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二七纪念馆参观策划
武汉二七纪念馆参观策划
一、活动主题
追溯先辈足迹,唱响时代凯歌
二、活动背景
通过本次学生党支部成员亲身参观武汉二七纪念馆,进一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和丰功伟绩,缅怀革命历史,展望光辉的未来,鞭策我们倍加珍惜美好生活,增强党员先进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开创我支部党建工作新局面。树立我校在社会上的光辉形象,弘扬我校良好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2日
四、活动地点
武汉二七纪念馆
五、活动负责人
赵军辉鲍娟
六、参与人员
经管系学生党支部成员
七、活动内容及流程
1、前期准备
向学校提交活动申请
2、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安排
(1)由支部负责人通知支部成员,确定参加活动人数,并通知活
动时间及具体事项
(2)3月22日早上8:30在校大门口准时集合,在大家集合完毕后,清点人数,在8:40准时出发
(3)到达目的地后,在烈士纪念馆门口整理队形带入
(4)准备工作完毕后,纪念活动开始
全体齐唱国歌、向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钟、献花、按顺时针方向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陈列馆、拍照留念
3、活动注意事项
(1)、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做好准备,提前联系场地
(2)、注意安全问题,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各支部负责人负责好各支部人员;
(3)、鞠躬、默哀、宣誓、参观纪念馆时,保持安静,切勿喧闹;
(4)、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5)、穿戴整洁,行为大方。不得带食物进入纪念馆
八、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对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过好大学的美一天,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九、活动经费预算:
1、乘车路费:40元(租车)
2、购买饮用水: 3元*10人=30元.3、食品:30元
总计:100元
十、所需器材
经管系学生党支部旗十一、二七纪念馆简介武汉二七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汉口江岸地区解放大道的徐州新村街口。建设初衷是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在“二七”烈士英勇斗争的江岸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毛泽东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1985年由于展馆窄小,省、市政府和铁道部又投资迁建了新馆。1986年胡耀邦为新迁建的“武汉二七纪念馆”题写馆名。
武汉二七纪念馆占地面积2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700平方米。藏有文物实物89件,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7件,展线1200米。矗立在纪念馆广场中央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于1999迁建落成,中央领导尉健行同志亲临纪念馆为纪念碑落成揭幕。
武汉二七纪念馆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全国和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瞻仰二七革命的重要场所。1997年7月,武汉二七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第二篇:参观“二七纪念馆”有感
参观“二七纪念馆”有感
5月31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武汉二七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拾初心,清风倡廉。
走进陵园,里面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
仰望碑体,钢轨断面造型的碑座烘托着“工”字钢造型的碑体,碑顶饰以展翅欲飞的大鹏飞轮,仿佛诉说着先烈喋血的悲壮,诉说着中国铁路工人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强不屈,英勇战斗。碑体正面镌刻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馏金大字印证历史的壮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罢工队伍的图片,非常的壮观!工人们的罢工,遭到了军阀的追杀,所以也就引发了“二七惨案”,军阀将京汉铁路的委员长等领导人抓起来,林祥谦、施洋、高斌等无数革命志士面对敌人,宁死不屈,致死不悔,哪一幕幕壮烈的场景出浮现在我的面前,耳边似乎还回想着林祥谦的豪言壮语“头可断,血可流,工不能上……”
轰动中外,彪炳千秋的“京汉铁路大罢工”虽然在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是,它留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加速了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进程,它留下来的浩然正气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历史从昨天走来,正朝着未来走去。我们这座繁华的大城市正是建筑在曾经辉煌的历史之上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正如从我们眼前伸向远方的铁轨,就曾染红了京汉铁路工人的鲜血;又如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的列车,罢工的汽笛就曾震撼长空。因此,我们这些曾经对着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过誓的党员,更应该像纪念馆内结束语所说的那样: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就是为了面向未来,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再现时代风采,再建历史新功。
这次参观让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老一辈革命先烈那种对党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和那种“头可断,血可流,工不能上的”英雄气慨时刻激励着我们,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烈士们信仰坚定,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用生命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正因为有了你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对祖国都充满了信心,珍惜现在的生活,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尽心尽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三篇:参观纪念馆策划
化工与材料学部第55期党校学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
馆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二、活动目的: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可以使大家更了解那些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事业,增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的爱国意识,增加同学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学习好红军精神,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革命历史,提高政治觉悟,把自己的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三、活动时间:
2015年4月
四、活动地点:
武汉农讲所、毛泽东故居、中共五大会址
五、活动对象:
化工与材料学部第55期党校学员及各党支部预备党员
六、活动安排:
1、星期天上午8:00全体党校学员在三教楼下集合,由老师带队乘座校车。
2、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辞
3、入党积极分子向毛主席像献花
4、重温入党誓词。
5、开始参观纪念馆,并于12:00集合准备乘车返校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乘车安全及公众场合安全,保护好个人财物。
2、外出要注意纪律,注重形象,要符合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及大学生的要求。
3、留意天气状况,准备好雨具
4.如活动当天有任何问题,组员可以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
八、前期准备:
1.提前一个星期跟纪念馆联系,预约讲解
2.确定乘车路线
3.准备党旗和学部旗帜
九、经费预算:
车票(双程):4元/人*60人=240元
花篮:100元
旗帜:60元
总计:400
化工与材料学部党总支
2014.5.20
第四篇: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位于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广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其大门的迎面可见的房屋主要由红砖砌成,故又有“红楼”之称。望着那刻满时间痕迹的红色的一砖一瓦,令人不由地感叹与敬畏:这便是历史,中国革命、崛起的历史。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其实,更深入去了解这段历史,会发现在10号那晚所打响的那一声响亮的“第一枪”之前所做的革命准备和发生的意外事故,令这一声枪响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偶然性。但是,它成功了。正是这一声枪响让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崛起的道路:废除了君主专制,中国不再由皇帝一个统治!这是个多么伟大,也是个多么重大的事件。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的男人纷纷剪掉了长长的辫子,女人们陆续解放小小的裹脚„„是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向现代迈去,尽管路途阻力重重。
望着首义广场屹立着的孙中山铜像,那威武高大的身躯,目光深邃的双眼,仿佛就是用那满腔热血的身躯挡下阻碍我们走向崛起之路的一支支利箭,用那正视前方的明亮双眼告诉我们道路就在前方,毫不畏惧地往前走去吧。孙中山带着闪耀的思想结晶——三民主义,带领一众革命烈士发动了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再看看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以及革命勇士黄兴先生等人的事迹展览,我更加从心底发出了感叹:这便是中国人!他们不怕敌人不畏惧死亡,只害怕自己热爱的祖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继续灭亡,只害怕自己亲爱的同胞以后只能在欺压中沉沦。他们心中所惦记的都是他人,都是祖国的伟业。他们只凭着自己那顽强地令死神都惧怕的执念来反抗,反抗敌人的欺压,反抗欺压的命运!他们沉思,反思古今中外,凝聚各方的智慧结晶,得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方针与政策;他们呼喊,背起枪支弹药,瞄准四面的凶残敌人,杀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道路与天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这片土地,他们多少人就从此长眠于这片土地,但是他们都没有退缩;是的,他们更加勇敢,他们扛起已牺牲的烈士的身躯,系上已失去的勇士的沸腾的灵魂,眼里迸发出更加激烈昂扬的光芒:中国要的是民主,要的是自由,要的是属于人民的祖国,要的是中国强大崛起的身影!
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是的,历史的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但是我心里明白,属于我的“革命”尚未结束,作为当代中国的新新人类,我必须勇往直前,心怀理想,为自己开创出光明的一片天,为身边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发出那即使渺小也重要的光芒。
第五篇:参观二七塔有感
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塔有感
2014年2月12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的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郑州徽章,它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经过塔内管理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二七纪念塔现名为二七纪念馆。馆内共有10个塔层层厅和1个地下层厅,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展厅共分为九个部分,除了序厅外,另外八个展厅分别介绍了汉铁路的修建与早期工人运动,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再遭摧残,永恒的纪念,二七纪念塔今昔,城市记忆和继往开来。九个部分相联系相承接,介绍了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市成立了总工会,决定举行全铁路线工人大罢工。由于当时掌握中国国家政权的军阀疯狂地镇压,大罢工经过三天之后,也就是1923年2月7日以失败而告终。继汉口江汉分会工人领袖林祥谦和工会法律顾问施洋在武汉被杀之后,1925年,郑州分会的两个工人领袖人物司文德、汪胜友也在郑州一个叫做长春桥的地方被军阀杀害。这些革命烈士以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工人阶级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章,由于郑州是这次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心,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郑州称为“二七名城”。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
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参观完之后,我们同塔内工作人员讨论了有关二七大罢工的历史问题,也向广场上的群众询问了他们是否了解关于这一段的历史。我们发现,大家大都能说出这是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塔,但是“二七大罢工”的具体细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只有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们可以依稀介绍一点,于是我们向有兴趣了解的人们介绍了我们刚刚学习到的关于这段历史的大致内容,一些原本没有什么意愿进塔参观的人也被我们调动起了兴致,进塔学习了一番。在郑州生活里将近二十年,不知道多少次路过这座塔,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去了解它的过去,了解它承载的历史和纪念意义,了解在郑州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于自己家乡的革命烈士、革命事迹、甚至是历史却不甚了解,也让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与压力。这次的参观,我重新认识了革命先烈们勇于奋斗与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今天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革命烈士的精神鼓舞震撼了我,这也将是一笔不断激励我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