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
答:错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的雇佣劳动创造的,可见人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0、按劳分配导致先富,先富必然导致共富
答:正确
11、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一起富裕起来。
答:片面。共富不等于同步富裕。P1951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分 答:错误
简答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第八章
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P1872、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P209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途径?P215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5、简述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及其途径?P184 材料题
1、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九章
1、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篇:毛概材料分析
材料辨析
请回答:(1)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说明陈独秀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所犯的错误。(2)参照材料 3,评价王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认识。(3)综合上述材料,试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第 5 题:(1)引反反映了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领导权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陈独 秀忽视了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仍然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民主革命,没 有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民党的作用,贬低了无 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因此,他认为这个革命战争应由资产阶级来统率,其前途是“资产阶 级的胜利”,而无产阶级只能获得若干自己和扩大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放弃了无产阶级在 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这是导致他犯右倾投降主度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2)从引文中可以 看出,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主张的“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观点是错 误的,王明在懂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抹煞了统一战线中不同党派和政治集团的阶级 差别,否认统一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 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区别之一,也是中国民主革命 成败的关键。而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在无产阶级领导问题上,必须反 对“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这两种错误倾向都会葬送无产阶级领导权。因此,坚持和 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监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 权的一个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 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 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18、(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2)整风运动的宗旨和方法(3)为什么要整风?
[答案(1)答案]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答案 而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 倾向都有害于党的思想建设,尽管两者的表现不同,甚至相反,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都是犯了主 观主义的错误。(2)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泽东把这两条宗旨作为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 必须遵循的方针。“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就是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法。(3)整风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好形式。首先,它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冲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把共产国际经验神圣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次,通过整风,加强了全 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团结,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再次,整风运动创造了通过批 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形式,是思想建党原则的新发展。
第三篇:毛概改革开放分析
改革开放的利与弊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行业垄断问题,工人下岗失业问题,城乡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医疗改革问题等。只有在认清问题、吸取教训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有利于以后经济、政治等工作的展开。
一、官员贪污腐化,引发各种冲突
贪污是每个国家都会存在的问题,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贪污问题越来越严重。2009年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年,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官员贪污腐化,滋生了众多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对立双方往往是人民和警察或者是政府,这就说明人民对政府的做法感到不满,人民对政府感到失望,而这不满和失望的根源往往是贪污腐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利欲心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激发,面对物欲横流,立场不坚定的掌权者往往会做出贪污的事,并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整个社会对政府的信仰缺失。民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说不相信政府,只能采取上访、聚集在一起闹事等手段,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众多假恶丑现象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劳动致富,致富光荣的观念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这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整体道德信仰的缺失。
三、城乡、东西部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很多矛盾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两极分化。封建社会里农民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了。在那时候,当贫富差距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甚至引起改朝换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国目前的社会构成已经与封建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那种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不会回来,人民的政治以及文明意识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当然不会发生封建社会下才有的**之类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中国的农民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都是社会的底层。
贫富的悬殊激化了中国人的仇富心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仇富心理,加之贫富悬殊,将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问题。据有关数据,中国还有9000万人达不到一天一美元的购买力标准。这应该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说严重一点,在目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背景下,农民越来越穷,这么多人就是社会不安的一颗定时炸弹。
四、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诸多问题,如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五、科学认识并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其次,我们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都是属于体制内的,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获得解决的。再次,我们还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产生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担负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同任何伟大变革一样,这必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答案,要靠我们大胆地探索和试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有的是旧体制下积累和潜伏的,有的是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产生的,也有的则可能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带来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定时期内手段和条件的成熟程度制约着我们对矛盾、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程度。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自那时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冲破种种思想和体制障碍,在不断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最显著的时期,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时期。这些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应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壁垒,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等。应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等等。应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屋,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层次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困难多、影响大。只有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首先,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改革开放能否具备持久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党在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党的坚强领导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其次,应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规则、机制和程序,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反复协商讨论;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改革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实行公示、听证,使改革决策目标更明确、方案更可行、结果更科学。再次,应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必须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保持改革措施的连续性和配套性,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必须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四篇:毛概案例分析
毛概案例分析
案例:江苏省如皋市高明镇晓庄村新建成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中心前面竖起了一座“功德碑”,不由得分外引人注目,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人驻足观看。为什么要修这样一座“功德碑”?“功德碑”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晓庄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村财政资金严重不足,而建设全面小康、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打造发展优良环境都需要大笔资金,困绕着村两委会一班人。经过仔细分析,大家认识到本村实际上是“村穷民富”,虽然集体经济薄弱,但该村有很多能人在外创业或打工,经济条件较好。只要能把这些能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动员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眼前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克服。认准这一思路,两委会一班人多方联系,2007年发动在外在企业老板捐助近60万元,村民捐款近20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建成南北纵向路一条,横向路四条,在村实现了“组组通”。同时建起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农民体育广场。为了表示对支持公益事业建设者的表彰,弘扬“国家繁荣、集体兴旺,家庭才能富足”的认知理念,两委会讨论决定在村办公室大门前,建造了题为“凝心聚力建成和谐村,众志成城铸就幸福路”的功德碑。
晓庄村树立这块“功德碑”的背后体现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局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方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在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处理各方年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晓庄的发展既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体现了贯彻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思想的精髓。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是晓庄经验的关键
晓庄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晓庄村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基础差、资金少、困难多等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两委会一班人不言放弃、不等不靠,想方设法,破解了发展难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的晓庄村环境整洁、村风文明,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新空间装饰工程公司、晓庄绝缘材料厂、无锡蚕种场等企业的落户,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晓庄的做法告诉我们: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晓庄经验的核心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把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切实做好、做到位,我们的各项工作要有高的定位,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阅,同时,我们的各项事业也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晓庄村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上,高点定位,各项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集中人民的力量,办好人民的事业,坚持让人民满意。今年全市三项重点工作检查中,晓庄村在全市三百多个村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赞扬、群众的认可。
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是晓庄的成功之道
晓庄村在面对发展困难时,不墨守陈规、死搬教条,而是解放思想、突破藩篱、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积极的姿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在村办公室前竖起“功德碑”正是晓庄一班人创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 晓庄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帮助
政府的帮助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内容中统筹兼顾的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国有10亿农民,然而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为了缩短城乡差距,必须要加大对农村的建设。政府要对农村发展不遗余力给予支持。
第五篇:毛概时政分析
时政分析
(一)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ABCD)
A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 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 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第一,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时事的总结性讲话相结合考查。讲话的内容通常包括这些方面:体现了人民是怎样的(高尚的品格);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是怎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第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考点“人的价值”相结合考查。题干或者以一个抗震救灾的感人英雄事迹为原材料,问你这种行为反映了什么。这种行为反映的是人的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的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抗震救灾的这个行为正是个人对社会贡献、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第三,与思修中的考点“人生价值的评价”相结合考查。题干以社会各界人士抗震救灾、热心援助玉树人民为原材料,如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到灾区当志愿者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有的做心理辅导,有的捐赠上百万,有的捐赠几元钱,我们如何来评价这些不同形式的献爱心活动呢?对于人生价值的评价应该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我们对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各种援助行为的评价要坚持以上四个原则,从而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的评价。
(二)上海世博会
世博会给国际社会留下了追求进步、崇尚创新、开放共荣、倡导和谐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宗旨是促进各国人民之间更好地了解和沟通。“一切始于世博会”,很多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1982年,中国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世博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世博会。
温家宝在主旨演讲中说,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的新纪录,谱写了世界博览史的辉煌篇章,是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温 家 宝说,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新理念,有力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充分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温 家 宝指出,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也反映和折射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担忧和困惑。我们弘扬世博精神,就是要倡导人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推进城市和谐发展,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帮助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珍惜和爱护地球家园,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温 家 宝说,“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走进世博场馆,不但饱览了各国的美丽景观和奇珍异宝,也领略了各国的灿烂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和震撼是电视和书本都无法比拟的。世博会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展示。在这里,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只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开放兼容的道路,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深化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吉祥物: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叫做海宝(HAIBAO)。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含义。
海宝以“人”为核心理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哪些原理
(三)中国外交
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提出5点意见:(1)凝聚共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2)承担责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3)交流合作,合力抗击自然灾害;(4)规范引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5)协调行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中国关于粮食问题的主张:(1)应该重视粮食生产,扩大粮食供给;(2)改善粮食贸易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农产品贸易秩序;(3)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3月18日“中朝友好年”开幕式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中朝在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友好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两国人民珍惜传统友谊、致力于睦邻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
6月17日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在俄罗斯举行。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讲话。指出中俄关系60留下深刻的启示:(1)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2)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3)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4)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俄两国将秉承传统友谊、坚持世代友好、深化战略协作,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我们要坚持真诚互信,巩固中俄关系政治基础;坚持互利双赢,夯实中俄关系经济基础;坚持世代友好,打牢中俄关系社会基础;坚持紧密协作,坚定维护中俄战略安全利益。
中国建议本组织成员国继续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1)增强政治互信;(2)深化经济合作;(3)强化安全合作;(4)扩大人文交流;(5)坚持对外开放。
■为进一步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将采取以下举措:(1)继续加强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认真落实有关增资融资计划,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增强有关国家抵御金融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继续落实中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举措,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3)继续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在农业、卫生、教育、防灾减灾等领域向非洲国家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加大面向非洲的人力资源培训;(4)继续参与和推动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维护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稳定,促进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发展。
■9月24日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讲话。(1)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增加各国安全感,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消除冲突和动荡根源;(2)充分尊重和照顾各国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不把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之上,通过互利共赢实现普遍安全;(3)致力于建立相互理解和信赖的国家关系,化解分歧和猜疑,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4)坚持多边主义,巩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增强其公正性和合理性,使之在国际安全合作中发挥强大作用。中国主张:(1)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积极推进核裁军进程;(2)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3)巩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防止核武器扩散。所有国家应该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切实维护和加强条约权威性和有效性;(4)充分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5)大力加强核安全,切实减少核风险。
■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竣工,国博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是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新国博总建筑面积达到旧馆的三倍,成为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委员长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吴邦国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他庄重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吴邦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重要指数:★★)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将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中国”。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共600多人参加开幕式。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也分别作出指示,要求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广大党员立足本职、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3月24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说,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努力服务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动力和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干部管理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地市一级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地市党政正职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会议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按照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注重选拔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形成队伍合理结构,推进交流任职,把优秀领导人才选配到市党政正职岗位。要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完善人选提名,加强考察工作,落实全委会票决制度。要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要健全和改进考核机制,积极引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强德的考核,全面客观准确考核评价领导科学发展的工作实绩,注重了解群众公认度,支持和鼓励干部踏实干事。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加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严格选人用人行为,落实和完善巡视、经济审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等监督制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下午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该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由2009年的7900件增加到去年的12339件,总数位列美国(44855件),日本(32156件)和德国(17171件)之后。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上午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是温家宝总理连续第三年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交换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文本。这标志着美俄新的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9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重点:中美关系)胡锦涛在欢迎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抓住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加强中美伙伴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9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全面规划了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双方合作重点领域,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富成果。胡锦涛就积极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提出5点建议:第一,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第二,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第三,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第四,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第五,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建议背诵,用于简单题)★1月29日,在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经过2小时5分钟的鏖战,中国名将李娜在6∶3赢下首盘的形势下,被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以两个6∶3逆转,屈居亚军。然而即便如此,李娜也已创历史: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亚洲球员能够站在大满贯单打决赛的赛场上。
1.2011年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2.税收收入开门红。2011年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0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70062亿元,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其中,税务部门负责组织的收税收入完成66862亿元,增长20.8%;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0528亿元,增长35.9%。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7328亿元,增长13%。
3.国民经济发展良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桔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4.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12日消息,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农民工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权益保障也取得长足进展。2010年,农民工月均收入达1690元,比2005年的875元增长近一倍。5.国家统计局2011年3月24日发布《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