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2004年8月1日,我院全体干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外闻名的林县红旗渠。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参观了修渠时的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大家看到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全院干警被40年前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深深的震撼了。很多同志都是眼捧着热泪,听完了讲解员的讲述。
在青年洞,我们亲眼看到,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的山头,凿通的隧道,架设的渡桥。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了十年时间,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成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历史,也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参观,我庭室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激励和教育,更深的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大家一致认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在长达10年的修渠岁月中,林州人民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副铁肩,一身志气,以“没有资金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请登陆政法秘书网)造,没有房铺住山岩,粮食不够吃野菜”的毅力和韧劲,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奇迹。相比之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何足挂齿呢!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林县干旱缺水,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每一个林县人,如果没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想林县人民也只能永远望山止步、望水兴叹。因此,修建红旗渠更多地展现了林县人民藐视困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质永远不会过时。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道德建设自律的重要内容,把“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相结合,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中。弘扬红旗渠精神,就应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这就是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篇: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200X年X月X日,我院全体干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外闻名的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参观了修渠时的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大家看到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全院干警被40年前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很多同志都是眼捧着热泪,听完了讲解员的讲述。
在青年洞,我们亲眼看到,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的山头,凿通的隧道,架设的渡桥。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了十年时间,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成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历史,也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参观,我庭室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激励和教育,更深的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大家一致认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在长达10年的修渠岁月中,林州人民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副铁肩,一身志气,以“没有资金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房铺住山岩,粮食不够吃野菜”的毅力和韧劲,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奇迹。相比之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何足挂齿呢!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林县干旱缺水,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每一个林县人,如果没有团结协作、无私奉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献的精神,我想林县人民也只能永远望山止步、望水兴叹。因此,修建红旗渠更多地展现了林县人民藐视困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质永远不会过时。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道德建设自律的重要内容,把“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相结合,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中。弘扬红旗渠精神,就应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这就是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篇: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
最近,在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随队参观了红旗渠展览馆和青年洞,深受教育和鼓舞,“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和“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豪情一直震撼着我、感染着我。主要感受有六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办大事、创大业。上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苦战10年,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与同时期的北京十大标志性建筑、大庆油田开发、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等事件,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显示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无限创造力,凸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共产党员先进性对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共产党人始终想在前、走在前,和群众同甘共苦。林县的群众说得好: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冬天,干部把房子让给民工住,自己住工棚或山洞。粮食缺的时候,党员、干部把馍让给民工吃,自己吃糠菜。县委书记杨贵曾因挨饿晕倒在工地上。有一天炊事员偷偷给他煮了一碗小米饭他很生气,最后这碗小米饭被倒进锅里煮成了汤,30个人分着喝了。最困难的活、最危险的地方,都是党团员和干部先冲上去。渠首 拦河坝合龙时,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拦住了咆哮的河水砌起了拦河大坝。除险队队长任羊成凌空打钎、飞崖除险,飞石砸倒三颗门牙,他用钢钎把牙别正又接着干。这样的共产党员称得上是钢铁炼成的人。面对这样的党员和干部,群众怎能不佩服、不跟随?有了这样融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咋能不创奇迹?我坚信,有党的领导,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我们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大事,创造更多奇迹,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
二是人民的力量是排山倒海、战无不胜的。红旗渠施工时,正值我国困难时期。林县人民宁恳苦干,不愿苦熬;宁恳流血,不愿流泪,男女老少勒紧裤腰带,热火朝天地开挖红旗渠。没有粮食,就挖野菜煮着吃;没有房屋帐蓬,就在石洞石缝里栖身。他们豪迈地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不怕风雪寒。饥了想想过草地,冷了想想爬雪山。渴了想想上甘岭,千难万险只等闲。为了渠道早通水,争分夺秒抢时间!”整个总干渠、3条干渠及支渠配套工程,共投工3740.17万个,投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占到86.06%!他们用自烧的石灰、自碾的炸药、自编的箩筐、自制的独轮车、自带的简单工具,提前9个月建成红旗渠,削平山头1250座、挖通涵洞211个、修建渡槽152座,挖出了1696.19万立方米土石,把这些土石堆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从哈尔滨连接到广州!我由衷地感叹:我们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太伟 大了!信念、精神、集体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只要党的政策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就有的是干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党和国家就坚如磐石,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三是敢干苦干加巧干才是实干、才能取得实效。干大事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科学做保障。修渠时林县有300万元经费和3000多万斤储备粮可以动用。工程动工前经过了多次实地勘测考察,而且是边干边测量,边调整施工方案,坚持了大胆决策和科学决策相结合。全长70多公里的总干渠渠底海拔高度只有8.824米的落差,就是说渠线每延伸8公里,海拔高度只能下降1米!但智慧的林县人民确实做到了!为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问题,修建高27米的桃园渡桥时,施工群众设计出了“桥下走洪水、桥中流渠水、桥上通汽车”的设计方案,有人质疑:“你们的方案连书本上都看不到啊。”可施工群众却豪气冲天:“书本上没有没关系,我们修好了,把它写进去就行了!”最终,被不少人认为光设计就需8个月的工程,仅用65天就胜利建成!为充分发挥红旗渠的作用,林县人民共沿渠修建了3000多座小库池,水源充足时把多余的水放入库池,到枯水期再放出来,一渠水顶几渠水用。这一群众智慧也被载入中国水利教科书,并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还有,数百公里的渠线大都是用麻绳、皮尺量出来的;土吊车、土法架桥、拐弯炮洞等土发明发挥了很大作用……展厅中一幅幅 照片、一件件实物,既体现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也展示出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在他们“敢干苦干加巧干”下,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今天,我们作决策、办事情,仍然需要学习和弘扬这种既敢干苦干又不蛮干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和运作水平,努力实现领导工作的现代化。
四是干事创业必须心系群众、依靠群众。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岁月无痕,红旗渠如碑:它是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丰碑,也是一座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丰碑,更是一座心系群众、为民执政的丰碑。当年的林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执政为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把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党员的先进性和群众的积极性、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事实告诉我们:
——为民执政,一定要真正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当时的林县县委深知:千百年来,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想的是水,盼的是水,梦的还是水,水是制约林县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才决心“把天上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境外水引进来”,最终使红旗渠成为“一渠水、一渠浪、一渠电、一渠社会主义的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全 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为民。
——为民执政,一定要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红旗渠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奉献无私到命都可以不要。林县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群众,以10年心血换一渠之成功,确实难能可贵。何况修渠能否真正成功,成功之后能否公正评说,在当初并不完全肯定。但正是有了为民执政的坚定决心,他们才把一切个人得失臵之度外。这和时下一些人“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习惯做表面文章、热衷搞“形象工程”、醉心追求个人政绩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说实话,极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的那样的“政绩”,实则“政疾”!我看这样“一任政绩几任债”的所谓“政绩”还是越少越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以百姓的福祉为最大的政绩。即使对自己升迁有风险的工作,只要对群众有利,也要坚决去办。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四不”:不搞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不提不切实际的漂亮口号,不做空洞无物的数字文章,不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为民执政,一定要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60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牺牲(80多人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不惧严寒酷暑、不怕旷日持久地拼命 修渠呢?说到底是因为群众无比信赖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跟党走,拥护县委的好决策。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也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兵民是胜利之本”,靠人民群众的支持,终于夺取了政权;执政后的今天,我们更要牢记党的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决策、办事情要符合客观规律、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切记“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之古训,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念,以群众为根、百姓之心为心。要围着群众转,不要围着领导转,围着有钱人转;要多办群众最急最想办的“连心工程”,不要搞形式主义,热衷于首长工程、政绩工程;要改变过去“要钱要粮要命”的形象,树立“亲民爱民富民”新风。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怨、所急变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使各项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去民愁,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让人民满意、让群众高兴的工作实践中去。
五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事业兴旺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建造红旗渠时,仅30来岁的县委书记杨贵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敢拍板上这样大的工程,说明了他思想有多解放,多么有魄力。时至今日,英雄的林县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前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从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到80年代“十万大军出 太行”,再到90年代“十万大军富太行”,林县人民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2003年的林州,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各县(市)第12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连续23年居河南省各县(市)之首。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000多元。当年林县是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现在喜看“十万大军美太行”,满眼都是绿,城乡似锦绣!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从“战太行”、“出太行”到“富太行”、“美太行”,林县人民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领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一要勤于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党情和市情、民情,掌握新知识新本领,在实践上下功夫,在结合上花力气,在艰苦环境、复杂局面中经受磨练,在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推动事业发展。二要勇于探索。有一股闯劲拼劲韧劲,有一股豪气锐气英雄气,不怕困难,不回避矛盾,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载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形势,用发展的思维分析情况,用发展的思路解决问题,靠思想解放和不断创新来推动各项事业提速发展。
六是新时期需要大力提倡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在修渠时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质;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与当年林县的党员干部相比,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好了、文化水平高了、眼界更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换句话说,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人胖了,却跑不动路了、出不了力了;路宽了、车好了、信息快捷了、地理上的距离概念更近了,但我们距离人民群众却远了。因此,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公仆意识,密切干群关系,共创美好未来,显得尤其重要。
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应当与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起来,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焦裕禄、孔繁森、史来贺、吴金印、郑培民、李连成、李全芳等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我市实施“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战略结合起来,与搞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就 本人而言,要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时时用红旗渠精神鼓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摒弃贪图安逸的享乐之风,发扬坚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人老实坦荡,做事公道正派,做“官”干事干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干事创业的壮志和激情,以务实的精神、优良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出色的业绩回报党和人民,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第四篇: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感想
4月10日,分公司总经理室组织9个部门、6家中支、3家新筹机构、6个工作组的负责人、部门经理、骨干等参观了被世人誉为“人工天河”---河南林州红旗渠。以往,在倾听红旗渠的动人故事时,就对红旗渠怀抱着浓浓的敬仰之情。而此次的红旗渠之旅,更让我感触颇深。
红旗渠--信仰的象征,精神的传承。20世纪60年代,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以改变十年九旱的恶劣环境,而这条渠就是被世代人景仰的“红旗渠”。10年的苦干,一锤一钎的开凿,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架起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终于修成宽8米,高6米,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它,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它更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胜景。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震撼,深刻认识到:
第一,工作要有规划和前瞻性。
红旗渠的建成,离不开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更离不开领导林州人民的优秀干部——杨贵。杨贵在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就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定要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不止作出了决定,更身先士卒、率领修渠大军开赴引漳入林工地,在历经数载春秋,终于修成了红旗渠。红旗渠完工就预示着它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一座丰碑。而杨贵为林州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务实低调的工作作风是这一丰碑矗立的基石。他的态度、他的精神、他的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引领我们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动力。
第二,公司发展需要企业精神的凝聚 红旗渠的建成,需要林州人民心有所想、心有所向。这是一种向心力、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它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它影响着林州人民在困境中发奋图强、它带领着林州人民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我们在发展中也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需要“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集体信念,只有团队的心融合在一起,只有企业的精神凝聚在一起,才能跟随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信立业、稳健行远”更稳步发展。
第三,公司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员工“执行到位”
红旗渠的建成,更依靠的是林州吃苦耐劳、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百年大计,精心施工,林州人民在搭砌一砖一瓦都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正是他们的这种执行力塑造了这浩大的工程、成就了这一举世瞩目的胜景。在市场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公司要发展,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执行到位”,一位员工、一个团队的执行力越强,越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执行到位,不只是在特定的某一时间,应是在任何时刻,每一位员工都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计划,全力落实,在这个不断执行到位的落实过程中,公司的基业才能稳健、公司的发展才能长青,而这正是作为中支一员的责任及义务。
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心中。而我亦将在中支内部弘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进行传播,为中支的发展奠定基石、为中支的前进铺设方向。
第五篇: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的修建,迄今发挥效用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就是依靠群众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观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
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深刻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在实际工作中,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倾情奉献自己的力量,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