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

时间:2019-05-14 20: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

《线段》教学反思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在备课前研究了教材,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我也可以这样引入吗?即使真的可以这样引入,在有老师来听课的情况下,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玩毛线,从玩引入,在玩中学。

在利用毛线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毛线,然后让学生把毛线拉直,用拉直的毛线和没拉的毛线作比较,让学生理解线段是直的,我做到了。

我在剪毛线时故意剪得有长有短,让学生知道线段有长有短,我也做到了。

在学生拉毛线时,让他们观察别人拉的毛线方向有什么不同,如:斜拉,竖拉,横拉,让学生知道线段不一定就是横的,我也做到了。

通过让学生摸摸拉直的毛线的两头,让学生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并通过板书和跟读来加深印象,我也做到了。

当然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遗憾的地方,最遗憾的是没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如我引导学生从实物毛线中抽象出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竟然有学生说线段是毛茸茸的,真是哭笑不得。这个时候如果能用课件从毛线中抽象出线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概念。

再如,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的时候,学生局限于找教室中的线段,这时候如果能用多媒体辅助一下,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

还有在指导学生画线段时,老师只是在黑板上示范,下面的学生看不清楚,效果不好,最好是通过实物投影。

原来设计的拓展练习——当尺子断了,0刻度没有了的时候怎样画线段,由于时间的仓促,这个部分没有完成,只是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到课外去探讨完成。

--1--

第二篇: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2011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奉贤区民办育才小学

一、基本情况概述

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1)(2)班的数学课,共有学生93人。学生的年龄偏小,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认识钟表,了解方位、理解线段的概念、掌握加法交换的道理。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二、取得的成绩

1、我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教具、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定期写好教学反思。

2、加强上课技能的自我磨练,在教学中如有疑虑,于集体备课中消化、解决,我经常在办公室里与其他老师互相探讨教学上的各种教法,遇到的疑难问题与其他老师共同解决。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利用早读前时间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除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及时跟班主任沟通了解学习信息,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5、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例如耿袁志、刘 春同学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王雪香、罗鸣的小动作太多,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找他们板演。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进行适当奖励。经过一个学期,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学风有所改变。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低年级数学教学取得了一点教学成果,但是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1、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只有短短一学期还在摸索阶段,教师的亲和力、忍耐力还需提高;

2、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没完全把握住。

3、家校联系任重道远,部分家长不支持教师工作,家教工作处于盲区。

针对以上情况我愿通过以下方面来加以解决:

1、苦练内功,深入班级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掌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快速把握孩子的认知规律,知己知彼。

3、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争取家长支持,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家长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仅以以上文字说明,其中问题还很多,希望领导批评指正。

2012-6-25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路(前后,左右)教学反思 沪教版

路(前后、左右)教学反思

1、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修改,由情境引入课题,先认识格子图上圆点的移动路径,再说说生活中的前后左右,然后通过前2步的初步感知重点学习公园图。教学的主体部分以公园图来带动,引导学生根据路径找地点,再根据地点找路径,从而引出如何找一条最近的路线到达目的地,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条理较为清晰。

2、进行德育渗透

在学生根据所给路径画路线找地点时,设计了一个“小巧穿过草地前行”的路线,以此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也发现了这一点:穿过草地的走法不好,花草树木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去爱护它们,从而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落实了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存在的问题:

1、组织教学缺乏调控经验,课堂氛围沉闷,在“找最近的路线”时可以先由教师以简单实例引导找最近的路线需注意什么,怎样可以避免走远路,再通过4人小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介绍找的路线,展示多种结果,并由全体学生选择最近的路线,最后得到加论,经过的格子越少,就是越近的路线。

2、对学生认知水平缺乏了解,因而不能很好把握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本班学生理解、思维反应能力差异较大,今后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可针对不同学生分层,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3、课堂教学语言平缓,缺乏激情。激情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课堂语言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二)教学反思 沪教版(推荐)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与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构思算法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相比,区别就是:加法需要进位,减法需要退位。从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去关心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欢欢和乐乐所作的事,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了整理,从而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二十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的。通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在比较中寻找最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此外,集体的合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减法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多种算法的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他们能理解并运用的计算方法。这是包括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和不进退位)的综合练习,数墙是上学期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堆数墙比赛“看谁的数墙堆得高又稳”,能让学生综合所学进行运用,既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玩的开心。

先来说进位加法:

如:27+5,有两种主要算法:

1)把27分成20和7,先算7+5=12,再算20+12=32,所以27+5=32。(也就是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再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2)把5分成3和2,先算27+3=30,再算30+2=32,所以7+5=32。(这种方法,渗透了凑十的思想,27+3可以先凑到30,所以把5分成3和2)

从课堂反馈来看,由于第一学期教进位加法时,比较注重凑十的思想,所以两种算法,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再来说退位减法:

如:32-5,也有两种主要算法:和上面两种正好是对应的。

1)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5=7,再算20+7=27,所以32-5=27。(由于个位上的2不够减5,所以要把32分成12和20,这个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这样的一个单项训练)

2)把5分成2和3,先算32-2=30,再算30-3=27。(这个和上个学期学习退位减法的思路比较

--1--

接近,所以学生相对来说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快一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现在每天都是一节新课,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可要让学生多练口算,提高他们的正确率和速度。

--2--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任课老师:郭芝廷 任课班级:小一

3、小一四

第一单元时认识图形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较高,能比较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以下几个特点吧!

1、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从内向外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

2、形式多样的操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标》指出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纸上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加深学生对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3、《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 9 ”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4、《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刚学习完十几减9,经过巩固复习后,我和我的孩子们马上进入了下一阶段学习—十几减几。

首先,我通过算式卡片复习十几减9,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并带读。果然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一个接一个,声音洪亮,不愧是领读的小老师。经过紧张的复习后,我们马上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编凑一个有关于小猫钓鱼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很快小朋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5)条,是用减法13-8=5计算的。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为了让学生体验算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巩固“破十减”“连减”“想加做减”的不同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你可以更快地帮助小白猫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答案的?“学生在争当小能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勇于思考探索。完成了新课的学习,接下来就是紧张而又轻松的检验阶段了!在这一部分,充分让学生学会观察,设置形式多样的答题活动方式,以解决学习口算的单调性,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通过对比,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合适的算法。整节课下来,节奏还是比较紧扣,一环接一环。在上课时,可能由于自己对学生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讲故事时缺乏儿童化语言,难免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重点部分如果能让学生说的更多,做一个更鲜明的对比,相信每个孩子会掌握得更好,更快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一个单元教学下来,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2.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5《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戏、听故事、看动画等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本着上述思想,通过创设让学生点燃生日蜡烛、给小动物找家等情境,将学生带到了新奇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探索,强化学习过程

我在课上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每2人一组小棒,一个摆总数,另一个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小棒,然后讨论列式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即时巩固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是:

1、过分的注重了课堂的时间,过多的夺取了学生自求知识的权利,这也是我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也会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己体验,去摆、去说、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过程都表述出来,我想这才是学生内化的过程。

2、评价语言不够准确。

3、个别教学体现不够。应该多注重辅导学困生

6、《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7、《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注意适当控制

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8、《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所以“90比40应该'多得多',80比65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好,如果学生猜不中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逐步调整。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教学例8的时,学生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要买一个皮球6元,付出1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马上就能说出是4元,但让他们用算式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却只有少数能说出。这出乎我的意料。看来他们的生活经验远远高于他们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啊。于是我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引导。如果你要买一根5角钱的雪糕,你给了售货员1元,他应该找你多少钱呢?他们说是5角。怎么列算式呢?他们意识到是用1元减去5角等于5角。我再次引导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这5角钱是买雪糕花掉的,而且是从1元里花掉的,花掉就是减去,要找的钱就是你自己还剩多少钱。当找回多少钱和还剩联系起来时,他们好象又有很多人理解了。到是计算方法上还比较顺利。

9、《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同时,对于我的课堂,我觉得存在较大的问题应该是课堂纪律,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如何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是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

10、《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1、情境中学习计算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数学活动——发书。教师先发给学生3本,然后又拿出写有35本的一包,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

生很自然的想到“数学书有多少本呢?”接着,又拿出一包30本的语文书,让大家算一算,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呢?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讨中交流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在操作中体验算理,讨论: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35+30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30+30。

3、游戏中悟理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我让学生们搭积木,盖房子。算得对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数位相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1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12、《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

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1-8=2(角)这类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3、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52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13、《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质的区别,数学是对生活现象的理性思考和提升。做老师的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主要教学例7和例8。教学例7问题不大,他们都知道买几样东西就把几样的价钱加起来。在教学2元+4角时,有的学生得出结果是6角。我抓住这个“错误”挈机引导学生意识到2元不是2角,不能直接相加。从而懂得算加法是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并且结果要保证符合日常生活实际。如结果不应该写成15角,而应该是1元5角。例8有两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有两种情况用到减法:一是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二是比较两种价钱贵和便宜也用减法。计算人民币减法也和加法一样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计算。我本想例8无非就是把加法变成减法,学生应该也是迎刃而解。可是真正教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高估了学生,自己又一次犯了自以为是的错。学生能理解找回多少钱,但不明白找回的钱就是花掉后还剩的钱。“找回”两个字和他们所学的加和减的含义好象脱节。可见我平时的教学不够灵活,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时,我应该给学生提前渗透花钱的时候,花掉就是去掉,找回就是还剩,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

下载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习行、列时,既要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让学生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分类、整理 教学反思:一个单元教学下来,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 1、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王家岗乡吴岗小学易荣琴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无怨无悔地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不断钻研新课标的基础上,还通过上网,接受学校培训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一、联系生活,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1 《统计》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简单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第一次改行教数学,当我拿到数学课本时,最初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资料、每一道练习题都能够用一个......